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论语译注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论语译注读后感10篇

2017-12-08 21:0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论语译注读后感10篇

  《论语译注》是一本由杨伯峻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30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论语译注》读后感(一):论语译注片段摘抄

  半部论语治天下,真是很多都可以展开来思考、讨论。

  學而篇第一

  1.9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1.16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為政篇第二

  2.1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

  2.2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2.3 子曰:“導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導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2.12 子曰:“君子不器。”

  2.19 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措諸枉,則民服;舉枉措諸直,則民不服。”

  2.24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

  八佾篇第三

  3.14 子曰:“周鑒於二代,鬱鬱乎文哉!吾從周。”

  里仁篇第四

  4.8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4.9 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4.25 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公冶長篇第五

  5.7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子路聞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

  5.12 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子曰:“賜也,非爾所及也。”

  5.20 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5.21 子曰:“甯武子,邦有道則智,邦無道則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雍也篇第六

  6.11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6.18 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6.21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6.29 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乎!民鮮久矣。”

  述而篇第七

  7.1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于我老彭。”

  7.16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泰伯篇第八

  8.9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8.13 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現,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8.14 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子罕篇第九

  9.8 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

  鄉黨篇第十

  10.17 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

  顏淵篇第十二

  12.1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12.7 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12.17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12.23 子貢問友。子曰:“忠告而善導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

  子路篇第十三

  13.3 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蓋缺如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13.18 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

  憲問篇第十四

  14.1 憲問恥。子曰:“邦有道,穀;邦無道,穀,恥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為仁矣?”子曰:“可以為難矣,仁則吾不知也。”

  14.3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遜。”

  衛靈公篇第十五

  15.5 子曰:“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15.7 子曰:“直哉!史魚。邦有道如矢,邦無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

  15.8 子曰:“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15.24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乎?“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季氏篇第十六

  16.9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陽貨篇第十七

  17.3 子曰:“唯上智與下愚不移。”

  17.19 子曰:“予欲無言。”子貢曰:“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子張篇第十九

  子夏曰:“君子信,而後勞其民;未信,則以為厲己也。信,而後諫;未信,則以為謗己也。”

  鸣谢 http://gz.eywedu.com/Class/Article_Class_300_1.html

  《论语译注》读后感(二):孔子和《论语》()这不是书评啦)

  孔子和《论语》

  提及《论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杨义教授,是这么给《论语》下的定义:“《论语》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影响最为深广的政治伦理思想家的言行录。”(《〈论语〉还原初探》)

  《论语》不是孔子自己写的,他自称“述而不作”。后世所传的《论语》是“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既然是门人相与论纂,我们现在读的论语到底是哪一门人所传下来的?自孔子死后,“儒分为八”。在上文那篇文章中,杨义教授从“服丧编纂”和“曾门重编”来回答了这个问题,即:仲弓、子夏→荀子→秦、汉之学的学统和曾子→子思→孟子→宋儒的道统路线。(详见《〈论语〉还原初探》)《论语》的版本我也得说一下,《论语》传到汉初,有了齐论语、鲁论语和古文论语三个本子。西汉末年,安昌侯张禹以鲁论语为根据,将齐鲁两个本子合二为一,号为“张侯论”。东汉末年,大学者郑玄以张侯论为依据,参照参照鲁论语和古文论语对其作了注。我们现在读的就是张侯论。

  儒学自孔子始,一部《论语》的影响是超乎想象的。老师在教授先秦诸子的时候谈到过,儒学是一种信仰。信仰这东西,可望而不可即,以至于盲目崇拜也是有的。但看《论语》,还不能简单的将其说成是信仰。因为孔子所讲的都是实实在在的。他不论是讲德孝、忠恕、仁信、智勇还是君子,都离不开一个字,那就是“礼”,一切都要为维护礼而服务。《论语》的核心概念无外乎于此。礼,来自于周公制礼。孔子是极其尊崇周公的,孔子“信而好古”,他还说:“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论语•述而篇》)关于孔子对礼的重视,《论语》多有叙述,兹举一例: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论语•八佾篇》)孔子谈到季氏的时候说:“他用六十四个人在庭院里奏乐舞蹈,这么狠心的事他都干得出来,什么狠心的事他做不出来呢?”佾,是指古代舞蹈奏乐,八个人一行,这一行就叫一佾。八佾就是六十四人,这种礼仪是天子才能用的,而季氏是大夫,只能用四佾。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从这个层面上说,《论语》有其为封建统治服务的色彩,孔子自己也说过“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篇》),尤其是到了后代,《论语》被列入经学。

  孔子的教学理念相当科学。孔子是第一个创办私学当老师的人,还是一个伟大的老师。他门下弟子三千之多,正所谓“有教无类”,“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篇》)只要你给孔老师送十块腊肉,你就算是孔门弟子了。这么多人,孔子如何教育他们就成了问题。因材施教是孔子教学另外一个开创性的举措。面对这么多的学生,孔子并没写个教案,照本宣科的读。《论语》里面可以找到很多孔子因材施教的例子。如关于“问仁”,对于仁,对于不同的人,孔子给予了不同的回答。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篇》)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颜渊篇》)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篇》)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矣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论语•颜渊篇》)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论语•子路篇》)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论语•卫灵公篇》)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篇》)

  孔子对于同一个问题,给出了自己不同的答案。是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回答的。对于学习,孔子也是很努力的,他说有一百个人跟我一样聪明,只不过我好学而已。对于弟子,他也是这么教导的。樊迟白天喜欢睡觉,孔子就批评他“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论语•公冶长篇》)

  《论语》中也流露出孔子的一些自然理念。如“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论语•雍也篇》)。另外还有一篇当属《论语•先进》篇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曾皙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说我和你的看法一样啊!这种旷野清新的话语,使人复归自然,令人神往

  关于《论语》,每个人的观点或许不一样,但以上所述实乃基本。《论语》有很多东西可以谈,除却上文说到的德孝、忠恕、仁信、智勇、君子,比如爱,从这方面入手,也值得探寻。又比如说,孔子对待文、乐、诗的态度及其对我国两千多年传统文化的影响。

