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呼兰河传》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呼兰河传》的读后感10篇

2017-11-19 21:1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呼兰河传》的读后感10篇

  《呼兰河传》是一本由萧红著作,凤凰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32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呼兰河传》读后感(一):记忆中的童年和蒙昧的农村

    活活折磨死人,我小时候没见过,但“看死人”却是我老家的一个大事,老家没有娱乐活动,没有唱戏的,没有跳大神的,偶尔放场露天电影,或者来个耍猴的,便是天大的公众娱乐,要是死个人,那肯定是要拖家带口扶老携幼去看的。普通的老人病死的,要去看吹打,是请了几支乐队?是哪个女儿出的钱?有没有哭唱的,就是那种拿钱帮忙哭丧的,侄儿给十元钱,立马侄儿附身,我苦命的亲叔啊~~哭得死去活来。要是其他的死,看热闹的人就更多了,有一次一个妇女因为吵架上吊死了,大家就在讨论,她舌头是伸在外面的,还是缩在嘴里的,实在讨论不出结果来,一个胆大的就揭开了那死人的被子。

  《呼兰河传》读后感(二):回忆起我们小时候,现在的你不再泪流

自传体小说一向是我的菜,或许是更加融入了作者的情感,使之不能置身事外。或许因为发生在东北,大多时候我都感同身受

感慨于萧红文笔的细腻流畅,前几章呼兰河风情的描述,短短几章,一个封建,愚昧,固步自封的小镇形象就出来了,悲凉中透着滑稽,于是愈显悲凉。

我和祖父的互动是全篇最温馨的地方,我想这也是萧红心中对家乡最柔软的回忆。所以即使对家乡不满,怒其不争,但还是写出了他美好的那一面。

团圆媳妇儿,有二伯,冯歪嘴子,有人说这是一系列悲惨故事,我却觉得冯歪嘴子不算悲惨,或者他老婆死的时候,也并不觉悲惨。别人觉得惨不惨,外人又如何得知?枉自猜测,跟书中那些看客又有何不同……

茅盾先生说,若说这小说有什么不足,就是没能讲出帝国主义的压迫,我也不太同意,或许作者对家乡小事的回忆就是这样呢,何必处处追求深刻。

  《呼兰河传》读后感(三):老故乡

也许
那个年代的人
一定会有一个永远回不去的故乡
一幢老房子和一个大院子
一颗村口的老树
干枯的枝桠
一整片暗黄
一群老邻居 老乡亲
说不完的西家长东家短的故事
很多段悲伤的过去和回忆
很多个经过自己童年的可怜的人儿和可爱的人儿
也有
很多个鲜活过的生命
但 那终究是一个回不去的故事
也终究蓄满了无数人的眼泪和悲凉
我有一个那样爱自己的外公
我的外婆却不像故事里的
他们都很好
只是来自四十年代的人
总有一丁点的守旧思想
但我外公甚至其实要比我父亲的思想更能融入时代的潮流
他愿意接受不同的意见
起码他一直愿意支持我人生所有的决定和选择
即使在我短短二十几年人生最低谷的时候
他也依旧无条件地支持着我
爱着我 鼓励
我出生的时候
外公五十多岁
我是他们第一个孙女
所以他们陪我的时间最多也最长
小时候总是会在夏夜的晚上坐在外祖父膝头就那样打盹
他会抱着我给我扇蚊子
喝酒的时候他会用筷子蘸一点点喂到我嘴里
小学以前我都是和外公外婆住在一起
事实上
和我的表弟妹们相比
我的童年有他们最多的陪伴和最大的快乐
所以
他们带着我生活过的那幢老房子
在外公离开以后我再没有走进去过
门口的杂草好像越长越高了
但据母亲说村里在房子对面修了新下水道
如果外公还在
停车就更方便了
外公总是会在电视下的旧柜子里留很多水果糖
我走进老房子第一件事就是大声喊他
然后他会从里屋探出头来笑着答应我
从柜子里拿糖给我
虽然我长大后其实已经不再爱吃
外公总是会在我要离开的时候站在门口看我一会儿
外婆走后我总是不敢回头看他
怕流泪怕难过失去
很多时候都觉得时间好快
能做的应该做的还有好多好多都没做
那么多爱就这样失去了可以表达的方式和对象
措手不及
疾病像是魔鬼一样扼住我们快乐的所有源头
一下子
所有的过去和未来就都失去了
读到呼兰河
真的好想他

