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奥斯维辛骷髅俱乐部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奥斯维辛骷髅俱乐部读后感精选10篇

2017-11-24 21:3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奥斯维辛骷髅俱乐部读后感精选10篇

  《奥斯维辛骷髅俱乐部》是一本由[英] 约翰•多诺霍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睿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44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奥斯维辛骷髅俱乐部》读后感(一):无法还原的雕像——战争与战后心理

    关于战争,再多的讨论都不为过。它激烈而残酷,浓缩了人性最极致的善与恶,其影响所波及到的范围之大、能够持续的时间之长常常超乎人们的想象。它极其丰富,正因如此,一千个人说战争,便有一千个不同的故事。它正如一座永远在重塑之中的雕像,无法被真正涵盖或还原,只接受不断的扩充及雕刻。
    世纪文睿出品的《奥斯维辛骷髅俱乐部》便借三个人物的不同视角,讲述了他们所经历的“二战”故事。
    在阿姆斯特丹,原本在世锦赛上不共戴天的犹太象棋大师埃米尔·克莱蒙与德国选手威海姆·施韦宁格在神父保罗·麦斯纳的竭力说服下坐到了一起,曾任党卫军中尉的麦斯纳与两人共同回忆了二十多年前那段围绕着 “奥斯维辛”和“象棋”的岁月。作为集中营 “骷髅俱乐部”象棋比赛项目的组织人,麦斯纳曾不惜背负“犹太同情者”的骂名,竭力解救在象棋方面展露过人才华的犹太囚犯埃米尔·克莱蒙。而在此过程中,克莱蒙对麦斯纳始终存有误解,并且也饱受着巨大的压力与痛苦。与此同时,在纳粹党宣传部工作的国际象棋冠军施韦宁格则与克莱蒙的最终幸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三人在多年后的交谈中不断解开彼此的心结,并逐渐接受对方,最终互相坦诚,结为挚友。
    这三人的回忆是彼此独立而支离破碎的,涉及人物众多,情节转变快速,心理活动繁杂,而这些,在作者约翰·多诺霍的笔下得到了有效的处理。他将每个人的故事重新剪辑拼贴,使场景自由转换,像是电影画面切换播放,读来思路流畅,颇有蒙太奇式的体验。而在故事尾声,跳出“戏中戏”的描述,作者将人们带到了现实世界,又将之前出现在回忆中的许多名字重新提起,连接起来,带来紧凑的酣畅与强烈的感慨。正如译者文泽尔所言:“文末几乎转变为‘在路上’式的回归与释放之旅。……之前章节如结网般的双线交缠叙述,在收尾时全部散开,又瞬间聚拢。”
    通过作者巧妙的叙述,读者得以从三种不同的角度了解故事全貌,并时刻见证书中人物的心理变化。而在这整个过程当中,“象棋”作为一个重要意象,始终贯穿全文。它使德国军官麦斯纳与犹太囚犯克莱蒙的生命有了交集的契机。也正是因为象棋,克莱蒙才得以在艰苦卓绝的困境中得到对于生的寄托,并以此作为对德国暴徒的反抗。对他而言,下象棋是活的精神的延续,是神的旨意,代表了残酷的战争中依旧存有的人性光芒。这种依附在象棋之上的意义在二十多年后依然具有强大的震慑力,以致施韦宁格在真切体会到它之后,对自己拥有的纯粹的象棋技术产生了颠覆性的思考。象棋“本身保有逻辑思考的纯粹性”,加上“救赎观与神秘色彩”,很容易便成为象征“解脱超越的符号”。奥地利作家茨威格也曾在《象棋的故事》一文中,借由象棋引出一位犹太二战幸存者的惨痛经历。对于这位主人公而言,象棋不仅成为了他当时的精神支柱,同时也像是一个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伴随其终生。
    在《奥斯维辛骷髅俱乐部》里,战争留下的永恒烙印也同样存在。集中营中的一切都是黑暗的,不仅军官品行恶劣、贪腐严重,囚犯间也自相残杀。这些都是对亲情友谊尊严、宗教信仰等人类精神的一次全方位摧残。麦斯纳对于自己当年在奥斯维辛这个“谎言国度”的所作所为始终无法释怀,他之所以成为神父,也是源于一种自我救赎的动机。而克莱蒙在与麦斯纳和施韦宁格交谈后才慢慢意识到,自己已在战争留下的仇恨迷失了自我,久到自己都难以察觉。“他不会明白,时间——它对于奥斯维辛的居住者们而言,没有任何意义;不管是对生者,还是死者。”战争之中没有赢家,只有两败俱伤。对于任何一个亲历战争的人而言,战后的心理创伤可能永远都无法抚平,他们的时间就像被战争冻结,永远困在那里,无处脱逃。作为心理健康工作者,作者约翰·多诺霍通过这个故事,体现了每一个战争亲历者所受到的长期的精神伤害与折磨,以此呼吁后世的不断关注。而通过描绘三人不断交流的过程,多诺霍或许也想同时号召所有受害者像故事中的三人一样,学习对生活重新怀抱希望,坚持自我拯救、自我宽恕,寻求自由。正如麦斯纳所言:“宽恕,它是跟希望紧紧绑在一起的。如果你没办法去保持希望的话,你就不会去原谅。在我的信仰之中,放弃希望是一种极其严重的罪过。”
    在故事的最后,三名主人公通过态度积极的沟通,最终成了朋友。他们拥有对于二战共同的记忆,也是今后在重塑人生的道路上携手并进的伴侣。克莱蒙、麦斯纳、施韦宁格,他们代表了一批现世依旧在拼命努力,试着追求幸福生活的战争亲历者。就算为了尊重他们的勇气,保护他们来之不易的希望,如今依旧在继续的战争,是否也应该早日停止呢?

