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论语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论语的读后感10篇

2017-12-27 21:3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论语的读后感10篇

  《论语》是一本由张燕婴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6.00元,页数:30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论语》读后感(一):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年初,差不多用了两周时间,读完了‘国学四库’系列的《论语》一书。点染之余,却被文中的一章所触动:“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久久不能释怀。标与本的比对,因与果的关联,能否超然,全凭一念。

  《论语》之前的了解犹如皮毛。只有少许的篇章,有记忆,能诵读,背后深意说不全、参不透。从“学而”开始,不过两三篇便不知晓。确实惭愧。即便是每每去“三孔”游记、参拜也未能有所长进。

  无法穿越回到那个久远的朝代,只有透过书目记载,了解那过往的人和事。《论语》是一部老师学生教学相长,交谈对话的收录集。涉及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孔子的治国见解以及评价古贤的论述,记录有点像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有人问、有人答,偶尔也可以开个小玩笑。

  全书20篇,每篇若干章。至于章,其实就是几句话,因为是收录集,每篇的归类就不会绝对精准。篇目是按照收集语录的开始命名。有观点开篇的,如学而、为政、子罕、先进等;有学生名字开篇的,如雍也、颜渊、子路等;也有评价前人的,如泰伯、季氏、微子、尧曰等。

  书中多次学生向孔子求知识、见解。虽短短几句,见博学、见正念。有如问“仁”,刚毅、木讷,近仁;有如问“政”,居之无倦,行之以忠;有如问“文”,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有如问“孝”,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书中围绕教学、仁政、中庸、修为等内容,提出很多有益的方法积极的引导人们入世。培养君子、士大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克己复礼开始。可叹“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的孔子最终的政治抱负没有实现。周游列国,多是颠沛流离

  很有意思的发现是我们目前很多使用的语言,在2000多年前,由孔子和他的学生开启,目前依然在用,留存至今。有如“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如也”,似乎现在只在陕西一带出门在外人员他乡相遇,互称乡党。有如“先进于礼乐,后进于礼乐”。先进是进修之意。如今也指位于前列,可为表率,比较相似。流传下来的成语就更多,见贤思齐文质彬彬、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任重道远等等。

  《论语》开创教化先河。学者、知识分子、悟道者们能以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目标,值得彪炳和慨叹。于己。不才,奉行之。

  《论语》读后感(二):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论语·尧曰篇》读书札记

  (编者按:今晚,金陵读书将举办《论语·尧曰篇》的读书沙龙,因有事无法前往,特意提前撰写关于该篇的读书随记,跟各位书友分享交流。)

  【原文】20.1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所重:民、食、丧、祭。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

  随记:

  这一小节里最知名的话语莫过于“万方有罪,罪在朕躬”了,很多关于中国古代的影视作品里,都会频频出现皇帝叙说这一句的景象。而《论语》里的这段话,有助于我们对中国传统帝制社会的权力结构有更深刻理解简单套用西方政治学的观念的话,中国传统社会,尤其是明清时期的社会,当然是所谓帝王专权的“东方专制主义”(魏特夫语),然而必须看到,帝王这种集最高权力于一身的权力设置,是跟其政治责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为天子的皇帝,理应为中国大地上的一切灾难、动乱和民众困苦,承担终极责任。这也就是中国古代每当出现重大灾祸和动乱,皇帝往往会下“罪己诏”的原因。这种终极责任的强烈意识,换用成当代中国语境下的话语来说,就是主体政治责任,因而所谓引咎辞职和问责机制,绝对不只是西方政治制度的舶来产物,而是跟中国的政治历史传统紧密相连。

  接下来的“修废官”、“兴灭国”这段,体现的是儒家文化保守主义的倾向,这种文化保守主义,在孔子时代的语境下,是复兴周礼,而放到我们当代的语境下,就是看重变革对于历史和传统的路径依赖。任何发展,都必须在前一代的基础之上进行调整转变,完全否认传统,或者将传统推倒重来,只会陷入历史虚无主义,给国家和民族发展带来更大的隐患。

  【原文】20.2子张问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

  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

  子张曰:“何谓五美?”

  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

  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大小,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子张曰:“何谓四恶?”

  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随记:

  在这一节里,孔子集中探讨了从政者的必备素质,无论是“尊五美”,还是所谓“屏四恶”,都主要是从道德哲学角度,来细化对于从政者的要求。我们现今官员选拔机制中的“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于孔子开创的这种儒家观念的沿承。“五美”中的“劳而不怨”、“欲而不贪”等等,体现的都是万事不可过度的中庸思想,这种中庸思想,并非世俗意义上的和事老,而是强调不偏不倚适可而止的周正观念。而接下来孔子对于“惠而不费”的解释,则更多体现的是一种顺势而为的思想,其中尊重民众利益能力而顺势引导的思想,某种程度上给后世孟子的民本思想埋下了伏笔。

  至于孔子关于“四恶”的表述,更多体现的则是一种对人对己要一致,多从他人角度考虑问题的思想,这样的观念,对于对人严苛、对己宽厚的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人性弱点来说,应该是很有针对性的。至于位居“四恶”之首的“不教而杀”,则强调的是为政者的教化意识和责任,对于民众的罪行,为政者首先要检讨自己在教化民众方面的不足。尽管这种思想仍然带有自上而下管理的传统观念,但孔子对于教化的强调,仍然对于今天执政者的社会建设,具备很大程度上的积极意义。

  【原文】20.3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随记:

