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三国志的世界:后汉 三国时代》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三国志的世界:后汉 三国时代》的读后感10篇

2017-11-28 22:49:4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三国志的世界:后汉 三国时代》的读后感10篇

  《三国志的世界:后汉 三国时代》是一本由金 文京著作,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41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三国志的世界:后汉 三国时代》读后感(一):閒來翻書(八十三):金文京《三國志的世界:後漢 三國時代》

本書的作者,是生長於日本的韓裔,研究的是中國的小說與歷史。因此,正如他所自述的,在討論三國時代之際,他的眼光始終投向現代的中日韓三國。對於三國,他也同樣討論了當時的“中國”、朝鮮半島與日本島的交往,並且將其放在一個“天下”中論述彼此的不可分割。這一點,是本書最具特色之處。
作者有意識地擺脫魏、蜀爭奪正統的二元對立視角,而傾向於以吳國爲中心。其原因,一方面如作者自己所說可以發現以前被忽略的一些側面,另一方面,在我看來,還在於他從更長的時段回視了這段歷史。晉室南渡,文化南移,使吳最終成爲中華文化的“中心”;吳之重視海洋,討伐收編山越,也都爲後來的歷史奠定了基礎。而吳的重要性,亦由是而凸顯。
對於三國之間的“交往”及因之而形成的一些文化,作者關注的不是內容,而在於其形式。對此,個人尤其欣賞第五章《三國的外交與情報戰略》。各國辯士往來出使,政治性辯論妙語如珠;武將降復無常,文士書信往復,陰謀陽謀始終不歇;軍隊商業,鼓吹宣傳,各國各用其極。而在這些交往中,作者勾勒出的是一幅全國性的網絡,是三國共享的文化。
在許多地方,作者都提及名士尤其是潁川名士的活動與影響。黃巾軍之主力集結於潁川,即反映著當地知識階層中穩健改革派與激進反對派的衝突。後來名士散處四方,但在魏者居多,在蜀者極少,在吳者又常常處於與孫氏對立的態勢。即名士仍以漢以及繼漢的魏爲正統,至少心理歸屬是如此。最終三國之走向統一,也與全國範圍內的名士“公論”相關。從這個角度去看,三國各自的獨立性頗值得懷疑,也就是說,在各國內部,並沒有能夠建立起強大的凝聚力與向心力,並沒有形成具有明確中心意識的“自我”。所以也才會有武將文臣總是在投降與抵抗中搖擺。
本書也容納了很多有趣的內容,比如書道的興起與筆跡模仿、說唱藝人,甚至還寫到了“宋定伯捉鬼”的故事,生趣盎然的同時,也值得注意日本學者在介紹一個時代歷史之時,他們心中所認爲應該描繪的是什麽樣的圖景。或者說,哪些內容應該放在某一時期中被討論、被提及。
在討論卑彌呼使節朝魏到底在景初二年還是三年的時候,作者不厭其煩地羅列了各種證據與邏輯推理,向讀者展示了歷史學家所正在從事的工作及其意義。由於此書本是爲日本的本國人而作,所以這一段對於中國讀者或許有些枯燥,甚或不明所以,但調整一下立場,如果中國學者就中國人特別關心的一些問題進行學理上的分析,哪怕是繁瑣一點,只要用語平實一些,不是也同樣能夠吸引讀者的興趣嗎?這樣,不也可以讓普通民眾知道一下,歷史學家都在幹些什麽嗎?
2014年4月12日夜至13日凌晨