  《论语译注》读后感(三):“学而优则仕”乃子夏所言

  《论语》是我几次三番起意要读之书,一直偷懒未读尽。近日购得杨伯峻的《论语译注》,昨日将此书读竟。原来此中有很多耳熟能详的警句、成语等均来自《论语》,顿觉不虚读此书。

  我有越发的体会到我读书有一些缺陷,太随性。没有“独到”之见解。我觉得自己做研究的话很有欠缺。对学术的敏感性不强。

  千载之下可识孔子之言论,老夫子广招弟子、整理典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政治理想历历在目,他关于管仲的评价至今还凌驾于很多心思狭隘的人之上。

  在《论语》中,涉及到诗、书、礼、乐的一些论述,涉及到一些当代人物的论述,涉及到孔子关注的“仁”、“君子”等,还有孔子对弟子的评价,夫子直言不讳,弟子的记载也相应的本真吧,将此儒家代表人物真实的展现在读者的面前。千年后的今天读来还如在眼前。

  现代人读书,不管读什么样的书,都想生出自己的见解了。不能尽信书、不能泥古,一切似乎都要推陈出新,对所有的存在的事物都要生发出疑问来,一切都似乎是可以颠覆的。我也受此读书之法的影响,所以读书之时十分痛苦,想要读出创新来一般,不能全凭兴致来读,兴致来则读之,兴致去则弃之。否则是做不来学问的。

  《论语》是古籍中较早的书,希望以此开端读春秋战国之《左传》、《国语》、《战国策》、及诸子之书,将上古的文化典籍积累起来。接下来要读的是杨伯峻的《春秋左氏传》。四本。

  读完《论语》,就更有兴趣读《春秋左氏传》了。

  《论语译注》读后感(四):真实的孔子

  有人说过:“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孔子也是。随着时代的推移,孔子呈现出不同的面目。现在,孔子在教科书中是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院已经在多个国家开办。四十年前,他则变成了“孔老二”。五四时期,他则成了“孔家店”的“店长”。而在更遥远的封建时代,记录他言行的《论语》被推崇,宋朝宰相赵普更是声称以“半部《论语》治天下”。他是古代知识分子的偶像,是“大成至圣先师”。圣人嘛,肯定是摒弃七情六欲,不食人间烟火,丝毫尘事不相关。直到读了《论语》,才认识了一个真实的孔子。

  他会悲伤。颜回死了,他放声大哭,别人劝他不要太悲伤,他说:“不为他这样的人悲伤,还能为谁悲伤呢?”(先进篇11.10)

  他会发怒生气骂人打人。对于学习不努力,大白天睡觉的宰予,他会骂他是“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公冶长篇5.10)对于坐姿无礼的原壤,孔子会边骂“老而不死是为贼”边拿手杖敲他的小腿。(宪问篇14.43)

  他喜欢音乐。听到美好的音乐会让他陶醉,长久都不知道肉的味道。(述而篇7.14)如果别人唱得好,他一定请别人再唱一遍,然后跟着他一起唱。(述而篇7.32)

  他也爱吃。“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等等。一副挑剔的样子。(乡党篇10.8)

  他并不清高,时刻想着“待价而沽”。(子罕篇9.13)

  他也落魄过。在陈绝粮,被围于匡,在郑国与弟子走散,只能站在东门发呆,像“丧家之犬”。(先进篇11.23)

  他会骗人,会敷衍。他在被蒲人围困时,被逼发誓不往卫国。结果脱困后继续去卫国。弟子质疑,他说在受胁迫的情况下所订的盟约,神明是听不见、看不到、不承认的。当阳货想与他见面时,他故意找阳货不在家时去。不巧在路上遇见,阳货逼他出来做官时,他会含糊着答应:“诺,吾将仕矣。”但就是不出来做官。

  他也被人无视。孔子想与楚狂接舆讲话,却被接舆避开。(微子篇18.5)

  他经常被学生诘难。他在武城听到弹琴唱歌,开玩笑说“割鸡焉用牛刀”,被子游一顿抢白,只好说“前言之戏耳。”(阳货篇17.4)他跟卫灵公的夫人南子见面,由于南子的名声不好,子路很生气,孔子解释不清,急得对天发誓:“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雍也篇6.28)

  从《论语》中,我认识了一个懂得生活乐趣、幽默可爱、多才多艺、迂阔率性的孔子。他的举手投足,都充满着情感自然流露的本真。他是平凡的,又是伟大的。他有苦闷,有彷徨,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他孜孜不倦地传道,他身体力行地实践,他为后世知识分子描绘了一幅“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人生路线图,他希望的“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景象,仍是现代人梦寐以求的和谐境界。读《论语》,想见其为人,真如司马迁所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者也。

  《论语译注》读后感(五):初评《论语译注》

  其实之前一直不太想看《论语》,总觉得《论语》这书说教味很重,所以也就发自内心的有所抵触。再加上第一本看的古文书《史记》里,关于论语的引用非常少。好像除了在《孔子世家》和《仲尼弟子列传》里有些许《论语》语句的引用,在其他的文章里几乎很少出现。印象最深的反而还是在《伯夷列传》里,那句:“道不同,不相为谋”,彰显司马迁不想和当时儒生共进退的决心。当然,如果纯粹从《孔子世家》和《仲尼弟子列传》而言,司马迁对这些人物,还是推崇备至的,在司马迁心中,他们就是那个时代的伟人。也因如此,才有了那句著名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来表达对孔子的崇拜之情。如果让我来揣测司马迁看了孔子生平以及相关留存文献的感觉,可能应该会有“特立独行”四个字涌上心头。没错,就是“特立独行”,春秋之时,一时无二,和司马迁在西汉私修史书时的所做所为是一致的。

