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个人形成论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个人形成论读后感10篇

2017-12-13 21:3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个人形成论读后感10篇

  《个人形成论》是一本由卡尔・R・罗杰斯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无盘)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42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个人形成论》读后感(一):重新聆听卡尔·罗杰斯

  很早的时候我就想给这本书写个书评,不然感觉对不起这本书。只是生活匆匆,变故也多,只能现在给这本书草草写个不称职的感想而已。

  罗杰斯的观点简单,一以贯之就是三点原则:真诚、共情、无条件关注。在他的想法中,人本主义的咨询师带着友好笑容面对着来访者,不需要作出任何病理上的诊断,他/她只需要用自己的赤诚之心理解来访者的行为,营造安全的氛围让来访者自己自由地表达,所谓的神经官能症状就会自行缓解。理论提出之始,心理治疗界都瞠目结舌,来访者身上种种复杂难解的症状,是否只是一部人形的“留声机”就能解决的?

  恐怕接触这书时有疑问的不止是我一人。诚然,我曾接受过人本取向的咨询师对我的咨询,但是对书中所描述的种种,我仍然打了一个问号。相较之下,我反而更青睐罗杰斯在教育上的激进观点,那就是完全废除学分和考试,只保留“学习的促进者”。这很符合一个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苦苦挣扎了十余年的学生的心声。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反而发觉罗杰斯的种种高明之处。这还得从我最近的个人经历上讲起,就举一个例子好了。我曾在qq空间里发泄自己的不满和愤怒,而仅仅被一个同学所提的几个问题就化解了:“为何?怎么了?怎么个多法?.......”我马上发现了自己逐渐心平气和,也意识到这是被我所遗忘的、罗杰斯的学生在《非暴力沟通》中所提过的沟通方法。我私信求证,果然他在有意运用不同寻常的沟通方法来检验效果。我惊诧于自己的忘性之大,也发现了人与人之间真正沟通交流的缺失。

  这种人本主义的沟通方法我也不是没有用过。我曾跟我喜欢过的妹子共同面对高三,每当她在情绪低落的时候,我都适时作适可而止的关心,也表达自己真实所感。在周末一同放学回家时,我则更愿意做一位倾听者,听她谈天谈地,只偶尔作些询问她感受的问题。现在时光过去了这么久,回想起那段经历,她告诉我说:“那时候的你就像我的亲人一样。”这几乎是我听到的对我最高的评价。

  罗杰斯在他的书中写道,当他自己能越发接纳自己的真实面貌时,他自己也愈发趋向转变。当他愈发倾听他人真诚的表达他人时,他也愈发尊重与接纳他人的真实面貌。这是极准确的洞见。当我们因为经受种种与苦难不得不戴上自己的人格面具时,我们可曾听到来自我们内心的呼唤?我们可曾发现,某个面目可憎的人,也曾跟我们一样有那么多种种刻骨铭心难以启齿的经历?理解也是一种和解,至少使我们不会再陷入懵懂无知仇恨之中,让我们放下刺刀,真正仰望星空。

  《个人形成论》读后感(二):Notes

  我们不能用一种机械的方式毫无创造性地追随研究结果,否则我们毁坏了恰恰是这些研究所具有的人性价值。  

  如何创造一种助益性的关系?

  1)在某种深层意义上说,我能否以某种方式成为在他人开来时诚实可靠、可以信任始终如一的人?

  2)作为当事人,我能否将我的真实存在的信息清晰无误地传达给他人?

  3)我是否能够体验一种对他人的积极态度,如热情、关怀、喜欢、欣赏、尊重?要知道,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4)作为个人,我是否能够做到足够坚强而可以独立于他人?我能否持之以恒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情感和需要?如果有必要,我是否能够主动认同并且表达自己的情感?

  5)在我自己的内心深处,我是否足够安全,从而允许他人独立于我而存在?我是否能允许他人成为他的真正自我?

  6)我是否能够让自己完全进入他人的情感和个人意义的世界,并且做到设身处地、见其所见?(只要我发现有人只是理解了我的一部分,我就确切的指导,理解已经达到了一个限度,他们再也不会进一步理解我了,为了求的别人的理解,我已经找得太苦了。)

  7)我是否能接纳他人呈现给我的方方面面?我是否能真切感受他的自我?我是否能够传达这种真切感受的态度?

  8)在关系中我是否能够足够敏感,从而使对方不会把我的行为当成一种威胁?

  9)我是否能够使他完全避免外在评价的威胁?

  10)我能够真正与一个他人平等对话吗?正在“对话”的究竟是哪两个人?

  交流变化过程的7个阶段:

  1)与自我有着一种勉强的交流,但交流知识外在的

  2)涉及关于自我以外的主题时,表达开始具有流动性

  3)对于作为一个客观对象的自我,有了较为自由流动的表达

  4)当事人描述了对过去经验的更真切的感受

  5)经验被当作当前的体验得到自由的表达

  6)以前曾被“卡住”,被抑制在它的过程特性中的情感,现在得到了以前的体验。情感流向它完满地表达。当下的情感立即得到了直接的和丰富的体验。这种经验的直接性以及构成其内容的情感,被当事人采纳。这时当下经验不再被拒斥、害怕或受到抵制。

  7)无论是在治疗关系内还是治疗关系外,新鲜的情感都得到了直接和详尽的体验。对这种情感的体验被用作一个清晰的参照对象。

  当一个人体验到自己被接纳、受欢迎以及被人理解的时候,变化过程就会出现。

  当事人采取的导向:

  1)远离人格面具

  2)远离“应该”

  3)不再迎合他人的期待

  4)不再取悦他人

  5)向着自我导向转变

  6)向着生成的过程转变

  7)转向生存的复杂性

  8)转向对经验的开放

  9)转向接纳他人

  10)转向自我信任

  11)总体的导向

  美好生活的若干含义:

  1)自由观对决定论:一个新观点

  2)创造性作为美好生活的一个要素

  3)对人性的基本信赖(当自由地发挥机能时,人类的基本特征是建设性的,而且是值得信赖的)

  4)生活更加丰富

  人的行为是极度理性的,带着微妙而有序的复杂性向着他的机体着力达到我们的目标前进。对我们大多数人而言,悲剧就在于我们的防御机制抑制了我们对这种理性的意识,结果是我们意识上是在一个方向上运行,而机体上我们却朝着另一个方向运行。但在那些体验着美好生活过程的人身上,这些障碍性因素的数量是之间减少的,他越来越参与到机体的理性中去。

  当我们能够把个体从自我防御中解放出来,使他向自身各种各样的需要以及各种各样环境和社会的需求开放,那么就可以相信他的反应是积极的、向前发展的、建设性的。每个人最深层的需要之一就是与他人建立联系和沟通,当他更充分地成为自己时,他也将更现实地成为社会化的人。当他变得对所有的经验更佳开放时,他的全部行为将变得更加平稳和现实,更适于一个高度社会化的个人的生存和提升。

  当事人中心治疗的3点假设:

  1)治疗师对当事人的接纳引起当事人更多的自我接纳

  2)治疗师越是把当事人感知为一个人,而不是一个客体,那么当事人就能够把自己感知为一个人,而不是一个客体

  3)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当事人的一种体验式的、有效的自我学习

  接受当事人中心的治疗会产生下面所说的一些学习或变化:

  1)当事人会用不同的方式看待自己

  2)他能更充分地接纳自己以及自己的情感

  3)他变得更自信,更能自我定向

  4)他越来越变成了自己喜欢的那种人

  5)他的认知更加灵动,僵化的程度则越来越小

  6)他会接受更现实的目标

  7)其行为更显成熟

  8)他能改变自己的适应不良的行为,哪怕是长期酗酒这样一些长久的不良行为

  9)他变得更能接纳别人

  10)他能更加开放地面对内部和外部两方面的经验事实

  11)他能以建设性的方式改变自己基本的人格特征

  心理治疗中学习的条件:

