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各自爱》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各自爱》读后感精选10篇

2017-11-24 21:11: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各自爱》读后感精选10篇

  《各自爱》是一本由黎戈著作,九州出版社出版的320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015-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各自爱》读后感(一):淡而有味

套用黎戈在《无手之抚,无唇之吻》中的句式:黎戈与毛尖之间,我更喜欢黎戈。这两位长三角年龄相仿的女作家,均以评论见长,从某种意义上而言颇为异曲同工。黎戈是个典型天蝎座女作家,而毛尖身上亦有天蝎型人格,她们的思想河流一样深邃,敢于与传统离经叛道,用词精准理性内心火热感性文字有一种特别的张力。梁文道觉得毛尖的散文很才气洋溢,且带有一种聪明、皎洁的智慧,特别是她谈到或是损一些人物时,效果强烈。黎戈则更趋于平和,少卖弄,甚至她的朋友这么所概括的:有一种“拙意”。而恰如傅山所言:“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率真毋安排。”我曾经迷恋于毛尖的字字珠玑分寸老练,而在遇到黎戈之后,却更沉醉于天然去雕饰的温润
读黎戈的文字,有相见恨晚之感。遇到这样一位与自己品位志趣颇为相似的女作家,实属缘分。《各自爱》是一本黎戈的随笔散文集,与《因自由美丽一脉相承,收录其所读所悟与其生活日常。全书共分三部分,“侘寂贴”所录多为书评或散文,旁征博引,手到拈来。她说,“萧红是一个热情的傻妞遇到了乱世渣男张爱玲是一个过于条理的人遇到了完全不可理喻的随机性世界。”“字字言俗,唯恐唯美,可骨子里不做人情文章,不敷衍一字虚言,彻夜读闲书的脱俗之气,藏也藏不住的。” 当看到一个自己喜欢的女作家写另一个自己深爱的女作家张爱玲,用词入门三分,句句写到心里,更是欢喜。第二部分“白色俄罗斯”则将读书主题聚焦于苏俄文学,因自己毕业论文做的是苏俄文学,颇多共鸣,光是那些性感的长名字,就足以回忆起青葱的校园读书生涯。最后的“四季歌”部分,黎戈的笔触则更为琐碎日常,细数平淡生活之小趣味,她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纯知识女性形象,而是一个爱星座花草的宅女。
此外,若要强调此书不仅有审美之要,还有实用之功,那不得不提对于学写书评的人,黎戈是一个极好的领路人。而她所倡导的“甜区”理论,亦能给书评学习者以启迪。上段刚巧着手在写《京都山居生活》的书评,正觉自己辞藻华丽,遂向群友献宝,不料遇到资深书评群友一针见血,生生把一本包罗万象的书写浅了。当读了黎戈的《宁静无价》与《怀抱一颗听雨的心,才可以安贫为道》之后,有种豁然开朗之感,文中一阵声东击西,搜罗了各国作家的神交之文,不仅只是将感受落于纸面,而是充分调动了更为丰富背景知识,领会更深的禅意:“树下观花落的那个人,必有颗闲寂的心。”黎戈极喜欢陈丹燕,说他的文字“敏感度和平衡感都好:捕捉情境细节,人内心的波澜及不洁处。像素高却不尖厉。”并坦言自己一直在学习这样的技术,而在我们普通读者看来,她的文字已然做到了“像素高却不尖厉”的境界,因为读的书够多,便有了底气,文章亦形成了“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风骨。
在与书名同名的篇章中,黎戈说,自己是热爱平淡关系的热,平是“没有峰值的恬淡稳定”,淡是“不侵入,不黏着,不齁甜”,这样的道理,为文为人皆是在理。

  《各自爱》读后感(二):足下各自爱

“不得执手,此恨何深。足下各自爱,数惠告,临书怅然。”——《执手贴》
黎戈的书基本是出一本就会留心着去找来看,如同期待一位旧友一般。很熟悉的笔调但是仍然想要看看其最新的近况。
或许是出生成长的年份差距,对于俄罗斯文学无法有那样的热爱和执着童年时候记得也是读了不少时间的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想到还有一个暑假困顿于高尔基的几本自传体就有些头皮发硬,冗余的文字读完并没有太多的成就感,从中感受到那个干冷国度嘈杂混乱底层生活的粗暴,对于生长在南方的小女生来说太过强烈和刚硬。直到成年毕业后在北京飘荡的几年感受到北方文化冲击才对俄国的风貌能够有稍微更全面理解部分。有半年每天下班都会徒步经过俄罗斯大使馆的日子,肃清稀少人流与隔壁的簋街人潮形成了剧烈对比。 每天在这条有着不少狗屎的街上来回奔着自己想要的目标,也算是一段难忘人生经历。奈何长大后就再也没有那份再打开俄罗斯名著闲暇之心了。
生活、相遇、恋爱美食阅读,旅行。。每一部分都组成我们的生命和回忆。时间会推动我们不断往前,即使我们努力脚下停住,脚下踩着传送带一样不断走向未来,只不过和周围人的距离拉的越来越远了。从一开始到最后,我们所真正拥有的也就是我们自己,所以我们真正应该爱的是自己。无论最后与爱人的关系如何,是见不得对方过得好抑或者是心怀对方但只能遥遥相望,自己过得好便是能给对方最好的讯息了。人过25岁之后就越发感觉时间的飞速,对于用心这件事情也有了不一样的理解。在匆忙物质横流的当下,在对方身上花上心思和时间才是真正的珍贵认真。赚足钱买的那些logo的确是可以永恒存在,但是送给你和送给他的差别又有何在。说不定只是批量购买,一样哄哄你了事罢了。
认真的生活体现很多方面,有如黎戈般可以对生活的细节进行关注和细细品味,也可以对自己所作行为认真负责。自己身上的投资往往才是最实在和有投资回报率的。