在天安祥
我会很好

  《呼兰河传》读后感(四):人可以怎样的活着

活着是种状态,一种未死将死的状态。to be or no to be ,对于哲人来说是一个严肃的哲学问题。可是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活着本身就是全部的意义所在,无论这个过程是如何的卑琐、如何的黑暗。
《呼兰河传》里,萧红用了几乎淡漠的旁观者语气,描绘了小城呼兰河里人的生活,这种近乎白描式展现,有种特别的压抑感。呼兰河不大,只有两条大街,是一个典型的熟人社会,其地处偏僻寒冷的北疆,生活方式,因循守制多年未变。这是怎样一个生活方式呢?其中有一个典型场景,说到西大街上有一个大泥坑,这个大泥坑下雨时涨水时,能占了大半个马路,行人路过是无不战战兢兢。里面蓄满了积水水,还差点淹死了个小孩。可咱们的小城里的人,却把这个泥坑看成先天必然存在的,无论发生多少危险多少困难,权当是上天给的报应就这样受着,没有一个人想着去填这个坑。不过,你要对他们说这个坑百害而无一利,他们也不会同意,毕竟要吃便宜的死猪肉还需要这件绝妙的皇帝新衣。
这种生活方式最直接的体现莫过于对扎彩铺里的匠人生活的描写。匠人手下的人啊,车啊,个个惟妙惟肖,可是“做这样的活计的,也不过是几个极粗糙极丑陋的人,他们虽懂得怎样打扮一个马童或是打扮一个车夫,怎样打扮一个妇人女子,但他们对他们自己是毫不加修饰的,长头发的、毛头发的、歪嘴的、歪眼的、赤足裸膝的,似乎使人不能相信,这么漂亮炫眼耀目,好像要活了的人似的,是出于他们之手。”
同时,他们的生活也是极其悲惨的,"他们吃的是粗菜、粗饭,穿的是破烂的衣服,睡觉则睡在车马、人、头之中。他们这种生活,似乎也很苦的。但是一天一天的,也就糊里糊涂地过去了,也就过着春夏秋冬,脱下单衣去,穿起棉衣来地过去了。生、老、病、死,都没有什么表示。生了就任其自然的长去;长大就长大,长不大也就算了。老,老了也没有什么关系,眼花了,就不看;耳聋了,就不听;牙掉了,就整吞;走不动了,就瘫着。这有什么办法,谁老谁活该。病,人吃五谷杂粮,谁不生病呢?” 
人若死了则照例哭一哭,人一埋,生活则照旧过着,“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外人绝对看不出来是他家已经没有了父亲或是失掉了哥哥,就连他们自己也不是关起门来,每天哭上一场。他们心中的悲哀,也不过是随着当地的风俗的大流逢年过节的到坟上去观望一回。”
每一天,“从早晨到晚上忙了个不休。夜里疲乏之极,躺在炕上就睡了。在夜梦中并梦不到什么悲哀的或是欣喜的景况,只不过咬着牙、打着哼,一夜一夜地就都这样地过去了。”
假若有人问他们,人生是为了什么?他们并不会茫然无所对答的,他们会直截了当地不加思索地说了出来:“人活着是为吃饭穿衣。”再问他,人死了呢?他们会说:“人死了就完了。”
倘若你要问,他们有没有什么精神活动,倒也是有的,看跳大神就是他们日常生活中最大的热闹了。小团圆媳妇可不就是在,他们这一群围观人的面前,被跳大神的活活给折磨死的吗?
你可能会哀其不幸,却又深感无力,甚至感到极度厌恶。不禁想,在呼兰河的小城里,似乎人人都是不幸的,却没有人反思这种不幸,也找不到人可以对此负责。好像这种不幸真的是往世的罪恶,得来今世的现报。这种生活麻木的让人心惊,让人胆寒。古人说哀默大于心死,所言不虚,人心一旦麻木就与行尸走肉无异,人所追求的美好情感也就烟消云散了,怎么活又有什么好考虑的呢?
人是唯一在生时就知道自己要死的动物,既然早晚必然要死,那么生的意义又何在呢?小城里的人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他们的生活随波逐流逆来顺受。对于生命的掌控权,他们早就卑微的献给了上天,过的舒适是上天的恩惠,过的糟糕则是上天的惩罚,自己可从来不觉得可以掌控命运,常常感叹的是命中注定。人都局限在自己所在时空里,唯一可以跳出的就是自己的思想,如果连这一点都丧失掉了,这可真是不幸啊!
小城里人的生活,是一个时代的缩影,留下的是时代的悲哀,那时候活着只不过是活着罢了。

