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浅薄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浅薄的读后感10篇

2017-11-09 21:0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浅薄的读后感10篇

  《浅薄》是一本由[美] 尼古拉斯·卡尔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24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浅薄》读后感(一):网络改变大脑

互联网已经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也消耗了我们极大的精力。就在打出这第一行字的时候,我还因为一条微信消息被中断了,接着又刷了一会儿微博。
        对于互联网、信息碎片化、社交平台等新兴产品对于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成为了学生们辩论赛的常规题目,也成为众多科学家和社会人士所关注的热点话题。而这本书,客观地描述和讲述了互联网对于我们大脑的影响。这本书的内容,远远不像书封面上标题下的一句话“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这句话实在太过危言耸听,即便是有负面影响,也断断没有到“毒化”的地步。好在,文章中中肯的文字稍稍抚慰了我内心被这句话带来的阴影。
        这本书的优秀之处,在于它虽然聚焦于一个既是热点也已被太多人说烂了的话题,但是却依旧有完全不同的视野和独到见解引人深思
        其实互联网和电脑的出现,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一些需求。这些需求来源于愈来愈快的生活节奏和人们不断需要满足的各种欲望,概括来说主要为接受和处理外部信息、高效完成工作、更愉快社交等方面。而人们不断利用科技满足这些需求的过程,与我们不断制造更快速的交通工具、不断发展医疗水平是有同样的初衷。而结果也是一样的,经过了一代又一代专业人士的努力,我们终于在满足需求的路上走了很长一段路。这个过程太过漫长,漫长到我们几乎忘记了,互联网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横空出世的产品,它是建立在众多可以满足同样需求的产品之上的。
        最开始人们获取信息、记录事件、与人交流,靠的是绳结;而后逐渐才出现了文字;很久之后才出现了纸张。纸张发明之后,又发明了活字印刷和雕版印刷,至此才正式出现了可以快速流通的书籍。随着书籍不断发展,其他形式的竞争者又出现了。在报纸、留声机这两位强势竞争者先后在社会上快速流传的时候,几乎所有人,不论是普罗大众,还是作家与书籍出版商,都曾认为书籍会死亡。而书籍活下来了,与报纸和留声机等多种信息传播方式一道为人类服务。很久之后,出现了计算机和互联网。到现在,即便我们不知道计算机的原理和构造,却依旧可以利用它快速处理学习与工作上的各种事项。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从没留意过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强势兴起与不可或缺,背后有如此漫长的形成过程。我甚至没有想过,原来互联网和电脑的出现,和书籍的出现一样,都是为了满足同样的需要。只不过现在的技术发展太快,原先数百年上千年才有所发展的技术,现在每一年都可能发生天翻地覆的重大发明和发现。我们也许只是不适应这样的发展速度,于是我们产生了恐慌。一是害怕自己对电脑的依赖已经深入骨髓再无法改变,二是害怕未来出现的人工智能,又会让我们这些已经被深深烙上计算机标记的大脑,何去何从呢?
        即便这样的发明与科技,确实是顺应社会需求的产物,但它们,似乎真的会改变我们的大脑。这种改变无法直接说明好或者坏,因为它增强了我们某些能力,同时也削弱了我们的某些能力。
        书中举了非常多的医学和生物学上的案例以及实验数据,告诉我们,人和许多动物的大脑都会被改变。这种改变不是因为心理情感上的变化,而是外界的某些条件能够实实在在改变我们的生物结构,以神经系统为主。例如著名的“幻觉肢体”现象,瘫痪病人能够训练到康复,等多种实力都能够一定程度上说明这些。
        更多的例子,直接证明了现代计算机与互联网对于人们大脑的改变。计算机出世的原因和目的,其实就在于帮助人们在同一时间处理多种任务。因而电脑被设计成,可以在写文章的同时,听音乐,点开邮箱回复邮件,再迅速切换到写作界面。这种设计,太过于影响人的连续性思维。导致人们太容易被干扰,从而专注力、集中力等能力水准显著下降。当然同时,我们的多任务处理能力上升。这其实是一个从专而深入长久,变成多而浅显迅速的过程。色彩与动态处理等能力似乎也会被电脑和互联网加强。
        这些对大脑的影响,有利有弊。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是个难以回答的问题。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们需要回炉再造,把那些专心工作、平静、不受干扰的心态找回来。

  《浅薄》读后感(二):去扁平化

我能预见:在敲下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放在一旁的手机屏幕将会时常被唤醒,时而弹出几条体育新闻推送,说不定会收到几条社交网络动态提醒,于是,与之绑定的智能手环便会振动提示。而电脑屏幕下方的企鹅头像可能会持续闪烁,吸引我不要错过哪怕一条即时信息。万一本文半途卡壳,我想我大概会点开音乐播放器,然后为了是听纯音乐提高专注度,还是放流行音乐愉悦心情而纠结上半分钟……

万幸的是,当下的自己,正保持着可能是这一天中最高的专注度。

现在的年轻一代热衷驰骋于网络,谈吐观点时也往往倾向于采用短平快的表达方式,加之以网络流行语言为主要载体,形成了一种不同传统的“风潮”。他们往往着重聚焦于现象,而对事物背后的本质意兴阑珊,他们常常来无影,去无踪,以极快的频率在数个不同话题中自由切换。而每当自己想去寻思为何会造就所谓“浅薄的一代”,却往往有始无终不了了之

或许,我们正一天天成为难以专注的扁平人。

就像是手机多任务运行的切换界面,我们的生活也渐渐趋向扁平化。我们倾向于寻找那种需要多种功能同时运行的情形,热衷于被这个时代之前从未有过的信息洪流完全淹没——毕竟,在古腾堡发明活字印刷术之前,印刷书籍的缓慢进展只能用令人沮丧来形容,人们获取新知的途径遭到限制,而互联网则恰恰满足了这个心愿。“互联网没有违背我们的意愿去改变我们的思维习惯,而是在顺应我们意愿的情况下,改变了我们的思维习惯”。

但是,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让人分神的内容实在太多。它在为我们呈上一场信息盛宴的同时,也把我们带回了彻头彻尾的精力分散的天然状态。

就如书中提到的经典悖论所言,“互联网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只是为了分散我们的注意力。”我们发现自己不再可能像儿时那样只捧着一本书,就能够心无旁骛地独自待上一个下午;我们发现自己的注意力越来越难以集中于学习与工作,戴上耳机一边听着APP智能推荐的音乐,一边在面前的稿纸上写写停停,说不定还会跟着哼上两句;每次上网检索,却往往会点进毫无相关的兴趣链接,回头来一看时间后悔莫及……浩如烟海的数据流淌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时时刻刻,我们都可能被它们夺取眼球,一分一毫,我们却难以专注。