  《三国志的世界:后汉 三国时代》读后感(二):关于正统的一些想法——评《三国志的世界》

金文京的《三国志的世界》是“历史的中国”中第四卷,关于作者的背景不再详述。本书读来并不尽善尽美,有些话似乎欲吐为快。从结构上看,本书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后汉三国的政治史概述,大致为一至六章,第二部分为思想文化科技的概述,大致为七至八章,最后为作者对东亚体系的理解
作为一部通史著作,第一部分可以说是不合格的。作者主要通过《三国演义》和《三国志》的对比,甄别史实,阐述小说背后的历史真实面貌。但是,《三国演义》的整体形象已经深入人心了,并不需要作者赘述。以我看来,后汉三国的时代书写,更重要的是打翻读者对三国时代的传统认识框架,重构一个以正史为基础的三国概念。小说的出现,只会杂糅故事和史实,对于介绍历史并无裨益。
第二部分的写作比较平稳,对于三国时代的整体文化成就有全面的展现,结合上一部分对于三国时代书信、使者、答辩的描写,使全书脱离传统政治史的叙述,转而充实了时代的社会厚度。有些细节,是国内相关书籍很少提及的,也非常有趣。但是,这一部分的问题也很突出,那就是作者对自己研究领域的情结太深重,很多结论都有过大过宽泛之嫌,虽然作者自己也不时提到这只是假设或猜测,然而动辄“最”、“第一”的形容,让人很难拿捏这些判断的准确性,实际上,在我看来,这些判断不少有夸大之嫌。此类问题在第一部分也有体现,如第五章“政治联姻是三国时代外交战略的一个重要手段。中国历史上,分裂的时代很多,但像三国时代这样频繁进行政治联姻的找不到第二个。”(第174页)作者或许说的有道理,但是明显缺乏必要的论证。
相较而言,第三部分写得相当精彩。第九章关于中日外交的考证是全书最具历史学特征的章节;第十章关于东亚问题的思考,虽然难脱作者对自己研究的温情色彩,但是,不落窠臼,颇为可观。作者阐述了三国时代关于“正统”的争夺,敏锐地指出三国时代最重大的事件“当数魏文帝通过禅让仪式,继承汉献帝的皇位,汉王朝灭亡,魏朝成立”(第339页)。作为一种学说,这并不是很新颖的观点,不过,能够于文学与正史夹杂的通史书中指出这一点,仍然值得称道。作者认为蜀汉与孙吴虽然是现实上存在的皇帝,但是理念上并不存在,二帝并尊与亲魏王这两个例证象征性地显示出对现实的迁就与对正统的坚持。这种正统观不仅存在于中国,也存在于东亚,成为东亚体系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悲剧性的结果便是,“在东亚地区形成了这样一种邻国之间互相鄙视而不是互相尊重的十分棘手的国际关系”。(第349页)有意思的是,正统观的存在强有力地维护了中国国家内部的统一,却对实现东亚国际间的秩序和谐无能为力。或许借助这种扩大的正统观,我们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韩国对于某些文化遗产的坚持,对现实的东亚问题也能看得更多。虽然,这一正统观的扩大是否发生在后汉三国,仍然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我并不主张一味地在古代史中开展“现实关怀”,不过偶尔地跳到千年以前来回望当代,的确能够发现一些值得深思的要点。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现实关怀的成立,需要的是历史现象(思维)本身的延续性。作为书末的漫谈,固然可以;如果要进一步形成理论,还是要做更丰富地考察才可以。
最后,作者在介绍五行学说之时,提及魏文帝曹丕在营造陵墓时说“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亦无不掘之墓”。梁武帝当年台城被围,也曾叹道“自我得之,自我失之,亦复何恨。”自三国而来的魏晋时代,在我看来,是中国人最洒脱的一段时期,然而,很多时候,数百年的战争掩埋了这份大气的风度。