  1)面对一个问题

  2)真诚透明

  3)无条件积极关注

  4)共情理解

  5)当事人应能体验到或感受到治疗师的真诚透明、接纳有共情

  《个人形成论》读后感(三):《个人形成论》摘抄

  这里我们是在经验的层面上讨论某种东西——这是一种难以用语言表达的现象,而且如果我们只在语言层面上去理解它,那这种理解本身就已经是一种扭曲。如果我们运用若干描述性的表达,也许它会得到某种真切的呈现,有望在读者的体验中唤起某种反应,尽管可能相当微弱,但会使他感到:“噢,现在从我自己的体验中,我有点儿知道你正在谈论的东西。”p95

  第一章 “我是这样的一个人”

  成为心理学

  我努力汲取当时工作人员普遍持有的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观,p8

  在罗彻斯特的岁月

  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这三件事都涉及我的幻想破灭的过程——我对权威,对教材,对我自己,都开始提出质疑。P9

  这一件以及类似的一些事情帮助我体验到一个事实——只是在后来我才充分意识到——那就是:只有当事人知道伤痛在哪里,该往何处走,关键问题是什么,哪些经验被深深埋藏着。这时我开始领悟,除非我的目的是要证明自己才智过人,学识不凡,否则,我最好是依靠当事人作为治疗过程的向导。P11

  若干重要体会

  我发现,容许自己去理解他人,具有极大的价值。P17

  如果我能接受他人,我发现自己就会有很大的收获。P18(但接纳并不是唾手可得的。P19)

  我能够信任我的经验。P20(一个推论是,别人做出的评价对我来说不是行动的指南。P21)

  体验就是最高的权威。P21

  我在体验中享受着发现规律的乐趣。P22

  事实是友好的。(我那时似乎是把事实当作了潜在的敌人,当作了灾难的信使。)p23

  最个人化的东西就是最普遍的东西。P23

  每个人都有一个基本上积极的取向,这已成为我的经验。P24

  生活,在其最佳状态中,是一个流动、变化的过程,其中没有什么是固定不变的。P24

  如果世界上确实有一个叫做真理的东西,那么我相信,这个自由的、个人探求的过程应当是趋向于这个真理的。这一点是我以有限的个人方式所获得的体验。

  第二章 关于促进个人成长的若干假设

  我自己需要具备什么能力,才能对这个人有真正的帮助?

  一个普遍的假设

  如果我能提供某种类型的人际关系,那么对方就会在他自己身上发现运用这种关系来促进成长的能力,同时也就会产生个人的变化和发展。P30

  助益性的人际关系

  我发现,在人际关系中我越能够真诚透明,我就越有帮助作用。P31

  作为第二个条件,我发现越是接纳和欣赏当事人,我就越有可能创造一种他可以利用的关系。P31

  我还发现,我不断地渴望去理解当事人的当下感受,理解他的各种情感和表达的个人意义,即达到一种敏感的共情。P31

  追求变化的动机

  即在个体自身中具有走向成熟的能力和倾向,如果这种能力和倾向是不明显的,至少它也是潜在的。P32……即当事人能够用更加成熟的方式重新组织他的人格,组织自我与生活的关系。……但是,我相信它存在于每个个体之中,并且只有在适当条件下才会得到释放和表现。P33

  结果

  人格改变以及当事人发展就会出现。P33

  第三章 助益性关系的特点

  耶路撒冷大学的存在主义哲学家马丁.布伯有一句格言:“肯定别人!”这句话在我看来特别意味深长。他说:“肯定意味着……接纳另一个人的全部人格……确认他,理解他,尊重他……促其变化……我在内心确认他,那么在他内心,关于这种人格……现在就能够得到完善,能够发展。”p50

  第四章 关于心理治疗的知识

  个人发展或成长的动机并不是心理治疗提供的。这种动机似乎是有机体与生俱来的,如同我们已经发现的,作为动物的人身上有着类似的生理发展趋向,只要提供最低限度的条件,人体就会趋向于发展和成熟。如果有机体心理上的发展或成熟的趋向受到阻碍时,心理治疗的确会起到特别重要的作用。P55

  心理治疗的体验 p60

  第五章 心理治疗显示的指向

  我们知道,如果治疗师在内心对这个当事人的真实存在持一种深深的尊重以及充分接纳的态度,并以同样的态度对待当事人处理自身及其情境的多种可能性:如果这些态度结合着足够的热情,并能转换成那种对人的核心的最深厚的欣赏与喜爱;并且如果达到的交流水平能使当事人开始感受到治疗师理解了他当下的体验,而且是在充分理解的深度上接纳他,那么我们就可以确信这个过程已经开始了。P68(过程启动)

  这个问题是:“这个过程的性质是什么,它的内在特性是什么,它采取哪一种或几种目标指向?如果说治疗过程有一个或几个自然而然的终点的话,那终点又是什么?”p68

  最近我尝试着对当事人中心治疗作了一个描述。……这个过程中似乎出现了某些持久而稳定的特征:原先被拒绝的不协调的体验现在被纳入到自我结构中;评价的焦点从自我的外部转向内部;p69

  我将描述一些似乎是治疗过程的内在倾向和最终目标:

  体验潜在的自我 p70

  充分体验情感关系p74

  有可能,深度治疗,或者说,具有重大意义的治疗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当事人必须发现,充分接纳另一个人的关心,接纳治疗师对他的积极情感,对于自我的体验并非是伤害性的。P79(接受别人为什么如此困难呢?原因之一可能是它从根本上涉及“我值得别人爱戴”这样一种情感。)治疗的这个层面是一种对情感关系的自由而充分的体验,我们对此可以做出下面的归纳:“我能容许别人来关心我,而且我内心充分接受那种关心。这样,我就认可我自己对他人的深厚关心和真诚关注。P79

  对个人自我的喜欢

  自我接纳是治疗的一个目标取向和最终结局。P80

  治疗的目标是要推动这样一种趋向,即让个人充分地体验自己所有的反应,包括感受和情绪,使之达到意识的自觉。一旦发生这种趋向,当事人就会对自己产生一种正面的喜爱,一种对自己作为一个完整的、充分发挥机能的个人的由衷的欣赏,这正是治疗至关重要的目标之一。P83

  关于人格的积极本质的发现

  我们是否可以从这类经验中进行大胆的推论,指出如果我们深入人类的机体本性,我们就会发现人士正面的、社会性的动物?我们的临床经验显示了这样的趋向。P95

  人性将会是个性化的,但同时也会是社会化的。P97

  个人成为自己的机体,成为自己的体验

  第六章 个人形成意味着什么?

  在体验中发现自我

  成为真实的自我,意味着去发现存在于自身的实际情感与行为反应中的统一和谐与融洽无间,而不是试图把个人的经验装进一个面具,使它成为一种不真实的形式或结构。成为真实的自我,意味着在个人的经验中寻找真实的自我,而不是寻找某种强加于经验的外在的东西。P106

  成为什么样的个人?

  对经验开放

  在我所描述的那种安全的治疗关系中,这种心理防御或僵化性可能被一种对于经验的开放性所代替。像我试着描述的那样,当个人在有机体的层面上更加开放地意识到存在于内心的自我情感和态度时,他也就更加清楚地理解外在于自己的现实,而不是用一种预定的分类框架来感知现实。P107

  我确信,对于此时此境存在于自己内部以及环境中的真实保持意识的开放性,可以作为描述从治疗中形成的这个新人的一个重要特征。

  信任自己的有机体

  当事人好像越来越发现自己的有机体是值得信任的,而且它是一个很合适的工具,能让我们在每个即时情境中发现最令人满意的行为方式。

  我们似乎可以一般地说,如果当事人对他的经验保持开放,他就会开始感到他的有机体是更加值得信任的。

  内在的评价源

  成为过程的意志

  这些当事人在努力发现自我、成为自我的时候,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变得越来越乐意变成一个过程,而不是成为一件产品。P112

  结论 “我是谁?”“我怎样可以成为我的真实自我?”

