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无缘社会》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无缘社会》读后感10篇

2017-12-02 21:3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无缘社会》读后感10篇

  《无缘社会》是一本由日本NHK特别节目录制组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8.00,页数:27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无缘社会》读后感(一):陌生的血亲

看纪录片的时候就有种深深的压抑感,看过书之后,这种压抑感简直像北京的雾霾一样无处不在,久久不散。
孤独死,这个语汇与我们越来越近,新闻中独居老人死于火灾、生病无法求助而错过抢救时机而离世的报道也频频出现,我们也正走在这条路上。
子女疲于工作和自己家庭,没办法对老人尽责照顾,单身人群的增加,亲朋好友分散各处也不经常联系了,这不就是我们现在的生活嘛?
最让我震撼的是不肯领取叔伯骨灰的甥侄们,中国人讲究血缘,即使是大树分支上距离最远的两个分支,一旦相认,也是会相互照应的。
个人的孤独并不可怕,一个青年人生活在 人群中却仍然感到孤独,虽然在与外界沟通却依然驱散不了自己内心的孤独感才是最可怕的,整个社会都是孤独的。

  《无缘社会》读后感(二):无 缘 社 会

日本社会现在存在这样一种现象:老人配偶死亡,未婚,离婚,子女独立,在世的时候没有亲戚,或者很少来往,死了之后无人知道,只能由政府“直送火葬”。无缘社会,就是“与别人失去关联,就像一种活着的孤独死,没有一个人关心你,你也发挥不了任何作用…不管活着还是死了都一样”。本书通过NHK的采访,揭露了日本社会无缘这一问题。
这种“无缘社会”,正是高度资本主义化的结果。日本有着美国式的冷漠和东方文化的“人情”,两种社会关系相互碰撞而诞生了这个“无缘”却又无时无刻不被“缘”连结的社会。日本的这种“无缘社会”,其实可以从《菊与刀》里写的情义与人情体现出来
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会出现《嫌疑人x的献身》里数学老师把流浪汉杀了而无人知晓的情节。这种无缘社会,对中国现在的发展也是一种警示吧。

  《无缘社会》读后感(三):我们不远的未来•其可能性之二

自由与山巅上的空气类似,都不是孱弱者能够经受得了的。——芥川龙之介 当经济伦理/工具理性不但渐次将人从他们生来隶属的信仰与传统的魅梦中唤醒,还进一步使其发展出对各自所属的民族/国家/家庭/职业/性别/性取向等等小集团的抵制性话语体系,对其逐一宣称个体对自身意志的最终主权时,被称为后现代或自反性现代的时代便在思想成熟了。作为当代历史进程所推动的新一轮“反思”的暂时结果,精神上对脱域(disembeded)过程的认可甚至偏好的态度,正产生着比实际行动上的个体化、单身化更加深刻的社会后果,因为这意味着本质主义社会关系论的消亡——这并非如那些话语体系所言,是其立场的失败,而是其可能性本身的灭绝。在“责任自负”作为首要原则的条件下,人们即使穷得沦落街头也不肯领取救济金,有亲人伸出援手也不接受,即便一个人孤独到要发疯的地步也不愿打搅别人的生活。在此,加缪和萨特的存在主义间的差别所造成的后果洞若观火:在上层那里倡导着完全包容的思想,在中下层却要求彻底的自我排斥。而饥饿与死亡终究向人们宣示了其本质性,用肃杀的口吻宣称这是再多村上春树式的精神迷药都无法改变的事实。 然而,萧然可怖的无缘社会还并非个体化进程最糟糕的一种可能性。责任自负与成果独享互为表里,而这又意味着参与社会丛林之角逐的单位最终被还原成为零散的个体。在霍布斯提出著名的“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战争”概念的时代里,小集团接管了与上帝切断联系的人们,使这一想法仅仅停留在了理论可能性上。而在流动化/碎片化肆意蔓延的今日,一些物质贫瘠但又过早“成熟”的社会似乎无论如何都无法避免一场大逃杀的发生。 出路在哪里?或者可以问,现代性能够把我们领向的最好可能性是什么样的?在个体不再拥有为任何高于自身之物代辩的权利之时,等身大的人们首次获得均质普遍串联的可能性。这一方案,无论称之为“真正的人道主义”还是“建构的本质主义”,将引导人们看到比其历史、文化和结构归属更为古老和先在的事:同样生而为人这一境况本身。只有以这一普遍性作为前提,脱域后的重组才能够摆脱建构与解构的无尽循环与内爆。当现代性的狂飙猛进造成的破坏从行动蔓延至符号领域之时,被重新定义的个体存在才得以聆听到在系统的入侵中陷入对自身悖论式否定的自由所发出的求救宣言:人恰恰是因为能够体会自己,因而也得以理解他人的无能为力而变得如此强大。