  《三国志的世界:后汉 三国时代》读后感(三):谁不爱三国

为了避免惰性,一般我都是看完一本书就来记录一下。因此现下,这套日本人讲谈中国历史的丛书我刚放下第四本,准备读第五本。
唐宋、明清等的专本还没看,就前四本而言,不得不说,三国这本太好看了。所谓好看,可能是最适合我这个层级的读者——看三国演义、看三国影视剧、玩三国杀,知道演义和正史有很大差别,但是又没有真正学习研究过正史,对正史仅限于听听易中天讲座的水平的人。因此,看此书有正史和演义的比较,又有跳出史书时代和空间,从当代和外国人角度谈观点,实在是太符合我的需求了。
因为一部三国演义,中国人乃至东亚地区对这个时代的风波诡谲和各方人物的你方唱罢我登场耳熟能详,也因此衍生出多少文化产业的产品产值。不得不说,三国演义贡献太大了。如果没有红楼梦,三国演义绝对是明清小说的珠穆朗玛,可惜,这又是一个既生瑜何生亮的故事。我读三国的时间和次数也真的比红楼少太多了。
这本书除了对演义不符正史处勘误之外,还特别提到因为陈寿三国志是以魏晋为正统,而演义当然毫无疑问的以蜀汉为正统明确拥刘反曹,因此吴在其中都被边缘化了,其实东吴在蜀灭亡之后还存在了多年,而且周瑜、鲁肃都是极大智慧者,在演义中都成了反面衬托诸葛亮的角色。对此,基本讲解正史的专家都会强调对曹操、周瑜、鲁肃等的客观评价,因此在演义中被神话的孔明就会一下子从神坛上下来。不过,我还是得说,确凿无误的出自诸葛亮的出师表真的是写得好啊,现在读来都感慨丛生,也“涕泪横下”啊。
几个特别感受和个人学到的内容:
一是书中提到从世界史看来,统一和分裂的循环不具有普遍性,是偶发事件,但中国人的历史观把统一作为正常状态,称之为治世,把分裂作为非常状态,称之为乱世。我们向来认为统一是好的,也是必然的。
二是袁绍的儿子、曹操的儿子、刘表的儿子等都因权力争夺反目,而孙氏家族依靠内部团结一直在江南稳扎稳打
三是魏蜀为争夺正统性势不两立,是不可能结成联盟的,吴在其中比较灵活,蜀吴联盟和魏吴联盟都曾经出现过。
四是吴叛逃到魏的人相对较多,因此吴的诈降手段也屡屡得逞;魏逃到吴的相对少,所以采取诈降计策经常失败;蜀很少用诈降伎俩,诸葛亮不喜欢也不擅长这类阴谋。
五是中国自古重文轻武,文人当政,武将地位一直较低,同样的,华佗等从事科学技术的医生类人的社会地位,也远远低于具有儒家知识教养的士人阶级。
六是中国东、南两面临海,西、北被沙漠和高山环抱,与外部世界处于基本隔绝的状态,所以自古以来保持发展自己独立的文化,进而形成了视自己为世界中心的中华思想。对于其他国家,也要求人家朝贡,承认天朝上国的地位,从来没有平等独立的外交思想。三国之间怕是最平等的外交关系了,但一直亦在争“正统”之位。

  《三国志的世界:后汉 三国时代》读后感(四):激情的演义还是冷静的史实?

