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北回归线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北回归线经典读后感10篇

2017-12-15 20:47: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北回归线经典读后感10篇

  《北回归线》是一本由(美)亨利·米勒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7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北回归线》读后感(一):《北回归线》评论-5分

  冯唐说:“没有情节,没有成形的人物,没有开始,没有结束,没有主题,没有悬念。”非常准确,这就是亨利.米勒。冯唐在开篇的文章中尽显对米勒的赞誉,因为他们风格中的确有着些许共同的优点,可米勒的元气太深厚了,我着实找不到这北回归线的位置。

  读到三分之一的时候,我坚持不住了,因为我什么也没记住。读书中途夭折的情况有两种:其一,太难了,先放起来以后长大的在读。其二,太惨了,可以在当当二手书登个记,准备卖掉。《北回归线》介于以上两点之间吧,我觉得一直到我死,我可能也无法理解米勒的雄厚元气了。

  我把书翻到最后,有个《译者后记》,就读了一下,这一读可不得了,译者大概意思是说:能把这本书看明白的就是智者,看不明白的就是庸者!比前面的冯唐下手可狠多了,译者叫袁洪庚,是兰州大学外语学院的院长,难怪下手这么狠,竟然是同行,既然是同行,就得支持,效果马上就变得不一样了。

  从我内心的角度出发,我是想争取做个智者的,虽然我明知我依然看不懂这书,但是读完它总是可以做到的,得有始有终嘛。正是因为袁洪庚的这句狠话,我把《北回归线》看完了。但结果是没有变的,我依然什么也没记住。但还是要感谢译者袁洪庚,坚持看完,来表示对译者的尊重。

  前有冯唐,后有袁洪庚,这两个人都是博士学历,可见亨利.米勒的威力,也显示出国内出版行业对其给予的定位和重视的程度。这两个人都让我觉得很亲切,也很敬佩。

  可既然是读书,除了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更希望能学到有助于自身的内容,米勒留下的只是我对他的个性上的印象,至于别的,我还需要去寻找。

  所以给了一个“很差”的评价,“很差”的概念就等同于“F”,就是我们所说的挂科了!其实我也是个下手极狠的人,但我很真实。这个“很差”的意思是说,我和米勒的世界距离太遥远了,“很差”是给我自己的总结,因为我没看懂。当然,文学本无喜好的标准,我们每个人都只能在内心当中建立自己的标准。看到其他人对米勒的评价还算比较高,我想问,你们真的读懂了什么吗?

  《北回归线》读后感(二):《北回归线》,亨利•米勒,无意抽插,随意射精

  每个女人都有眼儿,只有米勒敢这么说。性是一种越肆无忌惮越深入灵魂的体验,就好比你迄今最难忘的依然是她那晚疯了般骑在你背上舔你屁眼的快意。时代的精神囚笼不是富丽堂皇的洁癖者客厅,它是一片地震来临前虚有其表的高楼大厦,反叛的人要有抱起重机枪射出火箭炮最终炸开原子弹的思想魄力,看清废墟应是其归宿,认定毁灭该是你本意。——正是因此,《北回归线》反常得一如逼里喷出的精液,放肆而生。

  《麦田里的守望者》之前,就算是我允许你满嘴脏话,你也骂不出塞林格的口无遮拦。这一方面是由于你思想闭塞,另一方面,是由于亨利·米勒的被禁。其实早在塞林格成名的十几年前,亨利·米勒就写完了他的圣经。1934年,法国巴黎一家小得不能再小的出版社见证了世界文学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刻——也不知是哪个下流无耻的编辑勇敢地出版了《北回归线》,自那以后,二十世纪的小说有了性欲。但随即就被压抑了许多年,就好像一个清教徒家庭禁止它的少年做爱,只可惜它没有达成它高尚的目的,却滋生了暗室里的手淫。——一直到二战结束前,美国大兵攻入巴黎后都还在求知若渴地搜集着带有亨利·米勒名字的小册子。

  亨利·米勒就像是一个仰坐在破烂沙发上的兔崽子,潇洒恶毒地批判着文明和传统,并且与此同时,还有个女人在她胯间低头耸动。米勒的双眼锐利又迷离地乜斜着世人,女人的黑眼儿则湿淋淋地撅向世界。我绝非为了引起你的某种情绪污言秽语,就像我现在绝对不能一言以蔽地、轻浮虚伪地告诉你我是要你做我自己。尽管米勒用你从未见过却又熟悉无比的词汇很直白又超现实地呈现出了你所知道的污秽,但他却从未想过要用污秽怎样,要用下流如何。他根本就不屑于用古老的色情描写伎俩当工具,他只是奔向远方时从这条路上走罢了。脚下蔓延的路不在他眼里,而你所看不清的远处的光芒,却是他眸中之闪。你不能用过去任何一个作家的方式去定义他的方式,因为他虽在揭露现象,却根本就无心于揭露,他似在启示,却又根本就懒得启示。

  言语错综美妙,逻辑左行右转,章节往来穿梭,人物眼花缭乱。这个故事就宛如“北回归线”这个题目本身那样,含义重重,却又无从定义。有人说肤浅的人只看到了做爱,深刻的人则看到了更多。但如果你不肯承认自己的肤浅,那你就试着这么跟人去讲:抛却境界,只看感觉的话,瞎子都能在翻开书页不到五分钟的时间里感受到亨利·米勒毒得流脓,且气贯长虹。那些绝对不可以梳理清楚的放纵脉络,正是高在它的恣意妄为,它就好像你做爱做到高潮时所达到的那种洞明透顶却无视所有的境界——一塌糊涂,又淋漓尽致

  送书,《北回归线》一本。

  规则: 关注微信公众号“谪狂书评”,zhekuangshuping,转发本条微信,配之以评论文字,截图回传。评论文字最有道理的,获奖。

  《北回归线》读后感(三):《北回归线》:亨利米勒的地狱解剖

  亨利米勒是那种登得上大雅之堂的下流痞子,一个个人生活放荡多彩、文学风格又在文坛独树一帜的怪咖。在文学年代上处于一战后“迷惘的一代”,但较于正统地位的作家,他没有海明威硬汉派的责任和忧患,也没有菲茨杰拉德那种精致奢华下愁思,亨利米勒完全是野路子,裸衣上阵破口大骂就是他的文学风格,思想上有存在主义、荒诞派、意识流的影子。《北回归线》成书于1930年代,1960年代解禁后又恰逢“垮掉的一代兴起”,他的思想完全符合垮掉派的风格,且领先几十年,可以说他寓言了西方国家民众和文人的生存状态,并提早展露了“后现代文学”的头角,是真正的先锋派。说到先锋派一定逃不过情色文学的帽子,相比之下情色文学鼻祖D.H.劳伦斯小说的含蓄简直就是古典主义的伊甸园世界了。情色这是他绝对的标签,但亨利米勒绝对不仅仅是哗众取宠的粗鄙文学,他身上一切离经叛道的元素都是他的一扇门,而他是一个需要被挖掘的矿洞。

