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爱的艺术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爱的艺术读后感10篇

2017-12-21 21:57: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爱的艺术读后感10篇

  《爱的艺术》是一本由[美]弗洛姆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3.00元,页数:19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爱的艺术》读后感(一):自我认同应该以自我为基

  本书虽在讲爱,但更深层次是在讲自我,讲自我认同。我们通过"爱"他人来建构自我,实现自我认同,但我们不能依赖于他人,把他人当做建构自我的根基。一旦把他人当做建构自我的根基,自我和他人都成为了对方的奴隶,双方成为了互相侵占的关系,一旦一方丧失,另一方会痛苦不堪。推而广之现实中不只存在将自我建构在他人身上的例子,还有很多人讲将自我认同建立在物品上,群体中等等。既如此,那就放在一起讲。

  基于现代性的问题,如今的人们倍感空虚。我们似乎永远也找不到永恒价值,我们渴望激情,渴望不一样,渴望能让我们获得满足事物,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感受到——我活着。 我们为什么会这样呢?弗洛姆说是因为我们如今面临着更多的选择,这更多的选择意味着我们更加自由了,但是我们其实并不想要自由,我们逃避自由,我们想要傻傻地被决定,希望大多数的问题能有人告诉我们一个正确答案,或者能有一个确定的标准供我们自己做出选择。事实呢,选择只有我们自己能做出,答案也是走过才知道。这里可怕又可悲的是我们没有办法去验证对错,我们活在对错的建构中,无法逃离。我们面向未来,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为未来做准备,我们因此从未拥有当下。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我们感受着挥之不去,永远背负着的那一丝丝的恐惧。 于是,我们选择了群体,选择了他人,选择了物品,选择了无时不在更新的媒介信息来逃避这种恐惧。我们以他人的认同来证明自己,我们用自己所拥有的物品来表达自己,我们转发能刺激别人眼球的信息来强行宣示自己的存在。可是,卸下这些伪装,你又是谁呢? SB君曾宣称自己是某某大学学生,该学校在全球排名前十,然后她说自己有多么多么的荣幸就读于该校云云。这学校有多厉害和你有多厉害有什么关系呢,你是谁? LTQ老是和我讲,他认识谁谁谁,他导师有多厉害,他爸爸多有钱,这些人的存在干你屁事,你自己呢?然后他说,我也很厉害啊,我获得过什么什么奖,我追到的女票多么多么漂亮,我有多么多么帅,我多么多么地有内涵。LTQ似乎永远也明白不了我问的"你是谁"?好像他不借助他以为自己所拥有的事物和人就无法描述他自己。 Bitch小姐是个购物狂,一天到晚买买买,然后在朋友圈里晒晒晒,"你看我这口红好看吗""你觉得我刚买的这个苹果笔记本有木有设计感""我有这么多名牌产品是不是显得我很有品味",哦,你是显得很有品味,可是你是谁? 以上诸君皆不知自我为何物,小时候他们依赖父母,将自己建构于父母之上,他们觉得自己应该从父母那里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他占有了父母。长大了有了另一半,他们依然觉得自己应该从另一半那里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他们占有了另一半。等生了孩子,他们通过孩子的表现来证明自己,他们以占有孩子为骄傲,为自我满足的来源。如此循环。 可是,以上的事物和人都是不牢靠的,外物和人从不为自己所拥有,虽然我们都努力地去尝试拥有。外物和他人的易逝和不确定性的丧失正是那些将自我建构于他人和外物身上的人所产生恐惧的原因。一旦我们将自我认同建构于外物上和他人身上,我们就无可避免地想永久占有外物和别人,同时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不得不出卖自我,如此循环,我们为了不断地拥有外物和他人,我们不断地丧失自我,直到我们被他人品尝尽,被外物所耗竭,直到我们把他人品尝尽,把外物耗竭。当我们把自我建立在外物和他人身上,一旦外物和他人不在了,我们就会痛苦,我们越是依赖这些外物和他人,一旦这些外物和他人不在了,我们就越是痛苦。导致我们痛苦的并不是这些外物和他人的失去,而是伴随着这些外物和他人失去的自我的失去,因为我们把自我建立在这些外物和他人身上。 如何避免这种循环,那就是回归自我,探索自我就像挖矿,而这矿似乎永远不竭,或者说这辈子肯定够用了。将自我认同建构在自我身上,就不再过度依赖外物和他人,不再病态式的需要安全感,因为找到自我并以之为依靠的人没有那一丝丝挥之不去的恐惧。当然,并不是说让我们都摒弃外物和他人,只是说找到了自我并以之为依靠就让人脱离了自己与外物和他人的病态关系。