  最后这一节尽管非常短,但每一个分句都暗藏深义,值得反复玩味。“不知命”这一句,表面上看似带有一定的宿命感,实际上的含义却是顺应天命,不为不可为之事,传递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生命观念。“不知礼”这一句,则是对社会道德和公共秩序的强调,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只靠一堆法律条文就走向文明,公共道德和礼仪建设,在现代社会发展当中,仍然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至于“不知言”这一句,强调的还是一种换位思考和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的方式,用现代心理学的话来讲,就是一种“移情”能力,这一点,对于人际沟通与交流来说,至关重要

  读《论语》这样的中国传统经典,不只是为了发掘这些经典思想在当代所具有的积极意义和独特价值,更是可以从中领会中国人的心灵密码和文化基因特点,进而更好地引领我们的国家与社会,以及我们每一个人,走向更为文明、开放的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以为记。

  2016.5.17晚作于竹林斋

  “蓑翁论书”公号二维码,欢迎关注。

  《论语》读后感(三):《论语》值得一读!

  这本《论语——中华经典藏书(文白对照注释本)》的版本不错,中华书局的书都有这个优点,译注一般。不过我认为真正要读懂《论语》,就要把《论语》放在“四书”的体系里来审视和分析才好。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是谷园的《人生四书》,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四书”的体系给理清了,语言也很生动,跟现实工作生活学习结合的也很紧密,非常适合国学入门水平的人来读。而从专业角度讲,《人生四书》也对经义的阐发有一些创见。这几年,谷园先生风头正起,网上有段顺口溜可见一斑:南怀瑾,北谷园。讲国学,薪火传。学南师,修佛禅。通经史,看谷园。南师繁,谷园简。书归正传,我本人从十几岁读《论语》,各种版本买下的不下二十种,这个版本还算可以。唉,又来事了,写不了了。对于读《论语》和学习儒家思想,有很多想法想在这里跟同好们分享,有几会再发吧。以下,先把网上对《论语》的介绍发一些摘录上来吧,都挺客观的,值得一读:论语是四书五经之一,为儒家著作之一。记载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语录体散文。全书共二十篇,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教导世人立身行孝,为学、卫道成大孝——治理天下,以定天下之平安祥和。《论语》是有关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西汉末安昌侯张禹根据《鲁论》并参考《齐论》编出定本,号为《张侯论》。东汉末,郑玄以该本为依据,参考《齐论》、《古论》作《论语注》,是为今本《论语》东汉末列为七经之一。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朱熹将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2014年3月25日,《论语》当选“在法国最有影响的十部中国书籍”之一。《论语》成书于战国初期。因秦始皇焚书坑儒(虽说是焚书坑儒,但是活埋的其实是一些方士及一些书本),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计有:鲁人口头传授的《鲁论语》20篇,齐人口头传授的《齐论语》22篇,从孔子住宅夹壁中发现的《古论语》21篇。西汉末年,帝师张禹精治《论语》,并根据《鲁论语》,参照《齐论语》,另成一论,称为《张侯论》。此本成为当时的权威读本,据《汉书·张禹传》记载:“诸儒为之语曰:‘欲为《论》,念张文。’由是学者多从张氏,馀家寝微。”《齐论语》《古论语》不久亡佚。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龙征圣》);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回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刻印象。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表现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 《论语》从文学角度上看价值不高,作为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许多篇章谈到做人的问题,这对当代人具有借鉴意义。《论语》许多篇幅谈及君子,但这里的君子是一个广义概念,重在强调一种人格的追求,教人做一个不同于平凡的人。为实现这一目的,《论语》提出了君子的言行标准及道德修养要求。孔子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有关治国的道理在《论语》中也有重要的位置。《论语》从多种角度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特征,在学习研究《论语》的过程中,很有必要把《论语》的思想体系化,科学化,更好地理解《论语》中的思想精神。要做到“古为今用”,就要研究《论语》思想的时代价值,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事实上,作为两千多年前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我们今人有许多共同之处,其中的许多思想是当代人的精神和楷模。这说明古代的思想家与我们今天的思想非常接近。当然孔子是人不是神,孔子也有自己的历史局限性,这是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但是,研究孔子重在吸收孔子思想精华,而不是简单地全盘否定或全盘肯定。总之,论语还是有一定的意义与价值。流传 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根据记录和传文编辑而成,成书于春秋战国之交。 西汉是流传有《鲁论语》、《齐论语》和《古论语》三种抄本。西汉末安昌侯张禹以《鲁论》为基础,合《鲁论》《齐论》为一,称“张侯论”。 东汉末郑玄又以“张侯论”为底本,参照《齐论》、《古论》作《论语注》,遂为《论语》定本。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此书在中国古代社会所发挥的作用与影响之大。孔丘,孔姓,名丘,字仲尼。祖籍河南商丘夏邑县,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农历八月二十七日申时(儒略历西元前551年 10月4日,以今格里历则为西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二十七日,生辰八字为庚戌年、乙酉月、庚子日、甲申时)在山东曲阜降生,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原籍河南商丘,先祖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后来宋国人孔防叔,生了伯夏,伯夏生了叔梁纥(hé)。孔子其七世祖先然父嘉在宫廷内乱中被华督所杀(存疑),其子木金父为避难逃到鲁国邹邑,从此以后木金父以其父亲的字为孔我氏。孔子死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著名的儒家学派经典的《论语》。 命名 《论语》与《中庸》、《孟子》、《大学》合称“四书”又与《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并称为“四书五经”。 《文选·辨命论注》引《傅子》也说: “昔仲尼既没,仲弓之徒追论夫子之言,谓之《论语》。” 从这两段话里,我们得到两点概念:(1)“论语”“论”是“论纂”的意思,“论语”的“语”是“语言”的意思。“论语”就是把“接闻于夫子之语”“论纂”起来的意思。(2)“论语”的名字是当时就有的,不是后来别人给它的。 关于“论语”命名的意义,后来还有些不同的说法,譬如由刘熙在《释名·释典·艺》中表达的有关于“论语”的观点可知他认为“论语”的意义便是“有条理地叙述自己的话”。说到这里,谁都不免会问一句:难道除孔子和他的弟子以外,别人说的话都不是“有条理的叙述”吗?如果不是这样,那么“论语”这样的命名有什么意义呢?可见刘熙这一解释是很牵强的。(《释名》的训诂名物,以音训为主,其中不少牵强附会的地方。)还有把“论”解释为“讨论”的,说“论语”是“讨论文义”的书,何异孙的《十一经问对》便是如是主张,更是后出的主观看法了。 关于《论语》命名的来由,也有不同的说法。王充在《论衡·正说篇》便说:“初,孔子孙孔安国以教鲁人扶卿,官至荆州刺史,始曰《论语》。”似乎是《论语》之名要到汉武帝时才由孔安国、扶卿给它的。这一说法不但和刘歆、班固的说法不同,而且也未必与事实相合。《礼记·坊记》中有这样一段话: “子云:君子弛其亲之过而敬其美。《论语》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坊记》的著作年代虽然还不能确定,但不会在汉武帝以后,是可以断言的。因之,《论衡》的这一说法也未必可靠。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论语”这一书名是当日的编纂者给它命名的,意义是语言的论纂。 语可论者”——《论语》之名义 论语》自汉代以来,便有不少人注