长久以往,我们将会逐渐失去自始至终全神贯注于一项复杂任务的能力,取而代之的是通过不同媒介同时处理多个任务的能力。但在掌握这种全新技能的过渡期,“浅薄的一代”所展现出的或许只是“尽量在肤浅的水平上驾轻就熟”。我们不再能处理那些“过于”具备深度的内容,因为我们踏上的,即是一条扁平化的道路。不错,它无比宽敞,却也更加浅薄。

不可避免的扁平化趋势中,年长一代却往往发现他们难以跟上年轻人的快节奏,而“浅薄的一代”却往往能即刻抓住事物的典型表象,以最为形象直观的语言,在第一时间加以描述。事物背后的抽象沉思被铺天盖地的具象表达占尽地盘,出尽风光,并且在竞争速度变本加厉的互联网时代里,无力与“浅薄者”竞逐。可以说,适应扁平化,既是这个时代中不可避免的大趋势,也是旧事物主动求变以求生存的先决胜负手。

以上种种,只是想说,我们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总在不断获取全新的强大能力,却又同时不断失去一些旧时的可贵品质,而用多任务处理换取单任务专注实在只是漫漫进化道路中的沧海一粟。*

时势无可逆转,第一个去拥抱扁平却很可能成为“浅薄的一代”的典型模范代表,但是,我却依旧希望能成为驾驭新潮的“弄潮儿”,享受信息盛宴的同时切记控制食量,同时还要时常“缅怀”那些“啃着单调食品”的日子。毕竟,互联网信息的诱惑力是如此之大,是做一个“不伦不类”的“顺从者”来的容易,还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反叛者”来的艰辛

实不相瞒,我确实没能做到在完成本文的过程中不被手机分心,不过希望自己写出的不是一片“浅薄到透”的文章,能够或多或少使自己充实一点。

  《浅薄》读后感(三):我们是如何一点点变傻的?

原文思考
    《浅薄》这本书给了我们在所谓的互联网时代和碎片化时代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我们通过工具去拓展我们的能力,不管是我们的思维,还是我们的力量,都可以通过工具进行提升,而互联网,是提升我们思维方式的一个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大脑的回路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通过不断的一次一次的强化,可以让我们的大脑有着一个新的转变。让我们的大脑回路产生新的沟壑,而且一次又一次的加强人的大脑将其塑造成新的一面。就像鲁迅先生说的: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
    互联网要做的是提升我们对他的关注,分散了我们对于其他事情的注意力。从而导致了碎片化的时代产生。我们所说的互联网可以,占用我们的精力,从而,致使我们不能专注于做其他事情,比如说阅读,比如说学习一项新的技能。因为我们没有了更多的深入思考,所以导致了我们的浅薄,所谓的浅薄,就是思考的没有那么深入了。
给予我的启发
    1.工具就是工具,我们不能成为给我们提供帮助的工具的奴隶。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既然他会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同样也会让我们的注意力分散于各个网页。
    2.在需要的时候选择:通过互联网这种工具来给我们,提供更多的资讯和更广阔的思维方式;通过看到他人的见解来帮助到自己的知识架构的建成。
    3.如果不需要的时候。最好的方式是关闭的周围的讯息,让自己专注起来。最切身的例子,自己控制不住想看朋友圈的欲望,我直接把朋友圈关闭了。也算是对自己的一个督促。为了看书不受干扰,直接用断掉WIFI的kindle看书。

  《浅薄》读后感(四):喧嚣互联网时代的反思


文/leileely
以前,我戴着潜水呼吸器,在文字的海洋中缓缓前进。现在,我就像一个摩托快艇手,贴着水面呼啸而过。
                                                                                                   ——尼古拉斯·卡尔
在被称作“微博元年”的2010年,我注册开通了微博。在接下来的短短几个月之内,我变的非常热衷于这种简洁快速的信息传递和社交方式,很快养成了“刷微博”的习惯。我徜徉于海量的不超过140字的“新鲜事”中乐此不疲,甚至有一段时间沉迷于发送一些简短的名人名言和看似富含哲理的摘句。毋庸置疑,以微博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极大的提高了信息分享和传递的效率。但我们是否考虑过,在能够轻易获取海量信息的条件下,当手指在手机屏幕和鼠标滚轮上快速滑动的时候,有多少信息真正进入了大脑?又有多少只是在我们的眼前一闪而过?换句话说,“在我们尽情享受互联网慷慨施舍的过程中,我们正在牺牲深度阅读和深度思考的能力吗?” 这便是作者尼古拉斯·卡尔在《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中探讨的主要问题。
《浅薄》一书的主旨已经体现在书名之中,但与汉语中含有贬义的“浅薄”不同,这里是指思维的浅薄,应该理解为与传统工业化“深刻”思维方式迥异的互联网“浅薄”思维方式。传统工业化思维认为本质高于现象,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而以碎片化思维等为代表的互联网思维却追求速度和效率至上,是一种产量和消费最大化的现象式思维伦理。在上中小学的时候,我们可以认真的读完篇幅不短的课文,甚至用半小时演算一道数学题。如今,在习惯了简短的新闻标题和信息碎片之后,我们在尝试阅读那些长长的文章时恐怕会感觉心绪不宁,难以集中注意力。卡尔说,“从纸面转到屏幕,改变的不仅是阅读方式,它还影响了我们投入阅读的专注程度和沉浸在阅读之中的深入程度。” 他将两种阅读方式分别比喻成“戴着潜水器在海洋中缓慢前进”和“骑着快艇从水面呼啸而过”,堪称形象而贴切的类比。但奇怪的是,我们仍可以浑然不觉的花费半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来刷网页——不停的点击链接、滑动滚轮、关闭页面,如此循环往复。“互联网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只是为了分散我们的注意力。” 相比于枯燥冗长的书本内容,我们似乎更倾向于网上那些精简的奇闻趣事和人生箴言。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人们注重短期利益,因此更愿意选择能够及时收获结果和反馈的系统。而从社会学角度看,由于每天被各种互联网碎片化信息包围,我们也逐渐养成了碎片化阅读和思考的习惯。这种碎片化处理大量信息的习惯将增加我们对互联网的依赖性,很可能直接导致专注能力和记忆能力的衰退。
在计算机存储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还有必要自己记忆海量的知识吗?是不是依靠计算机强大的存储和搜索能力,我们就可以解放大脑高枕无忧了?事实绝不是这么简单。《深度阅读的艺术》一书中强调:你掌握了多少知识,并不取决于你记忆了多少知识以及知识的关联,而是取决于你能调用多少知识及其关联。当我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与记忆,掌握特定的技能后,下次使用时就会通过行为无意识的回忆起来。例如在骑自行车的时候,当我们踏上踏板便会无意识的调用如何骑车的记忆。这便是人的记忆与计算机存储的最大区别:我们思想和身体之间的联系,以及塑造我们记忆和思维的经验使得我们的记忆是有生命的。而无论是单纯的记忆,还是在记忆之间建立联系,都需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每个人都不只是所接收信息的简单累加,人类文明也不只是所呈现的全世界信息的总和。若要保持个人的进步和文明的生机,就需要对记忆在大脑中进行重建。这就是为什么卡尔严肃的写到:记忆外包,文明消亡。
大脑的全面发展使得我们既能快速准确的处理各种信息,又能全神贯注的冥思苦想,所谓“动若脱兔,静如处子”。而如今喧嚣的互联网时代的问题可能在于,牺牲深度阅读和思考的能力则意味着“丧失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状态之间保持平衡的能力”。我们在享受互联网作为新时代的工具带来的不可抗拒的便利时,还应该警惕和反思其造成的某些局限甚至危害。卡尔写到:“我们和工具之间形成的紧密联系是双向的。就在技术成为我们自身的外延时,我们也成了技术的外延。木匠把锤子拿在手中的时候,他用手能做的只有锤子能做的事情。” 当能通过电子邮件和电话跟朋友保持联系时,你还会给朋友写信甚至见面聊天吗?当学校的孩子学会使用键盘输入时,学校关闭了书法课,手写能力也在我们的文化中慢慢消失。当你沉溺也互联网碎片,再也难以认真读完一本书时,你有可能正在失去的又会是什么呢?

