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读后感10篇

2017-12-04 22:07:2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读后感10篇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是一本由林欣浩著作,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274图书,本书定价:26.80元,页数:2011-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读后感(一):奇怪的论调

  抹杀异己言论,杀人,烧书。这些都让我们毫不犹豫地认为,中世纪的欧洲教会很坏很坏。它阻碍了科学、哲学和艺术,它阻碍了文明。

  但是,我们不要忘记,最开始的基督教不是靠政治力量,而是靠一名接一名教徒的皈依聚沙成塔的。人们冒着被惩罚危险,自愿加入基督教。这是因为基督教的教义极为美好:它讲博爱,不讲仇恨;它讲宽恕,不讲怨愤;它讲施予,不讲索取;它讲众生平等,教徒不分贵贱,都如兄弟姐妹一般。

  那么,一个人人都虔诚信奉基督的世界,比如中世纪的欧洲,岂不应该是一个人类有史以来最完美的世界?

  当然,我们可以说中世纪的教会误用了教义。教义叫人宽恕,他们却烧死异端,所以中世纪不能算是完美的世界。这话有理,但要注意,基督教教义的确规定要摒弃异端言论。教会不能容忍其他信仰,更不能容忍无神论,假如任其横行,基督教的完美世界将不复存在。再说教会也不是没给异端留生路,只要你改变信仰,你可以立刻享受到信仰的幸福,我们也会不计前嫌把你当成兄弟姐妹,这不是皆大欢喜吗?

  所以,即便我们“纠正”了那些中世纪教会可能违反教义的行为,一个按照基督教教义规划出的完美世界,仍旧不可能产生真正的哲学、科学和非宗教题材的艺术品。但是,这个世界里的人民可能要比其他任何一个时代都更幸福。

  那么,这样的社会是应该被保护的,还是需要改变的?

  如果你选择后者,我们还要追问:为什么容忍异端比全体人民的幸福还重要?

  为什么苏格拉底宁愿死,也不愿放弃怀疑?

  我先问个别的问题。

  我们为什么要了解哲学?前言已经回答过这个问题了:我们了解哲学是为了追问人生意义追求个人幸福。

  但问题是,我们享受科学的成就并不需要我们事先学习物理知识。科学家造好了各种高科技产品(比如手机),得出了各种实用的结论(比如“饭前要洗手”),我们只要拿来直接用,直接遵守就是了。就是一个不学无术的笨蛋,也不妨碍他成为科技成果的受益者。

  关键是,哲学和科学一样,也有现成的产品呀!

  那就是充斥在我们生活中各种各样人生观。当邻居大妈默念“人的命天注定”的时候,她信奉的是宿命论和决定论;当朋友在酒桌上劝你“赚钱有什么用,钱再多早晚也是一个死”的时候,他讲的是虚无主义;当人生感悟型的散文告诫你“当下最重要,活出你自己”的时候,它其实就是萨特的代言人。

  实际上,我们发现,整个哲学史上那么多学派那么多说法,其中凡是和普通人相关的观点,我们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它们的通俗版、谏言版、人生感悟版、心有戚戚焉版。我们不需要了解真正的哲学观点,就已经在“享用”哲学家们的思考成果了,并没有什么精妙的哲理是独独藏在哲学著作里、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享受不到的。你想,假如这世上存在一种让人易于接受的、又比现今各种人生观能带来更多幸福的道理,人们没有理由不把这个道理改写得通俗易懂,然后拼命到处传播呀。

  每个人天生都知道要追求幸福。那么假如哲学书中真有幸福之路秘而不宣的话,这不就意味着只有我们才是全世界最精的人,找到了一条通往幸福的秘径,而这世上所有其他不读哲学只顾着挣钱享乐的人都是比我们笨的傻子吗?

  这不大可能吧。

  我的意思是说,就像我们享受科学成就最好的办法是买个新手机而不是去学《电子电路》一样,如果我们的目的是追求人生幸福,我们没必要亲自学习哲学,只需要从各种世俗的人生观中选一个就好了。

  假如明白了这一点,你还是不满意各种世俗的人生观,执意要翻开哲学书自己亲自研究一番的话,那么就只有一个原因了。

  你不信那些现成的答案。

  你怀疑它们。

  祝贺你,你被苏格拉底附体了。

  为什么苏格拉底宁愿死,也不愿放弃怀疑?为什么我们放着现成的快乐不享受,非要亲自学哲学?

  因为我们是人,不是动物。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人要思考。

  而怀疑是思考的起点,也是思考成果的检验者。怀疑最大的作用在于能避免独断论,这样才能引导我们寻找正确的答案,免得我们轻信一切未经证实的结论。

  所以我们才能明白,为什么当年的苏格拉底那么招人讨厌,却能被后人奉为圣贤。因为他的怀疑是理性文明的开端和标尺。所有的思想都要因他的怀疑诞生,最后还要能经得住他的怀疑才算合格。

  正是照这个标准思考,西方人才有了哲学,才有了科学,才制造了飞机和电脑。

  相比之下,我们的圣贤在两千多年里,一直没有教我们问为什么,只是告诉我们该做什么。这就好像有一个国家的孩子上学去学习怎么用图书馆自学,怎么表达自己的观点,另一个国家的孩子则去学习怎么背答案。哪一个更好一点,你知道的。

  ---------------------------------------------------------------------------------by 第九章《奇怪的论调》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读后感(二):因为荒谬,我才相信

  中国版《苏菲的世界》

  关键人物梳理 http://book.douban.com/review/6538160/

  我能抵抗一切,除了诱惑。 王尔德

  人生有两大悲剧 一个是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另一个是得到。 王尔德

  因为荒谬,我才相信。

  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用暴力解决的问题都是解决不了的问题。

  我已嫁给了真理。 女数学家/哲学家 希帕蒂亚

  那就把他们杀光,让上帝去分辨谁是他的子民。

  人的命天注定。 决定论

  赚钱有什么用,钱再多早晚也是一个死。 虚无主义

  当下最重要,活出你自己。 萨特 存在主义(自信,必要时候盲信)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 有理就说理,别拿辈份压我!

  世界上没有两片树叶是相同的。 莱布尼兹

  神说”要有牛顿“ ,万物俱成光明。 蒲柏

  你怎么知道明天的太阳会照常升起。 休谟

  老妇死,重负释。 叔本华

  凡是可说的事情,都可以说清楚,凡是不可说的事情,我们必须保持沉默。 维特根斯坦

  人生问题的解答在于这个问题的消解。 维特根斯坦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读后感(三):拯救了被中国化马列主义哲学摧残的心灵

  最大的感受就是感动,原来也能有中国人把这么复杂的学科写得不教条主义又不失谨慎,实在是惊喜。作者没有给出死板的定义,而是用了些恰当的比喻和通俗的说明,对一个不曾了解和从不喜欢哲学的人来说,是一本极好的入门作。此外就是,很多此类作品为了搞笑而夸大事实,作者却在寓教于乐的同时尽可能地避免了这一点。感谢作者。

  中国的哲学教育严重缺失,被中国化的马列主义所垄断,摧残了无数人的心灵。若说我们为什么信仰缺失,为什么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想学心理学,正是因为我们缺乏哲学素养。其实我觉得,哲学才是拯救我们信仰缺失的良方。跪求此书普及!!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读后感(四):书里的摘录

