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你的第一本哲学书》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你的第一本哲学书》读后感精选10篇

2017-11-09 21:1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你的第一本哲学书》读后感精选10篇

  《你的第一本哲学书》是一本由[美] 托马斯·内格尔著作,中信出版社·新思文化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页数:12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你的第一本哲学书》读后感(一):书摘 《你的第一本哲学书》 托马斯•内格尔:相信外在世界的存在,这是合理的吗?

如果仔细思索的话,作为一个科学研究者,我应该属于那“认为人的精神状态只是他们大脑的生理状态的唯物主义。” 哲学对我来说未免遥远。但是看了书里的论证多少有些松动和犹豫。这本书作为入门读物很好,要简略的地方,极尽所能的浅显流畅了。有条理又不枯燥。但简洁也不是全然的好处,像后记里说:“若惮烦劳,安简便,以为取足于此而可,则非今日所以纂集此书之意。”即使简便,也不要忘记复杂和艰深才是哲学的本貌。“哲学家总是彼此有分歧,并且任何一个哲学问题都不止有正反两面。”而这本书的目的,并不在于给出答案,而是把你引向哲学的思考方式,用它来捕捉心中的迷惑与感悟。答案太奢侈,只要问题就好了。
书摘:
1、哲学的源泉在于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以及我们与世界的关系,而不在于以往的著作。所以,即使是那些从未读过这类著作的人,也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想到这些问题。
2、哲学的核心在于一些特定的问题,在对这些问题进行反思时,人类的心灵就会自然而然感到困惑。开始学习哲学的最好方式就是直接思考这些问题。一旦你开始了这种思考,你就能够比以往更好地理解哲学家的著作,因为它们试图解决的也是相同的问题。
3、任何人都可以问,不买票溜进电影院是不是错误的,但是一个哲学家会问:“是什么令一个行为有对错之分的?”
4、如果我们在一生的大多数时间里,不把时间、数、知识、语言、对错这些观念看成是天经地义的,我们就无法生活;但是在哲学中,我们探究的是这些观念本身,这是为了更深刻地理解这个世界以及我们自身。当然这并不容易。你要探究的概念越是基础,可以帮助你的工具也就越是匮乏。这里没有多少东西可以让你不假思索地相信,或者视为天经地义。
5、虽然他们不能够提出反对怀疑论的理由,因而放弃了证明世界存在的尝试,他们也不愿意承认怀疑论。但是,这也就意味着,我们虽然可以坚持关于这个世界的大多数通常信念,却不得不面对两个事实:一是这些信念可能全是错的;二是我们无法排除这种可能。
6、这就给我们留下了如下三个问题:
  1.如果说你意识之内的东西是唯一存在的东西,或者说即使有一个你意识之外的世界,这个世界也和你所相信的世界大相径庭,那么这种说法是有意义的吗?
  2.如果这些可能性是存在的,你是否有任何方法向自己证明它们实际上并不是真的?
  3.如果你不能够证明在你的意识之外还有别的东西存在,而继续相信外在世界的存在,这是合理的吗?
7、你的意识是某种与你的大脑不同的东西呢,还是就是你的大脑本身呢?你的思想、感受、感知、感情和愿望等等,是附加在你的大脑中所发生的生理过程之上的东西呢,还是本身就是这些生理过程呢?
8、如果说在你的经验中所发生的事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内在于你的意识,而发生在你大脑中的事并非如此,那么看上去,你的经验和其他的意识状态不可能只是你脑中的生理状态。你不只是你的身体和运转的神经系统,而有某种更多的东西。
9、一个物质的整体能够被分解成较小的物质部分,但是一个精神状态不可能被分解成物质的部分。不可能是把物质部分加起来,加成一个精神性整体。
10、意义的神秘之处在于,它看上去并不在任何地方。它既不在词语中,也不在意识中,更不在某个在词语意识和所谈论的事物之间盘旋的独立的概念或观念中。虽然如此,我们却时时处处使用着语言,它使得我们能够思考复杂的思想,这些思想涵盖了广袤的时间和空间。此时你所发出的那一连串声音就成为句子,这些句子有对有错,其对错依赖于一些复杂事实而定,而这些事实涉及某些远在天边的、你或许永远不可能直接碰到的东西。
11、当你说,你本来能够吃一只桃子,而非蛋糕的时候,你的部分意思是:虽然太阳明天会升起这一点已经被事先决定,但是你将会做什么,这一点并非以同样的方式被事先决定。在你选择蛋糕之前,并没有什么作用或力量使得你不可避免地要做出这样的选择。一部分意思可能是:在你最终决定自己的选择是什么的那一刻之前,一切都是自由的。
12、我认为绝大多数正常人都会认为,他们的切身利害,不仅对于他们自身来说是重要的,而且在某种意义上其他人也不应当忽视。我们都认为,当我们承受痛苦的时候,这不仅对我们来说是件坏事,而且本身就是件坏事。
13、如果你认为做正确的事的唯一理由只是为了让你自己快活,你反而不会感到快活。在很多情况下,是另有动机产生了道德行为,而这些感觉不过是动机的结果。
14、对很多人来说,过去不曾存在是无所谓的,但是将来不复存在却十分可怕。对于死亡的恐惧和对于生命终结的懊恼并不是一回事,前者要更让人费解。我们希望有更长的生命,因而拥有生命中更多的东西。
15、你能够说清楚你所做的大多数事情目的是什么:你工作是为了赚钱养家糊口,吃饭是因为你饿了,睡觉是因为你困了,去散步或找朋友玩是因为你爱好如此,读报纸是为了知道在世界上发生了什么事。如果你不做这些事情,就会了无生趣。既然如此,又有什么问题呢?
问题在于,所有这些巨细活动、是非成败、进退沉浮都只是整体的人生的一部分;虽然我们在人生当中所做的大大小小的事,大都可以合情合理地加以解释和说明,但是用这种方式,却无法解释作为整体的人生。如果你把人生作为一个整体加以思考,看起来它根本就没有意义。
16、不过,就算一切都无关紧要,那又有什么要紧?你也许会说:“那又如何?我是否能在火车开车前赶到车站,或者我是否记得喂我的猫咪,这对我来说很重要而这就够了。这就是我的生活,我不需要别的什么也能活下去。”这个回答的确铿锵有力。但是,除非你从来不想这些根本性的问题,不去问人生整体有什么目的,这种回答才能奏效。而一旦你开始想这类问题,你也就触及了这种可能性:你的人生毫无意义。
17、许多人活着不只是为了活下去和过得舒适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雄心壮志,付出了种种艰辛努力,其心理动力往往就是来自于一种“重要感”。这种感觉就是:你所做的一切不只是对你来说才重要,在某种更大的意义上来说,它本身就很重要。