  《呼兰河传》读后感(五):走得太远

每个人有且仅有一个童年,上山、下河,东奔、西跑,五颜、六色,成群、结伴,是长大后再不会拥有幸福快乐。
《呼兰河传》是东北作家萧红在香港写于1946年。平实温暖的文字,亲切真实的情感,缓缓道出自己的童年。慢慢读下去,我甚至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小时候——广阔新奇的后院,充满故事的邻人,安静寂寞的庭院……不论是近百年前的东北,还是近百年后的华北,童年的快乐总是相通,无遮无挡,扑面而来
而她生平与这幸福快乐截然相反。年少时逃婚出走,然回来后又与未婚夫同居,遭遗弃,而后开始颠沛流离半生。感情路上四个男人,要么太过软弱要么太过强硬,均非良配。最后一个似乎好些,怜其人惜其才,却在其生命最终才出现,昙花一现,些许微暖也灿烂不了其整个人生。为她唏嘘,再返回去验证:果然,母亲早逝。身为女子,自己无识人之力,同时也无女性长者在旁指点,感情之路若一帆风顺,只能说是上天眷顾。而她则无此运气。
我越看心里越难过,特别是搜索到她两次怀孕产子均夭折。刚刚身为母亲的我心中替她痛,相信这是比爱人转身离去,现实困顿窘迫更让她伤心难过。那是一把刀,直插心肺,痛不欲生。相信其剧烈程度可与当年爷爷离世时比肩,或更甚之,因为肉身与心灵同受煎熬,苦海挣扎,回首无岸,只能生生硬捱。
上天给了她颠沛流离飘忽不定的破败人生,却转身赐予她丰沛锦荣如钻石般耀眼的才华。《生死场》使她名声大振,并由鲁迅先生推荐出版。先后发表多篇散文及小说。《呼兰河转》起笔于1937年,1940年香港完稿。笔触平淡朴实,却充满童趣,将一座北方小城描写得宛若眼前,小城居民灵活灵现,小城故事隽永悠长回味无穷。仿佛一个邻家姐姐边分你一块糖边和你说这糖她小时候吃过,可好吃可好吃,当时可开心可开心,树红柳绿,天高云淡,小鸟吱喳喳。这样使人开心快活的文字却写于她离逝两年前。1942年初,因庸医误诊导致病情恶化离逝,31岁不到,正是人生好年华时戛然而止,让人扼腕叹息。文如其人,贫困交加的生活却催生出这样优美快乐的文字,暗示了作者心灵的美好,又或者,她依靠童年无忧的快乐来抵御现实里的风雪交加。再一次怜惜涌上心头。
一个女人,即使有足够的才情来支撑生活,倘若没有足够好的男人怜惜拥护,也会分崩离析。单身一人还能辛苦坚持自得其乐,但若遇人不淑,且不能及时抽离,天塌地陷也不为过。所谓足够好,并不指他有多伟岸多满足世人眼中的“好”,判决于他是否以你为先拥你在怀将你放在他自己前面,那他即使满足世人“好”的十之六,也是你的百分百。
她从东北小城呼兰出发,怀抱着祖父满满的爱和童年的美好,一路拆筋剥骨地爱,殚精竭力地写,与贫困交加颠沛流离的生活对抗,走过哈尔滨青岛重庆山西…,走得太快太远,故乡的美好亲人的受怜童年的快乐抛在身后,只能诉诸笔端温暖苦雨戚风,最终魂归断香江身葬广州,遥望故乡。
那句话说:“我一生渴望被人收藏好,妥善安放,细心保存。免我惊,免我苦,免我四下流离,免我无枝可依”。希望所有女子都能被如此妥贴对待,不要“他永不会来”。