  这是我读《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的读书笔记,主要是摘录书中作者的观点(表述有做部分调整),都是干货(夹杂了点自己的吐槽)有兴趣可以去看看这本书,写的挺好的,对于我这种《西方哲学史》借了三次,每次两个月,每个月翻不过十页的人来说,嘿嘿,偷懒好方法~

  越来越发现,这个世界上,最顶级的艺术家、科学家,最有才华的人思考的都是形而上的终极问题。

  形而上学,超脱于物理世界之上的道理,其任务,大致相当于回答“什么事物是真实存在的”、“什么知识是真实可靠的”这类问题。

  笛卡尔(数学家)的想法:按照欧式几何的模式来建立哲学体系。也就是,先找出一些不言自明的公设,再按照演绎推理的方法,以这些公设为基础建立整个哲学。

  笛卡尔二元论:我们的世界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我们的心灵,一个是心灵以外的部分。(二元论)。这两个元是相互独立的、平等的,虽然两者之间相互影响,但谁也不能完全决定另外一个。

  按照二元论的观点,我们的精神世界是独立的,那么外部世界对我们的影响仅在于感官体验,其余的精神体验都属于我们自己的心理活动。而在精神世界里,我们自己是王,只要意志坚定,我们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控制自己的精神世界,而不需要外物帮助,在精神世界里,我们自己能完全做主,能让人产生极大的安全感。无论是感官体验还是精神体验,真正承受痛苦的都是我们的精神世界,因此我们虽然仍旧可以尽力去改变外物,但在客观世界这一元里的得失其实不重要,关键是固守自己的精神世界这一元,固守住我们获得体验的最后一关。

  但是二元论有一个痛苦无法解决,那就是我们关心的人对我们的负面评价,他人对我们的评价和我们的精神世界无关,我们可以完全忽视,但是对于我们在乎的人,这点却没法做到。

  斯宾诺莎认为,上帝是存在的,是无所不在的实体,那我也是上帝的一部分,其他人也是上帝的一部分,他们的行为也都是上帝的意志(与基督教义相同),所以无论外人如何对我,我都应该坦然接受。(我国古代,天人合一

  洛克(科学家、医生、政治家)观点与笛卡尔相对,认为,人的类型是一块“白板”,人的思想都是靠后天学来的。人的一些本能是天生的,但这只是一种生理、心理上的习惯,并非比客观世界高的理性。他是自由主义者,提出“人人生而平等”等概念。

  莱布尼茨(数学家、神童)挑战洛克的观点,提出“单子论”,认为物质是占据空间的,只要是占据空间的东西就可以被分成更小、更简单的东西。物质无限被分下去,,最后剩下的,一定是不占据空间的“东西”——要是占空间就能再分下去(逻辑太强!!!)。这“东西”是不占据空间的,所以它不是物质,它是精神。(鼓掌!!!逻辑上毫无挑剔之处!)

  牛顿(科学家、数学家,与洛克关系不错)(貌似牛顿人品不怎么样啊,他跟莱布尼茨的恩恩怨怨,书里有个八卦,关于微积分“牛顿-莱布尼茨公式”,小莱早三年在荷兰发表,后来就对著作权对谁所有的问题两人吵起来,小莱上诉到英国皇家学会,学会经过调查后郑重宣布:小牛才是发明者。嗯,小牛当时是英国皇家学会会长。而且据霍金同学后来爆料,小牛在调查期间多次使用小号为自己辩护,偶尔来点儿人参公鸡…但是我们今天的微积分还是使用的莱布尼茨符号)

  牛顿最重要的成就是发现了万有引力,揭示了天体运行的规律。但是牛顿的学说有一个问题,就是没能说明相隔万里的星球之间到底是怎么产生引力的(爱因斯坦相对论才解释了)。

  拥有神逻辑的莱布尼茨发现了这个缺点,攻击说,如果你不能解释物体之间到底通过什么媒介产生的引力,那么你这理论就是一番空话。

  牛顿力学,简单三句话解释了小到一块石子,大到一个星球,宇宙中一切物体的运动规律。牛顿力学其实开创了用物理学去解释包括人类意识在内的整个世界的道路,也就是“机械论”。机械论者不相信世界上存在高于客观世界的理性,认为精神是由物质决定的,精神世界也要符合物理定律,所以研究这个世界,我们只要学好科学就行了(代表人物霍布斯,与牛顿同一时期)。

  但机械论存在几个弱点:一是当一个人死去时,我们认为他的意识消失了,但是,我们如何证明这一点?此外,当人没有意识时,又怎么知道哪些物质是存在的呢?机械论容易推导出虚无主义和享乐主义,同时,还导出了“决定论”。

  决定论的观点认为,既然世间万物都可以用物理规律来解释,那么每一个事件之间必然要遵循严格的因果律。决定论有一个很可怕的后果,一旦我们接受了严格的决定论,那就意味着我们的意识是由身体的物质决定的,身体的物质又由物理定律决定的,所以,我们头脑中的每一个念头,在前一秒钟已经决定好了。

  决定论者认为,你感受到的只有其实是一种错觉。比如当你进行一个选择时,你认为自己可以选A可以选B,但是无论你怎么考虑,最终你必须选择一个答案。哪怕你不选或两个都选,总之,结果有且只有一个。如果让时间回到你未作选择的一刻,让你重新思考一遍,你思考的过程不可能变,依旧会得出同样的结果。(宿命)

  休谟(神童、公务员)的理论,挑战机械论和决定论,认为,讨论“什么是真实存在”的问题其实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怎么说都有理。休谟认为先前讨论的问题超出了人的经验范围,我们能得到的经验就是面前的生活,在明确的证据证明面前的生活都是幻觉之前,就按自己的生活习惯继续下去就行了。(《楚门的世界》、《黑客帝国》)休谟认为有两种知识是切实可信的,一种是不依赖于经验的知识,比如几何;一种是我们自己感受到的经验。因此,因果律(凡事有因必有果)是一种心理错觉(具体论证自查,非常精彩~)。

  总之就是,休谟的出现,搞的科学界也一派萎靡,因为做科学实验没有意义,世界上不存在因果,无论两个实验数据多么像,不过是在比较两个毫无关系的偶然事件……而且他还摆出一副不服来辩的姿态,灭掉了小莱,灭掉了一个个扑上来反对他理论的人,最后哲学家们不得不承认休谟的结论在理论上是正确的,但仅凭常识也也知道这结论是荒谬的,这说明了什么?这只能说明哲学的荒谬…你他妈这是在玩儿我(姚明脸),于是,哲学家们都崩溃了……

  笛卡尔、斯宾诺莎的代表的数学家派,被称为“理性主义”,洛克代表的科学家派被称为“经验主义”,(粗暴版:欧洲大陆“理性主义”,演绎推理,严谨但不产生新的知识,英国“经验主义”,归纳,产生新的知识但不保证结果绝对正确)

  康德(世纪大宅男,康德的一生也很有趣,自查~)的出现,拯救哲学于水火之中。他认为,世界上有一些东西(物自体)是人类永远无法认识的,人类看到的是被扭曲了的世界(表象)。但是由于每个人对真是世界的扭曲方式(先天认识形式)都是相同的,所以人类看到的同一个东西的感受还是一样的,因此我们察觉不到事物被扭曲了。所以这个世界观并不和我们的生活经验相悖。康德认为因果律是我们先天认识形式里,其中一个用来处理物自体的工具,只存在与先天认识形式里。我们的意识是物自体,物自体是自由的,所以我们的意识也自由。(证明过程自查~)