  《爱的艺术》读后感(二):真正的爱是博爱,它是一切爱之基础

  最近一段时间,偶尔的时候,会反思什么是爱,爱情是什么。因此,找出了这本之前买的《爱的艺术》,这两天空闲把它读了,启发也很多,而且更多的是哲学上的接近本质的内容,相比于之前大多都是从文学的层面对爱情思考,弗洛姆的这本《爱的艺术》很理性,跟随着弗洛姆的逻辑,对爱有了更本质的认识。最近生活的也比较忙碌,创造性的思维比较贫乏,因此写的以下内容多为作者的原意,是我在这本《爱的艺术》中感到很好的部分。

  1、 爱情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回答

  对于弗洛姆在本书的第一个大点,不得不说,我是十分赞同的。大概在一段时间以前,我慢慢能够客观分析自己的时候,就发现,对于自己而言,爱是生命中重要东西,是生活的最高意义日复一日的忙碌,按照社会的规则前进,自己也是这盘棋中的一颗棋子,意识不到更本质的东西,直到有时候,当爱降临,整个世界都充满了阳光生命力和创造力,身边的一切都变得有意义,才意识到,之前的自己,不过是一颗漂泊的种子,一直没有遇到能够降落的爱的大地。而对于那些把众人眼中的功名利禄当作人生抱负的人来说,他们的忙碌和物质追求,归根结底,是为了让内心感到舒服,这样的感觉,其实根本上就是爱。因此,人们的生活,最本质也是最高贵的追求,是爱。

  弗洛姆指出,人类恐惧的根源在于孤寂感,因此人们最大的需求是克服孤寂感。对于这个,他列举了三条人们常用的解决手段:A、纵欲,这个只能是暂时的;B、同一化,康德对于平等的概念解说的很好:“人永远不应该是实现他人目标的工具,人本身,就是一个目标,而不是他人的工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所有人都是一样的”。然而当今资本主义社会,为了消除人们内心的孤独感,对平等的概念进行了曲解,平等被当成了“一个模式”,现代化的大规模生产要求产品规格化,社会的发展也要求人的规格化,人们最好按照一样的规则去生活,读相同的文字有相同的思维观念等等,这样通过的同一化达到了一个刻板的人与人的结合,其实只是一种假统一,假结合。C、创造性劳动,如同艺术家和手工业者,这时候,在创造的过程中同创造对象合二为一,人同世界一致。

  总之,无论上述哪一种,都不是真正意义上消除孤独。

  2、 积极活动

  爱情是一项积极的活动,它可以使人克服孤寂和与世隔绝感,但同时又使人保持对自己的忠诚,保持自己的完整性和本来的面貌。在爱情中出现了两个生命合为一体,却依然保持两体的怪现象。

  这里,积极的活动,指的是产生积极性的根源。有的人因为内心无法适应空闲成为工作狂,或是为了升官发财的努力,这样的积极性其实是一种消极性,因为他是受外力的驱使,是一个受苦的人,而不是一个行动的人。

  另一方面,一个沉思默想的人,这种高度集中的禅坐才是最高的积极性,是灵魂的积极性,只有那些内心自由和独立的人才能做到这点。

  一个人在积极的情绪支配下行动,就是所谓自由。斯宾诺莎最终得出的结论是,美德和控制自己是一回事。妒忌、野心和贪婪热情和狂热,相反爱情是一种行动,是运用人的力量,这种力量只有在自由中才能得到发挥,而且永远不会是强制的产物。

  因此,爱情是一种积极的情绪,而且,它首先是给而不是得。

  对于有创造性的人来说,给是创造力的最高表现,恰恰通过“给”,我才能体验我的力量,我的富裕,我的活力。体验到生命力的升华。因此,“给”比“得”更愉快,通过它表现了生命力。

  给的最重要范畴不是物质的范畴,而是人与人之间的范畴。把自己内心有生命力的东西给予别人,同别人分享他的欢乐兴趣理解力、知识幽默悲伤。通过这种给,丰富了他人,也提高了自己的生命感,双方都会因为唤醒了内心的某种生命力而充满快乐,这一点表现在爱情上就是:没有生命力就是没有创造爱情的能力。如马克思所言:如果你想对他人施加影响,你必须是一个能促进和鼓舞他人的人。

