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中国通史》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中国通史》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4-03 20:36:2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中国通史》读后感精选10篇

  《中国通史》是一本由张荫麟 / 吕思勉 / 蒋廷黻著作,台海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108.00,页数:79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通史》读后感(一):历史的尘埃

什么是通史?西文中没有与通史完全对应的名词,中国古代所谓通史的涵义与近代新体中国通史也有差异。近代新体中国通史的编撰完全是新史学思潮的产物,它寄托了新史家通过回溯历史来把握将来的热切期望。二十世纪初,史家理想中的新通史是一部能体现历史发展公理公例的国民发达史。起先章太炎等人希望用新思想为旧体裁决导新路,但结果证明传统纪传体不适合用来表现历史进化发展的秩序。日本学者那坷通世采用西式章节体按时间顺序编排历史,又综合了中国传统史学纪事本末体和典志体的因素,结果成功地将中国古代历史的方方面面以一种历史进化发展的逻辑进行了重新叙述。
       清末民初的通史编撰虽然大多会采用新的体裁和叙述方式,但是由于没有新的研究方法,大多数著作便不可避免地成为旧史的抄撮与压缩。对照新史学编一部国民发达史的要求,这些旧史压缩抄撮本的最大缺陷便是社会经济内容的缺乏。有鉴于此,民国以降就一直有学者提倡以纵断史代横断史,以文化史代政治史。更多学者意识到根本问题是方法的问题,只有在明辨史料和著作的关系,并以科学的方法整理史料的基础上,,部理想的新通史方可期待。循着这一思路,通史编撰不可避免地会走向以专史和断代研究为取径,集众研究群力协作的新模式。
       吕思勉是二十世纪初著名的史学家之一,他在中国通史、断代史、社会史、文化史、民族史、政治制度史、思想史、学术史、史学史、历史研究法、史籍读法、文学史等方面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其中,对中国通史的编纂是他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财富,他编写的两部中国通史和四部断代史是用新的体例写出来的。吕思勉寓论于史,把他的真知灼见分散融合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对中国历史分期、中国社会的性质等问题都有精辟的分析和独到的见解。被陈寅恪称为“史学奇才”的张荫麟,曾以出众的才、学、识被同时代史家寄予厚望,张荫麟因病37岁即在贵州遵义逝世,其生前竭尽心力为中学生编著的历史教科书《中国史纲》也因此未能完成,仅到东汉为止。虽然残缺不全,但《中国史纲》凝结了张荫麟一生对历史的所学、所思,历来史家都对它赞誉有加,称其为近代史学家所写的比较成功的通史之一。蒋廷黻知识渊博,长于演说,他是南开历史系的创建者,他主持开设了西洋通史、中国外交史等课程也很受广大师生欢迎。如此集三位史学大家的研究精华的作品,读之使人不忍释卷,读之诗人晓古今。

