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边城 湘行散记》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边城 湘行散记》读后感精选10篇

2017-12-18 21:0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边城 湘行散记》读后感精选10篇

  《边城 湘行散记》是一本由沈从文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无盘)图书,本书定价:16.00,页数:21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边城 湘行散记》读后感(一):重温落在湘江边上的柔软的歌声

  沈从文笔下,生活依山傍水的茶侗的人们,淳朴善良简单,我一边看就让思绪飘到了湘江。几只乌篷船缓缓悠悠滑行在豆绿色的河面,河水清澈见底,弯曲的河,在笼罩着层层薄暮的大山间川流不息。这个时候我要过河,站在岸边只要大呼:“过渡,过渡”

  山间会匆忙跑出一个年迈的瘦骨嶙峋精神饱满的老头子,他脸上荡开了笑容,用着湖南话说:“来罗来罗。莫急”或者跑出的是一个正值豆蔻的小个子女孩,也是黝黑黑的皮肤,亮晶晶的眸子咕噜噜的转个不停,要是跟她开玩笑,脸颊立刻绯红的单纯可爱小女孩

  你可以看到这爷两,自给自足,过着无忧虑的日子,或者忧虑一些自己生活琐碎,你可以看到午休时光,小女孩跑到山上白塔背阴处偷寐一会儿。你可以在晚上听到山间传来的歌声,让你全身酥麻,心也柔软了···

  高中时候学过这篇课文的节选,我从来没有去过湖南(火车上路过不算),可沈从文的笔带着我去了一趟,我梦寐以求的凤凰,向往已久的湘江。可是,现在的湖南凤凰古城,张家界,是否还是曾经的模样?

  《边城 湘行散记》读后感(二):草根派的艺术

  我向来是个草根,无论写东西还是做其他事情,一直以来都是一种草根的思想行事。因为草根,所以行为做事总显得不入流,甚至傲物,当然不是恃才,本身什么也不会,只是简单追求从心所欲,不受太多心外束缚。

  偶尔写东西,也写的简简单单,想写就写,长短自心而定。更喜欢看东西,什么古玩字画,抽象具体,只要冲击眼球,娱人心智,才不去管它主流非主流。常与人谈,也是从心所欲。简单举个例子:艺术。说到艺术,会有人认为这个范畴太大,其实不然,艺术的各行业最终要达到都是一种极致,没有境界高低,只有表达上深浅的不同,写者的笔,画者的笔,琴者的器,他们行事上的出发点都行事者的心。世人欣赏艺术,就在欣赏艺者心。一个真正好的艺者,他能做到最高境界就是将作品千年万世的让人欣赏,而不会被人厌倦,且每次都会被品出更多新鲜东西来。就像一幅画,永远让人看不够,而且每次看都有新的看点,那么这画便是极好。

  说起来这种极致很简单,但真的放到艺者身上,又有几人真正的做到呢?更何况是从心所欲表达上的极致。世间只有一个八大山人,只有他哭之笑之,把画画的极丑极美,了了数笔,心境毕现。我喜欢他的画,他的字,他这种极致的表达。他也算作草根了,无国无家。以前也曾想过自己为什么会喜欢他,后来得到一个结论就是:我看到了。也胡乱猜想,八大山人为什么会画那么多雀子,是因为在南昌这精灵特别多,它们也凄凄苦苦的在竹林飞着,啼叫着。

  如果说有哪位写者做到了这种极致的话,那一定是沈从文这个草根,他散文可以用最简单的八个字概括:从心所欲,随物赋形。大学期间,我最为痴心沈从文,从《湘行散记》到《从文自传》,再到各种版本的散文,他的传记,甚至他和张兆和那段爱情《从文家书》,都是我床头桌案的必备。要知道,这些书都是自己从图书馆一个书架一个书架,一本书一本书淘到的,借出来一天天读的。大学开学就从校门口买下了《边城》,一口气把它读完。起先铭记的是他早期的文字《西山的月》,里面最写意的一段文字,到了大学才看到全篇。很希望那些艺者多去看看他的东西。沈从文是草根,一个没读过大学的草根,就是因为这,他的文字才不会束缚,从心所欲,如若学院官方派,走出学校,挣脱那多束缚,草根一下,也会有些许想不到的提升。

  草根就是这样,追求心的自由,过一种写意的生活,便如独孤求败的用剑之道,于草木为剑,无往而不胜。我是草根,一个非艺术草根!

