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人人都有病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人人都有病经典读后感10篇

2017-12-01 21:3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人人都有病经典读后感10篇

  《人人都有病》是一本由市桥秀夫著作,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195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012-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人都有病》读后感(一):大家都有病

1938年A·斯特恩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时第一次采用“边缘性”这个术语。
根据美国精神医学会出版的《心理障碍的诊断与统计手册》(DSM)中提出的边缘性人格障碍至少需具备下述8种中的5种特征:
  1)有冲动性地引起自我伤害的可能,如挥霍金钱,赌博或者自伤身体
  2)人际关系不稳定或过于紧张,贬低别人,为一己之私经常利用别人;
  3)不适当的暴怒或缺乏对愤怒的控制;
  4)身份识别障碍,表现为对性别认同,自我认同,选择职业等变化无常
  5)情感不稳定,如突然抑郁焦虑,激惹数小时或数日,随后又转为正常;
  6)不能忍受孤独孤独时即感到抑郁;
  7)自伤身体行为,如自我毁形,屡次发生事故或殴斗;
  8)长期感到空虚和厌倦。

  《人人都有病》读后感(二):人格障碍的庐山真面目

       
        随着现代社会人们对心理健康的关注越来越多,“人格障碍“的概念开始进入大家的视野,不少人会把它与精神病或神经病混为一谈,或认为是“学术化”了神经病,如果这样想,那可就真的冤枉“人格障碍”了。
        从心理学专业角度来看,神经症、人格障碍和精神病是完全不同的三种精神疾病,它们的程度也依次加深,在书中作者也有所解释。大多数人在街上随口骂的“神经病”三个字说的其实是精神分裂症,这是一种自己不知道自己有病、也没有完整连贯逻辑思维的病症;程度较轻的神经病几乎是每个人都有的如失眠、焦虑、完美主义之类的病症;而这本书所谈到的人格障碍,则是我们因为某些负面的事件而形成的病态的固定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人人都有病--图解人格障碍》一书对此的解释是:既使自己感到痛苦,又影响了社会交往。
        “图解”人格障碍是一种直观而易懂的方式,让整个社会认识到精神问题的重要性。然而在对精神疾病有更多了解和关注之后,我们要警惕一种倾向,那就是“言必称人格障碍”。要知道,相当一部分人出现的种种光怪陆离地问题并不一定是人格障碍,而只是一种短时间内出现的应激反应。
        我们为了减肥瘦身所以催吐厌食,只因为我们遵从社会的审美标准,想要得到刚认识的异性的青睐;我们下班之后找一个酒吧喝到酩酊大醉发泄自己,只因为我们写了一个月的材料递交给领导却被否定;我们之所以突然选择独自生活不与人交流,只因为我们刚刚失去了挚爱的亲人。在这些情境下,我们同样会自己感到痛苦,我们的行为同样影响了社会交往,但这些都事出有因,所有可能出现的负面行为和带来的负面效应,并不能简单地用人格障碍来解答,而需要我们看到行为背后真正的原因,这种原因可能是某一段时间内情境和观念等诸多原因共同造成的,这些行为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远去,并不会留下伤痕。
    然而,这些外界环境所带来的应激反应在某种情形之下,一不留神,却也十分容易留下无穷的后患,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得到适当的调节,同样有可能会形成人格障碍。在我的朋友中有位科长,事业顺利,家庭美满,在朋友看来他拥有非常让人羡慕的生活,然而他却一心想升官。在前不久的单位竞聘选举中,他由于竞聘处长落选,受到了莫大的打击,消沉了好一阵子,终日郁郁寡欢,两个月后,他在家人不注意的情况下居然自杀身亡。遭受了落选的挫折之后变得消沉失落,这种反应是生活环境变故所带来的一种应激反应,是正常的,并没有偏离社会常态。然而由于他自身认知上和环境上的原因,这种情绪长时间没有得到疏导和调节,甚至愈演愈烈,结果导致他慢慢形成了边缘型人格障碍,发生了惨剧。这样的例子在本书中还有很多,而且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和压力的增加,正呈现越来越多的趋势,这也是当今社会带给我们的严峻考验。
        厘清究竟什么是人格障碍,是否患上人格障碍疾病,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不要青红皂白地将“人格障碍”的标签贴在自己胸前,让大家都对你绕道而行之,不敢随意的与你做朋友;也万万不可对亲人、朋友、同事和自己的人格障碍视而不见熟视无睹。如果我们有了基本的概念和警觉,至少能保证自己不受这些不可名状的症状所扰,也许在某些时刻,还可以尽早的让他人得到帮助,挽救一条生命
        如果你不是人格障碍,那么多一分了解则多一分免疫;如果你真有点人格障碍的倾向,那么打败人格障碍,拥有自知力便是治疗的开始!
引自网络:作者:不说话的橙子 (北京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硕士、心理学教师)

  《人人都有病》读后感(三):我哭啊 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在此!