  《中国通史》读后感(二):你要的答案,《中国通史》会告诉你

台海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通史》,作者是张荫麟、吕思勉和蒋廷黻三人。张荫麟是著名学者、历史学家,著有《中国史纲》。吕思勉是中国近代四大史学家之一,著有《白话本国史》、《吕著中国通史》、《先秦史》、《先秦学术概论》。蒋廷黻是中国著名史学家、外交家,著有《中国近代史》。从作者阵容看,对于喜欢历史的读者而言,就有很大的吸引力。这本将三位史学大师的代表作编辑整理后,集合在一起的《中国通史》,即使不能将五千年发生的种种叙述得十分详细,但该有的内容丝毫不少,就算不尽详细,却也算得上全面。所以,对于读者而言,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是一个深刻而愉快的体验。
《中国的通史》的上部,从“文明之初”讲述到了“楚汉之战”,在这本书中,不得不说,作为一名史书的读者,还是需要有些文学功底的。因为这部分引用的史料非常多,“前四史”的《汉书》、《史记》、《后汉书》、《三国志》一本都不少,还有古代各种诗歌集等,包括《诗经》、《楚辞》等等。所以看着看着,就会有一种不仅仅只是在看史书,还有看文言文文学的感觉。或许会觉得理解文言文会有点困难,但面对作者们如此信手拈来的资料,而且运用得如此出神入化,你会感叹他们绝对不仅仅只是史学家而已!光是这种感觉的产生,就会让你带着更多的感动和震撼继续阅读下去。一提起中国的历史,很多人首先会想到的就是我泱泱大中华,上下五千年。可是这五千年是怎么来的,却并不了解。
这本书开始之初,就给出了答案:我国历史,确实的纪年起于共和。共和元年,在民国纪元前二千七百五十二年,公元前八百四十一年。自此以上,据《汉书•律历志》所推,周代尚有一百九十二年,殷代六百二十九年,夏代四百三十二年。尧、舜两代,据《史记•五帝本纪》,尧九十八年,舜三十九年。如此,唐尧元年,在民国纪元前四千一百四十二年,公元前二千二百三十一年;三皇之世,距今当在五千年左右。
如此详尽,想必解决了很多人关于这“五千年”由来的困惑。
当书一页一页翻过去,历史也渐渐朝着我们熟悉的方向前行。《中国通史》的下部,已经从明清讲到了中国现代经济、社会、教育和学术的发展。
面对着这条历史的长河,在河水的流逝中,我们真的会不禁感叹自己的渺小。但那些或熟悉的或陌生的历史事件,再次因为这本书印入我们脑海的时候;当那些熟悉的久违的名字再次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时候,真心让人觉得,读这么一本史书,真好!那些有关历史的答案,你终究能在这本书中找到。或许没有那么深入,却也可以给你指引方向。
当然,作为一个中国人,了解自己国家的发展历史,还是很有必要的。虽然有些知识在生活中不一定会用得着,但这些却会融入你的血液,让你变得有所不同。正如英国作家弗郎西斯•培根在他的《论读书》一书中写道:“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中国通史》读后感(四):匠心铸就历史的辉煌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研究历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的给出的答案是:其一,以史为鉴,指导人们社会实践;其二,继往开来,陶冶人类精神品格;其三,温故知新,传承人类文化财富。而中国历史无疑是在世界历史长河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的。台海出版社出版的套装《中国通史》无疑是中国通史方面的一部别出心裁的佳作。
      这部《中国通史》,著者分别署名为张荫麟、吕思勉、蒋廷黼。在这三位史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当然属吕思勉了,他在史学界的地位,是有目共睹,且无人代替的。此前曾读过吕先生的《白话本国史》一书,确实受益匪浅。而蒋先生在中国近代史方面的建树也是独树一帜的,他的《中国近代史》也很精彩。而本人读书有限,对张荫麟先生的作品不甚了解。而这部《中国通史》不是简单的、机械的将三位大师的作品拼凑起来,对中国历史的复述中,总有一个目标指向在当代中国,这实际上反映出三位作者在写作中国历史之时,正处于兵荒马乱的民国“乱政”之下,他们对中国历史的研究与透析,始终有一个面向,是希望从历史中寻找到民族振兴的经验与教训。
此外,本书编辑天衣无缝地将三位史家的著述缝合到一起,给人浑然一体之感,整部书读起来酣畅淋漓,如果没有深厚的功底,一般读者可能感觉不到这是三个人作品的组合,这也足见编辑的功力和良苦用心。而在每一个重大历史时期或者更新换代的时候,编辑们也在空白处用简洁明了的语言,短短几十个字就概述了同一时期世界其他各国的发展情况和重大历史事件,使读者在以时间为纵向维度了解中国历史的同时,也能够对世界历史有一个横向维度的把握,这不得不说是一个突破。
      一部通史,通古通今通天下,知兴知衰知兴替。短短的三册书二十八个章节,系统的讲述了中国古今发展,从文明之处的民族起源到中国的最后一个王朝,再到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内容丰富、全面而且详略得当,基本上覆盖了中国历史上所有的大事件和小转折,所诉之事均有历史材料做依据,这也是三位先生有如此成就的基础,就是对历史的态度十分严谨,不是模糊猜测,得过且过。而对于有争议的地方作者指出也都点明了,这些争议也许会随着更多的史料被发现而得以解决。
      吕思勉先生在序言中写道,“其浅陋误谬之处,务望当代通入,加以教正。”这就是大师风范,谦逊,睿智,坚守。而蒋廷黻先生则写到:“我们要注意帝国主义如何压迫我们。我们要仔细研究每一个时期内的抵抗方案。我们尤其要分析每一个方案成败的程度和原因。我们如果能找出我们近代史的教训,我们对于抗战建国就更能有所贡献了。”这就是大师们在民族危急时对社会的思考,对国家和人民的担当,并肯为了心中的理想和世人的理想而奋斗终身。虽然他们“武不能上马安天下”,但他们全力尝试着“以文用笔定乾坤”的信念来拯救这个民族。也许他们从不认为自己在做着伟大的事,但他们知道自己在做着对的事,他们希望“微薄”之力以兴民族。我们常说拥有匠人之心,也许终其一生只做愿意做的事,只做对的事,对得起自己读书时许下的愿,对他们来说,就比任何事都要重要。

  《中国通史》读后感(五):为什么他们的作品能够成为经典

01

台海出版社将民国时期公认的几位史学大家的代表作编辑整理后,集合到一起,形成这套《中国通史》。全书共为三册,上册主要讲述上古文明之初至楚汉相争这段历史,中册主要讲述汉朝至元明这段历史,下册则主要讲述了清朝至民国这段历史。