  我之所以会突然想看看《论语》,其理由其实是因为《汉书》。在《汉书》里,已经大量的开始引用《论语》里的句子,来评论每一篇传记。甚至,在西汉后期皇帝的诏书中,也时常能看到《论语》的影子。皇帝都在引用《论语》,可见到西汉后期,东汉时期,《论语》的影响力已非同寻常。当然,在这个时候,他已经不完全是孔子那个时期的口述语录,更多的是以经书的形式存在于世间。随着安昌候张禹将世间共存的几本《论语》整合为一,《论语》也就一举确立了中华文化基石的地位,而为后世所有学者所学习、研究和引用。

  由于这次是初评,所以,我不打算对《论语译注》的很多内容进行深入的展开。毕竟,《论语》不是看一遍就足够的书,《论语译注》当然也是如此。所以,初评的第一条便是:此书一遍不够。

  由于这是第一遍系统的读《论语》,所以其实还是有走马观花之嫌。但是,我一向认为第一感觉往往最真实。很多读书人都会有这么一个感觉,有时候书读多遍,反而会迷茫。所以,与其在迷茫后再写评论,不如先将感觉写出来,以后也好有个对比。所以,初评的第二条便是:《论语》的朴素令人欲罢不能。

  上面提到了《论语》的朴素,实际上《论语》本来就不是高高在上的东西,只不过在后来的当权者的包装下,《论语》渐渐失去了他原有的味道,变成区分阶级的工具了。虽然这是后话,和孔子“有教无类”的全民教育思想背道而驰,但是最终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国在后来还是被渐渐分成了“士农工商”四个阶级。皇帝等官场体系用的是文言文和儒家思想,“士”自然就会单独成为一个阶级,等到再后来的“科举制度”,这个阶级就愈发独立而稳固。没有功名不能做大官,《金瓶梅》里的西门庆虽然捐了一个小官,但亦为没有功名,无法进入上层阶级而遗憾不已,不得不说,就是拜《论语》后来的门徒所赐。所以,初评的第三条便是:《论语》在后来,创造了一个独一无二的阶级——“士”,这当然和用儒家思想治国所需要的治国成本最低有一定的关系,治国成本不在本文讨论,所以暂略。

  下面是初评的第四条,也是我的主观感觉,我觉得,《论语》体现了一种浓浓的人文关怀。这话从何说起?讲到底,治国安邦的根本是民。虽然,《论语》最初的读者群,应该是“士”,其次才是治国的“君主”。但是在《论语》当中,无时无刻不让人感觉到一种对民的关怀。无论是孝,还是衣食住行,都能看到关怀的影子,所以,我才有了第四条的拙感。

  初评的第五条:《论语》体现了一种高超的生活智慧。这里随便举个例子,比如:“患得患失”,这种思想,实际上普遍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只是有的人处理的好一些,有的人处理的差一些。如果从心理学来讲,太“患得患失”,就是强迫症。所以,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给我们提出了很多高超的生活智慧,即使不能平天下,至少可以指导个人的生活,不失为一代宗师。

  初评的第六条:《论语译注》这书,是杨老的杰作,这个杰作,对于想看《论语》的人来说,就是一块最完美的敲门砖。有道是“师傅领进门,造化看个人”,实话说,杨老的书中,也有很多令人觉得不太对的地方。不过所谓百家争鸣,各畅所欲言,世界并无绝对的对错,杨老的很多解释,也经过了他自己的推敲,不人云亦云,就是杰作。所以初评的第六条便是:这是一本杰作,如果想进入《论语》的世界,就请阅读这本书。杨老留了很多地方给大家共同思考推敲,如果某位读者觉得有必要,也可以写一本《“论语译注”之我见》,来表达不同的观点,我相信杨老在天之灵,也是这么希望的吧。

  写于2016年7月

  上海

  《论语译注》读后感(六):划定范畴的师尊

  维特根斯坦在那些仍然懂得沉默和实际的人眼里是天才,在妄言和无天分的神棍眼里不值一提。他的名言“对我们不可知的,只能沉默”,实际上是什么呢?黑格尔在《哲学史演讲录》首卷开头就大肆贬损中国“哲学”根本称不上是哲学,真正能反驳他的并不多,钱钟书的《管锥编》开篇也睚眦必报了一下。得说明,黑格尔是不懂划定界限的人,他和叔本华根本没法比。叔本华即使有很多属于卡尔纳普攻击的范畴,但起码是真正关切到精神性的。黑格尔的用处是什么?你的辩证法不过是继续陷落了康德曾经中正的唯心,世界精神到底有什么用?没有。一点都比不上孔丘有用。

  论语博大精深,并非在入门者和浅薄的西哲棍眼里能看出。对论语我已经是处于悬置阶段了,读得频率低,而且愈加敬畏,不仅处于宗教性、宗族性的认同与荣誉感,更是对知识的尊重。我第一次读孔子,还是读易中天,易中天里有李零和杨伯峻,于是就放弃易而取后两者。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不至于,但每读必叹,这样的政治哲学,看似浅显,竟然比西欧的中古哲学所带来的世界好那么多。可以说孔子是用不那么压迫人的办法(法家;墨家很棒,但还是压迫人;等等)在保守(很奇怪的词,似乎是贬义,但对孔子来说他保护的是整个社会的稳定性,保护贫民,同时给贫民机会;保护宗法制;保护君主;但又蔑视非法的宗法和君主,怎能说孔子不革命呢?)和革命之间遵循了一条不扰民的路(但又不至于完全如庄子,庄子在今天看来,是太激进了,读蒙田和芝诺就知道,完全蔑视宗法压制的追求自由的人实际上是最反叛的)。孔子知道,在一个信息不发达的社会,会有很长时间不能让人民有更好的制度,奢谈理想国虽可,但行不可与知相同,否则就太天真,他知道灾难一般如何造成,都是人祸。所以孔子在谋求稳定的同时,设定了给农民上升的机会。而西欧中古,并没有这样的方式,所以马可波罗和伏尔泰才那么赞叹中古中国。这是一条动的河流,并且永恒不灭。

  让我们读读这样的话:白话都是康德的:

  “人类的理性受制于无法消除,也无法解答的问题”。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理性只能洞悉那些由理性自身规划后产生的结果“。

  “未知生焉知死”。

  悉达多不谈任何形而上问题,《哲学百科》在这方面倒是非常卓越地指出了超越形而上学而过渡到人学是社会高度发展到文明阶段的一个标志。所以中国和印度在公元前500年实际上比希腊要进步得多。

  孔子的话都可以这样解,甚至都不必解。既富有诗意,以诗规物,这种意志论又是理性的,中国长达3000年时间里没有宗教审判,的确,中国人身上有那种审判意愿,这是各国人都有的劣根性。但中国人并不追求一种审判性欲(我找不到其他可以形容一神教的词了,一种对审判所之合法释放的高度邪淫欲望)。这几乎是调和了卢梭与尼采的浪漫主义诗学科学。

  而且不存在过度阐释一说。我的希腊语几乎没入门,不知仅仅从文言角度说通古希腊语者读古希腊哲学著作时所感的完备性,但至少我在中国古籍中,除了孟子那过多的和过于在物质不发达时期多举例子外,感到的是完备性。在时间空间观的言说方面,至今没有人能达到先秦时期。

  对一神的淫望实际上是缺少安全感的体现。可以说欧人非常缺乏耕种能力,又在罗马后期完全丧失了对国家职责的尽力,所以他们才会变成那样丑陋歪斜的国民。

  我曾经问过自己多次,我是否喜欢被卷入到革命中。中国100年来把革命抬得太高,完全变成褒义的象征。实际上大部分革命者都是强迫性的,这和传教士没有什么区别。我们应该考虑的是两方面:人民是否有革命的权力,以及革命者是否有让不革命的人民跟随的权力。前者在于限制政府,后者在于其总是造成人民不跟随就要洗尽人脑的局面。

  我还考虑过是否一屋不扫就不能平天下。事实上修身和齐家关系说有就有,说没有就没有。对于天才,怎能老用旧法规划之?卢梭何时严于律己了?但又有几人是卢梭?

  孔子的意义在于他在神已经稍微表现出死亡然而人类仍沉睡的世界里,早于斯宾诺莎几千年,就想出了如何造就健康的一国之民的方法。的确,自上而下是不对的,的确,讲究礼教是不对的,的确,讲究音乐我们不知对不对但墨子说不对,的确,孔子好保守,的确,孔子删节诗书开不好的先河。但在不理性的世界中(这理性要到1650年以后甚至1800、1950年以后才真正到来)他让中国人如此健康、健全、丰满、节制,这是多有远见的规划。在理性的、已经有了长足发展的社会中,自然可以大肆怪力乱神。孔子自己却知道,自上而下未必真管用的,自上而下管用在于孔子知道政府是塑造人民的魁首。在不管用的时候,在大家都说圣人乡愿、迂腐、欺诈、反动的时候,孔子愿意自己做出表率,无论魏晋,不计人议,孔子等于用《爱弥儿》的方式,教育了我们个人,而非大众:因为无论怎样好的学说,在邦无道的时候,都要设计好弹力。否则,沉重怎么会不打垮知识分子?孔子自上而下而关心农民;有些人自下而上而强抢人民,孰高孰低,一见便知,古今虽异,伦情未变也。

  有时候我认为应该用古谈古,可我们今天没有这个能力,训诂家有。古今不是一个世界了,用康德的语言阐释孔子,总容易被诬为过度阐释,用古文就没这个隔膜和说道。但用古文,只是更加理解了古人,却把古今间的桥加长了。或许我是多此一举,完全如姚大钧的无预设聆听,何妨不能创造出新教版本的文学与哲学批评?

  在直觉方面的柏格森;在自由渐进改良、追求幸福方面的密尔;讲究意志、表象合一的叔本华;以及实用的詹姆士。这些人身上不都是孔子的盟友吗?

  海德格尔的”死亡是我们存在的最远范围,我们不能超越这个范围“不是很好的解决了东西方对话的问题吗?孔子的最好盟友,应该还得加上费尔巴哈。

  倘若他不划定范畴,中国人就要开始妄言神鬼了。那将是更不健全的时代。农民迷信也就罢了,士大夫迷信必是国之大殃。

  《论语译注》读后感(七):“女子”新解

  闲翻《论语》,看到一句被古装影视剧里用烂了的台词“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愣了半响,方哑然失笑,想起前事。

  记得第一次知道此话出自《论语·阳货》,还是在高二的一节语文课上。班主任掂着可媲美张铁林腰围的肚子抑扬顿挫地给我们进行着讲解。翻译到这句时,他就开始很抒情的感叹:“孔子说:‘啊——女子和小人好难伺候呀!你离他们近了他们认为你失礼,你离他们远了他们又记恨你。’所以说千万不要和女人跟小人一般见识。”

  此话一出,全班同学皆笑倒,只有单纯年幼、喜好逆向分析的本人很缺心眼的站起来,提出质疑——因为我认为这句话老师翻译得太过直观,疏漏了一个细节。结果大家也都猜出来了,肯定是以俺的失败而告终——即使我当时抱着大无畏精神和那老夫子打了20分钟的嘴官司,但“教材是就是这样解释的”这句咆哮令我安生的闭嘴。直到现在,我还认为这是孔子的一句牢骚话,冲的对象其实是自己的弟子而并非女子。

  见原文:“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也许读者也认为,这就是指孔子将女子与小人划为一类。要知道孔子可是活在万恶的旧社会。当年的妇女可是社会低层人物,她们就如同桌椅板凳一样属于男人的家具——“拙荆”、“内子”、“夫人”、“家里头”的。她们不能受教育,也不能有主见。被伟大的孔圣人稍微性别歧视一下也不为过嘛!那我只有放声痛哭了——原来国人的想象力如此匮乏,怪不得本土电影再折腾,即使是打造得华丽丽的《无极》,也被许多网友批为模仿得好莱坞大片《指环王》极其失败的垃圾!

