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神游记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神游记

2018-10-23 06:43:51 作者:风雪夜归人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神游记                                                      

  那日,我在咸阳,商君府上,西风日暮。

神游记

  商君叹息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孝公已去,天下不复有知我心者。奈何,奈何,吾当携妻归隐,著书山中,且度余生。"

  余曰:“新君即位,主少国疑,多有动荡。当此危急之时,先生应暂留国中,待大局安定再隐退亦未晚矣。”

  商君神色不安地说:“时也势也,吾闻新王及一干贵族正密谋处吾极刑。自变法以来,吾秉公执政,一改儒家的刑不上大夫,秦国上下,陟罚臧否,毫无异同。吾乃法家名士,唯法是依,尽公不顾私,极心无二虑,二十年载筑秦国富强根基。”突然又变得神色高昂,“然则,新发已成,贵在坚守。若吾一死而有益于秦,处于极刑又当何如?士为知己者死,吾当无愧于孝公也!”

  余曰:“先生真乃大人也!舍生取义,孔夫子老儒也当对法家刮目相看了。”

  商君大笑道:“壮哉斯言,先生也当真可人也,来,来,干了这坛秦苦酒。”

  那日,秦国官道,朝霞之中。

  余见张仪立于高车,一袭红衣,长发随风,好不潇洒。忙问:“惠王暴亡,此危急之时,先生身为秦相,为何弃国而去?”

  张子笑道:“君只知其一,不知其它。老夫从鬼谷子师纵横之学,长于邦交,审度天下大势,进言君王权臣,然于宫廷事务有何能?昔者老夫与苏秦,一横一纵,捭阖天下,为天下所敬。然苏秦于齐国溘然长逝,合纵连横之事也暂停息。如今若老夫仍高居相位,却己无良策,忝居高位,实为误国。当此之时,应荐后勇,以续国运。君以为然否?”

  余曰:“美哉斯言。君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天有四时,人有代谢,功成者退,后来者进,如此而已,岂有它哉。张子有陶朱公范蠡之风。”

  那日,燕国蓟城,黑云压城。

  燕相子之得意地在我面前炫耀:“本相持燕国大权,燕国羸弱,吾当使燕易王禅让。吾为燕王之日,当整顿吏治,扩军练军,而后南下,威慑六国。”

  余曰:“君当三思,莫引火烧身。”

  子之冷笑道:“哦?先生以何教我?”

  余曰:“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君子有三戒,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君已居高位,深得易王信任,却不知满足妄想取而代之。既破坏礼制,又将使燕国大乱。君当真虎狼之臣也!”

  子之仍不屑地说:“此言差矣!先生不闻三家分晋、田齐变姜齐乎?我子之为何不能效仿?先生好自为之吧。”

  不久,燕太子姬平联络齐军攻陷蓟城,子之死于齐军刀下,齐军趁乱抢夺,燕国几近灭亡。

  旅行结束,重回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但这一路的见闻,却让我的思绪久难平复。何谓传统文化?传统文化者,古人之一言一行凝聚所得。若要继承传统文化,需了解古人言行。我曾经研究古人对待权力,或如商鞅,在其位谋其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或如张仪,对待权力,拿得起,放得下;抑或如子之,骑虎难下,终将自毁。当今官员,在权力面前,也会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如59岁现象),何不以古人为明镜,明得失,细权衡?这也算是今人对传统文化在“立业”方面的积极传承。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神游记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