  《北回归线》读第一遍时看了一半扔一边,这亨利米勒就是个怨毒的的喷子啊,第二遍用了4、5个小时重新通读完,感觉是与作者抗争的过程:文风充斥毫无节制的排比、比喻、隐喻、夸张、借代,各种脏话、性器官,戾气怨念太深了。对他的印象也是在读的过程中一边反感、逐渐接受、再反感的循环,没情节、没主题、各色没成形的人物你唱罢我登场,但不坚持读完这些芜杂的东西又没法发现精髓的地方。

  书中对西方批判的观点极端激进,是他思想中承载的社会批判作用。他毫不留情的唾弃美国资本社会对人的束缚,对欧洲大陆的巴黎则是又爱又恨,爱它的闲散自由,恨它的西方社会堕落根性,所谓的堕落即现代化的发展,使人不为人,整个世界变成工具。可以说亨利米勒是个预言家,一个为了寓言而把丑恶和对社会的隐忧放大的神经质。书中他引用《歌德与艾克曼对话录》中的话:“人会变得更聪明,更敏感,但是不会更好,更幸福....我预见上帝看到人类不再欢悦的时刻会到来,那时他会打碎一切,以便重新创造。”确实,工业革命、一战的发生、资本兴起,尤其是想到我们现在人面对社会的种种压力,从前古希腊文化、意大利文艺复兴中国小农经济田园时代、拉美殖民地前的原著民生活,以上曾经纯真的人类社会的幸福,已永远不复存在

  作为小说本质而言《北回归线》这种反风格的表达方式并不好看。书中更多的是以亨利米勒自我为中心的日记体,通过梦呓一般的唠叨、咒骂、反思,把他凌乱的思想拼集到一起。作为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社会闲散文艺屌丝,他自称“流氓无产者的吟游诗人”。他假借书中人物之口说出“我的人生目标无非是几本书、几场梦、几个女人”,这又是典型的存在主义者,带有一种纵情人生的游戏心态。同时这种对自我的执着,又无可幸免的要面对饥饿、贫瘠的生活、性欲本能的挑战。是那种孤注一掷把“性”作为离经叛道武器的坏分子,在他批判的这个充斥着梅毒、娼妓、下流汁水脓液的腐烂世界中,他自己也一样堕落着。若果说他与众不同,也就在于他拥有思想吧,书中他引用艾默生的话“生活也包括人一整天的所思所想。”书中有一段不起眼的地方写了“我”对远在美国妻子莫娜的思念,也是现实原型中亨利米勒的妻子琼。“倘若有哪一位基督徒想我忠于莫娜那样忠于上帝,今天每个人都早已成为耶稣”,当然风流浪子的话也不能尽信,不过这也算是一丝纯真的存在感吧。

  《北回归线》最精髓的地方在于它也确实以一个文化载体承担了亨利米勒的思想(这也是是它没有沦为一本淫书的原因),作者展现了一个超级庞大的世俗世界和文化背景。他在书中的周游世界,谈文说艺。游荡在巴黎大街小巷的咖啡馆、妓院、剧场、口若悬河的言及世界各地:婆罗洲、大吉岭、黎巴嫩、土耳其、甚至提到了中国的长江、汉口。

  文化上他推崇歌德、惠特曼、马蒂斯、斯特林堡,还有对许多琳琅满目的欧美名家的见解,没好多我认识的不知道的,波特莱曼尔、帕皮尼、但丁、拉伯雷、托马斯曼、陀思妥耶夫斯基等等:

  在听一段古典乐时,亨利米勒超现实的描写了他的感官状态:“我的头脑出乎意料地清醒,好像脑壳里镶着一千面镜子。我的神经绷得紧紧的,十分激动,音符像玻璃球在一百万股水流上跳跃......身上的每一个毛孔都是一扇窗户,光亮穿透我的内脏。” [P68] / 在看到野兽派画家马蒂斯的画时,也同样“体验到启示的力量”[P140],指出马蒂斯是“贤明的哲人、跳跃的先知、用画笔展现生活中不容置疑的事实以代替丑陋的绞刑架”。 / 称“惠特曼是灵与肉的诗人,是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诗人。”这种文化上的抛砖引玉,是这本书里我最认同的方面。

  最开始知道亨利·米勒是在五、六年前看那部传记电影《情迷六月花》,里面那段三人感情当时也是刷新我的价值观了,后来看《和莎莫的500天》里面也提到了亨利·米勒的梗“忘掉一个女人的唯一方法是把她写进小说”。作为小说《北回归线》值三星,一天时间用4、5小时就可以看完,更多的乐趣是看到书中延伸的知识、查资料、写读后感,以及后续根据衍生知识再读更多的书,认知其他的作家。关于亨利米勒本人,早几年的话会更多的被他的叛逆精神吸引,客观评价的话:他确实是一个时代的叛逆者,之所以被记住还是因为他的思想的先驱性,而不是私生活的猎奇。亨利米勒解剖了自己、解剖了他所看到、思索的社会,用最严厉的态度批判,用最赤裸的方式表达,这种疯子常人难以企及,不羡慕也罢。

  ------------------------------------------------------------------------------------------------

  亨利米勒的脑洞~其实要是来点情结,或者就干脆写诗,亨利米勒的想象力也是蛮开挂的,如下:

  时光之癌症正在吞噬我们,我们的英雄或已经自杀,或正在自杀

  地球表面经脉全在曲张,太阳像迸裂的直肠那样鲜血直流

  白鸽来到喜马拉雅山的冰蓝色血管里,在拍动翅膀发情

  袋鼠有两根阴茎,一根平时用,另一根仅在节假日里用

  勃起,它显得既轻又重,像一颗插上翅膀的铅弹

  巴黎像一个巨大的有机体向外延伸

  巴黎人的脑容量是一千四百四十八立方厘米

  身上的每一个毛孔都是一个窗户

  患梅毒的美人鱼在退潮的污泥中搁浅

  她像一个被放大的胎儿,在月经污血的海洋里游泳

  月亮像被刺破的气球,从油腻腻的天空中跃出

  地球不是健康和舒适的干旱高原

  而是一位仰卧的硕大女性

  她天鹅绒般的躯体随着海浪涨大、起伏

  她在烦躁和苦恼的王冠下蠕动

  赤身裸体性交后

  她在星星紫光笼罩下的云彩中滚动

  她全身在狂热的激情支配下方处光芒

  从肥硕的乳房到隐约可见的大腿

  她在四季和岁月间遨游

  一场盛大的狂欢以突发的狂怒攫住她的躯体

  抖去天空中的蜘蛛网

  于是她以暴躁的兴奋心情降落在自己的旋转轨道上

  我也爱流动的一切:河流、阴沟、熔岩、精液、血液、胆汁、词汇和句子

  我爱从羊膜中溅出的羊水

  我爱患有令人痛苦的结石和诸如此类东西的肾脏

  我爱撒出的热乎乎的尿和久治不愈的淋病

  我爱歇斯底里的疯话、像拉痢疾那样一泻而出的句子和灵魂中全部病态的映像

  《北回归线》读后感(四):纵使走调我也要唱——评《北回归线》

  纵使走调我也要唱——评《北回归线》

  文/徐旭

  凤凰网读书频道《读药》周刊独家专稿,如无授权,请勿转载。

  尚未切入本文之前,有必要声明一下:此文标题并非作者原创,而是对最新中译版的亨利·米勒长篇小说《北回归线》第一章中一句主人公的话语的直接挪用。

  今年,正好是亨利·米勒以及他的代表作《北回归线》进入中国大陆读者的视野20年的年份。在这二十年的时间里,《北回归线》(注:以下简称为《北》)的译者袁洪庚,先后为倾心于亨利·米勒作品的几代中国读者奉献了《北》若干个版本的中译本。如果将此书的第一个中译本--敦煌文艺版在20年前的问世,作为亨利·米勒在中国传播的观察原点,并由此出发去审视这20年来《北》的其它中译本所走过的传播历程,我们将会发现:这正好是一条由边缘向中心一步步逼近的道路。