  所以,请让我们结合孔子的为人表现来大话一下他莫名其妙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的原因。

  先说下《论语·阳货》的中心思想,主要是通过孔子与“阳货”、“子游”、“子路”、“佛肸”、“仲由”、“伯鱼”、“子贡”等弟子的对话,阐述何谓“小人”行径和表现的一篇论文。如“巧言令色”者、“紫以夺朱”者、“利口以覆邦家”者、“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者、“有勇而无义为乱”者、“勇而无礼者”、“果敢而窒者”……都不能入孔子正眼一分,甚至他收的一些弟子也带着“小人”行径。如提出“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观点的弟子宰我,就令孔子十分反感,他讥讽宰我说,三年内(守丧期间)吃香饭,穿锦衣,能心安吗?宰我诚实地回答“安”。令孔子大为光火,在宰我走后痛斥他是个不仁德的“小人”,(“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未免表现得心胸狭隘,说话略显阴毒。其实宰我并非是不孝之辈,他无非是想在礼法上进行一下变革。用现在的话来说“真正的孝顺是表现在行动上而不是流露在仪式上”。但孔子是不允许别人违背他的思想的,(他自己早年也是一个“革命派”,却不允许弟子这样。)后来他遇到个厉害角色“子贡”就不由展开了场唇枪舌剑的较量。

  首先是子贡请教孔子:“君子有厌恶的人吗?”孔子回答有,他有四大“恶”人,分别是宣扬别人缺点的人;以下谤上的人;勇敢而无礼的人;固执而不通情理的人。(“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并回问子贡可也有厌恶的人?

  子贡就坦言他最厌恶把剽窃当作聪明的人;把不谦逊当作勇敢的人;把告密当作直率的人。(“恶徼以为智者,恶不逊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这句话如果结合起孔子的为人表现来分析推理就非常好玩。因为字字都是讽刺。

  孔子总是一副道貌岸然的形象出现,但又总是说话做事自相矛盾。比如他自述并不相信鬼怪之说(子不语:怪、力、乱、神),但又极其重视祭祀之仪(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他广收门生,说学著书,编了个大部头《春秋》,也无非是把鲁国史书杂和其它国史编辑润色而已。干古代的史官是必须具备忠实正直的职业道德的,像当年齐国的乱臣贼子崔杼弑君叛上,为了不让真相泄露,嘱咐太史官不要记此事于卷上。但连杀了三个史官,都不能改变“崔杼弑其君”的历史。但孔子执笔《春秋》时,却为尊者讳耻,为贤者讳过,为亲者讳疾。在章法、词句上大玩太极,狂拍当政者的马屁,宣扬奴性哲学。真令我觉得有剽窃他人集作改头换面艺术加工为自己作品之嫌!

  其次就是孔子一向主张谦虚向学,但他自己却很少听进去别人的意见。表面上是孔子多次去拜访老子,二人大谈家国天下和哲学人性。但老子奉劝着对孔子说了本性不可变、命运不可更、时间不可止一切顺其自然,不需强力扭转这些大实话后,孔子依然自负地坚持他要去改造社会的“远大理想”。可要是真为了社稷百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倒好了,结果只是嘴上嚷嚷着“忠孝节义”,身为鲁国人,却先跑到卫国,再换到曹国,其间辗转至宋、又踏郑履陈。最后把能转的国家都转了一圈才肯回老家。后来这事被金庸大师在武侠小说里借黄蓉之口取笑了下:“乞丐何曾有二妻?邻家焉得许多鸡?当时尚有周天子,何事纷纷说魏齐?”——这骂的虽是孟子,聪明人也会悠然心会联想到孟子的老师是谁?(“当时还有周天子啊,周天子还在啊,最高中央领导人还活着呢,你到各个省去游说什么呀?你这不是谋反吗?你这不是要颠覆国家秩序吗?”——北大孔庆东语)

  最后再掰下孔子把“告密当作直率”的历史。他曾放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但曾带弟子周游列国到达卫地时,正好撞到当时的农民起义军准备造反,人家敬他是读书人,只逼迫他赌咒立誓,别去卫国都城告密,就放他一条生路。当时孔子嘴上答应的利索,一出蒲邑,拔脚就开向都城。当时跟随的弟子就有子贡。他提出质疑:“盟可负乎?”孔子居然给了这样的解释:“要我以盟,非义也.”——受要胁发的誓,不能当真!晕倒——这就是圣人啊、思想学术影响了中华大地几千年的孔圣人的真实嘴脸。

  当子贡含沙射影对孔子进行挖苦后,孔子气结,只有风度扫地,破口大骂:“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你这个小子和小人一样难以对付啊——因为“女”在古代通“汝”,也就是“你”的意思!

  《论语译注》读后感(八):神威论语入门笔记

  首先可悲到了极致的是,我有五六种不同的论语注释类本子,却从未认真完整的读完过任何一本,其次可悲到了极致的是,这同时也是我认真完整读完的第一本先秦诸子文集,最后可悲到了极致的是,我傻叉着过了这么些年,故作沉稳老练成竹在胸的和人讨论过很多次类似话题,脸红如炭.

  过去对孔子形象的认知是个通达世情非常老练而又有使命感,分外执着的人,读完这本书后发现基本没有什么大的偏差,唯一有些意外的是他对耕作之类体力劳动的确存在着BS,认知了这一点后我有些不解,他对耕作的BS和对在言语中透露出的君子应该从事政治的看法与很有道理的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正好相反.我知道论语是言语集,孔子又擅长因材施教,所以同一词汇同一问题在不同场合的定义和回答也会不同,但是这思想倾向类的东西应该一致啊!