  《浅薄》读后感(五):改变我们对传媒和大脑的思考方式

卡尔让人心悦诚服地认识到,所有的信息技术都会带来一种智能伦理。印刷图书如何让我们进入聚精会神的状态,从而促进深度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相比之下,互联网鼓励我们蜻蜓点水般地从多种信息来源中广泛采集碎片化的信息,其伦理规范就是工业主义,这是一套速度至上、效率至上的伦理,也是一套产量最大化、消费最大化的伦理——如此说来,互联网正在按照自己的面目改造我们。我们变得对扫描和略读越来越得心应手,但是,我们正在丧失的却是专注能力、沉思能力和反省能力。
在《浅薄》一书中,有智能技术的发展历史,有大众科学的普及知识,有文化批判的真知灼见,全书处处闪耀着令人难忘的智慧之光,这些内容恰似对我们现代人的心智状态所做的全面而深远的拷问。这本书必将永远改变我们对传媒和大脑的思考方式。
如果——你随手翻开这本书,插在耳朵里的iPod耳机中播放着艾米纳姆的“Love the way you lie”,或者LadyGaGa的“Poker Face”;当你试图浏览这本书的目录,打算让自己稍微定定神的那一刻,口袋里的手机再次震动起来,一条短信让你的注意力顷刻转移……那么,恭喜你!你就是这本书的最佳读者。

  《浅薄》读后感(六):读后感

浅薄,似乎与深刻相对,就像是印刷时代与互联网时代的我们。
有人曾这样给九零后贴标签:浅薄的一代。说着我们肤浅,理由是在互联网时代成长着的我们已经静不下来看书了,我们已经被互联网绑架了。这样的话语,虽然听着有些刺耳,但是不得不承认这的确是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影响。
互联网影响的潜移默化,使得我们都不曾注意,甚至没有在意过。或许是因为,传播媒介一次次地跟新换代,很多人在意的都是媒介传播的内容,没有在意过媒介的本身。会想起,麦克卢汉在当时提出的著名的论断“媒介即讯息”,他认为真正重要的并不是媒介传播的内容,而是媒介本身,是媒介本身的性质和传播特征带来的人的思想、行为方式等等的改变。而互联网亦是如此,互联网以其独特性在当今掀起了大风大浪。
互联网,顾名思义,是把很多网络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庞大的网络系统。正因为这种互联性质,使得地球村的实现,使得信息数字化媒体之间的界限消失,从而形成信息的碎片化,注意力的分散化。
互联网两个重要的技术,一是多媒体,二是超链接。多媒体技术融合多种不同的类型的信息于一体,从而加剧了了内容的碎片化,也进一步分散了注意力。这一个如何理解,比如说当你正在一个新闻网站上看新闻的时候,突然QQ消息来了,突然有一个邮件来了,与此同时,Facebook的用户头像不断地闪烁,可能手机铃声也响起来了。此时,你会忍不住打开每一个消息,而忽略自己正在看的新闻。
而互联网的超链接技术,一方面便于导航,另一方面也加剧了精力、注意力的分散。此话怎讲,因为每一次的点击都标志着专注思想的一次中断,是注意力的一次彻底瓦解。每一次转换注意力,大脑都会进行自我调适,从容加大了大脑资源的消耗。并且很多时候,网站超链接的多类信息同时出现的形式超出了收看者的关注范围,从而造成了认知负荷的溢出。什么是认知负荷,认知负荷时指特定时间流入大脑工作记忆区的信息。当认知负荷超出大脑的处理能力时,信息会溢出,造成其无法保存。
互联网使得人们的精力的分散化,从而无法适应书籍阅读要求的深度化。有人说阅读是一个非自然的思维过程,这个过程需要的对单一、静止目标的关注持续不变,并且不能被打断。
其实很多人都已经意识到互联网带来的浅薄化,知道互联网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可是依旧。为什么自诩为世界上最聪明的动物的人类,会允许互联网的负面侵袭呢?
互联网是怎么产生的?有人曾说,所有的技术都是对人体的一种截除。什么意思,就是当我们承受不住或是不想承受外部的压力的时候,我们会制造出工具来延伸我们这方面的力量或功能,而原本应当承受这些压力的人体器官就相当于被“抛弃”了,就像是在人体中截除了一样。互联网庞大的信息系统,使得人脑不必事无巨细地记住所有内容,因为互联网方便的搜索引擎,使得人可以很方便的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或是资料。在这一方面来讲,互联网是对人脑的一种解放,是人为了放松自己大脑而产生的一种工具。
那么互联网又是怎么对我们人脑产生影响的呢,有没有这种可能性呢?经过很多年的研究,医学家证实了神经组织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曾经关于这个命题,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叫经验主义。他们认为人生来的时候大脑中就已经内置了如何认识,理解的思想“模板”,所有的经验都要通过这些模板进行过滤,神经组织在一开始就已经系统形成,不具备可塑性,是不会变的。另一种观点叫理性主义。这一派认为神经可塑性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一直砸持续进行,这是我们适应环境变化的一种方式。我们的经验可以调整神经连接的力度和长期效力。不过最终证明,神经组织是有很强的可塑性的。
神经组织的可塑性,为互联网对人脑产生影响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前提。那互联网又是怎么影响的呢?实验证明,重复进行的身体动作可以重新安排人脑的神经回路,单纯的精神活动也可以改变我们的神经回路。而互联网带来的重复性操作,使得人脑已经适应互联网的思维,形成了固定的神经回路。只是,值得注意的是,神经组织的可塑性并不等同于弹性。什么意思,就是我们的神经回路不会回到最初的状态,而是尽力维持已经改变了的状态。这也就可以解释很多上瘾行为的存在。
如今,人已经越来越依赖于互联网,甚至于想起了“记忆外包”,想让互联网代替人脑干任何的工作。比如现在已经出现了计算机的评分系统,魏泽鲍姆曾这样评价:当我们越来越习惯甚至依赖于计算机时,我们必将很难抵制住诱惑,而把“需要智慧的任务”交给它们,再比如机器人心理医生。这是很荒唐的。值得注意的是,当我们把自己的记忆力外包给机器的时候,一方面是把自己智力方面中一个及其重要的部分外包出去,而且一同外包的还有我们自己的身份,是我们个体深度和独特个性。
为什么我们会想着记忆外包,一方面是人为了方便,另一方面也是被迫,因为网络的长期使用使得我们在生物记忆上保存信息的难度加大,所以我们只能依赖互联网这个容量巨大,便于检索的人工记忆。这也就是麦克卢汉所认为的,我们的工具增强了人体的哪个部分,哪个部分最终就会麻木。
甚至更荒唐的,有些人想要让互联网彻底取代人脑,甚至佩奇曾说过人本身就是电脑。只是这可能吗?我的答案是不。那些认为有可能性的人,比如雷·库兹韦尔就认为,只要我们能够及其详细地扫描大脑,从而确定大脑不同区域神经元之间彼此联系的体系结构,我们就可能设计出运行方式跟人脑类似的模拟神经网络。只是,我们根本无法解开大脑层次结构的谜团,更别说大脑个层级的行为方式和交互作用。
虽然互联网不可能取代人脑,可是面对互联网,我们已经丧失了人性。魏泽鲍姆认为人之所以为人的最大特点是我们思想和身体的联系,只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身体验可以通过电脑屏幕上的符号完成,已经慢慢开始丧失了人性。这或许也是我们使用技术必须付出的代价,只是这个代价有些大。为了利用技术的力量,我们付出的代价是疏离,疏离我们原本的能力,疏离我们的个性化,我们的推理、感悟、记忆以及情感的能力。
这是互联网的错吗?我不觉得,任何技术本身都是没错的,错的只是人,只是我们的使用方式。互联网并没有强迫,没有违背我们的意愿去改变我们的思维习惯以及其他,而是在响应我们的意愿的情况下,改变了我们。所以,真正地摆脱互联网对我们的“绑架”,靠的依旧是我们自己。

