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中国哲学简史》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中国哲学简史》的读后感10篇

2017-12-13 21:2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中国哲学简史》的读后感10篇

  《中国哲学简史》是一本由冯友兰著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30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一):读后感

  一直想了解下先秦的诸子百家,确切说是战国春秋时代那些人物,典故什么的,诸子百家只是那个时代的缩影。但是市面上相关的有价值的书籍比较少,易中天写过一本但是我并没有买来阅读。之前读过了桑德尔的“公正”,对西方哲学又想深入了解下,遂订购了“西方哲学简史”。但是我感觉自己应该还是先搞清楚自己这个种族的思想发展史,或者对比一下西方的哲学思想看看东方的有哪些不同。

  大师永远是大师,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写成精练的书籍。所以这种哲学书读起来不会是很枯燥的,300页囊括从尧舜禹到民国这时期各个思想流派。

  1.孔子只是一个老师而已,但是历代统治者把他推崇,只不过想用儒家的某些思想禁锢普通百姓,方便实行统治。就如同中世纪教会把耶稣说成神(即使现在天主教也是),而不肯承认耶稣是人。但问题是孔子的儒家思想是一种哲学思想,而不是宗教。孔子生前不被国家重用,死后被历代统治者利用,不能不说是种讽刺。即使现在所谓的孔子学院在全世界遍地开花,到底是在忽悠谁呢?孔子代表的是传统的中国文化,但只是其一,并不能说中国传统的文化都是孔子的思想。

  2.儒家也分两派:孟子的理想主义,荀子的现实主义

  3.你们考虑过孔子为什么当时没有受到帝王待见吗?而他只是一个云游四海的老师,道家是这么说的

  4.治国平天下?在我看来待人接物的礼仪应该学儒家(更强调各种不同的人际关系时),治理国家设置法律法制应该学韩非子(法家)但是没必要学李斯那么残酷,生活态度应该学习道家(老子,庄子),公司单位的掌控应该学墨家的(军事同盟,同志类),扯皮蛋比请学名家的公孙龙,要想真正做到超脱,达到涅磐,学习佛学。不能所有事情都是某一家,這樣不適合

  5.道家和道教,不是一回事。道家是一种哲学思想,强调的是比较随欲的逍遥的生活态度,平和的修身养性。道教是为了抵御印度佛教入侵的中国本土教,强调长生。虽然两者都是强调修身养性,但是方向不同

  6.大部分历史朝代的统治者,都是自以为是的,过于自信就是自负的,不管你是否擅长不擅长某项,你都应该谦卑而低调

  7.中国的哲学思想历来都比较形散,不够系统,还是需要看西方哲学来弥补

  8.这本书用的很多史学材料,通过史学观来看哲学思想发展,一举两得

  9.言简意赅的神作

  10.人生境界:由最低的说起,这四等是:一本天然的“自然境界”,讲求实际利害的“功利境界”,“正其义,不谋其利”的“道德境界”和超越世俗,自同于大全的“天地境界”。大部分人都處在前兩個境界而已,要到達後兩個境界很難

  11.哲學是什麼?修養“性”,提高人格,沉澱“心”,人人都可以成為聖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二):让人又爱又恨的好书!

  终于看完了!这的确是本好书,却是那种让人又爱又恨的好书。

  爱是因为作者写得好,将厚重的中国哲学史浓缩成一本薄薄的小书后非但不晦涩难懂反而让人对中国哲学生出亲近之意。

  恨则是因为限于篇幅,书中提到的各种哲学派别只能简述,简到可以充分勾起人的好奇心却不能完全了解。只看这本书的确可以对中国哲学史上的各学派理论有所了解,可是不看原著,也只能所有个粗浅的了解,要真想弄明白中国哲学几千年来说了些啥,请看完这一百本书(八成还不止)。好比作者只画出了一棵树的树干,其余分叉枝叶得读者自己下功夫添。

  更郁闷的是,这棵大树的树干上不光长了中国哲学的枝干,还和西方哲学纠缠在了一起。因为本书原是冯先生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用英文向学生讲授的中国哲学史,由讲稿成的书。这也就意味着,为了方便学生理解,冯先生在讲解中国古代哲学观点时常常与西方哲学中的理论相对比。如此说来,想要知道冯先生的意思,连西方哲学史也得一并看了才行啊!!!

