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品人录》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品人录》读后感10篇

2017-11-17 21:35: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品人录》读后感10篇

  《品人录》是一本由易中天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28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品人录》读后感(一):关于《品人录》

这本书有点不伦不类,不全是历史,也不全是评论。
全书讲了五个人物。从公元前两百余年的项羽至清朝雍正年间。
项羽,曹操,武则天,海瑞,雍正--这五个都是中华三千多年历史记载中的名人,他们曾用各自的方式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虽然在他们死后,可能会有各种非议,但不可否认,这些历史中的大人物也在不知不觉中发展、改变着历史进程的
品历史人物,就不单单是一个人了--必然有许多与其相关的人与事。比如说到项羽,就不得不说起刘邦、范增。
五个人物各几十页,当然不中以说明这个人物或是当时时代的什么,只是易先生从史书中引用,从自己的角度来阐释。
易中天先生是很喜欢曹操的,称之为”可爱的奸雄”,看到那一部分的时候,再加上他的口音,也会觉得易先生也是一挺可爱的人。
但是讲到海端时,明显看得出易先生不喜欢张居正,说他表里不一,这是事实,但是却只字不提张居正的贡献,也未免有失客观。而且还重复了好几次,说海瑞所处的那个朝廷昏庸无能,无不透着悲观,对贪污腐败严重之风的鄙夷。
海瑞是悲哀的。他一生清廉,不仅这样要求自己,还这样要求别人。从引用张居正、高供对海瑞的评价来看,易先生对海瑞的做法是很推崇的,也不禁为其在晚年痛失妻子而悲怆,所以才会把海瑞单独拿出来分析吧。
海瑞的精神是值得推崇的,这也是为什么他多次辞官,又多次被召回进行的原因吧。但是,他的行事方式,与整个社会、传统都格格不入,也使得最终他不能得到重用。
他死后,大批百姓峰拥至南京来一堵海大人的精彩。官场与百姓的对笔,倒也真是有趣。
易先生的后记很是升华,有些内容现在还不是很理解
“君臣、父子、官民、主仆,各有各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要求。君应仁,臣应忠,父要慈,子要孝。义务不同,权利也不同。君可以杀臣,臣不能弑君;父可以训子,子不能责父;可以罚民,民不能告官,又哪有结果的平等可言?儒家说得好听:“人皆可以为尧舜。”可是君臣主仆所修德目各不相同,君主修“王道”,越修越霸气,臣仆修“奴性”,越修越窝囊,怎么会一样地都是“尧舜”?”

