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论语》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论语》读后感10篇

2022-03-12 11:10:5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论语》读后感10篇

  《论语》是一本由中华书局著作,9.80元出版的191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06-1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论语》读后感(一):汤姆文集—孔子谈论指南

      
   
   谈孔子是困难的
   
   很多人写孔子(抛开他被颠覆的时间), 有意思的是选题上大家出奇的一致,都喜欢写他圣的部分,学着春秋笔法写他周游列国、开坛著书、使行仁道的事,他成了人间难觅的圣人。这么些确实有众人景仰的效果,但也让他多少失了真。他像神像一样被摆在孔庙里,这种刻板效应有它的好处,自然有坏处,这坏处,也是谈孔子的难处。
  
   我们知道,孔子向来不缺反对者,也向来不缺支持者。反对他的人里,不见得全是在反智,支持他的人里,也并非全是在颂儒,从各朝各代来看,人们已经习惯于用孔子这个符号来达成自己的目的,而至于孔子的尊或贬,已经没那么重要了。刨开这些人,与孔子一路的后世儒家也不让人省心,鼓吹、圣化孔子一样给后世了解孔子增加了难度,事实上在他活的时候已经闻名天下,但他本人反对被圣化(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孔子无功可立,所以拒称圣人)在他看来,鼓吹他和反对他同样令人讨厌,是有违中庸的,是“过犹不及”。
   
   而在谈孔子的困难里,这只是开头。紧接着第二个难处,正是论语
   
   关于怎么了解别人,孔子教了弟子们一个方法:视其所以,观其所由,查其所安 之后孔子连连感慨:“这下他还怎么隐藏呢,还怎么隐藏呢?” 方法是好,却不好用在论语上,一方面讲,这是部展现孔门思想的教义,编书时弟子只记了孔子说了什么,而不是干了什么、交了哪些朋友、有什么心情。(记下这些更好,但大概有悖于书名) 另一方面,论是本不到两万字的语录散文,叫它散文,是有道理的。
   
   那不用它好不好呢?
   
   不好,不用更难。孔子一生修订了不少书,但没有哪本真正是他所写,所以想了解他,就得通过别人的手,通过他们的理解和看法。这里头孔子的形象和真实的有多少偏差呢?且不说他是否真正理解孔子,单说描述上,又怎么把作者的看法择出去呢?要知道,过犹不及的那些人,也会春秋笔法呀。(《孔子世家》也不见得可靠)
   
    所以这时候的难,就有些尴尬,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还能怎么选呢?
    事实上,想从论语里观察孔子,就得多些细心和耐心,在只言片语里体会孔子的情,也算是古士人大夫的情,它常不起眼,却不能忽视。我说的难,就难在这种隐晦上。要我说,孔子的那些回答固然经典,但他这些话里的情绪才更值得揣摩,他代表着孔子的立场和精神,毕竟拿道理说服你明显不如拿情感打动你来的容易(这大概也算他倡诗教乐教的原因,靠兴观群怨感染别人更方便) 所以与其说是论语里的道理折服了别人,不如说是孔子的精神德行让人心生敬意(美德之所以有个美字,就在这直观感上,好比漂亮的姑娘总是醒目,看上去会发光一样)
   那么,要是注意到这些,我们会发现,虽然是师徒对话,却始终围绕“吾道一以贯之”展开,说它零散,但也能大致地章节有序,所以回头来看,在他通篇谈仁、志、孝、勇时,何尝不是在谈孔子本身。
   谈孔子不能不谈志
   谈他生活、性情、对事物人生的态度绕不开志,就像谈他诗礼乐教绕不开忠恕之道一样,这是他冲锋陷阵的根本,是他勇气所在。谈到志时,他这么和弟子讲: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这话说的蛮坚决,用“笃”和“死”来强调。然而,就像我刚才所说,要是不理解情,就不能理解这句话的重要。
   
   这里的情指性情,关于孔子是个怎样的人,弟子做了回答:温、恭、良、俭。 我认为他说的不全,或者说这是孔子平日里待人接物的性情,回答没把他激烈的情绪写进去,巧的是,在他激烈动情的时候,我们反而容易看到那句话的重要。
   比如他生气时。孔子骂过两种人:“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话说的很委婉,只是说难办,听着更像感慨而不是怒斥,这只是因为有孔子的修养在,要知道这两类人是与孔子的要求背道而驰的人,正是他痛恨的人,怎么能不生气。如果这不明显,那么还有个加强版的:原壤
   原壤是孔子的老朋友,有回他随意地张腿坐在路上,孔子见到了十分恼火,骂他是老而不死之贼,骂完还用手杖敲他的腿。这话说的很难听,但孔子的动怒自然是有原因的
   
   原壤是个不遵礼法的人,古时讲三十而立,又说不学礼无以立,三十岁就该学成的礼,原壤到老都不肯用心努力,看到老友在道德上毫无建树,还随意踞坐,这对撰《礼》的孔子来说是个打击,因为熟识,所以孔子这回毫不委婉。这话是怒斥,也是质问,有痛心疾首的意思。
   