  《边城 湘行散记》读后感(三):初读边城

  书名与作者已知晓很多年,却未成读过一个字。

  今天一口气读完,感触颇多。

  那座小城似乎偏远的不曾出现在我们的字典里,那也是中国很多偏远山村的缩影。正如小说里的每一个人一样,他们的纯朴、善良、热情代表了中国众多农村人。这部小说里不曾出现过一个反面角色。每个人都有值得歌颂的品格。

  翠翠的一生很悲惨但也算幸运。悲惨的是从未享受过父爱母爱带来的快乐,幸运的是有一个非常疼她的祖父。然而这种相依为命在她十六岁的时候变成了孤苦伶仃,这个年纪需要承受的太大了,让人顿生怜悯之心。如果她选择大老也未必是坏的选择,顺顺一家人的良好品质在小镇也是众所周知的。但这个年纪的她虽喜欢二老却羞于表达,这让年老的祖父迂回了好几次也给顺顺家带来了误解,如果翠翠有个妈那结局是不一样的!没有父亲母亲孩子是可怜的,他们对社会的认识会很窄,这让我联想到现在如此高的离婚率。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如果我们在选择的时候慎重些,选择了以后宽容些负责些那会好很多!

  爷爷终究未能在走之前替翠翠找好托付之人,那是他的遗憾。翠翠的爸妈之间的爱情的确值得歌颂,但是他们却是自私的,这样一个生命她从此就想蒲公英一样自由飘落。那种别人追求的自由确是如此的孤单与落寞。翠翠是胆小的,从与爷爷的对白中便可看出,她十分害怕失去爷爷,虽然她也知道并想像过爷爷的离去。

  这座小城的人是如此的善良,得知爷爷去世后都过来帮着这个无法接受的翠翠。顺顺甚至提出先接翠翠去自家住。

  结尾沈先生并未告诉我们二老是否与翠翠在一起了,也许他是想让善良的读者自己去想像,或者,他不忍告诉读者二老不会再回来了,反正我不希望翠翠就这样只身终老!

  《边城 湘行散记》读后感(四):生命在笔端流淌————《边城》那头的田园牧歌

  如果让我说,我会说,果然一切与书与人的交会,都是附丽于因缘际会之下。去年看《汪曾祺散文》,看得我心潮澎湃。澎湃的不是它独到的修饰,而在于它本真的还原。读到他的《茱萸小集》,《泡茶馆》,《天山行色》,读出了游离在城市边缘的自然味。当即便在书的扉页下,写下荷尔德林的这句话:思想最深刻者,热爱生机盎然

  爱书的人都曾有这种体会,那种读至好处的甜,同时也是转瞬即逝的,可遇不可求。以致在后来读到更多的好书,都没有再与这种感觉重逢。但直到再读沈从文,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才真正如期而至

  比如前段时间读到的鲁迅和胡适,确是让我饱览深刻的视角,从而有敦促我“努力加餐饭”的感觉。但读沈从文和汪曾祺,又是另外一种好的感觉。而这种感觉却是更贴近我的心性,它不继续生长、乃至丰满我的理性,而是卸掉我一切思考的模式,把我置于如同真空的自由中,随性而为。

  这种感觉更接近于一种对人性的释放与还原。

  而至于之前我提到的因缘际会,又是恰巧发现沈从文是汪曾祺的老师。两人笔调的清新自然,皆是不约而同地撞击我的心性。就如同我曾经在不知作者的情况下,私自摘抄了几句词,比如“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以及“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这类句子,最后才发现,它们皆出于同一人之笔。

  人与人可有隔膜,但文字却是永恒流动,也是永恒相通的。

  以前高中时,《边城》录入语文课本。我曾艰涩而痛苦地分析过它的艺术美感,它的遣词造句以及它所折射出的时代环境与心愁意绪。

  然而我决计在这次写《边城》的书评时,停止思考,统统将这些条条框框丢开去。所有写下的,就当遂了心性而为吧。

  在我看来,将一篇流动的故事镶上界限,附上定义,根本就是荒唐之举。

  因为我还是一直固执地相信,“理性是一种本能的失去”这句话。曾不知在哪儿摘录了下面一段话,虽忘出处,却甚是触及我心:

  “真正的情感永远无法从反思中真正直接获得。反思是理性,理性只能告诉我们一件事该不该做。而感性的那部分人脑,不知比理性的强壮多少,所以感性能轻易使用爱、恨、冷漠操纵人们的行动。感性动物在人间,人间却是理性的地盘。感性动物在人间,所以那么多人把热爱,留给了感性的黑夜。”

  不得不说,《边城》的最大出处,即是一种纯善的感性,是一颗赤子之心,而这些纯而又纯的东西,来路又皆是沈从文的经历构成。

  用沈从文在书中的话来形容他自己,是再妥帖不过了。“自然既长养他,且教育他。”自然所孕育的人的心性,是纯粹得如同一只小兽物。

  沈从文给自己的笔名,亦如同构成了一幅泼墨山水画:休芸芸,申辰,上官碧,璇若。

  他赋予作品集的名称,也美得如诗如画:《边城》、《长河》、《湘行散记》、《蜜柑》、《石子船》、《虎雏》、《月下小景》、《春灯集》、《黑凤集》、《街》、《废邮存底》、《烛虚》、《云南看云集》。

  于是不难想象,他一生的精致之作,《边城》,更是蕴含了他吮饮了几十年的温柔,用他自己的话讲,是“怀了不可言说的温爱”。

  因自然长年生长了他,于是他便有不事雕琢的品性,与工于细致的笔调。为人温柔敦厚,不拘小节。笔下的世界却是另一片天,清新而精致。

  文一开篇,“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没有精心的铺陈,只手一缱绻,一幅“溪水人家”的画卷就流动开来。这让我想起了10多年前刘烨出演的一部片子,《那山,那人,那狗》。虽主题是反映邮政题材的故事片,然而表达方式却与《边城》颇为相似,皆像是自然孕育下的人与自然孕育下的山山水水的喊话与耳语。

  山路弯弯,晨雾漫漫。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

  边城边城,“边”就“边”在,它长养了一个偷生在时光背后而不问巨细的小城故事。读毕,甚至不知道是何年何月,不知道外界正发生着什么事情,经历着何种变化。正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而这恰是一种“不足为外人道”的感觉。

  碧溪岨下,一个天然雕琢的女孩子,一个温纯敦厚的祖父,一只乖巧聪敏的小狗。隔了一条渡河,河那边是个小城,城中两个精壮少年,将他们青涩的爱慕,连同他们一起,渡过了河边来。自然生长的人,自然孕育的山水,自然滋养的情与爱,皆在自然里淋漓尽致地悄然绽放着。

  而翠翠与傩送的心猿意马,皆随了这小城故事的起承转合,而跌宕起伏于沈氏笔下。

  此处,最惊愕于沈从文描摹内心能力,特别是洞察女子心性的能力,这在文中俯首可拾——

  “但另一件事,属于自己不关祖父的,却使翠翠沉默了一个夜晚。”

  “同时她自己也在心里答着:‘我想的很远,很多。可是我不知道想些什么!’她的确在想,又的确连自己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翠翠温习着两次过节两个日子所见所闻的一切,心中很快乐,好像目前有一个东西,同早间在床上闭了眼睛所看到那种捉摸不定的黄葵花一样,这东西仿佛很明朗的在眼前,却看不准,抓不住。”

  “可是眼睛里像是熟人,却不明白在什么地方见过面。但也正像是不肯把这人想到某方面去,方猜不着这来人的身分。”

  “吃饭时隔溪有人喊过渡,翠翠抢着下船。”

  “翠翠到河下时,心中充满了一种说不分明的东西。是烦恼吧,不是!是忧愁吧,不是!是快乐吧,不,有什么事情使这个女孩子快乐呢?是生气了吧,——使得,她当真仿佛觉得自己是在生一个人的气。”

  这样一些隐藏在句子底里的暗涌,还有很多很多。

  沈从文在文中,并没有硬给予一个“你侬我侬”的你来我往,也没有强加给这山水一个离经叛道的私奔俗事。而是让这些来路不清、去路不明的情愫,在这浓淡寂寞中推来搡去,明暗由天。

  这就牵涉到了我先前,在陈述沈从文的文笔能力时用到的一个词——“洞察”。我说的是,“他善于洞察女子心性”,而没有用“刻画”或者“描摹”。

  曾不知从哪里听来哪个作家说过一句话。在写小说的时候,笔下原意所要雕刻的人物,到最后完全由不得他的笔与思维的掌控,全都鲜活了过来,是爱是恨,是贫是贵,皆凭了他们各自的禀赋,自由生长。