  《品人录》读后感(二):任何人都走不出文化的樊笼

      当年百家讲坛很红的时候没有去关注百家讲坛的一些讲座,只是看过易中天品三国,觉得写得很不错。近期开始重新读一读这些经典。某天就突然随手就拿起了易中天《品人录》来看。而且看这本书的时候 不是从头开始看的,而是先看了曹操、武则天,然后才看项羽、海瑞和雍正。不知道是否是受自己对这些历史人物的喜欢程度和阅读顺序的影响,个人觉得易中天在这本书中品评的几个历史人物,写得最深刻的是曹操和武则天,然后是项羽和海瑞,最后的雍正写得有点鸡肋。
     几天时间匆匆看完《品人录》,尤其是最后一天晚上,刚看到最后一篇的时候就已经到了晚上的睡觉时间,但是看了个开头,就忍不住一口气看完。如果说前面对几个历史人物的品评是一个分支结构,那么最后的这一篇就是一个总结和升华。
     首先来看看个人认为写得最好的一个人物——曹操。对于曹操,历史貌似已经对他做了一个定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有了这个所谓的盖棺定论之后的情况就是,当你随便去问个人:曹操是怎样的一个人?基本上都会告诉你: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啊。不都是这么说的吗?于是曹操就成了中国人口口相传的一个奸雄了。这顶奸雄的帽子戴上了想摘掉就难了。然而,用一句话就概括了曹操的一生,这样做对得起这个奸雄吗?曹操除了是个奸雄,应该还有其他东西的吧?然而翻遍一些历史教科书,却很少看到对一般历史人物的功过评定,有的总是将历史人物善恶二元化,非善即恶、非恶即善,就像京剧的面谱一样。在这种观点下的历史人物都太扁平化了,非常之不科学。
     是的,易中天告诉各位,其实曹操是很真实的一个人,是个可爱的奸雄。易中天在写曹操的时候,首先讨论的就是:做能臣还是做奸雄?如果把这个问题摆在一般人面前,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做一个“好人”,就是去做一个能臣。其实曹操开始也是想做个能臣的。然而有时候能臣并不是你想做就能做。正所谓性格决定命运,曹操从小受家庭管教比较少,从小就过着走狗飞鹰的生活,每天都是放荡不羁地。然而他又不是一般无脑的官二代,而是“少机智,有权数”。这样一个人,在乱世中就有了做奸雄的潜质和能力。而且,乱世是不需要能臣的。在东汉末年这种群雄并起的年代,能臣除了郁郁而终就是惨死。没有人有能力的人会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甘愿郁郁而终或者惨死,曹操也不例外。于是,奸雄就成为了他的唯一选择。
     正如易中天书中所说,曹操除了是个奸雄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品质。例如:宽容、喜欢读书等。曹操的宽容,不是说他胸怀如何地宽广,而是在他的唯才是举的大前提下,可以宽容有才人士的唐突或者无礼,可以容忍有德有才人士的傲慢之举。例如但是这并不表示他就真的容许这些人的一直无礼。当形式发生改变,这些人的作用已经完成了,已经不再那么重要的时候,曹操就开始进行他的秋后算账了。总的来说,曹操是一个洒脱的真性情的汉子。因为性格洒脱,所以什么话都敢说,从而得罪了不少人;因为真性情,所以敢爱敢恨,从而时而宽容时而报复。这样一个人如果不是一个政治家,当时一个豪杰或者英雄,而不是一个奸雄。然而在其位就必须谋其政,政治家许多时候做事情考虑得更多的是利益。在巨大的政治利益面前,很多事情你不想做也得做,否则就无法在那个大时代中存活下来。
     然而,许许多多的真性情的政治家在后世都被不少人歌颂,至少不被“黑”成大花脸,为什么曹操会有此特殊待遇呢?易中天教授最后道出了根由。因为曹操得罪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忠孝仁义”,“宁要无才之德,不要无德之才”,而曹操唯才是举,不管这个人的私德是多么地差。而且这个“唯才是举”也打破了传统官僚系统的用人传统,必将受到官僚系统的厌恶。
     不单曹操,书中讲到的武则天、海瑞、雍正甚至是项羽,都是因为其行为与传统文化相左,从而悲剧收场。虽然说性格决定命运,但是时势更加造就英雄,也造就悲剧,形势比人强,历史人物总是逃脱不了那一段历史的束缚。“如果曹操为人忠厚老实,武则天也心慈手软,他们确实不会留下骂名,但他们的个人前途却很渺茫。他们的事业不会成功,他们的身家性命也未必有什么保障。”在历史中最大的阻力是什么?易中天先生说是文化传统——千年传承的文化“潜规则”是那么容易为那么几个人所改变的吗?
     易中天先生的《品人录》颇有《万历十五年》的味道,只不过《品人录》所描写的这几个人物横跨了中国封建上千年的时间。然而两者都是通过描写这些人物来反映一个事实,那就是:这些人物的最终结局断然不是简简单单地和个人的性格品行有关,这些都与封建文化冲突的结果,归根结底都是制度的问题。封建制度以道德和礼法为根本。道德礼法,从三纲五常开始,定义的就是不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个平等的基础都没有了,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法律。因此从一开始封建制度下的中国就不可能有法治。易中天先生认为在法治不能施行的情况下,以道德礼法为手段的官治就成了维护帝国的方法。官治的核心在于官僚系统的群体意识,因此中国古代社会的为官之道不在于德才,而在于人际关系。群体意识就是文化传统和道德的象征,在这强大的文化传统之下,凡有人与之相冲突的,必将被这个巨大的车轮碾压得身败或名裂,或身败且名裂。而书中所写人物之所以这么有独特的魅力拿出来专门品评就是因为他们无一不是非常有个性的人物。
     看完这本书之后会发现这本书是一个很典型的分-总的结构。开始先分些项羽、曹操、武则天、海瑞和雍正,最后进行总的品评。个人认为最后一章的《文化与人》的总结是很好的升华。此篇分析到位,逻辑慎密,一步步道出了文化传统和这些历史人物的结局之间的关系。在这里易中天先生犹如一个侦探,把两者的隐藏关系给挖掘出来了。
     然而讨论中,易中天先生认为中国文化是不喜欢人治的。然而我认为,中国的老百姓是喜欢人治的,君不见百姓对于各种青天大老爷的喜爱与推崇!虽然说人治存在“其人存则政举,其人亡则政息”的问题,但是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他们根本不会看这么遥远,只要有这样一个青天大老爷,自己这些年就有人可以伸冤了。
     说到中国古代的这个文化传统,其实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须知中国三千多年的文化传统,不单影响了封建制度时候的中国,即使是清朝灭亡乃至民国、抗战和建国初期乃至现在都依然深受影响。尤其是里面的道德礼法和群体意识,对现今的“做人”和“做官”影响特别严重。然而社会又总是在进步的,观念也是在进步的。改革开放之后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在中国快速传播着,于是,就出现了一种情况:传统的道德礼法的影响力正在减弱,而法治建设又正在不断完善之中;民主平等自由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而群体意识又依然在存在于人们的骨髓之中。结果就是,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品人录》读后感(三):煮酒品英雄