   “我了解你向来不拘于此,我也不拿道的标准苛求,只愿你遵礼就好了,你还不及格,这不是对生命的败坏吗?”
   再有,比如他夸别人的时候,比如颜回
   孔门里弟子众多,学问品行优秀的也绝不少,可得到孔子盛赞的只有颜回一个,为什么呢?来看孔子怎么评价他。
  “ 只见其进,未见其止”(好学)
  “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贫而乐道)
   well,现在再回过头来看这个志,他的话像一条线似得摆在论语里,是他评判的标准,对原壤的痛骂,对颜回的褒奖都在佐证这一观点,(显然是成立的)总之,赘述这些其实一个意思,即了解孔子的时候,要先了解他的志向。可以武断地讲,这是他伟大的源头,也是他沉重源头
   我们知道,春秋无义战,在周天子被架空之后,诸侯之间开始相互的探索发现。“礼崩乐坏,人心不古”讲的就是这时候,死的人银衣披挂,活的人命贱如泥。目睹这些的孔子没有听之任之,像荷蒉丈人或接舆那样作避世高人,而是打算去结束这乱世,建一个以仁为核心,以礼为秩的统一政权,救天下于无道。这就是他知之不可为而为之的志向,当然,知需要时间,他也是。说起来这有点像【墨菲定律】,对于道的实现他报了极大激情,是满怀希望的,但就像定律所说:越是希望,就越要落空,这点我深有体会
   典型的落空是他离鲁适卫,孔子一生不乏出仕机会,但都做不长久,鲁国的大司寇可能是他的巅峰,渐强的鲁国给了他信心,他准备大展拳脚,可这时候鲁君却接受了齐国的十八名舞女(只卖身,不卖艺的) 孔子满心失望不久就辞官离鲁。他清楚,这舞女是冲他来的,鲁君接受了女乐,即意味着放弃了他的主张,他不得不离开这个长久耕耘的地方,去往他国。
   
   下一站是卫,孔子也许当即暗道糟糕,这卫君还他妈不如鲁君,(吾未见好的如好色者就是在讲卫灵公)当然也没得重用,他又离开卫国,再踏坎坷
   这些是孔子周游列国四处碰壁的写照之一,现在的他知其不可了吗?大概是知了吧。一个平常人,哪怕他饱含希望激情,他又愿接受几回破灭呢?那么,即使是孔子,十四年来的颠簸窘迫,也总会让他丧掉些斗志吧。所以我理解接舆为什么“凤歌笑孔丘”,不就是在笑他这遍计所执,笑他这一场败阙吗?
   接舆狂歌,孔子下车,是因为两人都明白,这的确是个无可奈何的时代。有回孔子赌气的说:“要是志向没达成,我就去海上流浪” 也正出于这种无奈。不过接舆不明白的是,孔子的“为之”并不为执,而是为仁,因为孔子到底没有泛舟海上,曳尾涂中。
     明白这事的另有其人,他叫阳货, 这不是什么好货,孔子不愿在其下为官,避了他几次,但终于碰到一回。在这次会谈,阳货只用了三句话就说服孔子,原文是:
     “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
     不可——好从事而亟失之,可谓知乎?
     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前两句反问很有力,而带刀子的却是末句,日月逝矣。
    
   阳货很聪明,不仅知道孔子渴求什么,还知道他畏惧什么。孔子自己常常叹息,“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吾衰矣”或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我想,他叹息说到底还是在“知之不可”上,他明白,却不好接受,留点念想总是好的。所以时日无多让他感到了害怕,他回答:“诺,吾将仕矣 ” 更像是慌不择路,这点上他有什么可指责的吗?没有啊,如果接舆一类的隐者“知之不可”是智,那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不就是仁吗?
   
   最后拿两个关于仁的故事结尾
   
   
   论语开篇讲:“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很没头没尾的话,为什么要把交朋友的事放出来说呢?好奇怪啊
 
   接下来,他解释“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周围的人都不大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个君子吗?
   是吗?
   大概吧,对于他的主张,没一个君王愿意买单,官员们则多的是嘲讽和排挤;他的理想,除了颜回,其余弟子都不甚了解,他们更愿意佩服孔子博学。
   所以,他的孤独客观存在,尤其在颜回——这个弟子、朋友、衣钵传人死了之后
   而他的下一个朋友,出生在百年以后的战国
   这样他的话是不是好理解些了:周围的人都不太了解我,要是远处能来个朋友的话,就太让人高兴了
   另一个故事出自《礼记》:
   孔子的老相识原壤,他的母亲死了,孔子去帮他治丧。
   就在孔子清理棺木的时候,原壤突然说:我想唱首歌。然后就趴在棺木上悲伤的唱道:
   狸子的头,花花的;捏你的手啊,软软的。
   弟子们听到后很生气,说:“先生你不能让他停止吗?”
   而这一回孔子却假装没听见似的缄口无言
   我想,他的无言,大概是这歌声让他想到了以往
   以往自己被困于匡,绝粮于陈的事,想起了颜回的死,接舆的狂笑,以及在川上见到的逝者如斯
   原壤唱的没错呀,狸子的头不就是花花的吗?母亲的手不就是柔软的吗?
   
