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爱的艺术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爱的艺术读后感精选10篇

2017-12-13 21:2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爱的艺术读后感精选10篇

  《爱的艺术》是一本由(美)弗洛姆著作,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简裝本图书,本书定价:14.00元,页数:17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爱的艺术》读后感(一):Short quotes on the Art of Love

  【美】艾利希·弗洛姆著:《爱的艺术》,赵正国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8年版。(社会心理学

  Keywords: 给予 关心 责任 尊重 了解

  人天然具有理性;他是能够意识到自己存在的生命。……对自身作为一个单独实体的意识,对自身短暂生命历程的意识,对自己无意志而生、反意志而死的事实的意识,对他会先于自己所爱的人而去或者自己所爱的先于自己而去的意识,对自身孤独与疏离的意识,对自己处在大自然与人类社会中无力感的意识,所有这些都使他孤独、破碎的存在变成无法忍受的牢狱。如果他不能把自己从这样的牢狱中解放出来,如果他不能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同他人、同外部世界沟通起来,那么他就会发狂。(13)

  孤独的感觉是所有焦虑的根源。疏离,就意味着被切断了所有跟外界的联系,这样的人也就不能发挥任何人类的力量。……疏离还造成了羞耻和负罪感。这种体验在《圣经》中表达过。……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并未通过爱而重新融合——这就是羞耻的根源,同时也是负罪和焦躁的根源。(14)

  人类最深层次的需要是克服疏离感,是逃离孤独监狱的需要。(14)

  人类越是脱离原始的纽带,就越疏远自然世界,而寻找摆脱孤独的途径的需要也就越是强烈。(15)

  人在创造过程中将自己与世界结合起来。但这一点只适用于创造性的工作。……劳动者成为机器或官僚组织的附属品,他不再是“他”了——因此,除了顺从一致以外不再有什么和谐结合。……对人类存在问题的真正全面的回答是要在于人际和谐,在于彼此之间的融合,在于爱。(20-21)没有爱,人类一天也不可能存在。(21)在精神性(psychic)的共生结合中,两者的身体是相互独立的。但在心理上,却存在着一样的依恋模式。(21)

  共生性结合(symbiotic union):共生性结合的消极形式是屈从,或者用医学术语来说,就是受虐狂。受虐狂通过把自己变成其指导者、引导者、保护者的一部分使自己摆脱那种不可忍受的孤独感和与世隔绝感。施虐者就是他的生命,他的氧气。被崇拜对象的威力变得膨胀起来,他可能是人,也可能是神。……作为他的一部分,我也是伟大的一部分,力量的一部分,确定的一部分。被虐者无需作任何决定,也无须承担任何风险;他从不孤独,但也从不独立。……在所有这些情况下,受虐者都失去了他的完整性,使自己成为某人某物的工具;他不需要自主性的劳动来解决生存问题。(22)

  共生性结合的主动形式是支配——与受虐狂相对应的医学术语是施虐狂。施虐者就是想通过把另一个人变成他自己的一部分而摆脱独孤和封闭感,他通过吞并他的崇拜者,从而膨胀自己、提升自己。(22)

  施虐者之依赖屈从者,正如屈从者依赖施虐者一样;双方都不能没有对方而生活。区别只在于施虐者命令、利用、伤害羞辱对方,而对方则被他命令、利用、伤害和羞辱。……他们的共同点远比他们的区别重要:没有完整性的结合。……希特勒对待人民通常是施虐式的方式,而对于命运、历史和自然的“更高级力量”做出的却是被虐者的反应。他的结局——在普遍的毁灭中自杀——跟他的成功梦想(对世界的全面支配)一样有特色。(22-23)

  跟共生性结合相反,成熟爱情是在保留自身完整性和个性的条件下的结合。爱是人身上的一种积极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冲破人与人之间的藩篱并使人与人结合。爱可以使人克服孤独和疏离感,但同时又能使人保持个性,保持自身的完整性。在爱中会出现这样的悖论形态:两个生命合为一体,又仍然保留着个人的尊严和个性。(23)

  主动活动和被动、消极的活动:一个被深刻的不安全感和孤独感所驱使去无休无止地投入工作中的人,或者一个被野心和对金钱的贪婪所驱使的人,这些人就是情感的奴隶,他的主动活动事实上是“被动的”,因为所有这些行为都是被驱使的;他是一个受害者,而不是一个“主动行动者”(actor)。另一方面,一个人安静地坐着,沉思默想,除了体验他自己以及他和世界的融合以外,没有任何外在的目标或目的;这样的人肯定要被看作是“被动的、消极的”,因为此人没有“做”任何事。但事实上,这种精神高度集中的沉思冥想的态度是最高层次的主动性(活动),是灵魂的主动性(活动),只有那些拥有内在自由和独立的人才能做到。“主动活动”这一概念的一个意思,也就是现代所使用的那个意思,是指为了达到外在的目标而付出努力。这个词的另一个意思是使用人的内在力量,不管是否达到外部的变化的效果。(23)斯宾诺莎把情感分为主动性的和被动性的两种(active and passive)。如果是主动性的情感发挥作用,那么这个人就是自由的,是情感的主人。如果是被动型的情感发挥作用,那他就是被外力驱使的,他自己并没有足够的意识到动机的对象。这样,斯宾诺莎最终得出结论认为,美德(品德virtue)和力量就是一回事。嫉妒、嫉恨、野心以及任何形式的贪婪都是激情;相反,爱是一种行动,是人类力量的实践。爱只有在自由中才能得到发挥,而且永远不会是强制的产物。(24)

  在给予的行为中,有我生命力的表达。(25)

  在物质领域,给予意味着富足。(25)

  给予最重要领域并不在于物质领域,而在于特殊的人文领域(human realm).(25)

  在他的给予中,他丰富了他人;通过提高自己的生命感,他也提高了别人的生命感。……给予本身就包含着使他人也成为一个给予者,这样他们两个就能够分享他们从生命中唤醒的愉悦。在给予的过程中,一些新的东西被孕育出来,双方都会为新唤醒的生命而心怀感激。……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26)

  作为“给予”行为的爱的能力取决于个人性格发展的水平。它预先就假设了要取得一种占主导地位的创造性倾向。在这一倾向中,此人必须克服他的依赖性、自恋和支配欲、盘剥他人以及悭吝的愿望;对他本人的个人力量拥有信心,对凭自己的力量达到目标的勇气信心十足。如果在某种程度上此人缺少这些品质,那么他就会害怕付出自己——也就是害怕去爱。(26-27)

  除了“给予”的因素之外,爱的积极性特征还明显地包含了其他一些基本的因素。这对所有类型的爱都是一样的。这就是:关心、负责、尊重和了解。(27)

  关心和关注也包括了爱的另一方面,即责任。它是一个完全自愿的行为;责任是我对另一个生命表达出来或尚未表达出来的响应。……在成人之爱中,责任主要是指关心对方的精神需要。(280

  如果爱没有第三个要素——尊重,那么责任就很容易堕落成支配和占有。……尊重意味着关注对方应该按照自身的本性成长和表现。因而,尊重也包含着不能利用对方的意思。我希望被爱的人以他自己的方式、为了他自己去成长、去表现,而不是服务于我的目的。如果我爱他人,我感到和他是一体,但他仍然是他自己,而不是要他成为我希望的样子,以便于我的利用。只有当我自己取得独立的地位,在没有拐杖情况下独立站起来,能自己走路,不想去支配和利用别人时,尊重对方才是可能的。……爱永远不会是支配的产物。(28-29)

  如果不了解对方, 那么想尊重对方就是不可能的。……要想达到这种了解程度,我只能超越自己的关注点,而完全从对方的立场出发。譬如,我看到一个人正在生气,通过了解,我把他看作是一个焦躁、深处困窘之境的人,一个受苦受难的人,而不是一个大发雷霆的人。(29)

  “了解”同“爱”的问题之间还有一个更为基本的关系。……这种人类欲望就是想知道“人的秘密”。……想知道这种秘密还有一种很危险的方法:就是拥有对别人绝对的权力;……这种想去了解的极端形式就是施虐狂。让一个人受苦的欲望和能力;折磨他,强迫他在苦难中泄露自己的隐私。这种对他人进而对自己秘密的渴望,隐含着暴虐和破坏的深层动机。(29-30)孩子将一个东西扯开,把它打碎,看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譬如他扯开一只蝴蝶,残忍地把蝴蝶的翅膀折断,他想要认识蝴蝶,想迫使它交代自己的秘密。残忍本身是有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激发的:那就是希望认识事物与生命的秘密。(30)

  还有一条认识生命秘密的途径,那就是爱。爱是对他人的积极洞察;在爱中,我希望了解秘密的欲望通过结合得以平息。在融合的过程中,我认识了对方,认识了自己,认识了所有的人——但仍是“一无所知”。不是通过我们的思想所能给予的知识,而是通过融合的体验——对人唯一适合的方式,去了解那些人身上有生命力的东西。施虐狂的动机是要了解秘密,但却如从前一样一无所知。我已经把生命撕扯得一块一块的,但我所做的不过是破坏生命而已。只有爱才能带给我知识,在融合的过程中回答了我的提问。在爱中,在奉献自己的过程中,在深入对方的行为中,我找到了自己,发现了自己,发现了我们两个,发现了人类。(30)我只有客观地认识一个人,我才能在终极本质中,在爱中认识他。(31)通过知识,我们永远不可能把握人与宇宙的秘密;唯有通过爱才能去把握它。……心理学的最终结论就是——爱。(31)正如在生理上男人女人都有异性的荷尔蒙,在心理上他们也都是雌雄同体的。(32)弗洛伊德的一个错误就是他只把爱看作是性本能的表达或升华,而没有认识到性欲是人们渴望爱和融合的一种表现形式。(34)两性之间的性吸引仅仅部分地是由消极生理压力的需要所驱动的;主要的动力源于同异性结合的需求。(35)我对弗洛伊德提出批评并不是因为他过分强调性的作用,而是因为他没能深刻地理解性。(36)通过爱,他也就从他的由自恋与自我中心构成的孤独幽闭的狱室中解脱出来。他体验到了新的融合、分享与协调。另外他还能感觉到用爱创造爱的力量——而不是由于被爱而产生的接受依赖。不成熟的爱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我爱因为我被爱”。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我被爱因为我爱。”(38)

