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哲学的慰藉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10篇

2017-12-26 21:0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10篇

  《哲学的慰藉》是一本由(英)阿兰·德波顿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0.00元,页数:28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一):。

  • 尼采1888年略带尴尬地承认这一点“我非常害怕有一天我将被宣布为圣灵” 看到这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笑死我了。。。。。。。。

  突然发现哲学家好像都过得挺好的。至少不会为生活忧虑。蒙田住在城堡里,叔本华继承的遗产让他一辈子不愁吃喝,塞内加属于贵族,尼采虽后来过得一般,但他接受过良好教育

  不为生活忧虑的人才能如此耐心而痴迷地思考生死、意义苦难吧,不得不承认,他们有富足的条件可以深思,但我仍发自内心尊重并倾慕这些人,他们本可以如纨绔子弟一般吃喝玩乐,或像正常一样追逐现世的幸福(如名利荣誉和漂亮老婆),但他们没有,他们选择孤寂和忧郁,选择不被理解的深沉和独自一人的愁苦。他们选择了上帝。不是神学意义的上帝。是自己心中的上帝。同时,他们选择的也是人类,不是一个人,也不是一些人,而是全人类。

  决定三十岁前去爬尼采登过的科尔瓦奇峰!

  尼采劝诫大家不要喝酒,不是因为酒对身体不好,而是借酒消愁不好,有愁苦不要老想着消解它,而是利用它使自己变得更好,这点我很赞同。

  要介意自身的和世界缺点

  如果对内心渴求的东西表示淡然,那是基督徒。永远要对我们向往的东西保持信念

  • 如果叔本华早点收获爱情可能也不会这样厌恶活着。

  叔本华把对爱人的选择看作生命意志驱使的结果,而生命意志是为了繁衍出健康聪慧的后代,所以我们爱上那一个人而不是别人。这我觉得这就有点太扯了吧。那根本不打算生孩子的人是出于什么选择爱人的呢。算是摆脱了生命意志的追求

  • 蒙田批评那些用艰涩装深刻文字想想也是,我们总是觉得自己不理解的文字是高深的学问,这样容易走弯路。最近翻朱光潜的《谈美》,觉得写得真平易近人,那么厉害的大师给青年写书,里面完全没看到什么生僻的字词,行文透着平和与欢迎任何一种读者的温情,用简单语句结构和平常的词汇,有着希望你读下去的循循善诱,果然是大师啊。

  蒙田:“一个人在世人面前奇妙非凡,然而他的妻子和随身仆人看不出他有什么过人之处。几乎没有人在家里被当做奇人。”

  • “你问我有哪些进步?我开始成为我自己的朋友。”

  “对塞内加来说,我们能够达到的智慧,就是要学习如何避免用我们对挫折反应来加剧这个世界的顽固性,这种反应包括盛怒,自怜,焦虑,怨恨,自以为是和偏执。”

  “哲学的任务是教会我们在愿望碰到现实的顽固之壁时,以最软的方式着陆。”

  但是不喜欢塞内加说向必然低头。他想离开暴君尼禄,尼禄不愿让他走,他便留下来,即使知道伴君如伴虎,竟然还能专心去研究自然现象。要我肯定要逃的,可能我太理想了。

  塞内加出名的一句话“何必为部分生活而哭泣?君不见全部人生催人泪下。”这点倒逐渐在认同当中,逐渐觉得现世中已经少有事情让你哭泣了,而且越来越少。也不知是好是坏。

  • 希腊的伊壁鸠鲁在奥诺安达集市旁边立面积约为320平方米的石碑,在上面刻字宣传他的哲学思想希望人们少消费。简直太可爱了。更可爱的是,那么庞大的集市肯定有很多搞商业的有钱人,他们竟然怼不过一个无权无势无钱的哲学家。哈哈哈。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二):乏善可陈的哲学鸡汤

  非常通俗的一本哲学入门读物,从六个方面,通过六个哲学家的生平故事和著作观点,讨论在面临各种逆境情况下看待问题方法

  然而本质上,本书其实是披着哲学外衣的心灵鸡汤。当然,用鸡汤二字不了有些贬低了此书——毕竟书中成功生活中实际遇到的困境抽离具体情境,并通过类比列举哲学家们的处世态度,加以总结归纳,说服力大大增加,比一般的鸡汤可谓是高明了不少。文中提出的不少观点也十分犀利,譬如对于宗教的态度,作者引用尼采对于基督教的评价 “(这种)伪善的信仰谴责那些他们心理想要而又无力为之奋斗的东西,称赞那些他们本来不想要而正好拥有的东西...‘无能复仇’变成了‘宽恕’ 。” 这与我本人对于宗教的看法十分相近。可惜的是,这一观点与章节主题的衔接十分草率,仅仅将其解读为作者对于自己可遇不可求之物的执着追求,而对于宗教与苦难的联系并没有深入展开。