   他唱的没错呀,而且,他的母亲死了,怎么好去制止他歌唱呢?
   与其无奈聒噪,不如听会歌吧,反正也是闲着
   
   
   反正雪这么大
   

  《论语》读后感(三):可悲可叹

普通老百姓很多的思想,口头说的成语很多来自论语。
论语的套路跟其他理论的提出相似,先说一些基本的人类已经总结出来的知识做为铺垫,就像数学里的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但提倡祭祀,父子君臣,天命论,过度形式化,崇尚周公尧舜这些保守思想也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汉代文景之治用的是黄老之学的休生养息无为之治。汉武帝是他死后的谥号,源于他们穷兵黩武,匈奴是游击战根本没法打,最后只好赔公主和亲。汉武帝又独尊儒术,不听窦太后的反对,过度礼节产生的心理暗示导致君臣关系疏远,为后来宦官乱政埋下了伏笔。
唐代轮班的崇尚佛教道教,其极度的强盛和开放,对于当时的世界都有很大的影响。
中国都在说满清不好,但无能都源自宋代,缠足开始,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在孔丘,董仲舒的基础上更加的禁锢人们的思想。
总的来说看完《论语》,把孔子作为中国文化的精华的一部分真实耻辱。就像中医药还在大行其道一样,以孔子学院的名字开设的汉语班还在全球各地遍地开花呢……想想就好笑!

  《论语》读后感(四):《论语》读后感

孔子的儒家思想是以仁为核心的道德思想体系,以“仁”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克己复礼为仁,仁的根本是爱,仁的基础是善,仁的精髓是德,仁的心灵是道,仁的行动是礼。涵盖了孔子的仁,智,孝,信,道德修养,政治思想,教学方式等许多方面。

习惯随便写些或多或少的书评,自知修行不够,就当是记录遨游书海的足迹吧,希望在读书中一点一点地进步,哪怕前进一小步,我也会给自己鼓励,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识是需要去思考而感悟后内化融入自己身心的,而不是单方面只是看而已,看了未必能通过视路进入脑子,进入脑子未必能再输出来。

“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孔子称赞颜回的内心长久不违背仁德,其余的人只是偶尔想一下仁德而已。

估计我就是那个其余的人,圣人能把“仁”切实履行做到至高境界。不然怎么能叫圣人呢,岂是我这种普通人能达到的境界?只能说整个心灵状态获得了一种新生,简单的对话却体现了不平凡的风范。试问自己,能每天都做到“仁”吗?

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同一个问题会给出不同的答案,根据弟子的不同性格而进行教育,体现了“过犹不及”的中庸思想,不偏不倚,拿捏得恰到好处~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十有八九,常想一二。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多想想别人那八九成的优点,而反省自己是否也有别人那一二成的缺点。

前段时间我在《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一书中,看到作者所说的“镜子效应”,

镜子效应:当你对某个人有一种超乎一般的反感时,是因为你从他那里看到了自身消极的一面,是因为对方非常准确地表现出你自己所厌恶的东西。

有时候我也会出现这种状态,这时就需要“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来端正态度,人非圣贤,只能说尽量做到严于律己了,不被周围喧嚣的环境而影响到自己的内心,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我们会依据身边人的行为举止而产生心理变化,会根据周边的事物,环境而影响到心情。“镜子效应”也是一种意识形态的体现。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比如看书,一开始只是拿来打发时间,这本随便翻翻看,那本随便读读,并没有深入去思考它,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从一开始的漫无目的地读书,养成了阅读的习惯,到现在有方向有目标地开始去选择一些自己真正想要读的书籍,不想处于浅尝辄止的阶段,所以一定要深入思考专注地去吸收知识然后转化为实际行动,现在读书的真正目的是真的以它为乐,乐此不疲,学习孔子的好学与不断探索的精神,学无常师。

很喜欢孔子说的“叩其两端而竭焉”,嘿,孔子也是好谦虚的嘞,人的精力有限,没有无所不知的人,不懂不要怕不好意思,像我都是很厚脸皮的哈哈,要敢于不耻下问,超越自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有自己熟知的领域,只要保持一颗谦卑的学习之心就不怕被人嘲笑,孔子这种“叩其两端”的思维方式很值得学习,事物都有正反的利与弊,镜片都有正负镜,对待事物的看法要从多方面去探讨,你的思考方式决定了事物的性质。学习孔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博学多闻精神。

不忮不求,何足以臧?

不同的身份和地位,财富,让人与人有了社会阶级之分,但每个人在精神层面上是平等自由的,过度的攀比之心会容易让人在尘世中迷失方向,不贪求不嫉妒,也不用过度感到羞耻。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每天学习到一点知识就算进步了,定期做一次总结就不至于遗忘所学的知识。博学、笃志、切问、近思,这是子夏总结出来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嘿,其实空谈仁德不太好,还是看行动吧……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嘿,这句话送给你,希望你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能成为一个坦坦荡荡的正人君子。