  第十四章 心理治疗和教育中有意义的学习

  心理治疗中学习的条件

  面对一个问题

  首先是当事人遇到了他视之为严重而又有意义的问题情境。

  所以,源于在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困难,几乎总是会出现的一个学习的条件,即当事人不确定的、甚至内心充满矛盾的学习或改变的欲望。P258

  真诚透明

  无条件积极关注/接纳

  共情理解

  第五个条件

  对治疗中的有意义学习来说,第五个条件是,当事人应能体验到或感受到治疗师的真诚透明、接纳与共情。治疗师仅仅具备这些条件是不够的,他还必须在一定程度上能成功地把它们传达给当事人。

  第十八章 试论人际关系的一个普遍定律

  真诚透明的概念

  “真诚透明”表示我们的体验(experience)与意识(awareness)之间保持准确的相互符合。它的含义或许可以进一步引申为体验、意识与表达(communication)三者的高度一致。P310

  如果一个人此刻是完全真诚透明的,他真实的生理体验在其意识中得到了准确的反映,他的表达恰恰也与其意识是一致的,那么,他的表达永远不会包含关于外在事实的表达。

  对体验的准确意识将始终以内在参照系为依据,并以情感、知觉、意义的形式表达出来。P312

  纵观整本书的话,因为是论文集,一些内容和概念就显得重复、不那么系统,自己看得心急,就觉得啰嗦了。依然能感受到罗杰斯这个人,不知怎地,自己心深处慢慢就生起一种能量、活力,或者说是希望?想想真是可惜吖,为啥罗杰斯没有在国内火到不行。(我就这么期望哈哈哈哈哈。)本书谈及了很多内容吖,自己想说的一个就是,世界或人们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精力在客观领域,例如科技方面,手机、APP、互联网、火箭发展迅速,传播广泛,影响力巨大。主观的人际领域如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被观察、体验为有利于人际互动、人际关系发展的理念态度和知识的传播和影响甚少。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可是对自己的兴趣和关注是否又是太少了呢?

  整书只翻看了部分章节,摘抄了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部分。总之,精华都丢失在啰嗦里头了。罗杰斯的个人话语是很让人亲近的。

  《个人形成论》读后感(四):每个人都需要读读罗杰斯

  心理分析、心理治疗发展到罗杰斯,是达到了一个终点式的高峰。

  《个人形成论》这本书出版于1961年,在导言中,作者罗杰斯告诉大家,写这本书的他,已经做了33年的“个人咨询师”了——罗杰斯特意在“心理治疗师”后加了一个括号,括号内的内容就是“个人咨询师”。对他来说,或许,“心理治疗师”是一个容易被人认知的名词,而“个人咨询师”却是他对自己的职业真正觉得恰切的一个指称。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读一读这本书,因为这本书的意义,早就超出了“心理学专业论著”的意义,它可以代表一个沿着心理学这条道路去摸索“作为人类存在”这件事的人,所给出的一个在当今已能令人满意的答案。

  罗杰斯所试图回答的那个问题便是:作为个体,我们的发展目标是什么?为什么?什么可以促成之?

  如果这个问题是我们一定会关心的,那么我们当然需要去了解,是否已经有人做出了很好的回答。

  罗杰斯所给出的回答,是明确的,而不是反诘式的,是一个结论,并不只是思考和追问,是不留空白的,而不是有商讨余地的。并且他的回答是,如他所言,从他33年的咨询实践中得来的,是他的发现,而不是哲学的头脑思辨。

  “(促成我出版此书)还有一个更加复杂的个人动机。这就是我在寻找一个合适的听众群。十几年来,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我明白,我说的话只合一部分心理学家的口味。大多数的心理学家——刺激-反应、学习理论、条件作用之类的术语可以显示他们的兴趣所在——一心一意地认定人只是一个客体,所以在他们看来,我要说的话经常显得不可理喻,甚至让他们心情懊丧,大倒胃口。我也明白,我的话只合一部分精神病学家的口味。他们中的许多人,也许是大多数,都认为心理治疗的真理早就由弗洛伊德说过了。他们对于新的可能性不感兴趣,对于这个领域的科学研究不感兴趣,甚至进行抵制。我也明白,我的话只合乎自称为咨询师的复杂群体的一部分人的口味。这些人大多数主要关心的是预测性的测验和测试,以及辅导的方法。”(《个人形成论》)

  毫无疑问,罗杰斯在他的时代是超前的,不过,这本书出版后,令他意想不到地,这本书销售了几百万册。“这在当时的出版界可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个人形成论》导言)。这原因恰恰在于,他的读者的确并不在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者、心理治疗师群体之中,而是在最广泛的无界领域之中。

  其后他发现,原来自己的读者群便是“众人”——“护士、家庭主妇、商界人士、僧侣、牧师、教师、青年人”等等。

  没错,这是一本写给“有智慧的普通人”的书。

  当学术越来越专门化,那些专家学者们,陷入一个,失去了作为一个普通人所拥有的智慧的危险境地。他们谈论外行人不能理解的语词,制造出很多明目,又因之成为权威。而在个人发展之路上,他们其实极有可能已经迷失。

  不然的话,为何在大众的心目中,“学术”竟成了一个和自己毫无实际关系,只用来装点门面的东西?而学术绝不该被误认作如此。

  在《一个心理治疗师对美好生活的见解》这篇收录在这本文集中的文章中,罗杰斯概括了他所认为的,一个“充分发挥机能的人”的样子——他描述其特征时,有几个小标题:“对经验日益增长的开放性”、“日益提升的存在性的生活”、“对机体日益增长的信任”、“更加充分地发挥机能的过程”。

  创造性、信赖人性和生活更加丰富,这是罗杰斯在后文中所描述的内容的大意。他发现,“充分发挥机能的人”,会具备上述三个特点。

  “生活更加丰富

  我想提及的最后一个含义是,与我们大多数人狭隘的生活相比,美好生活的过程包含一个更宽广的范围,具有更大的丰富性。成为这个过程的一部分,意味着当事人涉入对一种更敏感的生活的体验,他会不断地害怕同时又不断地感到满足,这种生活有着更宽广的范围、更充分的多样性以及更深厚的丰富性。在我看来,在治疗中发生了显著变化的当事人,不但更密切地与他们的痛苦相处,而且更生动地与他们的心醉神怡相处;他们更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愤怒,更会感受到爱;他们更深地了解恐惧,而且还有勇气体验这种恐惧。他们能充分地活在一种更宽广的范围内,原因在于他们有着潜在的信心,认定自己就是迎战生活的值得信赖的工具。

  我认为,有一点非常明显,那就是对我而言,用幸福的、满意的、至乐的、愉悦的以及诸如此类的形容词,来描述我称之为美好生活的这个过程,似乎都不是特别恰当,尽管这个过程中的当事人在适当的时候确实能够体验到这种种感受。但是,似乎更确切的形容词应该是丰富的、激动的、有益的、挑战性的、意义深长的,等等。我深信,这个美好生活的过程,绝不是为怯懦者设计的生活。它涉及当事人潜能的日益拓展和成长。它涉及生存的勇气。它意味着使自己完全投身于生活的洪流。当当事人获得了内部自由的时候,他会选择这种个人生成变化的过程,作为最美好的一种生活;而这对于人类来说是极其令人振奋的事情。”(《一个心理治疗师对美好生活的见解》)