  爱情的积极性除了“给”,还有几个基本要素:关心、责任、尊重和认识。

  关于尊重,就是要努力的使对方能成长和发展自己,如果爱他,就应该感到和他一致,而且接受他本来的面目,而不是要求他成为我希望的样子,这就相当于把他当作使用的对象了。只有当自己达到独立,不想控制和利用别人,这种情况下,尊重才成为可能。人们只有认识并了解对方,才能真正的尊重对方。

  在爱情中,在深入对方中,我找到了自己,发现了自己,发现了我们双方,发现了人。爱情是认识生命的途径。

  记得曾经喜欢的一个作家:保罗科埃略,几乎看了他的全部书籍,其中他也经常提到,通过爱情,可以了解和探寻到生命的本质。

  3、 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爱

  母爱是一种消极的体验,它让人感到:我被人爱是因为我是我,我有被人无条件爱的资本。

  而事实上,在这个世界上,你若想被他人爱,必须要有生命力和一些优秀地方

  不成熟的爱是一种被动的爱:“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而成熟的爱,是一种能够主动的爱的能力:“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这一点想明白了真的很有意思,也非常有道理

  4、 爱的对象

  爱首先不是同某一个人的关系,而更多的是一种态度性格上的一种倾向。这种态度决定一个人同整个世界,而不是同爱的唯一对象的关系。如果一个人只爱他的对象,而对其他人无动于衷,那么他的爱就不是真爱,而是一种共生有机体的联系或是一种高级意义上的自私真正的爱情,会让人感受到:“通过你,我在你身上爱所有的人,爱世界,也爱我自己”。

  也就是升华到了博爱。弗洛姆说:一切爱的形式都以博爱为基础。正如《圣经》里的主题:爱人如己。

  博爱的基础是认识到我们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有共性的,本质是相同的,相通的。这一点我之前也有过感悟,写在另一篇随笔《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里面。近来,这种感悟也越来越深刻了,在此就不详细说了。

  5、 性爱

  在这里,弗洛姆先说,人就其本质来看都是一样的,我们从生命的本质出发去爱对方,并去体验对方的本质,我们既是整体的部分,又是整体,因此实际上爱谁都一样。爱不光是对对象的情感,更是一种意志、诺言。所有的男人都是亚当的一部分,所有的女人都是夏娃的一部分。

  而后,弗洛姆又说,尽管如此,我们每个人又都是只存在一次、不可重复的生命。从我们都是一体的意义上来看,我们能从博爱爱每一个人;但从个性的角度看,爱情的成分只能存在于特定的个别人,而不是所有人了。

  前者,即博爱,表明了一种意志;后者,即特定的爱,表明了一种个体间的吸引力。最后,弗洛姆也没有说到底那种才是正确的,于是给出了一个模棱两可的结论:真理既不在这边,也不在那边。

  6、 自爱

  自爱不是自恋,可以说,这两者其实是对立的。

  自爱,是了解自己,或者说是接纳自己,接纳自己的优点、以及缺点。一切有能力爱别人的人必定也爱自己。自爱的人往往更自信,并且能够接纳别人的不足以及承认自己的不足。而自恋的人反而是太不爱自己,不能包容自己的缺点,所以对于他人也会有敌意,不能接纳别人的冒犯,因为根本上是不能发自内心的认可自己。这里也说的很好。

  爱克哈特有一句格言精辟的总结了自爱:“你若爱己,那就会爱所有的人如爱己。你若对一个人的爱少于爱己,你就无法真正爱自己。如果你一视同仁爱所有的人,包括你自己,你就会像某个人那般爱他们,这个人就是上帝和人”。

  7、 爱情及其在当代西方社会的衰亡

  这一篇章的内容让我想到另一本书,《爱欲与文明》,作者马尔库塞同弗洛姆一样,也是法兰克福学派的人物。

  首先,这部分思想的前提是:每一个在特定社会生活的人的爱的能力取决于这一社会对这个人的性格的影响。在这个大前提下,他们探讨了当今西方社会对人们的精神状态以及爱情的影响。