  一、散落在汪洋恣肆的话语丛中的故事

  当我捧着译林版的《北》,开始相隔十多年的再度阅读时,一友人问我:这本小说叙述的故事是什么?我答曰:没有任何可被复述的故事。

  当我花了好几天时间,重读了《北》后,结果发现我的回答完全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轻薄断言。而这一错误判断,也发生在其他中文读者身上,比如作家冯唐。

  尽管冯唐对亨利·米勒的评价高不可及,然而他的这一判断却是一个谬误:“亨利·米勒的小说没有故事,没有情节,没有成型的人物,没有开始,没有结束,没有主题……”

  现在,我要修正的观点是:

  《北》,不仅有故事,有情节,有主题,而且也有成型的人物;同时,它的故事既有开始,也有结束。

  在《北》中,亨利·米勒讲述的是“由于某种自己至今也没能搞清的原因被人送到这儿来的”他和他的几个同胞漂在巴黎的故事。故事的时间起点,是他来到巴黎后的第二个秋天;故事的空间起点,则是巴黎的一所名为博尔盖塞的别墅;而故事,则是由穿插在主人公狂风暴雨般的“拉伯雷笔法”式的叙事话语缝隙中的那一幕幕“同影子搏斗”的人生戏剧,这些故事中虽有主人公与他的朋友们放浪形骸、纵情声色,且令人赧颜的“酒、食物、笑、欲望、激情”的场景;也有“半是色鬼半是巨人”的主人公在饥饿的道路上为了写作与生存而寻找“一顿饭”或一处栖身之地的实录;还有在异国他乡思念故乡亲人的真情描摹;更有朋友之间在人生漂泊旅途上相互帮助与支撑的感人情节的叙述;当《北》的叙事活动即将落下帷幕之际,叙述者先是通过即将踏上返乡之旅时的主人公的朋友菲尔莫尔之口说出了这样一段话:“老天,我们有错,可我们还有热情,犯错误也比什么事都不干强些。我宁愿在美国做一个无业游民也不愿再舒舒服服坐在这里了,也许这是因为我是美国佬的缘故吧。……你的血液里有种使你与众不同的东西。那是气候,还有一切,我们看问题的眼光不同,……当然,我恨国内那伙拘谨的家伙,我打心里恨他们。不过,我自个儿也是他们中的一个。我不是这儿的人,我讨厌这儿。”然后,叙述者非常自如地过渡到了这曲用文字符号谱写出来的“一个美国人在巴黎”的“最后一段旋律”:“太阳正在落山。我觉得这条河正从我身上流过--它的过去、它年代久远的土壤和多变的气候。群山轻柔地围绕着它,因此它的流向早已确定”。

  由于叙事者在文本中置于叙述前景的、滔滔不绝的“苏鲁支语录”太过于强暴与抢眼之故,于是,这才有了冯唐以及许多粗心的读者(包括本文作者在内)忽略掉了《北》中那些极为生动的故事情节的误读结果。

  一部伟大的文学著作,应当具备吸引读者无数遍阅读的无穷魅力,而除了故事本身之外便一览无余的文学文本,则往往不具有这种阅读魅力。在具有无穷阅读诱惑力与召唤力的非凡文学文本的面前,读者也正是通过极富创造力的再生产阅读体验,一步步穿越出叙述者设置在文本中的重重迷雾,一幢气势恢宏的叙事大厦,最终在作者与读者的共同努力下才得以完整地被建构或被描绘。依照“接受美学”这一理论原则来反观亨利·米勒的《北》,我们将会发现这部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中,被那些反现代性与反权力狂徒们奉为“圣经”的叙事作品,的确具备伟大文学著作的内在品性。我想,如果冯唐先生能再一次踏上《北》的阅读之旅,并将其因强烈的共鸣而喷射出来的激情稍用理智克制一下的话,那么他一定会将散落在这部作品里的那些犹如疯长的热带植物似的话语丛中被作者竭力淡化的各个叙事单元完整地重组在一起,进而获得更丰富的阅读快感。

  二、《北》的主人公之精神谱系

  诞生于1934年的《北》,与亨利米勒在1930年代紧随其后创作出来的另外两部长篇小说--《南回归线》与《黑色的春天》,构成了一个美国人漂在巴黎的自传性三部曲,而《北》作为处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亨利·米勒向西方现代文明靶心射出的第一颗子弹,则更具开天辟地的启示录之价值。《北》的问世,既为作者带来了的“文学史上最淫秽的作家”的称号,更为二战过后出现在美国文坛上“垮掉的一代”作家群打开了一扇宽阔大门。

  杨恒达先生在中国人大版的《北》的总译序中,粗略地提及到了亨利·米勒的各支精神来源脉络,而在袁洪庚先生的代译序《痴人说梦》一文中,也历数了构成亨利·米勒精神与文化视野的东西方大家。如果我们把这两位先生在各自文章中所提到的那些曾以闯入亨利·米勒精神世界里的哲学家、文学家与艺术家们串联在一起的话,我们将会看到这样一些人名:

  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瑞典作家斯特林堡、德国哲学家尼采、法国象征派诗人兰波、印度宗教学家罗摩克里希那、中国哲人老子、法国预言家诺查丹玛斯、荷兰画家凡高、日本画家葛饰北斋、法国作家拉伯雷与卢梭、英国作家康拉德、英国作家D·H·劳伦斯、德国哲学家施本格勒、美国思想家爱默生、美国诗人惠特曼、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法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法国超现实主义诗人布勒东等等。

  其实,这份名单,远非亨利·米勒实际阅读对象的全部,在《北》的第五章中,叙述者,也就是文本中的主人公,转换到第三人称的话语角度,不无炫耀地说道:

  “看看他在仅仅十八岁时读过的书吧!他不仅读过荷马、但丁、歌德,读过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爱比克泰德,读过拉伯雷、塞万提斯、斯威夫特,读过瓦尔特·惠特曼、埃德加·艾伦·坡、波德莱尔、维永、卡尔杜齐、曼佐尼、洛佩·德·维加,还读过尼采、叔本华、康德、黑格尔、达尔文、斯宾塞、赫胥黎。他不仅读过这些人的著述,还读过夹在这些大人物之间的所有小人物的作品。”

  在这里,我只想强调德国作家歌德对他的重要影响。这样做的目的,只不过想向人们提示一个绝不应被忽略的事实:

  作为1891年出生于纽约市一个德裔美国人家庭中的后代,亨利·米勒与他先辈的祖国德意志的文化传统有着割不断的基因血缘关系。这匹驰骋在二十世纪上半叶人类两次空前大浩劫的现代化战争缝隙之间的勇猛反现代性的思想野马,与酒神精神的化身尼采更有着精神气质上的承继,但是在尼采的精神谱系中,早于他来到人世间的德国浪漫派思想大家歌德,却占有重要的精神启蒙者的地位,尽管尼采对歌德的情感十分矛盾,但却无改歌德的启蒙导师的地位。通过对《北》的文本的细读,我们可以找到从歌德到尼采,从尼采再到亨利·米勒的一条精神传承脉络。

  “我脸上一副空虚的表情,烂醉如泥,视线模糊,紧急抓住擦身而过的屁股。在对面的钟楼上,那个驼背在用金槌敲响大钟,鸽子闻声惊叫。我打开书,就是那本尼采称之为‘迄今为止最好的德国书’。书中写道:

  人会变得更聪明、更敏感,但是不会更好、更幸福,行动更坚决,至少在某些时期是如此。我预见上帝看到人类不再欢悦的时刻会到来,那时他会打碎一切以便重新创造。我坚信一切都是为达到这一目的而设计的,而且这焕然一新的新纪元在遥远的未来降临的准确时间已确定。不过在此之前有一段漫长的时间,我们人类仍能在这片亲爱的古老土地上过几千几万年欢乐的生活。

  妙极了!起码在一百年前就有人有眼光看出整个世界快完蛋了!我们的西方世界!”

  这一长段引文,出自于临近《北》的叙述历程即将结束之际的第十三章中,彼时,寒冷的冬天再度来临,那个俄国公主玛莎也消失在了主人公与他的朋友菲尔莫尔的生活之外,一个百无聊赖的下午,主人公拿着《歌德与艾克曼对话录》漫步在巴黎街头上,报时的钟声与闻声而起的飞鸽的惊叫,仿佛禅宗的当头棒喝一般,两个德国思想者--尼采与歌德,就这样醍醐灌顶似的给了“文化暴徒”与醉汉亨利·米勒这番启示。

  亨利·米勒除了不言而喻地继承了来自其祖先故土上的尼采、歌德与施本格勒等文化与思想巨擘的精神遗产之外;同时,他自己的祖国美利坚土地上晚近形成的文化传统,也给了他巨大的思想滋养,这其中,尤以与他有着相似精神气质和相似成长经历或背景的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诗人惠特曼给其影响最深。

  “我,惠特曼,一个美国人,一个粗鲁汉,一个世界,纵情声色……饥餐,渴饮,传种接代”(惠特曼:《自我之歌》)这些烙有粗粝、狂放、原始、质朴与彪悍的惠特曼性格印记,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亨利·米勒的这本带有自传性质的叙事体《北》清晰地找到。而亨利·米勒在为《北》一书最先想到的书名之一,就是惠特曼的《我歌唱带电的肉体》的翻版--《我歌唱赤道》;而夹杂在《北》的字里行间时隐时现的惠特曼的身影,则更进一步让我们看到了十九世纪的“美国在其短促的历史上造就的一个孤零零的人物”、浪漫主义诗人惠特曼与二十世纪“流氓无产者的吟游诗人”亨利·米勒,这两个都曾在布鲁克林混迹过的美国人之间的思想与精神的承继关系。

  在惠特曼之外,另一位十九世纪的美国作家爱默生,也给予了亨利·米勒至关重要,或者说与惠特曼同等重要的巨大影响。亨利·米勒既在各个不同场合公然宣扬“我要把瓦尔多·爱默生捧上天去……我曾经受过他很大影响”,更在《北》的卷首页上用摘录爱默生的语录的形式,表达了他对爱默生的敬意。

  关于亨利·米勒或者说《北》的主人公的精神谱系,远非一篇数千余字的书评所能搞定或廓清,总之,这个二十世纪的“文化暴徒”绝不是对理性的人类文明发动文化战争自天而降的外星人,他原本就植根于人类文明的土壤上,并由人类文明(文化)所滋养与催生,而先于他来到这个星球上的那些对科学理性发展到烂熟阶段的发达的资本主义文明早就有所警惕的思想与文学大师,都与“要在你肮脏的尸体上跳舞”的亨利·米勒,或者说《北》的主人公有着一脉相承的精神血缘关系。

  “今天我可以感知自己的血统,我没有必要去求助占星术或查阅家谱表。我对星星上或我的血液里写着什么一无所知,只知道我是由人类的某些神话中的创始人繁衍的。那个把神圣的瓶子举到唇边的人、那个跪在集市上的罪犯、那个发现所有的尸体都会发臭的纯洁的人、那个跳舞时手中发出闪电的疯子、那个撩起长袍朝大地上撒尿的修道士、那个翻遍所有图书馆要找到《圣经》的宗教狂--所有这些人合成了我,所有这些人造成了我的忏侮、我的欣喜。”

  这句话,是《北》的作者或叙事者亨利·米勒在《北》中提供的自供状。而他在《黑色的春天》一书的最后说出的那句话--“今晚我愿意想一个人,一个孤独的人,一个没有姓名、没有祖国的人,一个我所尊敬的人,因为他和你绝无共同之处,这便是我自己。今晚我将考虑我是什么。”则完全是他对尼采于19世纪晚期说出的一句名言--“成为你自己!你现在所做的一切,所想的一切,所追求的一切,都不是你自己。”作出的深情呼应。

  三、《北》的叙事艺术特点

  在《北》的文本中,露骨的性描写与污言秽语当然俯拾皆是,否则,它和它的作者就不会迟迟等到1961年到来后才被英美国家解禁;然而,任何一部像样点儿的叙事文学作品,仅仅只有,或者说除了污言秽语与露骨的性描写之外而别无它物,这样的文学作品恐怕在任何时代的任何人眼中都只能被视为低俗的色情文学。

  因此,我们可以说作为语言与想象艺术的文学作品,必须具备相应的文学性或艺术性,否则就不能称之为文学作品;作为严肃的叙事文学作品,必定除却性描写与污言秽语之外,还另有更为广阔的叙事空间与更为丰富的社会生活,否则就不能被视为严肃的叙事文学作品。

  如果一部近二十万汉字与符码的长篇叙事体只有性和污言秽语,这样的叙事作品不可能在漫长的时间长河中具有弥久弥新的永恒阅读魅力,它的作者也更无被同时代的评论家称之为“仍在世的最伟大的作家”之可能。

  《北》之所以能在解禁之后被T·S·艾略特赞誉为“一部相当辉煌的作品”,并赢得“二十世纪一二十本最重要的美国书籍之一”的文学地位,它显然具有足够的艺术魅力与对人的生物特性层面予以超越性描绘的巨大容量。

  文学之所以成其为文学,正在于文学它具有与其内容相适应的艺术形式。那么,在《北》的文本中,潜伏着哪些重要的叙事艺术特点,就应成为它的读者必须关注的内容,而这一问题,在我们当下目力所及的汉语界关于此书的评论与研究中,却并未获得足够的论述与研究。