  这也是在阅读本书中感受到最大的问题。以哲学家的故事作为开头,引出其著作中的观点,本该接着“大干一番”却戛然而止——不是直接过渡到下一个论点就是草草收场另起炉灶。这种断层感非常影响阅读体验,也让本书的说教味大大增加。这其实是解读类读物非常难避免的问题,主观观点多了就显得像鸡汤,少了又失去了意义。当然这其中的界定是一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本书中,哲学家和他们的语录作为论点反复出现在各个角落,帮助论证作者本人对于这些问题的态度。尽管对于哲学家的生平叙述已实属详实,但是对于其思想的介绍缺乏系统性,著作的引用也颇有断章取义之意。说白了,本书是作者想法的合集,只是引用借鉴了一下著名哲学家们而已。

  细细想来,这其实没什么不对,甚至就是本书应有的样子。毕竟书中的观点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还是有不错启示的。作为大众向的哲学读物,阐明怎么想和为什么想已经足够了。至于那些有兴趣探究究竟为什么这么想的读者,应该也不会止步于解读类的哲学书吧。

  .S. 本书的标题是致敬五世纪哲学家波爱修斯的同名著作,当时看到内容简介时不由兴奋起来——正是我上学期最后一篇paper说探讨的problem of evil,以及如何在evil exists的情况下追求幸福。在狱中等待审判时能有如此心境,确不是一般人所能及。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三):哲学慰藉,各取所需

  德波顿的文、资中筠的译、周国平的序,读这样一本《哲学的慰藉》还需要更多理由吗?“哲学”一词希腊文的原义是“爱智慧”,它是人类知识的起源,国际公认最高学衔,无论文理都是“PHD”,即 Doctor of Philosophy(哲学博士),足以说明这点。如果能抛弃对哲学枯燥、无趣、吃饱撑着瞎想的固定思维或者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独断影响,或者能更客观地欣赏哲学的智慧魅力

  单就本书而言,其文学意义明显大于哲学意义,德波顿并没有严肃的论述某种哲学思想,而是以人生常见的几种困惑为主题,选取一位具有代表意义的哲学家,将哲学家抽象的哲学思想还原到具体的历史中,用优雅简洁、机智含蓄的文字描述哲学家本人的真实生平给读者以慰藉,其实我更愿意使用“启示”一词,“慰藉”虽然也是获得心灵力量,却是一种心理的满足状态,“启示”一词更适合哲学的本原意义。对我个人最有启示的是“对缺少钱财的慰藉”和“困难中的慰藉”两章。

  同为古希腊哲学家的伊壁鸠鲁或许不如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广人所知,甚至一知半解者将伊壁鸠鲁学派视为追求快乐的纵欲主义者。但是只要看看伊壁鸠鲁本人对人的需求分类就能知道事实绝非如此。伊壁鸠鲁将人的需求分为自然而必要的(包括朋友、自由、思想、食物、避风雨处、衣服)、自然但不必要的(广宅、私人浴室、宴饮、仆役、鱼、肉)、既不自然又不必要的(名望 、权势)。在他眼中,食物和宴饮、避风雨处和广宅都是不同的概念,对伊壁鸠鲁来说,人只要满足“自然而必要的”需要就能获得快乐,“在消除了匮乏的痛苦之后,清茶淡饭与丰盛筵席带来的快感是相同的”,在“自然而必要的”这方面排在前三位的是朋友、自由和思想。

  德波顿用五个步骤得出当你追求“在别墅度过假期获得快乐”时,推出一个人在别墅会孤寂无聊,而同相知相爱的人在帐篷里却能过得很快乐,所以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真正的需要与最初的懵懂欲望差别很大。但是这个例子让我想起那句著名的“宁可坐在宝马里哭,不愿在自行车上笑”,究竟是每个人对“自然而必要的”定义并不天然相同,还是并非每个人都喜欢快乐自由的生活呢?还是说在物质发达、物欲横流社会人性也变得更复杂了?