这套《中国通史》的作者分别是张荫麟、吕思勉、蒋廷黻三位。尽管这三位都是学界公认的大家,但我还是想花费一点时间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

张荫麟, 号素痴,广东东莞人,著名学者、历史学家。1935年,应教育部之请,编写高中历史教材《中国史纲》。熊十力曾说:“张荫麟先生,史学家也,亦哲学家也。其宏博之思,蕴诸中而尚未及阐发者,吾固无从深悉。然其为学,规模宏远,不守一家言,则时贤之所夙推而共誉也。”

吕思勉,字诚之,江苏常州人。中国近代四大史学家之一。著作有《白话本国史》、《吕著中国通史》、《先秦史》、《先秦学术概率》等。钱穆先生的弟子、著名史学家严耕望曾说:“论方面广阔,述作宏富,且能深入为文者,我常推重吕思勉诚之先生、陈垣援庵先生、陈寅恪先生与钱穆宾四先生为前辈史学四大家。“

蒋廷黻,字绶章,笔名清泉,湖南邵阳(今邵东)人,中国著名史学家、民国外交家,著作有《中国近代史》。费正清、何炳棣、郭廷以、马勇、杨天石、雷颐等著名史学家对蒋廷黻赞赏有致,称其“执中国近代史研究之牛耳”。郭廷以在其《近代中国史》一书中所说:“蒋廷黻先生于近代中国史之科学研究,实与罗先生(罗家伦)同开风气”。

02

在翻阅这套史书时,我脑海里时不时地飘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他们的著作能够成为经典?在《中国通史》序言二中,我似乎找到了答案。在这篇序言中,张荫麟先生通过对一个问题的反思与总结,表达了他对于通史写作的理解:史学家写通史,拿什么样的”笔削“做标准?这个问题,说的更直白一些就是,史学家写通史时,什么该写,什么不该写,要以什么标准来进行取舍?

张先生从韩昌黎的“记事者必提其要”说起,来讨论通史写作中所谓“要”的标准。最能”提要“的通史,最能按照史事之重要的程度以为详略的通史,就是选材最适当的通史。但史事的重要性又是什么?更何况,一件事物的重要性,从来都不是绝对的,对甲重要,对乙可能不重要;用A标准来衡量,是重要的,而当用B标准来衡量时,可能就不重要了。重要这个词,从来就不是”意义单纯“的。张先生在综合前人通史写作的经验基础之上,归纳出了五条用以判定”重要程度“的标准:

1 新异性标准

2 实效的标准

即史事所直接牵涉和间接影响于人群苦乐者的大小不同。史事直接牵涉和间接影响于人群的苦乐越大,则越重要。比如,清王朝后期的小刀会起义与太平天国运动相比,后者直接或间接影响的人群要比前者大,因此后者就比前者重要。

3 文化价值的标准

即真与美的价值。文化价值越高的越重要。写思想史、文学史或美术史时,灼见的思想比妄诞的思想重要,精粹的作品比恶劣的作品重要。

4 训诲功用的标准

其意义有二,一完善的模范,二成败得失的的鉴戒。张先生认为这条标准,从学术分工的需要来说,在写通史时应该尽力放弃。

5 现状渊源的标准

我们的历史兴趣之一就是要了解现状,要追寻现状的由来。史事和现状的”发生学关系“越深,越有助于解释现状的史事,就越重要。然而,历史的线索时断时续,历史的潮流时隐时显,随着社会当前的使命,问题和困难的改变,久被遗忘的史迹也每因与现状切合而复活于人们心中。

03

张先生说这五条标准是他的通史方法论和历史哲学的纲领,我想这也应该是吕先生和蒋先生的通史方法论和历史哲学纲领,只不过是细节上他们三位存在不同的理解和认知。人们常说修史应该秉笔直书,但是史学家心中也应该有一杆秤。因为没有人能把所有的史事,应有尽有的写进史书,也做不到这样,必须要有所取舍。取舍标准严谨、公正,对后来者而言,他的收获就越大。读史可以使人明智,鉴以往可以知未来。但如果史书(史实)本身就不够严谨、公正,那我们不仅明不了智,还会把我们带到错误的认知上去。这样的史书,迟早是会被读者屏弃的。

