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遗失的世界》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遗失的世界》读后感精选10篇

2017-11-12 22:0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遗失的世界》读后感精选10篇

  《遗失的世界》是一本由[日] 林真理子著作,东方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30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遗失的世界》读后感(一):欲望炼金 破茧重建

我的恩师曾经说过:现在,人们在寻求自己生活满足上面,方向走错了;现在,人们用过多的东西填满自己,而这些东西大多数是他们不想要的。
日本作家林真理子的小说《遗失的世界》是这样的一部作品,女主人公穿越人性的复杂与欲望,经历了痛苦挣扎,由一个稚嫩的小女孩,逐渐成长为一个独立成熟女性,最终看清真正的自己,找到自己内心真正的“想要”。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看见的不是作者的光环:与渡边淳一齐名的女作家,几乎横扫日本文坛的全部奖项,直木奖获得者,直木奖评委,日本“四大天王”女作家之一。 我看见的是对复杂人性的觉知和细腻的描写,透过作者的功力,一个女性心理的纠结,矛盾,挣扎,成长清晰的展现在眼前,泡沫经济的时代,是时代的迷失,也是一个人内心方向的迷失,诚然也是事物成长发展的一个过程。
书中作者以编写电视剧为契机,精巧的安排将主人公泽野瑞枝的人生时光在过去和未来中穿插变换,也在过去未来中让我们见证瑞枝的经历。而在这里,为了更好的梳理瑞枝内心成长的足迹,我想以时间轴为顺序,看一下她的人生。
瑞枝20多岁的时候,正是日本泡沫经济的时代,这个时代经济飞速发展,伴随经济的发展,涌现了一大批的暴发户,也正是这种金钱力的扩张,使这些伴随时代出现的人成了杂志竞相追逐报道的人物。
当时的瑞枝是某杂志的撰稿人,因为采访的缘故,认识了传说中的富豪郡司。初次见面,瑞枝对郡司存在着偏见,直觉的认为他是一个有钱但是粗俗的人,我觉得,瑞枝的这种感觉其实至始至终都存在着,即使后来她嫁给郡司,或者爱上郡司,这种感受一直都在。
正因为这种感受,让她的提问充满的了挑衅,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挑衅态度,让郡司有了兴趣,也许郡司自己都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人当中,他会选择跟瑞枝结婚,当然有瑞枝听到的那样的理由,因为郡司想要一个孩子,而瑞枝符合传统妻子的形象,可以为他生一个孩子。然而除去这个原因,我想他是在瑞枝身上看到了自己,同样,瑞枝也在郡司身上看到了自己,那个迷失了的真正的自己,沉溺于虚假的泡沫,某种程度上厌弃着这样的自己;想要成为更好的自己,却又被羁绊,无从去寻找,寻求感官刺激的同时,是内心深处爱的匮乏。
某种程度上,瑞枝是崇拜郡司的,同时她也讨厌郡司,这种矛盾带来了好奇,她忍不住跟郡司一起共进晚餐,并且很欣喜的用郡司的车载电话跟同事联系,矛盾纠结的开始,注定了这场婚姻痛苦和纠结。
跟郡司在一起之后,瑞枝经历了一段所谓甜美而幸福的时光,郡司带她飞往欧洲去购物,甩去她之前廉价的行头,郡司带她进入上流社会,认识上流的人群,也带她去豪华的上流场所,一掷千金……
这些看似很甜蜜的时光之中,我并没有看见一个发自真心开心的瑞枝,我看见一个内心麻木,沉浸于假我金钱的虚荣,一边兴奋着,一边厌弃着自己的瑞枝,她是自暴自弃的,像其他人一样认为自己是一个为了金钱,嫁入豪门的低俗女人
她像一个小女孩一样,害怕自己成为这样的人,渴望着郡司真心爱她,也颓废的验证着自己只不过是众多女人之一,只是运气比较好,成为了结婚的对象罢了。
她在郡司面前是一个不敢说出真心话的小女孩,她在郡司的情人之一祥子面前是一个不敢表达真实感受的小女孩,她甚至在同属贵妇圈的玲子面前都不敢完全的暴露自己,她的内心孤独迷茫,无助。
多重的矛盾,痛苦的心理折磨,她再也无法忍受了,她追踪丈夫到高级会所,她开始维护作为一个妻子的尊严,当然这带来的后果是离婚,也正因为这次离婚,她的人格开始了独立的契机。
然而离婚后的瑞枝,并没有摆脱被抛弃,自暴自弃的心态,她一面艰辛的独自抚养着女儿,一面也做为小三经历几个男人。为什么会出轨,为什么会外遇,这是对当下自己状况的一种不满意,不接纳,也是寻求刺激,寻求突破的一种自我放纵
为了写剧本,重新遇见旧日丈夫的好友高林,也享受到高林的追求,虽然自始至终,她一直都看得到自己和高林的结局,但是她并没有拒绝高林,在欣喜矛盾的心情中,跟高林发生关系,也在女人的小小心计中享受着被追求的甜蜜
在对待高林的情感方面,我看见一个女人的内心的迷惘,她渴望有一个年龄相当的人陪伴自己,然而高林有自己的妻子,孩子,她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她清楚自己的年龄,她不是可以再拿自己的岁月开玩笑的年龄,她迷失在情感中……
与此同时,偶像演员聪也在追求她,聪的乐观和强势有着做为一个20多岁大男孩的直爽,骨子里也有着像郡司一样的强势。在这份感情面前,瑞枝其实心怀着自卑和不配得,她不觉得自己一个离婚带孩子的女人,可以真正得到聪的爱,尤其是做为结婚的对象,她觉得也许是聪一时的冲动,她会经历另外一场婚姻的失败,在这样的迷雾之中,她看不见自己的心。
随着电视剧的大结局,所有的人物故事都来到了高潮,从开始一直在回忆之中的郡司终于出场了,他打来电话,从瑞枝的矛盾和紧张程度可以看出,她其实一直没有从跟郡司纠缠的关系中走出来,某种程度上,她的内心一直徘徊在迷雾之中,不曾走出来。
见到落魄之后的郡司,看到中年发胖的郡司,看到他依然可以努力着工作,也看到他的矛盾和乐观,他们一起回到原来的老店,一起看见相识的那座大厦,大楼已经被拆除,改成了停车场,矗立在这样的旧日之地,看着岁月流逝带来的变化,也许只是一声“叹息”,瑞枝的内心放下了,放下了曾经迷失了的自己,曾经走过的岁月时光,也放下了纠缠不断的矛盾,她的内心同样被拆除重建了。
“我们还足够年轻吧。还拥有足够的年轻光芒吧,还能重来一次吧……”瑞枝终于不再感叹自己是年龄大的阿姨,她的心活了,也年轻了,她接纳了过去的自己,也接纳了现在的自己,同时看见了真正的自己,自然而然,她看见了自己真正的“想要”,也相信自己可以配得想要的一切。
人性是很复杂的东西,当这些复杂遇见了外在的世俗名利金钱之后,就会变得更加的复杂,在双重的复杂之中,内心蒙上厚厚的浓雾,也许你拼命的睁大眼睛,却感受不到内心真正的情感,同样也看不见自己真正的想要,于是就偏离了方向,走迷了路。
然而,只要你坚持,雾总会散去,天气即使再暗沉,都会有雾散云消的时候,透过迷雾中的日子,越过山丘,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看着起伏的时代,无论如何,不要放弃自己,让自己可以穿越欲望,破茧重建。
你的内心是否像泽野瑞枝一样迷惘过呢?
本文属于原创,如有转载,请告知!

