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没疯,我只是与众不同》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我没疯,我只是与众不同》经典读后感10篇

2017-12-15 20:5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没疯,我只是与众不同》经典读后感10篇

  《我没疯,我只是与众不同》是一本由祈莫昕著作,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8,页数:22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没疯,我只是与众不同》读后感(一):走进“那些人”的内心世界

  走进“那些人”的内心世界-评【我没疯,我只是与众不同】

  文/信实的精灵

  祈莫昕,作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知名心理学专家和作家,曾发表过《每天读点趣味心理学》《“心灵咖啡”系列的每天懂一点趣味、快乐爱情心理学》、《心理操纵术:人际关系中的心理学谋略》、《合作力》、《超级读心术:人际关系中的心理学谋略》等著作,她专职研究心理学很多年。

  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她很迷恋那些疯狂精神病人”,她擅长于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解读他们的疯言疯语。经过这么多年的历练,她说自己最庆幸的只有一件事,“幸好我还没疯!”其实,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表露于这个外在的世界时会呈现各种各样的形式,若是刚好表现形式与大众的接纳程度相吻合,那就是皆大欢喜你好我也好的状态;若是刚好表现形式异于大众的接受方式,那就成为大众口中茶余饭后的谈资,甚至于经过一番添油加醋之后,故事中的那个他就真的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疯子”。

  本书的作者从自己的从业经验出发,将自己从业过程中所遇到的24个曲折离奇的心理学案例,经过自己的研究编辑成这册书,为要让我们了解,在我们这群正常人的周围,或许都曾有那么一两个心理存在“疾病”的人,如果在我们能力允许的情况下,我们或许可以伸出援手,助他们走出他们人生的灰色时光

  秋天的尾巴,冬天即将来临,天黑得愈发早起来,每次下班回到自己家门口,楼道里晃荡着昏暗的若隐若现的灯光。若是恰巧从低楼层走上来其他房间的住户,再如果恰巧是男人,我总是会胆战心惊犹豫很长时间,我会在他刚好经过我这个楼层房间的时候,宁愿等几分钟故意不开门,等他走过后再打开房间门,然后迅速进屋。这就是典型的轻微“被迫害妄想症”,不要问我这是为什么,我自己都解释不清楚。在这本书中我或许找到了一点儿答案的影子。

  作者习惯于叙述一个精神病人的病状特征,然后病理溯源,用医学的知识和心理学的知识给出作者自己的判断和答案。比如我上述的症状,算是诸多妄想症中的一种,它们都隶属于精神分裂症的范畴,而妄想正式精神分裂症最为典型的症状。

  最近正在看另外一本书《别和她说话(原名:暗示)》,这本书的作者讲述了一个有强大心理学知识积淀的 “重度精神病患者”如何巧妙利用自己所积淀的心理学知识,去给别人添加心理暗示,然后达到用心理暗示报复杀人的目的。听起来有点让人匪夷所思感觉,然而当记者真正走进这个”变态杀人狂“女人背后的内心世界的时候,发现她并非如精神病院所给出的简单答案一样,她不仅仅是一个住在四区(精神病院的院区一共有四个病区,数字越大,代表里面居住或者关押的病人越危险)的疯女人,她是一个生活中的受害者,她仅仅是用自己的方式去维护自己的尊严生命而已。

  每一个奇怪的现象背后都有它发生的原因,作者在这本书中尽可能罗列出她所接触过的案例,并且从三个篇章详细记述每一个 “疯子”案例背后的故事和真实原因。

  上篇:打开大脑的潘多拉盒子。我们每一个人的大脑中或许都住着24个比利,我们或许永远无从知晓我们的某一个想法是如何喷薄而出的,但是通过我们有限的理性控制,我们可以达到控制这个想法付诸于实践的能力。

  中篇:难解的行为。每一个 “疯子”的行为我们或许难以理解,但是揭开表面的层层面纱之后,我们可以找到各种”性欲倒错“的根源。

  下篇:无法定义的性格和人生。如同那些“不正常”的天才一样,我们无法轻易就贸然给一个跟我们不一样的人下定义,如果我们愿意如同作者一样,愿意循着这些痕迹去追根溯源,或许我们可以发现下一个 “天才”。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我们对待文学作品的态度观点。“一个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里面”,这是指世事无常和瞬息万变