《讲谈社•中国的历史》中的第四卷。相比较其他几卷而言,这一卷与第6卷写隋唐的都略少对华的贬抑。看来三国与隋唐两个朝代对于岛国魅力颇深,实在难掩溢美之辞。但尽管是这样,末尾还是口径一致地特辟一章,专门对“正统论”评头论足。撇开这些不谈,记录心得点滴,聊备后查。
1、党锢之祸与黄巾起义。《演义》开场写了宦官弄权之后,直接转笔写黄巾起义,但其实中间略过了党锢之祸这一历史事件,而这一历史事件其实是黄巾起义的诱因。当时朝中分为三大势力,外戚、宦官、清流。外戚是以窦皇后与大将军窦武为代表,清流是以汉帝的师父陈蕃为主的一批儒仕,这两者联手要与宦官势力一争高下。于是有了两次对“清流”的集体屠杀,谋主陈蕃甚至自己也惹祸上身,事败被诛。党锢之祸之后的十五年,黄巾之乱遂起。起义中“还有不少经历了党锢之祸、对政治彻底失望选择隐遁生活的读书人。”《演义》中我们也能看到遍地都是隐士名流,放在上述背景下一看也就不以为怪了。
说起黄巾起义,也即是“太平道”,与天师道(五斗米道)同时并存。《三国志•张鲁传》曾引文“东方有张角,汉中有张修。角为太平道,修为五斗米道”。五斗米道即后来的正一道,创始人是张陵,为张良八世孙,根红苗正,也更加源远流长。而太平道在当时则更以“妖邪之术”著称。事涉妖邪,恐怕绝不会仅指饮符箓治病这么简单。有说黄巾教众中流传着一本《黄书》,言“三五七九,天罗地网,士女混漫,用以消灾”云云,也就是提倡教众择时秘密进行“阴阳合体双修”,用以拉拢教众,此说恐怕并非出于杜撰。
2、三国历史与三国小说之间的真伪异同。一部《演义》流传数百年,有利也有弊。誉之者说它让三国从此脍炙人口家谕户晓,毁之者说它歪曲历史,假戏真作。不必过多涉入真伪之辨,毕竟小说是小说,历史是历史,小说借历史成了功,历史借小说出了名,即然可以水涨船高,何必鱼死网破。但两者谁也代替不了谁,这应该是心知肚明的。
赤壁之战。史实是曹军不习水战,曹操于是令船队以绳索相连,减轻风浪颠簸。黄盖发现曹军这个弱点,建议周瑜火攻。周瑜采纳建议,并让黄盖写诈降书给曹操。黄盖用十艘装满油脂干柴的小船打头,驶向曹军水营。正逢东南风大作,曹军陷入一片火海大败而逃。
庞统施“连环计”,黄盖的“苦肉计”,蒋干群英会盗书,曹操因而错杀蔡瑁张允这些通统都是虚构。诸葛亮登台作法,召唤东南风更是子虚乌有。曹操败走华容道后正遇上关羽,关二哥义释曹操也是虚构。当然没有一个一个小故事的辅陈,赤壁之战也不会这么扣人心弦,也没有后来的大量戏曲或者影视作品了。
关羽之死。关羽走麦城,孙权劝人投降,关羽假意投降,从麦城突围而出,结果正中朱然潘璋的埋伏,关羽关平被擒斩首。《演义》安排朱然潘璋在夷陵之战中被关兴杀死,但实际上两者都活了好几年,病故。其他诸如落凤坡是个架空的地名,张飞实际是个美男子等等,不详细说了。
3、地理之误。小说中说到十八路诸侯起兵反董卓,但其实十八路诸侯联军并不存在,公孙瓒、孔融、陶谦、马腾等人没有参加联军。小说丑化董卓是制造反面角色的需要,实际情况是以袁绍为中心的关东势力与以董卓为首的关西势力之间的对抗。小说的记述,董卓由洛阳逃往长安,十八路诸侯得意忘形,连日大摆宴席,不思进取。曹操认为没有斩草除根,一怒之下率孤军追击董卓,结果在荥阳中了埋伏大败而归。但其实荥阳是在洛阳东边。董卓西逃长安,是不可能经过荥阳的。罗贯中在这里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
4、对吴国历史的忽视。陈寿《三国志》以魏为正统,因为陈寿是晋臣,晋是魏的后继者,他不可避免要为魏说话。而他自身又是谯周的弟子,谯周仕蜀,(在蜀国后期有全蜀之功,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是投降派)所以陈寿笔下对蜀也是褒奖有加。到了《三国演义》时,罗贯中更是一以贯之,大举蜀旗,完全以刘关张、诸葛亮为主角了。这样一来,吴国三足鼎立的角色完全被削弱,甚至很多人物都不知不觉被推到对立面上去了。
5、二帝并尊与领土分割案。公元229年,孙权正式称帝。此时曹丕两伐东权未果后郁郁而终,诸葛亮则在上一年开始了北伐。这时,吴蜀同盟气势上占据了绝对上风。孙权适时而动,向蜀国提出二帝并尊,甚至拿出了分割魏国领土的具体方案。不仅有了方案,双方甚至已经把魏国各州的长官人事分封了下去。虽然现在看来简直像是一出幽默剧,但在当时魏国气数已尽,似乎已是鲇板上的死鱼。
6、诸葛亮北伐中还曾秘密遣使联络北方鲜卑。当时鲜卑族中有一部首领叫轲比能(?-235年),距离鲜卑族统一各部的大首领檀石槐(137年―181年)并不遥远。轲比能积极响应反魏,可惜此人不久被魏派人刺死,诸葛亮的前后夹攻计划没能实现。
7、信息革命与政治革命。当代人已经较少接触到纸张,电脑盛行,催生了大批“键人触生”。人们很难想像纸对于世事的影响。在东汉蔡伦发明纸之前,汉人大多书写在布帛、竹简上。帛过于昂贵,简又显得笨重,纸张的诞生极大地改变了状况。“帛书书籍的消失,与印刷术的发明使手抄本失去价值,电脑的普及使稿纸变得多余一样,是与传统书写方式的诀别。郑玄对儒学的集大成,佛教的迅速传播,都可以说是纸的发明带来读书革命的产物。”
纸的诞生是一场信息革命。“这场革命促进了知识的普及和对新知识的探求,带来了整个社会的结构改革。延续了四百年的大汉帝国崩溃后,经过三国各自的发展,一个新的统一帝国又即将重新诞生,这个历史发展的原动力,就是信息革命。”
“之后中国历史上的又一大变革期是在唐宋交替之际,这次也与起因于唐末印刷术发明的信息革命不无关系。再进一步说,最后的清朝走向灭亡,中华民国随之诞生,也是因为清末引进了西洋印刷术,使最新知识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在全国得到了普及的缘故。三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信息革命带来政治革命的时代。”
8、另类版本的《演义》。作者金文京是日本出生长大的韩国人,一直从事《三国演义》的版本研究。本书中提到两部比较有意思的另类版《演义》。一本是《三国志玉玺传》,此书约成于明清之际,是一部弹词,作者不详,语言更加口语化,更着重于对人物心理的刻画及情境的渲染。大致是以传国玉玺为主要线索,加入大量女性情感类戏份,将冷冰冰的军事重心转到了刘备的几番姻缘上来。也算是对“演义”的再演义了。
另一本是《三国志平话》,据说国内已经散逸不存,日本内阁文库有原本。此书开头说韩信、彭越、英布三人分别转生为曹操、刘备、孙权。前三人都是建朝后死在刘邦手下,转生后当然是要瓜分大汉天下。《演义》写到“三国归晋”就结束了,而此书一直写到了刘渊灭晋称帝,建立刘汉,也算恢复了大汉朝。作者推测此书成于元代,因刘渊代晋复兴汉朝,实际上是暗示了蒙古人入主中原的合法性。