  本文作者通过对《北》的反复阅读,依稀发现了若干构成该文本成其为叙事艺术作品的独特艺术特点。

  首先,在《北》这一自传体叙事文学的文本中,作者、叙述者与主人公是在第一人称“我”的叙述角度上达到高度重合的。这种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既是一种聚焦方式,更是一种隐喻的艺术修辞。作为聚焦方式,第一人称的“我”,既保证了这部作品的自传性质的文体特征;也使得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得以在读者面前充分的展现。而作为一种巧妙的隐喻修辞手段,它更有利于塑造这个叙事体文本的主人公身上所具有的反现代性、反传统、反权力的桀骜不驯的精神品性,有了这一修辞手段作保障,主人公对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外部世界不予任何承诺与承担的反叛性格特征才可能以一种不加任何修饰的面貌呈现出来,紧随着一个个叙事单元依次向前发展,于是,这本书的意义航行方向便通过巧妙的隐喻功能停泊在了对既发达且堕落的西方文明展开全面启示性的批判之终点。

  其次,悖谬式的反讽,亦是《北》的一大奇观。正是因为二十世纪的美国在科学理性与资本主义的轨道上一路狂飙地迅猛发展,并在上个世纪的二、三十年代也和整个发达的资本主义世界一起遭遇到了经济大萧条所带来的诸多现代性的危机,于是,早期移民到自新大陆的清教徒的后裔们在他们脚底下的土地上再也看不到田园诗一般的景象之故,所以才有了一批既对美国产生绝望,但又不甘心在绝望中沉沦继而来到欧洲的心脏寻找新生活的年轻人,在他们中间,就有《北》的作者亨利·米勒,以及海明威、司各特、菲茨杰拉德、格特鲁德、斯泰因、阿那依斯·宁等后来成为影响了一个时代的著名作家,当海明威等人踏上“迷惘的一代”的写作道路之时,由于深入西方文明的内部所看到的衰败、堕落的景象也与美国相似,甚至比美国更甚,比海明威年长的亨利·米勒则独自开启了“跨掉的一代”之大门。彻底的绝望与健康的肉身在发生遭遇之后,巴黎等现代化的大都市的末世景象便以悖谬、荒诞的镜像投射到了亨利·米勒的超现实主义心灵之镜中,这是一面“犹如裂了缝的镜子”,在镜子里,一切景物都是畸形与矛盾重重的:

  “这个时代呼唤暴力,可我们只得到了失效的炸药。革命不是尚在萌芽中便被扼杀就是成功得太快。激情很快便丧失殆尽,人们便转而求助于思想,这已是常规。提出来的建议没有一项能维持二十四小时以上”。

  悖谬式的反讽几乎存在于这本书的每一个章节,甚至于每一页之中,比如,在文本的开篇,就是一个充满了张力的悖谬式反讽:

  “如今我住在博尔盖塞别墅,这里找不到一点儿灰尘,也没有一件东西摆得不是地方,除了我们,这里再没有别人,我们死了。

  昨晚鲍里斯发现他身上生了虱子,于是我只好剃光他的腋毛,可是他还是浑身发痒,住在这么漂亮的地方居然还会生虱子?不过没关系。我俩,我和鲍里斯也许永远不会彼此这样了解,若不是靠那些虱子。”

  如果我们紧跟在主人公的后面,顺着他的目光一路观光下去的话,我们将会发现大厦将倾,但依然醉生梦死的欧洲文明的中心,整个社会生活都是错位、变形与矛盾冲突着的。主人公与他的朋友们疯狂地在纵欲的漩涡中挣扎,但是那些纵欲对象的身体无不都是丑陋或残缺的,即便是临近小说尾声才出现的那个貌似高贵的白俄公主玛莎,也是性病的感染者;带着圣雄甘地的使命来到欧洲的“十二门徒”之一的那个年轻的印度绅士,其行为举止竟是那么的猥琐与丑陋;主人公叩开了一扇扇宗教的大门,而那些神圣之物的守护者们,无论牧师、神父、修女,还是拉比、救世军,无一不是最鄙陋、最虚伪、最世俗化之徒。

  这种源自于“拉伯雷式的笔法”的悖谬式反讽,在配合上了张弛有度的叙事节奏之后,既给《北》带来了文本张力,更给它的读者带来了阅读的快感。

  除此之外,《北》的文本中还具有这样一些鲜明的艺术表达形式,例如:去中心、反逻各斯、碎片化、意义解构等,而这些明显带有后现代主义色彩的修辞手段,则使得《北》具有了一代宗师的先驱品格。

  关于《北》的此一类文体风格所具有的功能性作用,亨利·米勒的女友,也是《北》的最初作序者阿那依斯·宁概括的非常精到,她说《北》因此“更富有生命力,比传统小说的全面刻画‘更忠实于生活’,因为如今的人没有中心感,也不会产生一丁点儿有整体感的幻觉。书中人物与我们在其中濒临溺死的虚伪文化的空虚是不可分的,于是混乱的幻觉产生了,而面对它则需要最无畏的勇气。”

  使得《北》能从20世纪美国最雄心勃勃、最具原创精神的作家之一的诺曼·梅勒嘴里赢得“以前从未有人这样写过,以后也不会有人以这种文体写得这么好”之赞誉的其它理由,我们可以方便地通过杨恒达教授与《北》的译者袁洪庚教授为它所作的序言,以及作家冯唐为之而激情澎拜撰写的《难的是当一辈子“流氓”》一文即可获得。有必要说明一点的则是,无论杨序,还是袁序,都对《北》在叙事文学领域里做出的独创性艺术形式贡献,过于低调,或许这是因为他们皆对这一脚踏在现代主义、另一脚踏在后现代主义两条船上的伟大文本在艺术形式方面的超越性尚未发现之故。

  本文作者的上述文字,窃以为应是对杨与袁二先生未曾言及到,但绝不应被遗漏的一些重要内容的补充。

  美国二十世纪大牌诗人与文学批评家卡尔·夏皮罗曾不无夸张地建议:应让亨利·米勒的作品集替代美国每一旅馆房间里摆放的《圣经》。倘若《北》,这个满纸胡言乱语、污言秽语的叙事文本失去了诸多不亚于叙事内容的艺术形式作为其支撑,那么,它与一个下流鄙俗的街头流氓,或者一个当街耍泼的悍妇嘴中喷射出来的一串串不无机智与俏皮的“自动创作的口头文学”何异之有?

  【《读药》专题】

  凤凰网读书频道《读药》周刊第100期【渎神的先知——评亨利·米勒《北回归线》】

  专题地址:http://book.ifeng.com/shupingzhoukan/special/duyao100

  《北回归线》读后感(五):被误读的“禁书” ——1001本死前必读之书,你读了没?