  《各自爱》读后感(三):爱之书

        黎戈的才情兼备,同时她的阅读量之大;阅读面之广让我惊叹,与之相比,我简直文盲一个,读的书少得可怜而且过目即忘。同样是一天24小时,我茫然的过了一年又一年。
    似乎上天眷顾勤奋的人,黎戈 ,总能从忙碌疲惫中挤出时间读书写字,集结成册。让我这样迷失在琐屑生活中的人,读了她的书,犹如醍醐灌顶,得以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摘抄一下其中的目录:
/ 宁静无价
/ 书信里一个女作家的干净与自持
/ 纸窗,纸衣和染色纸
/ 颜色植物亲戚关系
/ 耶路撒冷异乡
/ 被小说打败的自传
/ 甜区
/ 辛波斯卡:日常生活颂歌
/ 逐一点古中国的烟尘
/ 茫然尘世珍宝
/ 素以养绚
/ 如果你的母语是非洲的孤独
/ 文字的手艺
/ 老式文青白色俄罗斯
/ 鼓点
/ 茨维塔耶娃:无手之抚,无唇之吻
/ 托尔斯泰:多棱
/ 邻家大哥契诃夫
/ 纳博科夫从俄罗斯带走了什么?
/ 布罗茨基:精神富贵
/ 内米洛夫斯基:冷血与热爱/ 俄国作家们的书房
/ 万物有灵且美
/ 星座迷
/ 鸟迷
/ 平安如馨
/ 早起
/ 咬春
/ 青团又叫清明
/ 香城
/ 谷雨说雨
/ 撸柳球
/ 初夏心情无可说
/ 入夏话蚊香
/ / 温补心性的女红
/ 我爱厨房
/ 而我是多么喜欢,这样平淡的厮守
/ 2014年夏天,我一个人住
/ 妈妈爱皮皮
    若非内心热爱,怎么能有她的爱之书?
    黎戈对草木四季;亲子之间温情的描写是我喜欢的,读来令人心柔软
   在我痛别母亲最灰暗的日子里,温暖我的,还有来自远方的一道光亮
   不管将来如何,爱生活,爱家人爱自己,爱一切所爱。