  《论语》读后感(四):仁者爱人

  《论语》是一本记录哲理和智慧的书。

  在西方文明冲击下,重建价值观是社会的事,也是个人的事。

  以下是我从中获得的主要教益,这些观点可以和自己的现实相契合,更重要的是,它们也与所受的教育和已有的认知不相冲突。

  对名:患其不能,求可为知。(以自己的能力提升为目标)

  对利:富而可求,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以义为基础)

  对己: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以自己的能力提升为目标)

  对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爱人为原则)

  学习:不思则惘,多思无益,不耻下问,知者不惑。(以问思为基础)

  观察: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以问思为基础)

  知行:言寡尤,行寡悔,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以知行合一为原则)

  理想: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以爱人为原则)

  仁义:当仁不让,见义勇为,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以爱人为原则)

  孝礼:事父母几谏;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以爱人为原则)

  君子:周而不比,和而不同,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以乐群为原则)

  环境:里仁为美,友直,友谅,友多闻。(以有益自己为原则)

  快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不改其乐。(以幸福为原则)

  辩证: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小不忍则乱大谋,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以有益自己为原则)

  《论语》读后感(五):修身之路

  妄评经典不好 所以肯定要多读几遍。这篇算是记录阅读之路吧。

  2017.7.30 一

  三个半小时读完这本小册子 如果不深究其实也不难。难得是背后的深意和理解后的行动。

  本来是按哲学书读的 但里面哲学的讨论只是一部分 还有一些是生活琐碎言语 非其如此 还看不到孔子另一面hhh孔子还是个复古主义hhh

  回顾当时的背景 儒家不过是一家之言 可同可不同。后代的推崇 究其根本 不过是给政治披上的一件外衣 近代首当其冲 也是背锅。哪里有什么圣人完人。然而现在看来 儒家思想真的已经深入骨髓了。

  不妨只把儒家当做一家学派来看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一直反对 只奉行一个什么“主义” 兼听则明 偏听则暗啊。儒家还是要学的 重在个人修身 感觉要是治国的话 有点天真 更何况半部论语治天下 最近在看《大秦帝国》不知道是不是被商鞅洗了脑 治国还是要靠法制 吃不饱还讲究什么道德。

  惊奇的是 对于一些句子理解 现在已经脱离上下文了 成了另外的意思 比如“老而不死,是为贼”明明有所指 现在成了泛称。

  想起网易云一个评论:道为骨 儒为皮 佛为心。取百家众长 才是正道。

  《论语》读后感(六):读《论语·子路篇》的几点思考

  《论语•子路篇》共有30章,这30章内容非常丰富,能够体现出孔子在政治社会秩序和人格修养方面的代表思想。下面结合该篇中的一些名句,谈一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子路篇》里首先出现的名句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这句话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正名”思想,而这种“正名”思想正是儒家关于社会秩序理念的核心内容。翻译成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任何人的权利、职责与义务,都是跟其在社会上扮演的角色和职位紧密相关,有什么样的职位,就承担什么样的相应责任与义务。这样的表述,显然不能简单理解为一种传统意义上的等级观念。它告诉我们的是:要对他人做出什么样的要求,就必须给他人相应的名分与承诺。这种观念在现代文明之中同样适用。

  《子路篇》中的另一名句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这句话告诉我们的是:人伦大于法律,或者说法律条文的制定,不能跟基本的人类社会伦理发生冲突。在某一历史时期(比如文革),我们曾经对这种观念嗤之以鼻,视为糟粕而摈弃,然而出现的状况就是夫妻、父子、朋友、同事之间相互揭发,道德沦丧,社会秩序处于崩溃边缘。这样的教训是非常深刻的。因此,现今法律里,在任职和司法调查时规定的“亲属回避”原则,也可以看成是立法对于人伦观念的尊重与维护。