  当下的资本主义的政治自由和以市场调整一切经济活动,出现了资本统治劳动力,无生命的物体要比劳动力、人的才能和一切有生命的物体价值要高。同时资本主义需要大批能在一起不遗余力工作的人,结果使得现代人对自己、对同代人和对大自然产生了异化。也就像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一书中描绘的那副样子:“营养充分,穿戴讲究,性欲得到满足,但却没有自我,同他同时代的人也只有表面的接触”。现代人的幸福就是享受,就是满足消费和同一群人同化的要求,没错,就是这样。至于爱情,当然也符合现代人的社会性格,几乎所有人都恋爱、结婚,但并不是都能够接近爱,相比于爱情本身,如今的人们,更侧重的是结伴的精神,爱的发展被异化成了强调相互之间的包容与配合。

  发达的科学技术解决的仅仅是工业生产的问题,却未能解决人的问题。他们的目标是尽可能多的生产和消费,而要使人能够具备爱的能力,就一定要把人的发展看做是社会的最高目标。

  另外,这两本书都对弗洛伊德的一个理论提出的异议:“力比多(性欲)是一切的源动力,爱情是性吸引力的产物”。弗洛伊德仅仅从生理学的层面阐述,对于爱,他分析的并不够深刻。因此很多在婚姻和性生活方面得到充分满足的男女并不因此而感到幸福,他们甚至会感到痛苦,这是因为,人们本能的欲望,不是性欲,而是爱欲,爱欲没有得到释放和满足,人就不会获得幸福。正如《爱欲与文明》中表达的,西方文明在今天已经发展到极点,然而文明进步的加速也伴随着不自由的加剧,可见,高度文明的昂贵代价是人的不自由和对生命本能、对自我升华了的性欲、爱欲的压抑。所以,反抗现代西方文明首先必须消除对人的本性的压抑,解放爱欲。

  8、 几种常见的假爱情

  作者叙述了大概五六种,不过我只列举一种,因为对我来说似乎遇到过。

  这个假爱情的形式常被人们称为“伟大的爱情”,在小说和电影里居多,像一种偶像化的爱情,一个没有达到产生自我感觉高度的人(这种自我感觉的基础是创造性的发挥自己的力量)倾向于把自己所爱的人神话。他同自己的力量异化并把自己的力量反射到他所爱之人的身上,他所爱之人被当做一切爱情、光明和祝福的源泉而受到他的崇拜。这种偶像化的爱情开始时的特征是爱情体验的强烈性和突发性,它常常被看作是真正的和伟大的爱情。

  9、 真正的爱情

  爱情只能产生于这样两个人中间,两个人都从他们生存的圈子里跳出来并相互结合,同时他们各自又都能脱离自我中心去体验自己。只有这种“中心体验”才是人的现实,才是生活,才是爱情的基础。这样体验到的爱情是不断的挑战,这种爱情不是避风港,而是一种共同的努力、成长和劳动。如果两个人能从自己的生命的本质出发,体验到通过与自己的一致,与对方结成一体,而不是逃离自我,那么在这样的基本事实面前,就连和谐、冲突,欢乐和悲伤这样的东西也就只能退居第二位了。

  “爱情的存在只有一个证明:那就是双方联系的深度和每个人所爱之人身上的活力和生命力。这也是我们所能看到的爱情的唯一成果”。

  10、掌握爱情艺术的必不可少条件

  首先,获得爱的能力的主要条件是克服自恋。同自恋相反的是客观性,客观性就是对人和事物抱有开放的态度,能实事求是的看待事物。这个意义上客观性就是能够从表面深入现象核心的实现主义,同自恋相反,客观性的基础不是与外部世界毫无关系,而是有强烈的联系。

  能进行客观思考的能力就是理智,以理智为基础的感情是谦恭。

  因此,在爱的艺术的实践上表现在:能否学会爱取决于人的自恋程度和能不断培养自己的谦恭、客观性和理智。我们应一辈子为此而努力。

  其次,爱的能力取决于我们本人的成熟程度。这种脱离自己、诞生和成熟的过程需要另一种品质作为必不可少的条件,那就是:信仰,爱情是以信仰为基础的。

  原文的词语叫做:believe,我想这个词可能比翻译成的信仰更好,更能表达出本意。

  在爱情上,合理的信仰不是信仰什么东西,而是一种确认,它是以自己的经历、对自己的思想、观察和判断力的坚信不疑为基础的,我们相信一种思想,因为它是我们自己观察和思考的产物。合理的信仰牢牢扎根于创造性的智力和情感的积极活动,产生信仰需要勇气,也就是要能承受风险和准备受到的痛苦和失望,可以通过生活的点滴小事来建立信仰。爱一个人就是要献出自己,而不期待得到回报,但相信自己的爱一定会唤起对方的爱,合理信仰的基础是我们自己的生产力。