  《各自爱》读后感(四):一粒一粒的金屑

作者:这么
我读黎戈的文字,总会产生两种冲动,一是写,许多想法与感觉被激发出来了。二是读,她阅读面广,阅读量大,书中人、事、物,经她一提,也就很想把这本书找来看看了。比如旧俄时代一大批作家,我就是这样跟着她认识的。还有诗人惠特曼的散文集,画家夏加尔的回忆录……省时省力开阔眼界的同时,我还发现,有一些书,从前看过的,当时怎么就没觉出有多特别?还有一些,索了骥来,兴冲冲翻开,同样的段落与句子,又并不如从她文章里看到时那样惊艳。难怪曾有人说,小心!黎戈的文字是有魔力的!
  我起先疑心她在给帕斯捷尔纳克、爱伦堡、惠特曼们当书托,想想又不大可能时空距离差了点。思妥再三,有一天忽然意识到,很可能,这是因为,我们并不具有她在读与写中的那种静气,也就没有她对于作者那样的敏会知心
  包括我在内很多自称“读书人”的人,总是急于从书中获取愉悦营养,偶有一得,欣然宣告,略有失望,便忙着摘摘作者,批评文本———换句话说,我们是太想要让阅读来满足我们,证明我们了。书山路迢迢,生怕一朝错过风景,这是读书人特有的一种急功近利,智识之障。
  黎戈不是这样。她的阅读不慌不忙,像每日例行饭后散步,今朝风色好,当然历历领受。然而,于全景中截取点与面,以微距仔细对焦,同样是她擅长和热爱的。比如路上一朵野花、一截树枝、一块卵石,少有人打量。她一弯腰拾了来,案头一摆弄,一拍照,发个微信,朋友圈里就一片拍手叫绝。她就有这样的耐心和慧眼,生活中,能够发掘日常细微之美,阅读中,能够体味作者的闲笔和种种曲折幽微。一般读者未必注意到的,经过她的眼、心、手,被解码,被放大,被泽,展现出特别的动人。这动人之处其实是她和原作者共同成就,有她阅读中的借力,也有她本身的文学创造力
  她又像在一个个寻常夜晚,于城市深处放飞孔明灯的人,总是能抓住一本书中最真挚深沉优美的细节,把它们从字海中提出来,用自己文学审美的火柴,点亮了,手轻巧地一抬,夜空中升起了一颗暖黄的星。
  这是天赋,也有后天的自我训练。如切如磋,从最初到现在,翻开她一本又一本的书,几乎能听得见那轮与辗的细语;看得到光泽是如何绽放,又如何内蕴;触摸得到越来越温润坚实的质地。说到用生活来进行阅读与创作,以人生来观照文艺,以文艺来滋养生命,真的,我不知道现实写作者中还有谁比她做得更好了。这也是我最佩服她的地方
  跟黎戈其实相识很早,一直并未谋面。说起来在网络时代也并不奇怪。完全以文字相交,最初是腼腆珍惜,慢慢地觉得这样也很自然
  我在豆瓣上认识她。大约从二零零一年起吧,她很少出现了。以为只是大家都干过的戒网,迟早要回来。后来又听说是家事忧烦,也没有特意去打听。只是她离开的这几年,整个网络似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豆瓣这个小众文艺综合网站,慢慢也成了社交所在鸡汤与麻辣文盛行,婚姻情感指南、成功学教程,轮番轰炸。各路写手抱着一夜成名目的而来,扔密集的文字炸弹,有的哑了,有的响了。而认真经营着书影音,交流着写作与生活的人们,从不适应,到焦躁失落是也是难免。有一阵子,看着些熟悉而喜欢的作者,一边发着牢骚,一边努力迎合大众潮流,写出水准大失的东西,确实很感失望。好的文字让人平静充实不好的,则让人躁动空虚,并产生深深的自我厌恶感。
  总之,很长时间,被外界喧嚣和自我情绪的恶潮冲击,我无从坚持读与写的习惯有序的生活步入了茫然,一会儿想去开牛肉面馆,一会子又盘算开店卖情趣用品——需要这些的人,总比读书的人多些吧!
  偶尔就会想,黎戈她在干什么?答案现在出来了,她在写书。这一本比前面的更沉著更清澈,是经过自我疏理、沉淀排异之后的一片清明。
  她是彻头彻尾的读书人,也是全身心地爱着生活,爱着这苍茫琐屑的俗世凡尘。她打通了读与写、文艺与日常之间的通道,她的文字,就是她的私家园林,望、寄、思、隐的同时,也提供日常起居坐卧的舒适便利。愉悦眼球,又照管心灵,而且,不吝向公众开放
  她喜欢工匠,觉得手工业者的生活与己最亲。按日本漆器名家赤木明登的话说:“工作重要,只要努力自然会走出一条道路。日子得好好过,生活态度自然会呈现在工作中。”生活即工作,工作即修行,在日常的劳作,人和人的交往中,一点一点扎实地获得明亮而宁静的心境。欣然自承为资深文艺女青年的人,居然持这样质朴的生活态度。这态度也运用到了写作上,黎戈的日常生活与文学创作之间是同步的,没有落差的。生活在滋养着文学,为其提供土壤阳光与水。文学也反过来,润泽着生活。
  确实,有很多艺术家用透支和耗损生活的方式来滋生作品。可总还有一些其他模式的,比如黎戈这一种。并无高下之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的天性,这也不可勉强。不过,如果能够选择,我肯定也乐意选择黎戈的这种。谁会不乐意呢?
  像个工匠,黎戈每天有固定的阅读与工作时间,一丝不苟。我看到她工作之余,忽然漏出一句抱怨大意是今天不抓紧把读书笔记做完,明天这本书就会像根本没读过一样飞走了。不禁哈哈大笑,心中有点窃喜,知道她不是高高在上飞翔着的,她有和大家一样的苦恼:青春远逝之后,记忆力变差。路长嗟日暮,唯有继续向前,勉力加餐饭了。
  这样看,黎戈的写作其实有着一股拙意。傅山说过:“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这世上,做学问,做工匠,搞艺术,写文章,行进到一定地步,拙将比巧更难,也更可贵。这是非个中人不能深谙的滋味。她自己也说她的每个字,都是跋涉了千山万水才来到笔下,带着疲态,各各安身落坐。这句话里,吐露的是创作的艰辛与喜悦,疲倦而安心着。
  她的文字质感密实,但密集中有放空;文气轻松,而疏朗中有端凝;气息宁和,于不经意处,又多有摇曳之姿。让一切让我奇怪地联想起一棵香樟树。像香樟树那样生长缓慢,木质坚硬,也像香樟树那样树干挺拔,叶冠浓密秀丽,自有楚楚风姿。也有那股清且涩的药香。如果拿来做家具,做器盒,这香气就渗进每个日常,低调而清平地存在着。并在时间里变得贴身,暖心。 
  她的文章里有十二分诚挚,有充沛而自持的情感——“见此茫茫,不觉百端交集,苟未免有情”的“有情”与“情之所钟,正在我辈”的“钟情”。她写家庭生活的文字,一直是我最喜欢的,在温婉、明亮的基调下,是强烈的生之痛,生之欢欣,在她的笔下,爱即是英雄梦想,也是一粥一饭,手足相抵。一边读,心中一边起了平凡人生的震动。
  黎戈还有一个让我惊讶的特质,世间她感兴趣的东西如此之多,看她随笔写来,常常是由一点,引发出工艺、历史、文学、自然、建筑、美食等多头并进的探寻,从一个兴趣点跳到另一个兴趣点,生发出一大片新天新地新问题,真是好玩。上能触摸伟大人物的心灵,在他们创造的世界里旅游,下接凡尘地气,讨论柴米油盐,提着菜蓝子驻足偷听街边小儿女拌嘴,看着她自由地出入于这一切之间,快活的样子,自己也跟着高兴起来,感到人生充实,不知老之将至了。
  她有一个自己的繁华世界,从静与拙里生将出来。这不仅是文学意义上的,也是属于人生的。到了我们这个年龄,人生的命题,沉甸甸地握在手心。真是岁月忽已晚,关于爱关于时间,眼睁睁看着一笔一笔亲笔写下的答案,不能涂不能改,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和相伴之人终将别离,这些是多么真实的惶恐,多少夜半惊心。
  所以我很爱看黎戈的著作。同为七十年代生人,差不多的教育背景,人生轨迹,甚至同样面对过的困境,还有那些过日子的琐屑——接皮放学,放下书到厨房剥青豆,因为母亲夸奖枣红的衣服好看,就经常穿上这件去看她,好让她再赞不绝口一回,借以弥补一点少女时期的执拗与叛逆……
  这些细节特别温暖亲切。她把它们,称作时间的金屑。“说起来都是些平淡的琐事,但我珍惜这时间的金屑,茫然尘世中,这是我唯一能手握的金沙。”在这本新书中,她写道。
  帕乌斯托夫斯基曾说过一个金蔷薇的故事。老清洁工人为了祝福所爱的人,收集首饰店扫出来的尘土,筛出其中的金屑,终于打出了一朵小小的金蔷薇。金蔷薇并没有能送到那个人的手里,但是——
  苍茫暮色中,怀着痛楚与失望而死去的老清洁工,他的脸变得严峻而静穆。甚至让人感觉到,那张脸是非常好看的。
  帕乌斯托夫斯基用这个故事比拟文学创作:“每一个刹那,每一个偶然投来的字眼和流盼,每一个深邃的或者戏谑的思想,人类心灵的每一个细微的跳动,同样,还有白杨的飞絮,或映在静夜水塘中的一点星光——都是金粉的微粒。”
  收集着金粉的微粒,锻造成一位作家自己的金蔷薇。不仅如此,我们的一生,我们整理着内心,日复一日,用时间捕捞着时间,用生活去沉淀着生活,用爱去造就爱,也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啊。