  《奥斯维辛骷髅俱乐部》读后感(二):二战的党卫军人

       谈起二战,很多人都会想起纳粹对犹太人的屠杀,对于纳粹都是厌恶和憎恨。我之前对纳粹都是一种很模糊的理解,认为当时德国的大多数人都是纳粹主义者,是反人类的思想和行为。看了这本书,我对二战时候的党卫军人有了一种另外的认识。
       绝大多数党卫军人不能说是纳粹主义者,因为他们在宣誓效忠纳粹党和元首时,并不知道希特勒的野心,只是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使他们加入党卫军,为国征战。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都是正直善良的公民,而军人服从上级指令是一种天职,绝大部分战死疆场的德国军人,至死都认为自己是在为国家效力。他们的大部分人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阻碍过对犹太人的无情屠杀,只有少部分纳粹狂热分子才以虐待和屠杀为乐。
       看到这里,我想起了我们抗战的时候,国民党内部的军人也是绝大多数都是想为国效力的爱国人士,只是迫于军人的无条件服从命令而与共产党交战,当初加入国民党也是心怀爱国的。从这一方面来说,党卫军人跟国民党军人也是有相似的地方,不能因为小部分的战争狂热分子而把大部分的正直善良的人予以批判。
      对于二战的党卫军人,不能统一以纳粹进行称呼,应该根据其思想和行为予以区分。对于犹太人无情虐待和屠杀的纳税行为,是要批判和抗议,但对于大部分爱国的党卫军人,还是要给予相应的尊重。
       

  《奥斯维辛骷髅俱乐部》读后感(三):人性是圆的

月有阴晴圆缺,却并不妨碍它每天都是圆的。人性也是圆的,就算暂时被阴暗和寒冷吞没,但总会在某一时刻褶褶生辉,散发出人性的光芒,完全显露光明的全貌。
党卫军中尉保罗•麦斯纳是一名有荣誉感、有良知的职业军人,他在东线战场沃罗涅什失去了左腿,被派往奥斯维辛集中营担任卫星营的行动指挥官。战后,麦斯纳并没有像其他党卫军军官一样,选择逃亡或是隐姓埋名,而是自曝身份前去自首,主动承担自己应负的责任
 