中国人谈论事物,讲究一个“品”,如品鉴,品酒,品茶。这“品”还不止于评价,它更带有一种意味深长感觉,要我们品出感情,品出深度,品出个意境来。当我们说要品某些人或事时,都要坐下来,沏上一壶好茶,又或煮上几壶热酒,闭上眼睛,静下心来,细细品味这个中滋味。
在评论历史人物这方面,我国人对此似乎有着极大的热情。上至八十老人,下至十岁孩童,仿佛每个人对历史人物都有那么几分了解,他们可以随便对一个人评头论足指手画脚,好像他们对那些历史人物的了解程度就如他们的亲戚、邻居一样。也许,中国人对历史人物有着一种特殊的情结吧。我想这恐怕和我国流传下来的戏剧、小说深入人心有很大关系。而这又离不开这些戏剧小说刻画人物的方式。我国的戏剧、小说刻画人物形象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十分脸谱化,非好即坏,让人一眼就能分辨出来,印象深刻。这种脸谱化的善恶二元论在我国人们之中非常流行,这种判断方式缺点和优点都非常明显,缺点就是不全面,容易忽视人的某些特质,优点就是简单,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有了“简单”这么一个一白遮百丑的优点之后,这种判断方法就很快在人们中间普及了。而正因为简单,说的人爱说,听的人也容易接受,于是,每个历史人物在人们心中都被放在了天秤的两端:一边是好人,一边是恶人。
而英雄更是值得“品”的。尤其是在这种二元论在人们心中扎根的时代下,客观评价一个人物的功过是非,品味他的心路历程,将我们代入到他的经历中,更全面、更完整地了解、认识、评价一个人物是尤为重要的。我们有人物传记、人物故事,但就是没有人物鉴赏,殊不知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最有鉴赏价值的。品酒,品茶,品画,品时,何如品人?
易中天老师是武汉大学文学硕士,专业方向是研究古代文学,师从于著名魏晋南北朝文学及唐宋诗词专家胡国瑞。有些人拿易中天的专业来质疑他的文章专业程度和可信度,认为中文系的研究文学尚可,写历史终归是不行的。但我认为这也过分强调了大学四年以及研究生专业的重要程度,以及忽视了日常生活中知识的积累和自我学习的重要程度,所谓英雄不问出处,从易中天出版的一系列书籍来看,他在历史方面还是很有造诣的。我认为,易中天的文学专业在他写文章时给了文章另一种生命,他用写散文的方式写历史,用讲故事的方式和你面对面聊天,这是一种美。你要说这本《品人录》是历史家言,还是小说家言,这确实既非历史家言,也非小说家言,因为每一史实,都有史料为据,没有一件事是编造的,而且所据之史,也多为正史,很少用野史的材料,以免唐突古人,因此不是小说家言。不过,史家重在记,此书重在品,每一篇都是人物的品评,不是人物传记,对于人物的心理,亦多推测,因此又不是历史家言。总之,品人不是记人,对于这些大家都很熟悉的人物,相信我们也不会仅仅满足于记述和描写。
项羽、曹操、武则天、海瑞、雍正,他们无疑都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最优秀的人物之一,他们的业绩不可磨灭,他们的形象光彩照人,他们的故事世代传说,他们的魅力至今犹存。然而,他们又无一例外地都是悲剧性人物。这五个人究竟哪一个有好运气或者或好结局呢?不是身败,就是名裂,不是生前受打击,就是死后背骂名,没有一个功德圆满。就连与他们有关的一些人,比如韩信、允禗,也都没有好下场。不可否认,悲剧结局的造成,与他们的性格和为人不无关系。项羽失之头脑简单,曹操失之奸诈狡猾,武则天失之手段狠毒,海瑞失之迂阔偏执,雍正失之猜忌刻薄。但这些正是我们要品评这些人物的目的,我们既要发现他们的价值,又要避免他们的错误。为古人正名,就是为今人正名。只有客观评价古人的功过得失,今人才有一种激励去为自己正名,因为他们知道只要自己在身前活的端正,那就不必担心自己的身后名。
品,不光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价值。