  Tropic of Cancer(北回归线)中的Cancer有“巨蟹星座”之意。封面上,在两个星座下方是芸芸众生,支离破碎、光怪陆离的世界,一切都归由星宿支配。这是小说所揭示的内容,也是米勒所信奉的循循天理。星座对于米勒是很重要的,首先他自己就是一个星相学家,而且《北回归线》在刚写成时,米勒并未确定好书名,当时同他一样痴迷星象的女友阿那依斯•宁则更喜欢“北回归线”这个名字,于是便确定了该书名。

  亨利•米勒的作品中有露骨的性描写,《北回归线》在美国被禁了二十多年,直到1964年美国最高法院宣布该书“不足以引起性欲”,《北回归线》才在美国解禁。其实我觉得米勒的作品是精神层面的诅咒“散文诗”,体现了对传统观念的勇猛挑战。如果把米勒的书归类为黄色低俗小说,那是阅读者自己的境界问题,好比淫者见淫。米勒自己也曾说过:“我的书不是关于性的,而是关于自我拯救的。”译后记中译者说得好:“几百年前,业余文学评论家‘东吴弄珠客’论及‘秽书’《金瓶梅》时以接受美学的视角分析读者的不同感受,并据此断定读者的道德水准:‘读金瓶梅而生怜悯心者,菩萨也;生畏惧心者,君子也;生欢喜心者,小人也;生效法心者,乃禽兽耳。’译者以为如今亦可以戏仿‘东吴弄珠客’的笔法论《北回归线》:读《北回归线》而洞察人类之无助、人生之悲怆者,智者也;不细察个中原委,惺惺作态,混淆艺术与人生,无思考能力、批判能力者,庸人也。”

  在亨利•米勒的文字世界里,形形色色的女人成了他的目标;在女人身上得到安慰的同时,他和女人却也成为彼此的玩偶。米勒在思索,不只是对女人,更是对人性、对社会、对自由的思考。他遐想联翩,手中的笔如同钢刃,每一下都狠狠地划破人性的伪装外衣。他想至哪里便划向哪里。

  米勒除了是富有个性又极具争议的文学大师,还是一位画家,办过水彩画展。他从事过多种职业,阅历极其丰富,并潜心研究禅宗、犹太教苦修派、星相学、浮世绘等稀奇古怪的学问。这样一位深刻的作家,这么一部深刻的作品,不应该为世人遗忘。

  《北回归线》读后感(六):读不懂,就是读不懂

  努力了一个星期,在今天终于勉勉强强把《北回归线》看完了。撇了一眼旁边一起借来的《南回归线》,还是决定咬咬牙也给他看完。

  上一次有类似的阅读感受还是看博尔赫斯,真的就是好痛苦,好痛苦。

  如果看不懂博尔赫斯是因为太无知,看不懂亨利米勒就是因为太嫩,经历太少了吧。

  大篇大篇的性描写,意识流一样的主观感受,绚烂,恶心,铺天盖地而来,似乎要冲破纸面。很精彩,但我确实接受不来也欣赏不了。

  如果亨利米勒行文正常一点,故事的脉络倒也清晰,就是几个落魄的所谓美国艺术家在法国混吃混喝混日子的事。一场接一场,一次接一次的性爱,一夜接一夜的喝酒,隔三差五就没钱了,到处蹭饭,到处辗转…

  我自己水平不够看不出来在这糜烂颓废又没有什么上进性的生活之下还有什么引申的高深幽微的批判。

  看不懂,就是看不懂。

  我应该就是译者在译后记里写的“不细查个中原委,惺惺作态,混淆艺术与人生,无思考能力、批判能力者,庸人也”的庸人吧。

  反正我还做不了一个能够阅读《北回归线》的合格的读者,但至少,我不要去贬低他。

  《北回归线》在21世纪的中国会有更多的知音吗?我不知道。

  但为何会到“烟涛微茫信难求”的地步我倒是有点明白了。

  有心,有能力静下来细细体会的合格读者就很少嘛。

  《北回归线》读后感(七):懒得取题目才是米勒的风格

  ·首先這是一本很典型的:你要先忍受無聊,才能享受高潮的書。我在小雅書房買到這本書的時候它已經很舊了,估計是被很多人翻過又放了回去,他們可能感覺這本書沒有想象得那麼污那麼好讀。

  ·亨利米勒借用巴黎較髒的一面、少為人知的一面,夢囈般的言中了讀者的過去、現在、未來。

  ·不知道是不是後現代主義,反正真實得可怕。各種生活細節的呈現會讓很大一部分文藝女青年看不下去的。米勒是如何在我心中引起共鳴的呢?明明時間甚遠,距離甚遠。或許人性共通之處少為時空拘束。我們相比米勒那個時代並沒有太大進步,卻傻傻期待著什麼。

  “人類出於這樣或那樣的原因在尋找奇跡,為了達到目的他們不惜從血泊中跋涉而過”

  ·米勒說自己身上有無可救藥的樂觀,但從整本書來看似乎他悲觀得極其透徹,可以說是酒神精神的表現。

  ·“言語即意味著孤獨”。稍稍有一絲存在主義的味道。書中寫道:“我忽然悟到根本不可能指給她看那個我已經了解的巴黎,那個區域未確定的巴黎,那個僅僅由于我的孤獨和對她的渴求才存在的巴黎”

  ·宿命感。“霜的晶體顯得那麼怪異,那麼徹底地無拘無束,那麼奇形怪狀,然而它們的命運卻還要受最嚴酷的自然法則操縱。”

  ·但是荒誕的背後,也有深情。善於玩弄文字的人往往善寫情書。書中那幾段寫他與那個叫莫娜的女人的文字,細膩輕小,幾乎不像他。只是字裡行間透露出的那種虛無依然提醒著我他還是他。大概在153頁的位置。

  《北回归线》读后感(八):亨利·米勒:作为讽喻的“性”

  1

  尊崇传统价值和古典文学——特别是玄学诗的大诗人T.S.艾略特,中年时期改宗英国国教,而且是最保守的高蹈教派,这意味着他的思想完全倒向唯灵主义。因而与他同时代的两位揭示肉体意志和性道德的小说家D.H.劳伦斯和亨利•米勒在立场上就与他明显格格不入。但是对这两位小说家,艾略特并未回避,而是抑此扬彼地做出了不同的评价。

  艾略特首先接触的是劳伦斯的小说,劳伦斯虔诚地推崇肉体意志(与尼采的思想有重合的地方),并且认为美好的性具有启发良知、回归真诚功能。艾略特对这些小说持矛盾的态度,曾说自己对其看法一直徘徊在憎亚、恼怒、厌腻和崇拜之间。他的憎恶都被愤世嫉俗的文学评论家F.R.利维斯博士收进《伟大的传统》一书。为此他不得不在《批评批评家》中声明自己同时也把劳伦斯(以及另一反天主教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看作是非常严肃而富于教益的作家,而且认为天主教也完全没必要谴责他们。他自己(做人非常谦逊)只是对劳伦斯小说中表现出来的自我中心、残忍和缺乏幽默感完全无法接受。

  因而,对于亨利•米勒这位一边从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细致地描写性,一边尖酸刻薄对其加以嘲讽的作家,艾略特在看了《北回归线》之后却立即给予肯定的评价。他说:”这是一本十分卓越的书……一部相当辉煌的作品……在洞察力的深度上,当然也在实际的创作上,都比《查泰莱夫人的情人》(D.H.劳伦斯的代表作)好得多。“