  《无缘社会》读后感(四):存在源于联结

“无缘社会”这个概念还是第一次听说,如果不是看了书单推荐列表,我也不会关注到这样一本书。
虽然把整一本书都看完了,但依然觉得“无缘”的日子离自己还是非常的遥远。中国的传统文化注重血缘关系,亲戚之间要时常往来,对待父母也要尽孝,像书中出现的有子女的老人却无人赡养的这样一种现象在中国出现的几率或许比日本要低,但由于我国的人口基数大,“无缘”的人数还有待探讨。
每一个人的一生都会有血缘、地缘、职场缘,如果把这些都丢弃了,那么一个人的存在就会变的十分的微弱。拥有一个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才能充实地过完一生。虽然“无缘”的出现有一定原因是源于社会系统自身的局限性,但与个人自身的性格也有关联。书中有描述过几位老人因为忙于工作而忽视家庭,导致家人的离开。我认为在三种缘当中,最强的联结是血缘。职场中认识的朋友并不能够代替浓浓的亲情,单位的工作可以由别人顶替,但家庭中的角色却没有人可以代替。
看完书以后,我也会思考“无缘”离我们有多远。随着城市化的加快,农村劳动人口逐步往大城市的迁移,老年人越来越接近“无缘”,他们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中国的福利制度并不完善,制度的缺陷会使无缘人士不断增加。作为年轻的一代,我们应该多点关心父母,尽自己的能力赡养父母。与人交往是一件很累的事情,但是这样的网络恰恰能证明自己的存在感。

  《无缘社会》读后感(五):现状看似惨淡 结论却并不可怕

缘,估计只有东方人才能最能领会到这个字的精妙。
NHK特别节目录制组合著的《无缘社会》,采访追踪了众多“无缘”人士,有溺水死亡的不知名人士、在起居室的“在途死亡者”、被亲戚拒领遗体的“无缘死者”、背井离乡不得不离开故乡的人、年轻时醉心工作忽视家庭,退休后丧失社会关联的人、独身未婚女性、为照顾父母辞去工作,父母去世后不领养老金无法维生的人;甚至还有备受周围人的爱戴,却与亲属断绝关系而登上《政府公告》的人。
看似现状很惨淡,如果是国内媒体的话,不知道要起多么煽情的题目,各种专家对“不婚族”、“失独家庭”、“老龄化”的分析批判。又掀起新一轮“逃离北上广”的热潮……
想到这里,真的很欣赏NHK的态度:
即便不是“家庭”,不是“公司”,不是“故乡”,人与人之间的“关联”也还是能够建立起来的。……如今“无缘社会”加速扩展,因失去关联而孤立的人正在不断增多。但是,变得孤立并不可怕,我们希望孤立的人展望一下自己的周围。在你的周围肯定只需伸伸手就可重新建立起人际纽带的容身之处。……其实,独自生活既不可怕,也不可恶,因为现在已经到了独自生活理所当然的时代。……虽然人们逐渐不再以曾经的那种强劲纽带结合在一起,但我们可以代之以宽松的新型“关联”来维系彼此。或许这样的时代已经到来了吧。
面对此类现代化生活带来的问题时,并没有第一时间想退回所谓的good old days,而是认可时代已经变化,独自生活理所当然。预防更多“无缘”人士出现,应该让每个人都制造“关联”,并不一定仅限于家庭关联。书中写到的NGO组织们就是非常正面的例子:巡视容易自杀的地方,鼓励和帮助孤独的人创造与别人的“关联”。这样的立场和看待问题的角度确实高级很多。
我想,只有不批判、尊重别人的生活方式,并且真正关心、体谅他人的人越来越多,“无缘社会”才会存在消失的可能性。

