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中国文脉》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中国文脉》经典读后感10篇

2017-12-13 21:1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中国文脉》经典读后感10篇

  《中国文脉》是一本由余秋雨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432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012-1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文脉》读后感(一):余秋雨:写这本书,原只想“存档在安静

  当年一部《文化苦旅》余秋雨创造了阅读的奇迹,而如今,这位各种荣誉加身的文化史学者又用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散文梳理了一遍中国文化的脉络。这本书就是《中国文脉》。这本书以中国文字起源为引,从《诗经》讲起,解读了中国文化的演化过程。引发争议的是,在这本书中余秋雨认为“文学必须分等级”的观点。在余秋雨看来,文学必须分等级,如果不分高低,只让每个时间和空间的民众自由取用、集体“海选”,那么,屈原、司马迁、陶渊明也不过是普通作者和记录者而已。

  对于关注,余秋雨风轻云淡地说:“我写这本书,原来只想‘存档在安静处’,没料到,会招引来那么多年轻的眼睛。”

  建议:民族的文化符号要融入世界语汇系统

  余秋雨对中国文化的梳理,在很多人眼里这是一件需要胆识并且很冒险的事情。尽管如此,很多人读过这本书之后还是觉得随着余秋雨的梳理,自己对中国文化的概念清晰了一些。对此,余秋雨并不认为自己在做一种引导工作,虽然读者可能通过他的书了解稀有而珍贵的中国文学第一等级的作品。“不同的等级都有研究的价值,不要去嘲笑那些‘泥坑’里的辛勤劳动。就像我们到一个陌生的国家去旅游,时间有限,当然要选择一些真正重要的景点,而不能相信每个村庄伸出的招引之手。”余秋雨如此说。

  而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民间以及在业内向来都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推崇古老的文化,总是觉得越古老越好,而对于这样的观点,余秋雨一直是批判的态度,在他看来并非“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我说过,如果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那么,为什么中国从近代以来还要那么多志士仁人前赴后继为现代化而奋斗?如果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那么,大山沟里的封闭老农都可以去担任联合国秘书长了。”余秋雨说,一个民族的文化符号要融入世界语汇系统和当代审美系统,必须经过极为严格的筛选、升级、交融、重构。

  观点:中国近现代文学,成就非常低

  中国每个时期的文化都有其特点,而在今年来出现了一股热潮就是推崇民国文化,甚至很多民国时期的小学生写的作文都被结集出版,备受追捧,很多人觉得现在的中国文脉出现了“大断层”,而民国的文化昭示着中国文化的根基犹存。在大家都热捧民国文化的时候,余秋雨的观点却完全不同,在他看来民国时期的文化和文学都不太行。中国近现代文学,成就非常低。明清两代五百多年只出了两个一流文人,那就是哲学家王阳明和小说家曹雪芹。而从近代到现代,偌大中国,没出过一个近似于王阳明的哲学家,也没出过一个近似于曹雪芹的小说家。由于兵荒马乱、民生凋敝、颠沛流离,改革思维很快又被救亡思维替代,文学和文化都很难拓展自身的主体性,显出实力的鲁迅和沈从文都过早地结束了文学生涯。而在当代作家中,余秋雨倒是很看重贾平凹、莫言、余华、张炜等人。

  从《文化苦旅》到现在的《中国文脉》,余秋雨毫不例外的都是用优美的散文表达自己的观点,对此,余秋雨说:“我的目标不是散文,而是研究中华文化在千年时间和全球空间中的地位,这是一个宏大的学术课题。但我不想用惯常的那种‘学术方式’,而是采用了潇洒谈论的散文风姿。我是为学术找到了散文化的表达方式”。 华商报记者赵媛

  《中国文脉》读后感(二):孟子的气势和孔子的境界

  数年前,一位经济学教授与我讨论浙江区域文化问题,邮件里附了此书电子版。我于余氏,本兴趣缺缺,但有感于学长推荐之盛意,故略缀数语以作回应:

  兄函中所附余秋雨之作,我略略翻了一翻,并不欣赏,亦不认同余为“历史文化大家”之说。在我看来,余秋雨不过是一个有些才华但识见不足的戏剧学家和文化散文作家,并不足以当历史文化大家之名。如他在书中将孟子之文置于孔子之上,就是心态浮躁的表现。孟子之文,气势极盛,但若论境界,又怎及得孔子?余秋雨为文为人,都极重造势,故推崇孟子之文,但他身上最缺乏的,恰恰正是孟子提倡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

  《中国文脉》读后感(三):这烂书居然没人吐槽?

