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梦里花落知多少》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梦里花落知多少》经典读后感10篇

2017-11-22 21:00: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梦里花落知多少》经典读后感10篇

  《梦里花落知多少》是一本由三毛著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31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梦里花落知多少》读后感(一):梦里花落,落红归根

如果加纳利群岛的那棵相思树还在的话,不知又开过几轮的明亮花簇。可惜多年前,那开在相思树上的炽烈红花早已凋落,漂洋过海回到了海面上的那片芭蕉叶,入土归尘。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也曾读过三毛的几本书。也正因为如此,当翻开第一篇《背影》时,竟不敢相信,那扑面而来悲伤是出于三毛的笔下,那一朵盛放在沙漠的太阳花。作家的笔是与灵魂相通的。三毛不是会用华丽笔法渲染情感的人,但那悲戚凝聚在每个字中,渗入那本书的每一页。一字一句都能嚼出的泪水,每翻一页都能听到心碎的声音,苦涩了千万读者的心。《梦里花落知多少》是三毛将自己勉强修补拼凑完整后再展现出来的故事,这已不再是简单的旅途行记,是一幅画面——些人撕掉过去困住自己的白绫,顺着一盏灯光回家。

有得必有失,有失也必有得,我不知道三毛那颗被樱花唤醒的心能否真正复燃,我不知道这只远行的归鸟能落土归根多久,我不知道三毛能否做回原来的三毛,不知道她能否找回爱他人的能力。我无法安慰一颗多年前已远去的心。我只借龙应台一句话:“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能够毫无保留地将自己说与读者听,是读者之幸也是作者之幸。四海为家的三毛仍住在所有读者的心中。

游子思家当回乡,万里飘红终归根。

  《梦里花落知多少》读后感(二):梦里花落知多少

看完这本梦里花落知多少,和看完第一本撒哈拉沙漠感触完全是不一样的。当初只是感觉到了三毛的那张洒脱,放荡不羁的个性,捉摸不透的想法。但是看完这本其实心里还是蛮痛的。离开了荷西的三毛,感觉孤独的。在看到星石那篇的时候,内心里感到三毛的心酸。亚兰有着和荷西一样的大胡须,在熟悉的地方碰到了一个陌生人,却感觉到时再西班牙最熟悉的人。心里还是放不下荷西。当亚拉拉着她的手,她没有抽开。我想不是她又恋爱了。是她封藏的思念又再泛起,一直以为三毛很是洒脱。但是确实和大家一样,有着放不下的情绪。需要人陪,但是他不是荷西,她需要浪迹天涯。说了再见就不会回头了,即使心里再多的感触也不会有任何的联系,因为毕竟他不是他。
    特别喜欢三毛的性格,无论在哪里。能够找到快乐,她的洒脱。如果能够合拍,她就会很诚恳的对待。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即使牺牲很多。人来到世界是孤独的,自己一个人来,最终也将自己一个人走。即便是孤单一人,浪迹天涯,也有自己的一片开心的净土。很多时候,我们就是束缚太重,有自己给自己带上的枷锁,有别人给你的羁绊。但是怎么样才能让我们带着脚链还能够跳舞。逃命的时候还会选择仰泳的姿势。

  《梦里花落知多少》读后感(三):Echo Echo!

