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侠之大者:谢谢你出现在我生命里,金庸大侠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侠之大者:谢谢你出现在我生命里,金庸大侠

2018-11-02 04:15:07 作者:萧秋水 来源:萧秋水 阅读:载入中…

侠之大者:谢谢你出现在我生命里,金庸大侠

  1

  我出生于山东曲阜的一个农村,那个地方,大名叫北辛庄,小名叫八里庙,据说是因为离曲阜城八里路。

  八里,对于小时候的我来说,是一段漫长的距离,大概八九岁的时候,有一次我英雄地从家里出发,一个人走路,到了城里的外婆家,那应该是我平生第一次独自旅行的经历,当时我还并不知道,原来那时候起,我做为旅行者的未来,已经初现端倪。

  外婆和小姨见到我,大惊且喜。我在若干年后回想,也很佩服自己,当然也很庆幸,因为那时候世风还好,人贩子不多,否则指不定在路上就被人拐跑了。

  另一次独自出行的经历,是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去镇上,忘了是为什么事,但记得在书店里买了本《白发魔女传》,那是我平生第一次自己买的武侠小说,后来被我爷爷拿走,未还。

  鉴于我爷爷那里有不少金庸小说,我没有向他追讨《白发魔女传》,避免伤了和气借不到书。

  对于那所乡村,我有很多美好的回忆,其中之一就是在院子里读《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等书,院子很大,春天苦楝树绽开满树梦幻般的紫花,秋天开满雏菊,还有枣树、石榴,那是很多武林豪杰向往的田园生活,而我在田园里梦想着金戈铁马,江湖风云。

  爸爸在城里上班,那时候,《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不是一起出的,是先出一本,再出一本,我经常催着爸爸去书亭里看有没有新一本出来,等拿到了新本,我和爸爸会抢着看,我读书快的能力,是从小就练就的。

  记得最早的《射雕英雄传》是16开本,三册,简直快要被我翻烂了,后来爸爸又买了新出的四册版本。

  那时候爸爸有个朋友,我叫他木叔,他没有别的爱好,就是喜欢武侠小说,除了金庸全集,还有温瑞安、古龙、梁羽生、卧龙生、萧逸等武侠名家的书,相当的全,我经常找他去借书。有的书读完了,过一段时间面临书荒,再去借读过的书重新读。

  武侠,爸爸只喜欢金庸,其他人的书他是不买的。我也没零花钱,所以木书那里就是我的书库。

  初中考高中的时候,爸爸对我的成绩本来不管不问的,突然间严格起来,勒令木叔不许借书给我,让我好好学习。我对木叔百般央求,但是木叔怕爸爸,坚决不敢。我没办法,也真收了心,考上了高中,于是又获得了读武侠的资格,那个暑假,继续读了个过瘾。

  2

  其实我最早读的武侠小说,是《碧血剑》。

  在爷爷家里看到的。

  后来是《书剑恩仇录》。

  我一直不喜欢爷爷,因为他严重地重男轻女,但是因为武侠小说,所以我忍了他很久。

  而且,看在大家有点共同爱好,所以还能探讨一下。爷爷还有一整套的蔡东藩演义,我也全都读完了,爷爷本来说要把那整套都送给我,但我读完以后,对于神神叨叨的蔡东藩已经没什么兴趣,所以拒绝了,毕竟书也是挺占地方的。

  在模糊的记忆里,对于爷爷家唯一的美好回忆,似乎也就是大人们在吃饭,我在一边认真地看书。

  直到很多年以后,我才明白,意义何在。

  3

  不知不觉,身上有侠气。

  侠其实原本不算多好的词,“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但是武侠小说,似乎为“侠”正了名,侠更偏向于正面,而“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更是掷地有声,铿锵有力。

  记得读《神雕侠侣》郭靖带着杨过行过檀溪时,给他讲“侠之大者”的道理,书里,杨过受触动,书外,我受触动。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不自量力地,把这当成我的追求。

  以至于,当我进入IT行业,某次副总裁对我说,我们希望你成为公司员工的精神领袖。

  我心里浮现的是这八个字,然后义无反顾,恨不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即使到了后来,积劳成疾,日夜咳嗽,也还是觉得值得。

  那时候在公司论坛,很多人叫我“萧大侠”,也大剌剌地应下来,觉得要不懈努力,才能称得起这个名号。

  而今天的我,游侠一般,自在自得。

  4

  读金庸的小说,我有很多次哭过。特别是《倚天屠龙记》。

  当时不知道为什么,在《射雕三部曲》中,偏爱这部。

  所以曾经有段时间,网名叫“无忌”。

  又因为在恋爱的缘故,不想太显得男人气,所以同时又叫“不悔”,后来还因此写过一篇《无忌和不悔》。

  邂逅前夫,是因为在网上的文字入了他的眼。

  曾经在个人网页里引用一副对联:

  大白狂浮客舞剑

  小红低唱我吹箫

  在凌力《少年天子》里看来的,集诗句成对联,“上联是英雄气,下联是儿女情,人之所以为人也。”

  前夫在那副对联下留了个言:

  “请问,大白是酒杯吗?”