  《各自爱》读后感(五):所以,少谈八卦多读书

黎戈是这个世代里一个好读者的典范。她读的勤恳,用心,把自己放进去,理解作者,感受文字,她把书当做生活,最重要的,她对此没有一丁点的傲慢。
傲慢,这是现代病。消费主义激发了人们的懒惰之外,更培植了人心的傲慢。当你拥有挑选和批评一样商品的权力,当你处于无数诱惑和选择之中,当商家们狡猾的宣称“消费者就是上帝”而你听进耳朵,你会发现选择这一个而不是那一个是一种恩赐,你会以为自己是它们的主人。包括书。
也许是书籍疯狂印刷的副作用,也许是“敬惜字纸”的时代真的过去了,人们读书的耐心正在下降,大部头除了装点门面,已无市场,哲学不如心灵鸡汤,文学不如故事流行。人们需要轻松一点的,舒服一点的,口感好一点的,他们说:“人生已经这么艰难,还不让我在读书时快活一点吗”?
这当然无可责备,但正因如此,正因为大部分人都在阅读上不肯花费力气,才使得黎戈显得如此难得。她在新书《各自爱》里写道“每天,我对着书本的时间略等于一个正常人的工作时段,至少八个小时”,而她并不是老师,不是编辑,也不是校对员,她只是一个普通读者。她对书本没有太多要求,她大量阅读,只是想“去看看伟大的心灵”。
我很早就开始看她的博客,她写得不多,但持久,写的题材不广,但写得好。写得好是个很模糊的评价,具体来说,是她文字青翠,不扎眼,不炫技,并且眼光犀利,一眼看出一本书的好与坏,又加上她善于通感,对味道、颜色非常敏锐,而且她看得多,眼界宽,同类比较来去自如。
除此之外,她的文章能够透出她的状态,一种手艺人的状态,教人喜欢又羡慕。手艺人是什么状态呢?就是只看见具体的一件事,比如烧陶瓷,眼睛里便只有陶土,手跟着转,不容疏忽,心无杂念,对手中在做的事情有敬畏,有感情,不与外界过度攀比,而专注于眼下。手艺人的心是澄净的,安稳的,对时间是有信心的。
黎戈正是这样。她的新书《各自爱》中有一部分叫“白色俄罗斯”,是她读旧俄小说的笔记,她读托尔斯泰读契诃夫读茨维塔耶娃,她不关心流行什么,她有自己的步调,尘世莫问。
写作也是一样,她不喜欢坐而谈道的文章,因为那样的文章无需做资料准备,袖手空谈即可,虽然回应率高,但其实对作者和读者都营养有限。她对自己的要求是:既然才能不足,那就尽量多写实在具体的东西,一本书,一个物事。尽量控制乘着文气而来的过度主观发挥,把文字压实一点。
她说,“我写文章也特别笨,从搜集材料到信息处理,每个字都是一脸倦容,长途跋涉来到我笔下。”但即使如此,她也不像鸡汤文和麻辣烫文妥协。她对麻辣烫文的分析,非常精准,所谓麻辣烫文,就是看起来痛快淋漓,口舌犀利的文章。它和鸡汤文看似完全对立,其实有想通之处。“就是靠或刺激或甜美的口感做小本生意,不在食材上下苦工。你读完以后,会有短时安慰或宣泄的快感,之后呢,什么也不剩。”
书太多了,文章也太多了。读得用心,写更要用心。
黎戈说,她不希望临终回望,自己一生尽忙着和烂人较劲,和神经病耗神,她说,“所以,少谈八卦多读书。”
我点头。