  后来我想,孔子是很明白这些的,首先他所捍卫的礼制本就是强调各司其职各安其分的等级制度,所以即便邦无道,他做了隐士【银时,自食其力男耕女织,他也认为自己与农民不是一类人。其次孔子的用世之心当真非常迫切,强烈的使命感和执著心让他知道自己无论如何也不会做隐士,不会去耕作,他会一以贯之,坚持到底

  我知道自己在这领域的知识很少,说的话很可能是错的,甚至很幼稚,几年之后回头看看,应该会感觉曾经沧海吧

  好了,下面是对这本书的评价,心得和疑问

  1-1人不知而不愠,译为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记得初中课本上也如是说,我认为知通假成智,别人很笨,我也不生气,这个也很通顺,而且对修养的要求更高,学而时习之的时,先生引斧斤以时入山林之例,译成适当的时候,豁然开朗

  1-7,贤贤易色一句依据后文译成对妻子重美德而不重容貌,合理,前文疑有脱字

  1-11,将三年解释为虚字,指不定期的一段时间,把无改于父之道的道理解为合理的部分,使整句非常的合理通顺,但是不禁心生疑问,孔子想必原意并非如此

  2-5,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这句简直是恶意的误导,无怪王充怒斥,发狮子吼。

  2-16,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这一句所表现出的侵略性令人心悸,我宁可选择中国最黑暗时代的另八字,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3-6. 子曰:呜呼,曾为泰山不如林放乎,鲁人林放经常请教礼制方面的问题,孔子一一悉心解答,想必林放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原来是孔子心中的最低标准

  3-9,孔子时文献中文指图书典籍,献指贤人

  4-5,子曰:君子去仁,恶乎成名?我想知道,为什么君子一定要成名

  4-11,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我无情中枪

  5-22,子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先生之译不尽人意,斐然成章是将人比作布,布上花纹斐然成章,无法剪裁指导,这是狂简的结果,孔子无计可施,故生不如归去之感,先生把斐然成章解释为文采不凡,则全篇不可解。

  6-4,子曰:与之庾(2.4斗)。冉子与之粟五秉(800斗)。说实话孔子真好脾气,心理预期的三百多倍,他还是很蛋定的评论,没有爆粗,没有施杖

  6-26,君子可欺之以方,难罔以非其道,这句立刻让我想起康德,他们需要的都是对标准和分界的明确定义

  6-28,子见南子,子路不悦,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6-29,杨先生将中庸理解为折中和平常的东西,完全不能同意

  7-12,子曰: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强烈认为翻译时应是富可【不违吾道而】求也,与7-16【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相印证

  7-21.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对有勇力者的态度始终保守而消极,诚然君子六艺有射有御,但孔子无疑认为健壮和有勇力是两回事,这可以看做文武相轻的一个反映,而它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强烈,事实上通读论语全书,勇字出现唯一一次带有正面意义的是仁者必勇,尽管紧接一句,勇未必仁。

  7-23,宋司马桓魋欲杀孔子,拔其树,这是怎样一种曲线救国的思路啊?另外想把孔子怎样的人真不少,孔子说了很多次,某某其如予何,意思是天要是站在我这边,你小子能把我怎样,这种很客观唯心的思路屡屡得到了成功

  8-20,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

  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

  9-6,子曰,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因孔乙己而广为人知的此句有着贵族样的傲慢,而与君子不器一句大相径庭,令人不适所从

  第十篇乡党篇令我极为反胃,繁琐的流程难于铭记而实用性又极低,这种仪式性的流程本身会产生庄严的感觉,是捍卫等级制度的良药,但是太尼玛猥琐麻烦了。所谓从心所欲不逾矩只怕是指五六十岁后才能勉强习惯这些流程,不必时刻在心底警惕提醒自己。How nasty!

  10-8各种不吃,有种厄于陈蔡你也这么来?有种少年孔子的漂流你也这么来,这和素食主义一样,是在物质生活高度发达充裕前提下的矫情

  10-24,寝不尸,那你睡觉应该怎么睡?这个也有要求?为何没有类似敦伦时必用传教士式内容的条款?

  10-25,有盛馔,必变色而作,这多,多,多虚伪啊!!!

  11-4,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与我言无所不悦,我看低颜回并非无因,他只是个聪明学生和应声虫,完全没有实用价值,懒得吐槽这种存在感稀薄的人,他认识了孔子如同钱德勒见到了保罗,海耶斯遇见了昂塞尔德

  11-20,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这是标准的所答非所问吧

  11-25,子路曰: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子路真傻,抹却这点,孔子价值何在

  14-1,宪问耻,子曰,邦有道,榖,邦无道,榖,耻也,疑有脱字

  14-2,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再度中枪

  14-7,先生引用国语: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与法家要求劳其民,绝其他心的看法前提完全相同而结果完全不同,非常有趣,这个问题值得思考

  15-17,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再度中枪!!

  15-26,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完全不明其意

  15-37,子曰:君子贞而不谅,这一条太重要了!!!太重要了,这直接杜绝了类似忠孝不能两全的康德困境,这也同时要求价值观有一个重要性排序问题,可惜这个排序,孔子没有说明,也没有人有资格续作

  17-24,子曰:恶勇而无礼者。这是文武相轻最鲜明的写照,举个例子,二桃杀三士故事千百年被用作正面范例,其实三士并无误国之举,只是对相国晏婴无礼之举,其死法正说明此三人为知荣辱明道理之君子,死于奸计之下,晏婴若果忧国忧民,为国除贼,崔杼庆封何以存世?