  《无缘社会》读后感(六):无缘社会:谁亦难避过这一身客尘

这些面庞从人群中涌现
湿漉漉的黑树干上花瓣朵朵
——庞德《地铁车站》
籍贯·户籍·姓名不详之男性,身高162cm左右,体格不胖不瘦,年龄约60-80岁;随身物品:现金100983日元,存折2本、现金卡2张、钱包2个、居民基本情况公簿卡1张、手表1个;身穿蓝色裤子。
一位在途死亡者的信息,登在报上,短短几行字,再画个句号,一生结束,干净利索。他们活着,没有工作,没有配偶,没有儿女,不回家乡,也没有人和他们联系;他们死了,没有人知道,即使被发现,也无人认领他们的尸体,无法知道他们姓甚名谁,他们分享一个共同的名字,“无缘死者”。
昨天乘车前顺手拿了这本《无缘社会》,一年前看过NHK的这部纪录片,也许是心有戚戚焉,看到那些被排斥在社会之外的年轻人,印象深刻。“将来,保不定我也会走同样的路”,就像日本的年轻人在网上对“无缘死”的回应一样,并不能说负面,但自有一股利刃般的冷静。
《无缘社会》一书是根据日本NHK电视台的记者、主持人与摄影师等人的采访笔录写成的。一档特别节目,遇见了太多无缘者的人生:三十五岁的电脑公司男职员,大学毕业后离开家乡北海道,每天一到家就打开电脑,一日三餐都是自己一个人,“现实太多看得眼睛都痛了”,看纪录片时他不停地在更新推特。“四时独吟红蜻蜓”,一位九十岁的女子在纸笺上写下这样的话,她死后一个月遗体才被发现,那时,她跟前的电视机还开着、面包机里还留着没烤好的面包、浴缸里放满了水。富山县高仓大法寺的正殿,安放着很多刚刚寄来的骨灰,一星期的诵经祈福后,它们将被移至后殿骨灰堂,而更多无人认领的遗体,被默认为医用捐献。
对很多事不置一词,捅不破一层纸。心非郁陶,苟驰夸饰,为文而造情,难免落俗,更何况不善辞赋。但总会经历,早晚都能懂。今日,我能侈谈无缘者,并非俯视,亦不能置身事外,正如书中记者所感,对死生须有敬意。五年前,我曾亲眼见过无缘的死者。她是家中的一位长辈,人生之路和书中谈到的很多人的一样,年轻时为照顾生病的母亲,拒绝了唯一一次逃离的机会,独居,直至死神敲门。我们赶到的时候,她侧身倒在卫生间门口,一边脸磕得青紫,手边散落着卫生纸,撕的很碎。六月天已经有些热了,那天傍晚,夏蝉并未停止鸣叫。
不知不觉,“无关”已渗透到各个角落。不想给任何人添麻烦,被访者们淡淡地说。一致的判词,长着一只向下拉扯的手,坠落无可转移,只是在跟时间闪躲。家庭小型化、单身、失业、老龄化、城市化,我们被这样裹挟着,踉跄着被拖进原子化的生存。
“我急冲冲地穿过林荫大道,纵身跳进泥泞,要在这一团混乱的车流中避开四面八方奔腾而来的死神。”一百五十多年前,走在巴黎的街道上,波德莱尔几笔勾勒出了现代人的轮廓,一个被抛入现代城市车流的路人,一个与厚重的、快速的、致命的能量抗争的孤独的人。传统的情感纽带被撕裂了,余下的尽是一些不可避免的擦身,甚至都没有目光的短暂停留。籍贯·户籍·姓名不详,那位男性的讣告,被不断复制粘贴,盖在了更多的遗体上,在这之前,那些他或她,本是不同的。
一天下班,我走在国贸地铁的换乘通道,迎面扑来的一张张脸,疲惫的、焦虑的、明朗的……没有任何两张完全相同。“这些面庞从人群中涌现/湿漉漉的黑树干上花瓣朵朵”,1913年的一天,庞德走出了巴黎的某节地铁车厢。
文章来自 公共号:薰衣草山的的暴徒 womensa333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wOTI2OTg1MA==&mid=203665832&idx=1&;sn=0c3c602a785b5d1261b8423e0f7be2d7#rd

  《无缘社会》读后感(七):无缘社会

第一章追踪“在途死亡者”

[专栏]悄然普及的“直送火葬”

第二章日趋脆弱的家庭纽带

第三章单身时代

[专栏]靠儿老人

第四章职场缘断绝之后

第五章吟唱“单身情歌”

[专栏]共同坟墓

第六章年轻群体中蔓延的“无缘死”恐惧

[专栏]年富力强的“家里蹲

第七章为了纽带的恢复

第八章消失的高龄者

第九章从“无缘社会”走向“结缘社会”

自己一个人孤独地死去 真的是那么可怕的事情吗?