  河流和作品尚且如何,人又如何可以逃脱得出去呢?况且我们复杂的大脑结构尚未完全开发和研究透彻,所以,如果愿意的话,我们多花一些功夫去研究那些看似“疯癫”的人,或许答案会让你瞠目结舌

  :作品虽有限,但均为原创。如需转载或者另作他用,请豆邮或664591856@qq.com联系本人。谢谢您的尊重~

  《我没疯,我只是与众不同》读后感(二):内心的声音

  这确实是一个疯狂的世界,有那么多看似“不正常”的人在手舞足蹈,精神病人的世界也许我们不懂,但实际上,没有谁生下来就愿意自己“有病”,生活的背景、家庭教育模式以及遗传的因素,都可以左右一个人人格的形成。《我没疯 我只是与众不同》这本书就是深入探索那些反常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是怎么造成的。本书选取了24个不同的类型故事进行讲述和深入的剖析,我们可以从中看到那些不被关注的,缩在阴影里的一群人的生活和心理。事实上,精神病患者的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丰富多彩,充满单纯美好

  我开始接触这本书是因为作者祈莫昕,他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又是畅销书作家。祈莫昕很迷恋那些疯狂的“精神病人”,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通过书籍解读他们的疯言疯语。经过这么多年,他说自己最庆幸的一件事,“幸好我还没疯!”可见心理学研究的艰辛,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通过这本书的24故事,我们就知道和了解心理的故事及心理工作者的艰辛。别看是薄薄的一本书,可是耗费国内一线心理咨询师六年的事件来研究。做到详细和准确。深入剖析了“正常”与“不正常”、“天才”与“疯子”的根本差别。

  本书中24个故事分成上、中、下三篇来揭开那些令人费解的奇怪事件、各类“性欲倒错”和那些“不正常”的天才们。故事有生活而来,让读者读起来很愉快,摆脱以往心理书籍的枯燥,但是有把要写的内容表达的很清楚。

  那些令人费解的奇怪事件你了解多少,难道你知道“心口不一“才是人生活的常态,反正我不知道。有时候,我们的大脑都会欺骗我们自己,更何况说出与自己内心不符的话来欺骗别人呢?那么我们到底有多了解自己,我们平时所见到的的以及所表现的行为,又有多大程度上与那个本我相符呢?这些疑问带领我细细品读这本书。

  通过这本书,我懂得了这个世界上有很多“非常态人类”,他们散落在世界各地,也潜伏在我们身边。但凡正常人,遇到这些人唯恐避之不及,然而却有少数人在关注这些人的内心世界,他们就是心理疗愈师。本书作者作为一名资深的心理疗愈师,认真倾听各种疯言疯语,在不让自己发疯的前提下,尽可能深入这些人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恢复健康。作者经过多年潜心研究,总结剖析各种精神病案例,作成此书,意在让更多人认识并了解这群“少数人”,还原出一个值得更多人关注的真实世界。打开大脑的潘多拉魔盒、难解的行为及无法定义的性格和人生,心理工作者让多少灵魂得到安宁,多少奇怪的现象得到解释。让我们为工作在心理占线的医师们送去最崇高的致敬。

  《我没疯,我只是与众不同》读后感(三):人人都应该懂点心理学

  《我没疯我只是与众不同》书评

  反复看完《我没疯我只是与众不同》这本书后,了解到这是一本由24个曲折离奇的真实心理学故事组成的心理学读本。这本书主要是用24个案例,深入地剖析了“正常”与“不正常”,“天才”与“疯子”的根本区别。

  这本书主要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书的第一部分是围绕着一些令人费解的奇怪的事件展开描述,里面讲的多数都是不常见到的临床心理学的症状,有以下几种:被害妄想症;苏萨克氏症候群;失认症;萨科夫综合症;阿兹海默症(老年痴呆症);曼邱森综合症;躯体形式障碍等。

  作者通过详细、真实、生动的描述,将以上10种病症从临床心理学方面解释及分析得非常清楚。

  中篇包含了许多事件,许多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息息相关的小事,这些事用心理学去诠释,竟然会变得那么不可思议。例举一个平常跟我们接触最多的“音乐的魔力”,在酒吧放什么音乐会提高销售额?不同的音乐会给客户带来不同的体验,会直接影响到客户的购买行为,销售额自然也会受到影响。这一个惊人的心理学现象,如果每个做生意的老板都能够合理地运用,相信业绩一定会有很大提升。