  康德把世界分成了两个部分。一部分完全不可知且永远不可知,对我们的生活没什么影响,一部分可以用理性把握。

  (康德以后,哲学家就开始职业化了)

  黑格尔认为,之前的形而上学存在一个问题,都把真理和这世界当做一个独立于自我之外的、固定不变的事物去研究了。他认为,我就是世界的一部分,我不仅在观察世界、研究世界,同时也在影响世界。真理并不是固定不动保存在世界某处的,真理就是世界变化不止的过程。世界越变化到后面,我们就越接近真理。【这就是辩证法,鼓掌!!!】

  叔本华(他的故事也是精彩)改造康德的物自体。他认为,物自体是可以了解的,而且万物的物自体是统一的,这个物自体叫做“生命意志”,粗暴理解就是“求生的欲望”,也就是说,我们以为自己生活、恋爱、结婚、工作是根据我们的理性选择的,大错特错!真正驱动你的都是种种欲望:生殖的欲望、享乐的欲望、征服的欲望等等。生命意志是邪恶的,是痛苦的源泉,所以每个人都逃脱不了痛苦。因为满足不了欲望,人会痛苦;满足了欲望,又会产生新的欲望;就算没有产生新的欲望,人还是会感到空虚和无聊,这也是痛苦。所以快乐只是暂时的,痛苦才是永恒的,人生就好像在痛苦和无聊之间不停摆动的钟摆。(王尔德有句话:人生又两大悲剧,一个是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另一个是得到。。。喂,你们够了!)

  叔本华告诉我们,我们要强迫自己不去做想做的事,反而去做不想做的事,抛弃一切现实的立项,通过苦行来抑制意志(中学时期最喜欢尹珊珊也是因为她的这副调调)。不反对别人损害自己,欣然接受任何损失,把这当做考研自己不再肯定意志的机会,最终欣然接受失望;除此之外,还可以欣赏艺术。(叔本华你够了,有种你看看自己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哦我懂了,原来你一直过的都是与自己欲望相反的生活!)

  尼采是叔本华的追随者,与叔本华不同的是,尼采讲的是权力意志。“权力”是指让自己变得更强大、更强壮、更富创造力的欲望。对于弱者来说,权力意志是争取自由;对于强者,则表现为特立独行、勇于牺牲、用于征服、善于创造以及追求权力。他还把道德分成两种,一种是弱者的道德,又叫奴隶道德、畜群道德,核心内容是同情、仁慈、谦卑,核心在于禁止,不许人们做这个做那个;一种是强者的道德,有叫贵族道德。鼓励人们积极进取,特立独行,崇尚强大,鄙视软弱,追求创新,拒绝平庸,代表了生命积极的一面,核心在于鼓励。

  他还认为,人研究世界不是为了求知,而是为了控制世界,人研究世界就要给世界下定义,这就是权力意志的体现。

  尼采还有个很有名的轮回说,假如我们这个世界中的各个元素是有限的,而时间是无限的,那么有限元素能够组合出来的世界肯定也是有限的,我们今天所经历的一切都会在未来无限次的重复。也就意味着,我们此时此刻体验到的一切东西,在未来还会体验到无数遍,我们的此刻,就是永恒!(尼采的生平也是很唏嘘,但是绝对不可笑,真的!)

  在此之后,工业革命,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科学给哲学带来的影响:一是打击宗教;另一个是随着科学的触角越来越广,机械论和决定论重新抬头。此时,唯物主义出现了升级版本,辩证唯物主义。

  马克思的哲学中的是在历史观和政治观上,黑格尔认为决定历史发展的是唯心的“绝对精神”,马克思认为是物质,是生产力。辩证唯物主义有几个弱点,一是岁自由意志和物理世界之间的关系解释不清楚——为什么由物质决定了的意志能逃脱决定论?此外,对意识的定义有可抬杠指出——如何证明意识离开了物质就不存在?第三,认为因果律是先验存在的——可抬杠问为什么?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难以证伪,也难以证实。(话说我们的教材把辩证唯物主义以外的一切哲学都贬低这点确实略low!)

  罗素(号称英国段正淳,噗…)曾经批过马克思的历史观:按照这种史观去看哲学史,那么历史上哲学家们的观点都带上了阶级烙印,而这些哲学家还都以为自己找到的是普遍真理。(打脸了吧( ̄ε(# ̄)☆╰╮( ̄▽ ̄///)piapiapia~)

  现代哲学的几个派别:

  逻辑实证主义:

  维特根斯坦(文武全才,富二代中的战斗机…《刀锋》的原型啊各位!!!)是罗素的学生, 跟他老师一样,都信奉逻辑实证主义,参考科学的研究方法与研究哲学,在检验科学理论时,要求这条真理的检验者必须不止一人,而且还必须是独立完成检验的。也就是说,这些人对同一个真理的理解必须是完全相同的,为实现这一点,目前唯一的办法就是把所有的真理都诉诸于语言。我们只要把语言变得更加严谨,严谨得完全遵守逻辑规则,让语言能完全准确地表达意思,那么哲学就可以像科学一样,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进了。(看到这里我都感觉到荒谬了好么,必须被其它哲学家绑起来突突突突突突),所以,逻辑实证主义到最后,连维特根斯坦都认为,哲学其实是一件很主观的事,命题并不一定非要经过逻辑实证的严格检验才有意义…(naughty)

  实用主义是与逻辑实证主义同一时期的学说,核心就是,真理是啥?这得看真理的效果,效果好的,就是真理!(摸摸头,淘气)实用主义在美国很受欢迎,比如判例法。

  此时又是科学发展的一个高潮,高斯(就是那个画出正十七边形的小神童),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正好证明了休谟怀疑论的正确:无论我们过去看到多少重复发生的事件,我们也不能确认这事件在未来一定会再次发生。无论太阳生气过多少次,也不能肯定明天太阳一定会再次升起。

  量子力学的出现,说明在量子级别的世界里,没有决定论,也没有确定的因果律,科学家对于一个电子的运动状态只能预测出一个概率,只能说大约、可能在哪儿。但是量子力学有个问题,与广义相对论是矛盾的(这是书上说的啊,傻缺文科生只记结论,完全不能理解的世界…)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上帝不掷骰子”意思是,世界不可能存在真正的随机,一切都是确定的;但是他错了,科学的发展证明,如霍金所说:“上帝不但掷骰子,还把骰子掷到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去。”这世界不仅存在随机性,而且人类还无法了解它。

  弗洛伊德发现人具有潜意识,并且认为,潜意识给人的影响非常大,甚至会超过理性。

  ……

  生命哲学:与实用主义、逻辑实证主义同时代,认为,首先,科学对什么的描述是分裂的,而人是一个整体;其次,科学对什么的描述是客观的,比如心理学描述一个人的痛苦,但是痛苦的感觉只有自己亲生体验才会知道,描述再详细也没用;第三,生命是变化着的,很多想法无法预测,而理性是静止的,不能用理性来描述生命。那么我们要如何描述生命呢?答案很简单,用直觉…(当然怎么用,直觉人家给出了操作规范的啦~)

  现象学,作者没细谈。

  存在主义(萨特和加缪啊,终于有个我知道的了抱拳),认为真理需要每个人自己感受。人们通过自己在生活中的选择决定、创造了自己,在生活中,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存在主义还有一个有名的观点:世界是荒谬的。加缪《西西弗的通话》就说明的这个,加缪的观点很值得参考,我们生于消费时代,很多人把得到某种物质享乐当做生活目标,每天辛苦工作、忍受痛苦、为的是买一套房子、一辆车。当这些目标实现之后,人自然而然地又会生出新的目标,仍旧需要为了这个目标忍受痛苦。这种处境很像西西弗,但是很多人意识不到这种生活的荒谬,为了追求物质不仅耗费了毕生精力,也给自己带来无尽的痛苦。而且即使我们意识到,我们就像西西弗一样,很难彻底改变这种处境,谁又能真的放弃一切物质享受呢?(作者观点)