  《品人录》读后感(四):《品人录》读后感

       易中天先生在百家讲坛火了之后我曾读过他的《品三国》,这次,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帖子推荐枕边书中有他的《品人录》,诚如所言,叙事、评论一如既往,如潺潺流水、不疾不徐,让人手不释卷,一气呵成。不过觉得易先生在从这几个历史人物的行为和结局上升到对专制体制和文化的反思时还是稍嫌跳跃,并没做到丝丝入扣,似乎从中能够看出对此早有定见。虽然说理过程中也尽量想做到逻辑严密,但总不免有了先入为主的想法,定见可能变为成见最后使得结论有些武断。或许是因为我有工科生的这种特殊偏好,总希望过程严密,步步为营才显得推论扎实,和文人相比就显得严谨有余而情怀不足。

  《品人录》读后感(五):易中天《品人录》

易先生讲楚汉,讲三国,没注意你就以为是在听评书了。这位先生真是讲评书的好料子,声音独特,模仿逼真,笑声诡异,似乎一下子就把听众引在几千年前,不弱于我最爱的单田芳大师。
 
而他讲的又不是评书,而是论证过的历史。这有点像一个历史版的现场直播,谁不希望了解一个真实的项羽刘邦韩信曹操雍正海瑞呢,戏台上的既然不是历史,易先生可是在向我们直播历史。况且,易先生不止讲历史,他还要评,或是说品历史。这人物的行为罗列出来后,易先生就开始设身处地的向我们分析这人物的真实来。他确实是想找出真实来的。
 
易先生应该是个人情练达之人,虽然是教授,但不高深,更像一个好邻居,说起话来有理有据有情,在他的描述下,这些在历史上几乎定型的人物开始真实起来,鲜活起来,让人慨叹不已。
 