  神秘的路西法效应,你是否听过?善与恶能同时在一个人身上呈现吗?希特勒到底是战争魔鬼还是天才?带着这些问题去书中寻找答案,你会踏上一段神秘的旅途。

  下篇讲到了多重性格,包含一些名人、科学家、作家、政治家等,他们的身体里可能都有非常分裂的一面。通过对下篇的认真阅读,你会真实地感受到,生活中很多人的精神不正常,都可能来源于其童年的环境,最亲密的人会不经意给儿童造成难以磨灭的伤害

  读完这本书,我感受特别深。为什么现在很多人都会有心理疾病的困扰,为什么有许多人在外人面前很正常,回到家就变得不正常了,为什么许多人心里都有灰暗的角落。这本书里面把这些问题的起因、症状、解决方法等都阐述分析出来,让我们了解心理学,清楚心理学,学会运用心理学来克服心理疾病带来的痛苦

  人人都应该懂点心理学,不为别的,只为能让自己生活得更舒心,心理更加健康,生活更和谐。《我没疯,我只是与众不同》给我带来的是收获和幸福,希望所有人都能过幸福快乐的人生。

  萌妈李艳

  《我没疯,我只是与众不同》读后感(四):每一颗灵魂的幽暗之处

  本来我读完此书第一时间就该写评的,却因着自己的忙碌不堪,在工作上追求完美的强迫症和严重拖延症倾向而光顾着上班,却推迟了这么久写评,这大约也是某种心理隐疾吧。我相信,跟我存在一样“毛病”的拖延症“患者”绝对在人群中占了很大一个比例,虽说拖延还达不到“精神病”“疯子”之高度,但在某些时候确实也耽误事儿,甚至叫人痛苦不堪。不过反过来想想,人这一生,大约总要与自身的某个“缺陷”争斗不息,换个词儿则叫做“修行”。我一直喜欢心理学,也是因为,我想要参透在这世间遇到的每一颗灵魂的光明与幽暗之处吧。

  最开始,我以为这是一本跟《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类似的书。读完才发现故事、风格都不尽相同。这本《我没疯,我只是与众不同》不像《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那么重视讲故事,而是借着24个不同的简短故事来深入剖析和研究,让我们对人类心理的幽暗之处做以更深入的了解。某种意义上,这本书倒是有着普及心理学知识的正能量。作者的语言风格客观平实,对人类的各种“非正常症状”进行了详实准确的表述,从小故事入手,然后病理溯源,利用自己渊博的医学和心理学知识道出了大千世界各色不同人等的幽暗心理。

  合上此书的最后一页,不禁开始思索,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不一样的内心世界,人类复杂的大脑结构至今对于我们仍是一个谜,因此,不论是怎样的“疯狂”,如何的“与众不同”,这终究,都是属于我们每个人的独一无二的人生。

  《我没疯,我只是与众不同》读后感(五):[书评人俱乐部]这不是笑话

  上一本看到的精神病研究的书是《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里面针对个例做了很多详细的采访分析,主要是展示了精神病患的思想状态。这本书是针对精神病类型来逐一分析,让你知道精神病患的痛苦所在。

  开篇讲了那个有名的蘑菇例子,本应该是幽默的调子,其实读下来,多半还是心情沉重的。精神病不是讲笑话那样轻松话题。各种类型的精神系统疾病,带给患者的痛苦是我们常人想象不到的。就像熟知的阿兹海默症, 患者在一点点的丧失做人的尊严,而且亲友眼睁睁看着,却阻止不了,是最痛心的。还有其中讲到罗森汉恩的研究,第一次实验是,安排普通人以精神病患者的身份进入精神病院,医生护士对于正常的行为也会考虑成患病的反应,参与试验的正常人均被认定是病人了,因为没病的人不会被送来精神病医院。判断的依据完全不是病理上的,而是所谓认知常识。想想文学影视剧里面正常人被送入精神病院而逼疯的桥段,真的可以发生,是不是有点儿不寒而栗呢。

