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北大中文名师教育谈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北大中文名师教育谈的读后感10篇

2017-11-21 21:1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北大中文名师教育谈的读后感10篇

  《北大中文名师教育谈》是一本由郭九苓 漆永祥 赵国栋 主编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50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北大中文名师教育谈》读后感(一):内容选摘

陆俭明谈读书

有一次北京市教育局组织名师讲座,我就谈到看书的问题。大家都知道看书很重要,但还得会看。看书首先得分精读和泛读。就精读来说,读一本书或一篇文章,要力求实现三个转化:一是要把书本里的内容转化为自己头脑里的知识;二是要把自己头脑里的知识转化为跟自己的研究、教学相关的内容;第三就是语言上的转化,特别在教学上,把学术语言转化为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教学语言。完成这三个转化,读书的真正价值也就体现出来了。(341页)

读书、背书是几千年沉淀下来的治学精髓。宋朝有人请教欧阳修写文章有什么诀窍,他说“无他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东坡志林》)。······我再讲一个现在的真实例子。现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中文部负责人刘乐宁,他是陕西师范大学英语系毕业的,80年代到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念博士学位。到了美国,生活上没有问题,口语交际都能应付,但读书报告写出来导师一看,就说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太差。于是他的导师就给了他三十篇文章叫他去背,结果非常见效。他说:“我现在能用英文写东西就得益于这三十篇文章。”所以说语言,特别是写,一定要有丰富的语感。(343页)

不过我们中文系有的时候还是能够坚持自己的意见,上面下来的一些东西不同意就是不同意。现在全校差不多各系都通过合并改为学院了,当时北大也要求文、史、哲、考古成立人文学院。中文系当时的系主任费振刚把教授们和教研室主任以上干部召集起来开会。退休的、在岗的,能来的都来了,讨论这个问题。大家意见一致,都不同意。但也不能硬顶哪,讨论来讨论去,想出了一个办法。给校领导写一封信,大致内容如下:我们中文系的老师历来比较保守,比较愚钝,对于合并这样一个措施对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学科研究能起什么样的作用,我们认识不到。在认识不到它的意义的情况下,硬要采取行政手段进行合并,可能会对教学研究带来负面作用。我们恳请校领导或者更高一级的领导,到中文系给我们讲解,上上课,当大家认识到它的意义后,相信大家都会举双手赞成。再说,北京大学中文系在国内外已经成为一个品牌,如果要合并为院,让中文系成为一个虚体,这对中文学科的发展不利,对北大也没好处。结果学校领导不理不睬,最后也就没成立人文学院,中文系还是中文系。(346页)

苏培成谈读书

重要的书应该细读、反复读,比如说语法学中,赵元任先生、王力先生、吕叔湘先生、高名凯先生的书,我认为都是经典。经典书是老专家千锤百炼写的,看一遍你觉得懂了,过一段时间你再看,照样有新鲜感。(384页)

我读书的时候是做卡片,有用的就摘抄下来,这也是我上学时养成的习惯。我电脑不精通,用长了眼睛也不舒服,所以还是习惯于手写。我做了一个大的卡片柜放在家里,分门别类存放,用的时候就可以把相关的材料找出来。抄卡片对语言学特别有用,因为现代汉语语法的研究必须要积累例句,例句不能凭脑子空想,卡片就起到积累的作用。我也问过王力先生怎么读书。他不抄卡片,都在脑子里了,我们比不了,就靠笨办法,抄写卡片,积少成多。(385页)

还有,最重要、最基本的一些东西要背熟。比如《广韵》,韵部都应该背下来,主要的字也要背下来。再比如读《左传》,隐、桓、庄、闵、僖、文、宣、成、襄、昭、定、哀,从鲁隐公到鲁哀公,各公的先后都应该记在心里,用起来、查起来都方便。这表面上笨功夫,实际上会极大提高你学习和研究的效率。现在是网络时代,查东西非常方便,但光靠复制、粘贴写不出好文章,一些重要知识印到脑子里才能真正融会贯通、运用自如。(385页)

民国时期的老先生,都读过很多书,做学问、教学,以及平常谈吐,就是不一样。我们赶上政治运动,虽然北大图书馆有很多书,但没读多少,这也是我心里比较纠结的事。尽管我研究的一直是语言学和文字学,但我那时候对《说文解字》都没有从头到尾念过一遍,真是惭愧。我是教师,可我的知识是不足的,我也一直在设法给自己补课。我当了一辈子教员,补了一辈子课,因此我认为学生上学还是要踏踏实实地念书。(385页)

我这次给《现汉》提了一个意见,就是这个繁体字的繁,原来括弧里面有个异体字,左边一个每天的每,右边加一个中文系的系。但后来我发现,括弧里面的这个字是错的,应该是每天的每,右边加上一个糸。不过这个错误严格来说并不是《现汉》的问题,它用的是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布的文件,是文件出了错。《现汉》编写组接受了我的意见,把这个错误修正了。(386页。按:《现汉》第5版有括弧异体字(緐),第6版已删除。又按:《中华字海》1009页【緐】同“䋣”,见朝鲜本《龙龛》。可见两个都是异体字,但䋣更常见。)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