如何从无人喝彩开始
寻找认真平静生活的画室社团.
每日试着暂离焦虑的私人Mook.
2018.10.6 - No.6
| 从无人喝彩开始
| Cong wu ren he cai kai shi
辉哥拉琴是真的难听。
我总怀疑798中二街客流量上不来,和他拉琴难听有直接关系。
有一次我认真的想和他探讨这个问题,为什么拉琴如此难听他还可以坚持下来,这期间的道理是什么。
但本来从一次揶揄式的埋怨,变成了一次方法的总结。
就是,如何能从无人喝彩开始,有价值的开始一件事情并坚持下来。
他是个跨界王,大学学计算机,画画,自学设计,也善于做产品和运营,对品牌也有研究,学过十年的二胡,现在开始拉小提琴吓唬人,而我喜欢画各种各样的民俗题材,但每一次走出原来习惯的思考方式,其实都是一次挑战。
于是我们开始把这些过程里有价值的心得总结成一套“从无人喝彩开始一件事的攻略。”
这样吵架可能会更有价值
| 开启新技能的五条
| Kai qi xin ji neng de wu tiao
1 . 找到坚持的秘密
首先第一个概念要明晰,优秀的人之所以优秀,并不是他有多么多聪明和多么有毅力。
优秀的人往往会找到一个自己擅长的领域,并用成就感不断激励自己往前走(自己喜爱也是一种奖励),从而走的很远,积累了别人无法积累的能力和资源。
所以我们一开始做事,先要诚实找到想要开始的正向激励循环。
有了这个激励,我们就会相对轻松的增强我们做事的毅力。
我总去鼓励那些绘麟社里有些失意的同学,别难过,你只是缺乏一个正向的鼓励闭环让自己成长起来。
不要期待“顿悟”就可以拯救一切,顿悟只发生在不断积累叠加努力之后。如果你一天练习十张素描,那顿悟的可能性要比你一天一张大的多。
就好像游戏设计里,一定要让用户在连续输的情况下有补偿,不然用户是坚持不下来的。
开始一件事情,我们第一个就要从愿望、兴趣、目标出发找到这个循环的抓手。
2 . 想清晰再开启
其实人生能做的事情非常有限,能做好更难。
慢慢你会发现,人生不做什么,反而比去做更重要。
你看奇葩说种,很多很能说的明星到了奇葩说都说不出来太多有化学反应的东西,因为辩论,对着剧本表演,在台上演讲,都是不同的技能树,虽然之间有联系,但并不是能一下就上手的。
所以我们如果想开启一件事情,就要预估一下这件事的复杂度,要想清晰这件事做好,需要投入多大的资源和时间以及精力,这样才能开始衡量做这件事的价值。
有人问我,晓林我想成为画师,学多久可以?