  《你的第一本哲学书》读后感(二):也许我们是思考并存在着的尘埃

08年在小县城初中的时候,城中的操场上挂着的条幅吸引了我:我是谁?从哪里来?来到世上我干啥?那阵子上学放学路上在思考,吃饭在思考,睡觉前在思考,没有想透彻,像这样有点故作深沉的问题也无法与人交流。

上了高中、大学,乃至工作以后,天下大事看的多了,身边遇到的牛人也越来越多,豁然的发现自己其实就是个普通人。小时候还以为自己是天之骄子,总是为上清华还是北大这样的问题烦恼不已,真真是自己想多了啊。觉得自己就像宇宙的一颗尘埃,很难改变世界。我来自尘埃,也终将归于尘埃,真是渺小。

好不容易来到这世上走一趟,我的梦想是环游全世界,看风景、品尝美食,思考人生的意义。目前从经济和时间上看还远远达不到要求,有的是健康的体魄,希望能够保持,我相信面包会有的,梦想也是能实现一部分的,为此我愿意付出努力,继续做一根会思考的芦苇,体验生活酸甜苦辣,不留遗憾的过完这一生。

  《你的第一本哲学书》读后感(三):重要的是你知道还有这么多不知道的

刚刚过去的2016年,人工智能再次大火。
也许你还有点怀疑,不会又是一次概念炒作吧?
这次可能真的不一样。
但是,对于多数在平凡岗位上的人们而言,热闹并不属于他们。尽管,内心或许有些焦躁不安,害怕被时代淘汰,担心被历史抛弃。
不过,如果有时间读完这本薄薄的小册子,那么,或许你会长长的舒一口气:我们对这个世界,尤其是对我们人类,对你个体“自己”的理解真是太肤浅了。真有强人工智能,说不定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认识自己,未尝不是坏事。
从微观看,人类的进步是巨大的,科技文明带来的改变是巨大的。可是,如果能够透过这繁华的尘嚣,一步一步去挖掘底层的基础,那么,你也许会惊异的发现,现实的一切都建立在一些似乎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的假设之上。我们或者忽略它,或者接受它,或者怀疑它,但是尚无法真正理解它。
是的,也许真正重要的是你知道还有这么多不知道的。
然后,在自己可能的三观范围内,做一些有意义或者无意义的事情(假设,你真正理解,什么是意义)。
知行合一。开阔视野,提高认知,然后指导行动,又在新的行动中提高认知。如此循环。
如果读者有一定的哲学和经济学类(尤其是博弈论和金融学)基础,那么这本小册子的阅读体验恐怕更加别具一格。一些熟悉的人名和公式会随着作者的娓娓道来而轻舞飞扬。