      现在回想起来觉得好遥远,像越是告别了太久的年月突然又见到的一个熟人、又听到一段熟悉的话语应是越有说不清楚感动,这一下便不敢松手,生怕邂逅的人和事一转眼又逃回了匆匆过眼的世间,竟不知是否再有这么契合的一秒钟相交。大概只有10岁的我,家里没有多少书看,从厚厚一层灰的纸箱里把几本91年的《读者文摘》如获至宝地抱出来,都不记得多少次窝在硬木沙发里,只差把每个字都读到在眼睛里变烂掉,我记得的是那个年代编辑喜欢用的浓眉大眼少女照片做的封面,我记得的是那个年代毫不刻意泛着黄的薄薄纸张,我记得我顺着一个标题去找扉页内的一篇文章,我记得自己不知道为什么一个三小姐的人也叫三毛,我记得自己很惶惑这个三毛为什么不是电影里翘翘鼻子三根头发的三毛。就是盯着文章里的那个三毛照片,使劲地寻找证据确认那个梳着古典发髻的大眼睛的女的不是我熟悉的三毛。当时的小姑娘不会知道,十年一轮过去了,不用任何指导在《闹学记》的序里有看到的几页文字,不用任何证据我就知道这个是十年前的怀疑和不解。同样的照片,古典、微笑高贵的小姐就是跌烂了膝头还在看白色脂肪的——三毛。
    我不应该十年之后才抱歉地初识三毛,我只是任由自己的固执和偏见,给一个叫写过《雨季不再来》《梦里花落知多少》《哭泣的骆驼》的台湾女作家贴上小青春、小无病呻吟的、稀稀落落的标签。我以为这个居然愿意跑到撒哈拉的三小姐,这个改掉自己名字的三小姐一定是个不安分的人,我懊恼自己错过很多次机会认识沙漠里当饭店掌厨的三毛、认识素人渔夫的三毛、认识风沙里独自开车的三毛、认识给荷西做“雨”吃的三毛。我还来不及见人就谈及,“嘿,我有个朋友叫三毛,嫁给了一个西班牙大胡子荷西。他们可有意思了!”是什么混乱地打乱了脚步,匆匆地带来一个梦里恐惧不安的三毛,死亡对于人来说是否真的有预感,我不知道,只是怨恨着阴差阳错中什么东西让过去的所有颠颠倒倒,我也不知道再见阳光便灰飞烟灭的衣裳下,荷西的白骨是否会有感情记得无数次拥她入怀的妻。而今,我又觉得一切很自然,在自己也碰到生命中的荷西的时候,和对面的三毛感同身受,正如亲身经历他们的快乐和措手不及。我终于也可以感受到爱情,就是牛奶杯里插上的一朵鲜花,稀松平常,从来不敢想过有一天这么习惯的东西被翻云覆雨的手带走。所以,真想小心地掖着藏着,不让嫉妒的老天爷看见一点蛛丝马迹
    这个叫世界的东西,想想就这么曼妙,一个台湾、一个西班牙,很多年前的一个圣诞节,要不是三毛的父亲让她去故交家过节,如果不是那个高大帅气的西班牙男孩恰巧敲开那家的房门,一步一步地像数学推理一般,没有错过一个小数点才精妙地造就相逢的那年那天那一秒。这些偶然像三毛和荷西去找的沙漠里的贝壳,被时光的剥开漫长的遮掩,露出惊人的姿态,可是欣赏的人却不敢不愿承认也正是这些不可复制的偶然悄悄地谋划了一场精确的灾难,如同毫无准备的贝壳感觉到急速退去的海水,等着烈日把他们蒸发成远年冰冷的标本,供着后来的人看见时的一点点感动和惊讶。正如剩下这些关于三毛和荷西的文字,哼着歌唱撒哈拉的传说,抽着泣等待着墓园里去看荷西的三毛,怜着惜默认不再回来的雨季,不再有同样美好的偶然。
    记得当时年纪小,
    你爱谈天
    我爱笑
    有一回并肩坐在桃树下
    风在树梢鸟儿在叫
    我们不知怎样睡着了
    梦里花落知多少

  《梦里花落知多少》读后感(四):亲爱的三毛


爱了这么多年三毛,现在才知道爱什么啊。
喜欢她,在生活里总是顽皮得像个孩子,好像总是玩不累,喜欢她那样自由,可以去想做的地方,可以仗剑走天涯,喜欢她那样潇洒,不让自己被任何东西束缚。
要是能感染到她的一些些好,也不枉读她这么多年了吧。
她与荷西的爱情童话,好像已经在我的心中构筑了一个美丽的梦。
每次读,心里都是道不明的滋味,太甜蜜了。就好像王小波和李银河。
很多人说灵魂伴侣太难了,但看到他们的相爱,我们都会觉得很幸福,很安慰吧。
        

  《梦里花落知多少》读后感(五):那时我们还年轻,你爱谈天我爱笑

拿起这本书好多次,终于在这个还算晴朗的下午,窝在沙发一角一口气读完。
我是羡慕三毛的,虽然书里没有一张图片但一个充满魅力,充满生气,洒脱而坚韧的的女性跃然于纸上,连我都不禁要爱上。又因着她和荷西的热情与大方,她不论到哪里都可以结交到一群挚友,每一位都那么的真挚感人,那么真切的爱着她。但即便有这么多人的爱又怎样,她还是会在每一个夜晚思念着自己的爱人,她还是发疯一样的擦拭着心爱人的墓碑,她的痛同样那么真切不可磨灭
梦里花落知多少是最难过的一篇。三毛像是接收到了死亡的召唤一样,每日都过得那样小心,那种深知死神要降临却不知何时才到的不安笼罩着她,日日不得安宁,所以她会在夜晚望着身边酣睡的人儿默默流泪。而灾难又总是来得那样突然,连告别也来不及。
三毛独自一人吞咽着悲伤,处理着岛上的一切,把一切都安置在了这个她深爱的小岛,与过去的一切道别。她说,我,算是死了一场,这场死,安静得那么美好,算是个好收场了。没错,那个曾经的三毛,荷西的三毛已经随她的爱人而去了。
好的作品什么时候读都不晚,或许我现在只能读到她的悲伤,那也足够了。
最后,希望天下人都能白头偕老。