易先生是充分了解人的复杂性和矛盾性的,他说出了刘邦的大与小,项羽的刚与柔,韩信的智与愚,曹操的正与邪,雍正的威与惧,海瑞的名与实。易先生也告诉我们每个人的时代和前提,让每个人的特点由来更有所依据。
 
通篇文字雅俗共赏,逻辑清晰,顺理成章,读来很顺。不时一些口语妙语,犀利准确,常能发人会心一笑。好书也。
 
我唯一希望的是,书中史实都准确,且选取史实并不偏颇,若此,则文中观点我都认同焉。

  《品人录》读后感(六):片云心共远,永夜月同孤

这两句诗,是作者写在后记结尾的,出自杜甫的五言律诗《江汉》。用来形容书里的历史人物,刚刚好的感觉。
我买这本书是因为雍正。前两年穿越小说风靡的时候,也喜欢跟人谈论四爷八爷十四爷。然而每次读完人物传记,都觉得那么丰富精彩的一个人,单单用喜欢或者不喜欢来评价实在太浅薄了。当然,靠穿越小说来了解一个人物,也是肤浅得很。我喜欢这本书里不同于其他体裁的书里的描写,无论是史实还是人物评价。历史课本里没有那么详细,因为一个人物在宏伟的历史长河里显得太为渺小;小说里又没有那么精确,我经常在读到某句话的时候想:啊,XX那本小说里骗人。
不知道怎么写这个读后感才好。虽然觉得一个人物一个人物地写有点无趣,但是好像也没有更好的方法。然而我随着人慢慢长大,已经不太会对谁产生明显的喜恶之情,真是奇怪啊。
项羽的话,作为一个想要天下的人,还是太单纯了。他身上颇有些浪漫主义和英雄主义的色彩,信奉力量,没什么头脑,当然更不懂得玩弄权术。知道霸王别姬这个故事的人都会更喜欢项羽而不是刘邦吧。可是如果项羽得了天下,那才真是乱套了。毕竟他不懂得用人,生生把身边的良将都逼走投奔刘邦;他也不太相信别人,刘邦略施小计,就能让他对自己的手下起疑;他也没什么城府,不懂得韬光养晦。不过他的缺点也有一部分是优点,比方说他不屑于跟刘邦耍什么手腕,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样子的事情他不屑去做。虽然我觉得项羽很像一个白羊座,但是后来查了一下,是狮子座的,总的来说,就是一身蛮力又没什么心眼。
项羽之后,这样子的失败者就不多见了。三足鼎立时期,三个领导者至少都不会做出放走烤熟的鸭子这种事情。曹操这一部分我没什么感想,相比他和刘备和孙权,我更喜欢诸葛亮和周瑜的斗智斗勇。要说印象最深刻的,是曹操临死前说:如果曹昂(曹操的长子,战死在宛城)问我要妈妈,我不知道如何回答他。还有就是丁夫人的事情,百度百科里有,用的是书中原话。大概像曹操这样子的人,也只有说到与妻儿相关,才能感觉出一分接近和温情。
武则天的话,某种角度来说跟曹操是有几分相似的,至少后世的评价都不大好。纵观泱泱中华历史,女皇帝也就她一个,从女人的角度来说我敬佩她。跟丈夫的儿子搞不清楚,李治即位后费尽心机爬上皇后的宝座,之后慢慢介入朝政,最终大权独揽,不知道是何时起才存了这分野心。她当上皇帝后,早期为了巩固政权设立告密制度,造成不少冤假错案,晚期政权稳固,便虚心纳谏,作为一个统治者来说,虽然狠毒,但总算不是太昏庸。但我最关注的点,作者没有解答,那就是......不知道她对于李治,有没有过一点点真心的爱意,作为一个普通女人的爱情,毕竟,这个女人实在是太厉害太不寻常了。题外话,虽然武媚娘传奇我一集都没看,但也不难想象,范冰冰单靠美颜大胸和卖萌的演技,以及古装剧里少不了的爱情故事,是没法还原历史真相的。巨额投资,不过换个观众的消遣,难以成为经典。
海瑞没什么好说的了......道德高尚,为官清廉是真,但是过于死板也是。是不是太过迷信于道德了。记得有人评价我很喜欢的一部美剧《傲骨贤妻》用到的话——智商是用来进攻的武器,而道德是最后的底线。也许用在这里不太恰当,我的意思是,在崇拜道德的同时,拜托分出一点精力来让自己在官场上好好地存活下去。
终于到雍正,我买这本书的初心。先是那个扑朔迷离的夺嫡问题,虽然作者倾向于康熙传位,但我还是觉得是这个位子是他偷来的......但愿有生之年能看到有历史学家找到确切的史据。不过看这种以史为据的书比看小说好的一点就是,一切都可以讲得通了,包括在康熙朝廷上的勾心斗角,包括雍正即位后对允禩的折磨,忍不住要感叹这才是男人,为天下大业,为实现自己的抱负,每一步棋都走得很有看头。要是为了一个女人而使尽全身解数斗得你死我活,那真的是丢死人了。
雍正在位那么些年,为反腐败而绞尽了脑汁。不得不说康熙那么多年没白活,给了雍正足够的时间韬光养晦,把底下那些小官腐败的手段摸得透透的。我在看这一段的时候,一抬头正好看到电脑上跳出来的新闻,说云南省委副书记被调查......果然腐败和反腐败是中国政治中亘古不变的话题之一。反腐败,雍正做得远远好过前辈尤其朱元璋,可惜也是人亡政息。
这五个历史人物都是孤独的,无论是不是帝王。就像那句诗说的,漫长的夜晚,心与云共漂泊,而陪伴自己的恐怕只有月光吧。我觉得孤独是因为有个性,个性太强,便难寻知己。