  最后一章是尼采的故事,我在这之中寻找到一种自己心路历程的共鸣。年轻的尼采一开始是信奉叔本华的悲观主义的,他学着压抑自己的欲求,以避免在追求欲望过程中可能遭遇的焦虑和痛苦。我在看过叔本华《人生的智慧》后,亦遵循避免痛苦就是幸福的人生理念,一度不敢追求所爱之人。德波顿认为是蒙田、司汤达、歌德等人,以及地中海的饮食、天气、日落和他作品中多次提到的“爬山”,促使尼采从叔本华“像但小的麋鹿一样躲藏在森林里”的思想走向他的超人哲学。他说“是尽量少要快乐,简而言之就是无痛苦……还是尽量多要不快,以此为代价,得到迄今很少人享受到的丰富的内在的乐趣?如果你决定选择前者,宁愿减轻人类痛苦的程度,那么你也必须降低人类享乐的能力。”。尼采坚定地选择了后者,他不再畏惧高峰艰险,安居平庸的山下,而是精神意志为镐,以痛苦为索,直到顶峰,俯视平庸。

  德波顿应该是偏爱尼采的,这一章作为压轴篇幅最多。他用尼采的生平是悲剧性的,他四岁丧父,两度失恋,终身未婚,生前著未销量不佳,生活窘迫到买不起新衣服,常拖欠房租,身体不好,消化不良、几乎失明,很多像梅毒的症状(尼采本人并不承认),最后彻底疯掉被送入疯人院,11年后以55岁的年纪去世。最可悲的是在他死后,他的著作被纳粹的妹妹改动,造成道听途说者对他“权力意志”的误解,而不明白,尼采的“权力意志”“超人”概念,只是一个终身与孤独、贫贱、疾病抗争直至疯癫的人,对生命、对自我极端的赞美和热爱,他把自己当成太阳,为所有的人散发光和热。

  书中另外几章是以塞内加作对受挫折的慰藉,蒙田对缺陷的慰藉,叔本华对伤心的慰藉,都能给处在不同困难中的读者以启示,惟独第一章将苏格拉底作为对与世不合的慰藉,个人稍觉不妥,未能显出苏格拉底最伟大的一面,有些炮仗打蚊子的感觉。苏格拉底是否与世不合亦值得商榷。此外,不知是受内容所限还是翻译问题,个人感觉本书亦未能全面展示德波顿的文字魅力。总体说来,此书仍是一本哲学爱好者和文学爱好者都值得一读的书。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四):2017读书清单之17 读德波顿《哲学的慰藉》

  2017读书清单之17 读德波顿《哲学的慰藉》

  第17本

  2017.02.21

  英国阿兰.德波顿《哲学的慰藉》,是2017年度读的第17本书。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由资中筠翻译,全书11万字,284页。属于译文经典系列之一,精装版,但字体细小如牛毛,读起来好劳神。好在资中筠的翻译文笔优美,读起来还是蛮舒畅的。给予五星评价,推荐级。

  阿兰.德波顿出生于1969年,2000年发表《哲学的慰藉》时才30冒头,被誉为英国文坛奇葩,是天才型作家不相信天才还真的不行;你看,人家30岁的年纪就发表了这本牛哄哄的书,回想我辈30岁时在干些什么呢?能干些什么呢?

  这本小书有三个序言,一个是作者德波顿的《我的作品在中国》,一个是著名作家周国平的《哲学不仅仅是慰藉》,还有就是翻译资中筠先生的《译者序》。

  全书以随笔散文的形式,介绍了6位大哲学家:苏格拉底、伊壁鸠鲁、塞内加、蒙田、叔本华、尼采。

  可能是从学术思想的推介角度分析,周国平认为本书对伊壁鸠鲁、塞内加、蒙田三位哲学家介绍的比较到位,而对其他三位如苏格拉底、叔本华、尼采则介绍的不很到位。

  我倒是觉得介绍苏格拉底、塞内加非常精彩,而对伊壁鸠鲁、蒙田、叔本华和尼采的介绍则乏味和无聊。伊壁鸠鲁篇讲享乐、蒙田篇讲人的下半身:性事;这些内容可能与年龄大有关,不感兴趣了,我倒是觉得这两个篇幅内容不好、文笔也乏味,好像作者写作时打瞌睡了一般。蒙田篇就记住两句话:御座再高贵,也只能坐在屁股上。国王与哲学家都拉屎,美女亦然。

  这六个大哲学家,除了塞内加外,都是耳熟,但毕竟是不能详尽的了解。

  哲学的本意是“爱智慧”,属于无用之用的大道,这活计是非富人不能为之的。当然老苏是个例外,除了苏格拉底这个穷光蛋外,其他的五位那都是终生衣食无忧的,否则,天天食不果腹怎么研究哲学?