  《你的第一本哲学书》读后感(四):哲学启蒙教科书

在我的印象中,哲学本身是一个很深奥的学科,并且相关的书大都是很厚重的,其内容也是十分难懂。市面上有很多哲学入门书,要么写得太浅,要么前面写得还好,到后面就越来越看不懂了。这本书不同,它很薄,内容的表述很明确,并且为了入门学者考虑,把其中的问题简单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教授哲学知识。
作者抛出了9个问题,然后用对话的语气分别讲述了对问题的不同看法以及思辨过程。但是这类书籍有个弊端,就是外国人的思想与我们中国人的思想必然会有不同,历史不同,未来也必将不同,虽然还是有一些相通点的,对于翻译者而言,把这种思想用另一种语言来表达出来,难度堪比原著。然而自古而今,翻译作品强于原著的实在不多,这本书可以说把原著所要表达的进行了高度的还原,这也证明了本书的确是一本深度不高的哲学入门书,因为真正出自大师之手的专业哲学作品,是翻译不出来的。
虽说本书的深度不高,但是本书的作者却对哲学研究很深,哲学是奉行着一个观点的,对于大部分,认为学得越好,说得越简单明了。只有那些研究得很浅的人才会假装深奥写得特别难懂,其实哲学本身是很简单的东西,不像数学,而这只是一种思想,有些是固定的,有些是不定的。作者举了很多生活中的例子,再结合专业的哲学知识,就把哲学轻松地讲述了。如果作者想要把本书变得更加专业也不是难事,只不过那样对于新手来说就太过不公平了。作者对于那些哲学的知识说的不是特别细,这不像是其他学科,毕竟还是需要人们自己去领悟,写得太细就没人看了,看不下去的书写得再好也没用。
哲学其实是个很神奇的东西,有的时候你看了许多书,做了许多研究,最终回过头来可能发现什么都没学到,但是你又会有一种内心的奇妙变化,自己无法轻易发现。看过了这么多国家出版的哲学类书籍,还有大师们的总结,感觉美国人对于哲学是最轻松的,一个工作日的事情,中国人是哭着做,日本人是跪着做,德国人是画图纸做,印度人做一半就跳楼了,只有美国人是边玩边做。
总之吧,本书不要当成是一本专业的哲学书来看,可以当故事看,没有坏处,又比普通小说更有教育意义。说不定本书会成为你的哲学启蒙教师,内容虽然很紧凑,但看起来毫不费力

  《你的第一本哲学书》读后感(五):翻译的问题, 第25页

为了否认这一点,你必须假设,味觉和色觉经验总是可以无一例外地联系到某些特定的、作用在感官上的物理刺激,无论接受这些刺激的人是谁。
这个翻译不知所云,也是错误的。
英文原文是这样的:
To deny this, you have to appeal to an assumption that flavor and color experiences are uniformly correlated with certain physical stimulations of the sense organs, whoever undergoes them.
关键是 uniformly correlated with 这个短语的意思。一般而言,这是指一种相关性,建立了外界对感官(sense organs)的刺激(stimulations)与经验(flavor and color experiences)的相关性。问题这个uniformly是什么意思?该如何翻译?
我们可以将感官作为一个函数sense(.),外界刺激作为自变量stimulation,那人的经验experience就是对应于这个自变量的函数值了,也就是 experience = sense(stimulation)。作者讨论了很多,就是说对于不同的人,这个sense()函数或许是不一样的。如果你要推己及人,认为你的感觉跟别人的感觉很像,那实际上就是假设这个sense()函数对于大家都是相同的,或者是差不太多的。在这里你可以把人想象成creature,那么造物主就像是工厂的工人,如果他的工作干得不赖的话,那么对于一批人,他们的味觉传感器,色觉传感器的产品质量应该满足正态分布,而且方差比较小。
依据上面的解释,我以为这个uniformly correlated就是指这一批产品(人)的感官(传感器)的特性函数彼此之间是相差不多的,如此,senseA 的测量结果跟senseB之间才有可比性。打个更简单的比方,就像是菜市场卖菜的秤(质量/重量传感器)跟你随身携带的弹簧秤要差不多,两者才可以相比较。你用你的秤称的结果如果跟他的结果吻合,那他的秤才叫放心秤不是?这个比方里的秤也是传感器,不过跟人的感官不同点在于,人的感官附着于人的身体之上,而秤是人体感官的扩展或延伸。
这样解释之后,这个uniformly correlated就好理解了,原文可以翻译成,“为了否认这一点,你必须假设,味觉/色觉经验与特定感官刺激之间的关系(函数)对于所有接受刺激的人是相同的(或一致的)”。
To deny this, you have to appeal to an assumption that flavor and color experiences are uniformly correlated with certain physical stimulations of the sense organs, whoever undergoes them.