如果等我老了 也有这种提前预定墓地位置的非营利组织的话,我可能会总去见见我“将来的邻居们” 提前打打招呼什么的 不过说来也可笑 生前不会交际的人却那么在意死后的邻居。

越往后读 越明白“无缘死可能发生在任何一个人身上”这句话的含义,

“自己一个人也能安心生活,自己一个人也能安然接受死亡的社会。”要怎样才能实现呢?在那样社会里的我们又有怎样的体会呢?

“刚出生时那么得人疼爱,最后送终时却只剩下这个人自己。尽管想来太凄凉了,但我们还是想尽可能诚心诚意地送走他们。”

对于孩子这代人遇上的艰难环境,就像“自我负责”这个常用语所代表的那样,大部分人认为自己的事情就该由自己来解决。我们感到,这种思想似乎便是独居现象急剧蔓延的背景。

“与别人失去关联,就像是一种活着的孤独死。没有一个人关心你,你也发挥不了任何作用,这样的话,不管活着还是死了,不都是一样的吗?这与自己这个人已经消失了不是没什么不同吗?所以我觉得,确认与别人有没有关联,就是在确认自己是否存在。” 这让我想到根妹说过的 只要有一个人还记得你 你就不算真正地死去。

在生活中,比起家庭更注重公司和工作的人比比皆是。如今他们正大批迎来退休。一旦失去与公司的关联,他们便会暴露出与世隔绝的孤独面目。

“独自待着心情舒畅。”这句话也获得了我们这些采访者“说得对呀”的共鸣。不与别人见面,也可用手机或短信进行交谈;在家庭餐馆和快餐店里只需寥寥数言点菜,便可以享用美味佳肴;在便利店里哪怕一言不发,都能把商品拿到收银台上付完钱带走。这是一个任何人不与别人交往也可轻易地独自生活下去的时代。当然,独自生活包含着“无缘死”的危险性,这一点通过“无缘社会”的采访已经明了,但这种生活方式让人感到心情舒畅,我觉得也是不争的事实。筒井君无意之中说出了心里话,听了他的话后,我们不能不又一次感到,“无缘社会”问题是一件颇为棘手的麻烦事,绝非轻而易举便可解决的。—这就是我平日的想法啊,总觉得是自己社交能力太差。另外 越看这些丧丧的东西,自己的心态就会越来越丧。应该找点给自己打气的书来看!

