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打工女孩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打工女孩经典读后感10篇

2017-12-27 20:3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打工女孩经典读后感10篇

  《打工女孩》是一本由[美] 张彤禾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3.00元,页数:36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打工女孩》读后感(一):细节胜利

  先摘抄几段话:

  quot;我旁听了一个学期的白领班,意识到我正在目睹中国教育秘密革命。被传统学校系统抛弃的人获得了第二次机会。这个世界工厂也在塑造着人。没有分数,没有考试,其实一切本该如此。教室外的世界才是考试;生活才是考试。" p139

  “接下来的几个月,两种截然不同想法在她心里打架。他很丑。他上的是名牌学校。他比较成熟。他很丑。”p184

  “当老龚和他的朋友们问起,我的书写的是什么,他们只是听我说,并没有立刻告诉我应该怎么写。他们也不会啰里吧嗦,让我证明我对中国的忠诚。他们根据亲眼所见的来判断事物,这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他们为什么能够成功。他们不需要证明自己。”p190

  “卡拉OK小姐比我认识的打工女孩的背景要好一些——这也让人意外。通常她们在小城市或者县城里长大,而不是农村;相当多的小姐是家里的独女或是最小的孩子经济负担比较小。很多小姐上过高中,在农村这就算精英了。” p196

  quot;大房间里有一张木质餐桌,桌后是神龛,供着祖先的牌位,敏祖母的照片,还有一幅壁挂,用烫金大字写着宇宙的等级秩序:天地国亲师。神龛旁边的墙上,贴着两个最小的孩子得的奖状。"p238

  孩子们脚跨两个世界,一边是乡村生活,一边是电子游戏里的魔幻宇宙。他们会帮妈妈去河边洗衣服,然后转身专心去玩俄罗斯方块。有时候他们看起来就好像刚从电视星球紧急迫降到了地球。”p248

  *****我是分割线*******

  很多人对这本书的内容不以为然,认为这又是一个讲给西方观众的中国故事。我两个月前购买了此书,直到今天才拿起书一口气读完。因为这实在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话题。2008年的秋天,我也扛着摄像机采访过住在北京城中村里农民工。那段经历改变了我的大学生活:第一次见到一对跟我同龄的小夫妻住在4平米的、比猪窝还小的房间里;第一次从一位修车的“农民伯伯”那里听到“你采访我我有什么好处”的刻薄语言;第一次知道中关村一个卖U盘小伙的内心活动“我不在那里卖命吆喝,第二天就有别人代替我站在那里”;第一次面对一群刚刚随打工父母接触城市的小孩,他们齐声对着镜头说着“老家好!”

  《打工女孩》的一些段落,让我回想起当年的采访,当年认识的那些“农民工”。正如很多读者感到的,我也认为她们的挣扎,其实我们也在经历——即便我们有着她们遥不可及的教育经历。这本书值得推荐理由至少有以下两点:

  作者较为客观地还原了东莞打工女孩们的日常生活。笔触细致周到,体现出作者不一般的观察力和洞见。新闻专业学生完全可以反复读此书,看看她怎样描写场景,怎么刻画和还原细节……这些写作上的功力不是短期可以成就的。

  本书最早的采访发生在2005年以前,最晚似乎在2007年前后。时隔这么多年才出版此书,作者的考虑值得思考。很多人批评作者为什么不追访当事人,记录下她们现在的生活。我觉得那可以成为另一本书的素材。仅从作者自己的立论来说,她已经完成了几个基本观点的证明。

  那么,她到底证明了什么?至少有这么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个人自由怎样在农民工向城市的流动中逐渐扩大。本书的两个女主角敏和春平都是在打工的过程中更加追求自我实现。她们主动学习新技能,自费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同时也逐渐感到老家并不是一个适合定居的地方。而与自由紧密相连的是挣钱能力。钱越多,一个女孩也能够改变老家家里的权力结构——二女儿敏因为能挣钱而成为家里拿主意的人。这个变化过程,对于父权社会当然是一种潜在的挑战