  除了上述两句以外,《子路篇》里的大量内容,是谈作为一名士大夫、一名正人君子所应该具备的人格修养。比如“欲速则不达”强调的是做事情要循序渐进,“言必信,行必果”强调的是要有诚信和契约意识,“君子和而不同”、“君子泰而不骄”强调的是做人要平和、公允,把观点上的分歧跟对他人人格的判断区分开来。这些论述,在今天来看丝毫没有过时,并且不仅适用于中国,也可视为全世界范围内良好公民的行为准则。如果我们要输出价值观的话,那么孔子的这些话就是中国意义上普世价值的最好范本。

  因为儒家思想跟传统社会政治秩序紧密相连,因此要想推翻传统政治制度,就必须反对儒家思想;而又因为儒家思想包含丰富的关于社会秩序和人格修养的内容,因此任何当政者要想稳固统治,又会将其视为重要的思想资源。于是,在最近百年的历史进程中,儒家才会一次次被打倒,又一次次得到复兴。在废除科举、鼓吹新政时,袁世凯是儒家的反对者;而等到袁世凯自己当政,并意图复辟帝制的时候,尊孔祭孔又成为其必然的选择。在北洋军阀当政时期,国民党曾经激烈反对儒教入宪,而等到国民政府统一中国之后,蒋介石上世纪30年代发生的新生活运动和60年代在台湾发动的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又在大力鼓吹儒家思想。在中共成立之初,儒家思想被视为旧礼教、旧制度的一部分而大力批判;而等到中共七大时,刘少奇做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报告,这篇报告对党员修养论述的相当一部分内容,都来自儒家关于人格修养的思想;等到文革时期,毛泽东不满于社会秩序的固化,于是从《炮打司令部》到“批林批孔”,儒家思想又一次被清算;而到了改革开放以后,从国学复兴到官方组织祭孔,儒家思想再次与主流意识形态互相融合。这样几番往复的历史进程告诉我们:无论是革命者还是执政者,任何政治力量都无法忽视儒家思想的巨大影响力,而儒学在中国,仍然继续扮演着重要角色。

  就此搁笔。

  (本文为本人在金陵读书1月7日晚“君子和而不同——《论语•子路篇》解读”沙龙上的发言讲稿。)

  《论语》读后感(七):论语补

  对于传统的儒家学说要做批判地继承,是目前通行的说法。秉持着这个方向,在这次第四遍读论语的过程中陆陆续续写了一些感想,打算作为继承中的一些批判,对一些观点做出澄清并有一些自己的意见。

  然而通读下来回首时却陡然发现,自己目前的才力和水平做这样一件事情,无异于痴人说梦。然而既然写了,就暂时放在这里,算是一种纪念吧。

  论语补之一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泰伯篇第八)

  今译:孔子说,对于百姓,可以让他们遵照道理去做,不可以让他们知道为什么那么做的道理。

  评论:这句话,是孔子广为人诟病的几句话之一。首先,这句话被认为开了中国传统愚民政策的先例,使后人包括那些统治者们有依据来推行他们的视百姓如草芥的政策;第二,这句话当然也不是全错,在特定时间特定情况下用也不是不可,比如高度纪律的军队。但是作为儒家经典,却放进了这么一句类似法家的话,着实有点让人费解;第三,读论语的人大概都是士,不是老百姓,所以看到这句话不会觉得刺眼。但是把这么一句严重轻视老百姓的话明目张胆地放到一个典籍里,遍览中外思想史,还是比较少见的。

  论语补之二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阳货篇第十七)

  今译:孔子说,女子与小人是很难养的,与他们亲近了,他们就会不顺从,疏远了,他们就会心生抱怨。

  评论:这句轻视女性的名言现在毫无疑问已经被绝对多数人所否定,尤其遭到了半边天的唾弃。一定意义上这句话也并非全错。在孔子时代,小人(普通百姓,劳力者)和女人大约都是弱势群体,他们相对缺乏自立性,更多依赖性。面对君子等特权阶层不免会有这样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但是,和小人不同,女子的弱势地位并非是她们自己的主观不努力造成的。首先,女人的弱势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先天的生理原因造成的。但其实恰恰是基于女人生理上的不适和痛苦,才能保证整个人类种族的繁衍。这样一个非常值得尊重的特征,反而造成了对女性的轻视,可叹!第二,从社会分工的意义上,和第一点相联系,为了群体的利益最大化,女人默默接受了相夫教子,柴米油盐这些看起来价值不高的社会活动。这种自我牺牲也变成了她们被轻视的理由,可悯!第三,女人对一个家庭以及子女的成长相对男人来说具有更加重大的作用。女人不受重视,没有自信,会造成子女的自卑和不自信,从而导致中国的文化越来越内敛,强调自律到了极端,这也是没有自信的一种表现啊,可悲!

