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掩饰》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掩饰》经典读后感10篇

2017-12-26 20:1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掩饰》经典读后感10篇

  《掩饰》是一本由[美]吉野贤治著作,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0.00元,页数:22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掩饰》读后感(一):不仅仅是同志,每个人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书

  高中的一天傍晚,11月份吧,离真正的冬天还远,却突然降温。快进教学楼的时候,遇到同班女生S,她穿了一件羽绒服,此时正为怎么进教室发愁

  是那种学习刻苦、有些自卑的女生。小学的时候,曾经是我的同桌,那时候她给我的印象是爽朗大方。高中文理分班的时候,我们再度重逢,第一天看到她的时候,她戴了一副大眼镜,脸上有些青春痘,穿着肥大的运动服,低着头走进教室,与小学时相比,判若两人

  很多年后想起来,高中的女生大体上可以分成两种,一种知道自己愈来愈有女性特征,开始着意打扮自己;一种对自己的外表不自信,刻意掩藏自己的女性特征。后者往往会得到父母老师的夸奖,被认为是精力集中于学习。

  两类女生在班级里各有各的圈子,很少有交集。她们的低调与高调也出现在不同的场合,课上学习好的女生得到老师更多的瞩目,课下爱打扮的女生得到更多男生的关注。课上课下竟然形成了明显的分野。

  那天会发愁,是担心同学笑话,这么早就穿羽绒服。很显然,得到老师再多的赞许,也不能抵消自己在群体中所面临的压力。在集体主义盛行的年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会担心自己任何一个不同于他人的行为,都会招来异样的眼光

  的踌躇让我我想起小学时看到的连环画故事:两个女生商量好第二天一起穿裙子,但是到了第二天,因为下雨,一个履行承诺穿了裙子,一个没有穿。穿了的那个被全班嘲笑出风头,同时感觉到被同伴背叛。故事的结尾大约是没有履行承诺的女生受到了批评,而遵守承诺的女生得到了赞扬。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在女生的世界里,穿裙子也需要两个人结伴而行。

  所以,我理解S的踌躇。

  我那天给她的建议是:把羽绒服脱下来,搭在手臂上,这样就不会被注意。我记得她当时夸我说:真聪明

  多年后,读吉野贤治的《掩饰》,我忽然就想起了高中时代的这件小事,才发现掩饰这种事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

  我们担心迥异于他人,所以要想办法把自己藏起来,尽量和大家保持一致。

  在集体主义文化盛行的年代成长起来的人,对于如何掩饰真我,一定比在个人主义盛行的美国成长起来的人有更多切身体会。

  提早穿了羽绒服尚且需要踌躇,何况是性取向、性别这样的事。

  掩饰,是因为恐惧,怕被当作异类。

  反过来,当我们看到在美国长大的吉野贤治也有过这样的经历的时候,或许我们会多一些宽慰,因为有这种遭遇的不仅仅是我们。

  作为学者的吉野贤治没有用佶屈聱牙的语言论述法律在保护个体权利方面的局限,而是通过讲述自己接受同志身份的心路历程,引领读者去体会压抑真实自我的痛苦。他也没有局限于讲述同志群体的遭遇,而是把压抑的痛苦扩展到民族、宗教、性别等多个领域,引起更多群体的共鸣。

  你可以说,作为一名日裔美籍的同志学者,吉野贤治巧妙地运用了一种策略,把这种掩饰的痛苦由性取向拓展到了性别、民族平权的领域,争取更多的同盟。但是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所谓少数群体的身份,可以发生在任何一个个体身上。就像这本书的译者朱静姝所说:“脆弱从来都不只是少数群体的特质,脆弱属于每一个人。”

  从这个角度看,大陆出版此书的封面和译名《掩饰——同性恋的双重生活及其他》,会让潜在的读者流失,只看书名,很多人会以为这本书只与同志群体相关。显然,原来的副标题“公民权利的隐性伤害”更契合作者本意

  书中,吉野贤治论述了美国法律的种种欠缺,但是并没有倡导每个人都去使用法律工具,而是鼓励大家在日常情境中使用”非正式的、亲密“的对话,去争取宽容环境。毕竟法律也是植根于文化土壤,没有宽松的文化土壤,恐怕很难会培育出合理的法律。即便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已经批准同性婚姻合法化的今天,同志群体所遭遇的阻力依旧存在