开卷有益。

  《论语》读后感(五):不读《论语》枉此生

文|七徽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句无人不晓的句子出自《论语》开篇第一句。好好读过《论语》全本的却不多见。 多年以前,参加一个学习会,台上的老师说,做为中国人,这一辈子,总得读几本经典吧,《论语》是第一要读的书。有个老先生89岁开始读论语,3年后滚瓜乱熟几近成诵,逢人就说,读了《论语》,觉得天灵盖打开了,这辈子,没白活。 我是没见过这位老先生,但回家后我取出书架上尘封许久的《论语》,翻开读了起来,还发誓要背诵。至此不知翻阅了多少遍,只能说是非常熟练的诵读,离背诵还差个十万八千里。不过对于读了几章就放下的人来说,我倒是有着怎么读《论语》的真切体会。 1.开始读 还是那句话:只要开始,永远不晚。 要感谢自己知道《论语》,遇见《论语》,有了《论语》,且勇敢地翻开了《论语》。 开始读《论语》,这是个行动力的问题。道理很简单,胖子瘦身,旱鸭子学游泳,空有一堆理论知识武装头脑,不做行动派一切都是枉然。不读《论语》的话,“半部论语治天下”, 也只是个名言;知道读书好,“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也好读书,往往读了很多杂书,翻开经典就半途而废。 所以,首要问题,是先拥有一本《论语》 ,纸质版为宜,电子书为辅。开始读起来。 2.怎么读 论语共计二十篇,四百九十八章。钱穆先生说:读论语可分章读,通一章即有一章之用。遇不懂处暂时跳过,俟读了一遍再读第二遍,从前不懂得逐渐可懂。 我的经验就是,开始读,只管不求甚解的读下去,多读几遍乃至十几遍,几十遍,很多地方就可以懂了。前面不懂的,读到后面的也就懂了。 第一时间问题。鲁迅说:“时间就像海绵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欧阳修对自己治学经验的总结:“余平生所做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古人这"三上”读书法看似不雅,实则是道出了读书的真谛,就是要享受读书,玩转时间碎片读书。 其次跳着读。有时候可以不按顺序的读。想读哪章就读哪章。重要的是,尽快读完全本。 第三要不间断。只要开始就不要半途而废。《诗经》里言“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道德经》里提到"慎重如始,则无败事。”译成现在非常励志的一句话就是:成功的道路并不拥挤,坚持的人少。所以,坚持是胜利。哪怕一段时间工作学业繁重,生活琐事累人,那么过了这段时间后,一定记得继续读《论语》,总有一天,你会到达胜利的彼岸。 决定完成这个伟大的计划时,我就是随时随地读,包里永远都有一本《论语》。开车听喜马拉雅,或者听手机下载的音频,地铁听音频或者读原文,翻看参考书。 排队时读几句,吃饭点完餐等候时看几句,陪孩子写作业时读几页......那一段时间里,几乎拒绝一切可有可有的社交,孤独地徜徉在古典的文字里,不亦乐乎着。读书从来不是一件热闹的事。  君子不器 3.版本不是问题 很多人开始读经典书目之前,总是过于在意什么版本。左选右选,问这问那,疑前疑后,犹豫上几个月,然后就没兴趣读了。这是最令人惋惜的事了。 《论语》有本大字拼音版的最好,生僻字都有注音,阅读不会有障碍。 至于释义,我开始没有特意选择,随便选了一本白话文的讲解。音频是遇见谁就听谁的,只要能出来讲的,都可以去听,没有谁讲的是完满的。多听,多读,多思考,才可以学会比较和选择。 至于参考书,音频里老师提到的,网络上找的,有缘人引荐的,比较专业性的参考书目罗列如下: 普及易入门的: 钱穆的《论语新解》,杨伯峻的《论语译注》,南怀瑾《论语别裁》,李泽厚的《论语今读》,李零的《丧家狗—我读论语》等。 相对深入的解读书目: 三国魏国何晏《论语集解》,南朝梁皇侃《论语义疏》,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清刘宝楠《论语正义》,民国程树德《论语集释》 以上书目也未尽然。我有的拜读过,有的查阅过,有的浅尝辄止过,有的还在读书计划里。要读《论语》,窃以为参考书目总得有那么几本吧,原文中有不懂的,歧义的可以随时翻阅参考下,最好几本书对比着看。 4.笔记摘要总结,可以事半功倍 我的方法是,只是读,读过二三十遍之后,然后做个小总结。 1) 在每一篇前面备注此章的主要内容,这样对整部《论语》就有了大致的了解。 2)有的道理说了很多次,可以提炼归纳出来,做成小卡片,贴在你读的《论语》书里,或者直接摘抄在笔记本上,便于经常翻阅温习巩固。 举例:关于“孝”,第一篇有四章,第二篇有五章,以此类推,把这些内容用彩笔勾划备注,或者摘录在一起。 举例: 关于“君子”和“小人”的名言警句,分别总结出来。 举例:关于“学“,”勇”,“仁”,“德”,“义”, “道”等的阐释,分别归类总结出来。 举例:找出现在还沿用的成语,名言警句。 举例:多处引用《诗经》的话,找出来。 诸如此类的分类法,可以非常详尽的了解不同的道理在文中如何阐述的。 3)根据人物来总结 《论语.先进十一》里,孔子回忆和评价他的弟子们,分了四类:德行,言语,政事,文学。 按此线索,总结《论语》中每个人的对话,行事等,还有其他的出现的一些人物,也做个归纳总结。慢慢的,《论语》中的人物形象就活泼泼的生动起来,一人一个脾气,孔子也变得有趣起来,他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就好像生活在我们身边,可爱又可敬。 以上是些粗略的笔记方法,更多的需要自己慢慢读,慢慢总结体会,边学边记录,边记录边思考,万不可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读《论语》是个慢功夫,慢就是快。 5.懂一句,做一句,知行合一 程子曰:读论语,有读了全然无事者;有读了后,其中得一两句喜者;有读了后真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 又曰:今人不会读书。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 程子就是程颐,“程门立雪”就是北宋杨时“立”在他的家门口。以上的话程子是以《论语》为例,谈读书的方法,就是“知行合一”。 大意指,读《论语》的人,看了孔子的教导,而没有对自己的世界观,以及实实在在的为人处世有所改变和长进的话,读《论语》就失去了意义。今天,我们再去思量这句话,仍然是一种鞭策,不仅要会读书,更要会读《论语》。 读杂书万千,不如读经典一本。懂得一句,做到一句。亲身实践了,知道以往错在哪儿,然后反思,渐渐的,便懂得了古时候,为什么“修身”是顶顶重要的事情。 6.心存敬畏 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论语.季氏第十六》 读《论语》,真切的体悟到,孔子值得“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的称颂。他一生颠沛流离,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传道授业解惑,孔子是最伟大的教师,值得万世敬仰。 钱穆先生说:通过读论语,向一切的人文经典致敬,培养一个对古今中外经典怀有敬意的读书心态。 吾等凡俗小辈,更需要有一颗诚敬清澈的心,才能在变幻莫测社会里,戒骄戒躁,保持谦逊平和,保持心灵的从容和淡定。此之谓: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 程子曰:颐自十七八读论语,当时已晓文义,读之愈久,愈觉意味深长。苏辙曾说:“早岁读书无甚解,晚年省事有奇功。”同理。 记得当代一位学者也曾这样说过,《论语》是常读常新的书,十几岁读明白一点,二十几岁读又明白一点,三四十岁读有了新的理解,五六十岁读发现原来还有很多地方没有读懂,没有做好,《论语》是值得读一辈子的书。 千山万水走过,千书万书翻过,给自己一个理由,开读《论语》,攻克《论语》,再回过头看,就会有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相必你也会和我有一样的感悟,不读《论语》枉此生!