  《遗失的世界》读后感(二):女性:迷失之下的突围---评《迷失的世界》

身为一名读者,我经常会在看书的过程中无事从女性读者的角度点评一二。也许是因为自身的角度立场,所以我的点评可能很多的饿时候更容易对书中女性人物有着更多的感触和想法。所谓的点评有了个人的主观色彩,抛却正确与否的辩驳,仅仅遵循于发自内心的那份触动。这便是我经常在读书过程中由此及彼的领会罢了!
最近我读到的一部东方出版社引进的,获得了洞彻人性又让人难以释怀的口碑之作《迷失的世界》颇为值得一提。在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触及到的是一个身处于泡沫经济时代下的日本女性的生活情感故事
橙黄色靓丽的抽象画封面微微拉开着一段耐人感触的剧目。 小说之中的故事内容其实并不复杂。一个圣诞夜前夕,小说中的离异且时刻为抚养女儿,忧心生机的编剧女主泽野瑞枝为着如何养家糊口而思索着。尽管生活如此艰难,但是她却是那样压不倒的在想尽一切办法努力着----又有谁人能知道她曾经是众人艳羡的对象——20多岁和地产巨子郡司雄一郎结婚生子,踏入上流阶层。这个前夫曾经为了她而背叛了婚姻,也同样因为出轨背叛了后来的她。对于大多数的读者而言,我们在看到这样的情节时无疑是对女主的同情和怜悯。没有婚姻的庇佑,只有爱情的背叛;没有钱财的保障,只有育儿的烦恼----如此的生活看似暗无天日。从最初的上流阶层坠入没有倚靠的自谋出路,泽野瑞枝的人生无疑实在太没有光明可言。尤其是小说为女主的创作的故事背景是发生在日本的泡沫经济崩溃的时刻,那我们无疑更感受到的是毫无期盼绝望所在。然而,小说中的这个单亲母亲却还是想尽一切办法为自己和女儿创造着美好的生活。她可以从零做起地去编剧;她可以从无到有的去拜托前夫带来的生活阴影;她更是不懈地把握着一切时机地去正视现实寻求突破----虽然他人眼中三十岁的男人是朵花三十岁的女人是堆渣,但是她却还是敢于去面对和寻找一切机会。
在这部小说中,作者巧妙地将编剧身份的泽野瑞枝推向了《我的记忆》创作。这是瑞枝为了维持生计而创作的剧本,这同样更是她创作《我的记忆》时抛开过去,展望未来,接受新爱的新起点。既然敢于直面过去,那么我们何尝又不是重审记忆呢!尤其是瑞枝最初排斥接受创作这个剧本到最后不断地拥有着灵感去完善和神话《我的记忆》,这足以见证着她内心深处不断强大的变迁。事实上,小说之中既有描绘和表现瑞枝这个日本女子从依靠丈夫到变得自我强大的过程。我们还可以借助着这里的故事了解着那个时代日本的时代变迁。一场泡沫经济奔溃的洗礼,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是彻底自拔自弃亦或者是有如女主瑞枝这般有着人生的涅槃重生尽待我们的深入品味了。
总体而言,小说作品《迷失的世界》的内容是极其深刻的。透过这部作品,我们除了一窥日本一个时代的人们的世像百态,我们更欣赏到的是一个关于女子如何于迷失之下的奋然突围。