有关边缘人格障碍的心理病理学假说很多,如果抛开学派之间术语差别的话,总的来说,有以下两大方面的心理病理学假设:
  1)缺陷-冲突模式。这主要是精神分析者提出来的。这种观点认为边缘人格障碍者的心理病理来自于早期——尤其是婴儿与照育者分离时期——的很多外在环境的不足。如照育者不恰当的惩罚,用婴儿满足自己的愿望而不是成人去满足婴儿,家庭创伤事件,母亲的精神病理性等等,这样不合格的环境容易引起婴儿的自我发展的缺陷或者异常发展。这样的自我缺陷的孩子会遇到很多的冲突,尤其是分离情景下对客体既依赖恐惧的冲突。反映为儿童瓦解性的依附关系或焦虑/冲突亚型的依附关系,以及对过渡客体关系(Transitional Object Relatedness)的依赖。为了适应这些心理困难,孩子会使用原始防御机制(分裂、投射认同、等)来适应生活。而这些防御机制又进一步强化的边缘病理性。这样的孩子很少能够渡过青春期的心理危机。从而成年后成长为边缘人格障碍患者。
  已经有很多的研究证明上述假设,如已经有7项研究证明,边缘人格障碍者具有极为不安全的依附关系。 一些使用了洛夏测验的心理学研究也证实了边缘人格障碍者出现了口欲期的退行特质。Perry and Cooper (1986)发现,和反社会人格障碍及双相II型患者比较起来,分裂和投射认同和BPD患者的相关性更高。防御机制量表(DSQ)的发明者Bond的研究也证明(Bond et al ,1994) 边缘人格障碍者和其他精神病患者相比较起来,更多使用分裂和付诸行动,而较少使用克制,升华幽默等防御。
  2)认知-图式偏差
  认知学派同样承认比边缘人格患者的童年早期存在创伤性环境。但是认知学派的学者们倾向于认为,并不是应激事件本身引起了边缘人格障碍。而是创伤事件发生后,孩子处理它方式、个体气质、年龄、情境、孩子幼稚应对方式对照育者负性反应的强化等多种因素共同决定了边缘病理性,而边缘病理性集中体现在患者的核心图式和核心认知。
  边缘人格障碍者的典型认知偏差是灾难化和两分思维(dichotomous thinking),其核心信念有三大主题:第一,世界是恶毒的,我的生命是危险的;
  第二,我就像一个小孩子,我是无力的、脆弱的;
  第三,我是被人遗忘的,我天生就是没有人要的。
  而边缘人格障碍者存在着五个核心图式:
  被抛弃的孩子,愤怒/冲动的孩子,惩罚性父母,分离保护者,健康成人。
  总的来说,边缘人格障碍的病因和病理尚不清楚,现有的假设往往缺乏严格的证据,而且假设缺乏特异性。比如说心理病理学的理论假设不仅仅可以用来解释边缘人格障碍,而是可以用来解释绝大部分的人格障碍。

  《人人都有病》读后感(四):人人都有病⋯⋯

患病与否只有一线之差
“人格障碍”的麻烦之处在于,难以界定从哪里开始就属于人格障碍的范畴。
仔细想想的话,在与恋人或朋友相处的过程中受伤,感到失落消沉,是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的事情。如果只是感到失落,不想去上班的话,那就算不上是人格障碍;如果症状升级到容易与社会发生摩擦的程度,那就可以说是人格障碍了。
诊断的标准在于是否出现“难以生存”的症状,如:“本人是否感到痛苦”、“与周围的人之间的摩擦是不是很大”等等。即使别人认为你是特别“难以相处的人”,即使他人评价你是“与众不同的人”,只要你可以毫无问题地在社会中生存下去,那就不能说你患上了“人格障碍”。
在“健康”与“人格障碍”之间,没有可以通过数字来评判的标准。然而糟糕的是,有时候,那些根本不需要接受治疗的人,却被盖上了“人格障碍”的烙印。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