麦斯纳在法庭上用响亮而坚定的语调说道:“我无意向法庭隐瞒自己在奥斯维辛所作所为的性质及其严重性。在奥斯维辛,发生过非常可怕的罪行——那些罪行是无从原谅的。我并不打算狡辩、抵赖、抹煞我在这些罪行中所扮演的角色,或者逃避我应承担的责任。我承认,自己所犯下的是死罪,但是,我必须要公开表明我的观点,那就是——我相信自己在战争期间,尽我所能,保持了我作为一名军人的荣誉感。在我去奥斯维辛之前,对于在彼尔肯瑙所发生的一切毫不知情。是在去了那里之后,才逐渐了解到那里的各种情况的。那里所发生的任何事情,都跟我没有关系。我从未去过火车站的卸人匝道,也没有参加过任何一次筛选。在整个奥斯维辛,没有任何一个囚犯,是直接因为我而死去的。在意识到自己无力改变奥斯维辛所发生的一切之后,我马上选择了自己认为是唯一能够维持军人荣誉的行动:向上面申请调回到战场上服役,尽管当时我的原部队正在东部前线打仗,我也义无反顾。”
后来,麦斯纳被判6年苦役。刑满释放后,他成为了一位神父,在非洲传教。直到身患白血病,只剩下几个月的生命,才返回欧洲。他一直深信上帝给了他一个人生目的,而这个目的就是拯救埃米尔•克莱蒙。多年的传教生活让麦斯纳明白,上帝就是自己,对于战争时期犯下的罪恶,他已经宽恕了自己。但克莱蒙作为一名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犹太幸存者,却仍旧活在战争的阴影中,满心仇恨。克莱蒙在他的书中写到,只要是在二战中活下来的德国人,没有一个是好的,世界上没有任何好的德国人。于是,麦斯纳刻意安排了一场会面,让罪与罚,善与恶,救赎与宽恕,穿越时空,在激烈地碰撞中得到升华
对克莱蒙来说,奥斯维辛的回忆是一场永远也挥之不去的噩梦。无论是每天早上又黑又小的面包配给,还是中午那稀得不能再稀的菜汤,都无法缓解胃袋中席卷而来的饥饿感。无论是单薄宽大的条纹囚衣,还是瘦得皮包骨头如骷髅般的躯体,都抵挡不住凛冽的寒风。当他看见,其他囚犯为了一片面包,或者一份额外的汤,无情地出卖同伴的时候;当他得知,自己的亲人和朋友相继离开人世,变成灰烬的时候;他发誓,只要有办法报复党卫军,以及他们手下的走狗们,他宁可献身于恶魔,拉着他们一起下地狱。
时隔近二十年,克莱蒙心中的痛苦和仇恨从来不曾消退分毫,当他与麦斯纳再次重逢的时候,克莱蒙像惧怕瘟疫似地躲开麦斯纳的触摸,并且对他说:“你永远都不会得到我的宽恕。”
麦斯纳却对克莱蒙说:“你的宽恕根本帮不到我。对我而言,唯一可能得到的宽恕,只有来自我自己。实际上,我希望能够帮助你了解,宽恕的力量可以治愈你心灵的创伤。”
那时候,克莱蒙无法理解麦斯纳的逻辑,更不会敞开心扉接受他的好意。那一刻,被仇恨武装的坚硬外壳,以及被痛苦冰封的心灵,仿佛是一道无法攻克的防线。
幸好《奥斯维辛骷髅俱乐部》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圆满而光明的结局,最终埃米尔•克莱蒙根据麦斯纳的遗愿,亲手将他的骨灰洒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白桦林里,并用希伯来语为麦斯纳和所有的死难者祈祷——弥赛亚,在你整个生命,以及以天国为家的时日里,将赐福予你,即刻而至,并无延迟。阿门。
