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梁文道:互联网时代的自我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梁文道:互联网时代的自我

2017-11-22 14:30:44 作者:梁文道 来源:看理想 阅读:载入中…

梁文道:互联网时代的自我

前面的话

今天,给你看一段梁文道在2013年所作的演讲。

在这次演讲中,道长谈到社交媒体时代,我们的自我是如何被一步步放大,而这又如何影响了我们的公共生活

如今,四年过去,道长的话依然没有过时,反而因为社交工具的发展,这些问题愈加凸显。

看视频前,先摘录几个精彩的观点

1、今天,我们把自己在社交媒体上写的东西,有多少人看,多少人在意,当成是我这个人还值不值得存在,我的存在有没有意义的一个证据。

2、当我们使用社交媒体时,我们最常发的就是一些庸常生活的记录,但这些庸常生活的记录,只要我分享出去了,它就不再庸碌,不再平凡了。

3、我们其实已经不会再在意人家说的话,而更加在意的是人家有没有看到我,有没有注意到我。

我们每天在网上,仿佛都在扯开喉咙大声吼叫,想把自己衣服扒光,告诉给别人:快来看我,快来看我,你们快看看我!

更多精彩观点,请继续收看视频与文稿。

视频时长20分钟,本文约4300字,预计阅读时间12分钟。

梁文道:互联网时代的自我

演讲文稿

讲述人 | 梁文道

我不用微博,我也停用了Facebook,这都是我们今天活在这个世界上面,大家觉得应该要具备的一些工具。

但为什么我不用呢,这就是关于我今天要跟大家谈论的一个主题,社交媒体时代,我们的自我如何慢慢变得越来越大这样的自我扩大的过程又怎么影响到了我们的公共生活

不如我们就先从一些人类存在的基本特征开始说起。

我们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其中一个最古怪、最特别的地方就在于我们的脸我们的声音,为什么呢?

因为大部分人去认识一个人的时候,都是先看她的脸长得什么样子,我们对一个人的印象、记忆和认知,几乎都离不开我们对这个人的脸的形象的掌握。

除了脸之外,第二个特征就是她的声音,我们听一个人的声音,然后这个声音进入我们脑海里,沉淀在记忆之中,也跟她的脸孔一样构成我们对一个人的印象。

但我为什么说这个状态很奇怪呢,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没办法看到自己的脸,我可以看到我自己的手、自己的脚、自己的肚子,但是我没办法看到我的脸。

除非在照镜子的时候,否则一个人不知道自己长什么样子,他不知道自己平常说话是什么样的表情,听别人说话的时候,又是用什么样的脸色。

同样的我们的声音也是我们自己听不见的

大部分有录音经验的人都知道,我们在说话时,我们自己耳朵听到的声音跟人家听到的声音是不同的。

那是因为我们大部分的声音是经过口腔、经过内耳传进我们的耳中,所以为什么我们首次用麦克风的时候,会发现麦克风出来的自己的声音,是如此陌生,好像不是自己的声音一样。

因此我们可以说,原来我们每一个人对于我们自己最重要的一些东西,就是我们的脸孔跟我们的声音,我们自己是不认识的、陌生这偏偏都是别人认识我们最主要的途径。

所以这样一个状态,就说明了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面,他的基本的处境,就是没有一个人能够完全地认识自己,没有一个人能够完全了解自己。

如果我们不能够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话,我如何立身处世,如何建立一个对自己人格的肯定呢?

所以我们需要依赖他人的目光。

很多哲学家都告诉我们,我们人是需要通过他人的认同来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

不过好在今天这样的一个网络时代,我们都可以用一个虚拟的化身,用无数个名字在网上跟别人说话、往来。

这时候人家看到我的脸孔,人家听到我的声音,是什么呢?

这就是新时代带给我们的新的问题,我们回想一下,我们使用各种社交媒体的习惯文化

比如说你在全世界最流行的Facebook上,张贴了一个新的Post,我们大家要是看的话,我们应该要做一些反应。

Facebook格式已经限定我们最基本的反应是两条,一个就是Like,一个就是不喜欢,对人家贴出来的东西,我们会告诉他我们喜欢或不喜欢,认同或不认同。

而在那个贴东西的人来讲呢,他会很在意自己有没有得到其他人的认同和喜欢

慢慢的,所有喜欢Facebook的人开始有个习惯,他不仅要贴东西出来,他还要时时刻刻检查,我贴出来这个东西,也许是我的一只猫的照片,我帮我的狗洗澡的照片,我生日派对的照片,这些东西有多少人在喜欢,有多少人在传发。