  《遗失的世界》读后感(三):算半个女性主义。血气太淡。

购于书展推介会,毛巾真是无礼的女人。7分比较合适……不迷信豆瓣书评系统。结尾相比开头算是很不错,成功地扬了起来,使故事结束在一种梦幻中。开头太过冗杂,为了交代清楚设定,犯了通俗读物的通病。叙述运用解析式的手法,也常见于通俗文学,优点是节奏方面不会出错,文辞稳妥而冷静,因此也就不够凝练,让我读得很快。作者对女性心理的洞察还是有的,有些地方很是巧妙。但官能性果然首推川端康成,作者也在会上提到了他,还有他的《千只鹤》。关于下流这个问题,全文我只在两个地方有微妙的感受,第一个是接吻时互换大蒜味儿,根据科学研究,人在情欲高涨时会忽略一些平常让自己恶心的东西,对有过这类经历的读者也许能感同身受,不过对于我实在是奇怪的体验,是妙笔也说不定;第二个是瑞枝对美的态度。在我的印象里她的思维方式比较接近于传统的日本女性。她对道德的态度极为淡漠,有雅致自然之处。她自认为自己还存在对美的感知。这种美是一种性张力。啊,说出来之后还真是让我难以评价。

从郡司的一句话来谈谈这为什么是半个女性主义小说。(理论知识学得并不好,请只作戏言。)郡司说,女人不漂亮就毫无意义。作者对这样的观点是认同的。该作中的女人都很漂亮,无论是文香,瑞枝早先的各种朋友还是瑞枝。瑞枝在离婚后通过自身的劳动获得了经济独立,而俘获高林和久濑,获得爱情,果然还是要靠容颜呢。毕竟蒙田在随笔里都这么说过,我就暂且默许好了。作者自己并不美丽,每个人都倾向于崇拜自己没有的东西。关于瑞枝的工作——编剧,作者并没有给予很多笔墨,只是一味地强调她很辛苦。真是无趣,毫无事业心。啊,难道大多数女人都不把自己从事的职业当作生活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么?所以说是没有血气,最后还是男人让她开启了第二次生命。(同时被两个男人爱上是作者自己的梦想么。)电视剧的收视率上升只是风景略变罢了。

这种书还是不能当作严肃文学。离逻辑上的浑然天成还差得远呢。种种恋爱桥段虽然十分真切,但果然还是让我联想到书中女主角写的剧本。

(这类题材用日语写作实在再恰当不过。日语的说话方式真是十分优雅知性。)

  《遗失的世界》读后感(四):花了30年,3000万怎么会变成500万?

没错,复利就是这么牛逼

学过长投,懂得复利的同学们一定会懂得,哪怕只是一点很小的利息,随着时间的力量,就会滚成越来越大雪球。

比如说,给你3000万,哪怕只有现在余额宝可怜的4.06%的利息,30年的利滚利,会是多少钱呢?

嗯,哪怕只能放货币基金(余额宝现在限额10万了),30年过去了,3000万也会变成9900万元。

如果做个基金定投,债股平衡啥的,每年有个8%的利息的话,30年过去了,3000万就变成3个亿,还多出187万可以零花呢。

没错,复利就是这么牛逼。

没错,不算不知道,算了吓一跳。

那标题咋回事呢?

花了30年,3000万怎么会变成500万?

因为,30年前,买房了。

What?!

房子不是会越来越增值的么?