  《三国志的世界:后汉 三国时代》读后感(五):最易写与最难写的三国史

在中国,恐怕没有比三国史更纠结的断代史了,它既是最易写的,也是最难写的,说最易是因为赖历代以来戏曲小说评书连环画电视电影而普及的各种三国故事所赐,抛开真伪不说,论熟悉程度,没有其他任何一个朝代的历史可以超越,所以三国的历史普及读物最容易与读者产生共鸣。但也正因为如此,任何新的著作要想让读者再坐下来耐心读完在潜意识里早已烂熟的三国史,大概也是最艰难的一项挑战。
本书很聪明的采用了正史与“演义”并行的策略,来纠正读者因为“演义”而产生的错误的史实认知,考虑到这是一册历史的普及读物,那么这样的写法无可厚非,并且相当程度上增强了它的阅读趣味。以前也有吕思勉、刘逸生等写过关于三国史的驳伪文章,也是以三国演义为参照,所针对的自然也是普通读者,普及读物并不是每个学者都肯写或者都能写的,作为读者而言,我们也应该善待每一本用心之作。
本书最大的新意恐怕是最后两章“邪马台国及其周围的国际关系”和“三国时代与现代东亚地区”,作者提出了现今的东亚中日韩三国的关系,源头其实在三国时代,虽然此观点展开的不够充分,但即使是提出这样的观点也足够让读者抚今追昔。亚洲的希望在东亚,东亚的希望在中日韩三国,尤其是中日关系,妖魔化和仇恨化绝对不是走向未来应有的态度,而且只会走向死胡同,即使以战争解决,之后只会继续陷入新一轮的恶循环,这个死局如何来解,需要足够的政治智慧,拭目以待吧。
最后指出作者一个小小的错误,243页“清谈流行”一节,“清谈的时候,主客双方常常手执拂尘边摇边谈,激动之时甚至手舞足蹈”,清谈者手执的应该是麈尾,形制大致有叶形与圭形两种,傅芸子,周作人,白化文,王稼句,扬之水,戴燕等都曾著文绍介,历代图画也多有描绘,譬如本册书封上的历代帝王图的孙权,手中所执就是麈尾。