  沈从文笔下的边城小事,正是由了这样的意思。

  而到了我去品评沈从文与《边城》,我之所以命定主题为“生命在笔端流淌”,这一个“流淌”,也蕴含了我全部的用意与心思了。

  整个故事,自然生长了它,而它绽放也好,凋零也罢。它所呈现的一种不事雕琢的姿态,便是对自然最好的回馈。

  从来以为生活可以慢慢吞吞,风景可以好好欣赏。

  至今,

  料想当初傩送“琴声呜咽,泪水全无,只身打马过草原”地离去,悲喜难探。

  料想后来翠翠的心境,恰如这句——“回忆是群聚的云,在没有阳光掩饰的日子里,当我一想起,天空就下起诗。”

  料想遥隔河岸两头,“你不来,我不老”的望眼欲穿。

  全凭了这些料想,故而在我看来,故事尾声,无论这岳云是否归来,都是次而又次的事儿了。

  就像沈从文自己说的那样:“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纪的人。”

  也像三毛说过,“因缘而来的东西,终有因缘尽而别的时候。”

  不是最后的结局是不是合我们的兴致,而是这结局,合不合这些栩栩的生命自然流淌的规律。

  文中也有一些同是栩栩的句子。

  比如这一段——“那么,酽冽的烧酒,从大瓮里用木滤子舀出,倒进土碗里,即刻就来到身边案桌上了。杂货铺里卖美孚油,及点美孚油的洋灯,与香烛纸张。油行屯桐油。盐栈堆火井出的青盐。花衣庄则有白棉纱,大布,棉花,以及包头的黑绉绸出卖。”

  几个月前看池莉的《致无尽岁月》,抄且仅抄了一段话。与沈从文那段比起来,虽然表达的自然程度不及那么高,但是同是深得我兴味的近乎“磨人”的表达——

  “所以长堤街的人只逛江双路六渡桥。大家习惯把江双路六渡桥的绸布商店叫做‘悦新昌’,把妇女品商店叫做‘鸿新’,把新华食品店叫做‘汪玉霞’。他们吃广月吃叉烧肉一定要买冠生园的,吃酥糖吃芝麻绿豆糕一定要买汪玉霞的。”

  后来听说,沈从文天性流露的品性,在步入城市中,如尴尬如窘迫,有意无意地遭致排挤。这种挤兑,从一个侧面来说,是激怒了他身上所有自然的造化,使得他从此天然抵触城市,天然珍爱山水村落。我至此无端想起《城市》里的一句歌词,“人与蝉/蝉与狗/狗与深夜冲撞高出街灯的蛾/所有浮生里万千的脸孔/让我因为你们隆重。”

  所有的繁文缛节在他就是捆绑,所有理性规制在他犹如修饰。他爱且只爱不假思索,爱原始与还原,爱自然与天然,爱随心而为,爱人性的回归。

  因而,边城就是他的一种至高理想。是一个不事雕琢也不致玷污的想往地。

  它不同于浪漫主义者追求极致的自由与激情,比如《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这本书,它是同性作家珍妮特•文森特之作。里面有一句话,我非常喜欢,“我渴望有人至死都暴烈地爱我,明白爱和死一样强大,并且永远地扶持我。我渴望有人毁灭我,也被我毁灭”。但不得不说的是,这是源于一种对欲望的极端释放。

  而沈从文这种,并行不悖于千千万万的可能性之中,他诉求一种原始生命力的张力。这是源于对人性释放后的回归。这些,才是生命的必须。

  《死亡诗社》里有这么一段话,我保留至今——

  “我们读诗写诗,非为它的灵巧,而是因为我们是充斥着热情的人类的其中之一。医药,法律,商业,工程,这些都是至高至贵的理想,是维生的必需条件。但是诗,美,浪漫与爱,却是我们生存的理由。”

  如果恰如其分地换作沈从文口中所出的,那么他在《习作选集代序》中所提及的,便是不能再合适更多。

  “这世界或有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小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对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庙供奉的是‘人性’。”