  余大师摆出的姿态来说,他的书没几本能够及格,这本也不例外。真正的学者写出这种书恐怕会无地自容,但余大师依旧泰然处之孤芳自赏,令人不得不服。

  这本书前半部讲文学史,后半部讲书法书,最末还有一篇特别装逼的文化溯源的考据文章。余秋雨最不适合考据,但还特别喜欢考据,分分钟就断定历史文化谜团,一点依据也拿不出来,完全是主观臆测。有时甚至连臆断也不作了,直接一句“经过我的可靠推断”便下结论,一言重过九鼎,俨然自视为文化盟主。

  其实,我觉得讲书法的部分还行,一方面原因可能是我对书法完全没了解,能接受到新的内容,也就对文章质量没那么关注;另一方面,余秋雨的文笔重辞藻,重主观和感性,确实更适合谈书法,毕竟书法作为视觉造型的艺术,你说一套是一套,怎么主观感受都不能说错。但即便如此,我还是跳过了评头论足的那些段落,怕中毒,不敢看。

  至于前半部,完全暴露了余秋雨的硬伤:感情浮夸,空泛浅薄,自恋矫作。唯一能称道的就只有文笔流畅了。至于为何如此疏漏浅显的,余大师在开头就说了:“我一向主张,研究文化和文学,减法更重要,也更为艰难。减而见筋,减而显神,减而得脉。”所以说,写出皇皇百万字的那些学者,都还不够高明,唯有这本书才见真功力。而大多数人都“不存在敢于大胆取舍的心理高度;既使有了心理高度,也缺乏品鉴高度”,所以,“得脉者没有那么多知音”,这里隐隐然传来一声叹息,透露出了余大师知音难觅、高处不胜寒的寂寞:以一己之身擦去蒙蔽历史的尘土,将千古传承的文脉重新接续,其中的担当与牺牲,又有谁知?其中的艰难与沉重,又有谁知!对了,余大师如斯美文,更是中学生学习写作、应对高考的理想范本,大有春风化雨之功。余大师不仅承接着祖国的过去,更是培育着祖国的未来

  正如梁文道先生说的,把零碎的文学历史知识串起来,制造出一种悠悠中华的浩感,这更多是一个技巧问题,并没有什么错。至于拾人牙慧、妄自尊大之行为,不过是写作者之常情,无需深究和苛责。余秋雨的出生平凡,没有什么书香世家的背景,能通过读书、学习写作取得成就也属不易,前两者皆可原谅。然而,偷工减料投机取巧显得作者毫无创作诚意,频繁草率地出书,将大同小异的内容换个顺序编排,便整出一本本面貌各异的书卖钱,就更不仅仅是文品问题了。

  我作为一个无名后辈作出刻薄评论,对前人大加贬低和讽刺,多少也有些惶恐。然而,当我看到这本书的宣传文案时,这种疑虑便打消了。文案宣传中写道:《中国文脉》是当代文史领域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余秋雨教授感叹当代“文脉既隐,小丘称峰;健翅已远,残羽称鹏”,因此以这部重大开创性著作来提醒和弥补。其中不少文章,已成当代经典

  读完这段文案我惭愧不已。看人家,以出尘不染之姿娓娓道来不露声色,将强烈的爱憎都隐藏在平静的叙述背后,寓贬于褒,只等有心人发现。这才是讽刺的至高境界啊。

  《中国文脉》读后感(四):从《中国文脉》到《文学回忆录》的四个月

  是我完成从《足球文学知识学》到《让·柯克多的足球流浪日记》第二部分的四个月,是童年喜好伴随足球在成长记忆中越来越重要的四个月。写作之余,足球比赛、动漫、CS、阅读和重庆市生活都在其中。书写完了,也暂不打算出远门。在8月份伴新赛季来临后开始《足球文学辞典》锱铢积累的编撰前,7月,倒头看2012年,再看到2014年的7月。