  所以,法律不是避免歧视的终极武器。意识到法律的局限,才是同志群体获得自由的开始。

  《掩饰》读后感(二):敲碎假我的壳

  一开始就被作者的文笔深深吸引。或许归功于他在大学时期用“诗集”代替论文的方式,或许是他本身对于诗歌、文学的热爱,再加上“法律语言紧张的愉悦感”,让本书的语言十分流畅,比喻也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这本书具体讲到了同性恋的掩饰、种族掩饰和性别掩饰这三种。由于作者本人是gay,也是日裔美国人,所以在同性恋和种族掩饰上大多基于自己个人的经历展开来谈。在性别掩饰方面,则侧重于女性在职场“掩饰”自己以获得与男性“平等”的地位,论证则引用了大量的美国经典判例。

  谁不会掩饰?谁不曾掩饰?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似乎总会因为各种各样原因而掩饰,掩饰一些不想被人发现的软肋,或是通过掩饰来隐藏自己结痂的伤疤。每个人,都在某种程度上,进行掩饰。然而,掩饰对于同性恋而言,又有着截然不同的意味。说起同性恋的历史,是从矫正到冒充再到掩饰,从这种层面上看,“社会”对于同性恋的包容性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少了。起初,认为同性恋患者是精神病,想方设法的进行矫正。从电击法到前脑叶白质切除术,强迫“同性恋”矫正为“异性恋”。在这时,连同性恋者自己,都无法接受,无法认可,想要改变自己的性取向。到了冒充阶段,同性恋患者自己,能够自己面对自己的性取向,并不渴望变成“主流”的异性恋。但是,在他人面前,依然“冒充”着,假装自己并不是同性恋。接下来,对“同性恋”的身份要求变成了掩饰。这意味着,你不仅自己认可自己的身份,也可以向其他人出柜,告诉他人你自己的性取向。但要求是,你必须在公众或者说特定场合,掩饰自己,换句话说,对于“同性恋”的身份不炫耀,老老实实低调做人。比方说,不禁止同性之间的恋爱,但需要你们遵守:不在公共场合秀恩爱 这条“准则”。为什么说掩饰对于同性恋者来说意义不同?(其实对于很多少数群体如残疾人等也具有同样的意义)因为,目前,法律保护的是不能改变的身份,而不保护可以选择的行为。或许你又想问,为什么“法律”这么重要,因为法律能“定纷止争”,能给你一种由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的“身份认同”,也是你在自身权利遭受侵害时的救济途径。所以不管怎么说,除了“公众认同”之外,法律对于少数人的权利而言,也显得至关重要

  其实,人究竟为什么要掩饰?似乎是为了迎合“主流”,为了自己在整个社会中不显得突兀而奇怪,为了不因为自己的种族、身份或者性取向而被歧视。为了融入大众而做出的行为,或许只是为了特定的社会标准而靠近。此时,你所追求的,你所展现的,可能是“假我”。而“真我”,常常受到各种限制,面临各种恐惧,而被封印在自己的体内。正如作者吉野先生一开始也和女生约会,不敢出柜那样。然而,也正是因为这种“主流”,让我们被同化,被某些特定的、大众的观点、审美标准所“统治”。即使社会如此多元化,而它却更像是一个大熔炉,把形形色色的人,把多入满天星斗般的“个性”扔进一个大锅里,通过高温加热,最后把社会和人变成一整个,一大个,坚硬的,冰冷的,统一体。

  其实,并不需要可以掩饰真我,即使变成别人眼中的怪人又何尝不可?真正困难的是,找到自己的真我并且勇敢面对吧。你还不赶紧的,敲碎那层,假我的壳?