  父爱是有条件的爱:“我爱你,因为你实现了我的期望,因为你履行你的义务,因为你同我想象。”父爱的本质在于:顺从是最大的美德,不顺从是最大的罪孽,不顺从者将会受到失去父爱的惩罚。(40)父爱应该受一定的原则与期望的支配;父爱应该是宽容的、耐心的,而不应该是胁迫的和专横的。父爱应该给正在成长的孩子一种对自己的能力产生越来越大的自信心,最后允许孩子成为自己的权威,而无需父亲的权威。(40)

  一个成熟的人最终能达到这样一点:他既是自己的母亲,又是自己的父亲。他发展了母亲的良知,也发展了父亲的良知。母亲的良知对他说:“你的任何罪孽,任何罪恶都不会夺去我对你的爱和我对你的生活、你的幸福的祝福。”父亲的良知却说:“你做错了,你就必须承担错误行为的某些后果;最主要的是你必须改变你的行事方式,这样我才爱你。”成熟的人使自己在外部脱离了父母亲的手掌,在内心却将这两个形象树立起来了。(40)同弗洛伊德的“超我”理论相反,人不是通过合并父亲和母亲,从而树立起这个形象,而是把母亲的良知建立在他自己爱的能力上面,把父亲的良知建立在自己的理性和判断力之上。成熟的人既用母亲的良知,又用父亲的良知去爱,尽管两者看似矛盾。如果一个人只保留父亲的良知, 那他会变得苛刻,不人道;如果他只保持母亲的良知,他就容易丧失判断力,阻碍自己和他人的发展。(41)

  成熟的标志以及心理健康的基础在于从对母亲为中心的依恋到对以父亲为中心的依恋的发展,并最终完成二者的综合。导致精神病的基本原因就在于没有完成这种发展。(41)

  爱首先不是同一个特定的人的关系;它是一种态度,一种性格倾向。这种态度、性格倾向决定了一个人同整个世界的关系,而不是同一个“爱的对象”的关系。(42)

  兄弟之爱是对全人类的爱:其特点是这种爱没有排他性。(43)

  对自己血亲的爱并不是什么值得夸耀的成就……只有当我爱那些并不能服务于我的个人目的的人之时,爱才开始显现。……怜悯中包含着理解和认同的因素。(44)

  母爱,是对孩子生活以及需要无条件的肯定。对孩子生活的肯定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保护孩子生命及其发展绝对必要的照顾与责任。另一方面则超出了单纯保护生命的范围。这是一种往孩子的心里灌输对生活的爱,给他这样一种感情:活着是美好的!(44)大多数的母亲有能力给“奶”,但只有少数的母亲能给“蜜”。为了能给“蜜”,她不仅应该是一个“好母亲”,同时也应该是个快乐幸福的人——但这一目标许多人并不能达到。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怎么估计也不过分。母亲对生活的爱和对生活的忧虑一样具有传染性。两种态度都会对孩子的整个人格产生深远的影响;(45)母爱中真正的成就不在于母亲对幼小婴儿的爱,而在于母亲对成长着的孩子的爱。……我们可以在母爱中发现自恋的因素。因为她一直把孩子视为自身的一部分,所以母亲对孩子的爱和痴迷可能是对自恋的一种满足。在母亲对权力或占有的欲望中,我们发现了另外一个动机。一个无助的、完全服从于母亲的意志的孩子,无疑是一个渴望支配和占有的女人满足其欲望的自然对象。(45)母爱的真正本质在于照顾孩子的成长,这也就意味着想让孩子离开自己。……母爱要求无私,贡献一切,除了被爱者的幸福意外别无所求。也正是这一阶段,许多母亲都失败了,没能完成母爱的任务。自恋的、支配性的、占有性的妇女在孩子尚小的时候,可以是一个很“爱”孩子的母亲,但是当孩子处于同母亲分离阶段的时候,只有那些真正爱孩子的妇女,那些觉得给予比得到更幸福的妇女,那些坚实地扎根于自身存在之根的妇女,才会是一个继续爱孩子的母亲。(46)

  只有那些能爱的女子,能够爱她的丈夫,能够爱别的孩子,能够爱所有的人的女子,才能使一个真正慈爱的母亲;不能在这种意义上爱的女子,当她的孩子还小的时候,她可以是一个充满深情的母亲,但她不是一个慈爱的母亲。检验的标准就是去承担分离的意愿——甚至在分离以后,继续去爱。(47)

  性爱,按其本性而言,性爱是排他的。(47)如果性爱不也是兄弟之爱,那么这种肉体的结合只会是刹那间的狂欢。(48)性爱具有兄弟之爱和母爱都不具备的排他性、独占性。(49)性爱需要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我从自己存在的本质出发去爱,并且去体验对方存在的本质。(49)人们忽略了性爱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意志。爱一个人不仅是一种强烈的感情,而且也是一项决定,一桩判断,一个承诺。如果爱情仅仅是一种感情,那么承诺相爱一辈子就没有基础。……如果我的爱不包含判断和决定的话,我又何以能肯定爱情的绵绵无期呢?(50)

  自爱,人们普遍持一种信念,就是:爱他人是一种美德,爱自己就是一桩罪恶。(50)《圣经》中“爱人如己”的观念包含了对自己的完整性和独特性的尊重,爱自己,理解自己同尊重他人、爱和理解他人是不可分割的。爱自己同爱他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51)自私者体会不到任何“给”的快乐,而只会在“得”中得到快乐。整个外部的世界都是从他能从中攫取的立场来看待的;他对别人的需要缺乏兴趣,也不打算去尊重他人的尊严和完整性。除了他自己,他什么也看不到;一切事物他都从是否与己有用的角度去判断;基本上,他是没有能力去爱的。(52)……自私与自爱远不是一回事。……自私的人并不是爱自己太多,而是太少了。事实上,他恨自己。对自己缺乏欢娱的关心,恰恰是这个人缺少创造性的表现,缺乏创造性使他空虚无助。他必然是不幸福的,而且焦虑不安地想从生活中攫取,事实上他一直在阻止自己得到的满足。他看上去似乎太过于关注自己,实际上只是试图掩盖和补偿自己在关注真正的自我方面的失败而已。……自私者不仅没有能力爱别人,他们也没有能力爱自己。(53)再没有一个能自爱的母亲在教给孩子体验爱、欢乐和幸福方面更为有益的了。(54)

  上帝之爱:我们需要爱的基础在于对孤独的体验,通过结合的体验来克服孤独的焦躁感。(55)

  人类的发展可以被描述为人脱离大自然,脱离母亲,脱离血缘与土壤的过程。……在发展的较后阶段,当人类的能力发展到技术与艺术阶段时,当人不再只是依靠大自然的赐物——采集的果实与捕获的猎物——为生时,人就把自己双手的产物变成了神。……在稍后一个阶段,人赋予他的神以人的形式。看起来,只有当人对自己有了更明确的自我意识时,并发现了人是世界上最伟大、最高贵的“事物”时,他才会这样做。在这个拟人化的崇拜神的阶段,……(55)

  宗教从母权中心向父权中心的发展。在母权阶段,最高存在是母亲。她就是神,她也是家庭和社会的权威。为了理解母权宗教的本质,我们只需回想一下母爱。……母爱是无条件的,母爱是无法控制和不能通过努力获取的。……母亲爱孩子仅仅是因为这是她的孩子,而不是因为孩子表现“优秀”、听话或者是孩子能完成她的心愿和要求,所以母爱的基础是平等。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因为他们都是母亲之子,因为他们都是大地母亲的孩子。(56)

  人类进化的下一个阶段是父权阶段。……父爱的本性在于:他发布命令,建立原则和法律,对孩子的爱取决于孩子服从他的程度。……其结果就是父权社会是等级制的,兄弟之间原有的平等让位于竞争和互相斗争。(56)在天主教中,教堂和圣母也仍体现着母亲的形象。就是在新教中,母亲的形象也没有完全被根除,只是隐蔽得更深一些罢了。(57)

  当人类从以母权为中心的社会结构转换到以父权为中心的社会结构之后,我们可以从父权宗教的发展中看到对上帝的爱有一个不断成熟的过程。在发展的一开始,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专制的、妒忌心十足的上帝。上帝把他创造的人看作是自己的财产,有权随心所欲地处理他们。……发展不仅推进到将上帝从一个专制的部落首领的形象变成一个慈爱的父亲,一个受他自己立下的原则约束的父亲的形象;而且推进到将上帝从一个父亲的形象变成了正义、真理和爱这些原则的象征。上帝就是真理,上帝就是正义。(58)

  爱、理性和正义的领域之所以存在,仅仅是因为人在其进化的过程中有能力发展他的这些力量。从这一观点出发,生活除了人自己赋予的意义外别无“意义”。除了因为他帮助他人意外,他完全是孤独的。(61)

  最终把握世界的唯一路径不在思想,而在行动,在于体验“为一”。……对上帝的爱在于体验与上帝合一的行为。(64)

  人的全部生活,每一件微不足道和每一件事关重大的行动都要专注于对上帝的了解,但这种了解不是通过正确的思考,而是通过正确的行动得来的。……人要重视选择正确的生活道路。(64)马克思:“至今为止,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思想并不是强调的重点,重点在于实际行动。……人的宗教任务不在于正确的思考,而在于正确的行动,或者在静坐冥想中体验与“唯一者”的结合。(65)

  在全面成熟阶段,人从母亲和父亲这两个保护和发号施令的权利形象中解放出来,在自己身上建立起父性与母性原则。……对上帝的爱一开始就像一个无助的孩子对自己所依赖的母神的爱,然后发展到对一个父亲般的上帝的无条件的服从,最后发展到成熟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上帝不再是独立于人之外的力量,人自己将爱和正义的原则混合在自己身上,并同上帝合二为一。最终,人只是在一种充满诗意的象征意义上谈到上帝。(66-67)

  如果一个人不能超越他同母亲、部族、民族间的乱伦联系,如果他继续停留在依赖一个惩罚他或者赞赏他的父亲的阶段,或者依赖任何别的权威的阶段,那他也不可能发展对上帝的更为成熟的爱;他的宗教只可能是早期阶段的宗教,他所体验到的上帝不是一个能保护他的母亲,就是一个赏罚分明的父亲。(67)

  问题:西方文明的社会结构以及由此产生的精神状态是否有助于爱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一方面建立在政治自由的原则上,另一方面以市场为调节所有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通过聚敛得到的大量无生命的东西要比劳动力更有价值,要比人的才能和有生命的东西更有价值。(68-69)