  第二次是预先告知精神病医院有假病人入住,结果医生,专家们就诊断出了n多假病人,其实是无中生有,并没有安排正常人扮作病人入院。

  所以说,被人为贴上了标签,结果绝对会有误导。可悲的是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对的,对别人的生命关怀永远是有限的。作者提出如何有效地对精神病患给予关爱和帮助,才是我们要多多思考的。

  书中倾斜走路的例子,告诉我们要怎样对待那些行为“与众不同”的人。医生不将病人当作“另一类人”,而是从病人的身上学习,找到生病原因,尽可能的通过设计有科学依据的方案来治疗大脑功能失调的问题。倾斜走路的麦克,是因为大脑平衡系统遭到破坏,他眼中直立的世界在常人眼中是恰恰是倾斜的。麦克本身是在很努力的站直了行走的,并不是故意搞怪。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反复跟他强调你走的姿势不对,而是配一副水准眼睛,来弥补前庭反射的缺陷。从分析病人的世界出发,通过工具来辅助调节,解决问题,而不是用外力的斥责来约束改变他人的观念也许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当我们讲着装蘑菇的笑话时,是不会考虑作为病人,精神病患所忍受的痛苦。似乎他们存在于很遥远的世界。的确他们的思想与常人有差异,这是因为大脑功能受损所导致的。和心脏不好会心律不齐,感冒会引起咳嗽一样,都是疾病。只是脑功能病变的表现方式多样而特殊罢了。那对于其他器官有缺陷的病人,我们可以接受,并给予关怀。而对于精神病患,多数人却是歧视的。要知道“对所谓有病的人避而远之的态度,才是对他们伤害的本源。”,他们只是得了与众不同的病的人群,不是怪物,请善待。

  最后,看完全书,觉得自己没疯,真的要感激并幸福着。同时也请记住,他们不是笑话的主角,而是不幸得病的患者。

  《我没疯,我只是与众不同》读后感(六):我没疯,我只是想做真实的自己

  看完《我没疯,我只是与众不同》,回想起自己经历过的一些事情,感慨万千。

  四年前,大学毕业,迫于父母的压力,在老家找了一份工作。平心而论,那是一份很不错的工作,薪水不错,福利待遇也好,每天工作也不是很忙。父母很满意,刚开始我也没有什么意见,但是时间久了,隐隐约约能感觉到其实我与这份工作有些格格不入。准确来讲,是与当时所处的环境格格不入。

  先是人际关系。在那所小城,拐弯抹角的都是亲戚朋友,就连公司的大部分同事我也都得叫三叔二大爷。关键我对于这些东西不是很敏感,总是记不住到底该叫什么。慢慢的,说我目中无人的,说我不知老少的,各种流言蜚语都传到父母的耳朵里,于是父母每天的谆谆教导就变成了常态。刚开始我还辩解几句,后来也懒得理会了。

  再是看书问题。那时中午有两个半小时的午休时间,公司食堂吃完饭闲来无事,我就会看看书,公司的一些前辈就会找个地方打牌。因为他们通常都有固定的人员,所以刚开始相安无事,后来有一个同事出了点事,凑不成牌局,他们就想到我了。我总是左推右推,不愿掺和这些事情。他们见我这种态度,也只好作罢。可是没想到后来各种传言又一蜂窝扑面而来,说我装,做作,反正什么都有。后来连我买个书,都有人冷嘲热讽,说文化人就是不一样。

  平时没事,我喜欢写点东西,虽然文笔不好,倒也自得其乐,但就这事,很多人也理解不了,包括我爸都认为我不应该做写作的白日梦,劝我多和亲戚朋友来往。我知道我爸说的来往是什么意思,无非就是与他们吃吃喝喝,这在他们看来是很重要的事情。

  后来,有一段时间我真的抑郁了,什么事情都不愿意做,每天都想逃避,害怕听到手机铃声,害怕见到熟人,甚至都害怕回家,经常地躲在一个朋友家里,一躲就是一天,而这些是包括父母在内所有人都不知道的,他们很少关注别人的内心。所幸我的调整能力还算可以,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之后,我义无反顾地辞了职,顶着我爸要和我断绝关系的压力逃离了出来。