  中国哲学不喜欢逻辑思辨,除了名家、墨家等少数学派之外,到处都是独断论,天是什么样的,好比什么什么,人是什么样的,好比什么什么,然后举几个孤立的例子佐证。中国哲学的特点:一是关注个人,各个学派都对个人修养有直接指导,同时,该指导容易实践,不要求实践者依赖于外物,例如,成为儒家认为的圣人,并不需要建功立业,只要做好力所能及的事(就我个人看来,国人在这一点的修为远远比不过日本人);此外,各学派之前有一些相近的观点,例如,天人合一,顺应自然,摒弃欲望。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现在就不存在吗?中国传统文化在科学技术上不行,但是在思想上,境界上、在伦理学等等方面,是优于西方人的。(敢说现在我们的脑袋里没有这种思维偏向么,回过头想想咱们以前用过的教材,那一段不是隐含着深深的民族自大感。)

  中国人还有个思维习惯,厚古薄今,骂世风日下成了传统项目。清末遗老见人剪辫子就骂“世风日下,60、70后说80后是垮掉的一代,世风日下。(80后骂90后非主流脑残,90后骂00后…没错,中国人就是这么喜欢摆老资格,觉得自己虚长几岁多了不起似的)

  第二,中国哲学重视宏观理论,轻视具体经验,直奔形而上的答案,追求终极真理,淡忘客观经验。

  第三,追求“名正言顺”。(作者对中国哲学说了很多,有些确实很到点子上,有兴趣可以自己去看。至于“名”,看到我高中时写的《水浒传》的读书笔记,我当时说,水浒传里面浓浓的“大老婆情结”拼上身家性命也要求个名分,哈哈,以前的我也还是很可爱的嘛~)

  这个世界上,最顶级的艺术家、科学家,最有才华的人思考的都是形而上的终极问题。

  哲学里的一个现象“怀疑者不能怀疑自身”。

  ***一些有趣的摘录***

  我们以为的进化论(至少是以前的我理解的进化论)其实并非达尔文的进化论(好绕),而是“拉马克主义”,版本是这样的,大草原上的长颈鹿因为够不到高处的树叶,就使劲伸脖子,把脖子伸长了,所以下一代的脖子就变得更长了。NONONO,其实达尔文的进化论是这样的,长颈鹿并不是自己把脖子伸长的,而是每一代新出生的长颈鹿,因为基因的变异,脖子有长有短,脖子较短的长颈鹿很难生存下来,只有长脖子点的基因才容易保存。久而久之,长颈鹿的脖子就越来越长了。(所以,当年严复将《进化论》翻译为《天演论》是最贴切的,因为根本没有进化的过程,有的只是演化,而且这一演化跟意志没有一毛钱关系。细思极恐!)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读后感(五):全书内容总结

  本书主要内容:

  以西方哲学发展史为脉络,结合基督教发展论述哲学如何在夹缝中生存下来,主要阐述各哲学家的思想流派,还有八卦。

  为什么要学哲学?

  为了消除焦虑、驱散各种负面情绪、探讨人生意义等。

  但事实上哲学根本无法彻底解决人生意义的问题,形而上学所探讨的问题根本没有完美的答案。作者最后得出的结论之一是自己给自己找人生意义(尽管是虚假的)。

  西方哲学的发展。

  始于希腊,由苏格拉底开始,他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并称古希腊三贤。当时保存文献很不容易,只有羊皮纸牛皮纸。马其顿占据希腊后,亚历山大重视希腊文化,兴建图书馆,保存了不少哲学书籍。亚历山大死后罗马帝国统一了大部分欧洲地区,同样奉行包容政策,希腊哲学得以保留。

  基督教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自保罗开始,基督教传教士以哲学作为武器,使得基督教拥有完善的理论基础。此时的哲学称为“教父哲学”,奥古斯丁是其中的代表。“因为荒谬,所以我才相信”,这是教父哲学的经典话。

  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开始迫害基督徒;罗马帝国分裂后,重新统一的君士坦丁将基督教定为国教,此后的罗马皇帝更是下令独尊基督教,禁止其他宗教。基督教开始对哲学家和异教徒进行迫害。哲学家们被逼逃往东欧,阿拉比帝国崛起后,哲学家们得到了尊重,大量希腊文献被挖掘、翻译和整理出来,随后随着阿拉伯军队传播到了西班牙。为了从思想上征服异教徒,基督教重新引入哲学,又掀起了研究哲学的高潮,此时的哲学称为“经院哲学”,代表人物是托马斯·阿奎纳,经院哲学时期发展出来的“奥卡姆剃刀”原理对科学和哲学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此后教会垄断了政治、军事、教育、舆论以及对《圣经》的诠释,控制了绝大多数欧洲人的思想和信仰,因此教皇的权力要凌驾于皇帝之上,教会还建立了大量的宗教裁判所监督欧洲人民的一言一行。到了中世纪末,马丁·路德中止了这恐怖统治。印刷术的出现使得《圣经》人人可读,迅速引发宗教革命,原罗马国教被称为天主教,路德一方称为新教。

  分裂后,教会的势力越来越弱,哲学家不断涌现。

  哲学家们。

  苏格拉底:最喜欢问问题,而且专门挑毛病,问到别人无话可说。通过不断的追问来探索人生意义。承认自己一无所知。探索人类理性。

  柏拉图。认为我们身处的现实世界只是理想世界的投影,感官感受到的更是暗淡,乏味。

  亚里士多德。认为我们身处的世界是唯一真实的世界,我们的意念建立在感官对真实事物的反应上,人没有天生的观念。创立了逻辑学,讨论了人类的快乐和幸福之道。贬低了女性的地位,给后世对女性的迫害造成深远影响。

  奥古斯丁。解决了一大问题:为何上帝允许丑恶和痛苦的存在?他认为关键在于自由,上帝给了人类自由意志,也必须有作恶的可能,也就是自由比善重要,上帝也不能干涉人的自由意志。

  托马斯·阿奎纳。新托马斯主义是天主教的重要思想。他认为,既然万物都有原因,那必然存在一个最初的原因,那便是上帝。

  马丁路德。内心的信仰比外在的行为更重要。

  笛卡尔。近代西方哲学的鼻祖。从《几何原本》中获得灵感,希望给哲学也设一些不言自明的公理,然后由此出发演绎推理出一套严密、规整、又高于世间万物的理论体系。怀疑世界的真实存在,只有“我怀疑”这件事是确定的,所以:我思故我在。因为我怀疑,所以我不完满,但肯定有个完满的概念让我怀疑,这完满的事物便只能是上帝了。上帝是完满的,所以不会欺骗我,不会让生活充满着幻觉,所以世界是真实的。

  斯宾诺莎。继承了笛卡尔的怀疑精神,斯宾诺莎把绝对存在、不可被怀疑的东西称为“实体”,实体不依赖外物存在,不可被摧毁,是无限的,唯一的,不可分的,是善的,所以他承认上帝,但不是宗教中被人格化的上帝。我们每个人都是实体的一部分,我与世间万物是一体的。即使是恶的部分,也是为了善的目的而存在,也是善的一部分,所以应该接纳。只要认清这一点,就能扩大自己的范围,使世界对自己的限制就越来越小乃至无,实现真正的自由。