  现代资本主义需要的人一方面感到自己是自由的、独立的、不服从于任何权威、原则或良心,但另一方面他们又愿意执行命令,按照别人的期望做事,无摩擦地去适应这部社会机器;无须暴力就可知道,无须命令就可指挥,无须目标就可激励——只有一个例外,那就是他们要好好干活,表现活跃,发挥职能,不断前进。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现代人对自己、对他人和对自然的异化。……人际关系在本质上跟机器人之间的关系是一样的,其安全感奠基在跟群体亲密无间的基础之上,在思想上、感情上和行动上同这一群人毫无区别。尽管每个人都竭力同别人亲近,但实际上都是孤独的,充满了危机感、恐惧感和负罪感。这种感觉正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得不到克服而造成的。……最为根本的人类需要——人对超越和统一的渴望。……今天,人的幸福就在于“玩得开心”。玩得开心就在于消费的满足。……所有的一切——精神的和物质的东西——都成为交换和消费的对象。(70-71)

  弗洛伊德的思想部分受到19世纪精神的影响;他的思想又部分地通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几年里的主流精神氛围而得以流行。既影响了弗洛伊德的观念又影响了主流思潮的诸因素中的首要原因,是对维多利亚时代严格道德风俗的反动。(73)19世纪占统治地位的唯物主义模式,人们相信,所有精神现象的基础都可以在生理现象中找到。……在马克思看来,理解人的全部关键在于人的全部生活过程,人的“生活实践”。弗洛伊德的思想仅仅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得到广泛流行,这是因为当时资本主义精神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从强调储蓄变为强调消费,从强调通过借鉴获得经济成功变为把消费看所是扩大市场的基础,也把消费看作是那些焦虑不安的、自动化的人的主要满足方式。在性领域,跟在其他物质领域一样,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消费原则已经成为生活的主导。(74)他们的目标是被人爱,而不是去爱别人。(76)

  假爱的形式:1.“偶像崇拜式的爱”:如果一个人没有根植于自己创造性力量发挥的自我认同,以及对自我的意识,他通常会趋向于将他所爱的人“偶像化”。……他将自己的力量投射到所爱的人身上……他丧失了对自己所有力量的认识,消失在自己所爱的人里面,而不是发现了自己。2.“伤感之爱”:爱只能在幻想中体验到,在此时此地的现实人物中是无法体会得到的。……只要爱情还是个白日梦,他们就还是会投入到别人的故事中去的;但是,只要回到两个人现实的关系中来,他们的关系就立即化为寒冰。(80)3.“神经病态的爱”:患者使用投射机制来避免自己的问题,却对爱人的缺点与过失斤斤计较。……双方都成功地忽略了自己的问题,因此都没有在促进自己发展的路上迈出一步。(81)

  当今,生活除了生存以外别无目标,除了公平交易之外别无原则,除了消费意外别无满足。……信仰上帝使人成了更能适应竞争斗争的心理工具。(84)

  在反对极权主义的战斗中,他变得对所有的规矩、纪律都不再信任。对加诸自身的理性纪律,跟对由外在的非理性权威所强加之于身上的纪律一样地不信任。但是,要是没有这些纪律规矩,人生就会变得支离破碎,混乱不满,漫无中心。……缺乏专心的能力明显地表现在无法自己独处的困难上。(86)

  独处的能力(不读书,不听收音机,不吸烟,不喝酒,不说话,安静地坐着思)严格说来就是爱的能力的先决条件。(86,88)全身心的关注,学会倾听对方的能力。……专心就意味着完全地生活在当下,就在现在和这儿,不去想下一步该怎么做。无疑,那些彼此相爱的人们应该认真地练习专心。他们应该学会亲近,而不是人们所通常做的那样以各种方式分手疏远。(90)一个变得对自己都不敏感的人是学不会专心致志的。……母亲对婴儿的敏感与负责(91)最有价值的人就是那些拥有杰出精神品质的人。(92)

  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点精神病,多多少少都有点爱做白日梦;我们所有的人对外部世界都有一个不是那么客观的看法,这些看法与观点为我们的自恋倾向所扭曲。(94)如果我们考察一下国家间的关系,跟考察人际关系一样,我们会发现:达到客观性只能是个例外,而或多或少的扭曲却是常规。……客观思考的官能是理性;理性后面的情感态度是谦卑。……爱的能力依赖于一个人脱离自恋的能力;依赖于脱离对母亲、氏族的不正常的依恋能力,依赖于在我们跟自己以及外界关系中成长、发展出创造性倾向的能力。脱离的过程、出生的过程以及觉醒的过程都需要一个必要条件:信念(faith)。(95)

  理性信念首先不是对某些事的信仰,而是我们的自信所拥有的确定性和坚定性。信念是贯穿整个人格的性格特征,而不是一个特定信仰。理性信念根植于创造性的理智和感情活动。(96)这种信念使根植于一个人自己的经验,根植于对自己的思考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判断能力的自信。……理性信念则是根植于建立在创造性观察和思考基础之上的独立自信,而不管多数人的观点是什么。……只有那些对自己有信心的人才会对别人有信心,因为只有他能确定今日之我与明日之我相同,并进而确定他将跟现在所期待的一样感觉与行动。(97)

  爱是一种信念的行为,缺少信念的人同样缺少爱。(100)

  相信一个人可以在爱的领域有创造性而在其他领域没有创造性,这其实是个幻想。……爱的能力要求强烈、清醒、昂扬的生命力等状态;这些状态只能是生命中其他领域的创造性、积极性倾向的结果,一个人在其他领域没有创造性,在爱的领域也不会有创造性。……如果爱是对所有人的一种态度,如果爱是一种品质特点;那么爱就不仅存在于跟家庭与朋友的关系当中,也一样会存在于工作关系、商业关系以及职业关系中。(101)

  后序评论:

  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就是人在人本主义意义上的彻底解放。(114)

  《逃避自由》(1941)自由对现代人来说已经成了一种不堪忍受的负担,自由带来了令人窒息的孤独感。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通过创造性活动来解除这种孤独感的不可能性,说明“逃避自由”这种心理机制形成的必然性。虐待狂和受虐狂有着逃避自由的共同心理动力。(122)

  弗洛伊德的不足之处是没有辩证地论述心理因素和整个社会过程的相互作用,只强调了社会历史是心理力量的结果,而忽视了心理力量本身也是受社会环境影响的,没有注意到在社会消费过程中,心理、经济和理论等因素的交互作用,而是把心理因素看作是唯一的因素。弗洛姆把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分析、阶级分析方法与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方法结合起来,才能把法西斯主义的由来及其本质搞个水落石出。(125)

  弗洛姆对产生法西斯主义心理根源的分析:无论是整个人类,还是具体的个人,自我实力的增长过程也是其孤独感增长的过程,存在着“个体化”和“孤独感”之间的矛盾。自中古时代以来的人类历史,是人类不断“脱颖而出”,获得自由的历史。现代人是高度发展了的人,获得了高度的自由。正是自由才使人真正成其为人,获得了人的意义。现代人的自由主要表现为思想的自由、选择的自由。(125)《圣经》中,天罚使人脱离了天堂的枷锁,同时又使人茫然失措。伊甸园中的和谐:男人与女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一起。那里没有选择,没有自由,也没有思想。但是,有一天,男人与女人违抗了上帝的命令,偷吃了智慧果,突破了与自然合二为一的和谐状态。人类由无意识的史前生活升华为自由的人类生活。一旦这种和谐被打破,上帝宣告了男人与女人之间的战争,以及自然与人之间的战争。由于想超越自然及其他的人,他裸露了自己,感到羞耻,他是自由的,但同时又是孤独的和恐惧的。(127)

  弗洛姆说:“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现代人自由的双重含义也随之变化,这就日益加强了个人无能为力的孤独感。压抑了个性的自由发展和自我潜能的自由发挥。”他强调自由在现代人那里实际上已经成了不堪忍受的负担。(129)

  人究竟怎样可以解除孤独?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人的创造性活动既可以克服对孤独的恐惧心理,又可以把自己同世界联系起来,自发地表达人的感情和理智的潜能,自发地实现人的全部个性。人的创造性活动表现为爱和工作。爱是最主要成分,爱不是把自己融化在另外一个人里,也不是占有他人,而是自发地肯定他人。以保留自己为根据,来把自己与他人合为一体。“凭着人类的创造行为,自由所带来的两个现象——个人的诞生以及孤独的痛苦——便化为乌有了。”(130-131)

  “爱”与“工作”要达到目标,必须要有一个合适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个性化的自由发展,自我潜能的自由发挥,一部分是由于个人原因,但基本上是由于社会因素,人作为独立的个人存在于社会,发展其个性,而社会却往往没有为人的个性发展提供基础和条件。他说,“唯有在一种计划的经济制度中,当全国合理地控制经济以及社会力量时,个人才能分担责任,而且在他的工作上,运用创造性的智慧,重要的是,使个人重获发展真正才能的机会。”他把这种计划的经济制度的主要特征的新秩序成为“民主社会主义”。(131)

  当人实在受不了消极的自由所带来的寂寞,而又无法通过创造性的活动接触这种寂寞时,就选择了“逃避自由”这个方式。……人们忍受不了孤独的滋味,宁愿失去自我。……他牺牲个人的自我的完整性,所得到的不过是不堪一击的安全感。这是一种消极的接触孤独感的防护墙,它只能暂时缓解忧虑不安情绪,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当然不能给人带来幸福。(132)

  他说,“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是指个人放弃其自己独立自由的倾向,而希望去与自己不相干的某人或某事结合起来,以便获得他所缺少的力量。”换句话说,就是寻求新的第二个束缚,来代替已失去的原始约束。心理机制是指内心固有的法则,它决定人的思想、感觉和行为。……由于这种心理机制不是少数人所有的,而是已在社会大多数成员中扎下了根,所以它实际上已成了“社会性格”,这种性格把社会中大多数人的能量引向同一个方向,这些正是滋生法西斯主义的土壤。(133)“逃避自由”正是法西斯主义产生的心理根源。(133)

  弗洛姆认为,受虐狂的一般表现是他们有着内在的自卑、无能及无意义的感觉。……他们……愿意依靠别人、组织、大自然或自身以外的任何力量。他们不愿固执己见,也不愿做他们想做的事,但愿委诸外力。他们常常不想“我要”或“我是”这种感觉。在他们看来,生活犹如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人在它面前是无能为力的。具有这种感觉的人还往往成天喜欢苛责、批评自己,其过分的程度,就连其敌人也自叹不如。有的人甚至不但屈服于而且乐于忍受,欢迎来自外力的伤害及折磨。法西斯主义的信徒以及崇拜者中很大一部分人就是受虐狂这。(134)