中国过去的20年,房子大概涨了100倍吧,当年30万可以买到的房子,现在大概要买3000万吧。

嗯嗯,不是在中国,是在日本。

30年前的日本是《遗失的世界》

上周看了林真理子的小说《遗失的世界》,很多人评论这是一本女性励志小说,根据这本小说的情节,我大可以把标题改成:

《曾经被富翁包养过豪奢生活,如今独立自主成为当红编剧》

《38岁的女性,如何嫁给了20多岁的年轻当红偶像》

《同时被40岁的成功建筑师和20岁的帅气明星追求是什么样的感受》

但对于这本小说,我更感兴趣的却是,它写于17年前《1986年),其中女主角的回忆部分,写的则是30年前日本泡沫经济时代的事儿。

中国人对这段历史感兴趣是理所当然的是,因为在好几年前,就不断有媒体把现在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同日本经济泡沫时期相比。

连这本小说的译者,也在《译者序》里说,最初就是因为对日本泡沫经济时代感兴趣,又觉得经济类书籍过分艰涩,才找到了林真理子的小说阅读。

而我则是因为随手翻到作者在序言中的一段话,而引发了对这部小说的巨大兴趣。

“ 这部作品讲述了30年前发生在日本的泡沫经济时代。当时,日本全国上下土地价格不断高涨,有钱人层出不穷。股票和工资也大幅增值和提高,很多人挥金如土,享受生活。”

现在的日本年轻人经常会问,泡沫经济时代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真的曾经有过那样的年代么?”

30年前vs现在

作者在书的一开始(第24页)就写道,东京市中心的三室一厅的旧房子,竟然标价5亿日元。

▼3000万到500万

5亿日元,以现在的汇率算大约是3000万人民币,我找了下东京市中心三室一厅的旧房子,现在大概是500万人民币左右。

这套房子位于日本东京的新宿区,旁边300米就是“白銀公園”,离最近地铁站步行8分钟,“区立江戸川小学校”只有300米的距离,估计就是柯南上小学的地方。

整套位于一栋21层大厦的14楼,房子三室两厅,全部向南,使用面积是81.2平米,外加一个15平米的阳台。售价8500万日元,也就是500万人民币。

  《遗失的世界》读后感(五):长得漂亮 人生从一开始就是easy模式

不知道这本书哪里体现了“女性奋斗”?宣传推广软文也未免太扯淡了,什么屁话都敢说。

这本书就告诉了人们一个事实:颜即正义,只要长得漂亮,老了也不怕,无聊得像个木偶也不怕。

虽说事实很可能是这样,但是写出来的格调还是有高低的,这本书格调就很低,说它低,是因为它写的人物无聊又无趣,没一个让人有印象,女主角既没有什么特别的性格,也没有值得一提的内心世界,男人们除了帅和有钱,更是面目模糊,里面所有情谊的生发都是源于性冲动,如果写成一本情色书,说不定还好些。

女主角哪里奋斗了?年纪轻轻就被亿万富翁看上,还是正当年长得不丑的富翁,又不是什么老头子,从此出入上流社会,去巴黎意大利买买买,在游艇、画廊、艺术品展览、私人宴会上当花瓶。她又不爱她老公,嫁给他无非就是嫁给了另一个开阔的世界,她倒不是拜金女,只是下意识的选择了当下的生活。

老公出轨,她虽然没分到多少财产,但已经比普通姑娘不知道好了多少倍,她也不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富家小姐,受了一点挫折就活不下去。她单身母亲的境况,也比现实中的单身姑娘好多了。职业上也没有遇到什么阻碍,几乎是很顺利的就成功了,至于修改剧本,杀死角色这种算什么?这么小的波折也好意思哭,多少编剧呕心沥血都拿不到多少钱。

然后就是被两个男人爱上,他们爱她唯一的理由,就是因为她长得漂亮,没有其它原因,在小说里,只看到两个人对她的性冲动,关于爱情什么的,一点也没有。所以从这本书里看到三十八岁的女人也有人爱于是巴拉巴拉一大堆励志的,恕我真是无法共鸣。我觉得一个三十八岁的单身母亲,好歹也有点见识,也会有一些复杂的心理活动,那两个爱她的男人好歹也应该爱一下她外表之下的内心世界吧,结果什么都没有。不知道作者是怎么想的。

唯一觉得可取的是,女主角并不是什么道德标杆,她也不以此为意,这一点很好。

所以讲,通俗小说的通病就在这里,本来是很好的题材,写出来就是这么无聊。

  《遗失的世界》读后感(六):泡沫经济的那个时代,他们是怎么生活的?

