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下一站,天国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下一站,天国读后感10篇

2017-11-08 21:1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下一站,天国读后感10篇

  《下一站,天国》是一本由[日] 是枝裕和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21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下一站,天国》读后感(一):回忆是活着的

《下一站,天国》本文娓娓道来,缓缓的节奏,平实的文字,藏着给人带来心灵震撼
以人间通往天堂的中转站作为故事地点,文字平稳中带着悬疑的张力。冬日阳光,洁白的小站,一所平常朴实的破旧小楼,诗织与同事江杉,望月,川岛的日常工作。迷雾中浮现的人影,一个一个来到接待处被安顿,面谈室中工作员人告知,“您已经在昨天去世了。”看到这里,原来这是死去灵魂去往天堂的小站,逝者在这一周里回望过去,寻找自己活着的证据,用三天时间将从生前的记忆中选择一段,由工作人员还原场景拍成电影,观看影片当记忆在各自心中苏醒的那一刻,带着这唯一的回忆去往天国。
在是枝裕和构建抽象的天国中转站里,没有乱神怪力,一切与世间生活一样简单朴实,是枝裕和惊人的观察力,书中还原生活每一处细节,读来亲切。这里有人文关怀的工作者,帮助每一位前来的逝者,帮助他们找到真实的自我,留下美好的回忆
生命最后一刻,通常人们会想起很多过往,如果能让你选择一段回忆带着去往另一个国度,你会选择那一段时光呢?一生那么长,三天选择一生仅有的幸福回忆,看起来是不可能的事。江杉看来选择回忆没有那么难,人活着,并非活在当下,而是或者回忆中,这道选择题在这之前就有了结果,所以多数逝者在第二天一早就跑到面谈室说出自己想留下的回忆。
二十二位逝者,有老人,青年,女孩,每个人的回忆各不相同,又相似。与恋人重逢;进球的一瞬间;因抓痒清晨醒来双手是血的痛苦童年时坐电车前排时微风拂过的释放感等等。多少前尘往事,供自己翻阅,想留下的曾经记忆最深刻的一幕。有的似乎早已选好,有的平淡一生不愿记得或者无法选择的逝者,渡边老人认为自己一生没有出彩之处,一生都在寻找自己活着的证据,工作人员望月给了他一生故事的录像带,回望一生有惊讶,有羞于启齿,有感动人生不用轰轰烈烈平平淡淡也是幸福,最后选择和妻子一起坐在公园长椅的记忆,那是他平静的一生,最美的回忆。
故事最后道出工作人员其实是无法选择或者不想选择回忆的人,中转站来来往往无数被原谅被宽恕的灵魂,以及同样救赎自我的工作人员。不管生前如何,死后都应该被原谅,每个人都有权利留下自己活过的证据,带着这份回忆去往另一个世界,这也许是天堂中转站存在的意义,活着的时候,生活不平常的日子,都是一生中美妙的经历,只是你未曾明白,在匆匆忙忙的生活中被忽略了,有一天你会发现那些经历也很美,望月去世五十多年,因不知道自己最幸福的事,无法通往天国。从渡边老人的留给他的封信中,才明白原来自己一直活在恋人的心里,恋人最后选择的是与他的回忆,“徘徊了五十年,在昨天,我才知道自己也是别人幸福的一部分。”望月得到自我释放,知道什么是自己的幸福回忆,带着回忆去往天国。望月也是诗织爱着的人,也是诗织幸福的一部分。诗织青涩的爱情未来得及开花结果,望月让诗织学会如何与回忆共处。
《下一站,天国》是枝裕和对生命以及生活的理解,只呈现,不评论,每个人能看到不一样的一面,应该庆幸还活着,拥有自己活着的证据,那是属于你一个人的美好回忆,你也在别人的回忆里活着。

  《下一站,天国》读后感(二):记住你的回忆

初次挺到是枝裕和这个名字是通过我的一位导演朋友口中,她跟我说她的作品风格都是模仿是枝裕和的,跟我说这个人多么多么牛,于是我就带着无比高的期望读了这本《下一站,天国》,果然对我的冲击力很大。这本书是是枝裕和小说处女座,也就是说这本书是他创作小说的开端,往往第一部作品作者都会将自己之前积攒下来的力量呼之欲出。这位作家兼导演简直就是一个全才,一部经典小说作品如果想要拍好,我想只能是它的原作者去拍。

是枝裕和是拍摄纪录片出身,也就是说他从一开始接触的都是生活化的东西,从生活出发不断达到一种艺术的状态。看过小说并同时看过同名电影的人会发现,两者其实差别很大,因为文字和画面如果想要各自达到一种极佳状态,就必须在叙事方式上做改动。如果想做到这种自然地转换,就必须在两者的造诣都达到专业的状态。

很多人喜欢人性,不过他们写的大都直白,当带入到故事当中去的时候也是一段一段的。但是是枝裕和将这种人性深层的东西在不知不觉中体现,一段完整又感人的故事无论是内在还是外在都能够感染人。对于天堂,人们的评论褒贬不一,有些人说天堂是极乐世界,在那里可以无忧无虑,然而更多的人更想要生活在这个现实的世界,哪怕现实残酷,只要活着就好。但当人不得不面对死亡的时候,他们会怎样选择在天堂的生活,作者用了一种十分真实的虚构故事来体现这一点。