  《掩饰》读后感(三):不是反对所有掩饰,而是反对强制性的掩饰

  ‘’每个人都在掩饰。掩饰,即淡化一个不受欢迎的身份,去迎合主流。‘’ 这是宏观意义上的掩饰,但这本书主要探讨的是美国主流社会对于同性恋者这个身份的态度转变。这个转变基本是由三个阶段组成: “整个20世纪中期,同性恋常常被要求成为异性恋,无论是通过前脑叶白质切除术,还是电击疗法,或是精神分析。随着同性恋权力运动力量的增强,矫正慢慢退让成了冒充,这一转变体现在93的“不问不说”政策里,只要同性恋者同意冒充是异性恋,就可以服兵役。最后,在世纪之交,冒充的要求又让步给了掩饰的要求:同性恋者被允许出柜,只要我们别炫耀自己的身份。 作者说他有一阵子参加过一些异性恋举办的晚宴,他的同伴们会叽叽喳喳讨论自己的孩子,而在同性恋聚餐是,人们则会对自己的出柜经历喋喋不休,这让他觉得对于很多男同性恋而言,出柜是最接近于生孩子的事情了,毕竟把“自己”生出来是多么的不可思议。 后来他发现“出柜”这件事不是你反复思考最后鼓足勇气向父母坦白并从那一刻之后就一劳永逸的事情,而是之后每遇到一些新的朋友新的同事到了新的环境都将要出一次柜,而且每一次的“出柜”和第一次一样紧张激动。 在掩饰这个部分,作者提到了这么一件事: 作者的第一个男朋友,15岁出柜,并且把一切不充分炫耀的行为都视为自我憎恨。“在以同性恋身份出柜之后···我们应该小心对待我们的同性欲望,还是应该招摇过市?” 最后作者的回答是:“对我而言,只有当我克服了掩饰的要求时,同性恋才能从一种状态,变成一种生活。只有这样,同性恋的生命力才能有一丝快乐。” 作者并也不是反对所有掩饰,他反对的是强制性的掩饰。他拥护的是每个人表达他们各自真实自我的自由,反对的是一个僵硬的,关于什么才是真正的同性恋身份的概念。 并且作者也反对逆向掩饰,即为了获得某些庇护或福利而刻意表现得像某些弱势群体中的一员。

  《掩饰》读后感(四):【笔记】我们暗中杀死了那些我们不愿意选择的自我?

  【评: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令读者感同身受。以文学的叙事性风格敏锐刻画了成长心理,从法律视角分析、评价问题,不愧是法律与文学的佳作。不过能看出来作者更多偏向了文学,毕竟对于诗人而言,感性的文字离心最近。虽然作者难以给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但整本书在以“矫正——冒充——掩饰”这一发展过程来贯穿历史和个人两条线索时极具感染力,不免使读者也陷入深刻的自我检讨。这样的动力足矣。世上不缺解决问题的办法,缺的是解决问题的态度。】

  以下是笔记:

  如果一个人的生命被描述得足够具体,整个宇宙将会借由它讲出真谛。

  成为一个作家,就是要“对越来越多的东西,感到越来越少的尴尬。”

  我逐渐坚信自己能够掌控这个世界,但正是这种信念反倒让我有勇气拒绝它。

  法律语言有它紧张的愉悦感。从花衣魔笛手变成了哈梅尔的村长。

  荷尔德林:“危险本身孕育着拯救的力量。”

  我变成了我的同性恋自我的律师,而他恰恰是我在牛津时想要谋杀的那个人;同时我也成了我的诗性自我的律师,这个诗人也曾经在法学院面临着杀身之祸。我想要阻止对自己同行的扼杀,也想重拾那些被抛弃的自我。如果法律想要干涉我私生活的细节,我会让它先了解我的一切。

  正是这些截然不同的自我组成了优美的复调乐章。

  我根本不可能一劳永逸地完成出柜,因为每个我新认识的人都在我周围立起了一个新的柜子。

  只有当社会不再以向异性恋靠近作为容纳我们的前提时,同性恋者才会得到真正的平等。

  民权群体有无自我表现的权利?法律是否需要保护他们那些可以控制的行为?主流社会中的人觉得我们是在要求一种他们得不到的权利——对人性的充分表达。

  民权必须上升到一个新的、更加兼容并包的领域。这种升华始终承认主流社会只是个神话,笼而统之的使用时这个词就没有了意义。因为人类有那么多的身份,而主流只是一个变幻莫测的联合体,没有人完全在它之中。