  到5月读完,这本书,已经进入我的潜意识。到书店、书屋、书馆要找书,一定是在自己的知识结构内。詹俊很是推荐张晓舟《死城漫游指南》早就看到,但不大想翻。余秋雨仍是搜寻阅读选择的第一人。《足球文学知识学》的写作资料大致始于在首图翻到的语言学、文体学,回来以后再补上了符号学的重要部分,大致已定;《让·柯克多的足球流浪日记》第二部分本计划是10月以后的事,但 <辞典>编撰难度太大,不敢轻易着手,即使“文学史”也很困难,但进入长篇的操作,仍显轻松,于是决定先上手写《让·柯克多的足球流浪日记》,那么5月下旬十几天也就是欧冠决赛前后的资料搜集,就显得轻松了。如果阅读还算是较次要的事,那么对自己写作所进行的资料整理,就是第一要事。

  QQ上两个秋雨群都有谈论的,却不是《中国文脉》。话题极广,发言者也都极有水平。对《何谓文化》的谈论反倒更多,但我却没有买,只买来《中国文脉》。那其中的篇目同《山河之书》一样,早就读了,就快能背下。但《中国文脉》的厚重的确不是一两句评语能给予的,那太苍白了。

  5月以后,《足球文学知识学》的完稿,决定了装在铝合金纸里3个月的《文学回忆录》可以拆封了。刚刚翻开,从道长到丹青老师的文章已开启猎奇心,刚刚进入5月10日,前1万字的内容读下,就有了要‘饱’的感觉;等到接近6月要打开下册时,在QQ上对交流已久的文案策划人陈亚洲说了一句“木心和秋雨老师,完全是两个路子......”不知这句感慨,算不算较为恰当的读后感?两人生命历程背后的不同因素,两人在同一生存年代承载起的文化现象,折射出轨迹不同却暗合的全球变迁。而这个因素和这个变迁的前传、起因到开始,我们的共同经历,都让人无比好奇,这才有了如今我们共同谈论并付诸于己的行动。

  却要愧对丹青老师同木心老人的,是下册的后来300页,这厚厚的内容,我读的有些囫囵吞枣了。眼下,自己的写作要完成,比赛要看,看过去,林毅夫、汤因比、村上春树、罗琳、张炜等一批重量级人物的书竟还来不及翻动。

  一定补上。

  《中国文脉》读后感(五):文脉的提法很棒!

  我以前对余秋雨存在偏见,觉得他的散文有一种体。但凡散文有了“体”就出问题了,被读者看出了写作的模式其实是作者的失败。但是,不得不说,“文脉”这一个词非常有趣,我一直想把中国文学理一个框架出来。但是总觉得,“框架”这个词不好,一用“框架”就好像中国文学被分割掉了,而没有成一个整体,但是从《诗经》、《楚辞》开始,谁敢说,中国哪个文学家的作品中没有前人的影子,谁不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再往上跳的呢。从先秦的汇聚前人心血的《诗经》和屈原的《楚辞》,到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到汉代的赋和司马迁的《史记》,到三国的曹家三人,再到魏晋的阮籍、嵇康、陶渊明,唐宋的诗词,元代的汤显祖,最后到清朝的《红楼梦》。这就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文脉。

  我相信,不仅是前人,还是我,若哪天真的写出点能让人看的东西,都离不开一条祖宗上的东西,我们流的是同一脉的血!