  《浅薄》读后感(七):【笔记】沉思冥想不能成为鲁莽进步的牺牲品

5p 便利是有代价的。媒体不仅仅是信息通道,媒体提供思考的素材,同时它们也在影响思考的过程。阅读方式的改变,思考方式也会随之而变。
9p 自从活字印刷术发明以来,读书成为人们的普遍追求,线性的文学思维一直都是艺术、科学及社会的中心。这种思维集灵活又深奥,它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想象力,它是启蒙运动中的理性思考,它是工业革命中的创造性,它还是现代主义的颠覆精神。然而,它马上就要变成昨天的思维方式了。
11p 媒介即讯息:任何一种思维方式(讯息)不过是“洞穴之见”,是特定思想工具的结果(媒介),“有效期”最多两三百年。尼采就因使用打字机而改变了思维方式,所以他才说“我们所用的写作工具参与了我们思想的形成过程”。
13p 深刻的内在本质来自于浅薄的表面现象通过媒介的抽象,让碎片化和经验化的思维转向整体性、理性化的思维。这不是无条件的,而是有条件的,一旦媒介这个条件出现革命性变化,主流思维方式的逆转,就会与思维方式的上一次逆转,具有同样的合法合理性。
16p 浅薄是中性词,而非贬义词。浅薄直接反映当下的价值。而所有的深刻,都必须接受当下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的检验,看这种深刻在此与当下是否具有价值,是否可以回到此在与当下这一“事物本身”。
19p 我们的思考方式、认知方式和行为方式既不是完全由基因决定的,也不是完全由童年经历决定的。我们自己的生活方式、我们所使用的工具,也都能改变上述三种方式。
22p 忙者生存:时常会觉得耳鸣、目涩,注意力无法集中;懒于记忆,习惯于张口就问;不喜欢冗长的陈述和表白,喜欢直奔主题和搜寻答案。从“深阅读”到“浅浏览”,这种支离破碎的非线性阅读方式,一方面是人们应对信息过载的无奈之举;另一方面也是人的大脑神经系统在悄然变化的直接证据。
31p 大脑的可塑性是普遍存在的,我们所有的神经回路,不管涉及的是触觉、视觉、听觉、移动、思考、学习、理解,还是记忆,实质上都得服从变化的规律。不过,随着人日渐变老,这种可塑性会不断衰退。而且尽管神经可塑性保证我们具有心智灵活性,但它也会让我们受困于“僵化的行为”。
41p 可塑性并不等于弹性,我们的神经回路不会像橡皮圈那样收缩为以前的状态,而是会尽力保持已经改变了的状态。而且,这个状态并不一定是我们想要的状态。可塑性的变化未必代表某一特定方面的行为增益,可塑性不仅是一种“发展和学习的机制”,还可以是一种“病理原因”。
54p 每一项技术都是人类意愿的一种表达。我们通过工具扩展我们的力量,控制周围的环境—控制自然,控制时间,控制距离,控制彼此。
57p 如果以更加宽广的历史观点或社会观点的角度来看,决定论相对于工具论的主张就是可信的。对于使用哪种工具,虽然个人和社区可以做出截然不同的决定,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作为一个物种,能够很好地控制技术的路径和步伐。有些时候,工具对我们言听计从,但更多时候,我们得去适应工具的要求。
77p 阅读文本是一个认知解析活动密集的缓慢过程,这使读书成了一件十分费力的差事。读书活动是一个非自然的思维过程,这个过程要求对单一、静止目标的关注持续不变,并且不能被打断。而当他们沉浸书中的时候,自己的知觉会发生显著变化。不过,阅读能够取代记忆,从而导致思想深度的丧失。
80p 一个人默默读书像是在做梦,进入了感觉和思绪高度集中的状态。记忆的骚动打破了这种沉寂,内心思考带来的喜悦浪潮此起彼伏,意料之外的欢愉突然爆发。我们的大脑此时要充分动员、全力运转。而为了全力应对字词、思想及感情产生的内部刺激流,阅读者会让自己的注意力摆脱外部刺激流的干扰。
99p 只言片语的几句话或几个词,不会激发我们产生从整体上深入了解整片文档的动机。
110p 理解媒介:新媒体从来就不是旧媒体的附加物,它不会让旧媒体在那里高枕无忧。在新媒体为自己找到新的表现形式和应有位置之前,它从来不会放松对旧媒体的压制。从纸面到屏幕,改变的不仅是我们的阅读方式,它还影响了我们投入阅读的专注程度和沉浸在阅读之中的深入程度。互联网不是在违背我们意愿的情况下改变我们的思维习惯,而是在顺应我们意愿的情况下改变了我们的思维习惯。
121p 寂静是书中含义的一部分,也是读者思想的一部分。这种孤独宁静、一心一意、全神贯注的智力规范传统,只有书籍才能赠予我们。互联网却让我们有意无意地抛弃它们。特别是在上网时,常常把身边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网民在忙于通过电脑传送过来的各种符号和感官刺激的过程中,现实世界不断向后退却。
132p 网络把所有传媒都转变为社会化传媒的趋势看来是无法避免的,这种趋势将会对阅读方式和写作方式产生深远影响,进而也会对语言本身产生深远影响。
139p 在传统上公认的经典著作和我们通过自己的本能、情感及领悟认可的经典著作(同一部著作)之间,存在着去一条极难逾越的鸿沟:诵读经典时经受痛苦折磨,领悟经典时获得欢欣愉悦,最终把经典转化为自身体验,并且在实质上成为经典著作的一流读者(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把书捧在手上阅读的层面)。如果你没有时间或缺乏兴趣,或者不具备接纳文学作品的条件—就是让它成为自己认可的经典著作,那么,你当然会认为那些不朽“太长了,而且也不是那么有趣”。
149p 互联网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只是为了分散我们的注意力。不过,精力分散并不一定是坏事。如果我们过分专注于一个棘手问题,可能会陷入一种思维定式。如此一来,我们的思路就会变窄,徒劳无功苦苦思索,结果总是提不出新想法。可是如果把问题暂时放下,“留待明天解决”,等我们回头拾起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经常会有新的视角,创造性随之迸发。
150p 注意力出现中断,可以让我们在潜意识层面思考问题,从而获取有意识地考虑问题时难以获得的信息和无法开展的认知过程。换言之,如果我们把注意力从一个极其困难的思想挑战上转移开一段时间,通常可以做出更好的决定。不过,除非我们对问题进行有意识的明确定义,否则潜意识的思考过程是不会涉及这个问题的。如果我们头脑中没有一个特定的智力活动目标,“潜意识的思考就不会出现”。
155p 把信息从工作记忆转为长期记忆,进而形成概念性图式,这种能力决定了我们的智力深度。长期记忆实际上是人们理解领悟的场所,存放其中的不只是事实,还有复杂概念(“图式”)。这些概念把零散的信息组织排列起来,形成知识模式,从而使我们可以进行深入而丰富的思维活动。我们高超的智力主要来自长期获得的各种图式。我们之所以能够理解自己专业领域内的相关概念,是因为我们拥有与这些概念密切相关的图式。
158p 使用互联网可以像做填字游戏那样锻炼大脑。但是,如此密集的锻炼一带成了我们的主要思考模式,就会阻碍我们进行深度学习和深入思考。