  《品人录》读后感(七):#打卡第一天#品人录之项羽--读书一小时鼋鼍

  刚刚读完项羽篇,想起了一首歌叫《谁是大英雄》,黄沾写的歌,射雕英雄传里的一首歌曲,最后一句写到:“练得坚忍,大勇止戈永不居功,义气冲宵汉,立地顶天是大英雄,才是大英雄。” 道出了黄老和金老心中的英雄是这般的,也就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郭靖才能称得上真正的英雄。每一个时代对于英雄的标准是不同的,民族大义之下,国难当头之际,谁能保家卫国就是英雄。而在秦汉之际,无外族的入侵,中华民族的观念也未形成,连汉族的都没有出现,这时候的英雄,在易先生看来,就是项羽这种人,才能称得上是英雄,当然,在中国,当英雄在某种程度上就意味着悲情与悲剧。
似乎英雄就得不到好的结果,项羽实力最雄厚的时候真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天下就像他手里的肉,想怎么吃就怎么吃,想给谁就给谁,楚汉之争,大部分也都是楚军压着汉军打,就这样一位霸王,却偏偏毁在了地痞流氓--刘邦的手里,最终自刎于乌江畔,让人们很是叹息。在本书中,易先生分析了项羽的人格特点和性格弱势,并与刘邦做了对比,谈到了为什么地痞打败了英雄。总结起来,项羽这位英雄,出身高贵,性格清高自负,好勇斗胜,太过于看重自己,妇人之仁。乃至直到最后也没搞清楚自己为什么从霸王变成了丧家之犬。
  
  
 