  总结

  弗洛姆越认识到自己内心对爱的能力的障碍并克服这些障碍,他就越把爱的能力当做一种感性的需求来实践,在他人生的最后十年,他把爱的能力体验为是一种爱其他人的需求,只要有可能,他就满足这一需求。就像他说的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而不再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

  弗洛姆谈了爱情,也就是存在于每个人本质之中的最深的需求。分析爱情的本质就是确认今天已经很少能体验到的爱情,同时又要批判造成此种现象的社会条件,最后,相信爱情能够从一种个别现象发展为普遍。

  前些天读了渡边淳一的两性随笔,渡边淳一的一生追求的主要是一种绝对的爱,他认为现代的婚姻制度是对爱的破坏,所以写的很多小说都是关于这方面的。对于渡边淳一,我不是很赞同他的这些,尤其是同弗洛姆比较起来,觉得相差了很远,渡边淳一似乎是情欲的奴隶,而不能够在其中升华自我。接下来的闲暇时分,我想读阿兰德波顿的《爱情笔记》和克尔凯郭尔的《爱之诱惑》,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感慨和启发。

  写这篇书评的时候,刚好是2015年的最后一天,也希望在新的一年,我会变得更谦恭、客观和理智,更深入理解本质的自己,学会更好的爱他人和爱自己。

  H.S.Fontana

  20151231

  《爱的艺术》读后感(三):成熟的人-父性和母性的共同体

  父亲的原则是:“我爱你,因为你符合我的要求,因为你履行你的职责,因为你同我相像。”父亲的爱是有条件的爱。

  正如同无条件的母爱一样,有条件的父亲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

  消极的一面是父爱必须靠努力才能赢得,在辜负父亲期望的情况下,就会失去父爱。

  父爱的本质:顺从是最大的道德,不顺从是最大的罪孽,不顺从者将会受到失去父爱的惩罚。父爱的积极一面也同样十分重要。因为父爱是有条件的,所以我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赢得这种爱。与母爱不同,父爱可以受我的控制和努力的支配。

  婴儿无论从身体还是心理上都需要母亲的无条件的爱与关怀。

  六岁左右,孩子就需要父亲的权威和指引。母亲的作用是给予孩子一种生活上的安全感,而父亲的任务是指导孩子正视他将来会遇到的种种困难。

  一个好母亲是不会阻止孩子成长,也不会鼓励孩子求援的。母亲应该相信生活,不应该惶恐不安地把她的这种情绪传染给孩子。

  她应该希望孩子独立并最终脱离自己。

  父爱应该受一定原则支配并提出一定的要求,应该是宽容的,耐心的,不应该是咄咄逼人和专横的。

  父爱应该使孩子对自身的力量和能力产生越来越大的自信心,最后能使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从而能够脱离父亲的权威。

  一个成熟的人最终能达到他既是自己的母亲,又是自己的父亲的高度。

  他发展了一个母亲的良知,又发展了一个父亲的良知。

  母亲的良知对他说:“你的任何罪孽,任何罪恶都不会使你失去我的爱和我对你的生命,你的幸福的祝福。”

  父亲的良知却说:“你做错了,你就不得不承担后果,最主要的是你必须改变自己,这样你才能得到我的爱。”

  成熟的人使自己同母亲和父亲的外部形象脱离,却在内心建立起这两个形象。

  同弗洛伊德的“超我”理论相反,人不是通过合并父亲和母亲,从而树立起这两个形象,而是把母亲的良知建筑在他自己爱的能力上,把父亲的良知建筑在他自己的理智和判断力上。

  成熟的人既同母亲的良知,又同父亲的良知生活在一起,尽管两者看上去互为矛盾。

  如果一个人只发展父亲的良知,那他会变得严厉和没有人性;如果他只有母亲的良知,那他就有失去自我判断力的危险,就会阻碍自己和他人的发展。

  《爱的艺术》读后感(四):你以为的爱,常常是被爱。

  爱情,是人类亘古不变的主题。无论是文学作品、影视作品还是艺术作品,都围绕着“爱”这一经典主题。有人说,爱是生命的源泉。爱究竟是什么?怎样才能爱人爱己?怎样让生命之花绚丽绽放?《爱的艺术》告诉我们:爱是给予、爱是付出、爱是人格的发展和完善、爱是一门艺术。如果爱是一门艺术,那我们是否可以作为能工巧匠学习爱的技巧。