174p 上网时我们的注意力持续不断地转移,这会让我们的大脑在遇到多重任务的时候更加敏捷,但是,多任务处理能力的改进实际上会损害深入思考和创新思考的能力。
183p 我们不比自己的父母和父母的父母更聪明。我们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自己的聪明。
196p 互联网公司很少会做出肮脏卑鄙或粗野残暴的行为,不过它们往往都很短命。由于互联网公司的业务都是非物质性的,由一串串看不见的软件代码建立起来,因而它们抵御风险的能力十分薄弱。
206p 把印刷书籍变成网上图像的必然性不应该阻止我们去考虑由此带来的副作用。让一本书现身网络,而且能在网上检索,这同时也是对它的肢解。文本的内容凝聚力和论证、叙述的线性全都被抹掉了。
207p 对互联网而言,书的真正价值不在于它是一部独立完整的文学作品,而在于它是一堆有待挖掘的数据。互联网急于建成的伟大图书馆不应该跟我们现在认识的图书馆混为一谈,那不是一个收藏一本本图书的图书馆,而是一个存放一块块碎片的集中地。互联网为阅读附加更加功效的不遗余力破坏了图书曾经给阅读以及我们的思想带来的那种最重要的功效。我们虽然读的更快了,但这样的阅读不再引导我们建立起一种对文本内涵个人化的深刻理解。相反,我们总是急匆匆地寻找另一条相关信息,然后又是另一条。对“相关内容”的剥离开采取代了对文本含义的缓慢挖掘。
209p 效率至上的“机器”工业思想一旦搬到精神领域,就会对崇尚沉思冥想的“田园”理想构成潜在的致命威胁。大脑的全面发展要求我们既能准确找到并迅速解析各种信息,又能无拘无束地沉思冥想;既要有高效率地收集数据的时间,也要有低效率地沉思冥想的时间;既要有操作机器的时间,也要有闲坐田园的时间;既要能在数字世界中积极工作,也要能隐退到沉睡谷中静思遐想。我们必须要不断地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状态之间保持平衡。
219p 冯·诺伊曼:我们无法用理解的道理去解释不理解的奥秘。谈论数学的时候,我们讨论的是一种次要语言,建立在我们中枢神经系统真正使用的主要语言的基础之上。而无论神经系统是用什么样的语言,这种语言都必定跟我们在数学上明确而有意识地使用的语言存在显著的差异。
225p 生物记忆是有生命的,人脑在接受信息后很长信息内还在处理这些信息,并且人脑记忆的质量取决于信息处理的方式。换言之,个人记忆是一个大熔炉(蜂蜜),高于我们记住的所有事情的总和(花粉)。记忆是经过重新加工的东西,它本身是独一无二的。人脑不会被塞满,更准确滴说,长期记忆的存储信息量是无限的,而且随着我们个人记忆内容的不断增加,我们的大脑也会变得更加敏锐。记忆的这种行为可以按照某种方式调整大脑,让大脑今后更容易学会观念和技能。
230p 长期记忆并不只是短期记忆的强化形式。这两类记忆的生物过程是不同的。存储长期记忆需要合成新的蛋白质,而存储短期记忆不需要。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不但需要时间,还涉及生物化学与解剖学上的变化。为了形成长期记忆,必须开启相关基因。也就是说,基因不但只是简单地决定着行为,而且会对学习之类的环境刺激做出反应。
240p 记忆每增加一次,智力就会加强一些。因此,计算器只是一种辅助,帮助我们减轻压力,允许我们把万分重要的短期记忆用于更多抽象推理,从而转化为长期记忆,并以概念图式的形式对其编码,绝不能替代巩固记忆的内部过程。而网络则是一项让人健忘的技术。
241p 巩固记忆的关键就是专注。“存储外显“记忆,以及在记忆内容之间“建立联系”,二者同等重要,都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不断重复记忆过程,或者有强烈的智力参与或情感参与,记忆效果会随之增强。关注程度越高,记忆效果越好。
242p 大卫·福斯特·华莱士:“学会如何思考”的真正含义,就是要学会训练对思考方式和思考内容加以控制的能力。这就意味着,对于你选择关注的对象以及你如何从经验当中构建意义,你要有足够的意识和了解。放弃控制,就会陷入“无穷无尽的得而复失造成的永恒痛苦”之中。
243p 记忆外包,文明消亡。不要认为人的宝贵记忆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不管我们在网上花多少时间,网络链接永远不会变成我们的神经连接。这些比特只能引导浏览器载入另一个离散的信息页面,根本不具备我们神经突触所具有的有机性和灵敏性。
244p 成长环境会双向影响个人记忆的背景和特征。生长在崇尚个人成就的社会,比起生在强调集体成就的社会,人们往往更能记住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情。而个人记忆形成并支持着作为文化支撑的“集体记忆”。
247p 本杰明·昆克尔:互联网倡导者提醒我们说,互联网带来了多样性和便利性,它并没有强迫你做任何事情。然而事实上,互联网给人的感觉更本不是这样。我们并不觉得自己是自由自在地在网上进行自主选择。相反,我们感觉上网行为是被动接受或者历史发展强加于我们的习惯,我们并不是在按照自己的意愿或喜好分配自己的注意力。
259p 魏泽·鲍姆:人之所以为人,最大的特点恰恰就是人最不可能计算机化的部分—我们思想和身体之间的联系,塑造我们记忆和思维的经验,以及我们具有丰富情感的能力。
260p 麦克卢汉:疏离,是技术不可避免的副产品,也是技术的价值所在。我们的工具“增强”了人体的哪个部分,哪个部分最终就会“麻木”,甚至完全“丧失”。我们和工具之间形成的紧密联系是双向的。就在技术成为我们自身的外延时,我们也成了技术的外延。工具使用的越多,工具的形式和功能对我们本身的影响和限制就越大。木匠把锤子拿在手中的时候,他用手做的事情只有锤子能做的事情;战士把望远镜放在眼前的时候,他能看到的只有镜头允许他看到的东西—他的视野便有远了,却对近处的景象视而不见了。打字机让尼采得以重生,让文章清晰明朗,但同时也让行文简短不连贯,也失去了微妙深奥的可能。我们给计算机编程,然后计算机给我们编程。
265p 麦克卢汉:实事求是地评价任何一项新技术,或者一项新进展,需要对所失和所得具有同样的敏感性。我们不应该允许技术的荣耀蒙住内心的双眼,完全无视我们自身某个至关重要的部分将陷入麻木状态的可能。
270p 有意识的创造伴随着无意识的例行公事—遵照剧本演出。让个人的主动性、凌乱性、创造性和奇思妙想一并消失。我们不是按照自己的知识和直觉行动,而是心不在焉地敷衍了事。
272p 人们在寂静的乡间独坐或公园散步,与大自然接近时,会变现出注意力、记忆力和认知能力,也能体验同情、怜悯等最具人性特征的微妙的道德情感。大脑也会变得既沉着又敏锐。在这种不受外部刺激影响的环境下,大脑能够有效放松,不再需要为处理源源不断的分神刺激而加重工作记忆的负担。沉思状态加强了他们对思绪的控制能力。互联网上没有沉睡谷,也没有宁静的场所可以让寂然凝虑的沉思状态展现其恢复大脑元气的神奇魔力,有的只是城市街道上无穷无尽的嘈杂之声。
275p 真正重要的,不是我们正在改变,而是我们变成了什么。沉思冥想的能力绝不能成为鲁莽进步的牺牲品。