  你看,我恨它恨得多么有理有据

  摘录下最喜欢的一段,出自本书第二十八章

  哲学的任务是什么?我在第一章曾提出,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任务不是增加关于实际的积极的知识,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人与其他动物的不同,在于人做某事时,他了解他在做什么,并且自觉他在做。正是这种觉解,使他正在做的对于他有了意义。他做各种事,有各种意义,各种意义合成一个整体,就构成他的人生境界。如此构成各人的人生境界,这是我的说法。不同的人可能做相同的事,但是各人的觉解程度不同,所做的事对于他们也就各有不同的意义。每个人各有自己的人生境界,与其他任何个人的都不完全相同。若是不管这些个人的差异,我们可以把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概括的等级。从最低的说起,它们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样,他做他所做的事,而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这样,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自然境界。

  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这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他可以做些事,其后果有利于他人,其动机则是利已的。所以他所做的各种事,对于他,有功利的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功利境界。

  还有的人,可能了解到社会的存在,他是社会的一员。这个社会是一个整体,他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有这种觉解,他就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或如儒家所说,他做事是为了"正其义不谋其利"。他真正是有道德的人,他所做的都是符合严格的道德意义的道德行为。他所做的各种事都有道德的意义。所以他的人生境界,是我所说的道德境界。

  最后,一个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他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他是社会组织的公民,同时还是孟子所说的"天民"。有这种觉解,他就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他了解他所做的事的意义,自觉他正在做他所做的事。这种觉解为他构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天地境界。

  .......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任务是帮助人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特别是达到天地境界。天地境界又可以叫做哲学境界,因为只有通过哲学,获得对宇宙的某些了解,才能达到天地境界。但是道德境界,也是哲学的产物。道德行为,并不单纯是遵循道德律的行为,有道德的人也不单纯是养成某些道德习惯的人。他行动和生活,都必须觉解其中的道德原理,哲学的任务正是给予他这种觉解。

  生活于道德境界的人是贤人,生活于天地境界的人是圣人。哲学教人以怎样成为圣人的方法。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三):出版后记

  部分正文内容可见相册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39769700/

  1946至1947年,冯友兰先生曾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用英文向学生讲授中国哲学史,英文讲稿经整理成书,就是这本《中国哲学简史》。由于是面向西方学生介绍中国哲学,就使得该哲学史最大的特点是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并且非常注意将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进行比较参照。这些特点使该书对于今天渴望初步了解中国哲学的中国读者来说,也是最值得选择的入门书籍。

  本书英文版面世以后,冯友兰先生的弟子涂又光先生于八十年代将之译为中文,由北大出版社出版,广大的中国读者借此译本才得以与这部优秀的哲学著作见面。2004年,新世界出版社推出了我国当代著名学者赵复三先生的新译本。赵先生对涂译中的一些译法提出了不同看法,译后记中列举的对几个术语的斟酌,充分让人感受到赵先生“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谨慎与负责态度。

  新世界出版社的版本为插图版,插图以臆想的古代人物画像为主,这很难表现出冯先生书中丰沛的内容。是以待新世界版权合同到期后,2008年我们与宗璞女士签下了插图版的版权,希望通过努力和尝试,以合理的表现形式做到内容与配图相得益彰

  在经过长时期的讨论之后,我们以赵复三先生给我们的译文电子文档为底本,参照英文原版与涂译修正了目前市面上流行的赵译本中一些明显的错误。文中图片从“史”与“哲”两个角度进行选取。在“史”的方面,主要以出土文物、艺术作品、名胜古迹彰显中国哲学在日常生活中的渗透和表现,印证中国哲学既入世又出世的特质;在“哲”的方面,则参考作者在《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新编》等更大部头的著作中所提到的事例和与西方哲学的对比进行配图,适当弥补“简史”因体裁所限不宜过多举例的缺憾。