  《你的第一本哲学书》读后感(六):你的第一本哲学书

薄薄的一本,字数不多,语言通俗易懂。作为一本入门书籍很合适。

本书主要通过对9个哲学问题的探讨将哲学思维的方法介绍给读者。通过这些问题,读者能体会到很多哲学问题至今没有使所有人信服的答案,甚至永远也不会有这样的答案。读完本书,能感觉到哲学研究不像自然科学一样是去寻求唯一正确的答案。而是找到一种理论,既要正面来看能够自圆其说,又要能抵御不同理论的质疑。

当然,正如作者和译者所说,这本书仅仅是哲学的入门,往往一个学科的入门书籍与艰深的专业书籍会给读者呈现出这一学科不同的面貌。就我自己而言,读过之后觉得哲学比较有意思。希望自己能多运用哲学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读一些深入一些的哲学书籍,不要浅尝辄止。

就书籍本身而言,中信出版社的书都还不错,无论装帧还是纸张都挺好。不过这么薄一本,定价略有点高。

  《你的第一本哲学书》读后感(七):有趣的思考——读《你的第一本哲学书》

“妹子,我们来谈谈人生观价值观吧!”
这种搭讪的方式虽然已经不流行了,可是两个人谈恋爱乃至走向婚姻,的确是要有共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思想基础。实际上,人生观,价值观就是哲学问题。哲学,就在生活中。所以我们想要活的更明白,不能不思考哲学问题,也就是这本通俗易懂的哲学书所要解答的问题。
这本书的最大特点就是简明易懂,它不是像《苏菲的世界》那样讲述哲学思想发展史,它是尽量用浅显的语言阐述哲学所思考的一些基本问题,而且贴近生活。譬如:
我们如何知道心外世界不是一场大梦?
理解他人的心灵,为何困难重重?
肉体与心灵的关系是怎样的?
语言为什么可以传达意义?
我们的意志是自由的吗?
我们的行为为什么会有对错之分?
什么样的不平等是不公正的?
死亡意味着什么?
人生的意义何在?
其中一些问题的哲学思考的确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比如说,我们的意志是自由的吗?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有两种,一种是“决定论”,就是说一个人的经验、欲望和知识,遗传因子,社会环境,各种选择的性质以及其他不知晓的因素,这一切加在一起,共同使得一个在具体情境下的行为成为必然。另一种则是非“决定论”,即与前一种观点相反,认为我们的行为不是被决定的,也不是必然的。
这个问题的思考使我想起了一部电影叫《罗拉快跑》。罗拉要在有限时间内做一系列行为去完成救人的目的,她有三次尝试的机会。而她前两次一个小小的不同行为,都引起了一系列更不同的偶遇与相继结果,只有第三次,她的所有行为都恰恰好好完成的正点,才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达成了最终救人的结果。
那么假设世界上所有人都是像做布朗运动的不规则自由分子一样,他们之间的互相影响也就具有不可测和偶然性。
然而我更倾向认为,每个人的行为都像一部电脑程序的反应,面对同样的外界信息,不同的电脑程序有不同的反应,而同时,有些人也在不断修改自己脑袋里的程序,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这种修改能力是智能的表现,但是它有多大修改力本身也是受个人先天基本设定的影响的,比如有的人容易相信人,听信了某人说的话,有的人固执己见,不容易接受与自己原本观点不同的观点。
如果说内因是决定论,那么外因也是决定论的吗?就是说每个人所遇到的他人以及外界环境是事先决定好的吗?我觉得不一定了。比如我通过读书可以改变我内心想法,这个改变是一个机会,但我决定最大限度地让它影响我,彻底改变我,比如我天天时时刻刻地想这个新想法,强化给自己头脑输入新程序,那么我的确就不同于一般性的读书影响自己,这个就是个人的主观能动性,那么我的行为就可能跟以前大不相同,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而我个人的改变,就像《罗拉快跑》里的小小行为改变引起一系列多米诺骨牌效应一样,我遇到的人和事可能就都不一样了,因此外因就不完全是决定论的了。所以我的看法是,人的意志既可能是自由的也可能是不自由的,既有自由的成分又有不自由的成分。而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最大限度的改善自我。
另外书中对于死亡的思考也引人深思。作者说如果死去就是不再存在,死后就什么也没有了,那么又有什么好怕的呢?但是这样想的话,也可能会造成那些生前只顾个人享乐的思想,反正不怕死后下地狱。我更倾向认为,人活着的时候是一堂课,死后是新的课程。并且活着时候课程学得怎样会影响死后下一堂课的学习。
总的来说,这本书是极其精炼易懂的哲学书,在这本书里哲学不是深奥的巴别塔,哲学是我们每个人人生中必须思考的有趣问题。