  总之,这是余秋雨自己理出的文脉,或许某一天,我也会理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文脉吧。

  《中国文脉》读后感(六):简评

  中国文脉

  余秋雨认为文学是高贵的,如果在精神文化上也不分高低,那就会失去民族的大道、人类的尊严,一切都将在众声喧哗中不可收拾。自由海选,即便再有人数、再有资金,也与优秀文学基本无关。感觉余秋雨是有神论者,他在这本书里多次神神叨叨,不过有些现象确实难以解释。

  本书开头有两句话特别喜欢。一是“减而见经,减而显神,减而得脉”。确实有的时候要做做减法,除去冗余才能看到真我、真相,现在的信息是在是太多了,确实要静静。还有一个是“文脉即隐,小丘称峰;健翅已远,残羽充鹏”。这句话是在是说出了人的心声,时无英雄,遂使竖子称雄。我本人水平不高,但这不妨碍我点评人物,我确实觉得现在有些人名不副实

  本书选取了一些人、一些物、一些事,作为文脉的代表。我特别喜欢“笔墨历史”、“发现殷墟”、 “历史母本”、“十万进士”这几章。这几章让我自豪、让我唏嘘、让我感动、让我悲痛。这是几种感觉交杂而成,不是单一的感觉,很复杂。

  在殷墟那里,余秋雨想到了欧洲。“大量古希腊雕塑的发现,开启的不是古代,而是现代。几千年前维纳斯的健康美丽,拉奥孔的叹息和挣扎,推动的居然是现代精神启蒙。王国维他们正是在做这样的事。他们所依凭的古代文化,一点儿也不比古希腊差,他们所具备的学术功力,一点也不比温克尔曼、莱辛低。只可惜,他们无法把事情做完。于是,就有了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那就出发吧。什么都可以舍弃,投身走一段长长的路程。问卜殷墟,问卜中华,这次的“贞人”,是我们。”确实,是我们努力奋斗的时候了。或许我们因为天资、实力等原因而无法取得成就,但我们需要努力,不求结果,只为努力而努力。

  余秋雨一直在想,为什么在魏晋乱世,文人名士的生命会如此不值钱,思考的结果是:看似不值钱恰恰是因为太值钱。当时的文人名士,有很大一部分人承袭了春秋战国和秦汉以来的哲学、社会学、政治学、军事学思想,无论在实际的智能水平还是在广泛的社会声望上都能有力地辅佐各个政治集团。因此,争取他们,往往关及政治集团的品位和成败;杀戮他们,则是因为确确实实地害怕他们,提防他们为其他政治集团效力。相比之下,当初被秦始皇所坑的儒生,作为知识分子的个体人格形象还比较模糊,而到了魏晋时期被杀的知识分子,无论在哪一个方面都不一样了。他们早已是真正的名人,姓氏、事迹、品格、声誉,都随着他们的鲜血,渗入中华大地,渗入文明史册。文化的惨痛,莫过于此;历史的恐怖,莫过于此。

  文化的惨痛,莫过于此;历史的恐怖,莫过于此。

  文脉,展开来说,十本像《中国文脉》这么厚的书也说不完,简略来说,一个字都不需要说。

  突然不想写了。回头看一看文章,发现说教气有些重(自嘲一笑)。

  《中国文脉》读后感(七):你了解中国文化吗?

  从2/18到3/15,用了20个工作日的清晨看完这本书。

  朋友中有不少文学爱好者说不再读余秋雨,我不太明白其中的缘由。其实早在大家人手一本《文化苦旅》的时候,不喜欢跟风的我就跟余秋雨划清了界限。直到《问学》一书,也许是被书名中“北大学生”几个字所吸引,才买来翻看。这一看,发现作者在用大家都能看懂的语言,讲述着几乎所有中国人都耳熟能详却又很少有人深入其中的中国文化。看完《问学》,我又买来其他几本书,一一读过。不知是不是因为接触余秋雨的顺序跟几位好友相反,所以不能理解她们的感受。不管怎样,从他的书中,让我这个业余爱好者更多地、系统地了解了中国文化的魅力。

  这本《中国文脉》,同样是梳理中国的文化。虽然有些章节已经在其他书中看过,但再看一次也无妨,加深印象。

  《中国文脉》读后感(八):《中国文脉》书评

  在向各位推荐《中国文脉》之前,我特地去上网搜了关于这本书的书评,书评并不多,有人提纲挈领介绍了书的内容,也有人对文中的只字篇章提出批评,读来大抵都不是书评家的专业之作,不能让人对书产生深层的理解,亦更未有人对中国文脉更见力道的解读。这个社会喜欢批判,似乎只有批判才能显出一个人的博闻强记和才华横溢,但却鲜于褒扬,而以批判见长的人内里真正博学的也并不多,所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正是他们的态度。