  把艾略特这些赞语和他对劳伦斯的批评作对比,我们可以推断他赞赏亨利•米勒的究竟是什么,即风格上的:非自我中心(有自知之明)、富于人道精神(不残忍),以及足够的幽默感。应该说这个评价还是较能体现亨利•米勒作品的风格和价值的。

  当然,另一方面说,亨利•米勒在推动“性启蒙”的作为就显得微不足道了,至少被他那些批判思想自我削弱了。以他的作品,人们并不容易断定他关于性道德的立场,他总是使自己处于摇摆之中。一方面他与劳伦斯一样提倡从身心两方面进行性解放,把性看作为最重要的人生体验;另一方面他并非像劳伦斯那样对“性”心怀美好的愿望——把它看作一种最严肃的仪式。而是时不时对它大加嘲讽,甚至把它看成一种狡诈的、贪婪的、毫无廉耻的诡计,而人们对它的认识又多么无知而可笑。

  如果说劳伦斯的思想大大超前于他自己的时代,那亨利•米勒的思想则大大超前于劳伦斯(以及尼采)的时代(这个时代在二战前只是昙花一现)。对我们现在这个更具包容精神现时代来说,他的思想已成为纷纭万象的主流中一个支脉,或者说已成为人们关于性的某种共识。至少现在他的书不再成为禁书,无论是读者还是批评家都更愿意忽略他在性描写上的勇气,而纯粹去批评其文学价值,以及美学趣味。

  2

  那么现在的问题是忽略掉亨利•米勒在写作上的惊世骇俗的“勇气”之后,他的作品还能留下什么样的文学价值?把它看作已作古的性启蒙先锋文学还是有意识流特点的经典色情文学?那些杂乱无章的部分在他的风格里占有什么地位?T.S.艾略特对他的评价是否还有助于人们将其视为卓越的作品之一加以阅读和研究?答案也并非显而易见,这可以从正反两面来说。

  从正面价值方面说,亨利•米勒的作品与很多经典作家相呼应,比如拉伯雷、萨德、卡萨诺瓦、蒙田、爱默生、尼采、左拉、塞利纳、劳伦斯,以及法国二十世纪最惊艳的艺术流派中那些超现实主义者。所有这些人的思想、写作风格、文学趣味都在他身上有不同程度的体现,而且他在继承前辈作家的传世价值方面非常卓越,争取做出微小的超越,努力向前迈出了一小步。正如T.S.艾略特所说,在某些方面更富洞察力,在某些篇章写得更辉煌,这是不容否认的。

  作为最具反判性的作家,他启发出来的作家数不胜数。而真正继承他那种被称为”自发性创作“的创作方式的著名作家也数量颇多,比如开启美国文学新时代的垮掉派代表作家杰克•凯鲁亚克。这确实是他文学价值中最值得继承和研究的东西。下面是他在《巴黎评论》的访谈中曾描述过这种创作方式的,其中一句很能代表其特点:”单纯敲打键盘的机械动作所带来的手指的触感,都会让我产生很多新的想法,然后却发现自己正在修改已完成的东西。”这的确一种很美妙的写作状态。

  从反面价值来说,亨利•米勒受当时流行的超现实主义的影响比较深,这就使他的小说里有一半篇章显得娇柔做作、稀奇古怪。关于此种影响可以从他的随笔集《我一生中的书》里找到。在这本书里,他对两位对现代读者来说已非常陌生的作家超现实主义作家布莱斯·桑德拉尔和瑞德·哈格德分别给予毫无保留的赞美,超现实意象是这两位小说家诗意的来源,到了亨利·米勒这里,摇身一变,成了作家“自发性创作“的动力。

  因而,他的小说明显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则是大段大段的超现实主义的“意识流幻象”,与达利的画有异曲同工之妙,画面里都是些具象的但从未真实存在的事物,每个都有象征意味。比如“……贝壳状的钢琴,花冠射出和谐的光亮,变色蜥蜴在书的重压下蠕动,土耳其宫殿在尘埃废墟中奄奄一息,音乐像火焰那样从苦观的隐身日全食中迸发出来,芽孢和石珊瑚在地上泛滥,肚脐里吐出痛苦的明亮鱼卵……”(《北回归线》)

  另一部分则是左拉那种自然主义的叙述,在这方面,他则以自然的态度对待“性”,也以淡定而略为粗暴的态度对待异性(讽刺、欺骗甚至殴打她们)。他一直是从外部冷冷地观察她们,从未认真地要把自己融入对方的意图和动机之中去理解她们生活的意义。不过,所谓“旁观者清”这句话也是有道理的,他在描述女性方面,比那些以女性视角体验世界的作家写得更精确和生动。从下面他描述的一位女性肖像中可以体会一下:

  “她一睁开眼睛,就完全醒了……她裸露着四处转悠,嘴角叼着一支香烟。梳妆打扮是她十分偏爱的事情……就像一个田径运动员,准备参加当天了不起的比赛。从她专心致志研究的头发根,到她的脚趾甲的形状和长度,她身上的每一个部分,都在她坐下来吃早饭以前被彻底检查过。尽管我说她像田径运动员,但是在她的脸上,她更像一个机械师为一次试飞而彻底检修一架超音速飞机。一旦她穿上连衣裙,她就开始工作,开始飞行,这飞行也许最终会在伊尔库茨克或德黑兰告终,她在早餐装下足够的燃料……”(《南回归线》)

  总之,他的作品有一半内容可能要随着超现实主义的衰落变得不合时宜、难以卒读。但另一半所描写的人生百态仍趣味昂然,生气勃勃。因而关于亨利•米勒,最后还要加以强调的是,他与后世那些也以粗暴和玩世不恭态度描写性和异性的作家有所不同,他笔下的女性角色千变万化,不像后世模仿他的作家只会很单调地描写某种泼辣放荡,十分配合男性想象的女人——特别是那些色情杂志上刊登的二流小说,正是与这些单调的色情作品相比,我们才能辨认出亨利•米勒小说卓越的、思维敏捷的、富于教益的故事的价值:性在他的作品里并非点缀,而是具有统驭全局的隐喻地位。他既对性加以嘲讽又用性来讽刺社会就是批判人类道德体系和本性上的缺陷。这也是他后来被尊称为“大瑟尔的圣贤”的主要原因。

  最后,为《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这两本自传式小说指出一个区别,前者因为写的是一个落魄的小人物,四处游荡、行骗、扒窃、混吃混喝,所以有自我拯救的味道。后者的主角已是一位大公司的人事经理,他的行为按他的阶层看就特别出格,这就使《南回归线》具有特别强的叛逆色彩。

  首发于《外滩画报》2014.4.15

  《北回归线》读后感(九):亨利·米勒:向名花美酒拚沉醉

  写亨利米勒已是很久前的打算,这些想法搁置了半年,我疲于压榨它们,因为实在费尽气力。

  尽管那时我没有写下一个字,尽管有关米勒文字本身的印象日趋淡薄,但就如米勒毫不怀疑自己任何时候都会过得快活,我打心眼儿里知道,有天我会拿起笔,这些佳酿会像绸缎一样倾满纸张。它第一次完成的时候,就是它最好的时候。