  18-7,子路曰:道而不行,已知之矣。这是我最喜欢孔子一众人的一则,他们自己当然都清楚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可能性已经越来越淡薄,但是没人放弃,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执着和坚韧极为动人,他们退一步不再那么执着,所想得到的一切都易如反掌,但是他们继续,坚守自己的理想,愚公移山,精卫填海,我做不到他们这样伟大,但我欣赏尊敬这种精神

  18-9存在意义不明

  19-12子夏回击隔靴搔痒,不明其意

  《论语译注》读后感(九):与小儿读论语

  这两年,我有过一个计划,就是等桃桃读论语的时候和他谈谈论语,我觉得论语里半数篇目用了小儿的经验都可以谈,当然,谈某一句之前我得先问问桃桃的看法,谈的过程也将是交谈,我觉得用了小儿的天真读论语会有一些新的发明,未必就是笑料。

  至于什么时候开读,我想总要等到七八岁吧,小儿总以玩为第一义,但是有个王财贵教授满世界推广读经,上千场讲演下来,头发都白了,他的观点是小儿读经越早越好,而且读法简单,就是“跟我读”,静水相信这个说法,便一句一句带桃桃读开了论语,现在读到述而第七,看上去也不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去年静水给桃桃报了个开在东林书院的少儿国学班,回家基本是我陪读,大学读完了,中庸读了一小半,桃桃总是问我这是什么意义那是什么意义,我尽量给他讲得有趣些,让读经也带几分玩的意思,但是大学中庸有些难懂的地方我也不懂或者不能确信懂得或者无法向小儿说明,这些便向桃桃老实交待,桃桃也能谅解,最易懂的莫过于“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就是每天都得洗脸的意思,桃桃读得很开心,读到这儿的时候会语调升高节奏明快,简直是唱起来,我也就用这一句来要求桃桃每天洗脸。有些句子桃桃会用得很准确,听来不可思议,比如警车来村上抓走一个小年轻,妈妈说是被大人惯坏的,桃桃便接口说:“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这让我对小儿过早读经的抵触情绪有所消解,有些事情贯穿人的一生,比如穿衣吃饭睡觉学习,这些事情从一开始就得端正,不能因为是小儿便放任之,在这些方面我对桃桃的要求也就严格起来,也就是从今往后不可以事事都用来玩了。

  有一段时间静水不许我给桃桃讲解,因为王教授说不可以讲解,要让小孩子以后自己去领会,你的讲解是有限的,也不一定对,小孩子的理解是无限的,这当然也有道理,孟子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我自己读论语起初也是以自悟为主,几乎以朱子集注为仇,以至于手抄线装一部,自以为将论语从集注里面解脱,自悟的乐趣固然美妙,对于一个五六岁的小孩子来说却太渺远了,读着那些不明其意的句子,只能在音韵上面自找乐趣,其实有些句子或者字义是明白无误浅显易懂的,说说又何妨,至于难的句子,不但小儿为难,大人也难,古今学者也莫衷一是。记得《天空之城》里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咒语,老奶奶是当个儿歌传给后代的,并不说它的具体用途,最后居然给用上了。小儿读经不解之妙或在于此吧,只是这把我的计划给取消了。

  其实论语我是当一本新书在看,出子之口入我之耳,连二三子的转述也被无视了,无视,正是转述之妙,历代注疏议论的确是妨碍这种接受的。吾乡有一所牛屋,至少我小时候见它是宿牛的,三开间的屋内没有墙只有柱,满地牛粪,与其他牛屋不同的是四壁有彩绘,大多已剥落,十余年前老屋翻新,门上立一匾额,写着:石臼古社。这个新崭崭的古字给我很大启发,比如“古鸡鸣寺”,其实称古便是不古,没有什么东西一生成时以古命名,名之为古的,大抵是旧基重建或翻新的,所以我不要论语是一部古书,是一部重建翻新之书,我要它是一部新书,夫子话音未落,二三子墨迹未干,这样一部书当然来不及有什么注疏和议论,但是,近几年我又喜欢起旧注来,当然,论语还是一部新书,而历代读者济济一堂,各抒己见,切磋琢磨,这又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读书不复是寂寥的了,夫子无可无不可,苟能如此,各种读法听听又何妨呢。

  近来静水看王教授的另一个讲演,说讲解也不是不可以,所以又对说我,给桃桃讲讲也可以的,可能桃桃跟她读论语的抵触情绪也挺大的吧,静水不反对我讲了,我这才意识到我把给桃桃讲论语这件事看得轻易了,我的看法只是我的,是我自己得来的,我并不固执我这看法,它随时可以改,但是桃桃接受起来不可能用我这个态度来接受,他太信任我了,还不知道我并不是那么值得信任,而我也不想让他过早知道他的爸爸不值得他那么信任,我尽量对得起他的信任吧,于是我买了本比较通行的译本来参考一下,是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杨先生从语法上来考量语意,有些句子解释得很有说服力,有些句子又好象受了语法的束缚解得几乎不大成句,我现在还不能认同的句子也不少,我读这部译注倒也轻松愉快,特意削了枝铅笔在书页上作些标记,准备读后整理一下。

  论语去今已远,不能一一有解了,所以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很可能是他就只解得半部,另一半存疑,因为论语是常见的书,不是什么秘籍,赵普不可能只读到半部,而作为臣子治理天下应该是全力以赴的,不可能用一半藏一半,如果是这样的话,这倒是读论语的好态度,这是轻松愉快的阅读,句句强解难免不钻牛角尖,事倍而功半,用力而致迷。半部论语也的确够用的了,因为“吾道一以贯之”,“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一言而兴邦,有诸”,有的,有的,一言都可以就够了,在行与不行耳,去行那解得的一半,存疑的一半在行着的一半中继续琢磨。

  六月一日

  《论语译注》读后感(十):《论语》的误读

  ( 据 《中华读书报》2012年11月28日陈菁霞对清华大学教授廖名春的采访整理 )

  我早年是做荀子的,来清华之后做出土简帛和《周易》比较多。近年来我对《论语》比较重视,对儒学的认同感越来越强。当年我们这些知识青年都是批林批孔的时候开始读《论语》,一开始接受的就是负面的东西,对儒学没有多少好感。后来书读得多了,慢慢地对儒学有了感情,但这是后来的事情。当初切入的时候是批判,不是接受和继承。

  我原来觉得《论语》通俗易懂,研究的人也多,不容易讲出新东西来,所以一直没有做这方面的研究。后来因为给学生开《论语》课,一投入,一深究,发现问题其实还很多,不是我们原来想象的那样,以为大家的释读没问题。