  哲学家都是天才,而天才和疯子在我们俗人眼里可能真的没有什么两样。苏格拉底见人就夸夸其谈自不必言,大名鼎鼎的尼采后来的的确确真的疯掉了,而叔本华对狗的亲密远胜于对人类,其言与行无论怎么看、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不正常的。而稍微正常一些的也许就是塞内加了罢。

  我读《哲学的慰藉》,最感震撼的是苏格拉底之死,在希腊城邦提出对其指控时,苏格拉底有三条路可走,一是闭嘴,自今以后永远闭嘴;二是滚蛋,离开城邦;三是接受审判。苏格拉底认为自己没有错,不接受第一、第二条路,坦然选择第三条通向死亡之路。我佩服、衷心的佩服苏格拉底,但作为俗人永远也理解不了这老头的选择。苏格拉底是智者,但这是智者的选择吗?仔细想想,当苏格拉底选择了第三条道路的时候,不也事实上是选择了第一、第二条路吗?不也是永远的闭嘴、永远的离开城邦么?

  相对而言,塞内加是没有其他选择,他只能选择死亡:尼禄命令他自杀。当亲友们听到尼禄的命令以后大惊失色、哭了起来,而哲学家不动声色,他问:“你们的哲学哪里去了?多少年来互相激励的那种处变不惊的精神哪里去了?”在这一节上,我觉得,塞内加要人性化的多,同时他坦然面对死亡的态度更加让人敬佩。

  再说说翻译,外国文学离不开翻译这个话题。

  我对资中筠先生的翻译,由衷的有赞!一是文笔十分优美,二是人名、地名的翻译都是按照约定俗成的规则,不似有些不论不伦的所谓翻译家别出心裁。

  与本书同名的还有一本是波爱修斯的著作,可惜被一个叫范思哲的给翻译坏了,大哲学家的作品,读起来像小学生作文般稚嫩。翻译者的水平在外国文学传播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可见一斑。

  作家余华说:“他越来越不信任一般的译著,而只信任为数不多的几个翻译家的作品,因为读多了欧化的译作,会使自己丧失对母语表达的敏感。”诚然,资中筠先生当之无愧,属于那为数不多的被信任翻译家中的一个。

  即便如此,资中筠先生的译著在豆瓣读书中一样受到了质疑:

  其中一位书虫的书评《自己吃还是宴客?》

  65,第二章,伊壁鸠鲁,(四),第一段中:他对一位朋友说:“送我一罐奶酪,好让我想要的时候饱餐一顿盛筵。”

  何兆武的译文是:他写信给一个人说:“请您给我送一些干酪来吧,以便我在高兴的时候可以宴客。”

  是奶酪还是干酪无所谓,但是自己吃还是宴客,区别可就大了。何兆武对?还是资中筠对?

  这就有点点吹毛求疵了。我看不出资中筠与何兆武之间的本质差别。傅雷说翻译的精髓如临画一般,要神似而不是形似,完全的照葫芦画瓢就陷于呆滞了,如董燕生之翻译《堂吉诃德》一般,陷于僵硬呆滞的董燕生教授偏偏自鸣得意,反而去取笑杨绛行云流水般的《堂吉诃德》。

  忽然记起了杨绛先生翻译的英国诗人兰德的诗:《我和谁都不争》。

  我和谁都不争,

  和谁争我都不屑;

  我爱大自然,

  其次爱艺术;

  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

  我也准备走了.

  我想,或许就是在董教授攻击杨绛先生的那个时节,先生翻译的这首诗吧。

  关于世界级的名人,我觉得咱们国家政府应该有所作为,统一标准译名才是,譬如本书中的塞内加,就有另外并不小众的译名塞内卡。至于文学名著就更多了,譬如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大卫考坡菲》,书名都让人无所适从,遑论书中的地名与人名,更是乱七八糟。

  关于豆瓣的评分。我觉得豆瓣的评分挺搞笑的。豆瓣网挺随意,读过书的人都可以评分,也可以写笔记、短评、书评。而短评与书评的区别有点点类似于微博与博客。我发现一个特点,写一句话短评的特多,评分也特随意的上天入地、喊爹骂娘,非常的不理性。相对的写书评的人,理性思考的多,给予相对中肯评分的也多。只是不知道豆瓣的评分标准是取均值?还是书评的比重大一些?应该说,写书评的评分比重应该大很多才是,毕竟认真思考的与随口乱写一句脏话的人的评论是不可划等号的。否则,将如希腊城邦审判苏格拉底一般,豆瓣最终也将陷于大多数暴政,这也是法国大革命的教训,也是美国建国元勋们所竭力避免的。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五):读书笔记

  回想起来,思想政治勉强算得上人生中第一堂哲学课,但因众所周知的原因,大家的哲学课的落脚点在于政治而非思想,没有百家争鸣般的思想激荡和洗涤,没有对世界认知的升华,只剩一味的灌输,所以从小到大的政治课,我都是一路睡过去,以至于到大学的时候遇到一个有才华的政治老师,但他的教学被拘泥于4大政治课本,于是我还是抵挡不住深深的睡意,一睡到底。