  完全正常就是种不正常。我们每个人都在追求自我表达;我们每个人都有掩藏着的自我。

  民权曾经总是保护某些群体的繁荣,防止他们被其他人非理性的信念所伤害。然而这种理想图景应该成为全人类的追求。民权的最终抱负是我们可以自由发挥我们的天资而不被无知的顺从所束缚。为实现这一愿望,当代民权运动必须远远超越法律。虽然法律可以在重要关头帮助我们变得更具人性,但它永远不能完全了解我们。这就意味着我们的文化需要承担起这份重任。

  我把最初的激情献给了文学,但由于相信“诗歌一无是处”,便抛弃了它。法律行使着它冷酷的强制力,而这是文学难以企及的。然而文学也有一种深入我们内心的力量,它可以改造我们的头脑和心灵,而这又是法律难以做到的。

  同化是文明的前提,通过同化我们得以超越生命中狭窄的站台,拥有更广阔的联结;然而矛盾的是,我们往往也需要通过这些行为来充分展示独特的自己。

  社会控制的三架引擎——法律、医学和宗教。“这不是堕落,它只是受了挫。”

  “当然”保护成年同性恋者的同时“当然”避免小孩子变成同性恋。这个观点和当然保护乙肝患者,也当然避免人们患上乙肝一样吗?

  矫正是同化的最终要求,冒充和掩饰使潜在的身份相对完整地保留下来,而矫正则是要摧毁它。

  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的《古舟子咏》中,一名水手射死了一只信天翁,而他赎罪的方式是反复讲述他杀死这只吉祥鸟的过程。直觉告诉他谁必须听他的故事,而他会用自己炯炯的目光慑住这些人。他不由自主地讲,他们不由自主地听。他讲啊讲,希望有一天可以把这个故事讲得足够好,或者讲的次数足够多,那样他就再也不用将它了。

  爱是一份叙事许可证,在它的疆域里,我可以把我的故事讲出来。

  同性恋可以在多个维度上掩饰自己:外表、归属、社会运动、人际关系。

  詹姆斯鲍德温:“行走,顺着血液流淌的方向。”

  同性婚姻是一种掩饰还是一种炫耀?

  我们不应该滑倒滑坡的低端,否则边缘群体永远都是胜诉方。然而我们必须保证一种由理性驱使的对话,让政府或雇主提供让受保护群体承受负担的正当理由。

  《掩饰》读后感(五):不再掩饰:从同性恋群体到每个人的生活

  1、对同性恋群体的矫正、冒充再到掩饰,作者通过详细的案例分析,伴随个人内省式的阐释,逐步将读者带入共同的心灵深处,去面对、思考、反省直到觉醒。由自身同性恋的困惑走到对同性恋群体的认识,进而对亚裔等种族和性别掩饰现象的揭示,到最后认识到法律在对抗不自由现象的局限性,流畅而极具启发性的文笔给每位读者提供了一份阅读盛宴。

  2、掩饰,甚至逆向掩饰.

  3、公平范式与平等范式

  4、滑坡理论。

  5、p218:我们大多数的自我,就像我们大部分的生活一样,其实是平淡无奇的。然而总会有一个时刻,我们内心重要的东西会开始熠熠生辉。

  6、p223:我常常渴望透过文字读到更深的东西,而我在读人时却又如此流于表面,这让我困惑无比。

  《掩饰》读后感(六):蓝色星星与我同在

  关于此书的评论直接参看中国政法大学郭晓飞副教授写的序言即可,虽然郭教授在序言中戏称自己还不如豆瓣青年的水平高,但实际上,他在序言中对本书的内容进行精准的概括,并提出了批评。虽然在我看来,有些批评不大厚道,因为毕竟吉野先生自己在正文最后一段中已经提到了本书观点可能遭遇的最大挑战,并对此做出了简要回应。考虑到本文最重要的意义是批判现有从身份平等权出发对于同性及其他少数群体权利辩护的不足,而提出一个从更为普遍的公民权,从自由出发的角度,支持同性及其他少数群体权利,因此,其并不是要论证如何定义“掩饰”,哪些行为是“掩饰”,哪些不是,而是要批判而富有预见的指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可行的改进方案。