最近几天在看林真理子的《遗失的世界》,之所以想读这部小说,是因为它有讲述日本泡沫经济时代的事情。假如三十多年前日本面临的泡沫经济(1985-1991)可能之后我们也会遇到,那么我们未来会面对的场景大概会有哪些呢?我特别想去了解一下,而文学小说不至于那么枯燥。

在阅读的过程中,一度让我觉得很亢奋,里面回顾的泡沫经济前日本的繁荣景象,我觉得和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些问题特别相像。在此,举几个例子。

拿大家都比较关注的房子来说:

瑞枝接受文香写剧本的邀约之后,开始整理资料,在十年前的杂志和报纸复印版中看到了很多关于住宅宣传的广告。虽然说是在城市中心位置,但一套三室一厅的旧公寓竟然能标到五亿日元。不过过了十多年,瑞枝难以置信,觉得应该是其他国家的事情。现在,一套无论多么豪华的公寓也就两亿日元,可从当时的报纸上看,连琦玉县和神奈川偏远地方的公寓每一套动辄也是超过一亿日元的。文香告诉瑞枝,她们电视台的同事当时就有人花了一亿两千万日元买了一套代代木真不怎么样的公寓,他同事当时认为如果不买一辈子就买不起了。如今那套公寓连六千万日元都卖不了,只能心痛着还贷。

拿消费来说:

奢侈品、艺术品:当时的日本日经指数上涨到了38900点,大量的余钱流向了海外。日本人不断到欧洲、美国购买高价的奢侈品。不只是奢侈品,名画也是当时日本人购买的目标。某企业斥资53亿日元购买梵高的《向日葵》好像就在昨天一样。那些什么都不懂的老爷子,花了几百亿日元购买印象派的作品,认为如果买了梵高、雷诺阿等进入教科书的画就安心了。

购车:当时日本刚刚生产了一辆车,是丰田基于打造奔驰级别的国产车理念生产的高级车,因为人气太旺,据说即使提前预约也要等一年半到两年才可以买到。作为日本知名建筑师的高林,拥有了这部新车,在和瑞枝一路的车上,说得那句:“如今的日本,真的是很厉害。无论是车,还是其他什么东西,都能制造成国际水准。我每次开这辆车的时候都能真实的感受到日本的潜力。”可见他们当时对日本的腾飞是充满信心的。毕竟他们在泡沫经济时代时,曾经自夸为:“卖一个日本就可以买四个美国。”

购物:日本当时确实很有钱,无论是哪家航空公司,从日本出发就坐满了乘客,且头等舱都是坐满了的。被誉为“时代宠儿”的郡司在与瑞枝结婚前,专门带她去了欧洲一趟,就是为了买衣服,在头等舱里,郡司说了一句话,我觉得特别有意思,他说:“这是因为大家都太有钱了,着急花出去。”他们在罗马,尽管还不当季,穿着牛仔裤、腰间挎着小包的日本人很多,熙熙攘攘地走在罗马街道上,即使最早去阿玛尼店里,也能看到一些学生模样的日本女孩正在购物。

拿留学这件事来说:

那时候留学已经不像从前那样是精英的特权了,在这个时代已经开始演变为有钱人的选择。从大家闻所未闻的美国大学毕业或者肄业的富二代们用过于抑扬顿挫的英语兴致勃勃地高声交谈着。

我们对这些场景是不是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呢?看完之后,发现这部小说的故事情节还不错,值得推荐。我特别喜欢瑞枝和她女儿日花里日常对话的感觉,特别是日花里在看到瑞枝编剧的作品《我的记忆》时,讨论自己的爸爸曾经的辉煌,问道:“我爸的钱,是真的全没了,一点儿都没有剩下吗?”觉得这小姑娘好可爱啊。

  《遗失的世界》读后感(七):泡沫时代的重现

19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不过属于四五年的时间,属于日本泡沫经济时代,受到了大量投机活动的支撑,房地产异常繁荣,从而带动整个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有钱人争先恐后地想花完手中的钱财,奢侈品的购买欲望强烈,大量的艺术作品流入日本。
      自然,以上这些想象或多或少地也反映在中国的经济现状。经济繁荣,地产价格飞涨,大量拍卖品流入国内。中国的经济会不会走走上日本的老路,会不会也是个泡沫的经济时代呢?大量的经济学家正纷纷研究着。
     这部小说的写作背景就是在泡沫时代崩溃的年代,富有的郡司因房地产的繁荣而爆富,于是用手中的财富建立起一栋栋的建筑,开展的业务涉及各个方面。然而,当泡沫经济被戳破之际,从天堂跌入地狱。小说的尾声,在傍晚时刻,郡司和自己的前妻瑞枝一起,漫步回到曾经公司的办公场地,看着现在改建后的停车场,想象着这儿曾经盖起的高大建筑,不由地也想起这儿就是两人曾经第一次接触之地。只是两人现在所投视的目光,并不是寻找曾经的辉煌。虽然哪里现在只有黑暗,然而却在从中寻找重生的信息。
     小说以离异的女人瑞枝,担任电视连续剧《我的记忆》编剧工作为主线,经历了收视率的平淡、低落、回升的变化,展现着参与电视剧制作中的众多角色的心态变化,其中有焦虑,有感动,有兴奋。当播放至大结局之际,连编剧瑞枝自己也被剧中编写的台词所感动,联想起之前所付出的努力而感动,不由自主地流出了眼泪。要知道此剧就是泡沫经济时代,瑞枝曾经的经历来编写的,当电视剧获得成功之际,能不被感动么?
     小说围绕着电视剧的创作为主线,不时穿插着瑞枝的过去回忆,曾经的富豪丈夫郡司如何向瑞枝求爱,之后是外遇,直至两人最终离婚。待电视剧播放完毕之际,这位父亲才和自己的女儿日化里通上电话,父女情在这位女孩身上未有任何的体系。作为孤苦伶仃的母女俩,在没有任何金钱来源的帮助下,独自努力拼搏着。
     自然,小说也少不了男欢女爱,离异后,已有30多岁的的瑞枝,被年轻的九濑聪和有妻之父高林所追求,瑞枝也放任着自己的情感,让自己的身体感受着男人的抚爱。只是,只是,总感觉这样的结合不能长久。或许,日本的文化和中国的不同,女比男年龄大的现象,或许就是那样普遍存在着。