  仔细想想最好的启蒙书应该是像《苏菲的世界》这样的,一步一步的引导和思索从而对世界对认知对哲学产生好奇,但由于个人在这方面劣迹斑斑,曾经两次拿起这本书,却从没有敌过深深的睡意。尽管这样,我一直对哲学怀有深层的敬意,尽管哲学的观点我有认同有不认同,这些在历史璀璨星河中用思想与智慧,积极思考人生与世界的人,值得我敬佩,太多的人行尸走肉般的活。

  这本《哲学的慰借》还好没有僵硬的运用哲学的长篇大论,至少没有让我发困,作者以哲学家的平生为线索,在点滴中道破我们日常思维的盲区,拨云见日,用哲学的光辉给我们茫茫人生略以慰借。

  (一)理性的律令

  这是一篇关于苏格拉底的故事,作者以此向我们阐述如何在不合逻辑的反对面前维持信心和清醒的立场。

  这是一个被常识统治的世界,我们对现状不予质疑,主要因为我们把大众喜爱和正确混为一谈,而不是用逻辑审视我们的信仰。

  因为大众的目光,我们有些人忽视婚姻的承诺的庄重而行婚,有些人忘了自己的初衷而过一种别人觉得不错的生活。可是其中的得失要如何计算?这让我想起新的北大宣传片《星空》,那种遗失梦想的伤心无以言说,因此我们才要不停的提醒自己,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我们的观点、我们的坚持可以被怀疑,但我们应该关心的不是反对我们的人数,而是他们反对的理由有多么充分。虽然不中听的话语或是嘲讽的意见都足以使我们兵荒马乱,以至于我们开始怀疑自己,但凡公认为显而易见和“当然”的是真的正确吗?真相往往很少真是如此。传统的成见往往不是从无懈可击的推理中得出来的,而是从几世纪的混沌头脑在涌现出来的,现存的不一定就是合理的。因此,我们在放弃我们的立场之前先要审视一下他们得出这一结论所用的方法。

  to be continued…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六):《哲学的慰藉》读书笔记

  * 散文式文笔

  * 穿插有趣的小故事(哲学家本人的以及他们收集的)

  * “哲学”=爱智慧

  * 苏格拉底——独立思考

  ——苏格拉底是的思辨方法:①取一种为世所认定的常识论断②想象一下这一论断可能是错的,寻找这一论断可能不对的情境③对以上问题找到例外情况④最初的论断必须考虑到以上例外情况并将之精确细腻地表达⑤追求真理,就是发现我们原来差不多认定为是的其实为非。

  * 伊壁鸠鲁——快乐:友谊+自由+思想,≠金钱

  ——如果渴望落空?①设定一向追求快乐的计划②设想这一计划可能是错的,寻找设定目标与与快乐之间的关联不符的例外情况。有了所想望之物是否仍会感到不快乐?没有它是否可以快乐?③如果能找到例外,那么所想望之物就不是构成快乐的必要和充分条件④诶准确表述如何获得快乐,就要把例外考虑在内,从而对最初的计划在分寸上进行调整⑤真正的需要与嘴唇的懵懂的欲望差别很大。

  * 塞内加——处变不惊的决心——斯多葛派哲学家——他认为论点有如鳗鱼,不论多么合乎逻辑,除非用形象和恰当的文风固定在人的思想中,还是会溜走。需要用隐喻来引申一种看不见某找的意思,否则我们就会把它丢在脑后。