张、吕、蒋三位先生正是因为心中对史实取舍标准足够严谨、公正,他们的著作给我们带来了我们期望的收获,所以才会成为经典。

  《中国通史》读后感(六):一部通史三家言

自从2000多年前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巨著《史记》中写下“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一篇篇纪传体篇章后,历史就越发凝重了起来。这一个份量,体现在历史的厚重感上,以及如何才能够恰如其分地把这样一种厚重感表达出来。譬如中国,所谓的“二十四史”,由于编写者不同、经历不同、见解不同,即使再客观、公正、无私,其笔下的历史也总会留下属于个人才有的鲜明的印记。 由台海出版社推出的这套《中国通史(全三册)》就是这样一套“粗”中有“细”、让人印象深刻的微幅巨著中国史。作者来头着实不小,是三位史学大家——张荫麟、吕思勉和蒋廷黻。张荫麟曾在斯坦福大学攻读西洋哲学史和社会学,归国后编写过高中历史教材《中国史纲》。梁启超、钱穆、熊十力等史学名家对其评价甚高。吕思勉与陈寅恪、钱穆、陈垣并称为“中国现代史学四大家”。他的《白话本国史》(全名为《自修适用白话本国史》)盛名已久。蒋廷黻归国后曾任南开大学第一任的历史系主任,个人亦著有《中国近代史》。这三位联手打造的这套一共三卷的《中国通史》,既可以获得三人在史学方面的真知灼见,也在细致入微的阅读中,似乎可以惟得见某一些不一样的地方。但是,虽然“三合一”的作品一般会给人以某种遗憾,但这套《中国通史》似乎有些例外——假如不明说,谁会觉得这是三个人合写的一部中国史呢! 其实,三位史学大家的风格还是有所不同的。比如,张荫麟先生的文字优美,即使在史学著作中也时常可见《诗经》《楚辞》《论语》中的词句;吕思勉先生注重史料的引用;蒋廷黻先生则长于在近代史研究上采用新的研究方法和新的研究观念。在读本书的过程中,不止一次可以见识到这样的一些特点。这时,就可以猜一猜,哪一部分更像谁的风格?! 历史真的就是纸上的那些记载吗?或者说,它仅仅能起到一个记录当时各种事情、想法的作用吗?当然不是这样。古今中外,人们对历史的评价总是各种各样的。东汉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史”的定义是:“史,记事也。”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中说:“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北宋的司马光在《资治通鉴》说:“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英国的思想家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看来,大家的看法虽然各有各的说法、各有各的道理,但却自有相通之处。 具体到这套《中国通史》,其内容自中国的“文明之初”——民族的形成、疆域的沿革等——等谈起,上卷截止于秦末汉初,中卷止于明末,下卷讲清史与民国史前期直至20世纪30年代。内容看似繁多,但读《中国通史》的时候却根本感受不到这一点,唯一的印象就是书写得非常有条理。读得越细致,这样的一种感受就越深。 如果足够细心和留心的话,可以看一看书封的位置,其中包括一份《中国历史年表》,设计很巧妙,具有一定的便利性。

  《中国通史》读后感(七):震撼的历史

《中国通史》一套共3册,将中华上下五千年收入其中。上册主要讲述的是古文明的开始即民族的形成到秦汉的交替。说到此书,必定要提到它的三位作者,他们都是近代公认的史学大家。张荫麟曾在《老子身后孔子百余年之说》中,针对梁启超对老子事迹的考证提出了异议,是当时大为震动的一件事,并且得到了梁启超的赞赏。他以史、学、才出众知名,是文学院四大才子之一。国内外史学家对他的著作《中国史纲》评价甚高。读他的书,会有一种“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感叹。吕思勉从小就学习写读史札记,50年如一日从未间断,足以说明他对历史的热爱与痴迷。30年代前期他开设了中国通史、中国近代史、文化史、社会史、民族史等课程。毕生致力于历史的研究工作。蒋廷黻反对“治史书而非史学”的传统方法,采用重综合、重分析、重整体把握的新史学方法,并将其引入当时尚属荒漠的近代史领域,被称为“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拓荒者其编著的《中国近代史》,以冷静客观的态度,以学术的形式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表达了关切,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我对他们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张荫麟在序言中提到写通史的根本在于应该判别史事的重要性,应该严格采用新异性、实效、文化价值、现状渊源来阐述历史。蒋廷黻认为研究并接受历史,分析成败,找出教训,则是其根本。
读完此书,感觉历史的画面在眼前一一浮现,太震撼了。就本书而言,按着历史的进程如下:中华的立国是以汉族为中心,汉族大抵在黄河流域,其开化当推三皇五帝,即尧舜禹的禅让。之后便是羿的代夏和少康中兴,虽然夏代迷信、专制但社会风气质朴,人们的生活节俭。而兴起于西方的商代王位继承较为特殊,是长兄死后,传其同母弟,同母弟死立其长兄之子。商代的物质文明比较发达表现在丝织、渔猎、畜牧、铸铜技术。甲骨文是带有图像性的文字,意义比现在的汉字更为详细。周朝的祭祀鬼神之说盛行,而楚国在武王末年遇到了第一个敌人齐国。齐桓公的霸业之一就是南制荆楚,越国勾践的卧薪尝胆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了。子产对郑国的革新整饬让国家变得强大起来,孔子对他的评价是:“古之遗爱也”。或许因为子产是一个把经验转化成原理的实行家吧,和孔子相像。
本书较大的篇幅叙述孔子所经历的时世。而我恰中学时习得《论语》,对孔子有一定的了解。孔子丘,鲁国人,字仲尼,后世尊称为孔子。他性格刚毅,和蔼中带有严肃,不骄矜,谦虚守信,对晚辈尤为爱抚。注重人伦日用,有治国平天下的方略。政治是他的抱负,教育是他的职业,淑世是他的理想。在政治上他以复古为革新,但仕途好像一直不顺利,反而在教育上颇有成就。他提倡有教无类,仁、勇、智是他心中的全德。他门下弟子颇多,大都成了鲁国的人才。他以道德学说和人生理想教训生徒。《论语》是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根据他的教训记载下来的,是我国第一部语录。他生平最得意的事就是晚年修订了《诗》的旧曲调。他曾受业于老子,隐退后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他是儒家的创始人,儒家思想对现世都有深远的影响。他的人道精神和礼制精神即现在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而人道主义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在经济等其他方面后世也有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本书也有很多比较有趣的知识。1.姓、氏的区别:同源异流的众族保留其旧有共同的族号,谓之姓;同时各有特殊的族号,谓之氏。2.夏、商、周综错团结为一大民族,自称“华”,中华民国的“华”字起源于此。3.周是唯一一个封建社会。4.奴隶以家为单位,世袭罔替。贵族家庭中多妻是一个普遍现象,多因陪嫁人数之多。
本书很严谨,对于推测或没有史实依据的会做出说明,对于史书来说很用心,值得学习。另外我想提个建议,书中引用的古文比较多,很难理解,如果有注解就好了。还有繁体字较多,很难查到,也做一下标注吧。在书后附录上历代纪元表就更加完美了。
总之,《中国通史》带给我的是比较认真、用事实、数据等严格考证的一本书,对于历史类的书籍来说它是不错的,值得细细品味阅读,会学到很多的知识。

