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我最大的意念相信人间的光明与仁慈,与你一起坚守灵魂的柔软
回忆不起上一次更新是什么时候,也懒得打开公众号,就这样一直耗着。
记得看到过一句话,说很多人在年轻的时候都曾热爱文艺,都爱写点东西,可是随着年纪的增长,都不写了。那是因为“你会发现生活原来有那么多琐碎又磨人的事情,把一个人的敏感、脆弱、纤细都磨钝了”。
过去很多年里,就算是最难熬的高三我也坚持写日记,那一本本码好堆砌在家里某个角落的日记本是我全部的青春。哪怕是芝麻大的小事也被我写进日记里,因为总觉得是个念想,好歹多年以后记忆退化也能靠这些想起曾经的青葱岁月。
这几年慢慢不写了,懒是一回事,习以为常也是一回事。最重要的是,开始觉得生活太苦了,总有解决不完的细碎,总有无法倾诉的苦闷。
原来长大以后的生活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甜,还有那么多想哭却不能哭的时刻。在一次次告诉自己“我是个大人了”之后,所有的感触都在时光里慢慢迟钝,因为生活就是这样,习惯就好了呀。
我们都一样,在现实中沉浮,积攒着微小的快乐,而大多数时候,我们在焦虑和解决焦虑中自我拉扯。
前天外出时遇到熟人,算是少年朋友,大我一两岁。聊起近况,他无奈地说:“像我们小地方的孩子长到二十七八岁还没有成家,那是要被流言湮没的。”
他前两年结婚了,孩子刚刚周岁。我以为,会有一些不同的。我指的是在某种观念上,某种态度上。至少他们应该比我快乐,比我轻松。
原来并没有。
只不过面对一些蜚短流长,他们早早选择了妥协。而我还在垂死挣扎。
消失的这段时间里,过完了23岁生日,心理上却比过去四年都成长得快。以前觉得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关系没想到轻而易举就被斩断了,那一刻说不难过是假的,就好像心里的温柔阵地突然被炸塌了。
很多个闭眼睁眼的瞬间,脑中浮现的,如同电视剧中的桥段,战争结束了,坏人还在肆意张狂,而善良的人们却陷入了深深的不知名的伤心中——这是生平第一次深深的挫败——不是因为没能经营好这段关系,而是为自己过度的善良。
等价交换是最古老的原则,金钱是,人心亦是。我敞开肚皮对你百般信任,掏心掏肺,而你冷不丁地在背后捅我一刀又一刀。我也自我怀疑过,质疑自己的选择正确与否,但一想到那些扎心的时刻,恻隐之心全然消失。
行走世间,全是妖怪,想要通关,还必须得闯过九九八十一难。失去一些东西,就权当历劫了。物理上有能量守恒定律,人生也是啊。在你这里失去的,一定会在其他地方得到补偿。
会有点痛,可是长大都是要用经历来换的。
我们会一直记得所经受的痛苦,记得得到过的爱,记得它们是切身的。
生活看起来还是没有那么顺遂,没关系,好不容易到这个年纪,刚刚开始懂得坚毅并不那么容易被摧毁,那些岁月,经历过,感受过,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