  你可以看到,罗杰斯关心的是对于作为一个整体族群的人类,而每个个体则是作为这其中的一份子。

  作为一个人的发展目标,不该被认作是高不可攀的,是只有少数“顶尖人物”才会抵达的神话,相反,它就是每个人应该存在的本来样子,它是属于群体的,属于大众的,属于“普通人”。它是关于如何做一个“普通人”,或者,毋宁说,如何创造条件,使得每一个普通人能够自由地做他自己。而每一个普通人,如若不是遇到了自知或不自知的障碍,都是本就知道要如何做他自己的。

  文化和知识,也不是用来区隔人群的,当然,它们属于每一个人。

  所以,我们的各类制度、组织设置、文化反思等等,就将会考虑如何能够去创造这样的条件,搬除那一个个障碍,为了每一个个人,而不是把除此之外的任何事列为更加优先——如果我们有了和罗杰斯一样的看法,这就将是必然会被认同的。

  对我个人来说,那一天完全不遥远。罗杰斯只是从他个人做起了。每个人也都可以从自己个人做起。

  这不是伟大之路,却是平凡之路。伟大的平凡之路。

  文:王雅 微信公众号:wangya224

  《个人形成论》读后感(五):少有人走的路

  这不是一篇书评。

  最近刚和大学同学见面,有一番激烈的聊天。他持的观点是人都是善的,都有学习能力,因此不需要太多鞭策,可以进行自我完善;而我承认人有太多弱点,总是需要靠环境、外界的推动才逐步改变。因此达不到共同结论。

  有意思的是,这大概和我们接触到的事物,和看待事物的方法有关。他搞的是纯理论,环境相对宽松;而我做应用,随心所欲的情况有限。对他来说,理论创新是一切;而对于我,往往高明的见解,在实际情况面前不堪一击,只有有用才是关键。

  当然我不否认他所说的,人性本聪慧良善。就像是人都有自我修复的能力,小病小痛没有必要吃药打针。但是去医院看看,那些愁眉苦脸的人们;去办公楼待久了,成群亚健康的工作者们——现实永非小病小痛这么简单。

  我承认自己读书的时候总是充斥着自己的观点,否则,对于不研究心理学的普通人,完全没有办法了解到作者想要表达什么。作为自认为的科学工作者,我在这本书里看不到太多数据,看不到逻辑推导,甚至连放宽定义的“合理分析”都不足够。作者陈述了他个人的经历,少量的数据,以及大量的类比和带强烈主观色彩的导引。没有对比,没有限制范围,没有自我怀疑。理性来看,我不相信书中所说的每一个字。

  然而人类是怎么思考的?仅仅凭借思维思考,还是借助于平日的日常生活经验?是仅凭自己的心理状态,还是能由此及彼,类推出他人的心境?能不能凭借一种方法,从一个领域跃迁到另一个领域?

  我似乎读出了某种文本之外的东西。

  我并不需要研究心理学。但是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人和人,人和事之间的关系,终究只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最美妙的结论并不是凭空蹦出来的,和研究者的状态、方法有关。同样,精妙的理论被傻瓜使用,没准还会起到反作用。更不用说心理学研究的本就是人与人之间了。

  大多数时候,数字、分析、逻辑是有效的。但有些时候分析无能为力。或者说,智慧无能为力。也许是因为智慧太少。为什么有时候思考令我肌肉紧张,又有些时候思考却可以达到冥想的状态?是需要先进行思考的思考,才能正确思考呢,还是说,思考本就内嵌在每一个机体里,即使完全不了解其机制,也能思考出正确答案?

  似乎从来没有人能确定,什么是正确的思考方式。就像我的同学,他坚持认为最好的思想不一定能被人理解;如果不是老聃骑青牛度玉门关被阻拦,也不会留下五千字真言;区区五千字,有谁能声称真正理解?什么是理解?有人说创造是理解的必要条件,有人说能清楚解释是理解的必要条件;但有人能解释却难以创造,有人创造了却口齿不便。

  都说逻辑是追寻真理之路。我认为,逻辑只是一条坦途。它是很有利的工具,但不是唯一工具。

  荆无命用剑,李寻欢用飞刀,小马用拳头,——韦小宝连拳头都不用。但是谁不曾将敌人置于死地?

  我感兴趣的是,当心理学被传闻得神乎其神的时候,能看到这样一本书。作者未必算是了不起的科学家(心理学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吗?),但是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他对自己工作的热忱,不受他人干扰地选择一条自己认为正确的道路,行走下去。

  他所关注的,是人本身。不再是研究对象,不再是数字,或者某种会说话和思考的机器。换种说法,他研究病人,但也研究自己。科学最难以模拟的是心灵,那么怎样用所谓科学方法来医治心灵?用心灵来引领、治疗心灵,是否是一种可行的方法?而所谓正确的方法——绝对正确本来就是现实中不存在的。但能够做到的,只是尝试更多,思考更多。把握住唯一原则——是人,科学与非科学,你最终面对的还是人自身。

  然后我又想到了我的同学。从某种意义上,我把他当成坐标系中的某个方向,对比着我的大学、我的研究生生涯、我未来的方向。我从未如此清晰地感觉到我们两人走上了两条截然不同的研究道路。但我并不知道自己将来会变成怎样,相信,他也并不完全明白。我们就像作者写下这本书的心理状态,相信着、迷茫着、挑战着、沉思着,也有挫折,也有痛苦,也有徘徊。但最重要的,我们都知道自己选择了什么,也知道自己坚持着什么。有时候我思考,究竟是我们选择了道路呢,还是某种程度上被道路选择着,这是个无解的命题。

  但是,也许我们并不真正需要那个解。无论选择的是哪条道路,我们作为真正独立的人,往前走着,去追求,就足够了。

  《个人形成论》读后感(六):还有部分疑惑(没有防护罩的人生)

  我是最近才看到这本书的。在书中看到了很多我在摄影中领悟到的一些东西。譬如,理解他人,无条件接纳,共情等等他的专业术语。

  在我拍摄时,我也试着深入对方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对对方完全敞开,对方也可以登入我的内心。打个比方,彼此就像一台没有登录密码的电脑,至少在拍摄的时间段,彼此是无设防的。

  这样我就才能看到最真实的她或他。这种交流也是非常真实且珍贵的。照片也只是这种交流的额外赠品。

  当我们能达到这种深层次的交流时,照片都拍摄得很成功。

  但问题是,不是和所有人都能达到。有时也会失败,如果对方根本不信任你,而我又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得到对方的接纳。

  最重要的是,一旦你撤走所有的自我防御,也因此会变得很脆弱,焦虑,恐惧。一旦对方流露出非常明显的不信任感,或敌意,不理解或反感,等等就会有很受伤的感觉。

  所以有一段时间,我停止了拍摄。没办法承受更多对他人无条件敞开的状态。这是一种自我保护。也说明了我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强大。

  他的理论非常好,(他的信念很多也是我对人的信念,至少目前是)但有一个问题。自我保护,自我防御是人或生物最强大的本能之一。

  如果要一直开启没有防护罩的状态,那个人得有多么强大的意志,能面对任何事物,任何意外和偶然,甚至各种失败,挫折,甚至屈辱等等,而依然无所畏惧?!