  《无缘社会》读后感(八):当我老了,希望有一间冰岛的小房子

我觉得自己算是一个早熟又古怪的人,其中一个证明可以追溯到我小学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思考死亡。也许说“思考”大概也还是有点夸张的,用“想象”反而会比较恰当。我,一个小学生,偶尔晚上睡觉的时候,想象自己死掉了之后不知道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就超害怕,害怕到睡不着;然后如果是想象自己亲近的人死掉,就会难过到哭,哭到睡着为止。
最近看了几本关于死亡的书,比较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无缘社会》。我以前一直觉得变老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因为我喜欢反思和感觉时间流逝与外部环境变迁在我身上产生的化学反应,也喜欢观察别人的变化。然而不可避免的是,变老的同时也会变得虚弱无助……会死掉,会眼睁睁地看着重要的人离开自己。
因为到了一个女孩子不可避免会被长辈催结婚的年纪,我也经常在思考结婚的理由。我一直觉得结婚是一件麻烦、恐怖和反人类的事情,需要付出很多很多的努力去维系,要有负责任的勇气和魄力,有牺牲一些东西的觉悟;就是因为自己觉得代价真的很大呀,所以会有一种执念说只能嫁给喜欢的人,因为我觉得这可能会是我避免心理不平衡以及有可能会在“婚姻”这种关系中感到幸福的唯一途径了。但是大家劝说我的理由会很不一样,他们会觉得说你以后一定会变老,朋友成家立业之后你也会感到孤独,大概是怎么都需要有一个人可以一直陪伴着你,建立家庭,然后老了之后有子女照顾,可以“好死”之类的。
大概大家都不想“无缘死”吧。
《无缘社会》的开头,有一个死在公寓没有人认领尸体的人,记者们就一直在调查他生前的故事。他生前也就是一个很普通的人,只是双亲亡故,也没有什么可以联系的亲人了,自己也个人住在公寓里。有一个点令我超级难过的是他退休以后还一直打零工,工作得很努力,只是为了能一直给家乡的寺庙寄钱,希望去世以后能和自己的父母葬在寺庙的墓地;结果后来方丈换了人,没有人知道这件事,他在死了之后,最后也并没有办法实现这个愿望。
但是,独自生活又有什么不对的呢?不管是生活所迫、命运使然还是自愿选择,我觉得都没有错啊~~如果说是因为生活所迫或命运使然还可以称之为运气不好、天意之类的,那为什么那些因为种种理由自愿不建立家庭的人,就要背负着“自己作孽”还有以后很有可能孤零零死去、被社会抛弃的压力呢?也许是因为我觉得“无缘死”很有可能是我未来的选项,感觉真是谜之沉重。我并不认为有人会完全不care自己会孤零零地死去然后最后连名字都不被知道,也不可能靠自己就能生存,感觉还是需要有一些关联的。不过,这种关联非得要通过婚姻和家庭去实现吗?我觉得这个真的很不应该耶!这不是另一种对婚姻和家庭成员的绑架吗?我阿姨曾经对我说过“到最后你会发现朋友是完全没有用的”,我当时就非常非常生气:朋友没有用,那亲人换而言之是拿来用的?!
看完整本书之后其实最后我觉得有一句话很喜欢:只要有能够建立关联的场所,就能够生存下去。鉴于我好几个朋友都恐婚,然后我觉得我那么执着遇不到真爱大概也是会孤独终老的,我们就曾经想象过就是说大家以后老了可以在冰岛买一个小房子,一楼出租二楼活动室以及有好几个房间,大家互不干扰但又互相照应着老去吧。
每每想起这件事,都觉得很温暖。我很喜欢的作家雷蒙德.卡佛曾经说过,“好多年后,我还想放弃朋友,爱情,灿烂星空,换座无人在家的房子,无人回来,酒想喝多少有多少”,谁又能说这不是一种还蛮令人憧憬的自由的状态呢?希望当我变老了之后,会是一个独自生活也能找到各种关联来维系彼此,选择不同人生道路的人都有多一点安全感地生活下去的社会。