  洛克。科学派哲学家。认为婴儿是一张白纸,什么都没有,思想都是靠后天习来的,当然也有本能,但没有比客观世界高一等的理性,反对笛卡尔。提出“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

  莱布尼茨。继承笛卡尔等人的学说,认为物质无限分隔下去就成了不占据空间的精神,一切物质是由精神组成的,被称为“单子论”。每个单子都有质的区别——“世上没有两片树叶是相同的”。

  牛顿。牛顿力学对哲学和神学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休谟。坚持怀疑论,挑战机械论及科学体系。认为“真实存在”之类的问题超出了人的经验范围,人类根本没有能力回答。认为“我”不过是一堆的经验片段的集合,没有一个独立于经验外、实在的“我”存在。没办法证明世界和自我的真伪,因此没必要去想这些问题。但有两种知识是切实可信的:不依赖于经验的知识,如几何学;感受到的经验,当然它们是否幻觉暂且不管。

  否定包含必然性的因果律,因为经验可能只是片面的,且世界在不断地变化。否定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

  康德。反对怀疑论和决定论。重要著作《纯粹理性批判》。他认为人类永远无法认识到世界的真面目(物自体,任何事物都有其物自体),只能通过“先天认识形式”这个加工处理机制来认识世界,感受到的世界称为“表象”。每个人的先天认识形式都是一样的,它不依赖于人的经验而存在,共有十二个先天范畴来处理物自体,其中一个是因果律。而人的自由意志就是物自体,因此因果律无法干涉自由意志。为了证明物自体,他提出四组“二律背反”命题(一些形而上学的问题),发现这些问题无法证明证伪,无法用理性去认识,非要用理性去认识的话会自我矛盾(因此理性主义者去研究会得到不同的结论)。将世界分为完全不可知和用理性可把握两部分,理性无法认识物自体,物自体也不影响表象世界。

  属于唯心主义。费希特和谢林对康德的理论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修补。

  黑格尔。黑格尔之前,许多哲学家都提出新的观点,但都被下一个哲学家推翻。他认为造成这现象的原因在于那些形而上学家都假设真理固定不变,静等着人去发现,这不对。他用辩证法认识世界,认为矛盾双方可以同时存在,但处在互为差异、相互冲突的动态之中,结果是正反命题化为“合题”升华了。因此事物是不断变化的,变化到最后则是终极真理,即“绝对精神”。区别于二元论,黑格尔认为人的理性和客观世界虽然是矛盾的但并不相互割裂,可以通过不断地辩证统一,最终成为一个合题,即理性通过不断的辩证,可以完全符合客观世界的真实面貌,达到绝对精神。绝对精神不是静止不动的东西,而是历史不断运动的过程。一切事物都在绝对精神的统御下,朝着进步的方向发展。因此,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存在即合理),也就是说,历史必然按照绝对精神的要求前进。

  属于决定论。

  叔本华。反对黑格尔,继承康德思想,著有《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首次将东方和西方思想融合。他认为可以用非理性的直觉体会物自体,也就是“审视内心”。与康德不同,叔本华认为万物的物自体是统一的,称为“生命意志”,是一股永不停歇的力量,驱使万物去运动和发展,是最本质的东西。反映在人便是各种欲望,理性是短暂、软弱的,无法保持永远的理性,物自体是万恶之源,且永远影响着我们的世界,所以每个人都逃脱不了痛苦。叔本华提倡苦修禁欲和欣赏艺术,提高对世界的认识,以增强理性和克制欲望的意志力,用理性抑制感性冲动。叔本华认为基督教教义的原罪就是生命意志,

  属悲观主义。叔本华的哲学暗示了理性没落的危机。

  尼采。继承了叔本华的形而上学,把“生命意志”改造成“权力意志”。把人分为强者和弱者,强者积极向上勇敢进取,弱者保守胆小善妒虚伪,认为基督教、人文主义都是对弱者的关怀。将道德分为两种,奴隶道德(即传统道德)是同情、仁慈、谦卑、平等,总是在禁止,是弱者用来限制强者的,强者道德则鼓励人们积极进取、特立独行、拒绝平庸、自由创造。反对把弱者道德强加在强者身上,认为人性本恶,崇尚强者、精英主义。

  认为权力意志是非理性的,理性知识只是一种假象,所谓的真理不过是人们为了研究、征服世界强加的定义,并非客观事实。

  克尔凯郭尔。反对黑格尔,认为人的信仰该由自己来决定,强调个人的选择,而真正的选择和信仰是超越理性的,宗教无法通过理性来研究,必须抛弃理性才能信仰。他揭示了形而上学和自由意志的矛盾,认为无法用理性来找到终极真理。

  高斯。数学小王子。发现了非欧几何学,证明了欧氏几何并非普世真理,严重打击了人们对理性的信心。

  维特根斯坦。罗素的学生,继承了罗素的逻辑实证主义。最初认为凡是可说的事情都可以说清楚,不可说的事情必须保持沉默,后来认为绝对的理性得不到任何有意义的结论,理性根本无法从总体上解释世界、指导生活。

  波普尔。提出了检验科学理论的重要标准:证伪,认为科学理论必须可供证伪,如果暂时无法证明是错的,那暂且认为是对的。不可证伪的理论毫无意义。

  萨特。强调存在主义。认为人在各种极端情况下也有选择的自由,在规范化的社会中不存在“我存在”,人丧失了自我和自由,然而责任伴随着自由,自由越大,责任越大。

  加缪。同样强调存在主义。认为世界是荒谬的:人必须用理性思维去思考,会带有某种目的性,但人存在本身是没有目的性的,因此,对目的的本能渴望与没有目的的现实发生强烈冲突,产生荒谬感。

  为了解除这种荒谬感,人们为自己的人生创造了许多意义:为了祖国富强,为了家人幸福,为了享乐,等。如果能一辈子坚信某种意义,确实能掩盖这种荒谬感,但一旦开始质疑,荒谬感就产生了:当死亡突然降临时,任何人生意义和目的都会被怀疑,往往这个时候荒谬感最为强烈。

  加缪的解决办法是意识到这种荒谬性,不再是荒谬的奴隶,而是自己的主人。

  一些哲学概念及学派。

  形而上学:取名自《易经》“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简单来说是用理性思维去研究那些能统一世间一切问题的大道理。任何一件事追问到最后往往就是形而上学的问题。拷问世界的本质。认为世界有一个高于一切的存在,人的目的就是找到它。

  二元论:把世界分为“我们自己的心灵”及“心灵之外”两部分。认为精神世界不过是大脑生理活动的结果,这是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外面的世界不过是自己心灵的产物,这是唯心主义一元论。

  唯我论:只能确认我自己存在,外界的一切存不存在我不知道。这是无法被证伪的理论。

  目的论:世间万物都是因为某种目的而存在的。

  归纳法:通过观察多个个别现象,得出普遍规律。由培根发扬光大,他强调要尊重事实,在事实基础上形成科学知识。我们今天所有的科学成就都是归纳法得来。归纳法能得到新知识。缺点是无法保证结论永远正确。

  演绎推理法:由若干公理推理出其他内容,严谨性高。哲学家通常用这种方法。缺点是无法证明公理的绝对正确性,无法得到新知识。

  理性主义:以笛卡尔、斯宾诺莎为代表,用演绎推理法作为工具。

  经验主义:以洛克为代表的科学家派,注重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用归纳法作为工具。