在我个人看来,这个世界上只有回忆这一样东西是完美的,因为就算它再怎么不堪回首,但是它永远都无法改变。在无聊的时候,我们的思维也不会停止运转,而是去回忆以前的事。每个人心中或多或少都会有美好的回忆,而在你临死前那一瞬间,你将会选择哪段回忆是它永久保留呢。在这样一个被称作天堂中转站的地方,人们需要告知工作人员自己生前的一段重要回忆,而工作人员会将之拍成电影。

在这些来到天堂中转站的人中,各色各样的人有着不同的性格,有的人提起回忆会文思泉涌,而有的人这会感到迷茫。工作人员帮助这些人去回忆真正快乐的时光,使下一站天国变得无比温馨。在现实生活中这些是不可能存在的,那么是枝裕和又想要表达什么呢,我想他正在告诉我们,在有限的生命中,我们要尽可能去制造美好的回忆,并时刻牢记这些回忆,这样一来我们每天都是快乐的。

  《下一站,天国》读后感(三):发生在这个地方的一段我的幸福记忆

天国的冬季,一如人间的纯洁宁静且安详,逝者来到他们最后一站,选择一份记忆并带着这份记忆进行下一段旅途。
面谈室里一张桌子两把椅子,偌大的房间里只有黄白的光透过窗户折射下来,逝者在沉默中回忆起生前的事,紧锁眉头像是在记忆的相册中搜寻,也有一闪而过一两副画面,便能由此说下去最深刻的记忆。无论是温暖的、愉悦的、还是平淡或黑暗的,都是一种活着的“意义”的代表。
读这本书时,我也选择了一份记忆,所以就假使我也在天国的冬季。
以往的冬天,我会将自己武装的厚起来,或者说臃肿,一层层盖在身体肌肤上布料棉花都是为了御寒,可实际上并没有太大的作用,冷的时候还是会上下牙齿颤抖,指甲盖下原本粉嫩的肤色都变得铁青发紫。唯独看到雪的时候,我会忘记四肢被冻到麻木的寒冷。都说“下雪不冷,消雪冷”,所以下雪时,自然而然就会不觉得冷了,鼻头稍微有点红了,凉凉的鼻涕会不自觉的流出来,得赶紧吸进去才好。
窗外,操场上远处的几棵树上零星几片枯叶,枝丫上有麻雀落单,一动不动的在刺眼的光照下,实则是为了解冻慵懒的身躯,不然要想展翅也很难。细疏的雪粒在风中打着璇儿,一刻都停歇不下来,我就这么看着,期待着它们能静静的落在地上,早点堆积出一条白色的路。这样便能踩在上面发出咯吱的声响,听得心里痒痒的,雀跃不已。
“我的这段记忆是一条路,没错,是一条简单平凡的路,一路土路连接着一段石子路,然后又是一段土路,在最后就到达了终点,能够看到最美的景色呼吸到风和河水的味道。我们多是夏天会走在这条路上,路两旁的白杨树直挺在头顶,荫茂的枝叶沙沙摇曳,缝隙漏下来的阳光也伤不及我们半分。大树南北开外是一大片农地,一个个方格子中种着不同的瓜果蔬菜,西红柿、黄瓜、韭菜......农人在自己的地里浇水施肥,格子间要垒起一条小土堆,这就是暂时的挑水施肥的必经之路,也是以防踩到菜苗,入秋以前就该撒下海白菜、大白菜、空心菜的种子了,还有白萝卜、红萝卜、胡萝卜,我会跟邻家的哥哥一起去地里挖红皮萝卜吃,水白甜辣的果肉丝毫不逊色白萝卜。
又还是夏季,树干上不乏知了的聒噪,这是听到的最真切也是最闹腾的声音,此起彼伏,前面是个花卉基地,我们从没有进去过,从外面看就像是一个神秘的工厂,门外两个伞形的柳树,大人们说这是嫁接的产物,我不懂,以为就跟父母生出了小宝宝一般,可是我妈总说我是远处山上的一户人家给的,说的真切,那家人还是开小商店的,现在日子已经好了,我一听就知道是骗人的,但是小姨家的表妹却两眼放光,没错,她也被说是那户人家给的,并且,她完全相信了。
还有排列整齐的六株冬青树,发散出让人一下子就能辨认出的味道,听说这个工厂里有很多植物,我想都会是什么样的植物呢?长刺的鸡冠花、七色仙人掌、会缠人的爬山虎,是不是还会有食人花呢?每次路过我都会往里张望良久,万一真的会有一只长着人手的植物呢?尽管好奇心总是填不满想象的世界,但还是没有勇气走进去,听说看门的老头会吹胡子瞪眼,直到离开那里我都从来没有见过那个老头,我想也许是个貌美如花的女子呢。