然而,现实生活并不总如书中描述的那样,有一个完美的结局。2003年在伊拉克阿布格莱布监狱发生的虐囚事件便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另一个悲剧。作为文明世界的领袖,正义的仲裁者,美国在对待阿布格莱布监狱的近七千名羁押者时,使用了颇具有争议的审讯手段,包括强迫站立、强迫裸体、剥夺睡眠、模拟溺死、殴打和电击等,这些并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普遍存在的,并且得到了时任国防部长的拉姆斯菲尔德的授权。就在国际社会纷纷对一向以道德模范自诩的美国政府发出谴责的时候,美国民众却对虐囚事件表现了较为冷淡的态度,有近半数的美国人坚持认为,为了得到重要情报,可以虐待囚犯。美国《新闻周刊》的专项调查表明,44%的受访者支持这一观点,51%的人认为无论如何都不能虐待囚犯。
当时的美国总统布什清醒地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曾公开承认,美军在伊拉克犯下的最大错误就是阿布格莱布监狱虐囚丑闻,认为美国将在很长一段时间为此付出代价,这座监狱已成为美国残暴的象征。
当然,美国的残暴和纳粹的残暴是没有可比性的,因为奥斯维辛集中营已经恐怖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在那里,无论是犯人还是看守都完全接受了现状,正常的人类道德体系完全被颠覆了,就像是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囚犯们完全依靠掌权者的怜悯和施舍过活,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他们非但不团结,反而为了生存的需要,毫不犹豫地掠夺、欺压、出卖自己的同伴。看守们则在无情地执行着一套供养囚犯的系统,这套旨在慢慢饿死所有犹太劳工的系统,在很久之前就已经被确立了下来。所有的看守都认为犹太人只是一些肮脏该死的猪,并不觉得肆意夺走他们的财物和生命是一种可耻的行为。
但是,绝大多数德国人的残暴是建立在谎言和蒙蔽之上的,希特勒和他的宣传机器试图让每一个雅利安人相信,他们的最大对立面就是犹太人。他把犹太人形容成世界的敌人,一切邪恶事物的根源,一切灾祸的根子,人类生活秩序的破坏者。在这种邪恶思想的误导下,绝大多数的德国人渐渐迷失在人性的阴暗之中。
时光流逝,在人类文明取得巨大进步的今天,有相当一部分美国人却是在清醒的状态下一意孤行,他们使用暴力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国,并且把那些“邪恶国家”推向战争的深渊。
目前的欧洲难民危机就是一个最好的佐证。德国近东和中东协会顾问成员、德国东方基金会副主席米夏埃尔•吕德斯指出,美国要对此次难民危机负“重要责任”。“实际上,我们应把涌入欧洲的难民直接用船继续运送到纽约。”他说,西方对伊拉克、叙利亚、利比亚等国的军事干预造成了这些国家政权瓦解,社会崩溃,而当前涌入欧洲的大部分难民正是来自这些国家。西方对阿拉伯世界的军事干预及推翻巴沙尔政权的决策是导致叙利亚战争的重要因素。“西方希望巴沙尔倒台,从而建立一个亲西方的新政府。但这一战略失败了,导致的结果之一即是战争的升级。”
再回头看看二战之前的德国,大多数西方历史学家认为,美国华尔街的金融寡头们通过金钱和政治上的支持,协助希特勒取得了竞选的胜利。1933年到1939年大战前夕,美国无视纳粹对犹太人愈演愈烈的迫害,向德国提供了大量先进的军工技术,并且帮助德国完成了现代军工体系的建设。
我并不想指责美国,只是想提醒,人性是圆的,当它被金钱与权力、饥饿与仇恨蒙蔽的时候,便会展现出完全阴暗的狰狞面目。而今天的人类已经强大到再也承受不起一场世界大战的地步了,因为那将是一场没有胜负的战争,没有人能够得到救赎,等待人类的只会是毁灭。