  机械论:认为意识是神经活动的结果,用物理学来解释包括人类意识在内的整个世界。世间万物,包括动物、人类的身体、思想、感情都要符合运动规律。也称为机械唯物主义。致力于用数学公式去解释哲学、心理学等领域,构建完美的社会。容易导致虚无主义和享乐主义,甚至产生了决定论。

  决定论/宿命论:整个世界由自然定律决定,一切事物都从宇宙诞生那一刻就决定了,不存在真正的随机。

  部分决定论:认为物理世界是被决定的,但人有自由意志;人不能控制事物,但可以控制我们对待生活的方式。提倡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

  辩证法:世界到处都是矛盾,矛盾双方可以同时存在,但处在互为差异、相互冲突的动态之中,结果是正反命题化为“合题”升华了。

  悲观主义:认为欲望无法被理性控制,由此产生无尽的痛苦。

  逻辑实证主义:试图用逻辑来解释哲学,剔除所有没有意义、不可证实的命题,剩下重言式命题(“桌子是桌子”之类)和描述片段经验的命题(无法形成普遍真理)。

  实用主义:真理只是人们应对环境的工具,评价时只看它的使用效果而不是它本身是否绝对正确。我们日常奉行的往往就是实用主义。但不意味着只要有用就能拿来相信,观点还必须经得起逻辑、理性考验。

  证伪主义:通过对理论的不断证伪得出更接近真理的假说。不可证伪的理论毫无意义。反对宗教、巫术、决定论等。无罪推定则是由证伪主义衍生出来的法律条文。

  存在主义:存在先于本质。

  虚无主义:认为人生没有意义,没有目的,人活着就是活着,没有任何理由,也没有任何必须去做的事。

  奥卡姆剃刀: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当两个学说都能准确解释同一件事时,选择较简洁的一个。

  其他学说。

  科学。

  科学是坚持纯理性的,用归纳和演绎推理法,用理性的文字表达。科学严重打击了宗教,也彻底终结了形而上学。科学并非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只是一种假说,在没被检验出错时,姑且当成正确的。科学理论第一标准是实用,然后在不出错的基础上越简单易用越好。

  衡量任何理论时有两个原则必须坚持:经验主义,眼见为实;实用主义,必须有实用价值。在此基础上,科学比宗教、算命、巫术等更有说服力,更开放,更能接受检验。

  进化论。更准确的叫法应该是演化论。

  关键信息:生物的基因信息可以遗传给下一代;遗传时,基因会发生不可控制的随机变异;所有生物都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每一代新生物都会有大量死亡;生物后天的变化大部分不能改变基因。

  容易误会的地方:并非从低级到高级,而是适者生存;用进废退的性状并不能遗传给下一代;生物的进化是完全随机、被动的,不能主观控制;

  进化论严重打击了基督教的权威,进一步消除了人类的神圣性,解释了过去被认为是神圣、神秘的人类天性。

  相对论。

  狭义相对论:光速永恒不变,任何物体速度不能超过光速;运动状态不同的观测者观测到的时间、长短、质量都不同;时间和空间并非相互独立,可以相互影响。

  广义相对论:万有引力引起空间弯曲。

  相对论进一步打击了人们对理性的信心,使人们意识到我们对宇宙的认识的局限性。

  量子力学。

  无法同时观测到量子的位置和动量,只能预测概率,使得物理学成了一门缺乏确定下的学说。人类进一步被限制。彻底推翻了机械论和决定论。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是矛盾的,暂时无法相容。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读后感(六):让人一口气就想读完的哲学史话

  这本书以很幽默调侃的方式,为大家介绍了西方哲学史,以及一些著名的哲学家及其观点。很好的一点是这个书不是僵化的哲学史教科书,通篇关注的都是我一直最想了解的问题: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围绕着核心问题,结合数学,物理学、欧洲历史和宗教的发展等内容,不孤立地讲述了哲学思想史和作者自己的一些看法。比较特别的是,作者行文的方式让人很容易接受,其中还夹杂了很多哲学家的生平和八卦(包括哲学家家世背景,日常生活,学术丑闻,七大姑八大婶,艳遇秘史……)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那个哲学家本人以及他的创作思路,所以这本书更像是一本轻松的故事史话,这样的风格从书名也能看出来了。书的最后对中国哲学的论述过于笼统简单了,我相信在今天的境况下,东方哲学能给世界带来的远不止书中所言的那一点点,儒家道家等每个流派都有非常深厚的根基,在新的视野下去研读,尤其对比西方和现代的研究成果一定会有新的解读。】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读后感(七):哲学还是科学?

  哲学的第一本读物非常重要,如果让我选,我还是会更推荐苏菲的世界这样可读性强且脉络简明清楚的哲学简史。虽然你也能明显的感受到作者的立场,但主要还是引导读者对于哲学问题的自发性思考,产生兴趣从而自己深入研究。

  “哲学家都干了些什么”可读性也非常强,但是总有一种读野史的感觉,可能和作者极力想把哲学从高高的圣坛上拉入凡间有关,加入了许多哲学家生平中花边新闻,笔墨有稍重之嫌。反而对少许几个哲学家的思想没有解释的十分透彻。不过,作者的语言风趣幽默,对于想要了解哲学史和哲学家生平的读者还是十分值得推荐的。

  虽然在“简”这点上作者做的还有所欠缺,但也不能掩盖他清晰思路,和鲜明的哲学观点倾向,能够体会到书里的见解都是他经过自己逻辑思考的产物。特别是关于哲学和科学的角力那几篇,引得我深思许久。怎样定义一本书的好坏,很重要的指标是它是否能引你思考,让你从新的角度看待问题。在读此书之前,我也读了一些哲学书籍,最后也有一些和作者相似的困惑,作者关于科学的本质的总结(实用性)让我重燃了希望,虽说对于哲学还是科学这样的终极问题是不可能立即有答案,或许永远也不会有答案,但是本书还是提供了一张粗略的地图,让我注意到了原本忽视的方面,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去了解,为形成自己的主观哲学而铺平道路。总之,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读后感(八):《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之苏格拉底之死探究

  本书试图理清哲学史上的几个重要学派及其思想。然而开篇对于哲学鼻祖的描述却引起了笔者的怀疑。本着本书最推崇的怀疑精神,笔者针对“苏格拉底之死”的谜团略微进行了研究,并得到了和作者不同的结论。

  两千多年前,雅典最聪明最有智慧的哲人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公元前399年)被陪审团判处死刑。这个例子常常被后世认为是民主的暴政。那么人们为什么这么讨厌苏格拉底呢?