  弗洛姆认为施虐狂的特征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想使别人依赖他们,并且用绝对及无限制的权力来控制别人,把别人视为只供自己使用的工具而已。其二不只是绝对地控制别人,还要进一步去驱策别人,甚至还要不择手段地把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企图占有的不只是别人的物质,还有精神上的东西。例如情感及智慧。其三愿意使别人痛苦,还更愿意看他们痛苦,这也包括精神与肉体两个方面。施虐狂在进行虐待时往往是理直气壮的,他们常常以一种过分善意及过分关心他人的方式来掩饰其虐待行为。(135)

  弗洛姆指出:“虽然想主宰他人的行为和想被虐待的行为正好相反,但实际上两者是密切关联的。从心理学的观点研究,两者有一共同的来源,即不能忍受自己的孤独与懦弱。”他把这种现象叫做“共生体”,指两者必须共存,因此务必丧失其个别独立的完整性,而造成互相依赖的现象。(135)

  弗洛姆说:“在弗洛伊德看来,性格的倾向性是人的行为和许多思想的根源,性格相当于动物的本能的规定性。……赫拉克利特认为“性格就是人的命运”。人的性格决定了人的某种行为和思考的动机。(137)“个人性格”是个人经验的产物,是个人在同化与社会化过程汇总所形成起来的。……在“同化”过程中,形成了个人的性格。……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即“社会化”的过程中,塑造了自己的性格。(139-140)

  弗洛姆指出:“如果揭示无疑是意味着达到对自己的人性的体验,那么不能只停留在个人的无意识,而必须进一步揭示社会的意识,只有超越了个人的领域,以及这种超越的过程包括了对社会无意识的分析,对一切被压抑的事实的全面认识才是可能的。”(143)他认为,在现实社会中,存在着这样一些被压抑的领域,这些领域对于社会的大多数成员来说即是被压抑的领域。他把这些领域成为“社会无意识。”“社会过滤器”对各种社会经验加以“过滤”,社会的禁忌就是最重要的“社会过滤器”。(144)

  弗洛姆认为:“人并不会观察他所不想观察到的事实,这正是人的观察能力之所在;因此, 他能真诚地否认他所得到的一种认识,如果他不想获得这种认识的话。”(145)“社会无意识”最早在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中出现。(145)

  弗洛姆指出,爱是一种与人发生关联的方式,它既不是主动地吞并别人,也不是被动地屈服或与人共生结合,而是在保持自己的完整性和个性的条件下,与别人发生结合。……他指出:“人本主义伦理学的最高价值不是无我,也不是自私,而是自爱。”(150)乌托邦不是空虚的幻想,而是一种积极的憧憬和理性信仰。弗洛姆是一个无神论的神秘主义者,是反对大多数社会党和共产党的社会主义者,是极端非正统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家。弗洛姆把人的心理因素的作用凌驾于社会的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之上。(151)

  思想史不提供现成的真理,它是思想家爱智慧、求真理的过程。……问题的提出比答案更有价值。

  《爱的艺术》读后感(二):你为什么没有爱情?

  认识那么几个菇凉(别求我介绍),煲剧会哭得一塌糊涂,也会被非诚勿扰的嘉宾气得半死,有时去逛街光看不买,经常在空间微博上抱怨,很快又换一个新状态。对了,她们都没有爱情,有的是没有恋爱,有的是恋了没有爱。

  她们都是好菇凉,可惜遇到的全不靠谱。这世道靠谱是关键,比如装逼得上个非诚勿扰敢说通读二十四史,傻逼得有点破事情还一惊一乍怕别人不知道,穷逼得……这个不说了,知道的都懂。

  我想这个世界是肿么了,来点爱情让旁人有点信心也不行吗?好歹来几个靠谱男,为了这几个好菇凉。靠谱男都绝种了,还是喝多蒙牛死光了?

  但身边又有很多好男银。有少了各种逼剩下牛逼的,有纯洁无辜的大龄正太,还有一大批将来搬砖砌墙的吃苦耐劳。嗯,让他们凑合吧,但我试下连连看,他们分开看都靠谱,合起来就离谱。我知道了,我们只需要做的是遇上,遇上特定的那一个,千万人中的那一个,你凹的地方他凸,他凹的地方你凸。无论守株待兔还是主动出击,关键是遇,遇了就上。我们从来不需要考虑另一个问题。

  弗洛姆说,人们认为爱的问题就是爱的对象问题,而不是爱的能力问题。他们认为爱本身十分简单,但要找一个合适的爱的对象,或者被爱的对象,则困难得多。

  《爱的艺术》不是教人怎样用技巧变得富有魅力去获取爱的对象。他说,如果你是想得知简单的爱的艺术说明,你可能会失望。

  弗洛姆讥讽说,如果把谈婚论嫁也看成交易,“富有魅力”一般指某人具有很多令人喜欢又是这个市场广受欢迎的特点。两个人根据他们自己所具有的交换条件,一旦在市场上发现有最适合的对象,就开始相爱。

  遇上一个,好像有感觉哦。好的,用白富美的标准对她估估价,再掂量下自己有多高富帅,结合我展示出来的实力和潜在的实力。哇塞,好般配,我忍不住喜欢她了。我靠,她看不上我,我买本恋爱宝典翻翻绝招,节日送点礼物平时买个早餐。她配不上我,有点遗憾,找另一个目标去。

  适合就是,我兜里有多少钱,就买多少价钱的货。不过我们总是喜欢物美价廉,甚至物超所值,清仓大甩卖的就免谈了吧。

  不懂得爱的人,把最初的迷恋和疯狂当成双方强烈爱情的表现,也许只说明了他们之前是多么的孤单。爱是一种艺术,它需要知识和努力。书上说。

  不过对爱太严肃,我们就得输了。爱得死去活来没有自我,以为伟大得感动上苍,但弗洛姆用精神分析认真地说,你可能是小时候严重缺乏母爱。这多打击人,弄了一把鼻涕一把泪原来是自己爱都不会爱。

  作者信奉马克思(在这里居然遇上马先生了),还用资本主义的异化现象批判了西方社会中爱的瓦解。我想在共产社会里,才会有一部分人能爱得艺术。我们得绝望了,生活在天朝。

  这本书不是只告诉爱有多难,不是教你简单地学会去爱。能体会到的只有一点,别老想着遇上那个凹凸,还要修理下自己的菱角。一个萝卜一个坑,可爱情是株无公害大白菜,坑还要大点,才不会坑爹坑娘。猪八戒遇上身骑白马的,总会是唐僧。

  不过要做到这点还是太难了,我们老说要经营爱情,像打理公司做生意一样。这个社会,什么都能和经济学勾三搭四。这还不算,那些烂大街的爱情畅销书,比电台深夜时候中年大妈的情感天地还要讨厌。它们说爱情就那么一回事,不是不会爱而是你还没猎取到爱情对象。买我回去看吧,里面有狩猎绝招。

  比如在《爱的艺术》旁边的一列书架,就有一堆连书名都媚俗的东西。一个大学的图书馆,有这样的文化垃圾,馆长的脑子估计是进水了。

  《男人不得不防》(认清男人,客观评估,不要失去对男人的判断能力)

  《男人是个坏东西?》(他们很坏,女同胞们要提高警惕保卫自己哦)

  《偷品男人》(悄悄给身边的男人定个价格,看能不能买得起)

  《谁动了你的男人》(看好自己的物品,别被人偷走了!)

  《有种男人,倒贴也要追》(@%¥……%&**&##!#¥

  《爱的艺术》读后感(三):读书笔记

  达到这一目的——摆脱疏离感——的一种途径在于各种各样的狂欢状态。这些狂欢状态可采取自我促成的恍惚情形,有时候可以借助于药物的助(毒品等精神麻醉剂)。

  只要这种狂欢状态是一个部落的集体行动,那么就不可能引起焦虑感或罪恶感。这样的一种行为是“正确得”,甚至是一种美德,因为这是一种所有人都会参加的公共活动。跟生活在集体性、模式化地狂欢文化的人相反,采用醉酒与吸毒方式来排解孤独的这些人怀有深深的负罪和自责。当他们求助于酒精和毒品去克服疏离感的时候,在他们这种狂欢的体验之后,感到的却是更加严重的疏离与孤独; 而且, 从此以后, 他们将更经常地、 更强烈地向毒品求救。

  在某种程度上纵欲是克服孤独感的一种自然和正常的方式,也是一种较为人们所偏爱的方式。

  在这种结合中,参加者个人在某种程度上是融于其中了,参与者的目的是完全地属于群体。如果我与任何一个其他人完全一样,如果我的感情、思想与他人毫无二致,我在衣着、习惯和看法方面都与这个群体模式完全相同,那我就得救了,从恐惧孤单的体验中得救了。(让我想到了《世界离独裁只有五天》)达到统一和谐的第三种方法是创造性活动,无论是艺术家还是工匠的劳动都属此列。在每一种创造性工作中,创造者同他的工作材料结合为——工作材料代表了整个外部世界。

  通过创造性工作达到的和谐统一不是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和谐。通过纵欲狂欢达到的统一是暂时的。通过顺从同一而群体人达到的和谐统一也是虚假的。因此,这些答案对人类的存在问题仅仅算是部分的回答。对人类存在问题的真正全面的回答是要在于人际和谐,在于彼此之间的融合,在于爱。

  果不了解对方,那么想尊重对方就是不可能的。如果不以了解为指导,关心和责任都会是盲目的;如果没有关心的激发,这种了解也是会是空的。了解的层次有很多种;作为爱的一个要素的了解是要洞察到事物的核心,而不是皮毛。

  关心、责任、尊重和了解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在成熟的人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系列特有的态度:成熟的人能够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力量;成熟的人只想得到他自己为之付出劳动的果实;成熟的人放弃了全知全能的自恋幻想;成熟的人取得了一种以自己的内在力量为基础的谦恭。而这种内在力量只能由真正创造性的活动所给予。