  《各自爱》读后感(六):静与拙里生出的繁华世界

(这其实不算是一篇书评)
1. 关于缘起
    
    07-11这几年,对阅读重新产生了兴趣和依赖,基本每月两次往返于住地与首图。黎戈就是那时候进入视线的。
    《一切因你而值得》是我读她的第一本书。说来好笑,当时从满架子书上看中它的原因是它很干净。图书馆的大部分书真是脏得难以下手。干净,一是新书上架,二自然是读的人少(当时)。
    阅读中时常遇到惊喜,有些如微澜,过去了,就消失了;还有些如遇见爱情,经过初时的惊艳,经过时间的考验,变成钟爱;开启新的视界,甚至改变生活方式。黎给我的,显然是第二种。
    《一切》写了54位大师。以西方人居多。每一篇文,都是一段温柔的时光;即是大师们的,也是黎的。下笔写这些人须以大量阅读为前提,黎的书房形态,可从中窥见一斑。
    绵而不软,华而不艳的文字,像讲故事又像聊天,将他们娓娓道来,让我这个从来不曾喜欢西方文学的人也毫无滞涩一读到底。
书还给了图书馆,虽然不喜欢编辑的风格,但为了黎的文字,还是买了一本收藏。在下单的时候,发现了黎的第二本书。
2. 生活就是由平实琐碎构建起来的,她倾心热爱着那些市井喧嚣
    
    很多人觉得,文艺离生活很远。但其实包括黎戈、王芳芳、蔡小容、刘瑜等一大批文艺姑娘,她们读大量的书,写华丽或平实的文字,过个性的生活,关注体制与政治,非常接地气。
    黎对生活的观察体悟,在《私语书》里表现得淋漓尽致。枕头,扇子,野菜,碎花布。。。。。看上去像喃喃自语,但文字有质感,有密度,需要一边读一边反刍,不知不觉就内化了。
    其实她的书中大部分是读书笔记,她最初被关注到也是因为广泛的阅读之后精到的书评。可是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她写生活中那些琐碎之物。
    “晨读结束。去买山药和羊肉。家里常备着红枣,当归和枸杞子。炉子上炖汤的咕嘟声,是冬天最好的注脚。天天看天气预报,灌晒香肠的好日子,快点来吧”。-- 黎戈微博
    “正逢情人节,他炖了锅鸡汤给我喝,是用青萝卜也就是俗称的水果萝卜做配料,炖出一锅色泽暧昧的汤,吃鸡时他一定等我吃完大腿和鸡翅,才把余下的骨架啃掉。比起很多女孩子收到的衣服和化妆品,那些穿肠而过的好吃好喝,是我对他的温暖记忆”。-- 《各自爱》
    以最放松的心情,就着安宁的书房灯光,读一段黎戈,也许你会对喧嚣的人世鼎沸的人声改观。去,从每一日最细小的地方发现美和爱。管它时间怎么流逝。
3. 走出自己的“甜区”,还有一些你不曾领略的风景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甜区”,就阅读而言我的甜区是东方小说,散文部分的美食、家居、旅行、笔记,以及古诗词。这些全都被黎的甜区所覆盖。这是我为什么会喜欢她的重要原因之一。但以前从来没有发觉,直到读到她的《甜区》一文。同时也意识到自己的窄和感性。
    “走出自己的甜区”,像一个点拨。
    我默默地把书架上落灰的《贝壳的自然史》,《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等等翻出来,一边翻一边笑出声。
    想来也不仅仅是阅读,一个有趣的人总是有与自己的甜区的对立面的,比如大家闺秀林黛玉,那样的家庭,她应该是温驯得体的,但她骂人,她伤春悲秋到超出你认知的范围(一般人是不会去葬花的),她尖酸刻薄得可爱;又比如史湘云,也是闺秀,但她吃肉喝酒,醉卧花阴,爽快利索。
    走出甜区是黎自己的一个尝试,所以她从人文领域延伸到自然科学领域,对我的提示是,要做一个更有趣的人,更多面更立体,去做一些自己以为不会去做的事情,去欣赏一些自己以为不会欣赏的人。
    我歪楼了。
4. 关于《各自爱》
    黎的新书里最喜欢的一辑是四季歌。把烟火气的日子过得愉悦安宁,撑过健康出现问题的恐惧,写青团,蚊香,端午节,还有最重要的皮大人。
    自从读黎之后,越来越学会自愉,去发现生活里无处不在的小惊喜与小快乐。
    虽然钱钟书说“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要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但一边看一个人的文字,一边揣测她的个性习惯喜好 – 爱穿洋装还是抹布,是西装革履装相还是背心短裤嬉笑怒骂,还真是极有趣的一件事情。黎在我想像中,更接近于蓝底白花布,家常,细碎,接通了文艺与生活的天地线,是一种烟火气般的温暖;静在书房,动在家常,并不故作优美,却在静与拙里构建了繁华世界。
    “不得执手,此恨何深。足下各自爱”。泪盈于睫。愿君安。