  《品人录》读后感(八):书摘

用人术的关键不是主人的出身。这都是虚的,关键是利益共享
----------曹操---------------------
出身好的优点是:视野开阔,缺点是:脸皮薄,不会把握大部分中下层人的心理
曹操和刘项的区别之一在于属于知识分子
中国文化的传统之一,是“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尤其是在群雄割据、势力相当的情况下,谁挑这个头,谁就会成为众矢之的。袁绍他们懂这个道理,因此尽管心里痒痒的,也只好忍住。曹操更是心里透亮。孙权劝他称帝,他一眼看穿孙权的鬼心眼,说这娃娃是想把我放在火上烤。袁术却不懂。他以为只要他一抢先,便占了上风,别人也就无可奈何。因此他就像现在抢先注册伟哥商标一样,抢先宣布自己是皇帝。没想到皇帝的称号不是商标,他也不是伟哥,结果不仅是把自己放在了火上,而且简直就是玩火自焚。
事实上,当不当得成皇帝,与抢不抢先没有什么关系。有关系的是实力,以及当时的条件。而且,即便条件成熟,也要作秀,要装模作样地推辞、谦让,让过三次以后,才装作顺从天意民心的样子,勉为其难一肚子委屈地去当。这当然很虚伪。但中国人偏偏就吃这一套。倘若无此虚伪,则会被视为恬不知耻。袁术没有条件和实力,又全然不顾这些既定的操作程序,这就不但是与曹操等人为敌,而是与中国文化为敌了。
--------武则天---------------
✿王皇后便和所有利令智昏的蠢女人一样,想出了一个自以为得计的馊主意:把李治偷偷去看过好几次的那个小尼姑接进宫来,让她去和萧淑妃那个小贱人撕咬,自己坐山观虎斗。
✿但武则天并没有闲着。她很清楚像她这样的女人在后宫里是既遭鄙薄又招忌恨的,因此她的当务之急是搞好群众关系,使自己在宫里由少数派变成多数派。这时,武则天卑贱的出身帮了她的大忙。王皇后因为出身高贵,后台又硬,难免高傲,不把周围手下人放在眼里,令宫中人十分憎厌。武则天这个出身卑贱的小女子却懂得人情世故,懂得如何用小恩小惠笼络人心。她也懂得无风不起浪的道理,知道如果没有那些王皇后她们一百个看不起的“小人”,后宫里就别想闹出什么事端来。
✿柔弱的人往往倔强,正如刚毅的人往往豁达。况且,再柔弱的人,只要当了皇帝,手上有了生杀予夺之权,也会变得有脾气的。而且,正因为李治一贯被视为柔弱,也就特别怕人家说他没用,很需要找一两只鸡来杀一杀,表示他不是好欺负的。褚遂良这一回就撞到了枪口上。
✿睿宗李旦是个聪明人。他干脆连朝都不上,把所有的政务都交给母后去处理,说是自己年轻不懂事(时年二十二岁),无德无才,不堪执掌国政。两年后,武则天提出要还政于他,他只是叩头,死也不肯答应。事情到了这个份上,武则天取代李家的人当皇帝,已是迟早的事。
✿告密制度、酷吏集团、冤假错案,这三个东西是一环扣一环的。有人出来告密,就有了情报和线索,也就有了整人的理由和借口;有人充当酷吏,告密者的举报才可能被“坐实”,也才可能制造冤假错案;有了冤假错案,才能不断宣称“国家受到威胁”,从而使告密制度和酷吏集团显得合理合法。既然国家安全受到如此严重的威胁,就更需要鼓励告密,重用酷吏了。如此恶性循环,恐怖的气氛也就自然形成。其实,国家何曾受到威胁?只不过武则天自己神经过敏,或者只是她杀人立威的一种借口。
✿君主们爱听什么话呢?无非吹牛拍马和挑拨离间。因为专制君主都有两个通病,一是自以为是,二是疑神疑鬼。所以,专制君主的身边,总少不了两种人,一是马屁精,二是告密者。马屁精保证他感觉良好,告密者保证他不遭暗算。即便所告之密,不过臣下们的相互攻击,也很不错。臣子们越是互不相让,互不相亲,皇上的君位就越安全。臣子们如果团结一致,那他这个君可就真是孤家寡人了。所以,历朝历代的君王,几乎没有一个不爱听人吹捧,也没有一个不爱听人告密的。不过,歌功颂德的话不妨公开来讲,投入那铜匦之中的,便十有八九是告密。