  《呼兰河传》读后感(六):呼兰河的人们

在读萧红的呼兰河传之中,总给人一种很压抑很阴沉的心情忧郁至极,可能是在读这篇小说的时候,自己也处于一个感情的低潮期,所以会更忧伤
    萧红的温情的文字来描述呼兰河的风光和风土人情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呼兰河的土生土长的人们,看似淳朴,老实,善良的呼兰河的人们,人心却是冰冷的,没有同情心,看着小团圆媳妇被虐待至死却一个劲的鼓掌看热闹,因为这是他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冯歪嘴子成家之后,对他媳妇的背地谩骂和对他小儿子的嘲笑和冷眼。呼兰河的人们,人情冷漠,愚昧无知,封建传统,人们的看法和观点,让你活不出自己。这是旧社会的悲哀,是人性的悲哀,放眼现在的社会,何尝不是?也存在一些这样的问题。
     “”逆来顺受,你说我的生命可惜,我自己却不在乎,你看着很危险,我却自以为得意,不得意怎么样?人生是苦多乐少“” 读了这一句,心里有淡淡的忧伤和痛楚。儿时的回忆,萧红记得那么清晰,对去世的祖父的怀念,一种淡淡的愁绪。

  《呼兰河传》读后感(七):静静地呼兰河

这本书很有名气啦,很多人读过之后感觉到“寒冷”、感受到“顽强”甚至感受到“孤单”,我却都没有这些感触。
导言部分还是蛮长的,读完导言感觉写的有问题啊,于是翻回去看谁写的,一看是茅盾,回想起去年暑假去的乌镇,于是也就能理解为什么导言这么写了。在茅盾笔下,童年的萧红时“孤独的”、呼兰的生活是“单调的”、甚至热闹的节日和聚会也是“呆板的”。这简直是莫名其妙,茅盾从小生活在乌镇的富裕人家,上的是私塾,哪里懂得底层的生活哦。这也是本书许多读者的感受,觉得童年只有祖父陪伴、只有后院子可以玩耍时孤单寂寞的,而这也许不是事实。
我看这本书更多的时候是会心一笑,在菜园子里种菜,用土把菜籽埋起来,一开始不会,后来祖父教她,“祖父雖然教我,我看了也並不細看,也不過馬馬虎虎承認下來就是了。一抬頭看見了一個黃瓜長大了,跑過去摘下來,我又去吃黃瓜去了。”这描写简直是绝了,看到这儿的时候发自内心的笑了。类似的描写还有很多啦,到后来好像都不是在看小说了,而是在回忆自己的童年,哈哈。从萧红的童年到我的童年,时间过去了八九十年,但是农村的很多还是没有怎么变化。当然情况好了很多了,比如书中描写的“指腹为婚”、“跳大神”、“娘娘庙”这些虽然在我小的时候还些许有些,但是这几年却是基本灭绝了。
书中描写的封建迷信,看了让人痛心,“便宜的薀猪肉”、“跳大神治病”等等,我看了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我的家乡虽然也有这种事情发生,但是更多的是一种“仪式”,很少有人,尤其是很少有年轻人真的相信这些东西,更不会说倾家荡产去跳大神。这一点我感觉应该感谢先辈们的努力,关键的节点就是新中国的成立以及随后的教育,破封建迷信真的是救了很多人的性命。旧中国不是只有江南水乡、青花瓷皮影戏,更多的是迷信啊,这一点不容忽视,而事实上很多时候这一点确实被忽视了。一想到古代,就是什么莺歌燕舞、诗词歌赋、水乡江南。
除了封建迷信,还有”观众“、”婆婆“等等让人不知道说些什么,这一点呢,我的童年也是经常遇到,”恶毒“的婆婆很少了,这几年就更少了,为什么?因为媳妇比婆婆有钱,根本不指望你,更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观念的转变,封建礼教的破除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而”观众“则是一直都存在的,这个真实蛮让人无奈的。今天你是观众,明年你就是表演者、受害者了,为什么对于他人幸灾乐祸?我想不明白。
突然想起来今天上午看的逻辑思维了,说什么“绝圣弃智,民利百倍”,一开始还感觉说的很有道理,晚上看完本书后,感觉这句话很有问题,为什么?没有智慧,你会迷信的啊!!!!!