  希望这个插图版能够帮助读者把握书中的内容,增加阅读的兴趣。文本中若存在错误,欢迎读者批评指正,我们将在再版时予以改正。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四):穿过复杂的哲学思辩丛林

  年初制定的读书计划,唯一一本明确列入阅读名录的,就是这本《中国哲学简史》。这本书不同的人先后推荐,遂我放下手头准备读的多本书,用了近半个月的时间读完。

  本书冯友兰先生为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中国哲学史用的教材,赵复三先生翻译。因是冯先生为外国学生讲述,因此不仅能看到中国哲学发展的脉络,还能了解到西方哲学一脉相承的发展,可谓一举两得。

  就如冯先生所说,看翻译而来的作品,就如食他人嚼过的饭,这本书也是他人咀过的,遗憾之余,也感欣慰,我的英文水平根本无法应付这样庞大专业的著作,在自己的牙齿未发育好前,只好食人嚼过的饭,有的吃已经不错。

  冯先生为我上了一堂生动的中国哲学普及课程。在这之前,我几乎对哲学一无所知。什么是哲学?我也苦思无解。冯先生一语道破天机:哲学是对人生系统的思考。这才恍然大误,不管学过哲学与否,哲学如影随形,早已伴我们左右。

  本书按照总分总的脉络,为我们讲述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史。先是整体了解中国哲学的精神和背景,接着按照历史的发展进程,着重讲述了儒家、道家、墨家、佛学等在中国的交错发展的历史,最后简单介绍西方哲学在中国的影响及中国哲学在世界的影响。如此构建,就算对哲学一无所知的读者,也能心领神会,易读易懂,读有所益。

  现在我们会经常讨论信仰的问题,中国人不那么关切宗教,为此,我也曾迷惑不解,为什么同是历史的车轮向前驶进,中国与西方会有如此不同呢。冯先生给出了答案:中国人是因为太关切哲学了,我们的宗教意不浓,是因为我们的哲学意识太浓了。

  一语中地。原来如此,原来哲学早己像血液一样融汇到我们的血液中,与我们息息相关。不管我们承不承认,我们早已有哲学的灵魂

  纵观整个哲学史,中国哲学更强调的是会意,不管是儒学经典,还是道家法家墨家等著述思想,更多的是让人领悟,并没有固定或法定解释。例如,朱熹作的《四书集注》虽然千百年来作为《四书》的官方认可注解,但当代大家南怀谨先生依然提出了不同的见解,这似乎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中国哲学更强调的意境之美,不管语言风格还是思想表述,都如水墨山水画,若隐若现,意境深远。

  这本书以历史发展为纲,探讨哲学问题主线,因是为外国学生讲述中国哲学史,用了另一个眼界和角度,所以,不管是做科普教育还是研究之用,这本书都提供了学以至用的素材,让人耳目一新,却也生动有趣。

  因受学识及哲学素养的限制,这篇读后感只能是有感而发,未敢深入探讨这本书在哲学史的地位。

  从始至终,我都在问一个问题:为什么当代人要了解哲学?最后,还是冯先生给了我答案:“……在达到哲学的单纯之前,需要先穿过复杂的哲学思辩丛林。

  人往往需要说很多话,然后才能归入潜默。”

  对,就是潜默。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五):书中两个好玩的段子

  第280页:

  “我自己在上海公学读大学本科时,课程中有‘逻辑学初步’,但当时在上海,没有人能够担任这门课的教席。最后找到一位教师,他要求学生买方耶斯的《名学浅说》原本作为教科书,而把这本书作为学习英语的课本来读。当读到‘逻辑判断’一节时,他要我背诵‘判断’这个字的英语(judgment)拼法,想看我是否知道,在‘g’和‘m’中间不应该加进英文字母‘e’!”