  补充几点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一个是作者精致的写作技巧和高超的运用材料的能力,常常让人惊呼,原来学术写作也可以是这个样子。前者来源于作者本科阶段所经历的文学训练,而后者大致来源于法学写作中对于案例和素材广泛引证的要求。在本书中,作者将这二者结合的极好,这样一部学术性的著作也因此可读性很强。文章呈现出两个层次,一是作为同性恋的“自我”,从矫正、到冒充、到掩饰,从自我不认同,到认同出柜,再到现实生活中的回避等个体层面的人生经历;另一个是同性恋群体所经历的矫正、冒充、掩饰,从电击疗法到“不问不说”,再到被要求不能过于招摇的争取平权的政治、法律过程。因为作者本身就是同志,因此其个人经历既是群体困境的折射,也是一个深入窥探同志群体问题的个案。作者将这两个过程巧妙地编织在一起,个人历史与社会运动、法律平权史不断闪回,辉映,叠宕推进,催生了这部半自传性质,却又不局限于描述个体经历的反思性学术著作。

  再者是作者以同志权利入手,却没有将话题局限于此,作者在开篇就指出,同性恋权益的争取,以往受惠于妇女解放,种族平权等身份政治社会运动,而到今天,是否也能够从对同志权利的反思中汲取力量,反过来推动其他少数群体争取权益的运动。性少数群体的平权斗争是否能像当初一样借鉴其他运动一样,被其他组织所借鉴。本书英文版副标题叫做The hidden assault on our civil rights,可见其关注的是那些被掩盖的公民权,同志权也因此具备了更为重要的意义。作者于此贡献了三个重要的概念,“矫正”、“冒充”、“掩饰”,这三个学术概念不仅是同志平权中所经历的阶段和面临的问题,也成为所有为争取利益的少数群体,甚至白人自己,在争取权利过程中可循的三种可被用来抽象分析的特征。以对同性恋争取平权问题的反思为起点,作者在文章最后回到美国宪法上来,即不仅将同性恋看成一种身份,而将其看成不与他人有所不同的美国公民,将性少数派的公民权放到普世权利和自由、民主框架下进行再思考。这样,宪法所保护的并不仅仅是我隶属于某个群体所拥有的权利,而保护的是作为美国公民所本应具有的。换句话说,同性恋之所以可以结婚,可以参军,并不因为属于应该被保护的少数群体,而恰恰因为其是美国公民。推演至此,作者又回到了他的宪法领域,而不再局限于对同志问题的纠缠,也因此学术研究显得不那么个人化和狭窄,跳出了因个人身份而生的趣味,著作也不再局限于对某个领域权利问题的探讨,而成为有更大学术格局的研究作品。

  或许,在今天这个时代,同性恋、同志身份、性少数派权利已经不像过去般敏感,同性婚姻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西方国家所接受,并成为法律所保护的而对象。在中国,曾经的隐秘也在逐渐放开,越来越多的人从矫正、走向冒充、选择掩饰甚至不掩饰,大众媒体开始呈现关于同性的镜头,电视剧和电影中类似情节开始出现,本书的出版也是中国社会正在此问题上逐渐走向开放的例证。与之相伴的是,中国也将面临越来越多的争取同性权利的法律、政治事件,不能否认的是,每一个重大的变革时刻,可能都从微小的改变开始,诚如书中所叙“石墙事件”和那些嘲笑斯卡利亚大法官的笑声,每个人为推进这权益所做的轻微举动,都值得钦佩并标榜,因为这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身份,那蓝色的星星永在,我们生就如此。

  《掩饰》读后感(七):掩饰和同性恋

  差不多是知道这本书有卖后的第一时间立马入手,而且不得不说,真的是一本引人入胜的书籍,作者吉野贤治用自己的故事结合法学理论勾画出同性恋在美国的三个阶段:矫正、冒充和掩饰,而后开始从对同性恋要求“掩饰”之后,拓展到美国的“熔炉”文化的同化对种族、性别的“掩饰”要求,最后指出美国民权的的困境并认为民权应该从平等范式走向自由范式,尊重“真实”并进行理性的对话。