  论语补之三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学而篇第一)

  今译:孔子说,父亲在世时,观察儿子的志向;父亲去世后,观察儿子的行为;如果能三年不改变父亲生前的行事之道,就可以说是尽孝了。

  评论:这句话是典型的愚孝。亚里士多德说过,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在真理面前,老师家长都不重要。但中国传统以来似乎就泛滥着一种求善求美的纤弱,而缺乏这么一种求真的执着。三年无改于父之道而不问错对,一旦形成习惯,三年以后想改也改不掉了。鲁迅的一段话,可以直接用来对上述仲尼之言做个最好的现代注解。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说,只要思想未遭锢蔽的人,谁也喜欢子女比自己更强,更健康,更聪明高尚,——更幸福;就是超越了自己,超越了过去。超越便须改变,所以子孙对于祖先的事,应该改变,“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当然是曲说,是退婴的病根。假使古代的单细胞动物,也遵着这教训,那便永远不敢分裂繁复,世界上再也不会有人类了。

  论语补之四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公冶长篇第五)

  今译:孔子说,宁武子这个人,国家政治清明时,就表现出很聪明;国家政治危乱时,则显得很愚笨。他的聪明别人可以达到,他的愚笨是别人达不到的。

  评论:国家危险,个人利益可能受到威胁的时候,就选择明哲保身,装疯作傻。这样一个堪称道家的思想,被塞进了论语这个儒家典籍里。其实这句话和孔子说过的其他很多话精神上都不相一致,如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也和孟子的自反而不缩,虽千万人吾往矣不一致。可能这是一句孔子年老时说的话,年龄大了愈怕死,自保意识愈强。受这个思想影响,五代时有名的冯道和现代中国的不倒翁总理,都是这样明哲保身的典型,事当务实,不必问对错。相反,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更值得我们崇敬。

  论语补之五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述而篇第七)

  今译:孔子说,财富如果可以求得,虽是执鞭这样的低贱之事,我也愿意去做。如果不可求得,那我还是做我喜欢的事吧。

  评论:在这句话里,财富似乎取代了仁义礼乐在孔丘心里的重要地位,夫子变成了一个自己所厌恶的孜孜求利之徒,令人生厌。

  论语补之六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篇第一)

  今译:有子说,一个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却喜欢触犯在上位的人,这种人是很少的;不喜欢犯上却喜欢作乱,这种人是不会有的。君子行事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产生了。孝悌就是仁的根本吧。

  评论:犯上未必一定是坏事,过分强调尊重长者和在上位的人,导致了我们传统的唯上思想,导致了新鲜思维的窒息。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对平等,允许社会内部一定程度的竞争和抗衡,才能促成一个健康有活力的社会,才更符合生生不息之谓易的中华大传统。

  论语补之七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篇第二)

  今译:孔子说,用政令去引导民众,用刑法制约民众,民众虽会免于犯罪,但没有羞耻心。用道德引导民众,用礼教规范民众,民众有羞耻心,而且能自觉遵守社会规范。

  评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这句话反映了孔夫子在某些方面过于理想化的特点。理想总是好的,但过于理想化往往会导致甚至理想主义者也难以预测和接受的沉重的后果,世界及中国近现代史上近百年以来的乌托邦和大同理想的不懈尝试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同时,这句话也不符合夫子中庸的思想,所谓过之则不及。从现代社会政教分离的原则来说,这句话如果改为道之以德,齐之以刑,或者用现代的说法,叫做以法治国,以德育人,似乎更为允当。

  论语补之八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为政篇第二)

  今译:孔子说,专门学习杂学技艺,这是有害的呀。

  评论:修身与修业当并重,安身与立命当并重。对于普通人来说,毕竟活在现实当中,吃饭是第一位的问题。孔子的这句话导致后人对工艺技术以及商业的极端排斥,斥之为奇技淫巧,所以中国的工商业始终无法发达。当然孔子这句话对专攻异端而发,不能说完全不正确,但其确有流弊。

  论语补之九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里仁篇第四)

  今译:孔子说,父母在世,不离家远行,如果要外出也必须有确定的去处。

  评论:本句立意大概在免劳父母挂心上,因为古代出门交通不便,时间往往很长,消息长期不通导致父母挂念。现在这句话明显已经过时了。

  论语补之十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公治长篇第五)

  今译:子路对孔子说,我们也想听到您的志向。孔子说,使老人得到安逸,使朋友信任我,使年轻人怀念我。

  评论:对于老者,长者,孔子一直有一种照顾、尊重的态度,是因为感谢他们过往对社会的贡献么?还是一种维系社会稳定的方法吗?不解,然其弊端则在思维守旧,活力不彰。

  论语补之十一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今译:孔子说,中等才智以上的人,可以对他说高深的道理;中等才智以下的人,不可对他说高深的道理。

  评论:孔子在别处说过有教无类。于此处将人强行分为中人以上中人以下,有违其无类之意。人之差别、才智的不同,大部分原因是后天环境的影响,强分高下,欠允当。

  论语补之十二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使骄且吝,其与不足观也已。

  今译:孔子说,即使一个人有周公那样优秀的才能,但他骄傲而且吝啬,那其他方面也就不值得一看了。

  评论:德才兼备是一个人才的最有标准,如果不能兼得,德与才孰更重要就一直是个比较争议的问题。毫无疑问夫子认为德更加重要,然而从西方或者中国的实践看就往往不是如此。牛顿骄傲吝啬,培根搞政治不择手段,卢梭丢弃自己的孩子,中国的文天祥早年纵情声色,张居正纳妾昆仑奴等等。尽管有这些缺点,却不妨碍他们在各自的领域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所以,孔子的这条标准是否合适,值得商榷。或者说,给个人更多的自由,更少的德的限制,可能更有利于人的发展。

  论语补之十三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泰伯篇第八)

  今译:信念坚定而且好学,宁死也坚持正道。不进入局势危急的国家,不居住在动荡混乱的国家。天下政治清明就出来效力,天下黑暗就隐居。

  评论:此论确乎是善为保身之道,符合夫子生存第一的主导思想,然而毋乃太过乎?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似乎更善。

  论语补之十四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泰伯篇第八)

  今译: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考虑那方面的政事。

  评论:此论立意应为避嫌,然而难以苟同。所谓位卑未敢忘忧国,身无分文,心怀天下,不亦雄壮乎?