  第281页:

  “其中一位主张心学的教授开设‘中国哲学史’课,每周四课时,讲两年。他按照传统的讲法,从尧舜讲起,讲到第一学期结束时,刚讲到周公——就是说,离孔子的时代还有五百年。学生请教他,需要多少时间讲完这门课。他回答说:‘学哲学,无所谓学完或没有学完。如果你们要求我结束这门课,我可以一句话就讲完这门课;如果你们不愿意结束,这门课可以一直讲下去。’”

  看来,虽然现在哲学教育也不咋地,但比那个时代真是好多了,“呵呵”。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六):閒來翻書: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

  先師曾經提到過,馮友蘭的幾本哲學史,以此書最佳,上下兩冊的《中國哲學史》次之,而長達七本的《中國哲學史新編》最差。《中國哲學史》是多年前讀的,印象已頗為模糊;《新編》翻過一部分,感覺一般;而最近讀了趙復三重譯的此書,覺得先師所言確是的論。

  什麽是“哲學”?中國究竟有沒有“哲學”?源出希臘語的哲學一詞本意是愛智慧,日人將philosophy翻譯作“哲學”。從西方的學術傳統來看,雖經不斷演化,哲學仍有其一定的內涵與外延。即使從愛智慧來說,中國學術之精義也並非追求智慧,因此,西方也有相當多的學者並不認為中國有哲學,或者並不將中國的學問納入到哲學的研究範圍中去比如研究中國思想、朱子思想的司馬黛蘭獲得的是哥倫比亞大學宗教學博士,任職於葛德斯堡大學宗教系,實際是將儒家思想作為宗教的分支。可見中國到底有沒有哲學也是有爭議的,並無定論。

  馮氏是中國最早研究“中國哲學”的學者之一,在他所處的時代,受西方影響,以西方的學術框架來研究中國有其時代因素,倒也情有可原。關鍵在於,要從中國學術本身的特點來進行研究。《中國哲學史》尚多以西方哲學系統來規範中國學術,至此書,儘管是針對美國學生而作,卻並沒有完全用西方哲學的術語和思維來講述中國哲學,而對中國學術多抱同情之理解。比如其認為儒家重視禮儀是一種詩情,而不是出於宗教,就不是以西方宗教儀式的視角來看待儒家禮儀的。或許也正是爲西方學生而作,馮氏更強調中國“哲學”自身的特色,著力解析中國著名思想家的核心觀念——當然,有時他也將中西哲學進行對應。當我以為,總體而言,此書還是比較從中國學術本身出發的。

  作為出生與晚清的學者,馮氏對中國學術本身的很多認識還是比較清楚的。或許可以這樣說,他講的有些內容,在傳統中國屬於常識,只不過他以現代話語進行了表達。這意味著他并沒有完全背離中國傳統,並不是西方學術與思維體系的“奴隸”或“婢女”。比如他對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理解,就還沒受到“封建專制”說的污染,而能認識到其意在正名,意在君臣父子各有責任和義務,並非強調君主、父親的絕對權力。這樣的地方書中還有很多,是值得今天很多人再重新好好學習的。

  在我看來,馮友蘭在分析中國哲學的演進歷程之時,以時間爲線索,每以後出者多針對先出者提出駁論而建立自我,比如墨子作為孔子的第一位反對者而出現,《齊物論》的論辯目的是爲了駁倒名家的論點,新儒家起於佛教、道教思想的刺激而不斷求擺脫其影響等等,不知是否受到梁啟超寫清代學術時“以復古求解放”之說的影響。這樣一種脈絡看似整齊,也似乎很有說服力,但我以為這同樣屬於“線性”史觀,受一種歷史哲學的指引。實際上,這樣的看法往往會遮蔽具體的歷史進程。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上卷中敘述從“古文運動”到王安石到理學的發展,似將之看作了一個不斷揚棄前者、否定前者而補其不足的進程。儘管從時間上看確實有一定的先後次序,但究其根本,我並不認為它們之間有嚴格的邏輯上的先後關係。“古文運動”一派並沒有在王安石、二程兄弟之後衰歇,後來道學也並非因王安石外王之失敗而向內轉追求內聖。而在同一時空之中,洛學、蜀學、新學之外,還有涑水之學、還有安定之後學等等,學術面貌的多元化遠比目前學術史、哲學史所敘述的要豐富得多。可能是由於我們過於追求歷史的向前發展,總是希望勾勒出一種條理清晰的脈絡,但歷史本身的發展卻往往並不那麼秩序井然。在解釋歷史演變過程的同時,如何儘量避免研究視角造成的遮蔽,避免後見之明的束縛,是需要時刻反省的。