  《奥斯维辛骷髅俱乐部》读后感(四):战争与人性

       一谈起二战史总绕不开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屠杀,其实关于集中营的话题又绕不开奥斯维辛集中营,它是由纳粹德国党卫军全国领袖希姆莱下令修建集中营,也是纳粹德国修建的1000多座集中营中最大的一座,小说已国际象棋为媒介带领读者穿越到1944年的奥斯维辛集中营。
      战争总是残酷的,今年亦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和平是这个世界每个人所期盼的,人性是光辉的,恶人也会有善的一面,善人也有恶的一面,好人和坏人永远都是无法相对的,更多的是要善于反思,对于曾经发生在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一切我们都应该坚持铭记在心,纳粹德国反犹搞宗族灭绝,日军在我们中华大地的种种恶行,我们不能遗忘,由于种种原因现在各大卫视都在播抗日剧,虽然很少关注这类片子,但过度的意淫只会让人觉得反感,德国总理的华沙世纪之跪,让世界人民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勇于承认过错让今天的德国从新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二战过去70年,大环境趋于稳定,局部地区的动荡依然存在,战争的残酷不是我们所能体会的。
      一场战争往往会影响几代人,但我们相信人性的光辉总是存在的,二战中的纳粹德国也出现了很多热血的军官,想阻止希特勒的疯狂,每个人都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

  《奥斯维辛骷髅俱乐部》读后感(五):伊夫斯之死

  出于长期阅读的水平思考与敏感,当我看到这本书的书名及以象棋术语一以贯之的目录,我首先联想到的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中篇小说《象棋的故事》,故事讲述的是关于二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对人的精神上的折磨与摧残,同样是利用国际象棋,棋局,象棋天才这样的题材,展现信念与心灵的博弈的故事。
在本书的结尾,译者文泽尔说“我并不清楚奥斯维辛是否存在一个专为党卫军组织的国际象棋俱乐部;根据我查阅的资料,我找不出任何证据证明它的存在。”
我不敢妄加揣测约翰·多诺霍在写作这部小说时是否受过茨威格这部名篇的影响?不过两相比较可以反应国际象棋在当时德国党卫军中流行的具体情况(B博士从他的囚禁处偷到的是一本国际象棋棋谱,而麦斯纳向他的长官提议建一个国际象棋俱乐部也没有受到太多阻挠)。所以,基于以上背景,我初看此书时,便愿意相信这故事存在的真实性。
故事主要采用双线叙事,在二十年的时空中交互变换进行。现在欧美似乎很流行这种叙事手法,前不久我刚从《美好古董衣店》里经历了两个女人跨越百年的奇缘旅程。不可否认,这种写法的精妙之处在于可以一直吸引你读下去而不觉得乏味。
双线是在现在(1962的阿姆斯特丹)与过去(1942的奥斯维辛)交互穿越进行,兼以辅线(威海姆·施韦宁格、罗莎·克莱蒙等)。译者说是“如结网般的双线交缠叙述。”其实在故事的后段,已经可以算是当事人的轮流口述回忆了。
即使是早前接触过奥斯维辛集中营方面的资料和图片,但每次重新去审视这段人类史的罪恶之尤,还是不
忍卒读。所以象棋作为线索,媒介至少可以让我们转移视线,不用太多关注西姆莱与他的杰作,死亡人数,集中营的构造(虽然小说家叙事时不断在时空中转换,但也只让人了解个大概,比如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埃米尔和伊夫斯同挤一张床,而我们从图片中了解到的是,囚犯宿舍三层长条盒子每格要挤进五到十个人睡觉,显然,现实比小说中描述的要残酷得多)。
关于埃米尔的朋友,是在“你或许会认为,在奥斯维辛的犯人之间,在这种高压环境之下,自然而然,就会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团结,同仇敌忾——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活下去的需要,实在是太过强势了,有些囚犯,会毫不犹豫地掠夺、欺压自己的同伴们。不过......”中的“不过。”他们互相扶持,分享食物,伊夫斯由于繁重的劳动拖垮了身体,曾经决然说:“我们两人当中的其中一个以后必须要活着离开这里,哪怕只是为了告诉全世界其他所有人,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也是值得的。”这句含有悲伤色彩的预言式的话决定了两人此后的命运。埃米尔后来写了一部回忆这段集中营经历的书,而伊夫斯的死颇有戏剧性。
埃米尔答应参加棋局的条件是让他身体每况愈下的朋友到厨房工作,伊夫斯不愿意,为了自尊,不想让别人决定他的生死,他和厨房的两位囚友偷出食物被抓,埃米尔亲眼目睹朋友被绞死,而自己却背负了强烈的罪恶感(他认为自己和党卫军做了个不道德的交易却仍然救不了自己的朋友)。也是之后“宽恕”自己的主因,同“宽恕”他的另一个朋友——曾经的党卫军上尉,现在的神父麦斯纳中得到升华。
让我回顾一下伊夫斯的这次盗取食物被抓事件,从文中看来他是以赴死的决心去盗取食物的,然后拖了两个同伙下水,去给“因为绝望,早已放弃求生欲望”的穆斯林送食物,这些人不愿意接受,可能因为太过张扬(带着一大篮子面包,在营地四处转悠)和磨蹭被抓。在外人看来,“整个计划愚不可及”,麦斯纳则认为“你的朋友太不把自己的生命当回事了。”
而现实是,在故事中这件事件的一年前,即1943年,波兰人阿尔宾和他的伙伴从奥斯维辛的厨房成功逃脱了。
是“友谊”的力量使“宽恕”得到了升华。罗莎在渺远处的呼唤,让他觉得“死者的苦难已经结束”,而生者无需继续为其承受苦难,他一厢情愿地认为:死者也不要他来承受这种苦难——他们希望他好好活下去。于是他决定了选择“宽恕”他的朋友——保罗·麦斯纳。而前不久他还斩钉截铁地认为他的朋友,伊夫斯,用超凡的洞察力看透了这一切——他绝不会跟纳粹,还有纳粹的帮凶们和解。而麦斯纳也承认自己是“纳粹的帮凶”一类的人物。
所以这故事的主题其实在故事的中段,在1962年阿姆斯特丹的杰拉德大道就接下定论了。