  后来他坦率交代,就是故意搭讪,以他的学识,当然知道大白是酒杯。

  前夫也是有侠气的人,当然也有柔情,所以两个人很对板。

  在前夫面前,大多数时候是娇妻,但偶尔,也扮兄弟。

  穿上他的格子衬衫,拍拍他肩膀:

  “嗨,哥们儿~”

  落拓不羁。

  曾经一唱一和,我写“乾坤大挪移”:

  “把无法补偿的亏欠回报给能回报的人,把别人给予自己的爱心和善意转给他人,当是一种信心、希望和爱的传递,自己心里会坦然,别人心里会感激和温暖,被亏欠的那人也当会安慰吧?皆大欢喜岂不妙哉?

  这招式,我名之为‘乾坤大挪移’,也是偷换了《倚天屠龙记》中的概念。自己不谦虚地认为,这种偷换比较高明。”

  他写“逆练真功”:

  “我体会这‘挪移’的威力在于化解“冤孽’,把必杀无解的残局妙手作和。以相反相成的角度,或许还可‘逆练’挪移真功:在不幸被人辜负的惨痛之中,如果于对方的性善之本存有信心,不妨相信,原以为付诸流水的深情并没有全然落空。如果它们注定会保有不被磨灭的美丽,如春风化雨洒落人间,那么自己的苦涩焦渴也终将得到一份抚慰和滋润。 

  ‘逆练’的挪移,带我们穿越了无法达到的梦想。运气不佳的时候,它也是一件护身之宝。” 

  忘了有没有对前夫讲过,大学时的第二任男友,酷似黄日华。

  不过他对我过往的恋情不以为意,曾讲过,当时自己还没来得及到我身边,有别人照顾我,也挺好。

  深为感动。

  5

  我经常在书里、课程里引用《笑傲江湖》、《神雕侠侣》等书的片断,做为案例,因为的确是精彩。

  比如《笑傲江湖》里令狐冲到梅庄,和丹青生论酒,几蒸几酿葡萄酒,正可说明知识积累。

  比如《倚天屠龙记》张三丰教张无忌太极剑,教他遗忘剑招,领会剑意,真正优秀的学习者会明白这里面传递的精要。

  我的审美、兴趣都深受影响,兴趣之所以如此广泛,是因为金庸的书如同百科,涉猎众多。有时候旅行到一个地方,想到书中曾经提过,会特别亲切。

  电视、电影我也看过很多,虽然《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被金老爷子不喜,但我却喜欢到骨子里,所以,我擅自用了东方不败的形象作为头像,并且成功地在老读者心目中替换了林青霞,很多人说,一看到这个头像,就会想到我,我还会继续用下去,可能的话,是一生。

  这是生命中的铭印,极之深刻。

  武侠对我的影响,贯穿我的整个生命。

  这是我深感幸运的事。

  因为这令我生命不枯燥不单调,让我普通的生活里,平地起了波澜,并且,成为我性格中的一部分,在最终,左右我的人生路线。

  我也曾经写过不少关于金庸小说的文字,有时候,读一遍,写一篇,再读一遍,再写一篇,因为感受不一样了。

  我算是读过一些书,早期的武侠小说,也读过不少,但对我影响最大的,是金庸。温古金梁中,最喜欢的,也是金庸。

  (用萧秋水作网名,纯属偶然和意外,曾经是用过“萧峰”的,但觉得自己当不起这个网名。萧秋水沾萧峰的边,大家都姓萧,也算一家人。)

  到了我这把年纪,原该看破生死,金庸又是高寿、善终,不应该伤怀,但当时知道讯息,心上重重地痛,后面几天里,听到相关的歌和影像,看到相关的文字,都忍不住泪水泫然,是因为,在生前,他还可以把关,但是逝后,各种改编、诋毁怕是肆无忌惮,事实上,有的人已经开始了,因为对他们来说,没有情感,只有利益,一切均可消费。

  其实早已进入礼崩乐坏、侠义不存的时代,只是因为文化的旗帜还在,所以总觉得希望不倒。

  但是以后,不好说。

  侠义精神,也许是一种傻傻的坚持,是以悲哀。

  但,还是坚持下去吧。

  毕竟,从童年开始,根苗已经植下,而今日,已长成大树。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