  還想說的是,作為新譯本,我不覺得比之前有特別大的改善。譯者在譯後記中的一些說明,很難說服我。比如他翻譯新道家的兩章的篇名,認為作者意在同一批人的兩重性,而不是有重禮和任情兩派。但是,在第二十章中,他卻又有“理性派”和“另一批任情派”這樣的譯法(200頁),這無疑是自相矛盾。還有一些地方,我以為他的翻譯乃是有意與舊譯立異,反致不如舊譯明晰。這樣的情形也並非僅有本書如此,前一段看的《當代西方漢學研究集萃》中新譯田浩關於道學一文,我以爲也未盡善。這並不是說新譯完全不可取,而是新譯常常爲新而新,不能吸收舊譯的好處,這是非常可惜的。當然,翻譯是個吃力不討好的事,盡善盡美幾乎是不可能的,現在我只希望能不失原意,其它則不敢奢望了。

  2012年12月15日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七):这是一本很有价值的中国哲学笔记

  凡是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人千万不要错过这本书,它是你进入中国文化的捷径和地图。你不必迷失在浩瀚难懂的典籍中晕头转向就能清楚了解,那些令我们景仰的圣人曾经是怎样思想的,他们的主要理论是什么,后来又是怎样发展或是被利用的。

  书名虽是中国哲学史,但其实也是中国文化史,因为中国文化的主要载体就是这些圣人的经典,那是中国人的根子,是中国人的血脉和骨骼,中国人的人生哲学就起源于那里,中国几千年来就浸淫其中,那里有中国人几千年积累下来的大智慧。因此说此书浓缩了中国文化的精华并不为过。

  这本书的最大价值是全面,介绍了中国历史上几乎所有有影响的哲人,以及儒、道、佛、禅宗。甚至利用前两章介绍了中国哲学的大背景,这对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及中国现代年轻人尤其有帮助。

  当然这只是冯友兰的读书笔记,提纲挈领地表达了他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哲人的理解。有疑义或兴趣的读者尽可以找更多资料去理解和印证。但以冯的渊博和国学修养的深厚,他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我以为是很深的。读他的书,经常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他的很多观点我深以为然,比如:

  人不满足于现实世界而追求超越现实世界,这是人类内心的一种渴望:在这一点上,中国人和其他民族的人并无二致。但是中国人不那么关切宗教,是因为他们太关切哲学了。他们的宗教意识不浓,是因为他们的哲学意识太浓了。他们在哲学里找到了超越现实世界的那个存在,也在哲学里表达和欣赏那个超越伦理道德的价值;在哲学生活中,他们体验了这些超越伦理道德的价值。

  中国哲学的主要精神……既是现世的,又是出世的。……中国哲学既是理想主义的,又是现实主义的;既讲实际,又不肤浅。

  中国哲学讨论的问题就是内圣外王之道。

  富于暗示而不是一览无余,这是中国诗歌、绘画等各种艺术所追求的目标。……它也同样成为中国哲学家表述思想时的风格。

  儒家思想不仅是中国的社会哲学,也是中国人的人生哲学。儒家思想强调个人的社会责任,道家则强调人内心自然自动的秉性。

  西方的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这个靠贸易维持繁荣的海洋国家,这不是偶然的。

  说东方被西方侵略,并不确切,不如说是现代化侵入了中世纪世界。

  ……

  总之,这是一本通俗易懂的好书,值得反复阅读。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八):系统而又简介的介绍中国哲学发展

  冯友兰老先生在《中国哲学史》巨著的基础上又为我们写了这本简史,系统又简洁的介绍了中国哲学发展历程,以时间为顺序,分别讲解儒家道家法家墨家佛家名家等诸子百家学说的基本思想和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以及历史的发展对这些哲学流派的影响,还有因社会发展而导致的哲学流派之间的相互融合。