  比如著名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说。大家通常都认为这是宣传愚民思想,所以对孔子有很多的批判。我原来也是这么认为的,但后来读了郭店简就有了不同的看法。郭店简《尊德义》篇对这句话有解释,认为“民可使导之,不可使知之。民可导也,而不可强也”。我原来不太理解,为什么郭店简要用强迫的“强”来解释“知”?后来想起荀子的《劝学》篇才明白。“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一名句,到《大戴礼记·劝学》篇中,“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就写作“锲而舍之,朽木不知”。原来“知”和“折”是可以通用的。《中庸》引《诗》:“既明且哲。”陆德明《释文》曰:“哲,徐本作知。”《尚书·吕刑》:“伯夷降典,折民惟刑。”《释文》曰:“折,马云:智也。”这说明从“知”之字和从“折”之字也是可以通用。哲学之“哲”,也可称之为“智”,哲学也可谓之智慧之学。为什么?因为“哲”字从“折”,“智”字从“知”,“知”通“折”,自然“哲”与“智”也可通用。在《论语·泰伯》此章中,有两个假借字:一是“由”,郭店简《尊德义》作引导的“导”,可知当读作启迪的“迪”,这是我的学生李锐指出来的。第二是“知”,它的本字就是“折”,折服的“折”。为什么“不可使知之”的“知”不是本字,道理很简单。孔子是个教书的,“弟子三千,贤人七十”,可知教的学生不少。如果按照一般的理解,说民“不可使知之”,那孔子的教学就无从谈起了。因为民“不可使知之”,孔子再怎么“诲人不倦”也没有用。我们只要肯定孔子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是“有教无类”的,就势必不能接受孔子有民“不可使知之”的说法。把这段话读懂了,就知道孔子这句话非但不是愚民思想,而是非常强烈的民本思想,即老百姓只能去引导(迪),不能以暴力去强迫、去压服(折)。为什么?因为孔子知道“匹夫不可以夺志”。

  《论语·子路》篇孔子说“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关于父子互隐的问题,这些年来争议非常之大。刘清平、邓晓芒他们因此批评孔子以亲情为上,置国法于不顾,导致司法腐败。郭齐勇等学者维护孔子,认为儒家讲父子互隐情有可原,他用西方的司法制度解释中国的这个问题,说这就是直系亲属拒绝作证,让亲人从证人席上走开的精神。上课时,有学生告诉我,说《浙江学刊》上有王弘治的文章,认为“父为子隐,子为父隐”中的“隐”不是隐瞒的意思,这个“隐”原来是木字旁的那个“檃”。“檃”原本是一种可以使曲木变直的工具,作为动词,则有纠正的意思。所以,孔子讲“父为子隐,子为父隐”,不是说父亲包庇儿子的错误、儿子包庇父亲的错误,而是说父亲要能纠正做儿子的错误,儿子也要能纠正父亲的错误。我非常赞赏这一解释,著文做了补充证明。《荀子》和《孝经》都有“诤子”的记载,孔子说:“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这跟“父为子隐(矫正),子为父隐(矫正)”是一样的道理。因为儿子能够纠正父亲的错误,父亲就能够少犯错误。如果相互包庇,问题就会越搞越大。父亲替儿子隐瞒错误、儿子替父亲隐瞒错误,这怎么能够叫做“直”呢?在孔子的学说中,家国是同构的,家是缩小的国,国是放大了的家。孔子为什么重视孝道?因为在家不孝,为国就不能尽忠。只有家之孝子,才能成为国之忠臣。所以孔子强调孝道,其实是为治国服务的。古人说“室不扫,何以扫天下”,也是基于家国同构这一精神。《大学》所谓修齐治平,也是如此。如果在家里,父子之间可以互相包庇,隐瞒错误;到社会上,还能坚持公平正义,还能“天下为公”吗?显然,孔子是不会同意的。“修道是谓教”,在社会上是如此,在家里也当是如此。基于这些了解,把“父子互隐(隐瞒)”读为“父子互檃(矫正)”,显然更合乎孔子的思想。至于基于误读而攻击孔子搞“司法腐败”,只能说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季氏》篇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大家把“畏”解释为畏惧。这是讲不过去的。实际上,“畏”是“敬”的意思,《广雅·释训》:“畏,敬也。”不是说君子害怕圣人之言,而是君子敬重圣人之言,敬重天命。孔子讲“后生可畏”,也不是说害怕后生,而是因为后生表现突出,所以他敬重他们、看重他们。

  还有,孔子讲“朝闻道,夕死可也”,我们以前都把这句话理解为早上我知道了真理,晚上就死都无所谓了。这种理解也是不对的。孔子不是以求“知”为第一要务的人,相对于“道问学”来,孔子更重视“尊德性”。孔子周游列国,不是去求道的,孔子对道是什么心里很清楚,他是去推广他的道,要君主们接受他的道。因此,这里的“闻”,决不能训为“知”,而应训为“达”。“闻”有“达”之训,最熟悉的就是诸葛亮的《出师表》,“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这里“闻达”并举,“闻”跟“达”就是同义词。《论语·颜渊》篇里面孔子跟子张也有过讨论,子张认为“闻”跟“达”是一个意思,但孔子认为“闻”跟“达”不同。孔子这种讲法在当时有特别的用意,是临时措意,而非一般义。在一般的语境中,“闻”跟“达”是同义词,所以子张以“闻”释“达”。“朝闻道,夕死可也”即“朝达道,夕死可也”。孔子不是说早晨知道真理就可以死了,而是说达到、实现了理想,晚上就可以死了。如果说“朝闻道,夕死可也”是“朝知道,夕死可也”,那孔子在周游列国前早就死了。孔子周游列国不是为了求“道”、知“道”,而是为了达“道”,为了推行他的治国之道,实现他的治国理想。

  这些例子在《论语》里面是有普遍意义的。很多人以为《论语》好讲,实际上并非如此。要理解孔子的真精神,就要读懂《论语》。要读懂《论语》,就要解决《论语》的误读问题。这几年我已经就《论语》的误读问题写了十多篇文章,以后准备再写一些,到一定时候出一个论文集。力争还原真相,将《论语》一些事关孔子思想原则的重大问题的误读解决掉。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论语译注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