  《论语》读后感(七):杂论

论语的核心思想在于“仁”。“仁”的同一内涵有两方面的说法——“忠”和“恕”。忠代表的是积极主动的一面(施与)。如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譬:比喻。拿自己打比方。)而“恕”是消极防范。如子贡问:“有一言而可以终生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让我想到了“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读论语这件事也是如此。我们不应该用功利的态度读论语。读书是为了修身养性,充实自己。不该用伪善取悦别人。君子重视的是德行修养,而不是虚伪做作的表情。如“巧言令色,鲜矣仁”,“贤贤易色”,说的都是这个道理。论语中强调“言而有信”。如曾子三省其身中的“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都是在教导我们现实生活中保持信用的重要性。子曰:“君子不器。”意思是不要用固有的模式限制自己,即兴趣广泛,博学多才。我认为还可理解为“学无止境”,“器”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不器”意味着不自满,活到老学到老。另外还可以理解为君子要大度关于如何交友,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pian)佞(ning),损矣。”即和正直诚信博学的人交往有益,和虚伪,善于阿谀奉承的人的人交往有害。进一步,关于如何评断一个人的好坏,并不是无原则的,需要以仁做标准。如,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如何?”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如何?”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可见,我们评断一个人的好坏,需要有一个内心的标准(仁),而不是盲目从众。“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句话表明了孔子治理国家的思想。如果仅仅用法律,刑罚来管理人民,那么无论法律修订得多么完善,总会有人钻法律的空子。所以想要治理好国家,教育永远比法律重要。只有提高人民的素质,才可以从根本上防止犯罪。关于礼,孔子认为使用一切礼节都要以美好的内心品质为前提。孔子重视礼的实质性内容,礼仪不能徒具形式。如: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文之以礼乐。”关于修养仁德,孔子一贯的观点是,仁虽难,但人人都完全有能力去贯彻施行,只是肯不肯坚持的问题。例如: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冉求曰:“非不悦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画。”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关于“保持信用”的补充:孔子强调保持信用很重要,那么该如何保持信用呢?孔子的建议可以概括为“寡言多行”。如:“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敏于事而慎于言”“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都在强调不要轻易说话,说到做到,言行一致。关于“寡言”:在现代社会,寡言少语往往带有贬义。为了在这个社会活的更好,口才是必须的。口才好的人普遍收到表扬,赞赏。但其实孔子是非常鄙视这一类人的。比如前面关于损者三友,之一就是“友便佞”。再比如“是故恶夫佞者”“恶利口之覆邦家者”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这几句都鲜明地表达了孔子对那些雄辩家的厌恶。当然,孔子的这种思想已经不太适合现代社会,以为口才毕竟是大多数人赖以生存的技能。但是孔子的这种思想也有一定的可取之处。现在我们过于重视口才,而忽视了培养内心仁德的重要性。孔子的这种认为内心的仁德比口才更重要的思想,依然非常值得我们学习。这和“绘事后素”是一个道理。无论是美丽光鲜的外表,还是雄辩的才能,或者种种的礼仪,都没有内心的仁德重要。仁,永远是其他任何东西的基础。