  论语补之十五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子罕篇第九重出,首见学而篇第一)

  今译:孔子说,做人要以忠信为主,不要与不如自己的人做朋友。有了过失,就不要害怕改正。

  评论:无友不如己者,此句欠允当,虽然其立意在于让人时时不忘提高自己。但如果坚决坚持无友不如己者,则最杰出的一批人将无朋友可交;而且任何人之间的区别没有那么大,都是各有优缺点,互相学习最好。此句如改为‘友胜己者以迁善’似更佳。

  论语补之十六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颜渊篇第十二)

  今译:子贡问怎样治理政事。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实,人民信任政府。子贡说,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这三者先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军备。

  评论:迂夫夫子,无兵无以生存于乱世。对于统治者来说,生存,保住政权当为第一,然后可以言他,所以第一肯定不可以去兵。此其知夫子之道不行于世也。

  论语补之十七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颜渊篇第十二)

  今译:齐景公问孔子如何治政。孔子答道,国君像个国君,臣子像个臣子,父亲像个父亲,儿子像个儿子。景公说,说得好啊!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即使有粮食,我能够吃得到吗?

  评论:此论极为不妥,由景公之反应可以见之。一意维护现存秩序,受益者必将是上层统治阶层即既得利益者。失去了内部冲突张力的社会,也就失去了自我不断完善和改良的机会。进一步说,孔子的学说有时照顾上层的利益,如这段话。有时照顾下层的利益,如足食足兵那段话。在这一点上,孔子远远没有达到他所说的一以贯之的层次。当然我们理解孔子的出发点是尽力维护整个社会整体的利益,从而导致他在这两者之间始终摇摆不定,最后落得一个不见用于当世的结果。

  论语补之十八

  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颜渊篇第十二)

  今译:季康子为盗贼很多而忧虑,向孔子求教。孔子答道,如果您自己不贪欲,即使奖励偷盗,他们也不肯干。

  评论:逻辑不通。即使‘子’成为圣人而不贪欲,并不能保证其他大多数人不贪欲,榜样的力量虽有,但还远远没有达到那么大的程度。另外,理论上说,要求每个人都达到没有贪欲的境界,现实绝无可能。所以法律法治必不可少。

  论语补之十九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颜渊篇第十二)

  今译: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治理政事,说,如果杀掉无道的人来成全有道的人,怎么样?孔子说,您治理政事,哪里用得着杀戮的手段呢?您只要想行善,老百姓也会跟着行善。在位者的品德好比风,在下的人的品德好比草,风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着倒。

  评论:过于理想主义。社会本质上其实就是一个利益分配的问题,上层阶级的善,如果仅限于知礼好礼,而不能切切实实给下层民众一些物质利益的话,民众是没有兴趣去做那些‘善’的。

  论语补之二十

  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子路篇第十三)

  今译:孔子说,如果自身端正了,那么治理政事还有什么困难呢?如果不能自正其身,又怎么能端正别人呢?

  评论:误矣。从政不是比拼道德功力,不然怎会有‘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之叹呢?个人修养是从政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也不完全,无德之人从政成功的也不在少数),但肯定不是充分条件,不能说‘于从政乎何有’。

  论语补之二十一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宪问篇第十四)

  今译:孔子说,君子中不仁之人是有的吧,但小人中时不会有仁人的。

  评论:君子小人可以从两个角度划分。一为从社会地位分,一为从道德修养分。夫子此句,从道德修养做区分没有问题,但有些同语反复,缺少意义。从社会地位分类的角度,下此断语似乎颇为不当。

  论语补之二十二

  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宪问篇第十四)

  今译:子路问怎样事奉君主。孔子说,不要欺骗他,可以冒犯他。

  评论:不亦危乎?遇明君则可,遇愚君则危。不亦云乎,邦无道则隐。

  论语补之二十三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宪问篇第十四)

  今译:古代人的学习是为了增进自己的修养学识,现在人学习是为了表现给别人看。

  评论:厚古薄今,缪也。古今一也,人性终未尝变。

  论语补之二十四

  子张曰,《书》云:高宗谅阴,三年不言。何谓也? 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宪问篇第十四)

  今译:子张说:《尚书》上说:殷高宗居丧守孝,住在凶庐,三年不问政事。为何这样呢?孔子说,不仅高宗这样,古人都这样。君主死了,文武百官管理各自的职务都要听命于冢宰三年之久。

  评论:迂哉夫子,三年则事废矣。

  论语补之二十五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

  今译:卫灵公问孔子有关军阵的问题。孔子说:礼仪方面的事情,我听到过一些,军旅方面的事情,我没学过。第二天就离开卫国。

  评论:偏狭哉夫子,军旅之事,不亦大乎,所以存国保身也。

  论语补之二十六

  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阳货篇第十七)

  今译:孔子说,宰予不仁啊。儿女生下后,三年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那三年的丧期,是天下通行的啊。宰予对他死去的父母有三年之爱吗?