  《中国通史》读后感(八):通古通今通天下,知兴知衰知兴替

历史蕴含了一个民族的兴衰更替,文字是人类文明最绚烂的火花,传承的字符刻在石板之上,把历史的经历绘于石壁,这些经历是给后人最精美的隗宝。历史从来都是一面镜子,无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它都会给出一个客观的评价,历史从来不糊涂。唐太宗曾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的。培根曾说,“读史使人明智”。就历史而言,无论是国家史还是世界史,它都是一部百科全书,都凝聚着民族甚至整个世界的文明成就与经验智慧。
中国在西方人眼里,自古就是一个神秘的国度。身为一名中国人,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成长,深刻的明白其实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神秘。但是要了解中国,不能盲目的去了解当下的社会主义,而是要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与西方或者其他古国不同的是,中国的文明一直沿着岁月长河传承,乃到至今还一直影响着现代人的思维。历史的字符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灵魂中代代相传。或许正是因为传承从未断过,一代代的影响之下,铸就了神秘之符。
谈起《中国通史》就不得不谈到吕思勉,一部通史,“通古通今通天下,知兴知衰知兴替。”吕思勉是史学界公认旧籍读得最多的一位学者,谭其骧称他“以史学名家而兼通经、子、集三部”,二十四史通读数遍。他所著书籍,既有通史,也有断代史,吕思勉对史学撰写方法,融入了社会学、人类学等新方法,在史学的研究上开创了其独特写法。这套书的作者,除了前面提到的吕思勉先生外,还有张荫麟先生与蒋廷黻先生,这三位都是民国时期史学大家,他们对文字的运用各有特色。吕思勉先生磅礴大气、张荫麟先生将《诗经》、《论语》、《楚辞》里的语言运用的出神入化,而最后一册的作者蒋廷黻则对内容要求十分严谨,倡导原始材料的收集与走访查证。
中国历史五千年,近代至现代,通史著作不少。其中优秀者,往往既要史料翔实,或编写方法独特创新。要不是张荫麟先生英年早逝,他所撰写的通史决不会下于吕思勉先生,他以艺术家的眼光审视历史,做到无一子无来历,无一事无出处,在史学上这是难能可贵的,将艺术与历史结合的独特方式,是张荫麟先生笔尖的特点。
中华民族拥有延绵不绝的历史传承,强大的凝聚力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气质和生命底蕴。与西方历史不同的是,中国薪火传承从上古伊始,不断传承至今。它蕴含着民族世代的兴衰更替,可以透过事件表象所饱藏着的成败之道与内在规律,用以审视现实的视角,而从中汲取经验智慧,是每一个人所必须学习的。
塞万提斯曾说:“历史家的职责是要确切、真实、不感情用事;无论利诱威胁,无论憎恨爱好,都不能使他们背离真实。”历史向来都是一个严肃的话题,这门学科还原的真实历史,带给后人的不仅是借鉴,还有教训。书中792页的内容丰富,从中国文明起始到鸦片战争讲述了每一个历史时期的重要转折,无论是大气磅礴的金戈铁马,还是曲折艰难的文明传承,在书中我们都可以看见。然而了解历史是不足够的,了解历史的意义在于如何从历史中学习到进步和发展的力量,借助这中国几千年旺盛的生命力,让我们得以在如今继续这伟大的历史。
历史并不只是写在纸上冷冰冰的文字,从笔墨纸砚还没有发现的时候,从结绳记事还是家常便饭的时候,历史就已经被铭记,它之所以能够流传下来,正因为每一代的中国人都深知历史的价值。通过历史我们能够看到什么,三位大家成长在清政府统治的社会之下,但那时的封建中国已经开始经历着我们如今知道的长达几十年的屈辱,可想而知,作为有血性有良知的读书人,他们整理并写下这些文字,不仅仅是为了让我们记住历史,更是倾注了他们对王朝更替,人类文明发展的理解和判断,他们深知学习的意义,身处其中,所能领略到的定又是另一番滋味。