  《无缘社会》读后感(九):由这本书想起的凡此种种

这两天晚上入睡前翻翻这本书,看完却入睡无门了。那些独居老人或者社会边缘人士的故事如沉重的石块压在我心上,他们默默无闻地死在自己的小公寓里,生平化作报纸上几行告示,尸首被埋葬在无人问津的无名者坟墓或是送到医学院供研究实验。这些事件让我恐慌,因为若行差踏错一步,他们的结局就极有可能落在我们头上。
无缘这两个字,用得实在贴切。“缘”是一个佛教概念,用以描绘人与人之间千头万绪的牵连,以及人在世间的一切因果际会。一个“无缘”的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是一种怎样的光景呢?没有亲人朋友等人际关系,也没有工作家庭等一系列社会活动,他因此与世间种种都无法建立联系,是一个游荡在人类社会边缘的孤魂野鬼。
每个人在他漫长的一生中,多多少少会产生这种与社会的脱离感。但是周围的社会关系总会拉我们一把,让我们不至于在这条孤独寒冷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而那些没有这么幸运的人,那些没有保护网的人,一旦被孤独和失意的阴影所笼罩,也许就再也无法逃脱。“无缘死”也被翻译成“孤独死”,因为那些遇难者多半没有亲人朋友,在生命的最后阶段通常孑然一身。
我从不相信一个喜爱独处的人,是一个不幸的人。因为大多数时候,独处带给我的乐趣比群体生活要多得多。真正让人走入绝境的,绝对不是独自一人生活的状态,而是对于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的迷失。这些陷入“无缘死”的人,大多都是无法在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的人。他们在一份短工与另一份短工中跳来跳去,从一个人生港口漂流到下一个,却始终无法停靠。然而为什么 ?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按理而言,“会有亲人的血缘,故乡的地缘与职场的职业缘”。然而在城镇化加剧,人口高度流动的今天,地缘关系很容易就被切断,连带而来的是血缘关系的淡薄。而如果无法在新的城市建立起新的缘分,那么一个人,就很容易陷入前进无门后退无路的境地。如此一来,他就会成为一个“无缘人”。
在巴黎,我总是能看见许多无家可归者。他们终年生活在不同的地铁站里,靠捡拾垃圾桶里的食物以及乞讨为生。每当看见他们,我心里总有一个疑问 :为什么一个人会沦落至此,还是在法国这样一个以高福利著称的国家。社会救助机构呢?政府补贴呢?宗教收容所呢?
初中课本上,介绍欧洲福利社会时引用过撒切尔夫人的一段话:“一个健全的社会,应该存在一把梯子和一张网,梯子让人们向上爬,而网用来保护那些跌落的人们。”而在亚洲社会,尤其是在中国,充当这张保护网的角色的通常是家庭。然而在老龄化,空巢化日益明显,生活压力与日俱增的今天,这张网实在太过脆弱。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我们也都是游走在“有缘”与“无缘”之间那条细细的钢丝绳上。每当我路过那些裹着一条破旧的毛毯,呆坐在垃圾桶边乞讨的人们的时候,我除了疑问,还有恐慌。谁能真正自信地说,我绝对能免除这样的命运呢?谁能信誓旦旦地说,这一生,永永远远地,我一定会有可以回去的地方,一定会有能接纳我的家人与朋友,我一定不会孤独地死去?
至少我不能。
真正的孤独是什么?不是独自一人,而是与这个世界彻底地失去了关联。像那些失踪的探测器,永远地消失在深宇,也许它们还发射着信号,但是这信号不能为任何人所接收。然后有一天电池耗尽,它们的信号终于停止,他们的尸骸变成了太空垃圾。
那天上课,Soutet老先生讲起人的定义,说人首先是对自己的言行负责的一种动物,这是最核心的,人的概念。其次,人能够倾听他人,能够为他人着想。没有人能独自一人地生活。
没有人能独自一人地生活。我想起高中的时候看过的一部电影,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荒野求生 》,男主人公克里斯托弗家境优渥,名校毕业。可是他心里一直对自己所处的阶层感到厌烦,于是在毕业之后将存款全部捐出,烧毁了车和一切附属的的社会标签,只身前往阿拉斯加寻求自我。这一路的风景与人让他欣喜万分,最后他到达阿拉斯加,在与世隔绝的山间木屋里度过了一段平静而快乐的时光。至此,电影里的一切都那么美好,鼓舞着我渴望远方的年轻的心。然而在结尾,因为春汛,他来时走过的那条溪流解冻之后变得湍急异常,他无法泅渡,最后饿死在那间木屋里。临死前他写下一句话:happiness only real when shared. 而赫尔佐格拍摄的一个纪录片,关于一个叫Timothy的年轻人。他每年有三个月在阿拉斯加国家公园里与黑熊一起生活,最后他和他的女友却被黑熊双双吞噬。影片结尾导演说道 : “当我凝望那一张张灰熊的脸,它们没有亲昵,没有理解,没有怜悯。我只在它们脸上看到了自然界压倒一切的冷漠,而不是一个隐秘的灰熊世界。但是对Timothy而言,这些灰熊却是朋友和拯救者。”
为何一个人,会选择背离同类的社会,甚至有些会转而选择与那些异类为伍?渴望一点温暖么?即使这温暖也是来自臆想。这些主动逃逸社会的人与那些不知不觉就被社会抛弃的人,该如何到救赎,抑或他们到底需要救赎么?西川在谈到海子之死的时候说:“海子的死使我对人的生活方式颇多感想,或许任何一个人都需要被一张网罩住,而这张网就是社会关系之网。一般说来,这张网会剥夺我们生活的纯洁性,使我们疲于奔跑,心绪难定,使我们觉得生命徒耗在聊天、办事上,真如行尸走肉。但另一方面,这张网恐怕也是我们生存的保障,我们不能否认它也有可靠的一面。无论是血缘关系,还是婚姻关系,还是社会关系,都会像一只只手紧紧抓住你的肩膀;你即使想离开也不太容易,因为这些手会把你牢牢按住。”
有些人想要挣脱这张网却跌入深渊,有些人希冀这张网却无法得到。这其中的种种机巧,难道真的要归结为一个虚无的“缘”字么?我知道人生是永恒艰难的,不仅是我这一生,不仅是每个人这一生,不仅是每一代人的一生,而是全体人类共同的命运。在百万年前,当人类第一次集群而坐,点燃第一缕火种,为了取暖,为了抵御野兽的侵袭,也为了驱散对黑夜的恐惧。从那一刻起,我们就始终无法再与彼此分开,我们就始终渴望那一点火种带来的光和热。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当丧钟响起的时候,我从不问它为谁而鸣,它为所有人而鸣。