  语言简洁流畅,虽为翻译版本,但我们仍然能感觉到,这书就是为国内哲学入门而写的。

  其中引用古文较多,有些有解释,有些没有解释,本人才疏学浅,好多不懂,囫囵吞枣的读完了,对大概的哲学流派和基本思想有了一些了解,但精髓的东西似懂非懂,时间紧迫,没有时间再读,但是我想,以后还是会有机会接触到更多关于中国哲学的问题,当遇到似曾相识的时候,再回来翻翻书。

  挺好的一本书,不止是一本入门书籍。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九):负的方法:中国哲学的方法论

  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说,西方哲人研究哲学主要是采用“正的方法”,中国先哲则用的是“负的方法”。也就是说,西方哲人愿意讨论形而上学的形象,穷尽事物的本质,探寻其“是什么”,而中国哲人对形而上学的对象不直接讨论,只说它“不是什么”。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老子的《道德经》开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诺斯洛普教授说,概念分为两种:一种来自直觉,一种来自假定。来自直觉的概念指向某个事物,它的完整的意义可以立即从某个事物中领会到;而由于假设得出的概念,它的完整的意义是根据一个假设,用演绎法推演而来,从而认定的。不同于西方哲学始于“公设的概念”,中国哲学便是从“直觉的概念”开始的。由于这个缘故,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采取了两种不同的方法论,即冯友兰先生所说的正的方法和负的方法,我认为也可以称之为积极的方法和消极的方法,一个积极推演,一个仅限提示。

  制约中国哲学内容及其方法论的原因,则源于农民思想。 中国是一个大陆国家,中华民族历来是依靠农业为基础和根本。读书人通常出身于“耕读世家”,家庭的兴衰和农业生产的好坏直接联系在一起。因此,他们的宇宙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主要反映农民的思想。而他们的教育基础,使他们得以表达农民自己无法表达的思想,而这反映在哲学上则形成了中国独特的哲学内容和哲学方法论。“农民日常与之打交道的,诸如田地和庄稼,都是他们一看就认识的东西。他们处于原始和纯真的心态之中,把直接认知的东西看为宝贵的东西。”而中国哲学家的“耕读”身份,或者“耕读世家”的出身,既决定了他们的哲学内容充满了对农民思想的反映,也使得他们同样把直接认知的东西看做哲学思维的出发点。

  中国哲学的这种方法论特点在道家思想中尤其明显,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老子的《道德经》开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在《老子》和《庄子》中,始终没有说“道”到底是什么,只说了“道”不是什么。而一个人如果懂得了“道”不是什么,也就是对“道”有所领悟了。道家这种负的方法在佛教思想中更加强了。道家与佛家思想结合形成的禅学,冯友兰先生称其为“静默的哲学”,同样相似地主张“不说”。禅宗认为“第一义”(最高层次的真谛)的本性便是“不可说”,只可顿悟。

  但是,并不是说负的方法就是一种不必受待见、令人气馁的方法。正的方法和负的方法不是互相矛盾而是互相补充的。“一个完整的形而上学体系应当是从正的方法开始,而以负的方法告终,”否则它将进入死胡同。“它若不以负的方法告终,便不能登上哲学的高峰。但若不以正的方法开始,便缺少了对哲学来说最重要的明晰思考。”但是,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由于西方人对哲学所坚持的正的方法,以及所经历的一次次碰壁,却旁生和造就了更多铺满知识的思想的道路。这种对正的方法的坚持,积极探求的精神,也融入民族性格中,从而外化成科学技术的领先优势。这也说明,正的方法是一种较为现实的认识论。而哲学的开端,必然需要从现实起步。

  “在各种哲学的形而上学体系中,无论它们采取的方法是负的方法或正的方法,最后都往往戴上神秘主义的皇冠。”冯友兰先生最后总结:负的方法是神秘主义的方法,而正的方法在最后到达哲学体系的高峰时往往都含有神秘主义色彩。然而,神秘主义并不是和明晰思考对立的,也不是低于明晰思考。它超越于明晰思考,不是反理性而是超理性的。