  离开老家,来到北京之后,我的心态好了很多,我发现在这座城市,做真实的自己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虽然我的经历与书中很多人的经历不可同日而语,但究其本质来说,我认为是一样的,直到现在有时候我也会想,如果当初我没有及时逃离出来,那么也许最终只会有一个结果等着我:那就是和书中的很多人一样,被身边的所有人当作是神经病,事实上,我还没离开,就已经有人传言说我是神经病了,对于这样的传言,我也只能呵呵了。

  《我没疯,我只是与众不同》这本书选取了24个不同类型的故事进行讲述和剖析,深究那些不被人关注的、缩在阴影里的很多人的生活和心理,给我们呈现出似乎离我们很远,其实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另一个世界。作者以专业的身份为我们讲述“正常”与“不正常”、“天才”与“疯子”的根本区别,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告诉我们天才与疯子真的就是一线之隔。

  不管你信还是不信,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成为神经病的可能,你之所以没有成为精神病,也许只是因为你没有处于某种环境下。再告诉你一个不幸的例子,我们那有一个精神病,现在有四十多岁了,他之所以变成了精神病是因为他当时考上北大,家里却没有钱给他上学。

  这是一个正常的世界,同样也是一个不正常的世界,最关键的是看我们能以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它。

  《我没疯,我只是与众不同》读后感(七):从没人关心我到有人要害我

  拿到书,我首先想到的是几年前看过的一本由罗杰•R.皮尔曼和莎拉•C.奥尔布里顿两位心理学家所著的一本书, 名为《我没疯,我只是与你不同》。

  看到作者的这本新书,我似乎又看见了那扇尊重、理解、宽容他人的窗户。

  迫不及待的想要看下去,书中运用了24个故事,每一个故事又分为三层来讨论。即我的世界你不懂、深入探秘、病理溯源。上中下三篇结束后都有一个专题。每个专题都很有意思。

  从那些令人费解的奇怪事件到扒一扒各类“性欲倒错”再到那些”不正常“的天才们。

  各种心理类型和诸多试验证明:人类的行为是多元化的,人与人之间相似却不相同,把这种不同当做价值来尊重,可以获得不可思议的力量。

  其实,看到这本书,我想起了鲁迅先生笔下的小说中的主人公孔乙己和祥林嫂,两个人都有着悲惨的遭遇。

  鲁迅先生评价孔乙己“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一言以蔽之,责人严苛,责己阔达,自私自利,立场灵活。细究其理,持之有故,然皆以辞词恕己。

  如果放到今天,两个人其实都已经有些不正常了。

  而作者小说中描绘的那些患有被害妄想症的人群,不由得让我想到了身边的一些人,夫妻之间无中生有的猜忌,最终导致关系破裂。同时又很担心,因为陷入妄想中并不是一件让人感到兴奋的事情,在很多人心中,已经给这些人贴上了神经病的标签。而在这个容易狂躁和抑郁的社会里,很多人把“你有神经病吧”这句话当作了口头禅。

  身边有一个叫藤子的女孩,结婚后,极度缺乏安全感,也时常觉得很孤独寂寞。我去到她家时,拉开卧室的窗帘,她就会表现得很害怕。眼神游离,常常拉着我的手抱怨“老公不关心我”到最终自己缩在角落里,双手抱头,嘴里喃喃说道“不要杀我、不要杀我”。

  从“没人关心我”到“有人要害我”。

  这一点和作者小说中的阿曼达一致。总是偏执地认为身边的所有人都无法理解自己,更不能帮助自己。越是这样,就越是让自己处于极度的焦虑之中,最终出现幻觉。

  而小说中出现了很多医学临床上的病症,如苏萨克式症候群、失认症、科萨科夫综合症、阿兹海默症、曼邱森综合症等,更有心理学中的一些潜意识解析、催眠的过程分析。让医学毕业同时喜欢心理学的我欲罢不能,一口气看完。

  但是也引起了我的一些反思,比如一些误诊和心理暗示,使一些精神病患者有了耻辱感和被歧视感。甚至是一个正常的人因为人们长期说他患有精神分裂症而就真的成了精神病患者。这无疑让我们同样思考了一个问题,精神病院到底是在救人呢?还是在害人?