  《你的第一本哲学书》读后感(八):生命也许是一出荒诞剧

2.17.6读的哲学启蒙书之三,简要地从哲学的角度分析九大问题:身心问题,对与错,公正,死亡,生活的意义。越读越起劲,特别是论述“公正”,抽丝剥茧条理分明,不公平的本身有些是人不同的选择而已,有些不平等的原因要改变,除非废除自由竞争的经济体制,可如此一来会牺牲自由,而且效率低下。我们不赞成有人生来富有,有人生来贫贱,但是靠自己努力挣得一切完全正当。

关于“生活的意义”,把生活看作整体,则因为我们死后归于寂灭而生活没有意义,单就具体的事物来讲,若是考虑生活的整体,则会不思进取。要是看得很重要,事后可能觉得荒诞不经。

也许生命没有意义,而且是一出荒诞剧。

  《你的第一本哲学书》读后感(九):思考的本质

思考的本质,就是探索。

未知的时间在哪?已知的世界是什么?

很多时候,我们都犯下一个错误。觉得自己知道的东西很多,所以要抒发一些似是而非的看法。宇宙之大,对于渺小的人来说,浩瀚无边。宇宙之外或许还有更多,我们也无从知晓。思考,因为未知的无边而变得无穷尽。

在大部分时间里,人类会对已知的一切进行深刻的反思。每一次反思无畏进步或推后,但都会引起一切的变化。这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很多人在生活中都不会去思考。这样深度的思考,无疑是在给自己找不必要的麻烦。游戏不好打,恋爱不好谈,还是连续剧不好看?才会有人闲着去思考这些有的没的东西。

哲学思考,是一个被人忽视的重要课题。它会伴随我们的一生。每一个人都因为未知而作为。我们不知道自己来自哪里, 便思索世间万物的存在。不知道自己是谁,才开始对灵魂进行求索。我们争辩对错,寻求正义与邪恶的分界。这都是小小的人类一切行为的出发点。

本书不求深入晦涩的哲学原理根本,而是浅显的介绍哲学这本科学面世以来的问题。通过对哲学九大基本问题进行一一讲解。里面没有用任何一种现有的哲学门派进行诠释问题本身,而是抛出问题本身胜过解读问题本身。这是相对客观的介绍哲学再好不过的办法。

哲学理论从人类伊始就已出现,各种各样的观点,无论唯物还是唯心都分出很多的派别。如果我们学习哲学的开始就想方设法穷尽所有的哲学方法和理论,大多数也就止步在第一个章节处了吧。这样子介绍哲学,只会让普罗大众离让人受益的哲学愈行愈远。

本书的入门介绍很受人的欢喜。我们不需要在入门的时候就对哲学理论熟悉,只要能知道哲学可以解决什么问题。这样,便会对思考产生兴趣。我们在漫漫人生路上未免会有很多困惑。哲学思考无疑能帮助我们走得更好。思考更多时候是帮助有益大众的,它能让我们不困惑,能让我们不慌张,能让我们对事物保持好奇,能开心的活着。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