  《论语》读后感(八):论语笔记||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你不懂我,我不怪你,这是孔子说的,而且是在《论语》开篇第一句。
孔学的根基只有一个字:“仁”。关于这个字,普遍的解释是爱人,但我只取另一种。什么是仁?
《尔雅》:“仁者,人也”。
说简单点,就是做人。二人为仁斯为美,你不能活成独夫和寡人!整个孔学的根基都是围绕如何做人来讲的。
孔学讲究的是成己而怀救世之心。偏偏两千多年来,被一些歪嘴和尚念歪了经,只取其名,不取其用。中国史上很多好文章就这样被高高供奉在庙堂之上,离江湖也就越来越远。九阴真经中的内功心法没几个人学会,偏偏成就了九阴白骨爪之恶名。
孔学之本在于修身以成君子之德。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为根本中的根本。如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根本无从谈起,与当下所谓以国为家的观念实相反。所以这一节其实讲的是孔学之关键、儒学之根基。孔学讲究的“仁“只有成君子之德,方可立足于天下。正所谓小人称其利、君子诚其意。
孔子认为的做人有三层境界:
第一层境界:学以致用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以致用,传习到阳明先生,即知行合一。
学为众生之基,生而知之,我还没遇到过。既然不能够生而知之,那必然需要通过某种途径要去达到,这个途径就是学。所以有小学,有中学,有大学。小学小成,大学而集大成。但有学并不足,必须要有习来成就。
习从羽从白。习之本义为初生的小鸟在阳光下飞翔,意境非常美妙。此处引申来就是要像小鸟不停地锻炼飞翔一样,把我们学到的东西练熟、练会。
但更重要的是
像小鸟一样从太阳透出第一缕光线,就要不停飞翔
知行合一,此之谓也
接下来要说到这句话中的第三个字“时”。大部分课本、教案都把这个字解释为经常、常常,就像解释习为温习、复习一样。“经常、常常”是一个频率性的模糊词语,但里面很明确的有间断,并非连续。但这句话里的“时”显然并非此意。
《尔雅》中说:“时,是也。”
那“是”又是什么?通俗来讲,就是当下。也就是当下的时光,每时每刻,日夜更替,至死方休。这就像初恋的人,每时每刻心中都只有恋人。
第四个关键字是“说”。说通悦,这个大家都知道。然而悦并非喜悦。悦,服也,正所谓心悦而诚服。对于真正能够做到“学而时习之”的人,那我是真的从内心里佩服。
第二层境界:君子之和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同门之人为朋,志同道合之人为友。此句中“有”如为”友“其实亦无不可。五音八声为乐,都是可以让人心情愉悦的。悦重于内,乐偏于外。同路的人自远方来,不是值得高兴的事情么?
可是因何而来,自何而来,都是值得我们去脑补的,也是要理解这句话的关键。
一个人因为学而时习之,致使自身修为到一定境界,如同夜晚之光明,才能招致同样优秀的人来归。不说百鸟朝凤吧,至少你应该是个梧桐枝,才能吸引凤凰来栖。
此为君子的第二层境界君子之和,当然也可以和而不同,所以才有后文的“人不知而不愠”。
第三层境界:宠辱不惊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你不懂我,我不怪你。凡人都喜欢听好话,好话顺耳,可是不会每个人都能与你声气相通,也不会都能理解你、懂你,伊尹放太甲于桐宫、周公监国,都无法回避世人悠悠之口,何况于我等凡夫俗子?
但如果能做到
惯看云展云舒而宠辱不惊
始终保持心境的淡定与安然
不失为人生的一种至高境界
这就是孔学做人的三个境界,层层递进,从而至善至美。我等不过是凡人,做不了圣人的模样。
自心而往,以日以年,不畏时光。这大约就足够了。
【后记】论语笔记是我断断续续对论语的理解,欢迎指点,但请勿喷,在此谢过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关注桐书微信号:tongshu7)

