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有两门,互不相碍
空有两门,互不相碍
或问,你说不要用般若破净土,莫非求生净土的人,倘学般若反于求生极乐有碍吗?笔者说,不是这样的。般若与净土本不是两物,又怎么会有碍。笔者这样说,是针对于妄谈般若的人,故而设下这个题目,不是般若真有碍净土,千万不要错会。在《彻悟禅师语录卷下》中,大师就说到:“般若,乃即缘起而明性空,虽性空而不坏缘起。净土,乃即性空而明缘起,虽缘起而不碍性空。此则空有两门,互不相碍也。不特于此,正以缘起故性空,若非缘起,说谁性空,此则缘起为性空之所以。又以性空故缘起,若非性空,何从缘起,此则性空为缘起之所以。若然者,空有两门,不但不相碍,且复迭互相成矣。”由此也可见,真正体达般若的人必欣然求生净土,又怎会以破净土为己务。且西方依正庄严,皆是一切众生性所本具。特借弥陀大愿为增上缘因,显发而已,哪里有一片法是新得的。所以般若是净土的般若,净土是般若的净土,无所谓合,也无所谓分。而执般若破净土的人,决定不是真正修习般若,究其根源,不过是执非法的断灭邪见而已,可谓是于本来无一事中徒生是非。
古德说:“欲得不招无间业,莫谤如来正法轮。”我们学佛当要依佛言祖语,切不可依人不依法,依识不依智。现今五浊恶世,见浊甚大。为何如此?因现在人学佛多依人不依法,只以今之某大德的言说为确,反弃佛经祖语于一边。是故见浊横行,可为叹息!这一状况的弊端,莲池大师在《竹窗随笔》中说的很详细。大师说:“予在家时,于友人钱启东家,一道者因予语及出家。渠云,不在出家,只贵得明师耳。予时未以为然。又一道者云,玄门文字,须看上古圣贤所作,近代者多出臆见,不足信。予时亦未以为然。今思二言皆有深意,虽未必尽然,而未必不然也。以例吾宗,亦复如是。因识之。”又说:“为僧于正法之世,惟恐其分别人。为僧于末法之世,惟恐其不分别人也。何也,末世浇漓,薰莸杂处,苟藻鉴不审,决择失真,以是为非,认邪作正,宜亲而反疏之,宜远而反近之,陶染匪人,久而与之俱化,劫劫生生,常为魔侣,参方可弗具眼乎哉。”这些法语,都是祖师大慈悲心,泪出痛肠的话。我们怎可不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