  专心致志、自我约束是现代人紧缺的两种品质。

  耐心、规矩和专心三个品质对于成就一门艺术却以不可。。

  现代人要是不能迅速地办事, 他就会觉得失去了一些东西, 如时间。 但是, 当他得到时间的时候,他又不知道拿这些时间去做什么,最后只能是消磨时光。

  但是, 跟其他艺术领域比起来,在爱的艺术中大师与业余爱好者之间的数量比例好像更多偏向于业余爱好者这一方。也就是说,在爱的艺术中大师更少些。

  一个人如何才能实践规矩呢?我们的祖父比我们做了更多的预备工作来回答这个问题。他们的建议是早上早起,摒弃没必要的奢侈,辛苦工作。这种类型的规矩有很多明显的缺点。这种规矩专横严格,整个是围绕着节俭的美德,而且在很多方面仇视生命。但是,随着对这种规矩的反动,出现一种越来越强的怀疑所有规矩的趋势,在不需要工作的八小时之外变得没有规矩,懒惰、放纵。这样做或许可以平衡那紧张程式化的八小时工作。按时起床,一天中抽出一定的时间去沉思、阅读、听音乐和散步;不要沉溺于(至少不要超过一定的限度)逃避现实的活动中,如看神秘故事和电影;不要暴饮暴食等等,这些都是明显而基本的准则。但是,本质上规矩不应该是外部强加的实践,而应该成为一个人自身意愿的表达;实践这种行为让实践者感到高兴,要是一天没实践,他就会想念这种行为。

  除了这样一些训练以外,一个人还必须学会对他本人所做的每一件事集中注意力:听音乐,看书,跟人谈话以及看一部片子。要把发生在眼前的这件事当作是最重要的事情,一个必须毫无保留地全身心投入的事情。如果一个人专心致志,那么他究竟在做什么根本就无关紧要。重要的事以及不重要的事都取得了一种新的现实维度,因为它们得到了全身心的关注。

  任何活动,只要以一种专心致志的状态去做,只会使一个人更加的清醒(尽管事后会有自然的疲倦袭来,但这种疲倦也是有益的);而任何一个不尽心的活,动都会把人整得昏昏欲睡——但真的到了晚上却又难以入眠。

  例如,一个人可以感觉到自己的疲惫或消沉,不会因为一些消极想法而不理会这些感受; 他会问自己: “怎么了? ” “我怎么会变得消沉呢? ” 当你狂怒、趋向于做白日梦或其他逃避现实的举动的时候,情况也是这样。在上述的每一个例子中,重要的是意识到这些现象,而不是用各种各样的遁词来将这些感受合理化。对我们内心的声音保持开放,这些声音几乎立即就会告诉我们焦虑、消沉以及狂怒的原因。

  根据前面我们对爱的本性所做的分析,取得爱的主要条件就是克服自恋。由于自恋倾向,一个人只把那些存在于他自身的东西认为是实在的;外部世界的现象在他们看来是没有实在性的,这些外部现象只有对他们是有利还是危险的意义。跟自恋相对立的一极是客观性;客观性是指一种可以客观地看待人和事,恢复他们的本来面目;能够将事物的客观图像跟由一个人的欲望和恐惧所造成的主观图像区别开来。

  如果我对一个路人做不到客观,那么我也不可能真正做到对我自己的家庭的客观;反之亦然。如果我想学习爱的艺术,我就必须在每一个场合追求客观性,经常反省我没能保持客观的情况。我必须努力看出我对一个人的印象(经过自恋的曲解)与跟我的兴趣、需要以及恐惧无关的他的实际存在之间的区别。取得客观与理性的能力就是通往取得爱的艺术的成功之路的一半。但你必须对所有跟你相关的人都做到客观与理性。如果有些人只想对自己所爱的人保持客观的态度,而对世界上其他的人听任自恋的扭曲;那么,他很快就会发现,结果是他在两方面都没能达到客观的态度。

  非理性信念植根于对一个全知全能、压倒性的力量的屈从,植根于对个人力量的放弃。而理性信念的基础正好与之相反。对一个思想有信心是因为它是我自己观察和思考的结果。我们对他人的潜力、我们自己的潜力以及整个人类的潜力有信心,是因为我们体验到了我们自己潜力的生长、创造的实在性以及理性与爱的力量。也只是在我们自己体验的程度上来说,我们有信心。理性信念的基础是创造性;带着信念生活就意味着创造性生活。

  信念与勇气的实践开始于日常生活的小事。第一步是注意自己是在哪儿、什么时间失去了信念,看穿那些将失去信念合理化的各种伎俩,承认在哪儿懦弱地行事,以及反省自己又是如何将之合理化的。要承认背叛信念是将我们变得虚弱,以及虚弱又促成了我们的背叛,如此循环,成了一个怪圈。一个人也会承认:一个有意识害怕自己不被人爱,实际上,他是经常无意识地害怕去爱别人。

  今天,很大一部分人的状态是自相矛盾的。因为,他们清醒的时候,他们也是半睡的;他们睡着的时候,或是想睡觉的时候,他们却是半醒着的。

  《爱的艺术》读后感(四):我爱你,也爱这世界

  这本书通过讲什么是爱,怎样去爱,以及爱的各种表现形式,来让人们加深对自己爱的能力和局限性的思考,从而学会会真正的爱人,也让自己被爱。但是它并不是一本实践性非常强的书,读书的人能从中看到的只是弗洛姆自身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和他不自觉的引发的你对于自己的为人处世、思想观念的思考。

  Key words:爱,艺术,爱的积极性,爱的实践

  初识这本书,还是梁冬和老吴调侃中提到的爱的艺术。艺是技艺的艺。爱似乎和读书一样,是我们识字,或者说有感情以来就会的事情,可是事实上,我们的爱的能力,爱的方式时时刻刻在看书、交谈、电影、经历中而改变。因为我们并不笃定,我们爱的方式能够让自己爱的人得到最大的满足和幸福,甚至我们不知道怎么样去爱一个人。

  弗洛姆说爱情是一种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情绪,是人内心生长的东西,而不是被俘虏的情绪。爱的首先应该是给。一个人究竟能给予别人什么呢?他可以把他拥有的最宝贵的东西,他的生命的一部分给予别人。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一定要为别人献出自己的生命,而是他应该把他内心有生命力的东西给予别人。他应该同别人分享他的欢乐、兴趣、理解力、知识、幽默和悲伤----简而言之一切他身上有生命力的东西。通过他的给,他丰富了他人,同时在他提高自己生命感的同时,他也提高了对方的生命感。在给的行为中诞生了新的东西,给和得的人都会感谢这新的力量。

  这段话描写的非常好,确实,每一段良好的关系里,能够得到维持下去的根本,在于正能量的给予和交换。只有乐于去分享成长的人,才能更快的成长,用自己的爱唤醒别人的爱,用信任换取信任,这样的爱才是有力量的,才能建立起真正紧密的联系。如果只是单方面的愿望,那么倾斜的一边倒的关系始终是无法持久的。

  otes:

  爱情的积极性除了有给的要素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基本要素。这些要素是所有爱的形式所共有的,那就是:关心、责任心、尊重和认识。

  爱情是对生命以及我们所爱之物生长的积极的关心。如果缺乏这种积极的关心,那么这只是一种情绪,而不是爱情。

  爱的本质是创造和培养,爱情和劳动是不可分割的。人们爱自己的劳动成果,人们为所爱之物而劳动。

  关心和关怀还包括爱情的另一方面,即责任心。但责任心这个词的本来意义是一件完全自觉的行动,是我对另一个生命表达出来或尚未表达出来的愿望的答复。“有责任”意味着有能力并准备对这些愿望给予回答。

  尊重这个词的出处就是有能力实事求是地正视对方和认识他独有的个性。我只有用他人的眼光看待他人,而把对自己的兴趣退居二位,我才能了解对方。

  认识秘密的另一条途径是爱情。

  爱的实践要求有纪律、集中、耐心和极大的兴趣。

  培养集中的能力和学习专心去做一件事情。

  保持清醒。每一件聚精会神完成的事会使人清醒(尽管干完事后会出现能恢复的自然疲劳状态)。而懒懒散散的干事只能让人产生倦意----同时这些人在夜里也很难入睡。保持清醒还体现在我们对面对的事情,既不害怕,也不担心,而是在一种清醒的平衡状态,能接受身体和精神发出的每一个信号,然后去问问自己,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反应?

  克服自恋。我应该努力去认识一个被我的自恋歪曲了的人的形象同这个人的实际面目,也就是同我的利益、困难和恐惧无关的实际面目之间的区别。

  信仰是真正的友谊或者爱情的不可缺少的特点。相信一个人意味着了解这个人基本态度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了解这个人的核心或者他的爱。在同样的意义上,我们也相信我们自己。只有相信自己的人才有能力对别人忠诚,因为她自己就能做出保证,他将来会保持不变,他将来就会如同他今日许诺的那样去感受,去行动。相信自己是我们能做出许诺的先决条件。

  自觉的害怕被别人爱的人实际上是一种不自觉的害怕爱别人的反映。

  《爱的艺术》读后感(五):爱的艺术:母性之爱、父性之爱、创造之爱

  真正的爱是内在创造力的体现。——弗洛姆

  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关怀、对爱——这一“存在于每个人本质之中的最深的要求”的信仰,使弗洛姆50多年前写下了这本书。这书放在今天来看一点都不过时,对于中国来说,可能更是刚刚好。

  是的,这当然是一本谈到了男女爱情的书,但并不止于此。爱,是一种能力,通过不同对象来表达,通往同一个生命内核。

  从弗洛姆的书可以看到爱的三种属性,它们可以延伸和投射到不同的对象中去:

  1、母性之爱

  这是无条件的爱,它一直在那里,永远不会改变。人无需作出任何努力就会得到,换句话说,人也没有能力去唤起这种爱。人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做母亲的孩子。

  这种爱的积极一面是让人得到了绝对的肯定和包容,其巅峰的表现就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万物的融合统一感。缺乏对这种爱的充分体验和信仰的人,也许终身无法与他人、外界建立亲密的关系。

  但赋予和包容生命的力量的反面,却是吞没和毁灭生命。从神话隐喻中可以看到大量有关自然母亲的这种黑暗力量的描述,而我们不用通过隐晦学术路也可以明白这一点,最简单就是看一看婆媳难处这个中国千年难题的其中一种类型。

  前段时间一个网友自爆老公的母亲把她赶到客厅去睡,然后这个老母亲要跟儿子同床共眠,平时当然更是对媳妇诸多刁难,对儿子关心得无微不至。众网友一如既往地劝说要孝顺和谅解婆婆,这种讨论简直可笑,事实上这对母子,尤其是这个母亲,需要的是一个精神病医生。母亲把刚脱离母体的孩子还看作自身的一部分,可以确保小婴儿的健康成长,可是如果她永远都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的,那就是在满足自恋和填补空虚而已。而认同这种病态母爱的儿子,永远发展不出正常的爱情。乍看上去,他们可能会表现得很痴情,很温柔,事实上他只想永远扮演一个柔弱无力的小孩,什么都不会付出,什么都不能负责,等待着对方给予无条件的爱,永远原谅他的错误。