  《论语》读后感(九):论语读后感

过年期间给自己定了个书单,其中有两本是我决定要先看的,其中一本是圣经,圣经是全球发行量最大的图书,有什么理由不去看呢?要了解西方文化必须要看圣经,虽然我对基督教文化有点了解,但也仅限于别人之口。我先看旧约部分,也就是犹太教和基督教都认同的部分,打开创世纪一篇,看了几页,被复杂的人物关系搞乱了,先放一边,翻开另一本书,论语。 打开论语,充满好感,原文区区二十章,没多少文字,我决定就看它了,事实上,一开始原本我对论语没什么兴趣,我对论语的印象仅仅停留在初中课本里,初中课本里的章句给我的印象是:孔子是个只会说教的刻板书生,现在我都能背出几句当时学的论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说的都是正确的废话,没什么新奇的内容。后来学了历史,我一厢情愿的认为孔子的思想只是封建时期的产物,也就是基于农耕文化形成的,中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种植庄稼就得循规蹈矩,上一辈怎么教就怎么种,只能继承,相反,外国人喜欢吃肉,吃肉就得去开拓,思想没有太多的束缚,基于此,外国人渐渐的有了创新思想。 中国几千年的发展,都被四周其它民族不断骚扰,我们虽然能打得过他们,但占领一块不能种地的土地也没什么用,还得驻扎军队运送粮食,意识形态的发展离不开自身条件的束缚,我曾经是这样来看孔子思想的,我觉得他对,但不一定全对,时代不同了。 通篇看完论语后,事实上孔子并不是教条主义,对他人也没有固定的行为要求,虽然物质世界不断的发展,我们的人性和孔子时代还是一样的。孔子并没有说要女人要裹小脚,孔子也没有创立儒教,儒教是后人总结的出来的。 吸引我看论语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我曾看过一句话说:儒家思想或多或少的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不管你承不承认。对于这句话我当时是认同的,比如家庭观念,尊老爱幼,人伦关系等等我猜想都和儒家思想密闭可分。这就好比西方国家的文化和政治意识形态,圣经文化或多或少的都起一点作用,因为圣经里的某些思想早已植入了西方人的大脑。 孔子说了什么能影响中国几千年呢?到底孔子施了什么魔咒能影响一个国家这么长的命运(事实的发展并不是孔子本意),另外他到底是真的圣人还是封建统治者为了统治故意吹成圣人了呢?毕竟孔子的学生很多,在社会上能造成影响,也许在某些统治者看来是一股不安定的力量,我总是多疑的。曾经我看过于丹讲的论语,还是一味的说教,把论语做了个总结,我不喜欢于丹讲解的论语也许是时机未到吧。其实我并不关心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乐到底该念什么,我知道是很高兴的意思就行了,在我成长经历中我陆续听过不少老师讲解论语,都没有让我产生兴趣,孔子的轮廓在我脑海里还是很模糊。在过年期间的一次偶然机会,我听广播里台湾有个教授的讲座里提到孔子,他说到孔子的论语是他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根据孔子生前的言传身教集结而成的,弟子们集结他的语录不会盲目散乱的集结,就好比我们写书,肯定把有关系的内容放到一章,必须联系上下文才能理解。一语惊醒梦中人,我为何不能回头看看论语呢?既然自己不满意别人的讲解为什么不看原文呢?为什么总看别人的二手知识,难道那些专家的讲解问过孔子本人吗?我对孔子有怀疑为什么不看完之后再做出评价呢? 我开始对论语重新认识,放弃对论语所持有的固有观念,甚至带有批判的眼光去看论语,因为要可能要对中国人的封建思想进行批判甚至否认,所以看的很认真,当时一口气读完论语后,孔子的形象在我脑海里渐渐明朗起来,记得当时我给孔子的标签有:一个有智慧的人、一个勇敢的人、一个好学的人、一个威仪的人、一个诚实的人、一个快乐的人、一个谦卑的人、一个大教育家、一个思想先驱者、一个幽默的人……至于说他是个幽默的人,因为看的过程中有些地方确实笑了,这并不是我个人的看法,在回味论语的阶段里,我听过一个做自媒体脱口秀的人说起孔子时也说论语里也有点小幽默(看来不光是我笑了)。 在诸多标签里如果让我只选一个作为孔子的标签,我会选择:好学。好学确实是孔子一生的作风,论语第一章叫学而,开头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看来他的弟子深受其影响,或者说孔子特别强调学习的重要性,我一厢情愿的认为是好学成就了孔子。事实上,在论语后面的章句里孔子甚至准备向一位狂人请教,特别说明的是,所有我对孔子的印象都来源于论语之中。我现在念念不忘当时看完论语的感受,庆幸伟大的孔子生长中国,也庆幸自己生在中国,如果在国外,我可能对基督教文化更了解,复杂的五千年文化我得到的信息或许都是二手的,甚至我压根不会去看,就好比我根本不想去翻翻圣经,翻开也看不进去,看进去也未必了解全部。读完论语我想有机会去孔子故乡看一看,曾经的我对历史名人的旅游景点并不感冒,觉得是地方炒作名人,把各种故事都安在名人身上,就是为了发展旅游产业,名人本身可能并不是像宣传的那样完美。对于孔子是不是圣人,我想孔子本身并不会认可,至于后世基于各种原因宣传他是圣人,这并不是孔子做事的初衷,在我看来孔子确确实实是一位圣人,这是我读完论语的真实感受,不同的读者可能会有不同的感受,前提必须是看过再下结论。我看论语,里面的一句句话就好像一块块大石头砸向平静的湖面,波纹会在湖面荡漾很久。 看论语还是要以原文为主,翻译为辅,现代汉语没有文言文精准,往往词不达意,比较啰嗦,如果带着感情色彩去看翻译文,甚至能歪解了原意,比如子夏说的一句话:事君,能致其身。这句话翻译的现代文是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读到这句话我是先看着翻译,我开始审思,还好这句话不是孔子说的。这话是在讨好君主吗,以至于盲目选择献出自己的生命,我觉得这和恐怖分子献出生命为了某种事业没什么区别。 回头看看原文,原文说:能致其身,并没有说能致其命。孔子并不认可这种做法,他在后面的章句里有说到,大意是如果君主有道,可以追随他,如果君主无道,就隐居起来。在论语的第一章中也说:巧言令色,鲜矣仁。大意是做出讨好别人的话,做出讨好别人的样子,这种人就没什么仁心了。子夏说的有道理吗?事实上我也是认可的,因为在当时的语境里是可以那么说的,他说的话是针对初学者而言的。大多数人虽然看不懂文言文,但有时能领会其中的意思,中国人的抽象理解力很好,水墨画只有在中国有,西方人思维很具象,这点从好莱坞大片里就能感受到。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从字面就可以看出来是:两个人。孔子探讨的是人和人与人。这种思想在当时是很伟大的,宣传起来难度也很高,就好比现代人到原始社会开化那些荒蛮人,或者教那些叛逆的学生,要教育他们自己首先要:德高望重,就好比原始村落里的老人,在没有法律规范的时候,老人就是平衡人与人关系的砝码,孔子思想就是当时社会的一味良药,从这味良药中隐约可以看见孔子的智慧和他的仁,虽然孔子表面的话语很简单,但背后基于的是永恒不变的仁,到底什么是仁,我觉得这是对老子“道”的社会应用化和具体化,然后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做:仁。仁并没有固定的行为标准,只能在孔子的话语里揣摩它的出发点。要理解论语,就得考虑当时的社会条件,孔子提倡复礼,如果说当时的条件和现在一样,孔子应该不会这样,如果孔子拿出一个现在先进的东西(比如法制)去传授他的思想,估计会被当成狂人,也不能让当时大众所信服。孔子在论语中也提到诚信的重要性,不论是人民还是国家都要诚信,当时我又在以挑剔的眼光去看这些有关诚信的句子,如果生活中一定要言而有信那还能正常的交流吗?孔子又在后面回答我: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孔子提倡诚信,因为当时的条件没有纸张,不管是国家还是人民,失信远比现代容易,放到现代,孔子可能就提倡白纸黑字了。 读到论语第二章为政时,我对孔子印象最为深刻,不同的人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的回答都不一样,对第一个人说:孝就是不违背礼。对第二个人说:孝就是为父母的疾病担忧。对第三个人子由说:孝就是赡养好父母,但并不是赡养那么简单,内心要恭敬,否则和养狗马没什么区别。对第四个人子夏说:色难。大意就是不要给父母摆出难看的样子。 当时我看到这四句关于孝的回答并不赞同,难道孝就是这样吗?难道是层层递进吗?重新揣摩,孔子的弟子集结了几个典型而已,如果我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会有第五个答案。为什么呢?因材施教,孔子不会说所谓的标准答案,而是根据询问者的资质和不足做出相应的回答,看古代圣贤的书,不能执着于文字本身,所以孔子的回答我可以认可也可以不认可,因为这是孔子回答询问者的,不是回答我的。但在孔子的回答中,可以窥见孔子的智慧。另外论语中有关什么是仁的回答也有类似的情况,孔子并不会标榜谁的做法就是仁,只说他的做法很好,但是不是仁我就不知道了。重新看什么是孝,赡养父母这种行为固然很好,但是不是孝我就不知道了,也许只是把父母当做动物养。孔子,指向的是天上的月亮,而人们只关注他的手指。