  ——“挫折词典”:①愤怒(是一种疯狂,由于我们队世界和其他人持有过分乐观的观念而造成的,我们对挫折反应不当的程度取决于我们认为怎样是正常,我们的盛怒来自那些侵犯了我们认为是生存的基本规则的事物。因此我们应设法调整期望值,生活不可能十全十美,我们必须顺应之。如果不抱那么大的希望就不会那么愤怒。)②震惊(现实的残酷特征:一方面是世世代代的延续性和可靠性,一方面是无法预料的灾难。我们处在夹缝之中,一边是合理的召唤另一边是大难临头的可能性。罗马钱币背面的“命运”女神像:一手握山羊角,一首握舵桨,朱庇特的长女。羊角象征赐予人丰饶的权利,舵桨则象征她改变命运的更为凶险的权力。死亡也是寻常的。每天应该花一点时间想想“她”,我们不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事,必须做一些预料。)③焦虑(一种不能确定的焦躁不安的状态,我们希望情况好转又担心恶化。这种情绪最典型的后果是让人不能享受本应是快乐的事:文化的、性爱的、社交的...传统的安慰方式是说宽心话,但是这是最残酷的。因为我们所描绘的美好图景具有双重作用:让我们对可能发生的最坏情况没有准备,又无意间暗示最坏的情况会出现。因此我们应该:想到最坏的事大概是会发生的,但又要想到其实没有我们担心的那样坏。一个人心灵的平静并不靠财富。确定一个人智慧的有一点:如何应付突如其来的贫穷,(斯多葛派哲学家)他们会泰然离开他们的华屋和奴仆,美又愤怒和绝望。智者应该能够泰然离开命运女神的一切恩赐,因为命运女神所赐的不仅是房子和钱财,还有朋友、家庭,甚至我们的身体。他对于“满足”是这样理解的:比如不会因为自己身材矮小而妄自菲薄,但还是宁愿自己长得高大;可以没有朋友而活下去。但不等于他愿意没有朋友。他自己也做到:“把命运女神所赐予的搁置在一个地方,可以让她随时拿回去而不干扰我”)④收嘲弄感(可能会是来自无生命的物体、来自有生命的物体。我们很容易把“并且”变成“为了”而联系起来,本来是“铅笔从转上落地,并且我很恼火”变成“铅笔从桌上落地是为了要使我恼火”。我们应设法为我们的第一印象加一层防火罩,拒绝根据这一假设贸然行动。)当然,不是要求逆来顺受,而是要求我们区分何处凭己意重塑现状,何处是不可改变的现实必须泰然接受。

  * 蒙田——“性”、“文化”(超越偏见)、“智力”——承认自己的弱点——他自己游历了欧洲许多国家,为接触到的一些所谓贵族的心智的傲慢而叹息。

  * 叔本华——非理性主义、悲观主义哲学家——艺术与哲学以不同方式把痛苦转化为知识

  * 尼采——推崇悲苦,“入世的”——正如蒙田《随笔集》最后一张“生活的艺术在于善意用逆境”伟大是后天获得的,能驾驭的能力越高,文化水平越高

  —— 一方面对人的潜力的极度信任,成功的机会是向我们每个人敞开的,比如写一部小说;一方面是极端的残酷,比如写一本小说之前须苦度十年悲惨的光阴。

  ——坚韧不拔、不要酗酒——处理问题的决心,自我完成的机会——继续对我们向往的东西保持信念,即使我们现在没有,也许永远得不到。

  雅典的神殿是希腊人内心和他们社会内部存在的秩序的一种外在表现。古希腊文明绝不来自肃穆宁静,而是来自最凶险的力量的升华:一个时代,一个民族或个人能驾驭的情欲越强大,越凶险——因为他们有能力把它看做一种手段,那他们的文化达到的水平就越高。看似宁静的神殿是根部阴暗的幼苗经过精心培育长出的花朵。希腊人不是砍掉其敌人,而是是以教化。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七):一些弱智的想法

  3:有一种观念认为好书就不该对人有任何用处,为艺术而艺术嘛——并非为了实际的进步或是事业的成功而艺术。在一定程度上我也认同这种观念。为了完全改变自己而去啃那些严肃的书籍确实愚不可及,不过,我也认为,抱定为了更好地理解自己以及自己所处环境的目的去读书,是至关重要的。

  我至今以来所怀抱的模糊的读书目的,作者清晰的阐述了。

  如果说《苏菲的世界》是适合孩子们的哲学启蒙书的话,这本书可以说是一本成人的哲学启蒙书。虽然属于译文经典系列,文字还是比较晦涩的。颠三倒四的语句,文言化的词语,常常阻碍我的理解。看了好久,才总算是看完,不过多亏于此,才有了更多的理解。

  第一个正式接触的哲学家是叔本华(这里把马克思忽略了)。以前觉得他对苦难的注解很酷,哈哈。通过这本书,了解到他也不过就是一个时运不济的糟老头子,宿命注定他的哲学。

  ?哲学智慧的精髓在于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所说:审慎的人只争取摆脱痛苦而不争取欢乐。

  而我就像沉迷于叔本华十年之后,断然放弃,另辟蹊径的尼采一样,对他的哲学产生的了动摇。有人说过,看不出叔本华哲学中苦涩中蕴含着的快乐,那么这个人的道行还不够。我承认自己理解无能,毫无阅历,所以暂且先投向尼采的怀抱吧!