  母性之爱体现在人神关系中,最明显就是天主教中的圣母形象,以及基督教里所说的“白白的恩典”。人不用做任何努力就可以得到这种爱,尤其是人不要以为自己可以做出什么努力(这是骄傲的表现),人只要承认自己的卑微,神就会“赦免人的一切罪”。东方的观音菩萨也是这种母性之爱的象征,但是中国人眼里的观音并不仅是平等地关爱一切众生的,还是“有求必应”的,而人都想成为母亲偏爱的那个孩子。

  2、父性之爱

  与母亲所象征的自然世界相对,父亲“代表思想的世界”。父性之爱带给孩子的是秩序、法律、规则,这是人需要付出努力去学习和掌握的,相应不同的努力和结果,父性之爱会给予不同的评价和回应。因此可以说这是一种有条件的爱,换言之,这也是人可以去争取和改变的爱。

  这种爱的正面意义在于帮助孩子获得独立的能力,适应社会的规则,走进不同的群体。但这种爱的负面,就是父亲成为一个强力控制、统治的人,而孩子不仅没有成为独立个体,反而在强大的权力关系模式下,要么成为一个受虐者,要么成为一个施虐者——然后在所有的关系中,都只能复制这种控制与被控制的游戏。

  所以在情感纠缠案例中,总能看到这样的女性,她们一定有办法给自己找一个不断折磨自己的男友/丈夫,终止一个,又来一个。事实上,她们只知道这一种关系模式,只能在这种关系中找到存在感。这种人可能找来的就是权力关系的另一端——施行控制的人,不是也没关系,她一定会诱逼他成为这种人。当然折磨是有各种形式和不同程度的,也不乏寻求心灵上受折磨、精神上受冷落的各色男女。

  在变态的母爱和变异的父爱中成长出来的男女,通过不同的组合,常常上演各种缠绵悱恻、轰轰烈烈的爱情戏剧,爱得不可自拔,爱得死去活来,这些游戏只能成为弗洛姆这样的心理学家的案例分析,或成为很多文艺爱情片的经典题材,但是,这些都不是真正的爱。

  父性之爱进入神爱中,最典型就是《圣经》旧约里的耶和华形象了。制定律法,奖罚分明,既易怒又公义,在人的生命终点给予最后的审判。在中国,这么威风的事可轮不到神来做,皇帝/国家直接就扮演这个角色。

  在这里,我觉得不用纠缠于只有生理母亲才能给予母性之爱,或生理父亲才会给予父性之爱。正如荣格所发现的那样,整全的男性具有阿尼玛(男人身上的女性气质),整全的女性不乏阿尼姆斯(女人身上的男性气质),这样的人才可能给予整全的爱。

  3、创造之爱

  以母性之爱作为生命的起点和基础,通过父性之爱走向理智和责任,然后在综合两者之后,走向升华,让自身生命和爱的对象充满活力和创造力,这才是成熟的、丰盛的爱。

  “爱情的存在只有一个证明,那就是双方联系的深度和每个所爱之人身上的活力和生命力”。而这必须要求人“从生命的本质出发”,并与对方的生命本质真正相遇,这样的关系中,我将体验到完整的自我和真实的对方,体验到万物的共性和一体性。这种爱从博爱出发,最终回到博爱。“如果我能对一个人说‘我爱你’,我也应该可以说‘我在你身上爱所有的人,爱世界,也爱我自己。’”

  “爱情是那些具有创造性和成熟人格的人的一种能力”,这样的人在现实中是十分罕见的。可是人们却不能面对这个事实,也不愿真正去发展爱的能力,于是创造出虚假的人格和虚假的“爱”。有些人把自私当成自爱,可是一个自私者是缺乏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只想紧紧抓住一切东西,让这些东西固化和封闭起来,而没有能力去创造和给予,去肯定生命的自由和成长。与之相反,忘我的人又常被当成博爱的人,这又是另一个误会。忘我的人没有能力使自己快活,他们对生活充满敌意,但是承认这一点无疑是很困难的,于是他们常常以种种看似无私的举动来掩藏内在的空虚和贫乏,这些人有一个突出特点,他们要求对方必须照单全收自己的付出,而无法鼓励和接受对方自己去进行探索。

  事实上,人天生就具有好奇心,而生命之所以能够存在和持续也在于内在的生命力,可是创造之爱却如此难觅,家庭和社会对一个人的性格的影响实在不可小看,包括:母性之爱的封闭倾向、父性之爱的暴力倾向、以及,弗洛姆所认为很重要的一点,资本主义制度对人的物化和异化。

  现代资本主义发展出高度集中、分工严密的企业,它们需要的是失去个性的人,让人成为机器中一个可以随时调换的齿轮。同时这种制度又要求人不断消费产品,以确保的资本的流动和升值。因而人把自己、同代人和大自然都异化了。人生产商品,消费商品,自己也变成了一种商品,人最终“体验到自己的生命力实际是一笔资本”。于是,人与人之间就像商品一样,只有交易的关系了。为了做一笔好买卖,人们一般考虑的就是从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出发,对方值不值得我追求,以及基于自己的实力和潜在的升值可能,对方会不会看中我。“非诚勿扰”这类相亲节目、公园相亲里那些明码标价的牌子不就是这方面的最佳演绎么?当然现代人会把这种交易关系变得温情一点、隐蔽一点。比如现代主流美满婚姻强调“结伴”,不遗余力地教导怎么成为“毫无摩擦的伴侣”,甚至开始强调相互的宽容和配合,让家庭成为一个抗拒孤独感的避风港、一个提供物质享受的经济体。可是深入去了解这种家庭的基础,也许只能看到人的自私、恐惧和消沉。

  可是资本主义不是最标榜自己是历史上最创新、最进步、最积极的吗?怎么说在资本主义中产生的是无生命力的人、无创造性的关系、无趣味性的生活呢?弗洛姆在这里做了一个很漂亮的澄清——

  “有的人由于内心极度的不安或者孤独而狂热地工作,有的人则是为了升官发财。在这种情况下这个人就是一种狂热、一种热情的奴隶,而他的‘积极性’实际上是一种‘消极性’,因为他是受外力的驱使。他是一个受苦的人,而不是一个‘行动’的人。另一方面人们往往把一个坐在椅子上沉思默想、观察和体验自己以及自己同世界关系的人看作是‘消极的’,因为他什么也不‘干’。实际上这种精神高度集中的禅坐是最高的积极性,是灵魂的积极性,只有那些内心自由和独立的人才能做到这点。”

  由此去看,那些“被爱情冲昏了头脑”、时时刻刻把对方抓在手里、不断妒忌和猜疑的狂热情侣,未必是积极的爱,因为他们只是斯宾诺沙认为的被消极情绪所支配的、受外力驱使者。“爱情是一种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情绪,是人内心生长的东西,而不是被俘虏的情绪”。成熟的爱是给予,而不是夺取。成熟的爱因爱而需要,不成熟的爱因需要而爱。

  与爱情一样,通由创造之爱才能缔造健康的亲子关系。母性之爱怀抱孩子不让孩子去走、父性之爱牵引孩子去走、创造之爱放手让孩子自由去走。创造之爱表现在神爱中,则促生了很多强调体验和实证的神秘教派。基督教在这方面不乏尝试,但是由于主流的强大,这些派别往往会被当作异教。而新兴的“新时代运动(New Age)”接过了这个重任,体会到神赋予生命的无限创造力和生命力,并力图在丰富的生命情景中活出这份力量、发现和赋予事物新的意义。

  创造的爱是可以学习的,并最终落实到实践中。但是那些试图从这本书中学习如何寻找爱的对象、如何把自己变成爱情市场上的抢手对象的人,会失望的。唯有那些把爱当成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回答”的人,才可能掌握爱的艺术,发展爱的能力。

  弗洛姆给出的第一个建议是“学会一个人待着”。奇怪吧,为了与他人形成爱的关系,我们需要学会的首先是一个人待着,不干什么,也不见人。宅男宅女们以后起码可以跟焦躁得上串下跳的父母说,宅着就是爱的起点啊@&……%#当然他们要真的是纯粹地呆着,不能开电视、电脑、Ipad、看书、喝酒……因为其实那样“我”还是不在这里。待着,什么都不做,这其实几乎是世上最难的事了,人很快就会不安、害怕,各种杂念和欲望都纷纷涌现。怎么办?“不要去想它,也不要去影响它,而只是要意识到自己在呼吸。另外还要试着得到‘自我’的感受……”看,人类注定要发现内观和自我觉察,不是落在那些智者、哲人、修行者手里,就是一位关心男女相爱的心理学家手里。

  其他建议还包括“学会专心做一件事”、“完全地在现时现地生活”、“对一个生命的清醒的关注”、“实事求是地看待事物”、“相信他人发展的可能性”、“相信人类”、相信“爱”,看到和尊重爱这一“存在于每个人本质之中的最深的要求”。这些建议不禁让我想起《薄伽梵歌》所说的四种瑜伽:活动瑜伽(业瑜伽)、思想瑜伽(智瑜伽)、冥想瑜伽(禅瑜伽)、奉爱瑜伽(信瑜伽)。

  弗洛姆无疑受到东方宗教的很深影响,在书中也能处处看到这一点,他认为把重心放在思想上的西方逻辑只能让世界囿于悖理之中,而唯有把重心放在体验上的东方悖论逻辑才能引起宽容、关注人自身的改造、导向正确的行动。因为,“神学的逻辑结论是神秘主义,心理学的最终结论就是爱。”

  爱,作为“创造性倾向”的表达,作为一种社会态度,必要突破个人范畴、家庭范围、甚至国家界限,在两性之中、在朋友之中、在家庭之中、在人与陌生人的关系之中、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中、在人的有为与无为中,都将得到体现和发展。这是对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的另一种形式的回答,也是弗洛姆的信心所在:“排斥爱情发展的每一个社会最终都要因其对抗人的基本要求而衰亡。”