  我必须要变得更强大,但先让我钻回保护壳,恢复失去的能量,满血复活后再来战斗吧,或许我能做到。

  《个人形成论》读后感(七):成为最真实的自己以及咕噜肉的故事

  阅读这本书是一种极为珍贵的体验,这其间我时而被罗杰斯充满理解、无条件接纳的话语感动得热泪盈眶,时而为他解决了我心头盘绕已久的问题而觉得醍醐灌顶,时而为他点出我之前从未注意的一些重要东西而由衷感激。

  我只挑本书中令我最受触动的三点,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首先,作为一名心理治疗师,罗杰斯认为从他治疗生涯中发现,“最常见的悲观绝望是那种不去选择做自己的绝望,或者不愿意成为自己的绝望”。从小到大,在经历种种挫折后,我们习惯性为自己戴上防御的面具,以此来抵挡生活中的伤害。这些面具带来的负面效果是,令我们很难去体会内心的真实自己,久而久之,甚至会以为面具就是真实的自己——虽然总会涌动着“哪里不对劲”的痛苦。

  什么是我们真实的自己呢?习惯性的,我们乐意把那些积极的品质认为是真实的自己,比如勇敢,比如勤奋,比如聪慧;但我们拒绝把那些在我们看来比较不积极的部分接纳为自我的一部分,比如懒惰,比如自私,比如愤怒……我们一直试图压抑那些负面的感受或者品质,试图把这些品质“改造”成我们认为较“优良”的品质,这是我们或者说整个社会一直在做的事情。于是,绝望和痛苦,无休止的内心冲突就产生了。

  而如果我们能够像接受我们的积极面一样去接受我们的消极面,那事情会怎么样呢?如果我们停止脑海中喋喋不休的,一直指责自己的声音,事情又会变得怎么样呢?我们是否会堕入所恐惧的——消极面被无限放大,没有节制的情境中去呢?

  罗杰斯和我的个人体会都认为,事实上,一旦当我们接受了自己的不完美面,不带评判地接受了身上那些负面的东西,改变就发生了。事实上,你会慢慢爱上这样的自我,爱上自己真实的面目,对自己,也对这个世界更加敞开。那真是一种美妙的感受!最最奇妙地,正是因为接纳了自己,你才能真正去接纳别人;正是因为爱上了自己,你才能真正地去爱另一个人。

  令我印象深刻的第二点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难真正去理解别人,而是带着自己的评价系统去工作。对一个人或者一件事,我们的下意识反应是下个论断“好”或者“不好”;谈论一件事,我们倾向于谈论对其的看法。

  之前参加过一个为期半年,每周一次的欧文 亚龙心理成长小组。在小组中,成员尝试以一种真诚的、有话直说的心态去感受彼此间的关系。小组中我获意良多,首先第一次比经验而不是智识上了解每个人都是纯然不同的个体,对同一件事,每个人的看法和态度可能千差万别,而这并没有高下之分;了解到要理解一个人有多么的不容易,人与人之间是如此轻易地产生误解的鸿沟;意识到自己渴望改造他人却又抵抗被他人改造的一面……

  罗杰斯认为,我们习惯于用评从系统去接触一个人,是因为我们太害怕由于深层次地理解他人而改变自己。如果我是一个珍视家庭观的人,真正去理解一个独身主义的观点,意味着可能会颠覆我现有的家庭;如果我是一个资本家,理解共产主义的概念,可能意味着再也无法安然地将利益建立在员工的拼命奋斗上;如果我是一名科学家,去理解一名通灵者,意味着我所受的科学训练也许会因此而动摇;如果我是一个女人,去理解男人喜欢新鲜肉体的生物属性,意味着我可能面临理智与占有本能的冲突。

  有些人认为,自己已经足够理解他人。在此罗杰斯提供了一个试验——下次与家人、朋友讨论某件事情时,建立一个规则:“每个人只在在准确地、令对方满意地复述前一说话者的观点之后,才能坦率地说出他自己的感受。”罗杰斯说,做过这种尝试后,往往会发现,一旦你能真正地看到别人的观点,你自己的评价将不得不发生明显的改变。

  理解他人的基础,是先理解自己,允许自己以本来面目生活。这样才可能允许他人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非有意无意地强迫对方与自己相同。

  如果说前两点我或多或少之前有过体会,也检验过它的实践成果,那么第三点带给我的,是颠覆性的震憾感受。

  在从小到大的学习或工作中,我们一直接触到的教育是,要取长补短,要虚心听取他人意见,不要一意孤行。然而罗杰斯告诉我们,要学会信任自己的感受,信任自己的身体反应,信任自己的生活体验,信任自己的判断。

  这是什么意思呢?

  简单的例子,比如我一直不喜欢吃咕噜肉,甚至认为酸甜口味的肉食是一种违反科学的存在。但如果我生活在一个以咕噜肉为日常美食的区,可能别人会苦口婆心地告诉我,菜里放糖是多么重要的步骤,咕噜肉做法是多么的复杂精致,它的口味又是多么的特别,不喜欢吃是一种多么变态的行为(打人比方,希望不致于冒犯咕噜肉爱好者)。也许我会屈于压力,表面上表示喜欢咕噜肉,甚至时不时咬上两口,但我的内心,我的味蕾知道,我并不喜欢咕噜肉。也许很久以后,被迫日复一日吃咕噜肉后,有一天我终于承认咕噜肉是样美味,但内心深处我总有点不甘心,担心这只是习惯,而非真正的热爱,同时为这期间所经历的适应酸甜的痛苦而感到遗憾。

  而如果我能信任自己的感受,自己的身体反应,我会去观察,到底是咕噜肉的哪部分激起了我的反感,对它的反感有多深?我会反复与我的味蕾谈话,你愿意尝一尝吗?如果愿意尝尝,你愿意尝一口还是两口?如果不愿意尝,我是选择去无视别人的评价,还是跑到另一个也对咕噜肉深恶痛绝的地方去?我尊重自己味蕾和胃部的感受,用意识与他们对话,罗列出所有选择的利弊,并让味蕾和胃部来做决定。最终的结果,也许是确认自己无法接受咕噜肉毅然跑掉;又或者会尝试进一步去体会咕噜肉的味道,最终发现,其实它确实不错。在这个例子中,大家可以把咕噜肉换成工作、专业、男朋友、孩子等任意一种东西。

  这个认知的重点在于,无论我是否尊重自己的感受,表面结果也许都是一样的。但深层次里,在我尊重自己的感受后,我对咕噜肉的看法,以及我对这个事件的处理方式,完全是我自己的自主行为,于是我能够对其后果承担起完全的责任。我们的感受,我们的知觉都是非常诚实的存在,忽视它只会导致压抑和扭曲,只有直面它,才能找到符合自己最大利益的出路。

  《个人形成论》读后感(八):这是一本自我成长的书

  虽说是汉译版的,但思想表达的很到位。最初是因为接触到罗杰斯的学生中心论和来访者中心论,才想进一步深入了解的。一直认为一本书能有一处对思想观念有启迪的地方,就是值得读的,这本书有好多处。

  1.“百科全书式的知识积累不仅无益,反而有害。不要做一车该死的弹药车,要做一只来复枪。”

  恰到好处,通俗易懂,不需要解释,正是在困惑的时候读到了这句话,豁然开朗。

  2.“我在寻找一个确信对自己的思想自由不加约束和限制的领域”“我一直有这样一种感觉,那就是只要给我机会让我做自己最感兴趣的事情,其他别的事情似乎都会水到渠成。”共鸣。

  3.“在我整个的职业生涯中,我一直是沿着别人认为是愚蠢的的方向前行,对这个方向我自己也曾怀有许多疑问。我‘跟着自己的感觉走’,从来不曾为自己的人生方向而后悔,虽然当时我也曾经常常感到孤独无依,或者感觉自己傻的可以”很遗憾没有早点儿读到这段话,当身边的亲人朋友对不理解的时候是很容易动摇的。很自豪能和罗先生有相同的见解,不同的是罗先生坚持下来了,而我曾经退缩过。

  书中一些案例不是很感兴趣就粗略的读下,跳过了。

  《个人形成论》读后感(九):罗杰斯做了什么

  卡尔·罗杰斯带来的观念是革命性的,虽然他的“人本主义”在最粗浅的心理咨询教科书里都能找到,虽然他确立的几个简单原则:真诚、共情、积极关注……刚开始学习心理咨询的人都已耳熟能详,但真正做到、并发自内心相信仅凭这些就能给来访者带来改变的人并不多见。