  ?人的自我完成不是通过避免痛苦,而是通过承认痛苦是通向任何善的自然的、必经的步骤而达到的。

  250:苦与乐如此紧密相连,谁想得到多少这一面,就必须尝到多少另一面……你可以任选其一:是尽量少要快乐,简而言之就是无痛苦呢……还是尽量多要不快,以此为代价,得到迄今很少人享受到的丰富的内在的乐趣?如果你选择前者,宁愿减轻人类痛苦的程度,那么就必须降低人类享乐的能力。人的计划最圆满的完成看来是与某种程度的磨难分不开的,我们最大的乐趣的源泉是与我们最大的痛苦别扭的联系在一起的:试看那些最优秀、最完善的个人和民族的历史,请问有哪一颗大树长到这样叫人的高度没有经过风霜雪雨;请问,厄运和外界阻力,某种仇恨、妒忌、怀疑、顽强抵制、强硬反对、吝啬、暴力,难道不都是有利的条件,无此则任何伟大,即使是美德,也难以成长起来?

  284:使我们感觉好些的不一定对我们好。使我们感到痛的不一定对我们不好。

  看,尼采才是现在我所需要的!快!传递给我正能量!

  前几天陪朋友去看心理老师,那个教授奶奶给我们讲了很多大道理,呵呵。今天在翻这本书,发现好多简单的道理都体现在书中。哲学没那么高深,把再简单不过的道理,借个名人之手印成铅字而已。往往这些简单的道理,我都不屑于接触,当他们成为名家的著作时才视若珍宝。

  教授奶奶推崇佛经的慰藉,当我说起哲学的慰藉时,奶奶提醒哲学可能会看偏,需理智!需谨慎!

  叔本华没错,希望走尼采的路也不要偏。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八):哲学带给我们的智慧

  与世不合的苏格拉底告诉我们要学会独立思考,由直觉得来的认知犹如一尊塑像放在室外的底座上而没有支撑,随时可以被一阵大风刮倒;而以理智和反诘的论据为支撑的认知则犹如用绳索钉牢在地上的塑像。真正的尊严不是来自多数人的意志,而是来自正当的说理。苏格拉底最后之死就是他的理论的最好说明。他宁死也不愿意放弃真理,放弃哲学。

  尹壁鸠鲁告诉我们金钱并非快乐的必须条件,金钱满足快乐的能力在低收入档内已经存在,收入达到最大值时快乐曲线并不继续上升。友谊、自由、思想才是快乐的保障。

  “奢华酒食不足以避害,不足以健身。”

  超过自然之财富,其无用犹如溢出容器之水。

  其价值不生于剧院、澡堂、香水与鱼膏,而生于自然科学。”

  塞内加告诉我们生活不可能十全十美,我们必须顺应之。我们应该对什么都不感到意外。我们思想应该事先准备迎接所有的问题,我们应该考虑的不是惯常发生的事,而是有可能发生的事。一切都应在考虑之内,一切都应在预料之中。如果你想消除一切担心,那么请设想你所害怕的一切都会发生。喜欢他的话"你问我有哪些变化?我开始成为自己的朋友。" '我同那些东西之间保持很宽的距离,这样,她只是把它们取走,而不是从我身上强行剥走。”

  何必为

  部分生活而哭泣?

  君不见

  全部人生都催人

  泪下。

  叔本华是这样安慰伤心之人的。他认为爱情的目的是繁衍后代,两个人是为了能繁衍出正常的后代而走在一起并结婚的,所以高个子男生喜欢找矮个子女子为妻。如有两人不能走在一起说明受生命意志 你们不可能生出 正常的孩子的影响。生命意志会引导你去遇到那个能繁衍出最完美后代的人。

  蒙田向我们解释为何西班牙人大肆屠杀印第安人,是因为文化的缺陷,每一个民族都有许多风俗习惯,不但不为另以民族所知,而且被认为野蛮、怪异。西班牙人如此心安理得地屠杀印第安人是因为他们自信知道一个正常人应该是什么样的。蒙田还告诉我们要对自己的身体坦诚,甚至是性无能,常人不能理解的东西朋友可以理解,朋友没了之后还可以诉诸文字,这就是《随笔集》产生的动力。

  尼采年轻时有很长一段时间推崇叔本华,但是迷恋十年后,他突然转变了观念,认为人的自我完成并不是通过避免痛苦,而是通过承认痛苦是通向任何善的自然的、必经的步骤而达到的。他一生最推崇的英雄是 蒙田、加利亚尼、哥德及司汤达。而且他指出,这些人的成就,如蒙田《随笔集》、司汤达的《红与黑》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多次手稿,多次修改才完成。尼采喜欢用登山来阐述他的哲学理论,也就是说上述艺术家从平庸渡过了痛苦,最终才完成著作。生活的艺术在于善于利用逆境,拉斐尔的才华并非天成,他之伟大是由于对自卑感做出了明智的反应,而不如他的人就会因自卑而绝望。他巧妙地将对米开朗琪罗和达芬奇画艺的妒忌发展成肥料,而不是变态心理。是我们感到窘迫的不应是困难本身,而是我们无能让困难结出美丽的果实。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九):我想做那头猪。