  《中国通史》读后感(九):《中国通史》:历史的天空里无所谓陈旧

《中国通史》:历史的天空里无所谓陈旧
最近,台海出版社别出心裁地出了一套三卷本的《中国通史》,著者分别署名为张荫麟、吕思勉、蒋廷黼。在这三位史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当然属吕思勉了,他在史学界的地位,是有目共睹,且无人代替的。而张荫麟与蒋廷黼的知名度就要差很远了,如果不在史家界中,可能还未听说过这两个人的名字。
出现这个情况,当然有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张荫麟英年早逝,年仅37岁就因病离开了人世,他留下的一套《中国史纲》也仅仅写到了东汉开国,只能算是四分之一中国史的篇幅。而蒋廷黼,则因为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从政上,1949年后,又去了台湾,大陆学界自然也就把这个人抹去了。吕思勉治学时间最长,著述最丰,他对中国历史的筚路蓝缕的贡献也最为突出,读中国历史,是绕不开吕思勉的。
现在这部《中国通史》将三个作者张荫麟、吕思勉、蒋廷黼放到了一起,开卷之时,便很好奇,这部书是如何将这三位行文风格不一样、治史理念不一样的三位历史学界的著述整合到一起的。
出乎意料之外的是,这本书并不是将张荫麟、吕思勉、蒋廷黼三人的历史著作简单地合并起来,而是将三位史学家的三本历史书,打乱了次序,进行了重新组合,而每一章节也没有注明这出自哪一位史学家之手,这样,从表面看,整本书自成一体,浑然无界,似乎出自一人之手,这使得我们通读这套书的时候,首先必须做的工作,就是把全套书厘清一下,让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
当然,书中前两章还在章末,评注了张荫麟、吕思勉的治史风格,大致表明了第一章与第二章的作者出自谁手,而后文中在涉及蒋廷黼的部分,却没有相关的介绍。因此,这并不影响我们首要做的工作,是分清这套书中三位历史学家著述的占比情况。
经过一番查对,整本书有百分之六十是吕思勉所著,书中称这来自于吕思勉所著的《中国通史》,但是我刚刚读过吕思勉的《中国通史》,并没有觉得有似曾相识的成份,所以,我继续去寻找采用了吕思勉的哪一部历史书。吕思勉除了《中国通史》之外,还有一本《白话本国史》,查对了一下,也不是本书的吕著部分的源头。接着找下去,在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吕著中小学教科书五种》一书找到了出处,原来本书中吕思勉的部分,完全来自于1934年初版的《高级中学教科书:本国史》。该书2006年改名为《中国史》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新版,2007年改名《中国简史》收入中国工人出版社“大众历史经典馆”丛书的插图珍藏版。
在吕著的历史教科书的基础上,张荫麟与蒋廷黼的部分各占有百分之二十左右。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看《中国通史》的编撰结构。首先,我想编辑是找到了吕著的《本国史》教科书,第一章“文明之初”,因为张荫麟的《中国史纲》是从商代开始书写的,所以,这一部分,基本是吕思勉的著述部分,然后到了商代,这时张荫麟的《中国史纲》开始有纪了,于是这套《中国通史》切断了吕思勉部分,而接上了张荫麟的《中国史纲》的全部。张荫麟的最后一句是“东汉开国初年”中的结尾句:“这件故事岂能不在他心头?”,这时已经到了本部《中国通史》第十三章“权谋夹缝中的生存的东汉”, 张荫麟只写了东汉史的一个开头部分,接下来便没有了,于是从这一章第二节开始,又重新回到了吕思勉体系。
之后一直到晚清,我们在《中国通史》中读到的都是吕思勉所著的历史教科书。蒋廷黼所著的《中国近代史》篇幅并不长,但《中国通史》基本全部采用,并且让蒋廷黼所写的部分,穿插在吕思勉的历史教科书中,只要蒋廷黼写到的部分,就把吕思勉的去掉。于是,我们看到一个有趣的编辑高招,在第二一章“近代开端”部分,第一节“中西初期交涉”还是吕文,到了第二节“英人寻求平等邦交失败”则已经是蒋廷黼的著述了,下面便以蒋廷黼《中国近代史》为主了。
然而,在《中国通史》中我们看到一个令人不可思议的组合方式,就是将吕思勉与蒋廷黼的相同历史事件描述,合并成一章,比如第二四章第二节“戊戌变法及义和团”中,前面三段是吕思勉的文章,而后面则是蒋廷黼所写,这种合并在第二五章第一节“孙中山的革命方案”里再次重现,将吕、蒋文各取一段合并成一文,而且在标题上还注明了一个“(并)”,似乎是编辑提示这一节是一个“合并”的章节。蒋文只写到了孙中山的逝世,之后,《中国通史》又继续沿用了吕文著述,一直到1934年历史时段结束。