没走几步就是砖泥和砌而成的一道堤坝,我看来是一座城墙,翻过这座”墙“,就到了另一片新天地,土堆一阶一阶搭起的梯子就像是浑然天成,每次走在上面仅仅的五个阶梯就像是要登上怪兽的背脊,激动不能自已,这条路也终于到了尽头了。啊!你问我城墙这一边是什么,是自东流向西边的小河,偶尔旁边会有几滩水洼,大一点也成了小溪,偷偷在土壤中开一个洞穴,也就成了流有活水的溪水。木桥搭在上面也不会有人走,相比较,脱掉鞋子挽起裤腿趟过小河是夏季里最爽的事之一,伫立一小会儿,一股凉意便会从脚心渗透全身,一个激灵就要快些上岸了,偶尔还会堵住小鱼的去处,逆流而上已经很不易了,不忍心会助它们一把,手捧起几条不谙世事的鱼苗,在满是石头的河水中艰难走上几步还要担心会被滑倒,终于将他们放进那方小溪中,溪水旁的水草下还有刚刚孵出的一窝蝌蚪卵,就像黑小的眼睛从水中看外面的世界,他们要在小溪中待到完全变成青蛙才能上岸。我们总喜欢捉几只蝌蚪放进透明瓶子里,观察它们变异的过程,结果总是长出后两条腿就死掉了,现在想来,但是并没有给它喂过食物,或者说并不以为蝌蚪是需要吃东西的,黑黑的一个点一条小尾巴,嘴巴是完全找不到的,就这样被活生生饿死还真的是有些残忍。
小时候做过的残忍的事还真不少,雨过天晴一院子的小青蛙,我就喜欢踩着玩,那是一种什么感觉呢?总是没有认真对待这一条条小生命,那时候对生命的概念太薄弱了,母亲也只是会说青蛙是益虫而已,但是我怎么也想不通青蛙是昆虫一类这种说法。还有扯断蜻蜓翅膀,小蜻蜓一旦停留在野草上就很容易捉住,像是发呆的黄牛,行动力会变得迟钝,然后我也是这样做的,毫无童真而言,简直就是可怕的无知,现在会很懊悔以前的所作所为啊!所以就不要选择这一段记忆了,我也在努力的弥补以前犯下的罪过,就算是儿时无知的我也是不能够饶恕的。
大致就是这样了,那条路我在成年后去过的次数一只手就可以数的过来,每次都会落泪,许是这里的回忆也太过美好,一定是不能忘记的。”
“什么,是啊!这个作为选取的回忆是太冗长复杂了,取景拍摄也是有难度是嘛?那好吧,我想起这样一件事。大概六岁的样子,也许是五岁,我对自己的年龄总是不大确定,或者说总是跟记忆的片断做不出适时的联系,是一个夏季,我穿着小白裙,很简单的样式,好像有几朵小红花在裙摆。我就站在小河中央,那时候为什么这么做?
对了,是作业,自然课的作业,要求观察蝌蚪成长的过程,时间和变化都要做详尽的记录,那时是伯伯带我去的河堤,对了,我们管那地方就叫做河堤,所以我所说的城墙就是堤坝没错了。只是从来都没有涨水就连大暴雨天也不能期待这样的事,那堤坝是真的很高。
我拿着玻璃瓶子走进小河中央,丝毫顾不了河水的冰凉,一门心思的看着河水中水草间游过的蝌蚪,那些小黑东西简直要与河水融为一体了,盯得我眼睛痛,正当我要移动到下一个河床,脚下一滑愣是坐进了水里,有那么一秒钟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觉得裙摆都浮在水面上了,伯伯一把把我拉了起来,带我回了家,嘴里说着看我回家会被收拾的话,看我当时一点都没有在意这件事,因为那个玻璃瓶还被留在了河水中,漂了下去。
虽然没有成功,可以说是有些小尴尬的事,却让我无比的开心也会有些小遗憾,可这才是应该有的记忆吧!阳光也好,风也罢,那时候都恰当好处的目睹这一切,与我一同感受水的清冷,与我肌肤相接触的柔滑感,真的是再美妙不过了。”
是的呢,我喜欢雪,我很怕冷,所以,我会想选那条路通向一个神奇的堤坝,一个从来没有用过的堤坝,和煦微风,芦苇摇曳,一切都刚好很美的河堤。

  《下一站,天国》读后感(四):温暖的最后一站

最近很多文字类朗读类的节目推出,近期有一个宣传片,就是个大明星在朗读关于死亡的信件或者文章,关于死亡,一直以来是哲学家研究的终极问题。而不同国度,不同时代的人自然有不同的观点,而最重要的是:如何对待死亡!海明威在《永别了,武器》里写到过:“我并不惧怕死亡,我只是厌恶它。”而且,最终他的确用了最为勇敢的方式支配了自己的人生。可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如此,大部分人也许都是在非自愿的情况下,被迫离开这个世界和爱人。《下一站,天国》告诉你,普通人离开后,在到达天国前,都想了什么……