  读任何人的作品,首先要有胸襟放得下傲慢与偏见,先去理解作者的精髓。在读《中国文脉》前,先要多中国文脉的所指框定清楚,以免论点不聚焦,论证便乱剑飞舞,不能进入深度探索。中国文脉,开篇就做了定义:中国文学几千年中最高等级的生命潜流和审美潜流。几个关键词:文学、等级、生命、审美和潜流,在《中国文脉》正文里,也淋漓尽致的阐释了这几个关键词,这让看似研讨对谈的专业文章读起来通俗易懂,而不是高深晦涩。因为关键词理解统一了,读者与作者的隔空交流才能在一个深度广阔的空间里自由穿越。

  而当下文化的匮乏,让人啼笑皆非。一边是流行的网络语言,粗俗不堪却被人广泛传播,另一边则是见字而夸,见书而赞,见不到对低俗文化大胆取舍的心理高度,即使有些阅历者有心理高度,也缺少品鉴能力。因此言称高大上,自谦必叉丝的世俗语言风行,全民亦乐此不疲,如余秋雨先生所言,“文脉既隐,小丘称峰;健翅已远,残羽充鹏”。

  扩展到书法,马云一幅字拍出天价,令书法界乍舌。余秋雨先生也曾回答疑问,关于文学,是不是应让人们自由取用?而文学从来都不是自由取用的日常生活必需品,它无法像丰盛的自助餐供人自助取食。充斥着货币经济的文学环境,慌乱择步的中国文脉在何处潜流而行?未来,中国文脉如转世灵童,在谁身上附骥,又是在谁笔下熠熠生辉?

  且带着这些疑问,继续读《中国文脉》。中国文脉从甲骨文和金文的文学载体上孕育,随着《诗经》的吟唱而幻化成形。黄河流域的平和、安详、寻常与世俗在四字节里或谴责或愉悦的叠韵,感觉像古代的美女在跳节奏齐整的竹节舞。

  “等级是文脉的生命”是余秋雨先生对于文脉的理解,此前我也非常认同,文脉以人文脉。而读了蒋勋先生的《此生肉身觉醒》之后,却意识到另一条脉络,它是以流派和作品的形式存在的,有些作品找不到原作者,却以最广泛的形式在传播,这些作品并没有依附于创作者本人而存在,尤其是古时没有媒体,一定是作品先脍炙人口再加“大V转发”才形成的影响力,但此观点并不驳斥以人为脉的论断,两者更应该是并行而前,交替重合又不时分道而行。

  先秦诸子对中国文脉的贡献,余秋雨先生分了三个等级。庄子、孟子成为第一等级,就文学作品而言,余先生把他们放在第一阵营,肯定的是他们的文辞修养和人格格调,尤其是庄子作品的表现出来的自由精神和想象空间以及表现手法、比喻寓言的应用,是他位列第一阵营的理由。

  第二阵营的老子和孔子,第三阵营的韩非子和墨子在文学领域里也有各有千秋。值得一提的是,孔子的思想后来成了千年正统,他的文风带给华夏民族朴实的正气,这也成为了中国文脉的一种基调。而先秦时期的文学桂冠还是颁给了屈原。屈原的作品,不回答,不宣讲,也不启迪别人,只是提问,这是屈原与诸子的区别。他对官场失意,却扼住了中国文脉的喉咙,以楚辞的吟喔高歌声声相传。

  随后,汉代的汉赋出现了,但余先生个人并不喜欢汉赋,以其词采华丽、层层渲染和排比对偶而被嗤之以鼻,当然也因为汉代没有一个汉赋大家可以冠绝古今,当然可能也是为了欢迎司马迁的横空出世。自秦汉至魏晋时代有三座文化高峰:司马迁、曹操、陶渊明。为何是这三个人,自然是从他们的文学作品来力佐,也的确名副其实。

  唐宋时期的作品以唐诗和宋词为主,文脉也呈现支流众多的浩瀚之态,两朝的代表人物更是耳熟能详,李杜之诗情,东坡弃疾之才情,照亮了那个文脉磅礴生发的朝代。反而在中国文脉的探讨中不必刻意用墨太多。