  评论:对父母的爱不一定要通过三年之丧的形式来表达。在远古时代,当人伦观念、家庭观念和道德观念处于草创之初时,三年之期可以着力强化这些观念,有它存在的道理,所谓矫枉过正也。进入孔子时代,当这一需要已经不那么迫切,上述观念已基本被普遍接受时,仍然盲目坚持,就失之迂腐了。事实证明,尽管夫子被尊为至圣先师,他的这一教导并没有被后人采纳。

  《论语》读后感(八):探寻个人与世界的关系

  无论是大学古汉语课写作业时读的繁体、没标点版本,还是工作后在某人的推荐下读了几页有解释的版本,我从来都没有读完过《论语》,直到这一次。这一次,我不为背诵不为功利,就为了读这本书。于是我发现自己很喜欢它。因为中华书局的版本有些注解我觉得不对,我又把上海古籍出版社的版本拿出来对照着看了一遍,不过如果拘泥于字面意思,越对照发现的问题越多,所以读古书还是要有种“从心所欲”的精神的。是的,我不能像于丹那样用一个“中心思想”概括这本书,但是我起码知道它最基本的内容,对孔子的主张、对一些人和事,有了最基本的了解,从而也有了很浓厚的兴趣。这种兴趣,我知道,会让我今后读更多的古书。

  按照刚开始的思路写读书笔记,写的时间比看书的时间多几倍都还没写完。想到小学老师让写关于集会的作文,坐在家里写了一天半个本,恨不得每个摊头都写上,结果也没有人家就写一处的好。像《论语》这种每句话都蕴含很多东西的书,写成分析类的读书笔记只能留着自己以后看了,还越看越觉得自己浅薄。也才明白,读这种书就像到海滩拾贝一样,不可能一次捡个完,还可能把一些宝贝当石子一样扔了。就应该每次来,都随心所欲,捡几个最心动的。然后,一抬头,看见大海。

  想想最近读的这些书,无论是ROAD LESS TRAVELED还是《复活》,或者三毛的后几本,都是作者在寻找一种处理个人与世界之间关系的方式。托尔斯泰最终回到自身了;M. Scott Peck找到了一种联系个人和宇宙的纽带,人和世界在他的逻辑中变得没有矛盾了;三毛被自己和世界的关系搞得异常痛苦,她想到自己只是广阔草原中一株小草的时候会一时间变得平和,但她又时刻想逃离这个众人所在的世界,就连父母的情义也成了沉重的债。孔子也是在寻找一种个人与世界之间的平衡,他要求个人修养,提倡求诸己,希望能够通过仁德来感化人,最好还能通过为政来建立一个仁和礼乐的世界。但是现实中自我的完善和世界的完善并不等同。所以孔子对“仕”的态度也不是单纯积极的,他一方面希望有人能重用他,一方面又觉得在乱世就应该“隐”,在这一点上他未尝不是纠结的。孔子一系列中庸的思想,也可以看成是他在个人与世界之间的徘徊。他最终没有像托尔斯泰那样到两岸中的一岸上去找到内心平和,也没有像M. Scott Peck那样对个人与世界的关系有明确的、不冲突的理解。但是他也不想三毛那样痛苦和纠结,可能是因为孔子怀有“天命”的思想,认为“道”的行与废是“命”注定的,个人只能知天命并顺应,这样一来个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就不会显得太冲突。

  《论语》读后感(九):孔子的双重身份 ————伟大导师,失意政客

  文/兰舟酱

  在读房龙《人类的故事》时,我发现了十分有趣、值得关注的一点,房龙在一章中分别介绍了西方(欧洲)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及中国文明的精神领袖,这四位精神领袖分别是耶稣基督、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真主安拉以及本文的核心人物孔丘。在阅读这一章时,我感到一种莫名的骄傲,因为影响了中国甚至于亚洲其他国家的儒学文化并不是一种宗教,儒学文化的传播并不依赖于宗教力量、民众虔信的影响,在我看来这是很可贵的。其他三位精神领袖都同时有宗教领袖的身份,但孔子并没有被神化,从本质上来看孔子始终是是“圣人”,不是神。不排除后世为了为统治者服务将孔子抬到了万人之上的过高身份地位,但从大方向来看我更愿意将儒学思想的传播称为智慧和哲学的力量。在这一点上孔子确实更近似于“东方的苏格拉底”。

  在阅读《论语》的过程中,我时刻能体会到对孔子言论的认同感。某些隽语读来让人觉得很感动。比如: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孔子说:“不怕没有官位,就怕自己没有学到赖以站得住脚的东西。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成为有真才实学值得为人们知道的人。”)

  我的理解是,人活在世,最应该取悦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最该追求的也不是名利这些社会普遍认同的成功,而是自己内心的丰富、完满。我认为真正有价值的经典之作,是具有普世价值的。今天,22岁的我站在人生的岔路口,读到孔子这句话,依然能被打动,觉得对未来的忧患思考有了解释,果然古人言之不虚。

  从这句话中隐隐可以读出孔子的一生。在读孔子的传记时,我最关注孔子的两个身份——教师、政客。孔子教书育人、编《诗》、《春秋》,被誉为“万世师表”。以其智慧博学,足可以称为为“有所立”、“为可知”的圣贤;可是他始终没有被当时的统治者所重用,不为人“知”且“无位”,政治才能不得施展。下面我想从这两个身份来评价孔子。

  为什么说孔子是一位伟大的导师呢?在阅读材料中我发现对这个问题,人们的回答集中在两点:

  第一、孔子开私学之先河,有教无类;

  第二、孔子教学有方,因材施教;

  我对这个问题还有一个补充,那就是言行合一,言传身教。

  第一点基于历史事实,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位热心教育事业的学者,“孔门弟子三千”可以看出他积极从事教育活动,对发展自己的学说、教书育人有诚挚热情。