  《奥斯维辛骷髅俱乐部》读后感(六):对于战争,人类应该思考些什么

       人们对于二战中纳粹的罪行往往都归结于希特勒和他的政治目的,在战争结束后的德国,人们对于战争的反思是深刻和客观的,他们觉得仅将罪责推向几位大人物,是为参与其中的大众开脱责任。德国作家古多•克诺普就写了一本《希特勒时代的孩子们》披露出希特勒执政时期德国年青人如何陷入纳粹主义的狂热,从历史角度而言德国在低迷之中盼来了希特勒激励人心的政治梦想,这位元首把他的政治梦想包装成全民梦想推广给德国,为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便对民众洗脑、欺骗,令这些热血激昂的年青人产生了麻木的习惯性的服从,在政治包装和大力的宣传下,成为一名军人几乎成了人们的向往。
       约翰•多诺霍在《奥斯维辛骷髅俱乐部》中通过奥斯维辛集中营内几个人物个人命运浮沉的表现,揭示出政治背景与战争环境对人所产生的影响,仅用“影响”会让人觉得忽视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伤害,但战争的发起与参与甚至是目的都是围绕着人类展开的,但如果作者想要表达的是战争的黑暗,那就无需进行文学的处理,直接将冰冷的事实公诸于众即可,但在这本书中多诺霍想要表达的是现在的我们对那场战争、那个环境的反思。
       翻译这本书的文泽尔先生,其本身就是一位旅居德国的作家,创作经验与德国生活体验让他对这本书有着更深刻的理解。他在译序中谈论的观点与克诺普在书中的观点相近,同时又显得非常客观。文泽尔在他的序文中还为读者指出了多诺霍写作的真实意图,这并不是为纳粹暴行的辩解,在本质上是对事实的谴责与批评;作者用文学的方式,将几种主流的观点通过小说人物围绕着奥斯维辛进行思考与表达。
       如果人们只对奥斯维辛进行反思,而忽略了人类在其它地方上的暴行,那这种反思就不是客观的,是感性的片面的。人们知道后来苏联人解放了奥斯维辛,但正是在他们解放奥斯维辛的前后共50年的时间,苏联同样也有集中营的存在,直到1973年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发表了《古拉格群岛》,苏联古拉格集中营才走入公众的视野。两者之间不同的是,奥斯维辛的出现主要目的是针对犹太人,而苏联古拉格集中营针对更多的是政治上的异见人士。
       从人类社会学而言,“政治”始终没有一个能令众人信服的定义,就如“政治哲学”中对于“正义”也同样没有绝对的标准。政见不合而遭受到的打压,本身而言就是政治对于正义的曲解,这样的政权包装的再完美,也终会有真相败露的时候。所以希特勒即使混淆、控制了人们的思维,用强权鼓噪起的狂热,其背后也会有冷静与觉醒。
       如多诺霍在书中29章《瑞高钢琴》描写了1944年7月21日当人们听闻希特勒遇刺的各种反应。在历史上的1944年的7月20日确实曾发生了希特勒遇刺事件――瓦尔基里行动,这是源于德军内部有计划地组织针对元首的暗杀夺权行动,就如多诺霍用需要逻辑与思考的国际象棋来贯穿整个故事一样,对于希特勒的刺杀则象征着纳粹政权的穷途末路。克诺普的书中就写着战后德国人回忆年轻的纳粹时代时这样说:“我们从来没有学过,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也是为了帮助弱者。那时认为弱者的生活是没有生存价值的。”
       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说:“战争不仅是一种政治行为,而且是一种真正的政治工具,是政治交往的继续,是政治交往通过另一种手段的实现。”按其观点进行理解,在主次关系下战争是顺应政治而出现的,这就意味着从古至今战争从来都被当权者视为一种实现政治目的的手段,每场战争的发起,背后往往都隐藏着当权者的狼子野心,从这个问题所延伸出来的思考是人类到底应该要痛恨战争,还是要痛恨政治。