很小的时候,自从可以思考,意识到了生死,我便开始疑惑,人死后会去哪里,是否有地狱和天堂,或者说肉体和灵魂是否会分离,肉体腐化,灵魂的去向,是否自己的灵魂会飘在空中看着自己肉体的焚毁,那是怎样的感觉?我甚至想知道在死亡到来的一霎那,脑海中会是如何的画面,会想到谁,是不是一生都会闪现……我们根本没有人知道死后会是如何,是否有灵魂,只有死过了才知道,可是没有一个死过的人可以诉说答案,这就是生命的神奇,我们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也不知道自己将去向哪里。

《下一站,天国》是根据作者自己同名电影为蓝本的小说,电影本身多的了很多大奖。而当你翻开书的时候,的确也可以看出作者对动作的描述的确具有戏剧性,说白了,就好像是用文字在拍电影,读后,就像看了一场电影。每个人物都是饱满的,貌似碎片式的叙述,却暗中有一条牵引的线,后面全盘托出,突出表达观点。这书的写作思路像极了拍电影,可是并不是一个电影的剧本,这也许就是作者的厉害之处,无论是电影还是小说,它都是完整和完美的。

小说讲述的是几个“灵魂摆渡人”,在人死后的一周内让死者选出一生中最难忘的一段回忆,由他们再现,之后送这些灵魂到下一站——天国。形形色色的人,来到这里,面临的唯一一个问题就是:这一辈子,我都做了什么,只可以选择一段回忆,要选择什么事件。有年迈的老妪,回忆一生,选择与爱人分离的时刻。战争使他们分离,这一次别离也许就是一生,而这一生他永远是她最美好的青春岁月。有些老人来到这个中转站,讲述的都是一生的风流韵事,可是最后的选择却是女儿出嫁给他鲜花的瞬间。有些年轻人,生命很短暂,却最喜欢同伙伴到游乐场的时光,那里的快乐和笑声最为真实和纯真。有些则怀念母亲的怀抱,和做得料理。这些琐碎的一切,都是如此的真实,如此的贴近生活,每个人都在经历,却也许没有珍惜。当你同书中的人物再次回忆,也许你记得或者意识到自己正在幸福之中。

书中几个“摆渡人”工作的地点是人间和天国的中转站,每个死去的人可以有一个星期的停留时间,其中三天考虑选择出最难忘的回忆。其中一个摆渡人叫望月,他的一句话给我印象深刻:回忆与华师不同,不会一成不变地沉睡在过去,也不但只是风化,记忆也是会成长的。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在完全忘记之前,要留下一段最难忘的回忆,曾几何时,年少轻狂,高喊一定要为自己活过留下印记,而后庸庸碌碌一辈子,甚至忘记自己曾经向往过。走到人生的最后一站,回看自己的一生,过往种种真的已经不重要了吗?若死亡是个最终的结果,那么过程才是最具意义的所在。人的一生长短不同,环境有别,时代有别,可是可以感动和打动我们的永远都是同样的主题:爱!父母对子女宠溺或严苛的爱,子女对父母感恩崇敬的爱,爱人间轰轰烈烈的爱,朋友之间友谊的爱,相携几十年后夫妻间平凡的爱。

小说后半段开始进入“摆渡人”的故事,最后才揭晓他们留下来工作的原因,因为他们都是不愿意做出选择的,其中一个人喜欢喝红茶,他说:“红茶是为了回忆,酒是为了忘却。”有一个马上离开的人问其中一个摆渡人:“你是不知道选择什么,还是不愿意选择?”因为当你选择后,就要离开这里,曾经的一切就不复存在。怕忘记的人,才会不做选择!当意识到自己曾经的存在,其实是另一个人最幸福的回忆时,“摆渡人”释然了,他觉得可以结束这里的工作,到下一站去了。如果没有结束,那么过程也是没有意义的,而过程最有意义的地方就是你曾是别人的幸福。

在历史长河中,每个人都是一粒沙,也许你美如星辰,也许你平凡如尘埃,我们经历着历史,可历史从来不会把谁放在眼里,风萧萧兮易水寒,也是一种态度,和气魄,也许对待死亡,这就是中国古人的风采。没有什么是可以永垂不朽的,那么就要自己去体会,去探索,对得起自己的一生,精彩纷呈也好,庸庸碌碌也罢,都是自己的体验。对待死亡,大部分人是不愿意提起的,不愿意思考的,觉得太过恐怖,冰冷,那么如果是因为这个原因,我觉得这本书是个好的推荐,因为《下一站,天国》是温暖的,是娓娓道来的,没有气魄如虹,也没有晦涩难懂,这里的每个人都是真实的,有悲有喜,有温度,不会有悲凉的感伤。

读完《下一站,天国》之后,我想找来电影看一看,是不是同样的温暖,治愈,这应该是日本文学最为特殊的魅力。

  《下一站,天国》读后感(五):幸福不孤独:自己也曾是别人幸福的一部分

日本新生代导演是枝裕和1962年出生于日本东京,后就读于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文艺科,毕业后加入TV MAN UION电视制作公司,为富士电视台拍摄了大量纪录片,包括对他影响最大拍摄于1993年的《当电影映照时代:侯孝贤和杨德昌》。在偶像侯孝贤的引领下,是枝裕和走上了电影创作之路。1995年拍摄处女作《幻之光》,1998年长片作品《下一站,天国》,2001年《距离》等。这三部作品也奠定了他整个叙事基调:朴实平淡,情感深沉,引人深思。