  和罗杰斯的相遇需要一些基础,这种基础不是知识的积累或思维的训练,而是经历和体验。在我刚刚踏入这个行业的时候,只有高深的理论、可操作的技术和像系统排列那类的神秘玩意儿能吸引我。装备前两者让我在来访者抛出的问题面前颇有安全感和作为的可能,对第三种东西的心向往之又能让我感觉自己不是那么地“僵化”、“死板”、“学院派”。在这些东西构成的丛林中兜了几圈,才发现身处原点时就犯下的一个错误:来访者总是带着问题前来,但他不是他的问题,他首先是一个人。

  问题召唤的是答案和解决,而一个人,召唤的是另一个人以人的方式来对待他,当他发出声音时,对方以其真实的一面(真诚)作出回应(共情)。对方允许他成为他自己,对他作为人的普遍性和作为他自己的特殊性,都给予接纳和尊重。过程中,问题解决的时刻更像是一个婚礼,它是相爱的两个人经历种种艰难后水到渠成的仪式。恋爱以结婚的可能为前提,但以谈论怎样结婚作为恋爱的主要内容,这样的婚姻多半危机四伏。

  恋爱的过程很重要,正如咨访关系中,每时每刻的相处、互动——罗杰斯所谓的“存在的质量”很重要。人本主义的心理治疗提供的不是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而是一个让人(所有人)的状态更容易向好的方向转变的关系空间。罗杰斯跳出了那个“问题”和“答案”一起玩躲猫猫的迷宫,以他自己为工具,直抵人性本身。

  想象一个人本主义的咨询师在来访者面前遇到的挑战,就能窥见一部分罗杰斯提出自己理念时在业内遇到的挑战。来访者是目标导向(一个更大的环境是目标导向),而我们要给来访者提供一个真诚、安全、信任的氛围,并让他相信,当他能够在这里自然地放下防御,体验到自己内心更深层、更丰富、更微弱、更隐蔽的感受,试着表达并接纳这些感受,那么,他的失眠可能会改善,他的抑郁可能减轻,他也许不会再每天洗手上百次,他的伴侣也许不会离开他,他的老妈可能不会再那么唠叨……而在同一条战线的另一端,穿白大褂的医生拿着国外最新研制的药物,所谓的专家教授手捧大堆论文,装扮得像是成功人士的培训师指着PPT上的STEP1、STEP2……如果不是亲身行过,我也会投身后者。

  也许这就是人本主义的易懂难学。也许当真理被表述后事情还远未结束,因为它的被聆听和被做到是如此艰难。

  而罗杰斯的愿望不限于此,他希望把人性从精神分析营造的那种对潜意识的被害妄想中解放出来:

  “如果当事人对他的经验保持开放,他就会开始感到他的有机体是更加值得信任的。他对自己所拥有的情感反应不再那么害怕。他逐渐地越来越信任乃至越来越喜爱存在于他身上的有机体层面的这种复杂性、丰富性、各种各样的情感和趋向。意识,不再是对于危险而且不可知的、很少被容许在日光下曝露的无意识冲动的看守官,而成为一个由无数冲动、情感和想法组成的自由社会中一名轻松自在的居民。如果这些冲动、情感和想法不再被充满恐惧地防备着,它们就能够非常令人满意地实行自我管理。”

  他尝试对更好的生活作出界定:

  “用幸福的、满意的、至乐的、愉悦的以及诸如此类的形容词,来描述我称之为美好生活的这个过程,似乎都不是特别恰当,尽管这个过程中的当事人在适当的时候确实能够体会到这种种感受。但是,似乎更确切的形容词应该是丰富的、激动的、有益的、挑战性的、意义深长的,等等。我深信,这个美好生活的过程,绝不是为怯懦者设计的生活。它涉及当事人潜能的日益拓展和成长。它涉及生存的勇气。它意味着使自己完全投身于生活的洪流。”

  他还希望他的经验不仅能改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也能促进团体和团体、甚至国家和国家之间的相互理解,促进全人类的和平和相互连结。

  我们和罗杰斯仍处同一个时代,这个时代宁愿耗费巨资研制核武器,也不愿花费其九牛之一毛去了解为什么和你的同床共枕之人无话可说。

  我们希望自己成为更强大的、更富有的、更风流倜傥的、更文质彬彬的、更有范儿的、更牛逼闪闪的,我们希望我们的父母成为别人父母那样的、伴侣成为别人伴侣那样的、孩子成为别人孩子那样的……

  而罗杰斯,在邀请每个人,成为他(她)自己。

  《个人形成论》读后感(十):笔记

  第一章 “我是这样的一个人”

  15: 若干重要体会

  1、表里不一的行为是没有益处的

  (表里不一的原因:自我防御)

  2、接纳、聆听、成为真实的自己

  → 只有接受自己真实的存在,才能改变、超越自我

  → 人际关系会变得真实

  3、容许自己去理解别人,具有极大的价值

  对于从别人那里听到的大多数陈述,我们第一反应就是评价或判断,而非理解,因为理解会带来风险——担心自己会被那种理解改变

  4、我越向我自己的真实和他人的真实开放,我就越不科能有一种要去“安排一切”的冲动。我越是单纯地希望成为我自己,越是希望能够理解和接受我自己以及他人内在的真实,也就越可能激发较多的变化。

  5、跟着自己的感觉走

  6、别人做出的评价对我来说不是行动指南

  唯一能评价自己的人,只有自己

  7、体验就是最高权威。别人的思想、我自己的思想,都不能和我的体验一样具有权威性。

  体验越是原初,越具有权威性

  8、在体验中享受着发现规律的乐趣,寻求意义或规律性或合法性——正式这种好奇心,推动个人成就的形成

  9、科学研究和理论建构的目标,是对意义重大的经验进行内在的组织整理,其目的是为了弄清楚主观经验的现象界的意义与秩序。它的合理性在于它令人满意地解释了世界的规则性,而一旦我们理解了自然呈现的规则性关系,有益的结果亦常常随之出现。

  从事科学研究只有一个合理的原因,那就是满足我内心对意义的需要。

  10、事实是有好的

  学习能让我们以更真实因而也更令人满意的方式看待生活。

  11、最个人化的东西就是最普遍的东西

  12、每个人都有一个基本上积极的取向

  13、生活,在其最佳状态中,是一个流动、变化的过程

  如果我能够让经验之流带我畅想未来,朝向我仅仅朦胧意识到的目标前行,我就会处于最佳的状态

  14、如果世界上确实有一个叫作真理的东西,那么我相信,这个自由的、个人探求的过程应当是趋向这个真理的。

  第二章 关于促进个人成长的若干假设

  31:助益性人际关系的三个条件

  1、真诚透明

  2、接纳和欣赏当事人

  3、共情理解

  33:追求变化的动机

  在个体自身中具有走向成熟的能力和倾向,如果这种能力和倾向是不明显的,至少它也是潜在的。这种倾向是当事人生活的主要推动力,也是所有心理治疗所必须依赖的倾向。它存在与每个个体之中,并且只有在适当条件下才会得到释放和表现。

  33:结果

  在这样一种关系中,人格改变以及当事人发展就会出现。在这样一种关系中,个体将会在一是的以及更深的人各层面上,用一种更具有建设性的、更为理智的应对生活的风格以及一种更社会化的、更令人满意的方式来重新组织他的自我。

  34:关于人类关系的一个更广泛的假设

  关于心理治疗中的助益性关系的结论可以推广到更广泛的人类关系中。

  第三章 助益性关系的特点

  45:如何创造一种助益性关系

  1、透明。

  要做到值得信赖,这并非要求我应该是严格地前后一致,而是必须做到可靠的真实。

  2、接纳真实的自我,并能够透明地向别人表现这样的自我。

  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意识到这是任务,就已经能使我在纠缠不清的人际关系中发现问题出在哪里,是我能重新把关系拉回建设性的轨道。

  3、我能否体验一种对他人的积极态度?

