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文具盒里的时空漫游》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文具盒里的时空漫游》的读后感10篇

2017-11-22 22:43:3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文具盒里的时空漫游》的读后感10篇

  《文具盒里的时空漫游》是一本由[英] 詹姆斯·沃德著作,重庆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8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文具盒里的时空漫游》读后感(一):文具盒里的前世今生

本书写的是文具的发展史,涉及到纸、笔、墨水、三角板、圆规等。它们于我们而言,是极为常见的日常陪伴品。人们很少去关心它们的更新替代,所以这些常见的文具的发展过程反而像是被什么给遮盖了一样。跟随这本书的内容恍然大悟,原来文具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的文明史。下面我挑一些印象深刻的内容写一写: 圆珠笔:圆珠笔是人们不可缺少的日常文具,早已走进了千家万户,但又因及其平常,很少会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本书披露这平凡的文具背后鲜为人知的诞生发展历程。圆珠笔从诞生到上市,遭遇了滑铁卢后,三起三落后才站稳市场,不禁感叹其精彩与传奇。它诞生之初还没有被命名,那个时候叫两年不用充墨水的钢笔。初上市的时候售价12.5美元,相当于现在的160美元,意想不到圆珠笔也曾如此昂贵。 纸:对它的来历,作为中国人,我们不会太陌生。据说是中国人发明了纸,现在我们到一些原始的作坊,制作手工纸的地方还能看到这种传统的工艺。本书的作者说了一件饶有趣味的事,人们喜欢用“鼹鼠皮”笔记本,但后来本上印有“中国装订印刷”的字样后,消费者不再认可它的质量。事实却是,这款笔记本一直由中国制造,只是没有写制造地而已。结果过去的鼹鼠皮笔记本被抬高价格兜售。作者由此说到造纸术原本就由中国发明。 荧光笔:这种笔由日本人研制发明。开始的时候无人问津,日后进入美国市场才风靡崛起。而且还闯进了白宫,美国总统约翰逊用起了这种笔,1963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年度最佳产品”。这不禁要我想到一篇有意思文章,假设生产了一种产品,为了要它打开销路,那就把它寄给总统,如果总统使用了,就宣传说总统首肯的产品,如果总统拒绝使用,就说总统不愿意使用的产品,如果总统不去表态,就说总统也不知道该如何评价。虽然是个笑话,却道出了一种名人效应。 圆规与三角板:我们的生命初始阶段会接触到纸和笔,上了学才会接触到圆规与三角板。但是校园生活一旦结束,除了一些特别职业需要,它们就会在我们的视线里消失不见。这样一想还有一点诉说离愁的韵味,此书作者就是如此开篇的。其实很多物件陪伴我们的时间久了,再回想的时候都会怀有情感去对待,因为这物件里蕴藏了我们往昔的生活内容。此书作者说纸的时候,他就是以《我谈了场恋爱,不过对象是张纸》命名的题目。 便利贴:最近我很喜欢用便利贴,主要是写东西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比起传统的书签,便利贴更为方便。但要我好奇的是,便利贴上的胶是如何做到既能很好地粘合在书页上,又能在不需要的时候撕掉它对书页毫发无损呢?这本书就说到了这种神奇的胶的发明过程。 我与文具:上小学的时候我是一个文具控,尤其喜欢购买各种笔。以至于一个年级下来成绩并不出众,但是积累的笔有上百支,我的母亲为此大发雷霆,但我还是以各种各样的借口买各种各样的笔。现在回想起来,这些亲密的小伙伴都不在了,可都到哪里去了呢?到现在还是一个谜。