  《呼兰河传》读后感(八):那是她爱和温暖的来源

看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写萧红,了解萧红儿时的情况。从来没有想到,在呼兰河,那么一个落后的地方,竟然会出现萧红这个作家。于她,于呼兰河,可能都是一个意外。
萧红曾说:从祖父哪里,知道了人生除了冰冷和憎恶之外,还有温暖和爱。所以我就向这“温暖”和“爱”的方面怀着永久的憧憬和追求。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祖父和团圆媳妇。祖父是高个爱笑的人,萧红从小就喜欢粘着他,到后花园里玩,是她人生的引导者。父母对她冷言冷语,祖母并不是疼爱她,唯有的爱和温暖,只有来自祖父。所以,当祖父离世,萧红感觉这辈子的爱和温暖都没有了。
小说结尾写着:呼兰河这小城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看着就想哭,萧红小说里的凄凉,是用最朴实的文字,写着最清醒的现实,让人忍不住落泪。
还有一个便是团圆媳妇。一个活蹦乱跳的童养媳,到团圆家才十二岁,被婆婆活生生地虐待至死。偏偏她本人不承认,到处找道人治病,简直愚昧至极,而且,还扣的要死,算得可精了。看的时候,恨不得把这个婆婆一掌拍死。
看完这本书,你会发现,书里的某些人和事,仿佛就发生在自己身边,竟是那么真实。

  《呼兰河传》读后感(九):逆来了顺受着

两天内,抽着闲暇时光读完,整体感觉像极了北京雾霾带给你郁闷的感觉,就连呼伦河城的颜色也像极了阴郁冷漠灰暗的雾霾色。这种感受如同矛盾在序言中写的一样“愤怒也不是,悲痛也不是,沉甸甸地压在心上,愿意忘却,却不易轻易忘却。”
之前是没读过萧红的作品的,倒因为一部没有讨好大众消费女作家八卦的《黄金时代》电影引发的争议而陡升兴致。显然,她书中的故事没有她自己故事那样绚烂,生生的一幕幕悲情苦悲顺民的纪录片。
在这部灰扑扑的纪录片里倒也有活泼片段,呼兰河的一个个静物都被作者赋予了生命,有“会走”的房屋、锈迹斑斑遇到下雨流黄水的锄头、会生出“似鱼非鱼”的大缸、攀墙走瓦的黄瓜藤倭瓜......似乎这些是一个挂着泪的面孔上挤出来的笑容,看的人心酸心酸。
一个故事需要嵌入到它的时代背景中才能被消化,一个作家的思路也只能放回至他(她)生存的年代才能被理解。呼兰河城在偏僻的东北一隅固守着“延续多年来的习惯”,他们敬拜鬼神虔诚无比地跳大神、拜娘娘、放河灯,他们愚昧而又单纯地认为鬼神能帮助他们祛病消魔满愿;他们冷漠麻木而又善良地袖手旁观团圆媳妇被虐(洗热水澡),他们事事好奇八卦无地议论冯歪嘴家的新生儿和王大姑娘.....
或许是自己情绪过于投入,有时候读着读着竟然有打人的冲动(特别是团圆媳妇被当中洗热水澡的场景),然而作者的笔触依旧是冷冷的淡淡的,有些自嘲地用反语平静地慢慢讲故事。
有时候会被带入绝望的境地,似乎呼兰河城的贫苦人民就这样安于宿命地顺受着贫苦,看不到奋起抗争看不到希望。只有从冯歪嘴的角色上获得丝丝安慰,至少还有一份坚韧。
看萧红的文字,简单而朴素,犹若遇见一个姑娘,素面朝天。