  《奥斯维辛骷髅俱乐部》读后感(七):宽恕的荣光

昔日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幸存者、犹太作家凯尔泰斯•伊姆雷曾有过这样一句话,“即使现在,有谁谈论文学?记录下最后的一阵挛痛,这就是一切。”对于一场战争最热烈的纪念莫过于此,文学诞生于死亡的阵痛,它是死者的遗迹、生者的哀歌,它将生命从转瞬即逝拯救至不朽,它为所有人留下了一份可供凭悼的记忆。
作为世纪文睿出品的反法西斯七十周年系列丛书中的一本,约翰•多诺霍(英)的《奥斯维辛骷髅俱乐部》从标题就足以抓人眼球,这是一个与国际象棋有关的故事,以象棋为引线,穿越了生死、宽恕、信仰与人性等一切战争相关的母题。约翰用他独特的、直浅简洁的行文风格,讲述了发生在奥斯维辛集中营中一桩陈年故事,这个故事中的主人公没有拯救人类、没有结束战争,更没有改变世界,他唯一想告诉我们的,大约只有如何宽恕——宽恕自己。
尽管每一个章节标题都是一场以象棋专业术语命名的生死攸关的攻防战,但是实际上,无论你对国际象棋是否有所了解,都可以深深进入这个神秘主义与现实主义相交错的故事。它将会以棋局为媒介,带着读者从1962年的阿姆斯特丹国际象棋锦标赛上,穿越时空回到1944年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在那个死亡的湿漉漉的黑色花瓣所洒满的集中营中,展现黑白的棋盘如何在时光轴上劈出道路,人性的火种如何在扭曲狰狞的泥淖中熠熠生辉,以及生而为敌的不同阵营的人们,如何在枪炮与鲜血之中绽放出一朵用信念与友谊浇灌出的玫瑰。