  《遗失的世界》读后感(八):年轻 是因为依然有勇气的心 ——《遗失的世界》,另一种女权

年轻 是因为依然有勇气的心 ——《遗失的世界》,另一种女权

不得不承认,第一次听说林真理子的名字是在《不愉快的果实》番剧大火之时。那个时候就感叹,日本编剧的脑洞真是大的可以,经常可以把不伦讲的这么起起伏伏。《遗失的世界》仿佛是在告诉我们,编剧的生活简直就是“戏如人生人生如戏”最好的诠释。

女性作家仿佛天生就有一种优势,就是能够把人的感情故事讲的细腻而真实,不像是虽然也常常写情感,但是不会把情感当做一种推动力量而通常只是一种背景的男性作家一样,让人觉得隐隐有一种隔离感。

《遗失的世界》是一部连载作品,这也意味着,在作品的书写过程当中,不免会受到读者和外界评论的影响,并且因为需要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章节之间也通常很有起伏;但是大牛和一般人的区别在于,你不会在《遗失的世界》当中见到生硬的转折,通过编剧泽野和她创作的剧中剧《我的回忆》,人们能够见到在泡沫经济时代的五光十色的现象和如梦如幻的生活,人们回忆起那个时代的语气,以及那种金钱和奢靡营造的纸醉金迷的浮华感。

编剧泽野在人生最好的时候遇到了日本这个国家最为狂热和“青春”的时候,人们疯狂谈论金钱、土地,这种暴发户的气息,就和她不断出轨的因为时代而忽然变得炙手可热的前夫一样,都有一种隐约要陷落的征兆。大厦将倾,当8年后,已经离婚的作为单亲妈妈独立抚养女儿并且在编剧界努力挣扎不断尝试的30代女性,她遇到了曾经是她前夫的乙方的建筑师,以及自己编写的剧作当中担任年下角色的男性演员,她会有什么样子的抉择……

林真理子给了我们一个不容拒绝的设定——当我们面对已经不再年轻的肉体,我们的心是否还能够重新出发——这个设定在今天的读者看来,依旧是毫不过时的。想起前段时间被改编的面目全非的打着原作女权但实质上却是“伪女权真白莲花”的剧版《我的前半生》,同样是离婚女性,泽野给我们展现的是不一样的立场。出轨是现实,但当女性意识到,当自己鼓足勇气,依旧可以找回那种年轻时候不可一世的勇气的时候,她们就会拒绝那种被男性玩弄并且用轻蔑语气对待的可能,去找寻自我。

“我决定再活一次。”这像是职场女性的宣言,也更多的是女性自我寻找价值和定位的一种方式,情感和生活会是女性生命当中的一部分,但不能成为压迫她们的砝码,在见识过“那个时代”的男人之后,作者为女主角找寻到了另外一种方式,这种方式告诉女性,她们应该能够对自己的感情说不,也能够对自己的未来说YES,这某种意义上,是另一种更加令人骄傲的女权,女性应该能够决定自己的感情和未来,而无需受到其他男性、女性甚至社会环境的影响。 年轻,是因为依然有勇气的心。

《遗失的世界》仿佛是在讲那失去的繁华,但是当我们剥开那纸醉金迷的迷雾之后,我们会发现,沉淀下来的那种踏实的东西,那种能够让我们自我决定自我方向的脚踏实地,会是我们更加应该珍惜的珍贵的东西。希望我们也能找到这样的剧集和故事,来代替那种家长里短和玛丽苏的精神鸦片,让女性能够不再成为某相亲网站和某知名品牌二手车广告当中的那种可以被物化的角色。

By 林怿 2017-8-6 17:30:38 写于御庭园

  《遗失的世界》读后感(九):嫁入豪门,中年离婚,一切从头开始。

前段时间的《我的前半生》这部电视剧特别火,大家都在讨论这部剧。我没看过,不过结合网上的分析贴,我对剧情也掌握了七八分。讲的是罗子君大学毕业没怎么上班儿,就嫁给了有钱人,从此在家相夫教子,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后来因为老公出轨,愤然离婚,然后重新进入职场奋斗,最终成功的故事。