  我们倾向于跟他人保持距离——逃避于一种事不关己的疏离感,一种“职业化”的态度,一宗非个人性的关系。

  每个领域都得到了职业化的发展,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职业化有助于人们保持这样一种距离。

  假如我们能够学会不戴防御面具地关心他人,积极投入情感而感到安全地域他人建立当事人化的联系,那的确是一种了不起的成就。

  4、我是否能做到足够坚强而可以独立于他人?

  我是否能持之以恒的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情感和需要?如果有必要,我是否能够主动认同并且表达自己的情感?我是否能够做到足够独立自主,因而不会因为他人的抑郁而气馁,不会因为他人的恐惧而害怕,也不会因为他人对我的以来而感觉会有灭顶之灾?我的内在是否足有坚强,从而不会被他人的愤怒所摧毁,不会被他人的依赖所控制,亦不会被他人的爱恋所束缚,而能自觉体验个人独立于他人存在,具有属于自己的情感和权利?

  只有我能够自由自觉地感受个人独立自主的力量之时,我才会发现自己有能力更深刻地理解和接纳他人,因为这时我已经不再担心会失去自我。

  5、在我自己的内心深处,我是否足够安全,从而允许他人独立于我的存在?我是否能允许他人成为他的真正自我?无论他诚实或奸诈,幼稚或成熟,悲观绝望或傲慢自大,我都能够给他生存的自由吗?也许,我觉得他应该听从我的建议,保持对我的依赖状态,或照我的样子塑造他自己。

  6、我是否能够让自己完全进入他人的情感和个人意义的世界,而且做到设身处地、见其所见?我是否能够完全进入他人的私人世界,而丝毫都不想进行评价和判断?我是否能够做到十分敏感,在他的世界里行动自如,而不会践踏在他看来非常珍贵的意义?

  7、我是否能接纳他人呈现给我的方方面面?

  8、在关系中,我是否足够敏感,从而使对方不会把我的行为当成一种威胁?“如果我能完全使他免于外部的威胁,那么他就能够开始体验并处理他自己具有威胁性的内心情感和冲突。”

  9、我是否能够使他完全避免外在评价的威胁?

  外部评判无法促进个人的成长。

  从长远观点来看,一个积极的评价与一个消极评价一样,都具有威胁性。你告诉一个人他是好样的,同时也就暗示着你也有权利评判他是糟糕的。

  如果我能使人际关系尽量远离判断和评价,我就越能使对方达到一种境界,即了解到评价的焦点和责任的核心都在于他自己。归根结底,他的经验的意义和价值最终要由他自己来负起责任。

  10、我能够真正与一个他人平等对话吗?

  不把当事人当作固定不变的、已经被诊断和分类的、已经被他的过去塑造成型的客体来接受,而是把他当作形成的过程来接受。

  第五章 心理治疗显示的指向

  77:

  治疗师的态度,在其理想状态下,是这样一种关心,它没有世俗所谓“爱”的经验要求对方报答自己的因素。它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那种人的纯粹的情感,在我看来,这是一种比两性之爱或父母之爱更为根本的情感。这种关心,对一个人有足够的关心,但不会让你渴望去妨碍他人的自由发展,不会让你渴望为了自我膨胀的目的而去利用他人。解放他人,让他人以自己的方式自由地成长,是你的最大满足。

  第六章 个人形成意味着什么

  107:成为什么样的个人

  1、对经验开放

  2、信任自己的有机体

  3、内在的评价源

  他承认,做出选择取决于他自己;唯一要紧的问题是:我的生活方式是否真正令我满意?这种生活能否表达真正的自我?对富有创造力的个人来说,这个问题意义最为重要。

  4、成为过程的意志

  当事人在努力发现自我、成为自我的时候,就会变得越来越乐意变成一个过程,而不是成为一件产品。

  155:当事人采取的导向

  1、远离人格面具

  2、远离“应该”

  3、不再迎合他人的期待

  另外一些当事人发现自己正在远离文明期待他们所成为的目标。社会上的各种组织期待着人们成为某种典型的“机构人”,成为组织中的一分子,应该使他的个性完全适合组织的需要,应该成为“适应良好”的人,以便能够与自己周围那些“适应良好”的人相处。

  如果当事人自由地时间他所希望的生存方式,他们往往会憎恶并质疑社会组织、大学或文化要把他们塑造成型的倾向。

  4、不再取悦他人

  5、向着自我导向转变

  6、向着生成的过程转变

  7、转向生存的复杂性

  8、转向经验的开放

  9、转向接纳他人

  10、转向自我信任·

  第十三章 关于教与学的思考

  1、能教给别人的任何知识,似乎都是相对无关紧要的,对行为很少会有或者说根本缺乏有意义的影响。

  2、我只对那些能够对行为产生有意义影响的学习感兴趣。

  3、唯一能对行为发生有意义影响的学习是自我发现、自我拥有的学习。

  4、对事实进行个人评价并把它吸收到经验中,像这样的自我发现学习是无法与他人进行直接交流的。(人往往很自然地热衷于直接交流自己的经验,而一旦这样做,交流就会变成教导,其结果也就成了不合逻辑的了)

  5、教的结果是有害无益的。它似乎导致了个人对自己经验的不信任,并使有意义的学习遭到抑制。所以,教的结果要么是不重要的,要么就是有害的。

  6、我只喜欢做一个学习者,只喜欢那种真正重要的学习,即能对自己的行为产生有意义的影响的学习。

  7、最好的但同时也是最难的学习方式之一,是放弃个人的自我防御,尽力去理解他人的切身经验对于那个人所显现的直接感受到的意义。

  8、我们可以直接取消教学。如果想要学习什么东西,人们自然会聚集到一起。

  9、可以取消考试。考试只能检测那种无意义的学习。

  10、我们可以取消分数和学分。

  11、我们不应再把学位作为衡量胜任能力的尺度。学位代表了事情的重点或结局,而学习者感兴趣的却是持续的学习过程。

  12、不要纠缠于把结论说得很明确。任何人都不会从结论中产生有意义的学习。

  第十四章 心理治疗和教育中有意义的学习

  所谓有意义的学习,我认为它是超出事实性知识积累的学习;它能在个人行为、未来的行动选择、个人的态度和人格等许多方面都导致真正的变化;这种学习具有弥散性,它不只是知识的增加,而且会渗透到人的生存的各个方面。

  当事人会用不同的方式看待自己。

  他能更充分的接纳自己以及自己的情感。

  他变得更自信,更能自我定向。

  他越来越变成了自己喜欢的那种人。

  他的认知更加灵动,僵化的程度越来越小。

  他会接受更现实的目标。

  其行为更显成熟。

  他能改变自己的适应不良的行为,哪怕是长期酗酒这样一些长久的不良行为。

  他变得更能接纳别人。

  他能更加开放地面对内部和外部两方面的经验事实。

  他能以建设性的方式改变自己基本的人格特征。

  对于大学规定课程尤其是必修课程,学生一般会把学习这些课程看成这样一种经验,即他会预期自己对此保持被动的态度,或感到愤恨,或二者兼有;对这样一种经验,他当然很少会认为他与个人的问题有关联。

  当普通的大学生把课程看作一种能解决自己相关问题的经验时,那种轻松感以及奋发向上的动力是令人吃惊的。

  要允许各级学生真正接触他们生活中的重要问题,进而感知自己渴望解决的难题和焦点。我确信,像我提到的其他含义一样,这一含义与我们当今文化中的趋势恰恰是背道而驰的。

  教师的任务在于创造一种能促进有意义学习得以发生的课堂气氛。

  教师要做一个真实的人,要公开坦率地面对自己的态度,接纳自己的真实情感。对自己喜欢的话题,他会热情洋溢;而对不喜欢的,也会感到厌烦。他会愤怒,但也容易伤感或表示出同情。他不想把它们强加于他的学生身上,也不强求他们要有同感。他是一个人,而不是一个缺乏个性的课程标准的化身,也不是一根用以把知识从一代传递到下一代而自身却不生产的输送管道。