把张荫麟、吕思勉、蒋廷黼三个人的著述分清,我们才能更好地辨析出三位历史学家的风格特点。其实这三位史学家的叙述风格有着很大的差异,吕思勉的行文比较朴实古板,且喜欢用文言文字句,造成阅读起来会有诘屈聱牙之感。吕文的优点是他的研究自成体系,对中国历史有多种不同风格的表述方式,尤其是本书的主体部分取自吕著为民国高中生所著的历史教科书,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既彰显了个人对历史的解读风格,也能适应一般性读者的阅读需求。
相比之下,张荫麟则行文流畅,讲究文彩,尤其是在历史叙述中,还能进行一番散文化的排比渲染,读起来确实有一点满眼生花。但毕竟张荫麟的历史篇幅太少,难以从一个更为宏观的角度来把握作者的历史架构,所以,张荫麟越是把中国前期历史描写得文彩斐然,越觉得后继无文而遗憾多多。
而蒋廷黼的中国近代史论述,多少有一点像政论体复述,穿插在历史事件中的是作者欲罢不能的对历史的高谈阔论,这种超越历史事实中的政治论述,反映了作者对政治的浓烈兴趣,这也多少折射出日后作者为什么会弃历史研究而去从政的潜在原因。
但张荫麟、吕思勉、蒋廷黼这三位作者也有共同点,就是他们在对中国历史的复述中,总有一个目标指向在当代中国,这实际上反映出三位作者在写作中国历史之时,正处于兵荒马乱的民国“乱政”之下,他们对中国历史的研究与透析,始终有一个面向,是希望从历史中寻找到民族振兴的经验与教训,这使得他们的历史叙述有着一个共同的朝向。
当然,这三位历史学家对中国历史的表述肯定有着巨大的差异。这一点在张荫麟身上表现突出,他的对中国前期历史的论述,便与我们今天的历史分野迥然有异。我们现在的历史,一直将中国五千年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都归划在“封建时代”,而张荫麟却抛弃了这样的说法,他认为中国的封建帝国,只“维持了约莫七百年”,“在中国史里只有周代的社会可以说是封建的社会”(P61)。到了秦汉时代,中国已经建立了统一的郡县的帝国,已经不能套用上“封建社会”了,而且认为“汉以后政治上和法律上比较平等”,打破了旧有的对中国社会的认知,这种看法,不能不认为有一定道理,也反映出中国历史用不同的视镜透视之下,会得出不同的判断与结论。
而更令人关注的是,中国史学家与西方的史学家对中国历史的看法,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最近,我刚刚读完了六卷本《哈佛中国史》,还是深刻地感知到中西方历史著作在叙述上的不同之处。
最让我感受深刻的是,中国历史学家的历史著作,目光聚焦于中国的内部,对中国的边界没有什么概念,一般讨论的是中国的王廷,按照“终归于统一”这一主脉线,如何向周边扩展,从而形成中国的历史著作,呈现出一种向外扩散的发散型结构。本部通史的三位著者张荫麟、吕思勉、蒋廷黼都有这样的风格,他们着重讨论的是中国中心政权的演变流程,然后由核心向外扩散,逐渐朦胧,再之外的那些发生边缘碰撞的所谓蛮夷戎狄,只要退出中国王朝的视线,就算结束它们的历史了。
而西方作者对中国历史的研究很是不同,他们十分注重地理位置上的社会重点倾斜,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他们有一种强烈的外来的观望的目光,那种感觉,就像是从太空站望向中国的历史旧痕,他们看到的是各个力量交锋之间的地理位置空间的变化,比如《哈佛中国史》里对战国时代的七国争雄,就很注重七国的地理位置间的经纬度,而中国史家则喜欢讨论各家站位的力量消长与内在关系,这使得《中国通史》虽然有三位作者的著述整合而成,但对中国历史叙述的总体思路却是相同的,就是非常注重各种势力与人际交错之间的关系伏线,这种关系包括争雄各方的力量关系、中国与所谓蛮夷的互动关系、王朝内部的君臣关系及后宫内外的角力关系等等,这是中国通史的常规项,是必须要解述的。而西方的历史,往往对这一点并不加以重视,甚至没有兴趣去表现中国历史中各类关系交织中的隐性的心理交锋,而是从居高临下的角度,来分析中国地理板块的游移变化以及客观条件下中国历史变化的必然联动效应,也就是说中国史学更注重人的影响力在历史中的决定权,而西方学者看到的更多的是一种外在的客观力量在中国历史中的能动作用。
大致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中国史家,像是沉没在历史中,陪伴着中心王朝,向外衍射,远方是看不到一个框架轮廓的,推到哪里是哪里,哪里就是中国历史的边界。而西方史学,则早早地就用一个框架固定住了中国,然后看这个框架内的力量的移动与消长。
三卷本的《中国通史》能够天衣无缝地将三位史家的著述缝合到一起,给人一种浑然一体之感,正反映了这位三位史家,站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历史站位,对历史有着总体来说相似的基本论述与表现手法,体现出中国史学还是有着共同的民族心理基础的,但是,他们在具体的历史论述中,也有着巨大的差异,表现出历史分期、历史识见、历史定论方面都歧见明显,这正折射出为什么历史会散发出历久弥新的魅力所在,它的谜底吸引着史家不断地去正视它,并作出自己的答案,从这个意义上讲,历史著作总是会成为未来永远不会枯竭的新鲜课题。一句话,历史的天空里无所谓陈旧。