  《文具盒里的时空漫游》读后感(二):文具是这样改变人类文明历史的

纵观历史,人类文明历史久远。当人类有了自己思想,便试图将思想和文明通过各种方式予以传承和传播。思想和文化的传播,与声音和光等的传播一样,都需要介质作为载体。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载体。因此,文具的发展史,就是人类文明的进步史。人类是如何发明文具,而文具是如何改变人类文明的?我认为,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以自然为载体的原始时期
远古时期,在人类发明文字之前,人类文明的传播,大多依靠口口相传、结绳记事,以及包括文字、图像、雕塑在内的文艺作品。比如:阿根廷巴塔哥尼亚地区的手洞里,用颜料留下的林林总总的图画和手印,证明了7000多年前狩猎采集部落的存在;美国裘达库拉的岩石雕刻,布满了令人费解的符号和象征,留下了3000多年前切罗基族人的印记;美国印第安人的巨型木雕图腾柱,展示了1500多年前特色的部落文化。
由此可见,这段时间的载体大部分是自然界的岩石与山洞,而记录、传达信息的工具则是肢体、木棍、石器等。这也是文具的雏形。
——以动物和土地制品为载体的蛮荒时期
随着语言交流的日益深化,逐渐产生了相对固定的文字,比如楔形文字、象形文字等等。比如古人使用坚硬的工具在泥板或石板上刻字,著名的汉莫拉比法典就是杰出的代表。中国早期的人类更擅长使用动物皮毛作为介质,最知名的代表就是甲骨文。
由此可见,这段时间的载体就是相对坚硬,既能保存又方便取用的动物和石头、泥板等土地制品,负责记录的工具就是锋利的刻刀。
以上阶段由于存储介质的不可涂改性,橡皮、涂改液的文具也不复存在
——以纸笔为载体的文明时期
公元前8世纪,甘肃出土的纸片上就写满了文字。之后蔡伦又将印刷术进一步系统化、科学化,使得文化传播的载体相对固定起来。原材料也从废布、秸秆到木材转变,工艺也越来越复杂、专业,纸张质量也变得越来越精细。随着载体的不断进步,人类考虑到传播的便捷性和便携性,于是采用了兽皮、丝绸、竹简等作为载体,进而又推动了记录工具的进步,万能的中国人发明了毛笔;古希腊和古罗马在木板面上涂蜡,然后用铁棒在蜡面上划写;古代埃及和波斯将芦苇秆削尖当笔使用,欧美人则使用鹅毛笔。再之后,欧洲人发明了铅笔、钢笔、圆珠笔、签字笔等等。
由此可见,这段时间的载体基本以纸张为主,记录的工具也随之多样化。由于载体和记录工具的大幅跃迁,文化的传播空前剧烈,各种文明互相碰撞交织,构成了人类多彩的文明世界
——以数字为载体的科技时期
随着第一部计算机的诞生,标准着人类文明传播大繁荣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以其超凡的连接性,将世界各国不同肤色、不同种族、不同语言的人类紧紧相连。1956年IBM研发的全球第一个硬盘RAMAC仅有5M字节,相当于两个冰箱大小,体重超过1吨。1979年希捷科技生产了第一个硬盘。发展到现在,存储容量几乎没有上限。研究人员正在研发纳米计算机,生产一种称为量子比特的介质,能在单个原子上存储无限的信息。互联互通的网络更激发了文化传播的动力,文化和思想的交流已经出现全球化的特点,交流的宽度和深度更加广泛。
由此可见,这段时间的载体基本以数字化为主的晶体管、硬盘以及万物互通的互联网为主,记录的工具更加多样化,键盘、鼠标逐渐成为主流。
因此,文具的发展史就是人类文明的进步史之说,并非妄言。对此,英国文具俱乐部的创始人之一,著名的人气博主詹姆斯•沃德别出心裁的创作了《文具盒里的时空漫游》一书,通过幽默的语言,精彩的故事,向我们讲述了笔、纸、尺、胶水、订书机,甚至便利贴、曲别针等日常办公用品的来世今生,生动有趣,知识性和可读性非常强。比如,我们常用的A4纸,其中蕴含着有趣的数学问题。题目大致是:如何使纸张对折而长宽比例不变。这道题目的答案写在博洛尼亚市立考古博物馆中的一块1389年的石灰板上。这个神奇的比例是1:√2(约为1:1.41)。再比如我们常用的曲别针,代表着挪威人要团结一致、抵抗侵略军。是不是非常引人入胜的历史背景?
当然,我认为詹姆斯•沃德对文具最深刻的理解是对文具是否消亡的解答。他认为,文具历史悠久,不会轻易消失。他只需要重新调整,重新定义自己的用途。简言之,就是从技术转向艺术。这种例子比比皆是,比如我们的毛笔,篆刻等等,不但没有消失,却成为了一种永恒的艺术。
历史永远也不会抛弃这些曾经辉煌过的文具,因为文具从诞生那天起,就是人类文明的拐杖,支撑着文明不断发展进步。