  《梦里花落知多少》读后感(六):情到深处难自已

记得当时年纪小,你爱谈天我爱笑。有一回,并肩坐在桃树下,风在林梢,鸟儿在叫,我们不知怎样睡着了,梦里花落知多少……
《梦里花落知多少》里埋藏着三毛生命中最浓黑的悲戚,最蚀骨的思念,也坦白了她最直白的深情。她的作品里,极少有染上悲伤的,但在这本书中,多是浓稠得让人心痛哀愁,那是因为——荷西走了,那个称她为“撒哈拉之心”的男子永远地离开了,不,或许他从未离开,只是默默地守着她,看着她难过,陪着她难过。
“死”是个多么微妙的字眼呀,躲不开,避不掉,可是她对荷西说:“傻子,我不会死的,因为还得给你做饺子呢!”最为平淡的语气,仿佛问问题的人真是傻的,听的人却心头一酸。看的人可能会嗤之以鼻:生死岂是你能做主的?但她的轻描淡写让你迟疑,忍不住相她:作为妻子,要守住家,护住丈夫,又怎么轻易死去?
荷西竟先走了,三毛一直不敢直面这吸走她情感的回忆。只是盲目地悲哀,茫然得抬不起头来,闭着眼睛只是走,走,走。从瑞典到马德里再到那纳利岛,从那纳利岛又到……她已经完全忽视了自己的思考,在她独特的悲哀中带着点轻盈又压抑的调子,愈发显得那颗心不堪一击,久久不能风干。
她是多么潇洒自由的一个人啊,面对感情,更是洒脱理性,但那个人是荷西呀!记得她说过:看得不顺眼的话,千万富翁也不嫁;看得中意,亿万富翁也嫁,若是他,那便只要吃得饱的钱也算了,甚至以后还可以少吃点。这样痴痴的她,也曾是只“花蝴蝶”,但自从那个温柔又英俊的,思念了她六年的男子走进她的心里,便成为唯一的她爱得超过自己生命的人。所以真该庆幸活着的是她而不是荷西,忍受漫漫长夜煎熬的也是她,她怎么舍得让那个纯真可爱的男子忍受这丧妻之痛呢。
多少次午夜梦回,她躲在黑暗里,思念几成疯狂,相思慢慢啃着她的身体,直到成为一个空空茫茫的大洞。但她还是不能自私地去找他,因为母亲的恳求,父亲决绝的话语:“如果你敢做出这样毁灭自己生命的事情,那么你便是我的仇人,不但今生要与你为仇,世世代代都要与你为仇。”这样深深的情,她怎么忍心再伤害?为自己担忧,父母已是苍老不少,若自己再出事,父母该怎样去面对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苦?又该以怎样的心情度过余生?
这样的她,无论怎样我都无法相信她会自杀,纵使说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海子选择了以极其残忍的方式结束生命,我也不会相信。她的生命关乎父母,又怎么会轻生?活着,虽是不得已,但至少能让父母有些许的安慰。就像她曾要求荷西,若她死了,他一定要娶个温柔的女子,这是她的情,若有这么一天,荷西自不会悖了她的意愿,这,也是不得已。
情到深处,又添了多少牵挂,多少不忍,多少不由己?

  《梦里花落知多少》读后感(七):似曾相识燕归来


  第一次真正接触三毛的时候,应该是好友将耳塞塞进我耳朵的那次吧。我们站在广场的石桥上,夜晚宁静极了,耳朵里三毛讲着《梦里花落知多少》的故事,“一个男孩的爱情”。当时并不知书里有这么段话,只是听她说花蝴蝶般的自己,说清澈纯洁的荷西,说她的爱情,她的生活。那时我想三毛真是个会讲故事的女子啊。不知是她缓急分明的语调,还是周围安静得太过分,我竟有了那么点莫名的感动。
后来下了三毛全集,第一本看她的书是《万水千山走遍》然后是《倾城》再到这本《梦里花落知多少》,她笔下的文字是清冷的,是我偏爱的那类。可无奈太散,所以也只是断断续续的看看。
我很羡慕这个叫陈平的女子,走遍千山万水,看尽离合聚散,有一打真心朋友,还有个一毕生挚爱的人。我欣赏于她的敢爱敢恨,我期盼向她一样背起行囊在地图的各处行走,聪明,隐忍,坚决。她有她的荷西,那个大男孩,我始终相信他是幸福的。我看过写我最爱的张国荣的一篇文章,说他的爱情超出了他生命的三分之一,所以他是幸福的。而三十多岁的荷西有一段十三年的爱情,快接近他生命中的二分之一了,他的幸福又是否会多一点呢?对了,他还有个愿意待他走遍世界的女人,这一切就够了。
爱,在三毛的书里变得纯净,简单。这里的爱没有多么耀眼闪光的你侬我侬,只有平淡如誓言的天长地久。
有时我会觉得,我身边就有这么个三毛,不顾一切的爱了,便是一辈子的事了。爱是贯穿人类古今的永恒话题,它伴随着生命的轮子轮回,或许来世的时候你感到了似曾相识的感觉你便明白了什么是爱。

