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五十年代的尘埃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五十年代的尘埃的读后感10篇

2017-12-20 21:06: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五十年代的尘埃的读后感10篇

  《五十年代的尘埃》是一本由唐德刚著作,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5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五十年代的尘埃》读后感(一):《俄国的苍蝇与皮匠》

  人都言此书最大的亮点乃在于《梅兰芳传稿》一章,而我却对《俄国的苍蝇与皮匠》一文印象最深。与书中其他文章相比,唐先生收入此文似有些格格不入。这到不是说文章风格不一,而是唐先生将心底的政治情感悄悄地暴露了一次。一读到作者开始抱怨入苏待遇之恶劣时,便深感民国留美学生中最反共者非唐德刚莫属,此文可为一证。其他人中立场与其相近者,或许还可以加上一个何炳棣。读到结尾果不其然,原来文中描述之见闻与唐先生毫无关联,而是何炳棣之经历,唐先生写作此文,只不过是在玩他最擅长的“口述历史”罢了。

  苏联解体时国内媒体曾言,苏联人一夜之间从富人变成了穷人。对此我一直怀疑,因为在我看来,苏联人其实从未富过,在举国体制之下放了两杆火箭,算不得什么伟大成就,与百姓之生活更无瓜葛。何炳棣几天的苏联经历,对了解苏联普通人的生活状态远远强过阅读他们十年的报纸。所谓一叶知秋,美强苏衰之造化,此中早已酝酿。

  《五十年代的尘埃》读后感(二):《五十年代的尘埃》

  同事何小姐借予我好几本书了,真感谢她热心的分享,又感“书非借不能读”,借来的书优先阅读,因此很快就看完了。

  本人一向将看书作为消遣、闲时的享受,并无写读后感的习惯。然感受了何小姐对于书的热爱及认真,又感受了豆瓣读书网的氛围,以后会尝试将读书感言浅写一二,以融入读书氛围当中,想必也会比之前收获稍丰吧。

  拜读唐德刚所著《五十年代的尘埃》,里面包含了8篇杂文及一些诗。比较喜欢其中的《梅兰芳传稿》,它着重将梅作为一代艺人来写,结合梅的家族的历史及当时社会之形态。唐先生描写人物之外表及性格、言行可谓入木三分,真可当学生之范文来学习。

  摘录片段:《梅兰芳传稿》:兰芳从小便绝顶聪明,更生得明目皓齿,皮肤细腻白皙。最奇怪的是他生得一副谦和脆弱气质,柔和得像一个最柔和的多愁善感的少女。

  从杨玉环到虞姬,这是人类性灵中相反的两面,而兰芳的禀赋中蕴藏着人类性灵最高境界中的无数个极端。无论他模拟哪一种女性美,都能丝丝入扣,达到最高峰。

  《三妇人》:她本已听到了孙男孙女的欢笑声和儿子的说话声,如果她老人家身在其间,多么高兴呀!忽然这砰的一声,万籁俱寂,一切都幻灭了。

  《五十年代的尘埃》读后感(三):《五十年代的尘埃》

  我抄了唐德刚先生在书里记录的一首与雪有关的催眠曲:

  My dear little sweetheart:

  Here lies in front of you

  A field of untreaded snow;

  e careful of each step,

  ecause every step will show.

  读这本书当然是为了封皮上的梅兰芳去的,第一篇《梅兰芳传稿》是被公认的最出色的梅兰芳传记,我读着的时候总是时时想到程蝶衣,两人都擅演虞姬,两人都是男人中的尤物。唐德刚先生的文字,我从《袁氏当国》开始就非常喜欢,北岛的纯白话可能是最炉火纯青的了,而半白话中,唐德刚先生是我所见过最好的了,胡适的白话并不太好,之前读过一个叫做朱健的诗人写的半白话,那真是磕磕绊绊,读得胸口堵得慌。而在唐德刚先生笔下,有白话的易懂和文言的简练,相互契合地非常好,有滋有味,况且有他一贯的幽默,有时更令人叫绝。特别是人物动作的描写,真是只要循着他的描写想象一下,动画就出来了。《梅兰芳传稿》篇幅不长,是个中篇,而需要包罗的内容非常之多(还得介绍戏曲基础知识),跨越的时间是最复杂多变的几十年,因而每句话都丰满耐读,打算过一段再拜读一遍。文中讲到京剧原是下里巴人,昆曲才是阳春白雪,而经过各界名人的追捧和梅兰芳的精湛技艺,使得京剧成为了正统,同样也说到在京城伶人原都是由男人担任,以及男伶怎样地受到两性的追捧。这让我想起一种说法,就是说中国古人其实比现代人尺度要开放的多,男伶是一例,古时妓院的合法存在也是一例,对美的理解也是一例。美,似应是不带性别的。

  后半部分是一个个故事,和吴念真的《这些人,那些事》非常相似,唐德刚先生说他得了朋友的启发,时常用小纸片记录下他经历的或听说的小故事,作为素材,他们都相信那样的以真实故事为基础的故事有一种淳朴的生命力和真实的感动。读《这些人,那些事》以及《五十年代的尘埃》,你会有相同的感受,就是你会觉得那些故事不够经典,因为不是处处精彩,也没有令人拍案的结局,因而当你想把那则小故事摘下来寄给她时都会觉得不满意,可它的感动也正在此,它是真实的,它告诉你,生活就是这样,会有一些时候有一点点的不同,可大多数时候,平平常常。而当你结束后再回头看时,却心里头暖洋洋的,因为你还记着那些时候的一点点不同。我想,之前的经历给我的最大馈赠就是给了我几个念头,我很想去做,原因不会是唯一的,但那种你想要往前的念想一直给你指引,过一份心安理得的生活是我最大的要求,我的那些念想只是为了尝试去得到心安。坚持放弃都是可以的,但是最最不可取的是在坚持和放弃两头徘徊,因而我斩钉截铁选择坚持,任尔东西南北风,我都不会再改变了。来自他人的影响,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她带你到了更多的可能性更大的世界里去了,在那儿,你终会因为曾勇敢走出而获得平静。到那个时候,也许当初为什么来到这里早已不记得,只见到,这块土地真好!