  《品人录》读后感(九):《品人录》读后感

       关于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成了他的标签,他个性鲜明,活的气壮山河,死的非常悲壮,相比之下,他的对手刘邦确被冠以“流氓”称号。其实项羽更多地是体现他个人的价值,无论他的身份、能力;而刘邦则务实,他会算计他自己的利益,也会算计他手下功臣干将的利益,打天下的时候他会统筹资源,成功时按照他手下人的需求分配利益,这就使得他大得人心。而项羽虽有个性,但他过分地忽略利益,不想着分配利益,这就使得他只能兵败垓下,乌江自刎。给我的启示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不要迷信所谓的“高尚”,做事不仅要看感情,更要看利益,尤其是与人合作的时候,更要尽量地形成“利益共同体”,把精力放在事上而不是放在感情上。
       关于曹操,无论他是“治世之能臣”,还是“乱事之奸雄”,他都是一个务实的人,他的《让县自明本志令》充分地体现这一点,他就是一步一个脚印地打下他自己的天下,在行动的过程中,需要他忠时他就忠,需要奸时他就奸,需要说真话时他毫不避讳所谓的传统礼法,需要说假话时他不在乎他面对的是谁;他也不在乎自己是军事家,是诗人,是丞相、还是皇帝,他只要求他要做的必须完成,不论灭吕布、败袁术、降张绣、破袁绍、征乌桓、安辽东、封魏公、称魏王,他都是实实在在地追求他想要的结果。人们认为曹操难懂,实际上好懂。
       关于武则天,也是一个有追求的人,她不管传统礼数说天下必须是男人的,她就是要有所作为,她就是要达到自己人生的最高点,从最开始的皇后、到后来的太后、还是最后的皇帝,她不被周围的环境束缚,不但不被束缚,还用于突破,甚至大开杀戒,这样的女人有气魄,我要为她点赞。她的悲剧在于她所处的时代,而现在,女人们应该珍惜这个时代,让她们能够展现自己,又不用像武则天那样。
       海瑞这个人在之前我不甚了解,看过《品人录》之后,我觉着这个人是个有理想的人,他的理想就是他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全官道德,但是专制独裁的权力必然不能让海瑞实现他的理想,海瑞是个成功的人么?是,他在后世留下了清官的好名声,同时他也是失败的,他为了实现他的理想,只在他母亲过生日的时候才有两斤肉吃,可想而知她的母亲平常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他的孩子全部夭折,我想和他家的营养条件有关系,那么这个人他不能让自己和家人过上好的生活,想必不会幸福,他也不能看见老百姓过上不被封建专制残害,不被腐败官员盘剥的生活,他也不能让江河日下的明王朝振兴,于国于家,他都没有成功,这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
        雍正,我读出来两个字:孤独。他在前45年中,绝大部分时间都是谨小慎微,不能够表现他的真实性格,他听从康熙的教导,书写“戒急用忍”来强制自己压抑自己,他不能表现自己的才华以免遭到康熙的质疑和兄弟的猜忌,他不能和兄弟放心地接触,这种日子过一两天可以,一两年可以,但四十多年,性格难免不扭曲。当上皇帝后,更是高处不胜寒,雍正最需要的,就是“诚”,所以他行事非常乖张,他既希望能够和人真诚相待,又从心里猜忌别人,既对他人表现大爱,又在翻脸时让对方永世不得翻身,这正是孤独者有的表现。一个孤独者,最渴望的就是有人真诚待自己,然而也最怕自己最爱的人辜负自己,雍正即是这样。
       在中国这个重群体轻个体的文化环境,一个人越是有才华就越孤独,因为他很容易“不合群”,破解之道,我认为,关键在于两个字:开放,只有开放了,互相间的交流就会增加,志同道合的人就会彼此吸引,不同的观点的人也会彼此影响,从而让一个人更加进步。要充分地尊重个人,让每个人的价值都有体现,这样,英雄也不会只是显得悲壮了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