  其二,《论语》这本书读起来没有《周易》那么枯燥,因为《论语》善于通过神情语态的描写展示人物的形象,比如孔子的形象、个性气质;同时,《论语》还成功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直率粗莽、颜回的贤良温雅、子贡的聪颖流利、曾皙的超然物外等等。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给予弟子不同的指导、教诲。在《颜渊》一章,弟子问仁,孔子给出不同的回答,答颜回“克己复礼”为仁,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甚施于人”,答司马中“仁者其言也讱”。这可能是因为颜渊对学问掌握的很好,学养高深,故答以“仁”学纲领,对仲弓和司马中则答其细目。这充分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优秀教学方法。

  第三点,知行合一、言传身教,这是我非常佩服的一点。我从孔子困于陈蔡的故事得到启示:

  “楚昭王聘孔子,孔子往拜礼焉,路出于陈蔡.陈蔡大夫相与谋曰孔子圣贤,其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病,若用于楚,则陈蔡危矣.遂使徒兵距孔子。”

  楚昭王知道孔子的德行声望非常的高,很希望见见孔子,看看能不能有机会让孔子这位圣贤给楚国提供些治国的方针。孔子想要去看看有没有可以为百姓服务的机会,就启程前往路上,沿途必须要经过两个国家,一个叫陈国、一个叫蔡国。孔子走在路上,刚好在陈蔡交界,陈蔡大夫起了计谋,说孔子这一位圣贤才高八斗,智慧非常的深远,他每次有评论的地方,都切中诸侯缺失,如果楚国聘请孔子,孔子在那边当官,那么陈国、蔡国恐怕很快就会被楚国给并吞了。所以陈蔡大夫就私下出了一些兵,将孔子围困。

  “孔子不得行,绝粮七日。”

  这就是著名的陈蔡绝粮,孔子被困住走不出兵士的包围,他们可以吃的都吃完了,然后饿了七日,叫绝粮七日。我很难想象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如何保持生存的意志和勇气,因为我没有挨过饿。

  “外无所通,藜羹不充,从者皆病。孔子愈慷慨讲诵,讲弦歌不衰。”

  学生们都饿倒了,孔子还是慷慨激昂在讲课,平天下大同之道,还在拉琴唱歌。我非常佩服孔子在困厄之时依然保持着读书人的高尚情操与风度。我想这需要过于常人的意志力,换做普通人可能早就坚持不下去,向官兵求告了。

  以下孔子与弟子的对话非常打动人,他分别召来三个弟子子路、子贡和颜渊,问了同一个问题:“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乎,奚为至于此? ”意思就是,我又不是犀牛又不是老虎,为什么要在旷野上奔波呢?是不是自己所追求的的“道”有什么问题,何至于此呢?

  子路“愠”,心中有怀疑,“意者夫子未仁与,人之弗吾信也;意者夫子未智与,人之弗吾行也。”;子贡对孔子“道”表示肯定,但是建议孔子降低标准,以迎合俗世。“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盍少贬焉?”;三人中只有颜渊对孔子的“道”表示绝对的相信和肯定,“夫子之道至大,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世不我用,有国者之丑也,夫子何病焉?不容,然后见君子。”

  在这样的困厄环境中能坚持做一个真君子,对自己始终追求的“道”依然充满自信,自得其乐,这是何等勇敢的气魄!我相信孔子的学生们也一定会被这样的师长打动。可很明显的,这个故事也可以看出孔子是个坚定地理想主义者,不见容于现世。

  为什么孔子的主张得不到当政者的采用呢?

  与其从孔子其人讨论这个问题,不如对春秋时期的政治背景做些了解。春秋时期,诸侯混战,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仁”的践行者就是君子。对于统治者来说,在诸侯纷争,自己权利无法巩固的时候施行仁政,简直是自取灭亡。对比法家与儒家,我认为儒家不适用于“得天下”,而适用于“守江山”。所以多数立国之君都崇尚法家,而根深蒂固,政体稳定的君主主张实行儒家学说,这不是没有道理的。从这个角度看,孔子在乱世学说主张得不到统治者的承认和广泛施行,是因为他的学说内容超越了时代背景——过于理想主义,“不合时宜”的缘故。

  最后想用一个故事结束我的文章,公元前492年(鲁哀公三年),孔子过郑到陈国,在郑国都城与弟子失散独自在东门等候弟子来寻找,被人嘲笑,称之为“累累若丧家之犬”。孔子欣然笑曰:“然哉,然哉!”我猜想那一瞬间还原了一个当时最真实情境下的的孔夫子,那“欣然笑”中包含着一个郁郁不得志的悲情理想主义者的无奈吧。

  参考文献

  《中华经典藏书·论语》 张燕婴 译注 中华书局

  《人类的故事》 【美】房龙 著

  《丧家狗》 李零 著

  《论语》读后感(十):论语

  从来没有完整地读过论语。这两天有闲,通读一遍,拍岸叫绝。

  一些感想

  1. 儒家思想和学说可谓在中国社会已经深入人心,很多警句,成语经常挂在嘴边,只不过不知道出自孔老夫子之口而已。

  2. 二千五百年以前的人就有如此思想境界与修为,今人自问,在思想上这两千五百年有了哪些重大的突破?

  3. 孔老夫子被尊为圣人,是非常理所应当的。亘古的文字,至今闪耀着智慧与德行的光辉。

  4. 有些观点不敢苟同,也是太过正常。

  做些摘录

  关于学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关于君子处世修身之道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君子不器。”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为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后也。”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关于士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关于诗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关于乐

  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关于观人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关于自己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学生评论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子之燕居, 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关于食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其它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匵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 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损矣。”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论语的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