仿佛有越多人告诉我他们喜欢,他们在传发,我这个东西就越有价值

到了最后,总体而言,如果我的Facebook被我经营成很多人在follow,很多人在转的话,就好像我这个人就得到了肯定,仿佛我成为了一个互联网时代的帅哥或者美女一样。

这个年代,我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东西就是我的声音,我的声音变得特别磁性,特别的娇美,于是我就能够确认我这个人活得有价值

所以夸张点讲,Facebook上面有多少人喜欢你贴的东西,有多少人在follow你,就说明了你价值所在,但是这样的一个价值,其实又是操纵在其他人的手上面,我们于是就会变得很紧张,我们开始在意我的东西有没有人看呢。

同样的情况也可以发现在我们中国比较流行的微博上。

在微博里,我们比较计较的是,我每一条微博被转发、评论的次数有多少,我们动不动就要看一看,我刚刚说的一句话,转的人多么?

又由于我们太在意这些东西,所以乃至于今天出现很奇怪的现象,就是我们居然可以在一些拍卖网站上去拍卖粉丝。

我们为什么需要去做这样的事呢,这是因为我们把微博上我写的东西,有多少人看,多少人在意,当成是我这个人还值不值得存在,我的存在有没有意义的一个证据。

在这样的一个情况底下,我们再回头看看,我们平常讲微博里我们用的一些字眼,比如粉丝

微博其实比Twitter、Facebook还要更极端,就是微博把所有的followers、所有的朋友,都叫做粉丝

假如我的兄弟姐妹我的父母、我的好友,我们会互相关心大家微博写些什么,发些什么东西,那么为什么我们就变成了对方粉丝,这样的一个关系呢?

用粉丝这样的字眼,我觉得他完全击中了我们的心灵

在这个年代,我们都希望自己是明星,都希望自己被崇拜,希望自己被跟随。

尤其是在我们中国的社交媒体里,如果你的微博粉丝够多,你还会得到升级、认证,成为名人,而成名在我们今天,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

所以今天整个社交媒体,在我看来都是一个可以让自我无限膨胀,它在不断喂养那个像怪兽一样的自我,每天给我们很多的养分,让我们的自我变得越来越膨胀,越来越庞大。

当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我们再想想看,到底一开始这些媒体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据说这些媒体是为了让我们能够跟别人更好的沟通,所谓沟通难道不就是为了能够听到其他人的话,了解其他人的想法吗?

可是今天我们使用这样的工具的时候,我们可能大部分时间都不是太关心人家的想法,我们比较关心的是我自己的反应。

举个例子,当有人贴了一条东西出来之后,我们觉得我需要去做一些反应,如果我没有反应,就仿佛我不存在一样。

就好比吃饭,我们今天吃饭也跟以前的步骤不太一样了,菜上到桌上,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拿筷子去夹,而是先拿照相机去拍。

拍了之后,当然就是要去分享,如果不拍的话,我这顿饭其实是没有吃成的

所以同样地,如果我看到了一些的新闻,看到别人一些贴出来的东西,我不做反应,我也好想是不存在一样

我需要不断地反应,不断地表达自己,我不能够不表达自己,我们每一个人都忍住地要把自己摊开来。

我们再想想看,这些社交工具,它要发挥的第二个功能据说是叫分享,这是我们这个年代的关键词之一。

表面上看,微博或者twitter似乎有一种日记的功能,然而以前的日记跟现在的微博有一个非常大的不同。

以前的日记真的是一个人整理自己的工具、文体,这样的一种工具,等闲是不会让别人看到的,但是今天我们写微博的时候,我们是盼望大家都来看我的日记。

我会觉得如果人家不看的话,我就没有意义了。而我怎么样让别人去看我的日记呢,我要想很多的方法去吸引人家,尽管我的日记可能很平庸,可能没有什么好记录。

比如说我曾经见过这样的一个分享的案例,有这么一个朋友,他在微博上面,写他晚上在香港一个很有名的地方吃海鲜,他觉得很好,然后他把那些菜都拍了照片分享出来了。

到了晚上之后,他又继续分享说他开始肚子痛,再晚一点的时候,他又报告给大家,他拉了两回肚子了。

整个通宵里面,他在微博上面通告大家,他拉肚子拉了七八次,最后一次我再看的时候,已经到了天亮了,他已经去医院了。

为什么我们会觉得我拉肚子是一件很值得跟人分享的事情,人家为什么会觉得你拉肚子是我们非常关心的事情,甚至于对不认识你的人而言都很重要呢?