不过众多网友认为,这种三十多岁找工作,并且得到好友帮助,最终逆袭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可能性太低。毕竟,一个离婚的女人有十多年没有工作经历,要重新开始的难度太很大,。

日本作家——林真理子的现实小说《遗失的世界》,本书的女主角是一位编剧,她的人生和罗子君很相似,同样是工作不久就嫁有钱人,同样是丈夫出轨后离婚,她带着女儿一起生活。单身妈妈的辛苦生活,没有任何朋友的帮忙,比起罗子君,她的人生更加激励人心。

故事的背景是日本的泡沫经济时期,据说当时东京的房子的总价,可以买下三个美国。现在想来真是够不可思议的,而在当时确实真是人人都觉得理所当然的,所有人都认为土地的价值只会越来越高。今天的一套房要价卖700万日元,明天就涨到1000万日元。

是不是觉得这些人都疯了?可这些事情现在不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吗?新闻里时不时传出的一线城市的房子一天一个价,越卖越贵,越贵越买……

女主角泽野瑞枝,和前夫离婚后,前夫因为生意破产,拿不出一分抚养费。她只好带着年幼的女儿艰难生活,女儿就是她坚持下去的唯一动力。

之前一直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十指不沾阳春水,而现在却不得不简衣缩食,甚至中午的盒饭也只能母女俩共享一份。单亲母亲带一个孩子, 其中的艰辛只有她们自己才清楚。

还好之前做过杂志社编辑,有写作基础在,她去了编剧学校学习写剧本,之后慢慢地出过一些作品,日子并非一帆风顺,自己的剧本被导演、制片人随意更改, 电视剧收视率低迷,这些都让她过得艰难。好在没有放弃,一直坚持写,最终过上了独立富足的生活。

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我以前看过一篇文章,作者的母亲是大家闺秀,从来不用为生活担忧,每天诗词歌赋生活悠闲。后来由于家道中落,他们一家搬离了以前的大宅子,住在河边的小平房里。由于没有经济来源,母亲不得不每天去给镇上的大户人家洗衣服,来换取微薄的收入。

尽管如此,他的母亲却始终对生活充满热情,心怀希望。每天,她都会认真梳头再戴上发簪,尽管穿的是粗布麻衣,也被她洗的干净整洁,看起来朴素简洁。

而她对生活细节方面从不糊弄,吃不了山珍海味,就会去买一些时令果蔬。对待孩子的教育,很舍得花钱,她认为吃穿差点儿都无妨,孩子的教育一定要舍得投入,时不时会拿出洗衣服赚得的钱给孩子们买些好的书本。

因为她坚信,困难只是暂时的。只要有积极向上的心态,生活就一定会越来越好。作者和几个姊妹,正是在母亲的积极影响下,都很努力的读书,改变了贫苦的命运。

有人问,苦难有什么意义?

其实苦难并没有意义。有意义的是,我们在苦难之中得到了什么。有的人面对了困难,只知道抱怨哀叹,这样的苦难就没有意义,它只会毁灭你。

而有的人在面对困难时,却总是淡然面对,因为他知道困难总会过去,与其抱怨,不如想办法解决,那样苦难就是有意义的。

  《遗失的世界》读后感(十):挥别过去,才能面向未来

前段时间,有朋友告诉我,上海崇明岛的房子卖到4万/平米了,这让我想起上世纪八十年代房地产价格飙涨的日本。我们是否也正在经历日本曾经的泡沫经济时代呢?在那个时代人们是怎么生活的呢?在那之后的十年,人们的生活又有怎样的变化呢?

而我最近看的这本小说《遗失的世界》正是这样一部反映日本“泡沫经济时代”的名作。作者是林真理子,她的作品在日本狂销3000万册,她在日本的地位不亚于渡边淳一,几乎横扫日本文坛的全部奖项,直木奖获得者,直木奖评委,被称为日本“四大天王”女作家之一。

《遗失的世界》是日本版的《我的前半生》,书中女主角泽野瑞枝和亦舒笔下的子君很像。20多岁的她和地产巨子郡司雄一郎结婚生子,踏入上流阶层,享受日本泡沫经济时代的奢华生活,但很快就因为丈夫另有新欢而惨遭抛弃。离婚后,她努力学习,成为一名编剧,靠着写作养活女儿,比电视剧那个罗子君自立自强得多。

小说的开篇,已经好几个月没开工的瑞枝打算去编剧学校当老师之际接到了一份工作——撰写电视剧《我的记忆》。这个剧本其实是以她的前半生为原型改编的故事,本不想出卖自己隐私的她,经过一番犹豫挣扎还是接下了这份工作。在写作的过程中,瑞枝的心重新被带回到曾经的辉煌时代,回顾了自己的青春时代。