  走笔至此,才反应过来播放器里一直循环了《岛屿云烟》这首歌,自然地吟唱以致我不觉在这样的写作环境下有任何的突兀。甚至它就应该并入我笔下的篇目中,成为精妙的另一部分。于是即把歌词摘录如下。

  云只是白色的菌种

  在你城外的岛屿满布

  你生生死死的阳光下的阴柔

  而云烟已过

  岛屿依旧

  你停下脚步以便在此奔波

  我的疼爱照著做

  你万万千千的斟酌时的败坏

  坏仔细展开

  云烟已过

  而曝露的不说

  包裹的不留

  而岛屿

  云烟。

  《边城 湘行散记》读后感(五):三年后,终读了沈从文

  3年前的一个晚上,躺在床上和小丫头发短信,提到沈从文。现在想到当时的场景还是会惭愧。那时的我有着一种无以名状的自负,喜欢显摆自己。在学文学的小丫头面前,我便大言不惭的说:沈从文就是茅盾的原名吧。换来的是她的无语,尚不知这样的无知是不是会让女孩觉得可爱,姑且这样认为,毕竟她不是一般的女孩。后来知错之后,便发短信给另一个学文学的朋友,他说:沈从文就是沈从文,他写过边城。

  那时,便很想去读读沈从文。偏又因为许多的事情耽搁了,等到最近才读完。物是人非之后,读书的心境就不一样了。在浮华的城市里,读着安静的书,实在是一种享受。偏偏读完《边城》之后,有那么点后悔。

  我并不喜欢这样的作品,美则美矣,却总是有着说不清的结局。敢爱敢恨的爱情才该是最美的,而翠翠的爱情死于她的做作。死了大佬、跑了二佬,便只剩下孤单一人了。翠翠,一个好女孩,是那种纯的像白纸一般的好女孩,这样的女孩会是所有男人心中的女神。女神太过矜持的话,只能是做作了。还好,耐着性子读完了,没有些许的遗憾。喜欢优美的文字,绵长的故事,沈从文是大师。

  《边城 湘行散记》读后感(六):淡淡如梦

  结局令人淡淡地哀伤,但无法遮盖这篇小说带给人的感悟,对于朴实、纯净、真情、含蓄、直率、勤俭、和平、正直这些为中国农村所拥有的美好一面的感悟。相反,这份哀伤,只是增强了这朴实、纯净、真情、含蓄、直率、勤俭、和平、正直。

  小说写于民国二十三年,那时军阀混战,国内正是缺少一种和平的气氛。作者写出这样一本远离当时现实的小说,将眼光从纷乱的沙场转至朴素的乡村,想必是在召唤,带着对于美好的怀恋与期待。

  翠翠是爱着二老的,从那年端午的傍晚,她与提着只鸭子满身河水走上岸来的他对话那时起。翠翠又是含蓄得不行的,毕竟少女情窦初开,爱情对于她而言是如此朦胧。她的见识不多,基本没看过什么书,见过的人也仅限于那个渡口的过客和她的外祖父。所以,她不清楚爱意味着什么,她该怎么办。她只是本能地羡慕那些过溪的新娘子,本能地脸红羞涩。但,我们知道,翠翠爱上了二老。至于她知不知道,若是我们去问她,想必她会睁着双清澈如水的大眼睛认真地说:“我也不知道呢。”而这本身不就是爱的表示么。我想,沈先生应该也会承认,以传统的观点,女性在爱情上应该是处于被动的低位的。她们静静地等待着心爱的人过来追求她们,她们从来觉得自己的被动以及男方的主动是理所当然的。所以,翠翠一直在逃避什么,却又在等待什么。多少次,我心里激动,我多么希望翠翠在二老过来的时候不要跑,在二老过来跟她搭讪的时候再大方点,至少给二老一点点暗示,让他知道自己对他的感情。只可惜,翠翠不知道怎么表达,或者说因为害羞而忘了表达。这不能不让人觉得遗憾。

  大老是真心爱着翠翠的。其实他或许没死。文中也提到,后来二老去大老遇难的地方找寻他的尸体,可是找了几天几夜也没找到。我想,大老很有可能是故意落入水中装作别人以为他遇难了。而他却游到了另外一个陌生的地方,从此不再卷入与弟弟的竞争中。他既不忍伤害自己的亲弟弟,又不忍舍弃他的爱情,于是他选择了离去。他是一位重情义的兄长,同时也是一个怀柔情的恋人。