  《文具盒里的时空漫游》读后感(三):文具不死

这本书分别介绍了文具盒、铅笔、纸、本册、订书机、橡皮、文件盒等常见的文具,背后的历史介绍的也非常详细,本来可以给到五星,但遗憾的是没有插图,所以勉强4星。
整本书里面最吸引我的是最后面的一句话:文具发展史就是人类文明史……几年后,文具是否会消亡?似乎不可能。……即使是看似灭绝的技术,在其他地方仍保持生机——不是与其他形式结合、改造成玩具或玩物,就是被业余爱好者和狂热人士保留下来。
本人是文具行业的产品经理,从业时间7年。上面这几句话,和我对文具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不谋而合
总结起来三句话——
1.文具的历史非常悠久
2.文具的外延非常广泛
3.文具不死

  《文具盒里的时空漫游》读后感(四):掰开揉碎

这是一个快节奏的时代,一个碎片化的时代,一个数字化的时代。这也是一个怀旧的时代,一个憧憬慢节奏的时代。一开始,我们乘着科技的快车一路飙驰,享受速度、自由、轻便与快意。渐渐地,我们又开始想念那个车、马、邮件都慢的年代。不是我们善变,只是人都矛盾。
这是一个拥有太多成功者的时代,这是一个充斥着复兴、梦想、伟业的时代,这也是一个人人都会熬点鸡汤的时代,于是我们开始想念脚踏实地朴实与低调,我们犹犹豫豫,又坚定不移地从一线的繁华喧嚣中退下来,去往天高云阔的辽阔草原,去找琴棋书画诗酒花。
我们总是在以为自己无所不知的时候被告知其实我们一无所知。我们总是向往着远方,却在某个巧妙的契机下发现自己对身边最常见的东西毫不了解。我们总是嚷嚷着我们爱这个,爱那个,可是这份爱没有根。
翻译这本书费了很大的劲,因为拿到手的只是pdf版英文原书,没有配图。译者首先是读者,没有图的情况下,只能自己去搜图,去查询,然而终究能力有限。能力有限,担心会招来骂声。尽力而为,但求问心无愧而已。还是有很多可以改的地方,可惜交了稿才想出来。
因为翻译了一遍,所以把整本书掰开揉碎看了好几遍,所以才有上面那么些絮絮叨叨的话。书中不少句子还是能引人深思的,但愿这件我觉得有意义的事不会让真正爱书爱文具的人有吃了苍蝇的感觉

  《文具盒里的时空漫游》读后感(五):书包里的秘密

林亦霖
这本讲述文具的书,薄薄的,封皮摸上去颇为有感触,一时间,那些熟悉的场景回荡在脑海里。
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第一支铅笔,那个时候的铅笔是黄色木杆的,笔的一端是有点硬的橡皮,擦起错别字来颇为费劲儿;也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第一个本子,那个时候的本子很薄纸张很黄,纸页之间是用胶粘合的,稍微用力便会散架;然而最让人头疼的莫过于那个时候的钢笔,放在文具盒里,经常会“悲剧”——墨水漏了一书包……它们是书包里的秘密,是那段回不去的曾经;就像书中写到的那样,字字含着他的深情。
文章以笔者的眼光去观察着文具的世界,从他身边的点滴变化入手。那些他用过的文具不断地发生改变,或是变得越来越好用,或是样式变得越来越新颖。因他提到的文具大多是国外的,只能去想象他买到一支好用笔时的开心;只能感受他发现一款新钢笔降价时的兴奋。
文中他谈到铅笔的几段发展给我的印象颇为深刻。铅笔看似很普通,却颇为讲究,因为墨质的不同,所以颜色也会有所差压;同时,因为铅笔的笔杆不同,需要的笔芯要经过不同的打磨,但就这一点就颇为不易,再加上考虑色泽,小小的铅笔竟蕴含着这么多人的努力。每每用着铅笔,总会想到,我们的先人就是拿着那些碳灰涂涂画画,或是开心时的图腾,或是难过时的勾勒;千百年后,那些粗粗短短的木炭棒子成为了我们手中的铅笔,成为了很多作家写作的不竭源泉。他在书中提到的一种铅笔,因为铅质好,用的感觉好,现在比以往的价格要翻了几番;人们买来不是为了做纪念,而是用它来书写、来绘画,那个品牌的铅笔给人一种幸福的感觉。