  《爱的艺术》读后感(六):恨很容易,爱才需要莫大的勇气

  今天我决定做个好人,不是为了取悦于人,而是当我心怀敌意觉得人人都自私冷漠时,这种尖锐令我变得狭隘、偏执,心理阴暗,我不再对自己、对生活有信念,我变得不快乐了。

  在这种臆想的悲伤中,我把希望投向于不会辜负我的书本,而爱的艺术这书名看上去就无比治愈。

  我曾一意孤行的认为,博爱只是换取他人赞赏的幌子,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博爱者大多虚伪。但弗洛姆却说,没有爱所有人类的能力,也就没有爱某一个人类的能力,因为这种能力是无区分的存在于人的性格之中,否则可能只是变态的共生关系,是一个不完整的人格依附于另一个不完整的人格,却把它冠上爱的名义而已。

  而把嫌怨、怒气投掷向他人,这种扔垃圾式的情绪发泄反而是恶性循环,因为人们不会喜欢一个讨厌自己的人,对方的抵触反应反过来又加深了原本就有的臆断,像是古怪的实验者偏见效应,这种必然被证实的结论只会让原本就偏激的自己变得更偏激,与其他人之间筑起藩篱,这么做的后果就是压制不住孤独感。

  我曾一秒钟也忍受不了孤独,昔日我还乐于二十四小时宅的小屋变得难以忍受的压抑,我失眠,焦虑,觉得形影相吊的自己无比可怜,白天我带着情绪接触他人,我忍不住把怨气撒向他们,我半夜神经质的拨明知打不通的电话,每一次失望都是压垮我的最后一根稻草。那黑暗的夜里可真是觉得心灰意冷,了无生趣。

  但是今天,我在墙上贴了新买的字母:love today,我装好了衣帽架,收拾了碗碟,扔了垃圾,解除了对朋友的单方面仇怨,这些以后,我可以心平气和的坐下来看书,写这篇心得。我觉得我洁身自好,自力更生,是个好姑娘,我应该热爱自己,我也应该有勇气善待别人,恰如斯宾诺莎所说,美德与力量是同一个东西,软弱无力才是恶的本质。残暴只是掩饰内心虚弱的武器罢了。

  书中说人的成长要经历依恋母亲、顺从父亲、成为具有创造性的成熟之人三个阶段。有的人在某个中途阶段停滞下来,他就难以成为一个有爱的能力的人,他可能只是全盘索取接纳,像婴儿之于母亲,他可能刻板的附和顺从,像儿童之于父亲,而不能当一个成熟的爱人,能从与对方的结合中更能体验生命的本质,对方就是我们探索人的奥秘的一扇门。而我反问于自身,不爱对别人敞开心怀,将内心真实的情感视作难以启齿的秘密,这是我自小养成的缺陷。它让我患得患失,却不敢爽快的开诚布公,其实我是一个胆小鬼,我只是在逃避失败的风险而已。现在我清楚的意识到了,我就应该去改。而假如以后我有机会有子女,我将知道父母之爱本身就是种人格教育。

  弗洛姆说到,爱更多的只是一个决策而不是取决于爱的对象,这可以说是书中最颠覆我原有认识的观点,它使得曾经沧海难为水变成了一种爱的能力缺陷的人为浪漫化。是否资本主义的电影、音乐关于the one的描写只是在给大众灌输一种错误的概念,以我的经历,还无法断定,而不管对错,起码可以对原以为的真理保留怀疑。

  其实爱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却不是一种条件反射式的情感,它首先要求我们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它让爱不沦为一种依赖、占有、顺从,而是给予关心、责任感、尊敬和理解,这些才成就了爱是一项勇敢而伟大的实践。我们有诸多理由去憎恨别人其实是我们内心很害怕。

  而我学习到的方法论是,将自己情绪好坏维系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冷热是让一个人忧郁的最快方法,在自己的世界里把自己变成了一个配角。我们要做具有创发性的人格,不等别人施舍,不从别人那盘剥,不退居高墙深锁,自己去体验、发现、创造。而你喜欢或讨厌,be my guest.

  《爱的艺术》读后感(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人类生存的问题就是为了逃避宿命中的孤独和寂寞。于是人与人的结合成为了人类生存的强烈需求。自人类脱离了大自然,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状态便一去不复反了。在摆脱孤独感的过程中,人们选择了两种方式,一是保持着与集体的一致性,二是选择纵欲。这两种方式却各有弊端。考保持与他人的一致性来摆脱孤独的人,会变得没有自己的主见,他的见解不一定是自己亲身体验的结果,更多的是人云亦云。由于人云亦云,便没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能对生命有自己的看法和认识。这种人在自己生命力的创造上会逐渐走向贫瘠。第二种人靠着纵欲来忘记世界的存在,由于世界的消失,从而与世界的对立感也随着消失,孤独感也就荡然无存了。但靠着纵欲得来的却是极其短暂的,当迷雾消散后,剩下的只会是更大的孤独。

  人与人的结合唯有通过爱的方式才是最完美的,只有在爱中才能彻底摆脱孤独,达到人与人的和谐统一。每个人都发展着自己的个性,每个人都顺应着自己的发展要求,为自己创造着自己发展的条件。每个人的自由发展都是别人发展的前提。每个人都生机勃勃,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那么每个人就都具备了爱的条件。因为爱是一种给,给的东西就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是自己对生活的真实、独特的体验,通过分享自己的生命力,使对方心中也能感受到你的生命力,从而在对方心中引起和你一致的生命力。更一步加强了你的生命力。从而使两人融合在了一起。

  一个具备成熟爱的能力的人首先应该是具有强烈生命力的,是一个能够实事求是,具有独特判断力的人。他在与人的相处中,能把自己的生命力与他人分享。同时,他还应该是一个懂得了解、关心、尊重和具有责任心的人。唯有实事求是的了解这个人,了解这个人的本质,才能尊重,只有建立在尊重上的关心才是爱的表现。同时,他应该把对生命的热爱看作是一种责任。

  爱的种类可以分为母爱、父爱、爱情、博爱四种。母爱是一种无条件的爱,因为你是我的孩子,所以我爱你。寄托着一种祝福。父爱是一种有条件的爱,我爱你,应为你值得我爱。博爱是一种对生命的热爱。在自爱当中,一个成熟的人,应该既具有母爱也具有父爱。我们对自己永远应该抱有一种祝福、包容、希望,同时又要要求自己发奋去达到自己的目标,用成功作为更爱自己的一个理由。爱情当中更多的是一种交流,具有专一性,需要找到那个能理解并分享你生命力的人。

  失恋为什么会是那么痛苦,也许和爱的本质有关。在我们恋爱的过程中,彼此之间的点滴欢乐都成为成为了彼此快乐的来源,彼此逐渐成为了对方生命的一部分,达到了一种相互融合的状态。当我们失恋的时候,我们感觉生命被撕裂了,生命中很大一部分快乐消失了。如果说人的生命中快乐和悲伤是相互平衡的,那么对于失恋的人,悲伤便远远大于了快乐。

  《爱的艺术》读后感(八):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爱的艺术》是德裔美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重要成员艾里希•弗洛姆最著名的作品,自1956年出版至今已经被翻译成32种文字,在全世界畅销不衰,被誉为当代爱的艺术理论专著最著名的作品。

  第一章 爱是一门艺术吗?

  如果爱是一门艺术,那就要求想掌握这门艺术的人有这方面的知识并付出的努力。或者爱仅仅是一种偶然产生的令人心荡神移的感受,只有幸运儿才能“堕入”爱的情网呢?大多数人相信第二种假设。

  原因:1.爱情首先是自己能否被人爱,而不是自己有没有能力去爱的问题。男子女子各自采取了一些方法与途径。2.对象问题而不是能力问题。我们目前的全部文化是以购买欲以及互利互换的观念为基础。“有魅力”一般就是指这个人有许多令人喜爱,目前又是人口市场上被人问津的特点。什么东西能使一个人有魅力则取决于一时的时髦,这不仅指一个人的生理条件,也包括他的精神气质。这样当男女双方感觉到在考虑到他们本身的交换价值的情况下,已经找到市场上所提供的最合适的对象,他们就开始相爱。在这笔交易中,如同购买地皮一样,对方的有发展的前途的潜力也起到很大的作用。在一个商品化占统治地位以及把物质成功看的高于一切的文化中,事实上是没有理由对下列事实抱有吃惊的态度:人与人之间的爱情关系也遵循着同控制商品和劳动力市场一样的基本原则。3. 不了解falling in love 与being in love的区别。

  要学习一门艺术分成两个部分:掌握理论,掌握实践。

  人们一方面渴望爱情,另一方面却把其他的东西,如成就,地位,名利和权力看得重于爱情。我们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用于努力达到上述目的,却很少用来学习爱情这门艺术。

  第二章 爱情的理论

  1. 爱情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回答

  对人来说最大的需要就是克服他的孤独感和摆脱孤独的监禁。人在达到这一目的过程中的完全失败就会导致人的疯狂,因为人只有通过完全彻底地脱离周围世界,以至于不再感到与世隔绝,他对彻底孤独的恐惧感才会得到克服——因为他与之隔绝的世界从他的生活中消失了。

  人——所有时代和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人——永远面临同一个问题,即:如何克服这种孤独感,如何超越个人的天地,实现人类的大同。

  达到这一目的的一种途径是不同形式的纵欲。通过纵欲达到人与人之间的结合的所有方式都有三个特征:首先这种方式都是强烈的,甚至会很激烈;其次他们需要整个人——包括身心都投入其中;第三就是需要不断重复——因为纵欲的效果只能持续很短的时间。但是无论在过去的人,还是现代人,克服孤独感最常用的方法却与之截然相反。这一方法就是通过同一组人保持一致,通过同一组人的习惯,风格和看法保持一致来达到同其他人的结合。

  通过同一化达到人与人的结合既不是强烈的也不是激烈的过程,而是按照一个刻板的公式十分平静的进行。正是由于这一原因,所以往往不足以缓和对孤独的恐惧感。今日西方社会酗酒,吸毒,自杀泛滥成灾表明了这一方法的效果是有限的。此外这种方法往往只要求参加者运用他的脑子,而不是躯体,所以同纵欲的方法比较也有其弱点。这种方法只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具有持久性和不会冲动一时。人到了三四岁就被引进一个模式,从此以后就不会失去同这组人的联系。甚至人计划的最后一项重大社会活动——葬礼,也符合这一模式。

  不仅同一性可以减轻恐惧,工作和娱乐的循环交替也起同样的作用。请问:一个被围困在这么一个罗网之中的人如何才能不忘记他是一个人,只存在一次的人,只有一次生存的机会,能经历希望、失望、担心和恐惧的人,渴望爱情和受到虚无和孤独威胁的人呢?