  《各自爱》读后感(七):茫然尘世的珍宝

茫然尘世的珍宝
黎戈是最近几年对我影响比较大的一名70后作家,很多时候我都追随着她的阅读轨迹在选书读书。她的新书《各自爱》,读来如同一首首小夜曲,舒缓而宁静。我常用安宁的睡前时光,每天读上几篇。全书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侘寂贴,白色俄罗斯,四季歌。“侘寂贴”收录的文章有黎戈自己与书相伴的生活,还有书评,以及与植物、工艺、民俗等相关的内容。“白色俄罗斯”是黎戈多年来阅读苏俄文学的一次系统整理。“四季歌”则黎戈所记下的,她日常生活的点滴闪光。
我很喜欢《旅途中的书》,黎戈讲述了每一次旅行来临时她如何选择旅途中的书,如何在卧铺上伴随着火车摇摇晃晃的节奏进行阅读,如何在每一个旅行的地方逛当地的书店,买下一本本与旅行经历相互牵挂的书,如何在读着读着一本书时,发现身边的景和手中的书竟是那样契合……类似的经历我都有,每一次长途旅行前,我都怀着喜悦的心为自己挑选旅途中的书,也因为有书,我并不反感北京和我的家乡重庆之间那长达20多小时的火车。
和黎戈有相似的有对书的挚爱,但要说到阅读的深度广度强度,我就差得太远。在上有老下有小的琐屑日常里偷来时光,黎戈每天的阅读时间长达8个小时。“白色俄罗斯”这一章中,黎戈将她多年来的苏俄阅读史做了一次梳理,托尔斯泰、契诃夫、纳博科夫、阿赫玛托娃、茨维塔耶娃、布罗茨基、爱伦堡、曼德尔斯塔姆……每一个俄罗斯作家的作品都又大又厚,很多原著我都未曾读过,但黎戈对他们每一个人的作品和生平都有着独特的见解。她评价托尔斯泰说,“他最擅长的,恰恰是勾勒人物的混合气质——他书里没有纯粹的人物,甚至他歌咏的女人,她们统统都是有污点的,日常质地的,斑驳的带着杂质。”她写爱伦堡:“十五岁弃学,投身地下活动,十六岁被捕,十七岁在境内孤身流离,每晚都得奔走寻找新的住所,有时只能靠妓女收留,十八岁被驱逐出境,十九岁在巴黎写诗,二十岁生孩子。短短五年的生活流域,也许大于很多人一生的广度。想想我们呢,是头拉磨的驴,一生的活动半径可以里数计,0岁,20岁,30岁,没有一个转角埋伏着惊喜等着我们,没有一个山头峰值突起值得去仰视,生活就是这样一条不疾不徐的浑浊河流,裹挟着无数琐碎的生活碎片,向前向前。”——这些评论,很多都是黎戈坐在教室外的台阶上等待女儿学画画时,一段一段写在手机的记事本上,回家后再复制粘贴整理的。
作为一名“文艺女青年”,黎戈说她喜欢八九十年代,觉得自己身上的文青气是当时那种老式的旧物,而现在呢,“文艺”几乎成了“矫情”的代名词。她感叹在鸡汤文横行的当下,真正的文学作品的巨大价值被隐没:“文艺作品的重大价值,除了人文情怀之外,难道不正是对人性的客观公正的田野考察和记录?这就是我为什么对鸡汤文深恶痛绝,它们避让那条黑色长廊,来得到‘光’,而这个恰恰使‘光’廉价了,它们是一群搞得人性市场物价混乱,假货横行的二道贩子。好的作品是‘途径是苦的,末端是光’,鸡汤文是‘途径是甜的,末端木有’。”
《茫然尘世的珍宝》是《各自爱》这本书中的一篇短文,讲述的是黎戈非常欣赏的香港女作家西西,短短几段话就勾勒出了西西丰盛的生活。“我喜欢这个跑到慕尼黑看玩具熊展,花一本书的稿费去买只手工熊的老太太……去动物园看大象,骆驼和狒狒,在乐器店买个名字奇怪的乐器,回家去查音乐辞典研究。到了西安碑林,一个人静静地把石头上的《诗经》拓下来,带回去。”黎戈接下来写到:“我想,这种随心所欲,很自得的感觉,才是真正的自我,它有松弛感,无对峙欲,不是锱铢必较的斗智斗勇,不是心机丛生的人际搏杀。它的格局大得多,更‘多情’,这个情,是对天地万物之情,远不限于男女爱恋的狭隘天地。”这是我非常喜欢的关于生命状态的描述,不管是黎戈通过阅读与写作对精神深度的探寻,还是患有癌症的西西对丰盛生活的追寻,在我看来,那都是一种超越庸常生活的“大”的格局,是茫然的尘世中闪烁的珍宝。