  《文具盒里的时空漫游》读后感(六):恋物癖的最高境界:他为文具写了本书

如同我们身边的许多宅男怪咖一样,《文具盒里的时空漫游》作者英国小伙儿詹姆斯·沃德的精神世界也是一般人难以领会的的。看看他个人博客的名字——I Like Boring Things(我喜欢无聊的东西),简直就是怪咖宣言。对于这样的他来说,为自己所挚爱的文具著书立说丝就丝毫不让人感到讶异了。
不知是否因为被英吉利海峡隔绝于欧洲大陆的缘故,英国的土地似乎有种神奇魔力 ,除了孕育出蓬勃的亚文化以及哈利波特,这儿似乎也盛产怪咖,詹姆斯·沃德便是其中的翘楚。要知道,他那个有着怪里怪气名字的博客可是引得BBC、《观察家报》《每日邮报》等牛气哄哄的媒体争相报道,名噪一时
除了大脑回路可能异于常人, 性格敏感细腻大约是怪咖们的一大共性,他们的注意力经常会集中到日常中极其细微的东西,比如一枚回形针,再顺带挖掘出隐匿在回形针背后的错综复杂的历史背景及人物的情感羁绊。在《文具盒里的时空漫游》中,他这样写道:“除此之外,我还关心人,那些藏身于我们司空见惯文具背后的人。他们的生活,他们所经历的往事。他们是谁?他们的种种经历到底如何?我想弄明白。”无法进入怪咖们的内心世界,是因为我们太过于自以为是,我们的内心已被世间的纷扰打磨得过于结实坚硬。而怪咖们始终如一的天真单纯使得他们还保有一颗柔软的心。
詹姆斯的文具盒之旅始于一只维洛斯牌的文具收纳盒。他从故乡小镇的一间文具店与之邂逅,一见倾心,如获至宝。然后小心翼翼地捧回家,细细地将之填满。从67枚曲别针开始,然后是回形针、铅笔、橡皮……以及所有你能想到的文具。
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的眼前一直闪现着这样的画面:顶着一头栗色卷发、有着Thom yorke式病弱气质的男青年,一面摆弄着手里的文具,一面碎碎念着自己收藏的每一件文具,深情款款,不时还会露出谢耳朵式的狡黠自得的笑意。只不过,比起《星际迷航》与克林贡语,詹姆斯显然更倾心于大卫林奇、库布里克的电影和地下丝绒乐队。
比如,他会以大卫林奇的代表作《橡皮头》作为引子,将橡皮的历史娓娓道来;谈到胶水,又忍不住轻声哼唱起地下丝绒的那首《I’m sticking with you》。对于大部分读者而言,文件分类系统部分的内容可能有些枯燥。没关系,那就搬出电影大师库布里克来救场。已经有些昏昏欲睡的读者的八卦之火重新燃起:哦。原来库布里克是个超级文具控,对文具挑剔到变态的程度。
作为一个怪咖,詹姆斯的自然阅读量也足够大,所以书中经常会无伤大雅地掉些书袋;他的阅读口味也是叫人难以捉摸。从专利文献、斯宾塞到斯蒂芬·金、斯坦贝克,甚至还有《后汉书·蔡伦传》,这些作品中关于文具的典故詹姆斯举重若轻,信手拈来。
为了弄清那些藏在文具中的小心机,詹姆斯数次给英国最大的零售百货连锁店发邮件,为的是弄清该公司一年的铅笔消耗量,甚至不惜向该公司投递了三十多个职位申请,即使被拒绝多次,也没有放弃。最后终于弄清答案——1300万支。
身为英国人,英式幽默与毒舌当然也是詹姆斯的拿手好戏,比如这段“与此同时,伦敦用作纪念品的笔只能死死抱住任何有历史意义的东西,试图证明自己的存在,也不管效果如何……不过,伦敦有一点明显比美国强,那就是王室。可是,即使是在这么落伍的领域,伦敦的纪念品店还拼命地怀旧——主要画面还是王太后和戴安娜王妃。”再调侃本国文化时,还不忘搭上好兄弟山姆大叔,简直吐得一手好槽。
我不知道詹姆斯·沃德是否受过写作的专业训练。他用幽默诙谐的笔触和缜密的逻辑思维将这些关于文具的零散故事不着痕迹地串联起来,即便我非文具迷,也可以读得津津有味,欲罢不能。
他笔下的故事比单纯的文具测评报告有趣得多。百乐、辉柏嘉、施德楼、万宝龙、派克、MOLESKINE……,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文具界大牌,除了留下“贵价”“好用”“好看”等模式化的印象之外,第一次变得血肉丰满起来。了解它们背后的历史典故,了解了发明了他们的那些人——他们是和我们一样的小人物,仿佛我们手里的笔也被赋予了灵魂。我们忍不住开始去关注身边的这些“小”,一支笔、一根线头、一粒稻谷、一片花瓣,这些卑微的灵魂后面竟然隐藏着一个如此丰富迷人的世界。
而詹姆斯书写本书的目的仅仅是想向我们介绍一番自己挚爱的文具吗?在书的最后,他抛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文具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文明史。这个颇为大胆的观点,竟让人找不出反驳的理由。是啊,我们从课本上习得了太多关于历史事件、大人物的知识,却忘记了:历史就是由无数个“小”堆积而成,比如在我们书桌上静静躺着的笔,如此平凡而不起眼,但它却改变了人类的发展进程。