  《五十年代的尘埃》读后感(四):他浪起来可也真够劲 (书摘)

  他浪起来可也真够劲

  拷贝 2009-04-20 21:41

  ……

  清季惟有天津和上海的租界内才有唱皮黄的女戏子。惟当八国联军的混乱期间,天津的女戏子乃乘间入北京演唱而大受欢迎。后来两宫回銮时,当局也就默许了既成事实。女伶既兴,则在北京很多唱青衣的男伶都被那唱青衣兼唱花衫女同行挤下去。在民国初年此种情形尤为严重。于是兰芳在各方怂恿之下,在大名士顾宦的捧场中,也开始唱起花衫来。青衣贴旦是专究唱工的,而花衫则唱做兼重,为投时好,为求雅俗共赏,为与风骚的女同行争生意,则兰芳唱起花衫来,其任务也就益形繁重了。

  为完成这一个繁重任务的第一要义就要举止淫荡。要拼命地「浪」;要浪得入骨三分,要浪得如贾琏所说的「使二爷动了火」。你别瞧兰芳「文秀可怜」,他浪起来可也真够劲。他的女同行想把他挤下去,显然是蜉蝣撼大树。

  当他于民国二年在北京怀仁堂唱「小尼姑思凡」时,华北为之轰动。上自总统、内阁总理、各部总长:……都夹在人丛中挤眉弄眼。在前三排的席次内,你可找到道岸貌然的蔡元培,一代文宗的梁启超,状元总长的张季直。……在「小尼姑」春情荡漾时,你也可看到这批胡须乱飘的老人家们底眉梢眼角也如何地随之秋水生波。

  他这一浪,那一批捧他的文人学者们固然为之心荡神移。而那批头插毛帚,代满清王公贵人而起的新统治者更是想入非非。于是梅郎的命运也随之浮沉曲折进入了新阶段。

  不特此也,那一向视好莱坞大腿如粪土,而却嗜梅剧成癖的美国驻华公使,为艺术而艺术竟也大捧其场来。于是梅郎的博士方巾,这时虽尚远隔万里烟波,而也就隐约在望了。

  …… 唐德刚《梅兰芳传稿》中国工人出版社

  据说这是写梅兰芳最好的一部传稿。整篇读过之后,对这一点更加认同了。

  唐德刚写梅兰芳用了50多页,字字句句都有韵味,但点睛之笔还在这个“浪“上。“浪”字传神透顶!一个浪字,多少妩媚,多少淫荡,多少迷惑,多少苦涩,都跃然纸上了。

  《五十年代的尘埃》读后感(五):“浪”作为一种审美 ---《五十年代的尘埃》

  现在很多很美的词,都被因地制宜的毁掉了了,比如说风流”,“浪”也是。起码在我国的经典传统中《诗经》中,“浪”还是一个比较能坦率表达的情怀

  在《五十年代的尘埃》中,唐德刚先生则对“浪”字重新进行了还原,以梅兰芳先生的表演加以佐证。

  唐德刚在书中如是写道:

  “为完成这一个繁重的任务的第一要义就是要举止淫荡。要拼命的“浪”;要“浪”的入骨三分,要浪的如贾琏所说的使“二爷”动了火。你别瞧兰芳“文秀可怜”,他浪起来可真够劲。她的女同行想把他挤下去,显然是蚍蜉撼大树。

  而书中记载梅兰芳之浪的效果是:

  当他于民国二年在北京怀仁堂唱《小尼姑思凡》时,华北为之轰动。上自总统、内阁总理、各部总长……都夹在人丛总挤眉弄眼。在前三排的席次内,你可以找到道貌岸然的蔡元培,一代文宗的梁启超,状元总长的张季直……在小尼姑“春心荡漾”时,你也可以看到这批胡须乱飘的老人家们的眉梢眼角也如何地随之秋水生波。

  所以,对于梅兰芳本身来说,“浪”本身就该是一种角色的追求,一种对审美的无限趋近。

  当然,小尼姑的思凡之“浪”显然不能与杨玉环醉酒之“浪”相比。同样是浪,却有小巫大巫之别。

  《五十年代的尘埃》书中如是记载:

  在《太真外传》中,你看在华清池赐浴之后,那玉环妃子在百花亭畔,喝的七分醉意,想起那胡须满腮的老头子,不能不使她失望,在那白玉台阶边,她徘徊上下,酒兴催人,情难自已。她双手紧按腰下,懒洋洋的躺在台阶上,眉尖下露出最淫荡的眼光来。

  当然这一切都是梅兰芳的演绎,在这娇滴滴的声音里,舞台下千百个观众都停止了呼吸,千百张“剧情说明书”被人们不知不觉地搓成无数个小球,性子急的男士们这时恨不得一跃上台把高力士推向一边;女观众们也同样地局促不安起来,因为她们知道演这个痛快淋漓场面的不是女性的杨玉环,而是男性的梅兰芳。

  浪已至此,无以附加,兰芳盛名,真其来有自,也难怪梅兰芳在纽约的表演可以谢场15次而掌声不衰。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