  有人说,傩送二老太懦弱,面对自己心爱的女子不敢表达,甚至后来漠视了翠翠。我想,这要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来,二老一直觉得是翠翠那家间接害死了大老,对于自己同翠翠的爱也就掺杂了一些家庭的悲愁,这份爱对于二老而言总不免让他想起自私、不义这些情愫来。这不该归于他的懦弱,我们可以说他想不够开,而换个角度讲,这不也正说明他重兄弟情谊么?二来,翠翠对二老的态度更是让他烦恼。翠翠的躲闪、不接近,或许会让他误解为她不喜欢他。虽然老爷爷跟他说,翠翠欢喜那晚的歌声,可他需要的是翠翠自己的哪怕一点儿回应。只是,遗憾的是,那回应就似黑夜里的萤火虫光,得瞧仔细了方才见得到那个砰砰跳动的炽热的心。而他的那颗本就已经为失兄之痛所占领的心,又岂能轻易地感受到呢?

  老爷爷不想让女儿遇到过的悲剧再次在外孙女身上出现。于是,为了女儿的婚事,可谓想尽了主意,从他与翠翠的谈话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仿佛比翠翠更投入这场恋爱,就好像是他在恋爱而不是翠翠。他的入戏之沉迷,正是他对翠翠的爱之深切。可是,恋爱是年轻人之间的事,他的全身心的投入,真的全是有意义的吗?

  我梦见翠翠和傩送在一起了。他们彼此相爱,本就该在一起的,不是吗?大老在远方又找到了他心爱的姑娘,他们在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二老以为大老终究是会原谅他的,因为大老真爱他的话,不也是希望二老能和翠翠在一起白头偕老吗?而二老也会一直为大老祈祷、祝福,他不会忘掉他的大哥的。

  梦醒了,其实哀伤的故事原来是更美的,不是吗?

  《边城 湘行散记》读后感(七):那里的日与月

  巴老在写这本书时,预定的读者是“本身已离开了学校,或始终就无法接近学校,还认识些中国文字,置身于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以及说谎造谣消息所达不到的那种职务上”的人。我不是他预想中的那种单纯而宽容知道农村是什么的读者。他的要求很难以达到,特别是在把《边城》作为了高考必看书目之后。不知道那些高考学生在粗略地读或者索性拿缩写版的《边城》看时,巴老会是怎么样的心情。

  在怀着被熏陶的心境下,我翻开了这书。不必用什么文学理论去解构小说,只需要一颗单纯的心去体会边城里面单纯的爱憎和哀乐。翻阅这本书时,偶尔会发出轻快的笑声——想象老船长对卖猪肉的媚笑和老船长戴着红花去城里看端午的场景。小说带给我的是美好的氛围,连里面的悲伤仿佛也带上了翅膀浅浅漂浮着。在青山绿水翠竹的环抱中,日子一天天消磨,悲伤也被层层过滤,剩下轻巧的外衣。

  那样的世外桃源离我太远太远,隔着书本隔着文字隔着经验隔着千山万水,只能靠着想象。想象中翠翠黑黑的肤色和更甚的黑眸子,望进去看得到正在荡着的河水波光。紧跟着的一只老黄狗和同样老的银白发色笑容和蔼的祖父 。平淡而快乐的生活,每天渡船,坐在石头上唱歌,烧饭,看日头下山。唯有不大不小的暗恋在姑娘心里梗着,伴着日子渐渐显现。三年前的“大鱼吃了你”在她心里扎根,枝蔓攀爬成如今的少女心事。

  而朦胧的爱情附上了船长沉重的期盼以及天保的去世的份量,一切变得滞重拖沓而无望。就像是一件湿的衣服套在身上怎么也脱不下来一样(突然想起了这个比喻)。以致于后来顺顺父子说,船长人不太好,结婚的事情就于是在二老的淡漠中离逝…

  这是误解造成的爱情破裂。翠翠的扭捏和羞涩 ,王团总女儿的嫁妆深埋在她幼小的心灵。媒人的故意扭曲事实间接催毁了老船长的身体,他越来越着急,而这样也显得越来越卑下和令人不适应感。

  等待,也许是明天也许永远。爱情能在等待中维持多久?早婚的习俗能让翠翠的歌声在渡船两岸萦绕几时?没有结局,只有短暂抑或无限时地守着甚至都没有说出口的约定。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