  《文具盒里的时空漫游》读后感(七):比偶像同款更有魅力

开学季正是文具销售的旺季。我们小时候,中华铅笔、英雄钢笔、双头砂橡皮是标配,长辈云,太花哨的文具易分心,还是简单朴素的好。现在流行的文具则更注重功能性:电动卷笔刀、无痕修正液、色彩斑斓的荧光笔,每一样都教人爱不释手。
伴随手写的式微,文具控反倒增多了,光是近年兴起的手帐,就给了文具控多少败家理由。倘若文具控资深到一定程度,会有令人惊叹的杰作,詹姆斯·沃德就是一例。他将文具的历史写进《文具盒里的时空漫游》一书,几乎囊括了书桌上所有文具,不啻一本动人情书。
每一种文具的诞生都蕴含实用主义的目的,今天视为理所应当,殊不知曾令多少人抓破头皮。灵感常常蹲在意想不到的角落,比如圆珠笔的灵感来源自滚过尿液的小球留下的痕迹,固体胶棒缘于设计者在飞机上偶遇涂抹口红的女郎,造纸纤维师法黄蜂筑巢……人类不断发明、改良文具,终有一天,“不会再有潦草难辨的字迹,笔墨用尽、铅笔折断或者墨水污迹。只有一个流畅、无缝、高效的未来。”
文具的历史戛然而止,从此尖端文具和电子设备席卷一切?当然不可能!君不见,抛弃了卷笔刀的自动铅笔敌不过木头铅笔千变万化的笔触,方便耐用的圆珠笔阻挡不了钢笔拥趸者的热情,电子记事本强大的云端同步功能也不能替代纸质记事本的扎实安全。显然,方便与否并非我们判断实用性的唯一标准,文具不仅辅助我们写字,也帮助我们创作。而创作是感性的,灵感可能来自于铅笔划过纸面的沙沙声,可能是墨水中某种原料的香气,可能是那抹不浓不淡不褪色的墨迹。
于是,聪明的品牌将自己与大文豪、艺术家的形象关联起来:约翰·斯坦贝克情有独钟的黑翼铅笔、海明威、梵高、毕加索最爱的鼹鼠皮笔记本、纳博科夫赫赫有名的小卡片。帕慕克曾在《巴黎评论》的访谈中提到,他早年喜欢模仿文豪的创作癖好:一杯咖啡、方格纸手写等等。当我们用着偶像同款文具,谁人心底不曾漾起几分幻想?
不过,沃德还是提醒我们,不要过于执着于所谓的品牌文化,历史可能仅止于传说,更不乏张冠李戴和投机取巧。尽管纸张的触感、钢笔的手感之类不可言传的妙处未免感性,全然抛弃理性也太傻了。譬如有这么一段历史:手帐爱好者熟悉的moleskine(鼹鼠皮)笔记本某日突然一本难求,原因只是包装上多了一句“中国装订印刷”。使用者们抱怨笔记本不比从前意大利工匠手工打造,转而囤积起旧款本子。但事实上,从第一批鼹鼠皮开始,都是中国制造,为加注明罢了。沃德忍不住吐槽,作为造纸术发源地,中国工艺一度遥遥领先,若追捧文化却摒弃历史,真是双重标准了。
说到底,今天我们对文具的诉求究竟是什么呢?沃德说:“手写的时候越少,我们反而越珍惜。”与其面对昂贵的笔记本拘谨得不敢落笔,不如选择普通记事本尽情发挥来得自在。设计也好、文化也罢,适合自己的要比偶像同款更有魅力呢。
——丙申年读詹姆斯·沃德《文具盒里的时空漫游》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