小说《下一站,天国》是以电影为蓝本的再创造,但有许多与电影不同的表现。因是枝裕和拍摄大量纪录片的经历,所以,他的电影在刻画人物时,也会呈现出“以画面聚焦人物,让人物用自己的表现说话”的方式,相反小说表现则更为自由,对人物的心理描写也更自如。如果说,电影是“你是你,我是我”,有种距离感;那么,小说则是“我即是你”,有情感代入感。1999年是枝裕和在小说后记中也说,“这一次我想做的并不是将图像浓缩成铅字,而是想让加工成电影形式的“下一站,天国”,能更加全面而自由地呈现在纸上”。

我们究竟要过什么样的人生,在生命结束时,最想选择留下哪一幕画面?《下一站,天国》里,为我们构造了一个其实并不存在的天国中转站——一间人生回忆驿站。在这个中转站里,有七天的时间做出选择或者不做出选择,精心选择的画面既是过往自我的告别,也是未来天国的展望。做出选择的人,离开去天国;不选择的人,都留在成为接待员,一年复一年,直至有一天醒悟做出选择。有点像在地狱阎王殿,喝了孟婆汤的忘记一切去投胎;不喝的人,成为游荡的孤魂野鬼,飘飘无所依。

小说里的主角群像,作者设计为一对一出现,接待人员引导亡者自我发现,而亡者的故事也启发这些当年不曾作出选择的工作人员反思——他人总是一面自我发现的镜子。

工作人员川岛对应亡者西村清:死于车祸的川岛遗憾离开了三岁的幼子樱子,而西村清在来到此地时已自动回到9岁的时候,川岛不由自主从西村清寻找女儿的影子。

接待中的新人诗织对应十四岁亡者吉本香纳,前者有些羡慕嫉妒后者的年轻朝气、无忧无虑以及有爱的围绕,后者重新发现真实的自己,并非面具的人生。

望月对应自认为人生平淡无所选择的渡边,后者在回顾日复一日平淡生活影像时,懊恼后悔又无奈,直到从这种碌碌无为的沮丧里找到爱的温馨点滴--这是一个艰难的发现,而他们的故事也更让人触动。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人人都想轰轰烈烈,策马奔腾,可是人生不是电影,大多还是平平凡凡的日常。望月原是一青年军官,因为战争死于战场,他的未婚妻不得不伤心另嫁,嫁的便是渡边。望月曾遗憾自己未曾展开理想报负的人生、半途夭折的情感,人生百无聊耐而无从选择,但在观看渡边人生影像的沉默里,望月意外发现,原来未婚妻选择了生前与自己相处的那些日子作为最珍贵的回忆——望月被这个发现拯救了——“那时,我拼命地在心里寻找幸福的回忆。徘徊了五十年,直到昨天,我才知道自己也曾是别人幸福的一部分。”卞之琳的诗《断章》中说,“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就是这样,谁温暖了谁,谁又给谁带来火花,人与人的感情,不过是各自满足或小有缺憾。

人生价值观有多种,做出什么样的选择都有可能。《下一站,天国》虽是亡者之冬,却如和煦的春光,有种温暖的味道。在我们的情绪停滞时,想想人生中值得珍藏的回忆,再想想那些幸福的片刻,相信这是我们唯一能带去天国的灵魂温度。

  《下一站,天国》读后感(六):“请问你爱身上的哪个细胞?”