  达到统一和和谐的第三种可能性是创造性的劳动。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同世界一致。

  通过创造性的劳动达到的统一不是人与人之间的统一。通过纵欲达到的统一是暂时的。通过同一组人同一和适应这一组人达到的统一只是一种假统一。对人类存在问题的真正的和全面的回答是要在爱中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统一。

  要求实现人与人的结合是人内心最强烈的追求。这是人类的最基本的要求。

  同生有机体结合(母体与胚胎,受虐癖和施虐癖);成熟的爱情,是在保留自己完整性和独立性的条件下,也就是保持自己个性的条件下与他人合二为一。人的爱情是一种积极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冲破人与人之间的高墙并使人与人结合。爱情可以使人克服孤寂和与世隔绝,但同时又使人保持对自己的忠诚,保持自己的完整性和本来的面貌。

  爱情是一种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情绪,是人内心生长的东西,而不是被俘虏的情绪。一般来说可以用另一个说法来表达,即爱情首先是给而不是得。他应该同别人分享他的欢乐,兴趣,理解力,知识,幽默和悲伤——简而言之一切在他身上有生命力的东西。通过他的给,他丰富了他人,同时在他提高自己生命感的同时,他也提高了对方的生命感。他给并不是为了得,但是,通过他的给,不可避免的会在对方身上唤起某种有生命力的东西。因为他的给同时也包括了使接受者成为一个给的人,而双方都会因为唤醒了内心的某种生命力而充满欢乐。在给的行为中诞生了新的东西,给和得的人都会感谢这新的力量。这一点表现在爱情上就是:没有生命力就没有创造爱情的能力。

  有没有能力把爱情作为一种给的行为取决于人的性格发展,取得这一能力的先决条件是人要有一种占主导地位的创造性倾向。持有这种态度的人就克服了他的依赖性,自恋性以及剥削别人的要求,并能找到对自己的人性力量的信赖以及达到目的的勇气。如果缺乏这些特点,人们就害怕献出自己,也就是害怕去爱。

  爱情的积极性除了有给的要素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基本要素:关心,责任,尊重和认识。

  第三章 爱情及其在当代西方社会的衰亡

  第四章 爱的实践

  纪律;集中(保持清醒);耐心;极大的兴趣。

  爱情是以信仰为基础的。相信一个人意味着了解这个人基本态度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了解这个人的核心或者他的爱。在同样的一样上,我们也相信我们自己。相信他人的另一方面就是相信他人发展的可能性。相信他人的顶峰就是相信人类。

  产生信仰需要有勇气,也就是要能承担风险和准备受到痛苦和失望。培养自己的信仰和勇气可以从日常生活的小事做起。

  积极的态度。

  《爱的艺术》读后感(九):爱情是什么

  前几天看《爱的艺术》,前言的一句话就让我非常非常有写读书笔记的冲动,“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这句话说得到我心坎里去了。爱是一种抽象虚无的感情,人和人之间的爱怎么比较呢,怎么学习呢,怎么去更好地爱别人和爱自己呢。我一直觉得,完美虽然做不到,却是一个方向,人生在世就是需要朝着这个方向不停地去努力,不断地提高和完善自己,让自己每一天都比前一天更加优秀,如果长时间地止步不前,那真是最可怕的事情。而也只有通过不断地提高自己,自己付出的爱才能有质的飞跃,才能更好地处理好世事,更好地爱别人和自己。离婚率这么高的原因之一,我相信就是许许多多人工作了或者结婚了之后就放弃了对自己提高的努力了,把自己的完善简简单单地寄托在生活经历的简单经验累积上,然后把婚后生活无聊的原因简单地归结到是因为对方这个人,而没有想过是不是自己放弃了自己,是不是放弃了对美的追求?

  “爱一个人不仅是一种强烈的感情,而且也是一项决定,一种判断,一个诺言。如果爱情仅仅是一种感情,那爱一辈子的诺言就没有基础。一种感情容易产生,但也许很快就会消失。如果我的爱光是感情,而不同时又是一种判断和一项决定的话,我如何才能肯定我们会永远保持相爱呢?”

  这个问题其实很多人之前都想过,也都讨论过。所以才会有人说,结婚就是讲条件,感情到最后都一样,谈感情太奢侈了,最后也就那样。但我仍然会渴望那种永久燃烧的感情,也许感情之火焰渐渐会小,但凭借着那份决定、判断和诺言,依然可以添加燃料让火焰重新旺起来。可是首先,要有火种的呀,而那火种,就是最初始的爱,如果没有这份爱,只是所谓的讲条件,那么一切的一切又有什么意思呢,唯一一次的人生,就要放弃体验那种真爱的快乐和长久幸福么?

  可惜前段时间太忙,书中看到好多的精妙言语引起的想法没有能及时记下来,过了这么些天都忘记了。前段时间看到这本书的第一页,就想去找本本子来,摘抄精美句子下来,顺便把从前好多次摘抄在各种本子上的许多书上的语句都整理在一本本子上。但主要原因是实在太忙,而到了昨天突然觉得,真正的读书笔记不在于把那些句子摘抄下来,而在于这些句子激发了你多少思想,读书笔记的真正功能就在于把你这些原始的想法进一步梳理加工,写出来,真正形成你自己的想法,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所以一言而蔽之,多读之外,不仅要多抄,更要多想多写!生活已经如此的艰难,却依然不能忘记提高自己才是。

  《爱的艺术》读后感(十):爱果然是一种修行

  哲学系前段时间搞了个活动特别赞,就是让每个烟酒森推荐一本自己喜欢的哲学书。于是中哲、外哲、马哲、科哲还有通俗类书籍都被推荐了出来。《爱的艺术》也在推荐书目之列。于是乎我就跑到哲学类借到了这本不厚的书,两天看完了它。(其实我还借了《纯粹理性批判》,实在是看得非常痛苦,所以在借《爱的艺术》之前就默默把它还了。菡哥安慰我说其实吧有时候你看不下去一本书并不是你没用心去看,而是这本书没到你看的时候。我觉得在理==。)

  看完了这本书感觉好像啥都没得到。不过有些观念得到了改变。谈不上毁尽三观,不过确实弄清了之前认识上的一些误区。这本书里面首先让我感触最深的倒不是男女之爱,而是父母对子女的爱。原先一直以为父母的爱都是无私的,其实不然。弗洛姆在书中指出了母爱的无条件性,而父爱则是有条件的。关于父母对子女的爱,有几段文字写得真心赞:

  “孩子体验母爱是无条件的,他根本不需要为了博得这种爱而去做任何努力......这种爱不仅不需要孩子所偿,而且也无法靠努力去索取而来。”而父爱是有条件的,其原则是

  “我爱你,那是因为你符合我的要求,你履行了做儿子的职责,你同我相像。”父亲“代表了理想的世界、代表了人类创造的法律、秩序的世界,代表了原则、信仰的世界,代表了游历、冒险的世界。”

  “如果说一个人终于成熟了,那么我们就可以理解成他已经既是自己的母亲又是自己的父亲了。在他的身上可以找到一个母亲的良知,也可以找到一个父亲的德行。”

  “孩子的成长并不是结合自己的父亲和母亲的外在形象的结果,而是通过把母亲的良知对他的感染建立在他自己爱的能力上,把父亲的德行对他的影响建立在他自己理性和判断能力上。成熟的人生活当中杂糅着母亲的良知和父亲的德行,尽管两者看上去互为矛盾体。”

  上面这几段文字有力解释了单亲家庭或失去双亲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或多或少、隐性或显性地表现出性格缺陷和精神分裂的缘由。正因为如此,身边不少姑娘在选择对象的时候即使两人聊得很投机,也不敢对单亲家庭的孩子动心。既然父爱母爱二者均不可或缺,在婚姻走到尽头时父母们是不是该充分考虑自己的孩子的性格成长而不是图一时之快?

  有关狭义之爱和如何爱,这本书的封面就给出了答案:爱不是程序,没有使用说明。作者聪明之处在于并没有从方法论角度具体解释如何掌握这门艺术,而是强调磨砺人格获得爱的重要性。

  在作者看来,自人降临人间起,就一直处于孤独和恐惧之中。以酒精毒品为代表的一系列纵欲行为并不能减轻人的恐惧感。而群居成为了克服恐惧的妙法。随着工业文明的兴起,人与人的关系变成了机器式的平等。同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深入让爱贴上了商品的标签。人们在选择爱与不爱之前都会对爱的对象进行价值评估。自己一直奉行的处事原则“我给你的和你给我的应该互不相欠”在弗洛姆看来则是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商品和爱情交换的主要伦理准则=。=从他的那句“‘公平’这个新伦理观的出现正是资本主义社会对人类伦理学发展的又一重大贡献”可见他对感情世界里“公平”概念的嗤之以鼻。一直不想承认自己内心懦弱、选择逃避在作者看来也是自我欺骗和缺乏信念的表现:“被爱也好,爱人也罢,都需要勇气,需要有判断双方能作为最终关系程度的勇气。并能就此勇气付诸果断的行动——因为爱就是一种信念。”

  爱是艺术,可是如何实践这门艺术?一是“要排除自恋的情绪”,二是“不断培养自己的谦恭、客观性和理智”。书中提到的把自己喜欢的人当做偶像来崇拜和我们现在常挂嘴边的“男神”“女神”有几分相似。一直觉得男神女神的存在是一个人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的动力。而弗洛姆则认为这种崇拜是对自身的能力没有信心和性格异化的表现。这一过程中自身的全部觉醒意识和力量被剥夺,最终结果是在被爱者身上失去自己,而不是寻找自己。

  看看身边的人,回想她们的种种经历,貌似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姑娘们在感情世界中容易冲昏头脑,好的时候如胶似漆,分的时候悲痛欲绝。作为旁观者的我常常为她们感到不值。在感情的世界中再怎么理性的姑娘都会因为一个冲动吵架、分手,瞬间萌妹子变成女汉子,甚至变成了疯婆子。让自己人格独立而不成为别人的附庸真的需要长期修炼。迁就不是爱,丢失自我更不是爱,“在相互交流中完整地感觉到自己的存在并以各自原有的生存状态相互面对”才是核心。可惜,明白这个理儿却很多时候做不到。那些在爱中拥有独立人格且爱得坦荡荡的姑娘有一种说不出的魅力。经历了、痛苦了、看开了、彻悟了于是才守得云开见月明。爱是门难以掌握的艺术。爱果然是一种修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