  《无缘社会》读后感(十):至少要有“无缘死”的觉悟

人类的死亡率是百分之一百,问题在于怎么死。这书看完据说很压抑,我看完,倒觉得很清醒。
也许大家都会去思考一个问题:我会不会无缘死?
于是,常规的解决方法是快结婚,组成家庭,生一个不够,生两个,哦也。我安全了。
——我怎么觉得抱着这种想法的,是最可怕的。
婚姻不是保险,客观讲,就算天长地久,总有一个人先走。然后,另一个呢?
孩子也不是保险。文中讨论了“靠儿老人”的处境。总是痴心父母古来多。事实上,成年后在城市打拼的子女有自己的难处,实在照顾不了远方的父母——TA曾是你的掌上明珠,然而长大普普。然后,老人在TA新的家庭里,格格不入。更何况,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是其实微妙,特别是家里有两个孩子以后,关于养老送终,不要被”血浓于水“的话给迷障了。
最难过的是,很多无缘而死的人,是“中老年被离婚”的——和我们想象中“老公一发达,翻脸弃糟糠”不同,书中不少离婚案例都是男性一旦中老年失业——被妻子失婚。(我很好奇,他们的妻子离开他后,又带着孩子去哪里了。)
所以,真不觉得经营家庭,就可以完美规避无缘死。
然后,我就开始思考这样一个更变态的问题:无缘死,到底是不是一件坏事?——听上去惨惨惨的事,但到底是不是一件坏事?
正因为我不是个无神论者,反而看轻肉身皮相。
如果遗体捐献,可以让人类的医学事业更好的发展,难道不是人到终点,一个很大的功德,也是一个理性的选择吗?并不是要鼓吹什么。只是我在想啊,人的身体(包括死后的遗体),总应该由身前个人自由意志来处置吧。(而且,厚葬真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
带着这点自觉,我从书里读到两点启示:如何安度晚年?
一个中心:强有力的精神自足;两个基本点:健康+退休金。
以上。
最后,我也很认可书中引用的英国诗人约翰·多恩John Donne(1572-1631)《丧钟为谁而鸣》:
没有人是自成一体、
与世隔绝的孤岛,
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份。
如果海浪冲掉了一块岩石,
欧洲就减少。
如同一个海岬失掉一角,
如同你的朋友或者你自己的领地失掉一块。
每个人的死亡都是我的哀伤,
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
所以,
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
它就为你而鸣!
——这是一个文艺版的”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人必须和社会,和他人,发生联系。
我很喜欢这本书结尾处的两段理性而温暖的话:
“其实,独自生活既不可怕,也不可恶,因为现在已经到了独自生活理所当然的时代。一个人一个人的”个“=”孤“。所以虽然人们不再以曾经那种强劲的纽带结合在一起,但我们可以代之以宽松的新型”关联“来维系彼此。或许这样的时代已经到来了吧。”
“在我们的社会渐渐变成'对别人不感兴趣‘的今天,尽管回归以往是不可能的,但我仍衷心祈愿我们是一个’能够同情别人、同情生命的社会’。”
PS:
我真的很喜欢东京街头那种闹哄哄又冷冰冰的人和人之间的距离感,随便哪家书店咖啡馆,一个人都可以静静打发很久时间。
我也很喜欢NHK,不全是因为纪录片,想给他们送一面“数码还原方便舔颜的黑科技小能手”的锦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