  《中国通史》读后感(十):倾听来历史的声音

中华文明的发展史是跨越了五千年岁月的历史长河,作为一名炎黄子孙我们有必要去了解去传承这份属于我们自己的历史和文明。久远的岁月在慢慢的消逝,而我们需要去倾听来自历史的声音。而承载历史声音的载体是史书,《中国通史》这套书则是为我们了解和传承古老的中国文明打开了一扇大门。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中国通史》一书则是跨越了时间与空间,宏观的向我们全景再现了古老中国的发展史,这是一部伟大的著作。中国通史是以更加开阔的角度将近现代公认的几位史学大家的观点编辑整理后集合到了一起。这对广大的读者来说史料极为的详实,而且文风十分的优美,这能让更多的读者愿意去阅读去倾听来这份自历史的声音。
读这部《中国通史》更多的是一种震撼,在感受华夏先哲们的无穷智慧的同时,能更加直观的吸收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岁月是独具魅力的,而本书的三位作者更是将中华文明独特的魅力向我们展现的淋漓尽致。不得不说三位史学大师的专业与严谨,每一位都能给读者带来不一样的享受。他们分别是:吕思勉、张荫麟、蒋廷黻。这套书是集三大家之精华,内容上与同类史学著作相比则是更加的精炼,尽管语言精练但丝毫不影响本书的专业性与严谨性。
中国通史,博古通今的典范之作。通过阅读这套书你会发现中国五千年的沧桑巨变与兴衰成败,我们有过辉煌,也有过沉默,更有过屈辱。辉煌使我们自信,屈辱敦促我们上进,在我们五千年的发展史里,我们有过无数的英雄。读史使人明智,历史与辉煌代表着过去。一部中国通史系统的向我们讲述了中国的过去与现在,从文明之初的民族形成到国民革命后的中国,从东西方文化的初次交流到近代的列强入侵,每个时代独有的特色都在本书中一一呈现。历史的脚步慢慢的远去,而岁月长河里的每一次大事件尽管我们不曾经历过,但我们会通过传承世代铭记。
一部通史,博古通今通天下,这就是《中国通史》独有的魅力。五千年时间的长河,古人们创造的奇迹留了下来,他们的事迹留在了我们的心里,我们要传承这份历史与文化。历史始终按着它自己的脚步前进,我们无法改变,可我们也是历史的参与者,对于过去的那些人和事我们要批判性的继承。而本书的意义则在于对古今联系,我们要以更加广阔的视角看待,历史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而本书则是那些大事件的载体。读史最大的意义则在于以历史的高度博古通今。
大师的著作让我们受益匪浅,我们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观看过去,他们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单纯的著作,更是一种历史的传承。他们让我们听到来自过去久远岁月的声音。《中国通史》史学界的典范之作,通史在手博古通今通天下,历史的声音你值得倾听!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