好像莫名回到小时候,学校领着去秋游,正玩得酣畅,耳畔传来一个声音:“开心吗?”当然。“哪里最开心?”愣住一秒,猛转头,不住地看、不停地想,这时听见那句熟悉又可怖的话:“回去后每人写个XX字的作文,题目就叫《最开心的一天》。”
若将人生当作兴致盎然的行程,那“最宝贵的一段记忆”则好似这旅游的代价,更神似的是,如果不肯完成这命题作文则无法离开生与死的中转站去到新的地方,不就跟“没完成作业的孩子全部出去罚站,下节课不许听了”是一样的么?
所以最初拿到这样的问题,我的选择和故事中的伊势谷一样,是坚决什么也不选,反复追问到底是谁出的损主意,甚至比他还离谱,如果设身处地,我会连呆在办公区这件事一并拒绝,因为我不想做这件事、也不相信有生命会乐于做这件事:
毕竟跟秋游作文还不一样,这次要选的不是旁的、无关紧要的、可以随意用理智客观或浮夸简单的情感来拆分的“岁月”项链上的珠子,而是一个个极微小单薄却重要的点,可以大言不惭地说,这每个点都是“最”宝贵的,是它们在起伏之中完成了对我的塑造,连接成了专属于“我”的生命线,我们是在漫长旅途中互相选择的关系,在那时那刻我做了那样的选择、让这细微却不可或缺的点跟随了我,可现在,基于某种原因,我却要堂而皇之地说它不是最重要的,就因为那个点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就因为这时这刻我不再需要它了——回忆是能够任意分割的么,经历是能够随便拆解的么,感受是能够潦草定义的么,这样不由分说地给出一道题目,貌似作为离开这段旅程的赠礼、实则却是以抹煞全部其他的感触作为代价,细想去对“我”和在“我”经过的种种来说难道不残忍么?……
但生命其实就这么残忍,比这故事的设定还要残忍,它会不停地让你抉择,拿走你心目中的一件件“珍宝”,到最后或许连所谓的中转站都没有,死了就是死了,什么都没了,连选择留一个的可能都没有。
不但如此,“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宛如诗织寻找素材、途径学校偶遇往昔同学时的场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我们每时每刻都在遗失和忘却一些人和事、正如他们忘掉我们;或者和天野女士一样,在铭记的过程中,由于期许或私念,有些记忆出现了错位和偏差,我们在平淡甚至无奈的生活里,竟暗自在心中描绘出了另一番景象,这种彻头彻尾的欺骗总是潜移默化地进行,微妙到几乎不被察觉,最初还是捂住胸口不给人看、假装自己也看不见,后来逐渐变成真的对事实和真相视而不见——
也许我们根本没有自己想象得那么严肃认真、深情款款,有时我们和这世界一样绝情、粗糙还有那么点无耻,可谁又能说这绝情、粗糙与无耻不是最好的盔甲,有它们的包裹,我们才能够私藏起最柔弱温暖的内核,而这内核是“我”、盔甲也是“我”,正如和庄田大叔一样的男人们,好色的是他、留恋一碗温粥与“Daddy’s Little Princess”的也是他,我想那些“乐子”并不一定全在掩饰温柔的内心及尴尬,若把“三天”延长至“三年”,工作人员恐怕还会听到他“在女儿满月时逃避哭闹而去找女人”的故事呢吧!(笑)
没有“最好”的人也没有“最坏”的人,无论是谁、都只是好坏交织的平凡人,过着或精彩或平淡的生活,在其中有过爱有过怨,有过期盼和失望,以为用尽全力,结果回头看去一时哀叹一时脸红,好似渡边一样,就连当初认定“高攀”的感情也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褪色,如今再看到录影机里的影像,半眼也没停留在妻子身上,反而不停在纠结自己的当初,“怎么就那么虚荣那么傻呢”,虚荣傻气说大话的原因不是姑娘美貌吗?哈,什么时候的事儿?谁还记得,早就忘了。
直至意识到自己习以为常的是他人日夜期盼的,这才恍惚引发了一些说不出的介意,不是好胜,好胜者怎会容忍度过浑浑噩噩的一生?是满足,是所有平凡渺小的我们打心眼里蹦出的满足,“行了,我知足了”,轻轻的、淡淡的,却始终由这一点点的微光领着走完了行程。
至于执念的、深爱的也有,那是少年的故事,也只有“永远”是少年,才有那样的故事。这说起来有些残酷,但确是现实中少有人逃得掉的,我们总在经历“我爱你,再见”这件事,不管是爱人的消失还是爱的消逝,对于生命来说,爱有时太过短暂、有时又被掩埋得太深。
如此不可免俗的人生,有迹可循的回忆,波光般不可分割的点滴……平凡却精妙得恰如其分。到最后,合上这本书时我依旧不愿选出、也选不出那个“最珍惜的记忆”,但不得不承认是枝裕和的可敬之处,也是所有大师的可敬之处,在于对人性的彻底剖析与包容,敢于剖析才能看得深、看透,敢于包容才能看得远、看到除人性和生命之外更加永恒的东西,当万物包括宇宙失去生命(和生存时的所有欲望)之后回首仍无可回避的东西,那也许就是我们来到这世上的意义,我比较粗浅,说不好那到底是什么,但我想大概就是:
来过、见过、心动过,方知我是我。

  《下一站,天国》读后感(七):天国少女的成人式

如果说电影是一门关于“圆梦”的艺术,那在死后世界专为逝者记录最宝贵记录的“电影工作组”做的恐怕就是为人生这场大梦画上句号的工作。读完小说版《下一站天国》后着实佩服是枝裕和可以将自己对人生的哲思与对光影世界的告白,举重若轻地组合在一起。

是枝裕和构建的天国前一站里有着一群操持电影工业为日常工作的人文关怀者,负责与逝者面谈,进行引导的,仿佛制片人一般的咨询师,道具组,美术组,还有一定规模的群众演员。虽然小说没有过多涉及这个过分生活化的死后世界的具体设定,但描写影片拍摄的章节中流露出的蛛丝马迹不免让我这个细节控细思极恐,这个世界里居住着的恐怕是所有无法割舍前世所学所好的光影人们。