  《浅薄》读后感(八):有反思就有希望

        从马歇尔·麦克卢汉的《理解媒介》到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再到尼古拉斯·卡尔的《浅薄》,一路看下来,不禁感慨和欣慰,一直以来,人类都没有停止过对自身及所创造的这个世界的反思。
        人与动物的一个重大区别是会创造和使用工具。印刷术、地图、钟表、电视、电脑、互联网……当工具对人类的作用超越生存需要,进入智力技术层面,就不仅是为我们所用,而且会反向作用于我们,此时反思“作用与反作用”非常必要,因为关系到人类未来文明的发展方向。尽管这种反思只是少数声音,而非全社会性的,但拥有反思能力就让人类的未来充满希望。
        承接《娱乐至死》对电视文化的反思,《浅薄》进入对互联网文化的反思。在一个互联网、人工智能甚嚣尘上的时代,敢于批评它们的负面效应、直言对这种强大力量的怀疑、勇于让人们听到不同的声音,就让这本书的存在具有异乎寻常的价值。
        与《娱乐至死》集中于文化层面批评相比,《浅薄》更多的是科学技术层面的论证:大量研究数据都证明人类大脑具有可塑性,那么深度阅读和互联网时代的浅层、碎片化阅读对大脑的神经通路、智力发展造成了哪些不同影响,这些影响又将如何改变我们的记忆力、创造能力、感受能力?当然,终极问题还是人与机器的区别、人性与机器性的区别。
        好诗好词要写出人人心中有笔下无的东西,好书也是如此。碎片化阅读造成的注意力分散、记忆力减弱、深度思考能力丧失,人人都有所体会,但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与互联网所宣扬的大量好处相比,隐藏在这场全球性狂欢背后的危险是什么?当我们全身心地投入网络世界时,如何才能抽身出来,让大脑具有某种程度的平衡?尼古拉斯·卡尔尽最大的努力提醒我们注意这些问题。
        整本书中,卡尔反反复复的论证听着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的是感受,比如我们如何在网络丛林中跳来跳去地觅食,过去阅读像“戴着潜水呼吸器,在文字的海洋中缓缓前进,现在就像一个水上摩托车手,贴着水面呼啸而过”,“在网上游荡了几个小时之后,当我正在东拼西凑地完成任务时,我‘感觉’自己的大脑腾空而起,我‘感觉’自己正在变得聪明起来。”
        陌生的是分析,比如大脑神经可塑性中的“忙者生存”定律:“假如我们停止运用某种智力技能,结果并不仅仅是这种技能的遗忘,大脑当中与该项技能对应的回路会转让给不断练习的替代技能”。想想我们有多久没有提笔写字了,想想我们有多久没有完整地读完一本书了,想想我们有多久没有深入地思考一件事而不是依靠对各种简单信息地拼凑而理解一件事了……大脑中负责复杂信息处理的那些神经回路是否已关闭?而要重新打开它们,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
        比如关于“智能伦理”的问题。在人类各种各样的发明中,地图、钟表、打字机、算盘、印刷术、互联网等等,与战斗机、缝纫机、避孕药这些不同,改变的不是人类的身体和感觉,而是人类的大脑,它们被称为智力技术。智力技术体现一种智能伦理,也就是说,通过它们,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文化和文明被改变了。举例来说,地图的发明,让大脑对空间的认识从具象变为抽象,人类的思维模式、感知和理解世界的方式发生了改变。钟表的发明,让时间有了更细的划分,我们开始注重单位时间里生产力的提高,力图从最短的时间压榨出最多的效率。事物在我们眼中不仅是“构成整体的碎片”,而且是“构成碎片的碎片”。这种细分让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大,导致越来越多的个性化需求,而“个性化需求是个人主义发展的一个重要促进因素,这是西方文明空前突出的一个方面”。所以,“在推动我们走出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后来又进入启蒙运动时期的过程中,钟表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回到与本书有关的智力技术,就是纸质媒介和互联网媒介的区别。纸质媒介联系着深度阅读,它拥有着“伴随纯粹精神投入而来的静默、孤独及沉思”,它训练大脑“对周围的其他事情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抵抗把关注焦点从一个感官信号跳转到另一个感官信号上的强烈愿望”,这种对注意力施加的“自上而下的强力控制”,在大脑中“形成或强化了反制本能的精力分散所需要的神经连接”。由于大脑是具有可塑性的,深度阅读的体验越多,大脑注意力集中的神经连接越强,我们就具有了“不受干扰地专注于单一任务的能力”。同时,因为要进行文本解析和含义解释,深度阅读时的大脑还保持着高度的活跃性,全力运转、深度思考。