  元代杂剧填补了中国历史中戏剧的空白,出现了大批经典的作品。《窦娥冤》、《西厢记》、《救风尘》等等,绚烂了元朝,却在后来也轰然而逝。由此也可以总结:一切需要刻意振兴的文化,都已经与文脉无关。

  再到明清时期,文化专制的出现,中国文脉便严重衰弱了。明清小说尚可一提,于虚弱中显现锋芒的是曹雪芹的《红楼梦》。所谓四大名著也并非一个文化层级。

  言已至现代,在文化的长河里这时候却寥若晨星。在学者中,梳理中国文脉做出杰出贡献的,是梁启超、王国维和陈寅格,但毕竟总结与创造并非同指,荒瘠的现代不知文脉所踪。而今天,更是如此,中国文脉,只有等待!

  对于余秋雨老师的作品,大部分我都是抱着敬畏的态度在读,尤其是《中国文脉》、《何谓文化》、《君子之道》几篇作品。谁用读万卷书窥探历史,谁用行万里路丈量历史,谁用写万千字解读历史?只有他拒绝政脉裹挟,用一只笔,将一本本手稿见诸笔端,创作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大散文。

  当下,由此一问,文脉断否?

  ………………………………我是分割线…………………………………

  欢迎大家关注华益读书会官方微信:HYreadingclub.

  豆瓣小站:http://site.douban.com/245750/

  《中国文脉》读后感(九):《中国文脉》——重视传统,批判继承

  初拿到这本余秋雨先生的《中国文脉》时,我不禁为书的厚重感所震惊,粗略的翻过以后,发现有整整四百多页,用四百多页的文字来写中国文脉的推演,写中国浩浩荡荡五千年的文学发展史,我估计定是有些乏味且难读的。然而不然,余秋雨先生的文字,总有一种魔力似的,能牵着你读下去,让你想读下去,《中国文脉》就是这样一本耐读且蕴涵丰富文化底蕴的中国文学简史。

  全书的前两个部分的标题是“中国文脉”和“笔墨历史”,余秋雨先生在中国文脉这一章节里写到他对中国现代文化的看法,用了简单的十六个字:“文脉既隐,小丘称峰;健翅已远,残羽充鹏。”浪漫而形象地写出他对当代文化的失望及文脉既隐的,如书中写到的:“在目前必然寂寞的文化良知领域,应该重启文脉之思,重开严选之风,重立古今坐标,重建普世范本。”

  中国文脉从五千年前的甲骨文开始讲起,到王羲之的笔墨文化,从《诗经》到《离骚》,孔子、老子、白居易、李白、王安石……中华五千年的文化的脉搏,在《中国文脉》之中展现的无比宏大,与余秋雨先生的另外一本文化史书《文化苦旅》不同的是,《中国文脉》更加注重的是“脉”,全书把重点放在一脉相承的文脉上,仿佛将茫茫历史长河一旁孤独的从未断流的中国文脉之河呈现在读者眼前,这条河五千年来还从未断流过,然而现在却岌岌可危,“文脉既隐,残羽充鹏”。这的确发人深省。

  而余秋雨先生在《中国文脉》之中,也试图找出“文脉既隐”的原因,在“十万进士”这一章中他写道“十万个聪明人的沉默和等待,实在会让后代心颤”,说明了“文脉之根,在于魂魄”,而在最后一章“大地小人”之中他写道:“但是,我们的时代与伟大显然还有距离。大家已经发现,主要距离在于精神文化方面;大家没有发现的是,精神文化的创造者其实不少,却仍然被小人啃噬着。”“但是,以往很多年被小人扯来扯去的视线,至今还没有恢复到仰望精神文化的功能。结果,小人被冷落了,而精神文化也被冷落着。”读完这一段,“文脉既隐”的原因也就很清楚了,中国文化人在等待,而大众的视线被小人蒙蔽,于是“残羽充鹏”。这究竟是时代的发展造就的还是我们自身不重视传承决定的?答案很清楚了。

  《中国文脉》不仅介绍了中国五千年来的文化发展历程,更唤醒了这个时代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发人深省,是不可多得的文学史书。