当然这样的例子听起来比较极端,但是它的确说明了我们在微博上分享的内容,也许比拉肚子好一点点,但也不至于好太多。

当我们使用社交媒体时,我们最常发的就是一些庸常生活的记录,但这些庸常生活的记录,只要我分享出去了它就不再庸碌不再平凡了

如果有人有反应,还在转发的话,拉肚子都拉得很有价值了,很有意思了,我的人也活的很有意思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其实已经不会再在意人家说的话,而是更加在意的是人家有没有看到我,有没有注意到我。

我们每天在网上,仿佛都在扯开喉咙大声吼叫,想把自己衣服扒光,告诉给别人听,快来看我,快来看我,你们快看看我。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其实会变得越来越自我膨胀,ego(编者注:自我、我执)越来越大,我们自我中心越来越强。

于是我们真正的健康公共生活需要的基础,也许就会在这样的新时代的媒体文化底下被侵蚀掉。

我说的公共生活的基础,就是每一个公民他们都能够去聆听其他公民的想法和意见,愿意去反省自己。

但是我们今天没有时间反省自己,因为我们都在忙着分享自己。

如果有人批评我,或者对我的分享没有好感的话,在这么迅速的媒体交往时代,我们通常会马上让自己的情绪先反应出来,而没有时间冷静地先静下来想想看

这跟鲁迅以前他们打笔仗不一样,那时候打笔仗的意思是,你今天写了一篇文章,可能三天后在报纸出现,被你骂的那个人,他在下个礼拜才能回应。

这中间的时间差,会让双方有很多时间去思考和反省,但是今天我们时间差只有几秒钟的时间,是非常迅速的。

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我们的反应大部分是情绪的反应,这样的一些情绪反应,通常带来的都是更加强烈的分歧或对立,这种分歧和对立本来都不必要闹到这样的地步。

但是我们今天在网上所有的政治讨论,我们发现很多人,你不知道为什么,本来是很好的朋友,但是在互联网上,在Twitter上,越吵越厉害,吵到终于是至此绝交的地步,不能够再往来。

这是因为这个工具扩大了他们自我,也扩大了他们每一个人的自我跟其他人的自我之间分裂

今天大部分人资讯的吸收,意见的表达也好,都是在网上完成的。

而在网上完成这些,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部落化的状态如果你有不同的立场,你只会去你偏好的那些网站去看。

久而久之,我们大部分人我们在网上听那么多意见,听来听去,其实就是跟自己一样的意见,说了那么的话,得到的反应都很正面,也是因为他们本来就是跟我一模一样的人。

于是就出现传播学上所讲的Chamber  Effect(回音室效应),像一个密室之中的回声,我们听到的话其实都是我自己言语的回声而已。

如果你在社交媒体发表观点,慢慢慢慢你会开始发现,你的朋友跟你意见都一致了。

因为原来跟你意见不同的人都已经走掉了,不再是你的朋友,在Facebook里,跟别人绝交是很容易的,按一下按钮就行了。

那么现在那些和你意见不同的人都已经走了、绝交了,于是我每天都觉得这个世界的主流意见,就应该跟我天天在网上说的意见是一样的,因为我每天在网上听回来的,也都是跟我很相似的意见。

于是我们,我们进入一个明明资讯如海量般庞大的互联网时代,进入了一个各种声音都存在,百花齐放的空间里,但是不晓得为什么,我们好像走进了一座镜厅,这座厅堂里,到处都是镜子,我无论往哪看,都只能看到自己的脸。

它是一个密室,我无论跟谁说话我都只听到自己的回声

所以这样的一个时代,我非常担忧,我觉得它是一个把自我无限扩大,终于达到一个程度,会毁掉让我们每一个自我能够好好地一起生存,一起建立一个社会的地步。

你出来,咱唠唠

你在朋友圈中,最常发的内容是什么?

为什么你想和大家分享这些内容?

一月一读

五折优惠

梁文道书话和艺评代表作全新修订版

《读者》《噪音》

购买方式

复制下方口令,打开淘宝/天猫 APP

¥6TqN06kNkp8¥

本文编辑 | 朵夫

商业合作或投稿

请发邮件至:lwx@imaginist.com.cn

转载:微信后台回复“转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