  吉野贤治曾经是一名追求文学的“文艺青年”,年轻时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强更“主流”在文学和法学中选择了法学,真的是什么人写出来什么东西,从这本书中,能看到他飞扬的文采,沉浸于他优美、荡漾和澎湃的文字魅力中,这些文字如同他的血统一般,有着一种“日本式”自有的韵律和节奏。作者在一开始就指出这种故事性的法学论述的原因:

  “我以为我会纯粹用政治术语来阐述这一观点,作为一个法学教授,我已经习惯于在法学里使用客观中立的论调。但我逐渐意识到,如果我不勇敢的揭示真实的自己,就根本无法写出有关”真实的重要性“的文章。因此,在这本书里我采用了一种更亲密的表达方式,把自传和理论交织起来。为了更加生动地说明同化的利弊,我会试着悉心讲述我的同性恋身份,同时也会提及我的亚裔美国人身份。……我愿意追随浪漫主义者的信念:如果一个人的生命被描述得足够具体,整个宇宙将借由它讲出真谛。“

  ”每个人都在掩饰。“作者开篇就点出了这个事实,也让我想起了周围很多有关掩饰的例子:反感招摇过市只想”安心低调做同志就好”的同性恋,在同性恋里做Gay在直人圈做直人的男双性恋;在城市里说普通话掩盖口音的外乡人。在当下的中国,也有着很多暗合矫正、冒充和掩饰的案例,遍布全国声称能矫正同性恋的心理诊所预示着“矫正”同性恋的市场,热闹非凡的形婚网站和活动也显示出同性恋急需“冒充”异性恋的诉求从未减少,而掩饰,存在着很多同性恋具体的生命经验里:在公司中不提自己的伴侣——甚至有时候伴侣这个词的使用也多多少少显现“掩饰”的压力。在吉野贤治书本中历史性的三个阶段,正以多样的面貌在中国大地上繁复丛生、叠加上演。

  关于同性恋,常见的关于“掩饰”的要求和话语有:我支持同性恋,但是他们不应该太过于张扬;我支持同性恋,但是我的小孩最好不是;如果同性恋获得了平等,人类有可能灭亡、社会就会乱套……这和书中所说的”大量的社会不公反而成了保持现状的借口“、”担心社会有太多不公平“如出一辙。公众总是提出这种担心,但却从不问这些要求和话语是否合理。

  我喜欢这本书的另一个原因,是他道出了我时不时困扰的关于身份政治的议题。吉野贤治曾坦言,女同事的一个质疑让他一整晚没睡着:一个女人在修自行车并不是因为她想否认自己是女人,而仅仅是自行车坏了。少数族群打破刻板印象的办法之一,正式做出一些与之相反的行为,如果每此他们这么做都被认为是”掩饰“一些本质的污名身份,那这些刻板印象根本不会消失。吉野贤治回应“我们追求的是资助,并将自主视作实现真实性的一种途径,而不是追求一个关于什么是真实的固定概念。……他希望的是产生对话而不是结论。在我的女权主义、酷儿实践中,也会碰到类似的议题,例如关于家庭主妇,到底是依从男权规范还是人家就乐意在家照顾老公,例如剩女是否真的那么愉快还是也困顿于单身生活,还有,和郭晓飞老师提出的一样,同性恋叫老公老婆是迎合主流还是自身反叛……换一个角度来看,这些或许也都不是重点,重点在于明白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和真理,也明白生活不是非黑即白的复杂性,去促进对话、了解“真实”,理解在那个场域下人是如何做出选择的。

  Jess是我们圈中好友,我曾和她聊天说你真厉害,在读博士又出书又做电台,人家回应说这样就可见博士论文没怎么写才有空忙这些七七八八的,看来还是外面的花花世界比较精彩。写了半天好像也就是做个记录而已,最后推荐这本好书,不是同性恋同样能有好收获。(另外提醒,真的先不要看郭老师写的序,剧透一时爽菊花万人闯)

  安利下我的公号

  这书评或曰读后感原载于我个人的公号:huajiejieyo (坏姐姐),欢迎关注交流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