我这个性格往往会负责任的说,如果不很认真的努力5-10年,真的还有点难度。但如果你想画的开心,表达自我,那可能会短一些。
绘画的乐趣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增长,这和你用心的程度成正比,但并不是说抬手练习一下就成高手的,那些说10天学会素描都是骗人的。
那么想清晰的就是,你付出的成本和你得到的价值,是否是你能承受的,以及你期待的。
就好像绘麟社的课程如果不能做到知识密度和训练科学,我是不会开绘画课的。
3 . 一万小时不够
其实学习新事物无非就是只有四点:学习的质量,学习的密度,学习的时长,学习的总结。
所以如果我们想开启一件事情,不妨就想这四件事。
我如何能专注的按照正确方法练习,并不断有新体会。
我如何能提升学习的密度,来巩固和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成长。
我如何能提升自己专注的时长,而不仅仅是走马观花。
我如何能不断总结学习中的问题,变成可以操作的方法。
有了这四个思考方式垫底,基本上就可以做到走出舒适区的第一步了。
其实当你真正开始学习一件事后,会发现和你想象的不太一样。
那么质量、密度、时长、总结,就是我们学习的基础。
一万小时不够,一万小时是傻把式。
4 . 归零的哲学
我们都知道的是,每个人都会自己认为自己在某些能力上一定别人厉害,这是我们说身体对我们的欺骗。
所以归零的心态尤为重要,认识到自己并不聪明,这真是又难承认,但又必须面对的事情,就好像如果辉哥不是发现拉琴的时候外面的人真的呲牙咧嘴的走开,他还真的觉得自己还可以。
但我们学习新事物往往归零是不够的,因为我们往往无人喝彩。
并且持续很长一段时间,都无人喝彩。
这个时候你又会产生一种“我不是这块料”的幻觉。
很多人这个时候就放弃了。
但如果你一开始想清晰了要去学好这件事的价值,那么这个时候你又要学会找到激励自己的办法。
归零之后还要认同零的感觉。
很多人就是受不了这个。
我记得辉哥在从设计转运营的时候,那真是每天都在怀疑人生,每天抱着知乎的帖子,问最简单的推送问题,找小他10岁的高手聊。
也看过刚做绘麟社时,跟投资学习做基本的商业模式的思考方式。
这个过程挺过来了,心态调整好了,就过来了。
其实,没人喝彩,也挺好的,这个时候是最自由的。
5 . 构建自己的技能树
毋庸置疑的是,未来人们是既要理性又要感性的。
因为我们处在机器的折磨和人性的拷问之间。
而人的一生不会学习太多,所以我们每当开启一个新技能的学习,那就要想象一下这个技能和过去自己的技能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如何利用之前技能的知识加快学习的速度,同时如何让新技能成为你过去技能的加持,合成一个新的能力。
辉哥很有趣,他从设计出发,当学习了足够多的商业知识后,产生了一个新技能,就是把商业的公式诉求,翻译成一种感性的描述,其实企业里能有这样翻译能力的人不多。
而我也是学习水彩之后,把工业设计的画法和水彩融合,这样就产生了一种构图相对稳定的中式民俗科学画。
这样的例子很多,能力之间的整合是可以有加持。
所以我们并不是学了一个技能,就是1+1=2,而是有可能1+1=10,这个10就是新的技能蓝海。
很多人问我学习绘画干什么,我也不去画画赚钱。但我只能说,当你学会画画以后,你能看见你过去看不到的东西,你就比不会画画的人多了特异功能,那生活能没有优势吗?
这就是学习的魅力。
所以我们要以构建技能树的方式去学习,而不仅仅是按照学科思想去学。
6 . 飞轮起飞的瞬间
学习一定是到了一定阶段以后,才能显现出来你积累的力量,这是我们之前反复提到过的。
所以这里只说一句,如果你在黑暗中,摸索很久仍然无人喝彩,别灰心,当你积累到一定时候,夏天来临的时候,被人发现的概率,会越来越大。
而当你认为自己已经拥有一定的积累之后,就可以寻找那些高概率被发现的场景去不断交互,找到一个自己的舞台。
比如是坚持的写公众号发表作品,也可以参加学术的演讲和分享会议,也可以在专业社群里建立影响力。
总之要有耐心等待飞轮转起,更要有耐心等待飞轮气氛。
想想辉哥的小提琴,那么难听,都坚持下来了。
|
以上就是我俩在讨论如何从零开始规划技能学习和坚持方法的总结。
我发现男女的思维真的不同,每天碰撞在文创和技术之间的想法,总会有新的角度。
希望对和绘麟社一起奋斗的你有用。
明天一定聊聊艺术了。
- 撰文 :林Caroline
- 整理 :辉先生
< end >
如果你想和我一起开始认真绘画入静
可以长按扫描*
|
绘麟社有几千人的读书绘画群
欢迎加这个微信入群
hu
|
“ 我们还可以这样认真的平静生活 ”
-林Caroline & 相辉先生-
文章内容皆为 绘麟社 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合作* @huilin.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