  《论语》读后感(十):再瞎赖赖一句

“道不同不相为谋”
按照通常的解释是指比喻意见志趣不同的人就不能相互共事。
其实就种解释明显是有悖常理的,龙生九子还各不相同,一家人住在一起还碟子碰碗的,夫妻俩看电视还有看韩剧有看足球的,若人人都因道不同而不相为谋,何谈一个单位、更何谈一个国家!
这种解释从论语的思想逻辑来讲更是说不通的。孔子一直追求的是“和而不同”、“有教无类”。
论语是干嘛的?是教人行君子之道的,君子能周而不比,意见乃至志向不同就不能共事了,求同不存异,那不是君子而是比人,也正是因为有“不同”的存在,才有君子行道的理由啊,否则要你干嘛呢。人不知而能做到使之不愠,才是君子要做的事,现在知不知还没讲呢,仅仅是意见不一致你就撂挑子了?
若按这种解释,不听我的就不跟你玩了,说小了,是那句有些恶心的话把自己混同一般老百姓,说难听了就是当缩头龟,阿Q打不过人家就说儿子打老子,你是说不过人家就说“道不同,不相为谋”了。
论语之所以为经,是不会说这样的谬论的。
那么,何谓“道不同不相为谋”?高中语文老师说,要有破有立,破之后,谈立:
1、为什么要有道
2、是什么样的道
3、怎样行这个道
1、
中国传统制度下,至今,官师一体,政治与道德一体。
官,不是公务员,吏才是。
为官者必然为师,一是其本身就会有下意识的冲动,二来为官者在上,所有仰视你的人也下意识以你为师。
古之帝王,因奉天承运的说法,倒还不必太刻意,
倒是现代,因为失去这种天然的正当性,为了强调自身存在的正当性,为师的意识反而愈演愈烈。
君不见,有举民主大旗的,有编共产理想的,有传天主教义的,有印毛思想邓理论江代表胡发展的,这就是官在践行为师之“道”。
如何践行?就是要建立起一套能说得过去的道道子,要能说能做,要能摆上桌面还要能案下琢磨。
2、
道,听起来怪玄得慌,用阜阳话翻译成道道子,也就明白了,用书面语说就是法则、理论、原则、追求、。。。
道是什么样的呢,孔子说,道啊,是不同不相的。
同,甲骨文里是一个夯桩下面加个口,是指众人在用桩子夯地时一起用力喊号子。那种整齐划一的号子节奏引申出同字的意思。
试想一下,要是君子之道都必须是这般样的“同”,别说是君子了那还是人吗,都成了一根根的夯桩一块块的机器。
读古文,尤其是经,一不能用把两个字当作一个词来读,二不能用演化后的字义去读。
比如,相,解释为互相的意思,那是汉语极大丰富之后产生出来的副词,在最初的文字中基本上只有动词和名词,
读古文,尤其是经,必须要从每个字的本意上去体会。
相在甲骨文中是树上面一个眼睛,表示爬到树上远眺放哨。看相、相面中的相基本保持了原意。
这里的相是指通过外表去判断。
孔子若要求必须“道同”,就不会三千弟子中只有72贤人,就不会去周游列国挨门逐户地去求职,而不管国君是什么样的人、不管其国内是什么情况。
相反,孔子的道必须要不同,而且不仅内心思想不同,外表行为具体实践的方式方法也要不同,不能仅凭一个人的外在表现就否定他,“道,不同、不相” !!
什么是道?不同不相之谋也。
3、
为,大概齐就是做的意思吧,只不过为字的象形来源于一只手牵着一只象,带着些驯化的意思。
某,一棵甜味的果树,酸甜混合、滋味复杂的果子。引申为不确定。
谋,言+某,商议那些混沌、不确定的事情。
怎样行这个道呢? 让他们“不同”,而你呢则“不相”,在不同不相的前提下,这个道道子就可以任由你来盘盘道了,道可“为谋”了。
-----------------------------------------------------
好了,零点了,瞎赖赖完了,不求正确与否不求破绽多少,与君他去之际侃个痛快交差了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论语》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