  “艺术家和哲学家不仅向我们展示我们的感受,而且以我们自己做不到的尖锐和智慧表达我们的体验;他们将我们生活的各个层面勾画出来,我们能认出是自己的,但是凭自己决不能理解的那么清楚。”

  哲学是什么?我们经常把这个词挂在嘴边,但恐怕没有人能用一两句话讲清楚。哲学一词在希腊文里的原义:爱智慧。阿兰·德波顿这本书的可贵之处在于它的通俗易懂,而且一定会让你有所收获。因为“事实上,每个读者只能读到依然存在与他内心的东西。书籍只不过是一种光学仪器,作家将其提供给读者,以便于他发现如果没有这本书的帮助他就发现不了的东西。 ”

  周国平在为这本书做的推荐序里写道“人生中有种种不如意,其中有一些是可以改变的,有一些是不可改变的。对于那些不可改变的缺陷,哲学提供了一种视角,帮助我们坦然面对和接受,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哲学是一种慰藉。 ”

  看过这本书,你至少会在面对每天的困顿和彷徨的时候得到一点启示,你会觉得原来很多事情都被自己放大了,我们可以想到尼采所说的“仇恨、妒忌、贪婪、权欲等情感都是生命的必要条件……是贯穿于整个人生的经营中的基本要素。”

  当你面对欲望的诱惑和折磨时,我们可以想想“为了避免买我们不需要的东西,或位买不起而遗憾,我们在想要一件昂贵的物品时应该严格地问自己。这样做对不对?”

  当孤独的你体会到朋友在你生活中的重要性时,你会终于懂得“一小群真正的朋友可以给予我们的关爱与尊敬是财富不见得能提供的。真正的朋友不以世俗的标准来衡量我们,他们看重的是我们的本质。”

  当你对爱情的无常感到苦恼时,叔本华说“爱情……随时都可打断严肃的工作,有时最伟大的头脑也会一时为之所惑。它无所顾忌的……干扰政治家的谈判、学问家的研究。它甚至能将情书或者小卷头发塞进部长的卷宗或者哲学家的手稿中……它有时会要求人牺牲健康,有时是牺牲财富、地位和幸福。 ”所以现在你知道了拥有这样苦恼的可怜的你只是千千万万中的一个。

  当然,哲学不能解决你生活中的所有问题,它不能让你变得更富有更好看,它不能阻止生老病死和悲欢离合,虽然“我们可能无力改变某些事态”,但“还是有自由决定对待它的态度。正是从自发地接受必然之中,我们找到了明白无误的自由。”

  希腊哲学家皮朗有一次乘船旅行遇到了大风暴。所有的乘客都惊慌失措,害怕那脆弱的船不堪汹涌怒潮一击。只有一名乘客没有失态,静静地坐在一角,表情泰然自若。那是一头猪。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十):书的内容没嚼劲,维持”不建议买入“评级

  最近买了这本书。

  内容:作者说他看过很多哲学书,说哲学家的书比较深奥。他写这本书,是要以一种普通人能读懂的方式介绍这些名哲学家,阐述起哲学观念,从“其哲学观念对我们面对生活有什么意义”这个角度去阐述。

  个人看了三分之一,内容平实,没有那种直扣人心的激荡。

  作者显然把自己放在比这些哲学家更低的位置来学习他们的观点。这些名哲学家在其笔下,被“偶像”化了。行文之间,作者对哲学家的崇拜可见一斑。

  倒像是一个小学生看了红楼梦之类的大书,然后写一篇读后感,得意洋洋,却又战战兢兢的,要向别人证明,我看了这本书,我看懂了这本书。

  周国平为此书做了序,周国平也写书,当周提到这些哲学家时,就是像说“我隔壁老王是这么认为的..."

  周提到这些哲学家的观念时,并非都是宣扬。并且,有所比较。

  周要比此书的作者对这些哲学家了解更多,对这些观念深入思考的更多。

  维持”不建议买入“评级

  另外,资中筠竟然如此推崇此书。

  如果是因为大陆读书氛围差,推荐一些入门读物。说得过去吗?

  或者,资中筠本人,也就这水平?

  更恶意的猜度,是为了钱?

  因为资中筠对本书的推崇行为,将对资中筠的评级降低为”沽名钓誉之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