  作者认为是苏格拉底特别爱问问题,在路上逮着个人就开始发问诸如“正义是什么”,然后不停追问,直到别人恼怒地承认自己一无所知。于是人们就很讨厌他,但是讨厌一个人不至于要让他死吧?于是作者又说道,苏格拉底还有一点让人觉得极度不爽——过分谦虚。这一点确实在柏拉图的《苏格拉底的申辩中》有写到过。曾经苏格拉底的朋友凯勒丰去德尔菲问神:可有人智过于苏格拉底。女祭司回答说没有。可是苏格拉底觉得自己一无所知,于是,他便想找到一个比自己更聪明的人来反驳神谕。他遍访政治家、悲剧作家、诗人、手艺人。可得到的结果却是:越是声明显赫的人越是无知。接着麻烦就来了,那些大人物觉得自己的自尊心收到了一万点伤害,于是拐着弯也要弄倒你。到这里,且不说我还是没有搞懂苏格拉底到底犯了什么触犯道德底线的事情,难道传说中的雅典民主社会竟然就是这么意气用事,全凭好恶来判人死罪?就连当时的雅典人民是否那么憎恶苏格拉底都要打上个问号。作者没有说明的是,至少在年轻人中间,苏格拉底是很吃香的。

  在《希腊精神》一书里面,苏格拉底是当时的杰出青年们最仰慕的对象,包括阿伽同,阿里斯托芬,亚西比德。他饮酒千杯不醉,举止谈吐优雅无人能比,和他交谈,交流看法是当时青年们最享受的事情。而且,他也不是形而上地泛泛而谈。根据色诺芬的《回忆苏格拉底》一书记载,苏格拉底为他的年轻朋友们提出过很多实际建议。他曾经告诉一个年轻的军官如何使他的士兵更有效率,告诉一个为众多眷属所累的小伙子怎样让她们自己养活自己。他就像一个超级偶像一样,到哪里都受到青年的欢迎,人们追着问他真理,希望得到智慧。

  说这样一个人触犯民怒,被判死刑,其中一定有更深刻的原因。

  首先,我们必须看一下当时雅典的法律。根据知乎上的答复,古希腊并不是个现代意义的法治社会。你可以因为任何原因,控告任何一个人,由陪审团判定此人是否有罪。而起诉苏格拉底的三个原告恰恰是曾经被他问倒的诗人、手艺人和修辞家。这里再简单讲下雅典的民主政体。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相当于我们的人民代表大会。权力的执行机构是五百人议会——相当于最高人民法院,只是每一个公民都有资格参加这个议会。官员通过抽签或者是公民选举决定。虽然这和苏格拉底的被告原因无关,但是请注意陪审团是一个非常感性的名词,和苏格拉底最后的结局很有关系。

  那么苏格拉底到底被指控什么呢? 1. 不信仰城邦供奉的神,而信奉新的神;2. 腐化青年;3. turn weaker argument stronger, 这三条都不是法律规定的“罪项”。

  一条条来看:

  1、 不信仰城邦供奉的神,而信奉新的神——苏格拉底的学生没有一个相信当时还是国教的荷马的神话。这对于一个永远对一切保持怀疑精神的人来说非常正常。但既然是一个怀疑论者,他就不可能信奉一个具体的神明,暂时我还没查到苏格拉底到底信奉的是什么神,所以推测他信奉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神明。实际上,雅典当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国家宗教,只是荷马创造了神的样子于是人们很容易地接纳了,国家比较开明,如果苏格拉底不信奉那些神也不会怎样。关键在于,苏格拉底是每次说着以神的名义来启发雅典人,告诉他们信奉的东西都不一定是对的,毕竟陪审团都是各行各业的普通人,可能在他们中间,就有被他破坏了信仰的人,你反驳不了他但是你又不免对自己心灵的支柱产生怀疑,这种痛苦纠结确实会招人恨吧。

  2、 腐化青年——众所周知,苏格拉底是很喜欢俊美的男性的,他的学生亚西比德就是他的战友兼情侣,当然这在古希腊没有什么稀奇的,底比斯圣队都还是一对一的同性恋呢。扯远了,这一点罪状除了上面说道的他的学生跟着他不信神之外,知乎网友给出的更深刻的见解是和具体的几个男性有关。

  (1) 亚西比德Alcibiades。

  (2) 克里蒂亚斯〔Critias」

  (3) 查米德斯[Charmides]

  为什么雅典人会因为这三个男人对苏格拉底恨之入骨?我们要先简单地理清雅典的历史,这样才能看到一个更宏观的历史背景下,在经历了家仇国恨之后的雅典人民内心的情绪。

  公元前6世纪初期,雅典诞生。起初是一个很小的国家,由一些有土地的贵族来统治,随着贸易的发展,这些贵族渐渐累积了财富。这时出现了一个伟人——梭伦,他从不为自己谋私利,创立了宪法,让每一个普通人都享有权利,借此为实际上第一个民主政府奠定了基础。之后不久,公元前490年,波希战争爆发,雅典必须决定是做波斯的奴隶,还是与之一战。当时波斯大军从海陆两路挺近希腊,一路上所向无敌,南方的底比斯也献出了象征屈服的“土和水”。

  波斯大军直逼雅典,此时雅典向南方的斯巴达人求助,但是斯巴达人却要到月圆之后才肯发兵,只借了一千援兵。波斯军队十万人,装备精良,雅典军队一万人,双方在马拉松平原展开激战,最后雅典人靠着两翼包抄的战术以少胜多,赶走了波斯人。十年后,波斯国王大流士的儿子薛西斯替父报仇,公元前480年,希腊军和波斯军又展开了温泉关战役和萨拉米斯战役。斯巴达人派人去北方守卫温泉关,这个关隘是波斯人的必经之路。根据希罗多德的描述,当时希腊人勇敢无畏,而波斯人却需要用鞭子赶才上场。之后雅典人弃城入海,德尔菲的女祭司得到神谕是宙斯赐予雅典娜一堵木墙。有一个人说这个木墙是指船,于是他们开着舰队来到萨拉米斯。当时所有的其余的希腊人都聚在那里,雅典实力最强,被推为领导者。当时雅典人认为最重要的是拯救希腊,他们还推辞想要让他们的对手斯巴达人来带领大家。《希腊精神》里认为这是雅典最伟大的时刻,如果他们一直抱有这样的精神,即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什么不是,也就不会有之后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了。最后雅典人拟定了一个聪明的作战方式,在萨拉米斯周围狭窄的水域内波斯人被一举歼灭。这次以少胜多的战争象征着自由的胜利。之后50年雅典也是风平浪静,可惜就好像越是位高权重的人越放不下权利一样,一直以希腊的领导者自居的雅典也渐渐失去了初心。公元前431年,当时雅典的海上力量无敌,而斯巴达则拥有一支强大的陆军。波斯意识到他只要在两者间挑拨挑拨就能坐收渔翁之利。表面上看起来确实是两个国家间的一些小纠纷引起了战争,然而战争的本质不过是对权利和财富的贪婪,两个强大的国家都想要扩大的自己的实力,于是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

  到了公元前415年,第一个男性角色,亚西比德登场了。

  当时他作为雅典将军,主张开战,并说服了雅典人抢在斯巴达人前头征服西西里岛(现属于意大利)。正当他率领着雅典人准备一展军事才华的时候,雅典的国家舰队又召他速回雅典。原来是他的政敌在他一离开雅典便指责他亵渎神明。亚西比德只能交出指挥权,随舰回国,只是此人脑子灵活,知道自己回去百口莫辩没有什么好下场,便中途逃跑,反而投奔了斯巴达,并献计如何打败雅典。最终西西里战争成为了雅典最惨重的灾难。亚西比德自然从此成为了雅典的全民公敌。而不幸,他的老师、朋友、伴侣正是大名鼎鼎的苏格拉底。

  由于远征西西里的失败,雅典于公元前411年出现短暂的寡头政治,使用四百人会议取代五百人会议,但旋即在公元前411年恢复民主制。到了公元前404年,雅典真的陷落了。斯巴达占领了雅典,建立寡头政治的傀儡政府,它处于斯巴达的保护下,称作三十僭主(thirty tyrants),由柏拉图的两个舅舅领导,才华横溢的克里蒂亚斯〔Critias」和年轻得多的查米德斯[Charmides]。在他们恐怖统治的八个月中,三十僭主杀死了许多雅典公民——几乎比战争最后十年中斯巴达军队杀死的雅典人还多。而这两个人都是苏格拉底的学生和朋友。