在阅读小说之前提前去预习了电影版,5年前因为一句“幸福是,我发现自己成为了别人幸福的一部分。”这句经典台词而马克了《下一站天国》。如今一看才发现,和自己想象中兴许是通俗易懂日系温馨鸡汤风或者是岩井俊二那样的青春斑斓治愈风完全不一样。事实上天国的前一站就是这样萧索灰色的破校舍的感觉,留下的人也都是温柔至极,且少言寡语的人。对于一些年纪越大就越偏重故事性与速效解读的观众而言,这并不是一个容易被消化的故事,另一部描写死后运用多余时间去进行人生清算的概念相似的日剧《人生伤停补时》在风格上可能就要友善亲民多了。喜欢日本人那些关于“死后”世界的脑洞,虽画风千奇百怪,但无一例外都是正面,清爽的人生导向。

与电影相比,小说版不变的是日式的情感克制与清冷的调调,多了一份来自少女诗织忧淡的暗恋思绪。可以说诗织是小说版《下一站天国》里最大的不同与惊喜,在一堆银发逝者充满了人生历练与苦修的人生问答中,她的存在就好像是时不时会照进秋风的片刻暖阳。不同于电影版中让两位男性角色在阴暗的楼道里度着步子开始,小说版的开头从少女诗织星期一的赖床开始,惬意,温馨。冬天的房间如室外一般凛冽,诗织把冻得失去感觉的左脚缩回被子,两只脚互相摩挲着。在非朝非暮的被窝时光里,她闻着自己枕头上的发香,美美地磨蹭着自己一个人的时光。这是一个死去少女的日常,却充满了俏皮的生活气息。第一页就被是枝裕和仿佛潜入角色内心的细腻文笔打动了,他是认真在借着电影人物的模子重新给她们画上新的颜色。他一定也是真心喜欢纱织这个角色。

诗织的年纪永远停留在18岁,和杉江,川岛这样积累了人世间的阴晴圆缺,练就了一身烟火气的中年大叔不同,和大正时代出身却已经末后50余年的冷感美少年望月也不同,诗织一方面倔强地认为这一片自由的栖息之处是自己想要的,另一方面又对生前存留过的校园记忆依旧念念不忘,对于自己活过的痕迹被生者轻松淡忘而耿耿于怀。而死后世界的咨询工作仿佛是一种可以使她延续生命继续成长的途径。

当她面对比自己更小的14岁的无忧无虑的少女香奈时,生出了想要捉弄对方的念头,怀着微妙的恶意告诉对方她心中最宝贵的在迪士尼玩耍的记忆,已经有三十多个人选择过了,女中学生无非就是肤浅贪玩的生物吧。在诗织弄巧成拙的引导下,香奈最终再三思忖选择了三岁时躺在妈妈的大腿上掏耳朵的记忆。诗织顿时感觉自己内心珍藏的回忆被人偷窥并夺走了,一个中二的,嫉妒,不悦的心情无处宣泄的敏感少女形象在小说里似乎显得更鲜活闹腾。

天国前一站里还有属于诗织清浅的,似是而非的爱情。一直依赖着的望月在沉淀五十年后收获了自己存在过的意义,选择了遇见并送走形形色色的人的这里, 作为自己永远不会忘记的回忆。不仅仅是诗织,天国前一站的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在经历着与新逝者的邂逅,并努力双向成长着。映画室灯亮后,望月已经从身边消失。失去了心爱的人固然十分痛苦,然而诗织感受到的不仅仅是这些。她的心里已经聚沙成塔,望月的离去毋宁是她在天国里的成人式。

小说以诗织开始,也以诗织结束。望月离去后的第一个星期一,诗织穿上了象征成熟的藏蓝色女士西装,队友也换成了对天国体制抱有疑问的刺头新人伊势谷友介。清冷朴素的车站也无时无刻不在经历着日月更替,新陈代谢。已经长大的少女望着被阳光照耀的残雪,深吸了一口气,开始书写自己的故事,探寻自己内心关于存在的答案。

  《下一站,天国》读后感(八):讲不出永远

是枝裕和快要成为温暖系的代言人了,他的电影题材大多是以家庭情感和社会人文以主题。写《步履不停》的初衷是怀念过世的母亲,而这本《下一站,天国》创作的念头,他说到:“已经离开父母独自生活了十年。在这十年中,我们的生活鲜有交汇之处,形成了一道空白。”这本书是他的小说处女作,是想弥补一些空白,《步履不停》是怀念母亲,呈现探亲的家庭温情场景,《下一站,天国》设想了一个天堂过渡站,离世去往天堂的人们需要在中转站以七天为限,回忆自己的一生值得纪念的场景,通过回忆来展现一个人一辈子的起起落落。