  《奥斯维辛骷髅俱乐部》读后感(八):棋子和生命的博弈

文/海蓝蒲雨
奥斯维辛毒气室。所有的犹太人都被迫脱光,排队走进一间密闭的房间,黑暗一下子笼罩了所有人,孩子的哭泣声、女人的害怕声,悉悉索索所有的声音都被黑暗吞噬,一束光亮照亮了黑暗,有一些粉尘似的物质落了下来,接着黑暗又笼罩起来。人们发现这些都是毒气,开始发疯般狂奔到门口,拍打着坚硬无比的大门。一声声凄厉的惨叫声响彻屋顶,哭喊声、尖叫声、救命声声声不绝于耳。很快,声音销声匿迹了。带着防毒面具的党卫军们开始收拾起这些尸体来。
奥斯维辛集中营。一碗干净见底的稀汤,一块又黑又小的面包,每日如一台永不停息的机器进行劳作。日益消瘦,沉重的步伐无法拖动孱弱的身体,每一步都带着死亡的气息。一个不经意的动作或者语言,换取的可能是一顿无可辩驳的鞭打或者暴揍,随时都要保持镇定,以防止回应的哪一句话丢掉性命。你无法想象,在奥斯维辛度过每一夜的晚上都不知道是否还能见到明天的太阳。
生存,成为行尸走肉的人们寄予希望的唯一支撑。
单薄宽大的囚衣挡不住凛冽的寒风,又黑又小的面包兜不住胃袋的空虚和饥饿,突如其来的疾病尾随着死亡的脚步,谁也不曾想到某一天会出现在甄选名单上彻底的“消失”。死亡对每个人来说,都如影影绰绰的鬼魅一般让人措不及防。
埃米尔和其他所有的人们一样,活在这种人间地狱中,如同行尸走肉一般。直到听说了那个让人振奋的消息——能够下一盘象棋。在压抑的生活中,犹如一束光照亮了他的人生。他的命运随着象棋的移动而显露出强劲局势来。一场与党卫军博弈的棋局彻底让他声名大噪起来,“不可战胜”的头衔传遍了集中营。所有犹太人关注起来,原来不可战胜的纳粹们竟然是能够被击败的,这个消息犹如龙卷风一般席卷开来……
当过往与现实的交叉相互辉映的时候,埃米尔开拓的种种棋局将这种不可思议却异常真实的故事推送到我们面前,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跟随棋子每一次的移动,去缅怀这段无法忘却的历史。
国际象棋大赛,埃米尔再次与麦斯纳重逢,并且一而再地回忆起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悲惨的过去,他被迫回忆着这些惨痛却无法抹去的过往,埃米尔也从麦斯纳口中了解了一些不知晓的事情,一场心灵的救赎解放了他们,也让沉重的枷锁释放开来。
战争是残酷的,人性是无法泯灭的。不曾想到,一颗小小的象棋背后隐藏着多少渴望活着走出的欲望,夹杂着党卫军的敌意、傲慢和自大,所有人都在窥探棋子带来的光明,伴随着衍生出各种卑劣的行径,却依然无法掩盖出人性发出的光芒。
布拉克利用埃米尔战胜党卫军的棋局,掀起了一场犹太人保全自己下注的拍卖会,等待着战争结束坐拥着大笔财富。
胡斯泰克为了自己能够赢得棋局的胜利,兴师动众地抓获了埃米尔的妻子罗莎准备要挟他,并打算让埃米尔灰飞烟灭。
埃米尔的朋友伊夫斯成为了保护对象,送到了厨房工作——他和另外两名犹太人偷偷拿出一些黑面包来救济快饿死的犹太人。
麦纳斯在得知胡斯泰克一些列行动的时候,立即出手帮助了埃米尔的妻子,甚至被扣上了“犹太同情者”的帽子。
埃登穆勒在面对胡斯泰克威胁的时候,义无反顾地掏出枪对着那颗顽固的脑袋,以保全埃米尔。
在滚滚的历史画卷中,这些闪亮的人性不会因为时间的过往而消逝,会随着曾经的硝烟如空气般普及开来。这些人们会被人永远铭记,为了和平和未来。
当血和肉铸成的历史,当泪和恨凿出的真相,如一列轰隆隆响彻心扉的列车驶入每个人的心门。这段瞩目并且震惊世人的历史也让所有人敬畏不已,那些无辜的犹太人们,那些惨死的孩子老人们,那些被战争折磨而死去的战士们,他们都因一场灰飞烟灭的战争卷入其中,铸成了一个悲壮的历史,成为无法抹去的哀痛。
每一次人们在说起奥斯维斯的时候,都是带着敬畏之心,唯恐去惊醒了在历史中沉睡的冤魂们,他们用生命的代价叩响和平的钟声,久久回荡在奥斯维斯的上空。
历史虽已远去,仍须铭记在心。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