  在书中,有提及到罗森汉恩的研究结果。大致是认为,医院本身就是一个标签化的特殊环境,而人处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就很容易被误解,诊断标签化的威力不言而喻。

  身边跳楼的事件时有发生,这不能说一定是因为抑郁症引起,但是不排除随着压力的增大,很多人把自己置入了一种在别人看来“不正常”,在别人看来是“疯子”的境地。

  作者如何在认真倾听、深入这些人的内心世界、帮助其恢复健康?

  而“正常”与“不正常”、“天才”与“疯子”的根本差别又在哪里呢?

  作者深入剖析,娓娓道来。

  《我没疯,我只是与众不同》读后感(八):天才与精神病,一对孪生兄弟

  《天才向左,疯子向右》,让我第一次见识了精神病人的世界,才明白他们不只是病人那么简单,他们的思维与智慧,让他们与众不同——天才与疯子往往合二为一。

  巧遇《我没疯,我只是与众不同》,我与他们再续前缘,一探究竟疯狂又奇妙的陌生世界。

  书中很多案例——尤其是下篇——是讲精神病有天才的一面,以及很多天才或多或少有精神疾病。所以我觉得,天才与精神病,可能是一对孪生兄弟,因为他们有三大共性:

  1.都经历苦难并深入思考

  弗吉尼亚•伍尔夫年少时被两位兄长性侵犯、父母相继离世、生活在经常吵架的家庭中,这对她造成巨大的精神打击,一生都在高雅中透着神经质的气息。正如尼采说的“极度的痛苦才是精神的最后解放者,惟有此种痛苦,才强迫我们大彻大悟”。历经苦难,她才思泉涌,被形容为“她就像是一种植物。种植人原来打算让她生长在错落有致的花坛——奥秘的文学花坛——之中,不料她的细枝长得满地都是,纷纷从花园前的碎石缝里冒了出来,甚至还从附近菜园的石板里硬钻出来”。后来创立并发展了“意识流”小说,揭开了英国文学史上现代主义小说发展的高潮一幕。

  2.都承受巨大压力,并可能抑郁

  海明威年轻时充满战斗力,热爱冒险,喜欢闯荡;作品朴实、含蓄,富于神秘优雅。老年时疾病缠身,过去与现在天差地别,令他精神十分抑郁,最终无法承受巨大的压力,选择自杀来结束生命。

  3.都选择爆发,或者沉默

  NSA(美国国家安全局)的信息员萨拉发病时会不眠不休、精神高度紧张地发狂工作,直到找到重要的线索,完成困扰别人几个月的大问题。她卓越的推理能力似乎总是与病不期而遇。

  这种躁郁症让他们极度亢奋后又极度疲惫,身心备受折磨。患有此症的著名人物是梵高,他创作时几近癫狂,一气呵成地完成作品后累到虚脱;沉默时就观察事物,比如说星空,整晚一动不动。莫名地想起了鲁迅的“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原义不是如此,但是思想还是相通的。

  从吸引力来讲,这本书不如《天才向左,疯子向右》。我觉得写作上有三点不足,一是案例稍显简陋,细节描写不那么传神,故事总是偏向于叙事而不是精神状况的细致刻画,读者无法切身体会,甚至是想象患者的状况。二是对精神学的介绍画蛇添足,我认为书中的探究没有必要,普通读者对病理没兴趣,并不想深入了解。三是语言有些平淡。。。

  不过案例拓展真是不错,让我大开眼界,既有对耳熟而不能详的不良癖好的介绍,也有对名垂青史的大人物另一面的揭露。不论是真是假,倒是满足了我的猎奇心理。可是,我上网查看,大人物们的病症并没有作者写得那么严重。或许,这些有的没的是最猛的火力,能够紧紧地抓住潜在读者的眼球。

  总有一些案例让我思维停顿,无力再思考;总有一些句子让我轻轻地合上书,思绪万千。有一群失忆症患者,每一天都是新的开始,在无法拼凑完全的记忆世界里,因悲伤总会迅速遗忘,所以欢乐远多于常人,正所谓“有得必有失”。罗森汉恩的研究表明,在精神病院的环境下,医护人员的无视、直接打针吃药的不负责做法,正常人避而远之的冷漠,加速了病人的不正常、病情的恶化,就算是正常人也可能变成精神病。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可说与人无一二。如果调整好心态笑对生活,自然会好很多,尽量让天才与精神病这一对孪生兄弟分开,仅做前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