剧本写作、女主角的过去和和现在三者交织,再加上因为收视低迷而遭遇改剧本,杀手男主演,增加当红明星等一波三折的插曲,让这本小说读来引人入胜,非常有趣,而且是越到后头越有意思,在家带孩子的我翻开此书后连着几天都手不释卷。

本书描绘了泡沫经济时代下那个很有钱的日本社会:一套三室一厅的旧公寓竟然能标到五亿日元;无论是哪家航空公司,从日本出发就坐满了乘客,且头等舱都坐满了;上流社会的人跑到全世界去买名牌,还大量购进艺术品,举行宴会奢侈豪华至极,充满了各种高级定制……

在这样一个纸醉金迷的时代,作为个体就容易迷失,搞地产的郡司以为自己一直都会这样富有,而嫁给有钱人的瑞枝一方面享受着贵妇的生活,受众人艳羡,一方面面对丈夫不断地出轨的行为,她的内心痛苦且无助,甚至当她面对郡司的情人之一祥子时,她选择假装和逃避一切,让日子得过且过。

最后,她不再假装,决定直面现实,追踪丈夫到高级会所,也因此而离婚,但所谓有失必有得,正因为这次离婚,开启了她独立的生活和个人的成长。

离婚帮助她认清一部分自己,让她从迷失中清醒过来,但是离婚也带来伤痛,且这伤痛久久没有愈合,她一直没有从和前夫的关系中走出来,创作电视剧剧本的过程其实是她梳理过去,疗愈内心,挥手作别过去的过程。

在一个男权社会里,女性的觉醒和成长是一条漫长崎岖的道路,需要打破外在和内心的种种限制和束缚。

书中的男人们无论是曾经获奖无数的建筑师高林,还是经历过破产和离婚的郡司,他们经历过泡沫经济的洗礼,人到中年,依然觉得自己还年轻,对未来充满信心。而身为女性的瑞枝实际年龄比他们都年轻,则总觉得自己老了,无法拥有更好的未来。

我想这是男权社会里性别不平等造成的,女性对年龄总是充满着焦虑。

瑞枝像我在咨询中遇到的大多数离婚带孩的女人一样,她们内心自卑,对自己是否可以真正得到其他男性的爱,并拥有幸福的婚姻充满了怀疑。她们容易受年龄限制和给自己负面的心理暗示,认为自己三十八岁了只配拥有过去和现在,而不配拥有将来。

直到后来当她真正告别过去,成长为更自信的自己时,她开始面向属于自己的未来。

通过她最后的婚恋选择,我们可以看到她的这种变化和成长。借着创作契机,她邂逅了两个男人,一个是前夫的好友已婚男人建筑师高林,一个是年轻男演员久濑聪。面对这两个男人的追求,她万分纠结。

瑞枝跟高林谈恋爱,有妻有孩的他是不会为此离婚的,当个不破坏别人婚姻的“良家小三”的最后结局她已看得很清楚,曾经她也在这样不平等的外遇关系里呆过,彼此相伴两三年,然后分手,受伤的终是自己。

面对久濑聪的热情追求和强势求婚,她虽然喜欢他,女儿也和他相处得很好,但她总觉得自己已经三十八岁了,没资格和相差九岁的年轻男人谈恋爱,并组成家庭,也很担心如果真在一起后对方会不会抛弃自己。

在我看来,高林和聪这两个男人分别代表着过去和未来。

到了小说的结尾,瑞枝和前夫郡司重聚,来到前夫曾经建造大楼而今拆毁成停车站的地方,她终于鼓起勇气做出了新的选择,她决定再重新活一次,接受久濑聪,和他组建家庭,去拥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她对郡司说:“我们还足够年轻吧。还拥有足够的年轻光芒吧,还能重来一次吧……”前夫答:“当然了。”

日本版“罗子君”没有和前夫的好哥们搞婚外情,也没有抢闺蜜的男友,而是嫁了个小九岁的帅气男演员,是不是很励志?

私以为,《遗失的世界》不仅书写了日本泡沫经济时代以及那之后的十年,也是一部女性的个人成长史。

瑞枝从一个依附于他人,活在自欺欺人的婚姻里的年轻女孩,经过婚姻的挫折和职场自立自强的自我奋斗,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主,内心强大,不惧年龄,敢于去创造属于自己未来的成熟女性。

我很喜欢这本书整体上积极的情感基调,就像每个人都有青春一样,国家也有青春,瑞枝这代人的青春和国家的辉煌重合在一起,当泡沫经济的浪潮退去,他们的青春也结束了,但他们不再缅怀或者执着于过去,而是变得更成熟,挥手作别过去,更勇敢地迈向未来。

二十岁的女人很美,但是谁能说活出自己的三十、四十岁的女人就不美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