  不管怎样,哲学并不以教给我们什么知识为目的,它只是在提供我们思考的方法,甚至不讲究孰是孰非。这并非懦弱的暧昧不明,哲学无法像科学般斩钉截铁、抽刀断水,但它却是一位引航者,带领我们遨游思想的汪洋,并且最终,每个人都能自己找到,并登陆自己的哲学花园。

  而冯友兰先生这本书结尾的那个禅宗故事,也令我恍惚间有难以言说的悟。忍不住将其记下,存入心中:

  “禅宗里有一个故事说,有一位禅师,每当被问到佛教的“道”如何解释时,他便竖起大拇指,一句话也不说,只是让人看他的大拇指。服侍他的小和尚也学会了这么做。一天,禅师看到小和尚也这样做,他飞快地拿刀砍掉了小和尚的拇指。小和尚哭着跑开。这时,禅师喊他,他刚回头,禅师又竖起了自己的大拇指。据说,小和尚就此得到了“顿悟”。

  不管这个故事是真是假,它告诉人,在学会使用负的方法之前,哲学家或学哲学的人,都必须经过使用正的方法这个阶段。在达到哲学的单纯之前,需先穿过复杂的哲学思辨之林。

  人往往需要说很多话,然后才能归入潜默。”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十):|潜默

  读书|潜默——读《中国哲学简史》

  连续三年,每年阳历新年,都要重读一本书,这本书是《中国哲学简史》。今年是第三年, 这次看得慢,用了半个月的时间。看完之后,又颇为困惑,不知为什么越看反而越不懂了。

  今天利用中午的时间又把印象笔记中的《中国哲学简史》的存档看了一遍,这一看,仍觉得是新书,像是之前没有看过一样。又细细想了一下,也不能说完全没看过。这本书的大纲算是熟记于心,对中国哲学发展的脉络有了一个大致清晰的认识,这都是前两遍读书打下的基础,这次又读,中国哲学发展的脉络不用再费力气理顺,只需要按章节读下去即可。

  不懂的部分是书中细节的阐述,这些细节涉及到众多文史知识,每次看,就像读新的文字一样,未留下任何深刻印象。把一本书读通读透是谈何容易。自开始每年读《中国哲学简史》以来,越发觉得一本好书里面蕴含的是一座宝藏,每次探究,都会发现新的宝贝。

  这次同样如此,每次读都有新的感悟。“哲学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它是生命的体验”。哲学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日常生活的智慧所得,更是一种生命的积累。年龄渐长,越发觉得哲学和空气、水一样,离开它根本无法生存。但是有人可能说,我从来没关注过哲学,我照样可以很好的生活。其实,哲学未必是一种主动的思考,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就运用了哲学的思考。比如,我们处理事情时,许多人信奉中庸的处理策略,这就是受了儒家思想的影响。

  冯友兰先生说,“中国人不那么关切宗教,是因为他们太关切哲学了;他们的宗教意识不浓,是因为他们的哲学意识太浓了。”可见,哲学与我们如影随形。

  读了几遍,虽未弄通细节与所表达的意思,但那些看过的原以为会忘记的内容,经常会闪现出现,在某一刻进行碰撞。

  2015年底,中央电视台进行成语大赛,有一个队叫“白马非马”,我立即想到这个词在《中国哲学简史》看到过,像是公孙龙提出的一个逻辑问题。为了验证,特意找出这本书,找到相关章节,果真得到了验证,冯友兰先生还拿出一部分篇幅重点论述了白马非马的逻辑问题,这次又细细读了一遍,对“白马非马”印象更为深刻。

  看到这儿,有读者可能会想到,这篇文章至今仍未对中国哲学的发展史提出自己的见解与论断,不是不想写,是因为在未完全读通的情况下,要想写得出彩谈何容易。

  所以只得这样草草结束。

  冯友兰先生说,“人往往要说很多话,然后才能归入潜默”——没话可说时,也只能归入潜默。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