  公元前403年,柏拉图24岁的时候,克里蒂亚斯和斯巴达驻军受到卷土重来的民主派的攻击并被击败。恢复的民主国家重新建立正常的法律状态,就为“毒害青年罪”对苏格拉底提出诉讼。人们认为苏格拉底应对雅典的战败和三十僭主的血腥统治负责。

  3、 激化矛盾。关于这点上面也说过了,无非就是苏格拉底把人给问怒了。

  所以说到底,其实雅典人民最愤怒的是苏格拉底和国家几十年来的内忧外患和动荡不安有关,是有深刻的政治原因的,带有一种连坐的情绪在里面。虽然苏格拉底也为自己和三十僭主无关而辩解,甚至摆出了自己曾经违抗他们的命令差点没命的例子。可惜大概是他“讨人厌”的质问太深入人心,人们已经不耐烦他的解释。这其中可能还是有一种希望对过去有个交代的心态在里面。而苏格拉底的死对雅典人民来说意味一种解脱。

  说完了苏格拉底被起诉的原因,再来看看他的死因。这部分和作者所描述的差不多,当时陪审团第一次投票的时候,以280票对220票判处死罪,此时尚可用钱赎罪,但是苏格拉底拒绝了学生和朋友的帮助。作者说苏格拉底是“本着知识分子的古板,以自己没钱为由,给了陪审团一个非常低的价格,同时嘴上还不吃亏,和陪审团辩说自己是上天派来启发他们智力的,不但不应该被处死,反而应该被养一辈子。”关于价格这段并没有找到相似的原文。后面的那段应该是这样的:

  我选择了我对每一个人最有益处的生活方式, 我走这条路直到今天, 我试图说服你们所有人让关注自己的生存,追求美德和智慧优先于追求其他任何东西,并且在看到城邦的利益之前先想到城邦, 并且在你们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遵循这些原则。对我这样一个人应该怎样判决呢?肯定是要给一些优待了, 雅典人, 如果你给他应得的报酬的话,而且这种好处应该是正好合适的。那么对于贫穷而又对大众做出了贡献的人应该怎样对待呢?他们需要闲暇来给你们以教化, 这么说来没有比把我送进Prytaneum(古雅典的一个类似于养老机构的地方,公费赡养为国家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人)更好的办法了。雅典人阿, 这个报酬给我比给那些取得过奥运会赛马或者战车冠军的人们来讲合适多了, 不管他们的战车是两匹马拉的还是很多, 因为我需要, 而他们不需要,他们只是给你们幸福的假象, 而我给你们的是真正的幸福, 如果让我公正的权衡我应得的惩罚, 我觉得把我送到Prytaneum是最好的。

  最后陪审团重新投票后就是360票比140票,高票通过。在狱中,克力同贿赂了看守,然而苏格拉底拒绝逃走,最后饮鸩而死。

  研究完苏格拉底的死,我有点惆怅。历史课本上把他线条化地框成一个英勇赴死的书呆子。实际上他也在议会上据理力争过,为自己被深爱的雅典人民判处死刑而深深难过的同时又觉得不可理喻地愤怒过。这场审判的背后,有一个国家尘土飞扬的战争史,多少白骨以青山为冢,多少人守着门口期待那个熟悉的身影再次出现。以伟大的灵魂为祭,那不被理解的心灵是否又化作千年以后的哲学精神,引导着人们思考着生生不息的万物……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读后感(九):我都干了些什么?

  这本书带给我的感觉,跟《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是一样的,简简单单的幽默言论,将一些看上去十分高深且复杂的哲学理论解释清楚,想必作者定熟读多本西方哲学类书籍,并且有过自己认认真真的思考,否则也不会有这样运转自如的把握。

  这本书我看的是Kindle版,刚开始看的时候,并不是十分入迷,只是偶尔翻翻,到后来却是越来越深入,无法自拔。尤其是到后半部分,脱离基督教之后,当康德、叔本华、尼采、罗素这些大员纷纷上场,相对论、量子力学展开科学的新篇章后,本书牢牢的把持住了科学的基础:经验主义和实用主义,并将科学放进了客观经验世界,同时将哲学安排在了主观经验世界用于解释人生的意义,最后还给宗教信仰留在了非经验世界当中,并同时考虑到了理性在这三种世界中的意义。

  我连这么一段简单的话都表述不清楚,作者却条理清晰的用了这样一大篇文字讲出这么有趣的哲学思想,足以见哲学的魅力,也让我不禁感慨这些年我都干了些什么。

  这些年我一边被科学支配着,一边被辩证唯物主义支配着,一边又没有信仰的活着,倒不是说我有多么的相信辩证唯物主义,而是已经形成的思维定式让我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正如作者所言,辩证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中最强大的存在了,很难驳倒(话说你又是为什么要驳倒它?),但也很难被证明。现在作者建议我们用经验主义和实用主义来替代它,其实我们国家早就这样做了,需要的时候可以祭出来奋勇杀敌,不需要的时候也可以丢到一边。无论如何,我觉得从这本书里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要有独立的思考,也就是作者不断强调的哲学的精髓:怀疑的精神。

  不管我干了什么,总之我在努力让三个世界都舒服和精彩。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读后感(十):思考人生--读《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

  1

  在读过几本书又中途放弃之后,这本《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终于通读完了。为什么需要了解学习哲学,这个是首先问的问题。可实际上,作为一种有心理活动的高级生物,对于这个世界的看法,对于自己人生的意义和目的,纵然没有特意提出,也会在不经意间会想到。为什么早上醒来,会精神抖擞地出门,为什么期盼着几周后的外出旅行,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事情烦着自己,网上这么多的说法,究竟该相信哪些……

  2

  最近读过的几本《简史》,都是把行业的大咖的观点生活甚至是八卦先扒一扒,然后再“顺便”讲点干货。本书基本上也是秉承这种思路,将西方哲学史中,有重大影响的哲学家(也可能同时是文学家或是科学家)和他们的观点拍摆出来。作为后人,优势在于可以让他们“关公战秦琼”,在书中让不同时代的哲学家进行“模拟辩论”,进而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是一种很吸引人的写法,可以带给读者从那些一本正经的教科书中无法得到的体验。

  3

  之前被从小灌输,“辩证唯物主义”是多么牛逼,把那些唯心主义和机械论逼得只能红着脸躲在角落。实际上我相信正如作者所说,形而上的东西,是无法确定一个最终的“真理”的。正如贯彻全文始终的关于宗教的思考,一旦涉及到信仰问题,就真的不是谁要把谁驳得体无完肤这么简单。对于科学也是的,演绎法和归纳法各有优缺点,今天大家笃信的“科学理论”,也许明天就会被更加能得到实例验证的新的理论所逐渐代替。实用性虽然功利,但是确实是最得心应手的。

  4

  文章的最后,还是涉及到哲学最深的问题,就是“死亡”。如果找不到人生的意义,那么就假设自己还有几个月就会死去。那么你所眷恋的,你所要抓紧时间去做的,就是你人生的意义。在每天忙忙碌碌的间隙,偶尔思考一下,让自己的人生过得更有动力,更有内涵,才是符合自己的“哲学思想”。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