  《下一站,天国》读后感(九):生命的证据

-
       总有一天,我们的生命终将会逝去,用什么来证明我们曾经在这个世界上存在过?我们留下的东西?我们自己的回忆?还是一些遗憾?凯撒每征服一个地方总会说一句“我来过,我看过”生命的历程也是如此,我们来过,我们看过,当我们生命逝去的时候,无论将去向哪里,无论是美满还是遗憾,我们这一生总有很多值得我们回味的地方!
       无论是在东方或者是西方,人死亡以后,第一站到的都不是天国或着地狱,而是一个让你回顾一生的地方。东方传说中有判官和望乡台,而西方的传说中则有着审判所,无论是什么地方其目的都是对我们这一生中的所作所为做出一个判断。是枝裕和的这本书给我们介绍的就是这么一个让逝去的魂灵回味一生的地方,而不同的是,这个地方会留下我们一生之中最难忘的记忆保留并记录下来,让我们保留着对生命的回忆进入下一站。无论下一站是天国还是地狱,至少在这一站,我们都会为自己中最难忘的记忆而喝彩!
       生命是无常的,每个人医生中难忘的记忆也是无常的!是枝裕和在这本《下一站,天国》中,极力的表现着这种生命无常的概念。集结到这个天国前站的人什么样的都有,从二十多岁的青年到八十多岁的老者,他们对于生命中最美好的记忆也是千奇百怪,有的人最美好的回忆是一家人在竹林里的野餐;有人的回忆是看着天空飞过的飞机而挥舞的白色“毛巾”;有的人回忆的是午后暖阳……其中也有一些人选择不出自己想保留的回忆。仔细想来每个人选择的回忆拼接起来不就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么?从童年到迟暮,生命中无论哪一个时点,生命中的灵光总是会悄无声息的照亮每个人的灵魂!
       是枝裕和的这本书中体现着一个概念“你也可能是别人幸福中的一部分!”出生的婴儿是父母的幸福;一顿美餐是饥饿者的幸福;一个安慰是正处于伤痛中人的幸福……书中小站的工作者无一不是因为不能选择自己最想要保留记忆的人而徘徊在小站的工作者,当他们找到了最想保留的记忆时候,他们就会前往下一站,也就是天国!望月终于从渡边的回忆中知道,自己虽然死了,可是曾经带给过未婚妻一段花一样的幸福时光,最终他选择了和未婚妻在一起的时光作为自己的回忆不留遗憾的进入了下一站;可是他却没有想到在他的不经意之间,还有这么一个女孩子诗织也在守望着他,望月一走,诗织选择了和他一起在小站工作的时光最为最想保留的记忆,也进入了天国!生命就是这样,一个不经意之间,说不准你就会成为别人的幸福,成为别人中生命中的一道光亮!
       有小站这么一个地方,下一站无论是天国地狱,我们至少可以走的跟开心了,我们可以带走自己最想保留的记忆走,死亡还有什么可怕的呢?生命的存在,不需要任何证据,无论是刻意还是无意,只要我们给别人带去过幸福,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下一站,天国》读后感(十):我也曾是别人幸福里的一部分

是枝裕和,如果你看过他的作品,你就会知道这是一个光听到这四个字就感到治愈的存在。从看过他导演的两部作品《步履不停》和《海街日记》开始,我就迷上了日系日常。而在《下一站,天国中》,他给日常套上了幻想的外衣,但不变的,仍是骨子里的温暖。 我是先看过书之后,又找来电影看。最直观的的感受就是如果把电影比作一原微冷洁白的雪,那小说就是阳光照耀后微微初融的雪。小说的笔触明显比电影要更加柔和,不像市面上流行的剧本转小说只是格式修改,是枝裕和在小说中更加丰富了人物的内心描绘,更添一丝烟火气息,平易近人。 小说的幻想设定是这样的:人死了之后会去往天国,但在这之前,他们还需要在一个地方短暂停留,在那里,他们需要选择自己到目前为止的生命中最难忘的一段时光,由那里的工作人员,把这段时光拍成电影重现。作为对自己别具意义的一瞬,有的人很快就能选出,但有的人却要抉择很久。文堂先生选择的是自己五六个月大的时候,虽然没有清晰的记忆,但身体却牢牢记住了那一刻的温暖,阳光照在身上,静谧安详。在自己去天国之前,再一次重温那一片刻,哪怕投胎后可能会忘记一切,可是,这并不是没有意义,这是自己这一生存在过的最好证明。而庄田先生,前期满嘴跑火车的黄段子,和我们的书中的工作人员说,他最想要重演的记忆就是和生命中那些女人厮混的日子,可最后临了了,他选择的却是女儿婚礼上献花的记忆。哪怕一直嘴硬,但是亲情、爱情、友情这些美好的事物,总是能触碰人心底最柔软的地方,和妻子在椅子上小憩的时光比一切惊心动魄更来得深刻。 而我们的工作人员,他们为何在这里,他们中有的人正是没有找到这段时光,生命存在的意义。而当望月发现自己也曾是别人存在意义的一部分,他才真切地发现,其实,最宝贵的幸福所在一直都在身边,所以他选择的就是和工作中的大伙一起度过的时光作为自己的影片,带着“宝物”消失了。而传承者诗织,也和那个说自己没有任何回忆的刺头小子开始了新的一轮工作,救赎别人,也自我救赎。 如果让我选择,以我到目前为止的记忆,我会选择那天下午和家人一起吃桃子的时光,阳光、桃子还有亲人,那时的我真的很幸福。 下一站天国,这一站,请好好珍惜。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