  《三国志的世界:后汉 三国时代》读后感(六):中日还原历史的共识和被双重解构的儒教

我曾读过《三国演义》数遍,是个三国迷。
-中日还原历史的共识-
前不久,读了豆瓣上两篇文章。一篇详解了荀彧与曹操非常特殊的关系。原来荀彧,作为颍川名士,代表了后汉儒家知识分子,维系着整个汉朝和曹操的关系。另一篇还原了诸葛亮,讲他在蜀国通过政治手腕,如何阻止了李岩的分裂倾向,从而实现了集权。
后来,易中天也在说三国时候为鲁肃翻了案。最近,逻辑思维里面也有一期,讲了袁绍其人,其中的核心是外戚、宦官和清流的关系。
这和《三国演义》里面的故事完全不同。《三国演义》拥有一个亘古不变地元叙述——一个非常简化的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的社会规范,一些基础的忠孝礼仪的价值主张,一个草鞋英雄的故事套路——针对公众的品味偏好。
司马辽太郎的历史小说有着截然不同的世界观。小说不再迎合普通民众的价值观,而是以武士阶层为出发点,放弃了非黑即白的简化世界观,而是加入和社会的复杂和人情。
陈寿撰写,裴松之注释的《三国志》也拥有相同的出发点,也就是为王朝而写的历史,是当朝者需要读的读物。我读了《白话三国志》。由于读的是网上的盗版读物,所有里面也有大量删节。另外有些不足的是,内容点到为止。注释的意义在于,让一个不能理解的内容,通过深度的核实校阅,加入大量标注,变成读者可以理解的内容。《白话三国志》仍达不到如此的要求。
许倬云的《说中国》是可以达到这个要求的书。其中对于三国时代的描写和讲谈社的《三国志的世界》有很多的重合。以上提及的所有还原历史的阐述,包括关于荀彧、诸葛亮、鲁肃等,都有惊人的一致。可以判断,近期研究三国的人,是有一定的共识的。也隐隐约约感受到,这里面应该存在一位泰斗,是这些人的中心。而这个中心究竟是谁呢?难道就是易中天本人?
《三国志的世界》也是拥有非常规范的注释体系的书籍。我们看到作者对于郑玄等思想史的前辈,有着非常高的推崇,可以判断作者的倾向性。对于“过五关斩六将”里面荥阳位置的勘误,以及“六出祁山”中祁山的位置的勘误,也很有可能是作者第一手的研究。总之,《三国志的世界》是具有注释的美感的。
非常注重校阅和注释的操行,是一个基础,让我们有能力去探寻“关羽是如何变成道教的神”这个问题。如果没有这样的基础,往往会得到这样的答案,“关羽是武神,是因为关公非常忠义。”关公作为一个文化符号,已经形成大众的“信仰的跳跃”。任何对于这个问题的刨根问底都是自讨苦吃。而如今,利普曼的《公众舆论》为我们理解这个文化现象提供了框架。本书尝试还原了让关羽变成神的一个公众心理。
-被双重解构的儒教-
我在研究生的时候研究的是宗教和国际关系,所以对于三国时候的儒释道的发展十分有兴趣。在本书中,儒教由于集大成者郑玄的出现,让焚书坑儒之后的中国正统得以延续;太平道和天师道呈现了中国道教的起初状态,佛教也以新兴宗教的方式出现了,也渐渐确立了“戒律”的传统操行。道教和佛教的初始状态,以及朝鲜半岛和日本对于儒教的传承,从不同维度对于儒教进行了解构,让儒教的概念变得异常清晰。我认为,这是本书非常不明显的,但有十分有价值的地方。
-中日韩情结-
另外,我也留意到了作者的民族因素。作者是一个韩裔日本人,在写一本关于中国历史的书的时候,身上具有“东半球政治”(中日韩关系)的情结。这很像前年深受好评的韩国电影《庆州》的主人公,由朴海日扮演的在北京大学教授东半球政治的韩国教授崔贤。《庆州》的导演张律本身是中国人,出生在朝鲜族聚居的吉林。
作者在努力找寻三国历史中的日本的蛛丝马迹。也在努力从思想史的角度,找寻儒教对于朝鲜半岛和日本的辐射。
说实话,关于究竟是“二年”还是“三年”的推测有些松散,而且极其无趣。但故事的背景是在公孙氏的辽宁。我在今年,有幸去了一趟辽阳,也就是三国时代的襄平;辽阳博物馆里面也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司马懿破公孙渊的历史。这为作者勉强的“三国时代的中日关系”增加了一些微不足道的趣味。

  《三国志的世界:后汉 三国时代》读后感(七):谜底在最后一分钟

本书从东汉政治势力消长一路波澜不惊的写到三家归晋,之后在结论里就势抛出了正统的话题以为收束,真算是把惊喜留在了最后。先前的评论就正统论已经说得很到位了,只是原文中有这样一段:
……在实现统一的过程中,中国是采取现实的态度,还是固执于自己的原则不放,直接关系到统一后的中国是成为一个拥有广大国土和多种文化并尊重地方自主性的国家,还是与旧时王朝一样,继续以一个保持高度中央集权的国家出现,作为中国的近邻国家不能不对此表示特别的关心。
以上虽是良言,但国内的读者大概还是很难产生这种近邻式的关心,况且中央集权与正统论之间的关联可能也还需论证吧。
不过作者的观点至少让我想起了国民政府去台后的“汉贼不两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