  他愿意接纳各种情感,不仅包括接纳学生对学校功课的态度,而且也接纳他们对父母亲情、对兄弟姐妹的怨恨、对自己的忧虑等各种体验——接纳这个人的全部态度。它们关涉到个人的变化生成,关涉到他学习的有效性以及功能的有效发挥。

  应该让学生得到这些资料、资源(知识、技术、理论),但不是把它们强加于学生。充分的灵活性与敏感性在这里是一笔宝贵财富。

  在生活中,评价的本来作用是被用作一张入场券,而不是用来对付反抗者的棍棒。要把学生当做一个能自我尊重、自我激励的人,要让学生自由地决定是否想努力获得这些入场券。这意味着不要强迫他们服从,不要扼杀他们的创造性,不要让他们按照他人的标准生活。

  学生中心的方法对于实现某些目标是有优势的,但对其他目标并没有优势。我们首先有必要搞清楚我们如何看待教育的目的。

  我们的整个文化——通过风俗、法律、工会与行政部门的努力、家长与教师的态度,等等——从根本上致力于实现一种任务,即阻止年轻人去接触任何真实的问题:不要让年轻人去担负实际工作,不要让他们去承担实际的责任,他们在公民或政治问题上没有任何发言权,在国际事务中没有任何插嘴的余地;要通过严密的监管,防止他们直接接触任何个人与社会生活的真是问题。人们不希望年轻人去帮助做家庭事务、谋生、从事科学研究、对付各种道德伦理问题。

  另一问题中,我们是否允许个人在自己内部自由地进行知识的建构,换句话说,知识系统的组织是否是为了个人?在今天,教师、教育家与学生家长、国家领导人站在一起,坚持认为学生应该受到指导;我们绝不相信学生们会根据使用的要求来自己组织知识。

  还有一个问题,我们是否想要反对在目前教育中存在的事实性知识训练之类的强大潮流?所有人都必须以同样的方式学会同样的事实。

  第十五章 学生中心的教育——一个参与者的体验

  http://book.douban.com/annotation/35074779/

  第十六章 当事人中心疗法应用于家庭生活

  1、更充分地表达情感

  2、生活在以真实为基础的关系中

  如果对自己的配偶说:“你做的都不对”,那只可能会引起争辩;但是,如果这样说:“我对你做的事情感到非常生气”,那么说话者只是陈述了一个自己内心感受到的事实,任何人都不能否认。

  3、双向交流的改善

  4、容许他人保持独立性的愿望

  第十九章 关于创造性的理论

  319:

  创造力并不局限于某些特殊的内容。创造过程没有什么根本的分别。创造性可以表现在绘画、作曲、设计杀人的武器、提出科学理论、发现人际关系的新程序或者在心理治疗中创建出人格建构的新形式等许多方面。

  创造过程体现为具有某种关联性的新颖成果的生产活动,它一方面源于个人的独创性,另一方面源于个人生活中有关的材料、事件、他人或者环境。

  320:

  创造的主要动机,就是人的自我实现倾向,实现其潜在可能性的倾向。这种倾向可能被深深地买鱼心理防御的层层包裹之中,可能隐藏于否认其存在的精致的面具之后,然而我相信它存在于每一个个体之上,并等待着在适当的条件下释放和表现出来。当机体努力成为他自己,并与环境构建新的关系时,这一倾向才是创造的最主要的动力。

  321:

  一种成果越具有创新性,其影响越广泛,就越有可能被同时代的人们判定为邪恶的东西。真正具有重要影响的创造,不论是一种观点,一部艺术作品,还是一个科学发现,最初往往都容易被人看作是错误的、有害的或者愚蠢的。

  个人之所以进行创造,主要是因为创造让他感到满足,是因为这种行为被体验为一种自我实现;对创造目的做出“好”“坏”之分,对我们来说没有任何帮助。

  当一个人对他的所有体验保持“开放”,那么他的行为就会是创造性的,而且可以相信他的创造从本质上说是有益的。一个人如果不要逆袭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大部分体验(或称为压抑),那么,他的创造过程可能是病态的,或是对社会有害的。

  322:

  人越是对自己的经验保持开放,他的行为就越会表明:人的本质就是倾向于过一种建设性的社会生活。

  建设性创造力的内在条件:

  1、对经验保持开放

  这意味着一个人不是在预先设定好的范畴中(“树是绿的”“大学教育是好的”“现代艺术是愚蠢的”)进行认知,而是能意识到本真的当下存在,因而他就能够意识到许多超出通常范畴的经验(“这棵树是淡紫色的”“这种大学教育是有害的”“这件雕塑作品对我产生了强烈影响”)。

  这意味着概念、认知和假设都不是僵化的,其界线是可以逾越的;这意味着,当真正存在模糊不清的意义时,个人能够容忍其存在;这意味着个人有能力接受非常矛盾的信息,而不是强迫自己将这种情形拒之门外。

  2、内源性评价

  这不意味着他不注意或不愿意关注他人的评判。这仅仅意味着,评判的依据存在于个人自我内部,存在于他对自己创造成果的机体反应和机体评价——自我内部有一种“我自己在行动”的感受,一种潜能实现了的感受。

  3、把玩基本要素的概念和能力

  例如,把基本要素做成似乎是不可能的排列形式,设想出近乎疯狂的假设,使已经确定的东西成为问题,表达荒唐可笑的内容,把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等。正是从这种自然的把玩和探索中产生了直觉,促使当事人用一种新鲜的有意义的方式、创造性地看待生活。在浪费了无数次可能无用的尝试之后,苏护总会出现一两个进化的、具有持久价值的成果。

  与创造行为相伴随的状况

  1、创造者对于事物本质的追求

  2、有意识地把自己的审美特点赋予创造成果

  3、“我发现了”的感受

  4、孤独的焦虑

  “我很孤独。以前没有人这样做过。我是在无人区独自冒险。我是愚蠢的、错乱的、迷失方向的。”

  5、与人交流的欲望

  他不是为了交流而创造,但是一旦创造出了产品,他又渴望与人分享。

  培养建设性创造力的条件

  1、心理安全感

  (1)把人作为无条件的价值的人予以接纳

  只有教师、父母等人意识到该个体的潜能,并且能够无条件的相信他,而不管他现在的情况,这种态度才可能是真诚的。

  (2)提供一种没有外部评价的气氛

  评价总是一种威胁,总会引起防御的需要,始终意味着某些体验必定遭到抑制。

  对他人不做评价并不是说不作反应。“我不喜欢你的观点”并不是一个评价,而是一个反应。

  (3)共情理解

  2、心理的自由

  要允许一个人拥有象征性表达的完全自由。这种允许使人有了充分的自由去思考、感受、成为自身内在的真实;它促进了人的开放,存进人充满乐趣地、自发地把玩和感知对象、概念和意义——而这正是创造力的构成成分。

  人的行为会受到社会的约束,但是象征性地表达却不必受到限制。实际地去摧毁自己所憎恨的一个对象,个人没有这个自由,但他可以去摧毁其象征符号。

  同时,自由也意味着责任。一个人可以自由地渴望新的冒险,同样也可以自由地对它感到畏惧;可以自由地享受自己成功的果实,同样也可以自由地忍受自己行为的恶果。正是这种负责任地生成自己的自由,促进了自身内部那个可靠的评价源的发展,进而使建设性创造的内在条件得以形成。

  第二十一章 行为科学的新世界与个人的位置

  http://book.douban.com/annotation/35075415/

  http://book.douban.com/annotation/35075449/

  http://book.douban.com/annotation/35075483/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