  《梦里花落知多少》读后感(八):读后感

这本书并没像其他书写那些天荒地老的爱情,也没有感天感地的伟大亲情,写的仅仅只是一种友情,一种地久天长的友情,一种无私奉献的友情,一种被“爱”包围的友情。林岚和闻婧的友情真的很让人羡慕嫉妒恨啊!但是更多的还是感动。   林岚和闻婧还有微微都是属于性格开朗,风风火火,说一不二的。但他们从没想过会发生这么多事情,原本陌生的人都闯进了他们的幸福生活,正因为有那陌生人闯进了,才会发生哪些本不该发生的事情。自从认识姚姗姗和李茉莉,他们的生活可谓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直到现在,我依旧很感动,林岚和闻婧在面对她们的是愿意为了对方无私的奉献出一切,实在很另人感动……

  《梦里花落知多少》读后感(九):像风一样的女子

    看完了《梦落》,这本书三毛大多数写的是自己在国外的生活,让我印象最深的不是荷西的死给三毛带来的伤害是多深,反而是三毛和无数亲朋好友相处相聚的情节,三毛敢爱敢恨,非常有个性,她不喜欢太多人聚在一起,但是呢又有那么多人想做三毛心里面最重要的人,她真的是很率真,至于活泼嘛那倒说不上,毕竟在她骨子里是一个安静的人,安静到可以一个人封闭在暗无天日的房子里三天,安静到一个人来到国外可以不见任何旧友,安静到可以一个人静静的去看荷西的碑。三毛是很爱荷西的,很爱,在荷西死后,那段写她去给死去的丈夫的坟墓重新上漆的场景写得格外悲伤,每次一提到荷西,眼眶就不知不觉的就红了。
     三毛的散文几乎全部是纪实性的,从她的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活脱脱的个性十足的三毛,对于自己喜欢的人会心生羡慕,对于自己讨厌的人则可以完全忽视,记得写三毛在美国求学的那篇文章中,三毛成了那个班的强力胶,成了中心人物,她可以让整个班级都活跃起来,这或许与她的个性是分不开的;
     《梦落》这本书还是挺好看的,但是三毛好像没有小说,都是散文,要是有一部她的小说就好了,当然散文也是非常不错的。

  《梦里花落知多少》读后感(十):迷航

看了很多书评,都把这本书与三毛的自杀联系在一起,感慨的都是三毛与荷西间的情感至深至切,从而得出三毛的自杀在意料之中的结论。我真的是不能理解,因为在我看来,这明明是一篇写一个女人是如何从失去挚爱之人的悲痛中一点点走出来,重新生活的故事。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不知道三毛的自杀,还没看她的其他书因而读起这本书来更为纯粹的原因。我从书中,看到的三毛,是一个爱手工爱生活爱穿彩色裙子,乐器书籍运动旅游收藏等兴趣广泛,洒脱随性爱结交朋友,而又对所有人及事物抱有悲悯及善良之心的人。正是因为她是这样的人,虽然一直在说要荷西等她,却也愿在这世上的时日长久以护住父母的幸福,却仍在陌生的英语课堂中结交那么一群不同国籍不同性格却真心至诚的朋友,并愿这世界之间总有这跨越国籍的单纯友谊,却也会终究再次发现会心动的房子,并憧憬与父母同住的新生活,重新开始。
这书被我分成了三部分,她与荷西的回忆越是美好越衬出了没有荷西后那种无处安放的悲凉,而这痛越是摆脱不掉越是衬出了而后走出来重新生活的难得和珍贵。
这本书三毛教给我的是,没有什么会陪你一辈子,然而你有生的责任去完成。你空空的来,空空的走,你爱过的人和别人给你的爱是不枉此生的证明。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