  《各自爱》读后感(八):各自爱

        有的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情趣是深入骨髓的,黎戈就是之一。她对俄罗斯文学的喜爱很深刻,读她关于俄罗斯文学的文章,似乎也激起了我对俄罗斯文学的兴趣,这就是黎戈对于我的非凡影响,好似一盏明灯,指引着我的阅读之路,不断前行。
        1.紫色在我看来,就是和日常保持距离的颜色。其实看染材就知道,大自然里,可供染紫色的材料实在不多,动物性的大概就是贝壳,植物性的是紫草。
        2.甜区其实是个体育术语,源于英文单词sweetzone或者sweetpoint,意思是指球拍拍面的最佳击球位置。它意味着击球的力量、手感和对对手的冲击力。
        3.努力在生活中模仿时间。而就是努力变得沉稳,安静,避免极端,不特别能言善道,力求单调。
        4.身体,它也是一种类于理财的东西,不可以无限透支,不可以疏于管理,否则假以时日,一定会连本带息的要你清偿。
        

  《各自爱》读后感(九):《各自爱》:像河流般隐秘成长


《各自爱》:像河流般隐秘成长
文/沈筼筜
我喜爱黎戈本人的性情,多于她的书。生命的宏观本质是悲情的,因万千众生无法逃离生老病死。生活的琐碎繁复,随着年岁之增长,愈发消磨着意志。感性、勇气、热忱,在生活的碾压之下,难免会有殆尽的一日。然而,这在黎戈身上并未应验。她有着对文学不息的热情,和她执着的热爱。也正是这样勤恳的精神,她的又一本书《各自爱》面世了,封面色是栢枝绿,油然地漫出清丽之气,给人宁谧的好感。
和她之前的几本书一样,这是一本涵盖阅读笔记、日常生活和民俗见地的随笔集。不过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就是“白色俄罗斯”那章节,她深谈了对于俄罗斯文人、文学、文物的看法,讲述了自己为什么喜欢苏俄文学,坦言“一到冬天,就想窝在被子看旧俄文学。那些厚拙的诗情,深邃叩问的灵魂感,正与白雪、冰柯,呵气成霜相配。就像‘七月食瓜,八月断壶’,这就是读书的季候感。”
看她笔下的俄罗斯文人们皆附着她的灵魂,没有用蛮力去割阀他们的文风,只是怀揣着自己独特有锐度的看法以文字呈现。她写托尔斯泰的“多棱”,因为看托尔斯泰的书有着对异己事物的博大情怀,兼容度,以及文字的精确度高准的感受,不仅文字有宽性和弹性,甚至他的小说能随读者贴身成长。黎戈眼里的托尔斯泰有三个写作能力,“还原细节的能力”“控制大场面,处理情节层次的能力”和“对个体的珍视和冷静的复现之上的能力”,这也就阐明了这位大文豪的作品经久不衰的原因。当然,她还在此章节中写到了契诃夫、纳博科夫、内米洛夫斯基等苏俄作家,或许这和她个人阅读口味有关,偏爱理性健全、低温冷感,优雅缜密,非艺术性格的类型。自愧对苏俄文学不甚了解,但通过黎戈这些文字让我看到一个滞后的,降温的,诚恳又满怀激情的苏俄,尽管那是个遥远的对我不痛不痒的时期。
同时在这本书里,能看到黎戈的在阅读宏观上有些较为广阔的改变。《逐一点古中国的烟尘》中,她说道“近年来读了一些古诗词,渐渐迷上了那种以场景和意象来暗香缓释的抒情和解事的路径。”,要知道她以前多是写有关西式小说的书评,自然她的文笔密度也较紧实,偏线性剖析问题,底色和质地都很浓厚。但古诗词的气韵反而偏缓慢,一个意象很精简但节奏慢,是如中国水墨画般慢慢晕开荡开,感官也随之慢慢启开。同时,她也渐渐关注生态文学类书籍,苇岸、陈冠学、丘彦明等作家的书均在她涉猎范围内。印象深刻的是她写苇岸那篇,《忍受你必须忍受的,歌唱你必须歌唱的》中写“他的内心世界,滞于现代工业社会甚远,他的书里几乎没有写过人,一切经他的眼睛翻译,过滤,只剩下云团,以自己的悲壮牺牲成全自然界平衡的羊,胡蜂,各式鸟巢。”的确,在这个泥沙俱下的社会,还能保持视野里的澄澈,难能可贵。更何况“保护环境”这口号一直在21世纪的今天号召着,不管何时何地,这都是个永恒的话题。而黎戈犹如社会这片沙石上的淘金者,让读者发现世上的明亮之所在,识别孰可留孰可弃,趋向光源。
黎戈的书还有个让我惊讶的特质是,她的博学。她谈书,不会光谈,而是工艺、建筑、手作、自然等方面的齐头并寻,从这个点漫到那个点,衔接紧密,看不出任何匠气。我也正是通过她的文字知道了柳宗悦的书,朴实饶味。她爱看书,但不是那种宏观的历史政治新闻时评,而是文学,是背负着一个又一个时代印记,镌刻着人性善恶的小说,是细致平整,落实到生活的细小之处,人情味满溢,事物细腻考究的散文,还有一个一个丰满又轻盈的人物传记或者回忆录。
她还爱那些素雅清淡的事物,爱那些植物芳草,莼菜,藿,水芹,草头,芫荽,喜欢做菜,识草木,养着一个自由可爱的女儿皮大人。夏日晨光熹微时晨读,冬时雪漫遍野时夜读,她喜欢梭罗,喜欢他说的那句,夏日用来过感官生活,而冬天则移居内心。
《各自爱》里随处可触摸到低碳型的文字,晨雾晚风,光影迷离,若拿衣料作比,该是贴合性、透气性、舒适性都高的全棉质地,拿来滋养一点过日子的从容,想来是恰如其分的。
现世中有部分人惧怕孤独,逃避孤独,愿意把自身投入在社会洪流中洗荡,或者也有部分人不知该如何面对孤独,我想《各自爱》里有对“孤独”好的诠释,“人生而孤独,只是:不被理解的孤独,好过被胡乱解读的孤独;安静独处的孤独,好过被噪音塞满的孤独;干净一味的孤独,好过杂味乱炖的孤独。所以最依恋的人,就是有分寸,守距离,懂得爱护彼此孤独的人。”“这孤独,如同母亲的子宫,一辆车的油箱,它是能量的大本营,绝不可以被撬开或泄漏,稀释,走气。你有没有元气,靠的就是它的密闭度。孤独并非独处,独处是扁平的自处,孤独了更多的维度。”……松浦弥太郎也说过“孤独,是生而为人的条件。”或许,等你适应了孤独,懂得如何自处孤独,应该就是沉淀自己的第一步。
素未晤面的黎戈,在我眼里的形象是:草木食色,淡然栖身于俗世之外还那么清新素雅,把生活情趣过得有滋有味。
在阅读《各自爱》的某些时刻,我惊觉她说出了我心中的所思所想,我们隔着时空和地域成为心有灵犀的书友。我想这也是爱读书的黎戈试着把她的喜悦她的感悟传递给更多的读者。
本文载于《文艺生活周刊》NO.131期