        卡尔引用了美国诗人华莱士·斯蒂文斯(Wallace Stevens)1923年写的一首诗《居室寂静而世事安宁》,来描述纸质媒体和深度阅读时代的美好:
居室寂静而世事安宁,
读者变成了书本。
夏日的夜晚就像是书本的灵性,
居室寂静而世事安宁。
词句脱口而出,仿佛根本没有书,
有的只是书页上方斜靠着的读者。
他想靠过去,他渴望成为渊博的学者,
对他而言,书是真切的存在。
对他而言,夏夜就像是完美的思想,
居室寂静,因为不能不寂静。
寂静是书中含义的一部分,寂静是读者思想的一部分,
这正是通向书页的完美路径。
        《浅薄》中提到谷歌公司曾有一项宏伟计划,就是实现世界上所有图书的数字化。当然此举在网络搜索的便利性和旧版本书的保存方面有积极意义,但也遭到很多人反对。除了版权问题,一个重要的反对意见是,数字化的图书不再具有一本书的完整性,其中内容可以被随意肢解,“文本的内容凝聚力和论证、叙述的线性全都被抹掉了”,与书籍“含义的一部分”有关的寂静和安宁也被牺牲了。我们将在各种电子邮件、短信、RSS订阅的提醒与打断中阅读,而不是在一个寂静安宁的午后;我们将可以随意挑选书中的内容引用在文章、微博中,而不必对整本书深入地研读。看看今天微信推送中无数对书籍里只言片语断章取义的引用就知道,没有经过沉思和自省的启迪与领悟,带有一定的虚假性,但我们将陶醉在这种虚假性中,以为自己变得非常聪明。如果未来有一天,数字化出版真的取代了印刷出版物,纸质书消失,不能不说真是人类的一个重大损失,世界中与“慢生活”有关的许多美好将不复存在。
        互联网时代的阅读什么样?对人的大脑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首先在互联网这个巨大的数据库面前,我们不必记住太多的东西,检索太方便了,很多内容只用一次,不经过重复记忆,不会储存在大脑里。其次,一篇文章与各种广告、超链接、多媒体融合在一起,对人的专注力是很大的损伤。专注力影响着记忆力,记忆力则是智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能专注一项内容,就不会完全理解它的意义;不能理解意义,就无法真正地思考。“主动放弃对自己注意力的控制,会让我们面临极大的危险”。当我们把记忆外包给互联网,在某种程度上“危及了个体的深度和独特个性”,进而将“危及我们共享的社会文化的深度和独特个性”。
        如果说“记忆外包,文明消亡”,也许会让人觉得言过其实,但卡尔力图证明,人脑与电脑正越来越像,除了深度思考能力,对世界的感知能力也在逐步下降,理由就是,人的同情心、怜悯心作为一种高级情感,来自“天生缓慢”的神经过程,在精力非常容易分散的互联网环境下,很难体验到这些细微情感。也许有人会提出反证,网络对消息的快速传递让我们接触到更多值得同情的事情,比如活跃在微博、微信圈里的各种关于拐卖儿童、走失人口、被虐待、被欺辱的消息,不都激发了我们越来越多的怜悯?我的理解是,对于他人的痛苦,“了解”和“体会”是两种层次不同的感受。我们也许会了解被拐卖这件事,就像“看到有人受伤,自己大脑里的疼痛中枢马上被激活”一样,产生反射性的同情,但不是真正的感同身受。真正的同情是对精神痛苦而言的,这要建立在了解被拐卖者的社会境况和心理境况的前提下,“需要我们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足够的反思”。短暂的条件反射性同情并非真正的同情,因为我们将永远站在他者的立场,它所激起的道德感和改变社会的能力也是有限的。
        最后的问题是,卡尔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仅仅为了批判吗?社会不可能倒退回田园牧歌的时代,唯一可以期待的,是人类发挥理性在互联网世界和自然世界中获得某种平衡。“大脑的全面发展要求我们既能准确找到并迅速解析各种信息,又能无拘无束地沉思冥想。既要有高效率地收集数据的时间,也要有低效率地沉思冥想的时间;既要有操作机器的时间,也要有闲坐田园的时间。我们既要能在谷歌那个数字世界中积极工作,也要能退隐到沉睡谷中静思遐想。”这样的状态貌似容易,其实很难。《浅薄》这本书的出现,就证明我们目前还不具备保持这种平衡的能力,否则卡尔也不会花费这么多精力论证自己的担忧。
       从人类发展的角度来说,改变是不可避免的,但真正重要的“不是我们正在改变,而是我们变成了什么”,这是每个人都该思考的问题。