  《呼兰河传》读后感(十):恶,不总是长着一张狰狞的脸

小团圆媳妇死了。小团圆媳妇终于死了
第一次看到她,‘’她的头发又黑又长,梳着很大的辫子,普通姑娘们的辫子都是到腰间那么长,而她的辫子竟快到膝间了。她脸长得黑忽忽的,笑呵呵的。"
"院子里的人,看过老胡家的团圆媳妇之后,没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不过都说太大方了,不像个团圆媳妇了。"
过了没有几天,那家就打起团圆媳妇来了,打得特别厉害,那叫声不管多远都可以听得见的。
邻居左右因此又开始议论起来,说早就该打的,哪有那样的团圆媳妇,一点都不害羞,做到那儿做得笔直,走起路来走得风快。
然后他们家就开始跳大神,大神跳了一个冬天,把小团圆媳妇也跳出病来了。
“于是有很多人给他家出了主意,人哪能见死不救呢?于是凡有善心的人都帮起忙来,他说他有一个偏方,她说她有一个邪令。”
接着就是各种折腾,跳大神,请大仙,她婆婆平时节省连半块豆腐都要仔细盘算的人,也砸下巨款给她治病。
后来竟开始用大缸给小团圆媳妇洗澡,还是当众就洗的。大缸里还是滚熟的热水,大神命她当众脱了衣裳,她不肯脱,她婆婆便喊人帮忙一齐上来把她的衣裳死掉了。被抬进满是滚熟热水的大缸。她在大缸里叫着,跳着,好像要逃命似的。而后就晕了过去。
“这时候看热闹的人们,一声狂喊,都以为小团圆媳妇死了,大家都跑过去拯救她,竟有心慈的人,留下眼泪来。”
“小团圆媳妇还活着的时候,她像要逃命似的。前一刻她还求救于人的时候,并没有一个人前去帮忙她,把她从热水里解救出来。现在她是什么也不知道了,什么也不要求了。可是一些人,偏要去救她。”
大家正在谈说间,她婆婆过来,赶快拉了一张破棉袄给她盖上了,说“赤身裸体羞不羞!”
“小团圆媳妇怕羞不肯脱下衣裳来,她婆婆喊着号令给她撕下来了。现在她什么都不知道了,她没有感觉了,婆婆反而替她着想了。”
"还没有到二月,那黑忽忽的,笑呵呵的小团圆媳妇就死了。"
萧红这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是刻骨地讽刺。淡淡叙述,却针针扎入人心。
呼兰河镇不是特例,无论是现在还是当时,无论是呼兰河还是别的什么地方。到处充满了这样的悲剧,这样的邻居,这样的小团圆媳妇和这样的婆婆。
并且,没有一个人长着狰狞的面孔。大家都是慈眉善目,关心身边的大小事务,给邻居亲朋出主意,甚至为一切可怜的事物落泪。
我不知道应该怎么形容这一群人,先说小团圆媳妇,她是可怜的,死得不明不白,可以说是活生生被折腾死的,为了充分正当却愚昧无比的理由。我很好奇从头到尾她自己的心里是怎么想的,是否相信狐仙那一套,还是觉得身边一群人都疯了。我想刚开始她是尝试逃离,尝试自救,甚至也尝试求救于人的,也许之于当时的她,一己之力根本无法对抗这个“无恶意”的世界。哪怕她是清醒的,也慢慢被扰乱了意志。还有一种大概是她本身对自己的漠视,对自己思想和身体的漠视。这个我在现在社会很多人身上也看得到,让人深深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进而旁观者也就理所当然漠视她的苦难了。先是想抗争而无力,而后就放弃了,她大概是知道自己这么下去是要死的,我想她也接受了,因为对面的人实在太多太多,她逃不出去,死之前,她还是笑嘻嘻的。
再说说小团圆媳妇对面的人,她婆婆和邻居们。她婆婆并不是恶人,邻居更不是。但是对于小团圆媳妇的死,无疑她们都多多少少出了力。这是不是可以称之为“无恶意地杀人”。别人死了,但是谁能说我害了她,我可是一直为着她好,我甚至还为解决她的苦难出钱出力,我是多么同情她,甚至为她落下泪来。
她婆婆甚至还倾尽(说倾尽有点夸张,但是对她一辈子节省的人,为小团圆媳妇花的钱也无异于倾尽的心情了)家产,劳心劳力地去医治她,从这方面,亲娘也不过做到如此吧?
无恶意地杀人。
我想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
无恶意的伤害呢?
你身边每天都在发生。也许你本人,每天都在做为施害者以及受害者。父母与子女,爱人之间,想想吧。
最后是“我”和“爷爷”,这两个算是书中难得清醒,也无恶意的人了。但是对于小团圆媳妇的死,他们也没有能做任何事。“我”是个小孩,看清楚一切,却也只是自己在心里反问。不知道如果“我”变成大人,会不会做点什么去阻止悲剧发生。我猜大抵也不会。因为爷爷唯一做的也就是“二月份让他们搬家,好好的孩子让他们捉弄死了。”也就是不做帮凶,转身走人,眼不见为净这点程度。而爷爷也算是个有点权势的人,照理是有点话语权的,他尚且不做任何干预,更何况其他人了。
写上面这几段的时候想到《狂人日记》,后来又想起鲁迅和萧红是一个时代的人呐,鲁迅可谓萧红的老师和知音,给予她很大的赏识与帮助。这两人,对人事都太过洞察。私以为他们有个共同点,都是以冷静无比的笔触,轻描淡写,读着却是令人感到刺骨寒意直钻脊髓。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