  1.你以为的爱,常常是被爱。

  quot;爱"在影视作品中司空见惯,“我爱你,你爱她,她又爱着他”,失去爱的人,痛哭流涕、伤心欲绝、疯疯癫癫。如果把爱换成需要,故事情节依然成立。多少人在说着“我爱你”的时候,其实想表达的是“我需要你”。多少人在说着“我爱你深入骨髓的时候”,其实想表达的是“离开你我不能活。”多少人在爱人移情别恋后,转而因爱生恨、反目成仇。这是爱吗?如果是,那么灵魂越孤独、生命越寂寥的人更需要“爱”。婚姻要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之上,可现世的婚姻,掺杂了多少需要。所以,我不敢轻言爱。

  2.先爱自己,再爱别人。

  有一种父母对子女的“爱”,叫做“为了你我可以付出一切;有一种女人对男的“爱”叫做“别离开我,没有你我活不下去。”看似感人至深,实则暗藏隐患。爱自己和爱别人一定是对立的吗?爱别人就不能爱自己吗?为了爱别人所以先爱自己好吗?爱是自我边界的扩展,人如果不爱自己,怎么爱别人。爱不是舍弃一切、委曲求全、牺牲生命,爱不是刻意地表达和证明。爱是顺其自然,爱是细水长流,爱是相濡以沫。爱不是对着蔚蓝的大海深情地呼喊“我爱你”,也许爱只是清晨你朝向我的一个微笑,爱只是你为我递过的一杯热茶,爱只是平淡生活中的嘘寒问暖。爱不是为了你舍弃面包和鲜花,爱是为了你,我愿意去征服星辰和大海。

  3.爱不是爱情。

  年轻人的生命中,似乎爱情占据了生命的全部。爱不只是爱情,爱更多的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结。受到媒体的影响,我们更容易把爱情当成爱。父亲深沉稳健的爱、母亲温柔细腻的爱、君子之间淡如水的爱、师长关心呵护的爱、陌生人善意微笑的爱、婴儿深情依恋的爱,无一不在诉说着:爱无处不在,爱伴随你我。理性的爱是深沉的,感性的爱是热烈的。有谁能体会,再见到那个人时,天雷勾地火,内心的悸动与狂喜,从此,再也没有任何语言能描述我身体和灵魂的体验。

  4.爱不是我需要苹果,你却给我香蕉。

  爱的方法与技巧很俗,无非就是“投其所好”。爱不是我需要苹果,你却给我香蕉;爱不是我需要鲜花,你给我钻石;爱不是我需要拥抱,你给我问候。太多时候,我们用着爱自己的方式去爱别人,殊不知,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着不同的爱好和需求。你所喜欢的,也许正是他所厌恶的。你所付出的,也许是她根本不需要的。世界上没有所谓的“坏男人”和“坏女人”,你所以为的致命的毒药,却是他人眼中醇香的烈酒。

  看完《爱的艺术》,我不敢轻言说爱,我不敢再追逐爱,我不敢再享受爱。爱何其神圣,以至我暂时无法拥有。爱何其不已,以至我终其一生参禅领悟。爱何其荣耀,爱上你,我愿同你一起分享我的生命之光;爱上你,我愿披上铠甲去征服星辰与大海;爱上你,我们的生活就是价值不菲的艺术品。爱上你,我如出生的婴儿,看一切美妙。

  《爱的艺术》读后感(五):流行爱文化中的一阵清风

  之前在知乎上看到过一个问题,为什么现在很多优质的单身大龄女青年找不到合适的另一半。这些女孩子学历高、薪水丰厚,相貌姣好,但是没有一段美满的感情。有的人将它归结于虚无缥缈的缘分,有人则猜想他们性格有某种缺陷,比较刻薄一点的甚至直接指出这些女孩自视过高对自己错误定位。

  不过我觉得,这个问题本身这么问就有一些问题。题主大概默认了”优质”女性没有伴侣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可是,一个人能不能得到爱情,本来就不取决于TA是否符合社会价值体系中所谓的优质标准,优质这样的字眼,多少有一种把人看作商品的味道,而这差不多可以说是和健康的爱情背道而驰的。事实上,一个人的感情生活能否健康可持续更多的取决于一个人爱的能力。

  “爱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全身心投入的感情。恰恰相反的是,这本书要告诉读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的、真诚的、有纪律的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爱需要学习吗?是的,爱的能力是一个被长久忽视的概念。在现在的流行文化中,爱是一个很廉价的词语。爱是矫情的青春电影,爱是烂俗的言情小说,爱是索取无度,是痛苦纠缠,是患得患失。关于爱情的歌曲中吟唱着背叛和伤害。爱的定义没有门槛。