  《浅薄》读后感(九):断舍离的必要性

在看《浅薄》之前顺手翻阅了丢在桌子上知断舍离特集,两本书都是早早就在网络上订购,躺在书柜里面多年才被拿出来翻阅的,相互照应也算是一种缘分。
what the internet is doing to our brains?
尼古拉斯卡尔在本书中所提出的应该是一种陈述,而非一种批判。而中文将标题译成了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这无疑是吸引眼球的好手段。既能得到主流媒体对于互联网新型媒体形式是把双刃剑这一永恒辩论主题的争议性,又能激发诸如我类屌丝对于自己还能不能好好上网了的急切关注。
卡尔在书中指出了很多现象,并将这些现象加以阐述,但直到后记部分也只是暧昧的表明虽然互联网让人变得精力分散可人还是不能离开。卡尔并没有给出一个结论性的观点。尽管如此,这些将现象集合分析的过程仍然十分具有警示性。
大脑具有塑造性。在运用不同的工具时,人的大脑会形成不同的神经连接。卡尔先以打字机和手写两种不同的输入方式来展示,不同的工具导致了人的思维方式发生变化,而机械式的输入得出的文字也变得比较规矩。以此类推了语言、地图等日常工具对人脑的不同映射。不一样的大脑对应不同关注点,从而产生了多样的思维方式。互联网的快速汲取方式也必将对应一种思维方式。这样的思维方式形似ram一般快速缓存删除的记忆结构再加上行为条件反射。而google之类的大数据公司,通过将所有信息对应行为的过程数据化会进一步推动这种思维方式变得雷同。
互联网让思维方式改变,也让记忆模式变得不同于电脑出现之前。黑客帝国中有强大的电脑触发技能导入功能,而这这样的快捷方便打破了机器与人之间的隔阂。大雄吃记忆面包吃到吐最终也没能够成功考到满分。记忆的存储大小看来的确不与其实际意义划等号。网盘、链接、数据库都是由互联网时代对更多信息记录的需求而产生的。但海量的信息并不等同与海量的知识。假如由信息转化为知识的过程被快速浏览的碎片记忆所取代,那么海量的信息只代表大海上肤浅的泡沫。
透过现象看本质还是透过本质看现象?苏格拉底的洞穴说对应海德格尔的当下论,今天面临的疑问,仍然逃不脱哲人的思考。互联网是一种强烈的当下产物,但与其他工具不同的是互联网不仅活在当下,同时也连接过去和未来。我们看见的不仅仅是今天的现象,还能从今天去看昨天的影子未来的痕迹。
至于如何才能告别这样过载的状态,有意识的控制工具对大脑的倾向性?
这便不得不提及开头所说的“断舍离”,将物还原为物,懂得选择。断掉不需要的软件,舍弃冗杂的信息,离开无用的工具才能得到一片清净。从此既可以与数字世界有简单交互,又留有自己冥思的时空,得到心灵的丰满。

  《浅薄》读后感(十):少用互联网,幸福多一点

聚会上,我们都低着头玩手机,聊微信刷微博,偶尔转过头拿手机给旁边的人看“你看我这条朋友圈又多了一个赞”。
  出去游玩,我们无暇欣赏周围的风景,不断的留意着身边的地点只为了看哪一个地点适合拍照然后发到网络上。
  想找朋友聊天的时候,他边看手机边听你说话,你一下子就没有了倾诉的欲望。
  无论何时,只要你留意一下周围的生活,你会发现手机创造出来的世界,也许正在逐步替代现实世界。
  曾经对这种行为深恶痛绝,可是后来发现,自己渐渐的也成为了这种人,无聊的时候就看手机,睡前必看手机,找朋友也不打电话而是发微信了。也许别人说这也没什么不好啊,手机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可是从自身的状态来看,每次刷完手机脑子就像一团浆糊一样。我知道那是我根本就没用到脑子的原因。
  
  《浅薄》这本书,从心理学、病理学等科学详细的给我们分析了为什么互联网使我们失去了“深度阅读”的能力。横向和纵向进行比较。我们塑造了工具,然后工具塑造了我们。大多数人在网上看文章的时候,会像看纸质书一样心平气和吗?我们写文章还能超过140字吗?微博上段子手这么多,那些长微博也必须充满各种搞怪的图形才能吸引我们的注意力。“互联网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只是为了分散我们的注意力”。是这样吧。
  我们变得越来越急躁,上网越多,我的幸福感就越多。身为一个和计算机有关的专业,几乎每一次的作业都要用到电脑,都需要在网上查阅大量的资料,可是过后你再想想,你根本就忘记了你当时做了什么,看了多少链接,到最后你只是为了完成作业而写作业罢了。
  纸质书给我完全不一样的感觉,对于故事性强的书,每一次阅读的时候,都能在头脑中形成一幅幅画面,像在自己的脑中播电影一样。对于事理性比较强的书,如果能和以前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有种打通了任督二脉的感觉。这是互联网阅读不能带给我的感觉。
  任何工具的产生都会给人类带来这样或那样的影响,有好有坏,关键在于你怎么使用这个工具。
  就像纸质书,你不能完全说它就是好的,很多色情暴力的书籍也会有。互联网也一样,互联网也给我们打开了一个看世界的窗口,只要我们有足够的自制能力,上网的时候有明确的目的性,不要再漫无目的地刷豆瓣刷微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然后再上网,那互联网终究只是一个工具,被我们所用的好工具罢了。
  当然,还有别忘了多和朋友面对面聊天,SMS无用。多看纸质书。多出去走走。这就是我对自己的要求吧~~
                  PS: 我绝对是起标题无能党T T
                 PPS:刚才恰好看到一个视频,youtube《抬头》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浅薄的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