  读着米勒,有时候有种错觉,「这本书是我写的」。

  这种情形并不奇怪,甚至是米勒刻意为之。原因在这段话里表露无疑 ———「那天夜里我坐下来第一次读陀思妥耶夫斯基,这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件大事,甚至比我的初恋还重要。这是第一次对我来说有意义的有意识行为,是深思熟虑的;它改变了世界的整个面貌。在一口气读了许多页以后抬头看钟时,是否钟真的停了,我已记不清了。但是世界突然停顿了片刻,这我知道。这是我第一次瞥见一个人的灵魂,或者我应该干脆说,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将灵魂披露给我的第一个人?」

  好的作者是一扇窗,米勒推开了它,我们一眼望见他的灵魂。整本书里,从《北回归线》到《南回归线》,都是他白日梦般的呓语,「情节」在他的书里站不稳脚跟,「逻辑」更从未露面。

  无论懂或不懂,我们满耳是他的呓语,满脑是他奔流而散碎的思维,假使我们亲临一个世纪前,我们也不能比他想到更多,也不会有人比我们更像亨利米勒了。

  将这段文字中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换成「亨利米勒」,就是关于他最淋漓的讲述,我不能说得更好。

  我想,最好的言辞,与逻辑无关,与道理无关。它应该是这样的面目 ———「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迳庭,不近人情」。人们望不到它的起源与来处,更不知道它去向何方。它古怪、浩荡,一往无前。米勒就是这样。

  世上没人能完全了解另一人,哪怕掏心掏肺。何况米勒的思维离奇乃至不近人情,我们更不须强求。读米勒时,可以整页整页地扫进瞳孔,一无所得,而不以此为忤。「吾于《武成》,取其二三策而已矣」,但只要遭逢灵魂相通的段落,那一段时间的霍然惊起,比什么都美妙。

  这和打坐时的情形颇有神似,我无法保证下次呼吸、读到下一句话,我仍能读懂。但只是在此刻,毫无疑问地沉浸内息,进入境界,我能清楚知道米勒在讲什么、要讲什么,我不去想之后,我不出神,那只会使我脱离。

  这状态像极了走钢丝,有时我仍忍不住分出另一个意念,它像最轻巧的偷儿,蹑手蹑脚飘出头顶,任何杂念都是落入古井的石子,它只静静伏在梁上,透过头颅,望见我的欢欣、悲切和叹息。

  「凌晨四点醒来,发现海棠花未眠」,这是川端的清淡。而在米勒的书里,是这样写的 ———「现在是凌晨三点钟,我们这儿有几个婊子」。

  米勒不是干净的人,从来不是,事实上,他和这个词毫不沾边。他渴望无秩序的自由,他甘于最颠沛的流浪,他的双眼空洞,他的灵魂假寐。甚至大多数时候,他任躯体受欲望支使,他下作、淫荡,但这仍不妨他自诩圣徒。他说,「我拥有任何眼儿都不能给我的东西」,而事实的确如此。

  他与我们是如此不同。「安身立命」,我们最朴素的志向,米勒不需要它,一点儿也不。他对未来毫无恐惧,它来了,便迎着走上去,走过一条条街,一个个城市,除了皮囊,什么也不带。工作、钱财、人情,这些零碎绝非他眼中的生活,甚至对他来说狗屁不如。

  米勒写书的法子很简单,或者可以称得上简陋粗暴。他从始至终不是在写书,而是作一种喷发似的表达,他不和文字作任何游戏,在他写书时,他不需要思考,他从不停留,像上足了发条的机械运转不休,他所做的只是掏空自己。

  他写作的过程异常直接,早在他提笔前,他的大脑已经充满了想法,这些想法来自多年的际遇,它们攒着攒着,充实到一本书也不会倾尽。

  对米勒的书本身作称赞是很奇怪的事,因为这并不像是一本文学作品,而是米勒本人思想经历的投射,它的精彩与否与米勒的文笔并无关系。它的精彩源于,米勒天生敏感的眼,他流离的身世,以及所掌握的对事实的精细复刻手法。

  米勒若想把书写得精妙,他不用去揣摩文字,玩弄技巧,而是带着他的精魂,和如同相机一般的笔触,去走过一条条街,在一个个城市里沦落,操一个又一个女人。

  读完亨利米勒,仅仅是认识了一个灵魂而已。这个灵魂给不了我什么,经验、理想、人生动力,这些全都没有。我得到的,不过是在浑噩颓丧的生活里,挑出一段时间,穿越整个世纪,坐在布鲁克林某个破旧吧台边,叫一杯酒,望着不远处的米勒。

  他就坐在那里,与人交谈,神思恍惚。我能清楚望见他脸上梦一般的表情,这比他们谈天的内容、杯中的滋味要清楚得多。我不知道他梦见了什么,又是什么使他神不守舍。

  我清楚的是,他同他正在谈论的事没有关系,连想都没想过周围的任何人,他很孤独,正因为孤独,他是自由的。

  而这种自由灵魂的存在,任他在世上哪个角落,看上几眼,便是极大的好处了。

  《北回归线》读后感(十):北回归线

  这本书竟然是放在情色一栏里的,其实内容真的没那么多情色,最多是些不太雅观不太适合说出口或写下来的文字罢了,比起《查特莱斯夫人的情人》或《洛丽塔》这根本不算什么。

  整本书都是作者的自言自语以及各种臆想,性作为一个发泄的途径,一个表达思想的途径被作者像喝水般挂在嘴上碎碎念。我也明白了为什么当初这本书会被禁,当时美国的文化禁度很严,他们认为书中任何涉及到性的描写或使人联想到关于性的的内容的都是诱人犯罪的诱因,性如同酒一样是一切罪恶的源头,加上女权运动的盛起要阻止家庭暴力,那些女权运动者更是禁酒禁文化的强力推导者,可是随着酒的解禁,文化的尺度逐渐放宽,人们发现原来酒和性并不会使人迷失,相反社会的犯罪率反而有所下降。其实仔细观察一下西方文坛,很多颇负盛名的作家都曾写过不同程度“黄书”“禁书”。

  这本书算是亨利米勒三本带有自传性质的书的其中一本,在他的书中休想看到一个故事,或一个完整的情节,或一个性格丰满的人物,整本书是由性,酒,女人,写作,阅读相互穿插糅合而成的。显然这样的生活方式在普通大众眼中完全是离经叛道的,可是这些有着独立思想的人却企图通过这种惊世骇俗的生活方式来寻求出路来表达对社会的不满,他独具个性追求自由,对后来的美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看过程中,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不断地出现在我脑中,他们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事后查阅了些资料,果然杰克也深受他的影响,难怪《在路上》有着亨利米勒的影子。

  一战至二战期间美国对出版物的禁度很严,很多美国文人都去过巴黎,巴黎对对于出版物宽松的多,很多大家都试图在巴黎寻求认同和出版自己作品的机会,最有名的莫过于《尤利西斯》吧!巴黎这座神奇的城市孕育了成就了多少杰出作品,想想就令人激动不已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