  大多数人认为爱情首先是能否被人爱,而是自己有没有能力的爱。更多的人认为爱情是一个对象问题而不是能力问题,也就是说他们认为爱的困难关键在于找到爱或被爱的对象,仿佛只要有了合适的对象,就一定能够有成功的感情。

  但是,爱是一种需要能量的行为,一个内心贫瘠的人不可能有一段健康的感情。而爱的能力则是告诉你你该如何有效率的安排有限的精力以及如何补充心灵的能量。

  爱的艺术,才是我们需要终身学习实践的科目。

  《爱的艺术》读后感(六):爱情的可贵,恰恰是知其难而去相信丨《爱的艺术》笔记

  五一假期即将结束,做了一场读书会、差不多看完《四重奏》、跑了一次八公里的室外跑,还有读完了这本弗洛姆的《爱的艺术》,假期开始前和书店咖啡区一同事约定一起读,其实无非是解答或验证我们共同的疑惑:为什么我们需要爱,或者爱延伸出来的种种,一个个体需要另一个个体的陪伴,到底是人生之为人的无奈还是懒惰。尽管针对这些问题,这本书给了更多的“断言”而非“推论”,但或许让我去承认我曾经不断质疑的事实般的论点:爱情的可贵,恰恰是知其难而去相信。

  下面是这本书我的重点标记,分享给大家:

  “人不是通过合并父亲和母亲,从而树立起这两个形象,而是把母亲的良知建筑在他自己爱的能力上,把父亲的良知建筑在自己的理智和判断力上。成熟的人即同母亲的良知,又同父亲的良知生活在一起,尽管两者看上去互为矛盾。如果一个人只发展父亲的良知,那他会变得严厉和没有人性;如果他只有母亲的良知,那他就有失去自我判断力的危险,就是阻碍自己和他人的发展。”

  “如果一个人只爱他的对象,而对其他的人无动于衷,他的爱就不是爱,而是一种共生有机体 联系或者是一种更高级意义上的自私。”

  “弱小是一种暂时状态,而自力更生,走自己的路的能力是普遍的持续状态。”

  “大多数的母亲有能力给予“乳汁”,但只有少数的母亲除乳汁外还能给予“蜂蜜”,她不仅应该是一个好母亲,同时也应该是个幸福的人——但这一目标只有少数人才能达到。

  “一切有能力爱别人的人必定也爱自己。原则上爱自己和爱别人是不可分的。真正的爱是内在创造力的表现。包括关怀、尊重、责任心和了解诸因素。爱不是一种消极的冲动情绪,而是积极追求被爱人的发现和幸福,这种追求的基础是人的爱的能力。”

  “事实上现代人很像休克斯勒尔在他的《美丽的新世界》中描述的那副样子:“营养充分,穿戴讲究,性欲得到满足,但却没有自我,同他同时代的人也只能表面的接触,”现代人的宗旨正如休克斯勒尔简明扼要的总结的那样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或者是“今日,人人幸福”的颂词。现代人的幸福就是享受,就是满足消费和同一群人同化的要求。”

  “所有这一切无非是表明这两个人的关系如上了油一样毫无摩擦,但这两个人一辈子都会互不了解,永远达不到“中心关系”,而是相敬如宾,只有尽力使对方舒适而已。这样的爱情和婚姻概念人的自私看作爱情和依赖。”

  “造成精神病态爱情的基本条件是“相爱的”一方或双方都牢牢地抓住父亲或母亲的形象,并把他以前对父亲或母亲怀有的情感。期待和恐惧成年后都转移到“所爱者”身上。”

  “爱情只能产生这样两个人之间,这两个人都从他们生存的圈子里跳出来并相互结合,同时他们每个人都又能脱离自我中心去体验自己。”

  “我这里还要补充一点,那就是不仅要逃避无聊的谈话,而且还要避免同不三不四的人来往。我这里指的不仅是要回避那些有破坏性的凶恶之人,应该回避他们,因为这些人会使人消沉和压抑,而且还指那些内心无生命力的人,那些思想和谈话都没有内容的人,这些人不是在谈话而是在闲出来。”

  “能进行客观思考的能力就是理智,以理智为基础的感情是谦恭。我们只有摆脱了童年时代妄图得到全知、全能的幻想,才能有客观性和运用自己的理智。”