  《各自爱》读后感(十):不能执手,此恨何深,足下各自爱

不能执手,此恨何深,足下各自爱
读《各自爱》/by烟波浩渺1980
“不能执手,此恨何深,足下各自爱”语出自王羲之,如此哽咽又怅然的一句话,黎戈顺手拈来当做书名,当做序言,如散落的遗珠楚楚动人。
近期读了很多同辈人的书,也看了他们很多故事,你要问我喜欢吗?有的喜欢!感动吗?有的感动。这是真心的话 ,可是我总是感觉少一点沉稳的劲,少一点内敛的劲。尤其是当一本书拿在手里,我的心不自觉的将这些文字看得更在意些。纸版的书籍让人更有厚重感,沉甸甸的透着文学的魅力。随着出版的门槛宽泛,和出书的目的各有不同外,很多书也无力去吐槽。别说这个了。
偶然与这本书相遇差点错过,我也是只看书名党,只看书名和简介没什么特点,我也不会想去读它。当读书群里有小伙伴推荐黎戈的豆瓣,说喜欢她的文章,内容洋洋洒洒,尤其是特别评论擅长旧俄小说。这些小说是我的短板,不能错过学习的机会。就这样和这本书相遇了。
拿到手后我抽空时就会翻出一篇读读,看完其他的书再来翻翻这本书。果真如朋友推荐的那般,黎戈的文字就是我所喜欢那种感觉,稳重大气、知识点多,还带着清净之感。同样是写读书评论及生活心得,就看出她的文字是沉得住气,耐得住寂寞的精气神。不是为了写作而写,而是因为了解才写。写出了怡然自得,写出来与大家分享。借由黎戈的西方文学评论,我了解很多相关的知识和轶事。
黎戈说自己写作的“甜区”除了西方文学评论,还有旧时风物、风俗,诗词解读等等,大致如此,中西结合的把文学中的共同点一一链接在一起,时而东时而西,像一杯厚重的白酒,余味悠长。
黎戈的文字当得起文艺情怀的评价,无论是写作还是生活,还是她关注一些旧时风韵,老手艺人、老习俗、老物件,透着岁月的痕迹,透着生活的热爱。把他们都写的文章珍爱起来。谷雨节气、夏时搭建凉棚、天然燃料染布,日本手工老艺人,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一些容易被忘记、被忽略的对象,黎戈则是把很多目光都放在这里,投入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观摩记录写作。
还有她爱书成痴,书和吃饭一样,每次旅行前都有备好要读的书和要看的衣服,出门旅行出差第一个要去的地方就是书店书市。
一个70后的女子,一个女孩的妈妈,一个生活中鲜活的人物。喜欢她的文字。
2015年5月8日星期五
如有转载经授权后方可,请豆邮联系笔者或2933702061@qq.com。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