  《中国文脉》读后感(十):阮籍与嵇康的绝响 ——读《中国文脉》有感

  “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初闻阮籍此人,是在课文《滕王阁序》中。当时学得一知半解,懵懂间竟以为阮籍狂放,不学无术。直到近来读了余秋雨的《中国文脉》,其中一篇《魏晋绝响》让我重新解读阮籍,以及书中提及的他的后继者嵇康,亦使我明白什么叫做真名士,自风流。阮籍与嵇康,二者人格上的绝响在中华历史的上空,余音绕梁,经久不绝。 阮籍驾木车穷途末哭,咏叹“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亲往苏门山拜访隐士孙登......他的另类行为时人难以理解,种种举动都透着荒诞不经,就连难得的从仕生涯都是如此特立独行。上任东平,他大刀阔斧改革,简化繁杂法令,快速提高办事效率。一朝化风清后,他潇洒离去,留下一个政通人和的东平。这大概算是他最为负责的一次做官了。之后的一次为官,竟是为了当地厨师酿的好酒,令人啼笑皆非! 他是这样的厌恶尔虞我诈的官场,厌恶所谓的正统思想、封建礼教。他无视礼法,在母亲的重孝期间依然喝酒吃肉。但又是一个真性情的人,为母亲的逝去悲伤得形销骨立,吐血数升。这让我想到了庄子,在他妻子死后鼓盆而歌,以自己的方式哀悼。他们流露的都是真情实感,丝毫没有虚伪做作。相比之下,那些道貌岸然的伪君子,打着礼法的旗号,在表面做足文章,似乎真的就是一个坚定的卫道者,实则是个衣冠禽兽。 阮籍的真性情是他奏起的绝响。这样的人格魅力,莫说是在当下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即便是率性张扬真实的魏晋时代,这般人物怕也是寥若晨星。 在《魏晋绝响》一文中,前面部分写阮籍,写到他对前往家中吊唁亡母的宾客颇为冷淡,令客人不悦,其中却有一位年轻人似乎读懂他的心声,带着琴、酒造访。这看似无理的举动,竟让阮籍大为动容,引为忘年交。他就是嵇康,魏晋时期闻名遐迩的竹林七贤之一。余秋雨就着两人友谊的开始,顺势为读者展现嵇康的绝响。 嵇康之于阮籍,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魏晋算是历史上有名的乱世。统治阶级政权更迭,同室操戈,中华大地满目疮痍。士人多对统治者的寡德失望,无心从政。嵇康亦是如此。他只醉心于自己纯真、淳朴的世界,毫不理会官场之中的黑暗倾轧。他无欲巴结权贵,奴颜媚骨。甚至他的至交好友举荐他做官,他竟要与之绝交。 作为名门之后的钟会大张旗鼓地去看他,带着浩浩荡荡的车队和如云宾客。被打扰的嵇康却是连正眼都没看过他,继续手中的活,未曾言语。沉默的僵持下,终是钟会脸上挂不住,匆匆告辞。岂料他从此怀恨在心,在一次牵涉到嵇康的案件中向司马昭进谗言,最终嵇康被判处死刑。而他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一结果,并未做多大抗争。弹奏完旷绝古今的《广陵散》后,嵇康慷慨赴死。时年三十九岁。 一代名士,就此陨落。他的傲然风骨却随着如许动人事迹广传后世。 阮籍与嵇康的狂放行为,多为礼法所不容。可那又如何?他们是真正地在按照自己的心声活着,不为取悦他人,无所拘束。他们的人格高洁傲岸,不随波逐流,不趋炎附势。后世周敦颐有言:“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大概说的就是这样的人罢。 斯人远去,不要说阮籍与嵇康的绝响难以觅及,就连备受推崇的魏晋风骨也在渐渐消逝。《魏晋绝响》结尾处写道:“当文明的成果逐代繁衍之后,当年精神开拓者们的奇异形象却难以复见。阮籍、嵇康在他们后代眼中越来越显得陌生和乖戾,陌生得像非人,乖戾得像神怪。”是了,那遥远的时代早已不可触摸,阮籍与嵇康的种种也成了绝响。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