  “合理的信仰是扎根于自己思想或感情体验的一种坚定的信念。合理的信仰首先不是信仰什么东西,而是一种确认,这种确认是符合建筑在自己真实经历上的坚定和信念。”

  “思维、感觉、看和听的活动中保持清醒、警觉和开放的状态是学会爱的艺术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要是人具备爱的能力,就一定要把人的发展看作是社会的最高目标。经济机器应该为人服务,而不是相反。应该要使人有能力去分享劳动经历,而不是参与赢利。”

  “天真的、孩童式的爱情遵循下列原则:“我爱,因为我被人爱。”成熟的爱的原则是:“我被人爱,所以我爱人。”不成熟的、幼稚的爱是“我爱你,所以我需要你。”而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爱的艺术》读后感(七):爱是一种能力——《爱的艺术》读后感

  弗洛姆说,

  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

  全部人格,

  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性倾向,

  那么,

  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

  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

  如果不能真正

  谦恭

  勇敢

  真诚

  有纪律性地

  爱人,

  那么,

  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里,

  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爱的艺术》读后感(八):爱也是一种能力

  《爱的艺术》中谈及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的章节被选进了人教版的高中语文课本中,曾经语文课感到无聊时便会抛下老师的进度自己看书,也包括反复看课本中的文章,于是这篇选文被我通读若干遍直至了解和思考了其中每一个观点,对于本书的宽厚温和的态度和严谨而又感情的叙述方式,自是非常认同的。而后再在李银河的作品中看到此书文章的引用和分析,以至于对本书声名如雷贯耳。

  我十分认同《爱的艺术》中对弗洛伊德的对于性和情的极端的观点的分析与反驳,Fromm的观点更易于人们接受,如爱情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回答,孤寂感是每种恐惧的根源,而人们相爱和结合是为了解除这种孤寂感。要求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结合是人内心最强烈的追求。

  曾经在对爱怀有自私的己见时,指责对方说,你认为的爱,不是为了我好,而只是满足你自己对爱的需要。我说过爱情是各取所需,你的付出只不过是索取你的所需而已。而我自己没有意识到的是,这本身就是人性所致,人皆使然,所以一味的纠缠爱的原因和本质,不如让自己学习爱自己和爱人的能力,放下自己所有的自作聪明,以很二的姿态相爱吧。

  《爱的艺术》读后感(九):爱原来需要学习

  我们总在爱的周围徘徊,总在爱与被爱间纠结,总在不断作出选择……有时我们也会一时兴起想想到底什么是爱,却不曾问问自己,我们真的会爱吗,我们口中的爱真的是爱吗?

  爱是最美好的词,最浪漫的事……

  爱,与生俱来吗,我们都具备爱的能力吗,爱需要学习吗

  看过弗洛姆的小书,你会知道,原来爱真的需要学习

  我们真的可以问问自己我们都成熟吗

  弗洛姆说,不成熟是: 我爱,因为我被人爱

  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

  而成熟是这样的:

  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

  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爱的艺术》读后感(十):理想主义的爱情

  “爱情只能产生于这样两个人中间,这两个人都从他们生存的圈里跳出来并互相结合,同时他们每个人都又能脱离自我中心去体验自己。只有这种“中心体验”才是人的现实,才是生活,才是爱情的基础。这样体验到的爱情是不断地挑战,这种爱情不是避风港,而是一种共同的努力、成长和劳动。如果两个人能从自己的生命的本质出发,体验到通过与自己的一致,与对方结成一体,而不是逃离自我,那么在这样的基本事实面前,就连和谐、冲突,欢乐和悲伤这样的东西也就只能退居第二位了。”

  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与Fromm笔下的“当代西方社会”并无二致,一个同样以生产消费为最高准则,以商品交易和金钱价值衡量一切的社会。因此,在这样的社会中,爱情的失落和各种虚情假意的大行其道也不足为奇了。而弗洛姆在本书中所做的批判,也势必会引起各种激烈的拒斥和反弹,就如同精神病人对自身病症的否定和歇斯底里的暴怒一样。

  人需要与自身之外的世界相联系,而消极自由本身把个人变成孤立的存在,利用爱与劳动此类自发性才能解决个性的诞生与孤独的痛苦,并建立内在权威。Fromm真是一个有爱的人。

  可是这种理想主义爱情在物欲横流的社会还存在吗?我对此很悲观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爱的艺术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