  第二个问题是在人与人之间建立起稳定的信任关系对于东莞的打工女孩来说太难了。“世上最容易事情就是丢失一个人的联系方式。” 工作的流动性,动荡的家庭环境,横遭的灾难比如手机被盗……都有可能使刚刚成为朋友的人从自己身边消失。作者并未强调睡一间房的工人互相并不招呼这一广为诟病的现象,但它的确发生在广东这些工厂里。本书对于这些女孩友谊观的描摹还是非常纯真的——哪怕相隔甚远,成为朋友的两个女孩还是有可能探望彼此。

  第三个问题是在城市生活过的女孩能否给老家带去文明的晨光。敏回乡之后,立刻给家里买了饮水机,要求使用垃圾桶……但这些“新政”实践在她离乡之时立刻被家人抛弃。家人对于年轻人的婚恋虽然不能实际干预,但他们依然不能接受外地的可能女婿,他们强调工作的稳定性,他们希望得到更多的汇款……

  我读这本书,更重要目的在于了解女孩们的生活是怎样,而非咀嚼为什么是这样。希望作者给出为什么的答案的读者,恐怕也会失望。作者给出的图景比较宏大而模糊:工人的个人想法、工厂的物质条件、外资中资不同企业结构、不管事的政府官员、关键时刻却溜号的警察、无法动员打工者的立法程序……在作者笔下的东莞,规则的存在意义似乎只是在于实施和规避,而非改善,更非促进工人与社会的福祉。

  因此,这本书值得推荐的主要理由在于其对生活细节的描写,而局限性在于缺乏深刻。比如敏追求自我实现的动力究竟来自哪里?她真的是出淤泥而不染还是环境使然?“生活才是考试”,考试的标准谁定?打工者们如何看待自己通过欺骗满足规则的方式?他们的幻灭是怎样的?不是小姐的女孩们自主的性行为又是受谁的影响?作者很多点到为止的地方,恰恰是可以再深入阐释的问题。

  总体而言,这是一部值得一读的新闻类作品。其组织材料的方式也值得学习,时隔多年再构筑一个故事比现热现卖似乎更能吸引人。其实早前一个普利策女记者也干过类似的事,7年间不间断利用下班时间去采访贫穷社区的人们,终于讲述了好故事。可恶我竟然忘记了她的名字

  至于对于我自己的触动,这篇书评里不能一一讨论了。合上书本,我的脑中浮现了2008年我采访过的一个叫孔秀云的女孩,她当时在大学做清洁工,他85年出生的丈夫在同一个学校当建筑工人和保安。当时她的愿望是挣钱了回老家盖房生子。当时,我为他们的住宿条件之差感到震惊。但同时又为那个女孩的勤劳和有恒心而感动。通过他们,我似乎第一次看清我自己的处境。这对年轻的小夫妻,现在还好吗?

  《打工女孩》读后感(二):开始打开的是一本书,其实打开的是自己

  原本以为《打工女孩》讲的是农村子女在东莞的打工经历,却在里面看到了自己,或者说所有千千万万的打工族,不分城市大与小、不分职级高下、不分薪资多少,开始打开的是一本书,其实打开的是自己。任何一个非体制机构下工作的人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曾经的自己。

  人才市场、文凭、英语、朋友、家,这些字眼不断的在我眼前跳跃,让我慢慢的进入回忆

  从改革开放到现在,从学校包就业到不包分配只推荐,我们做为第一批自由择业的年轻人,从毕业到现在跌跌撞撞走过了十几年,我所有未能分配留院的同学中有的做到企业高层,有的自由创业,有的全职太太,有的付出婚姻的代价得到工作,更多的人还是在徘徊生存线跳槽于各个公司。大部分有正式饭碗在体制下工作的朋友悔不当初,觉得一生耗在体制里吃不饱饿不死,但却伴随磨灭了的斗志终日生活在稳定的抱怨中,很多没有正式饭碗在体制外工作的朋友则是不停的换行业、换职业、换公司、换老板……终日为所谓的稳定奔波。

  因为小学时曾经写过一篇“长大当医师为妈妈治病”的作文被老师当成范文传阅全班,妈妈开心了好多天,至从那次起,我就被插上了“从医”的梦想翅膀,连我自己也以为我想从医。94年初中毕业,一所省重点中专有公费生名额,并单独开设了英语护士专业,且对口市里最好的医院,在家里经济有限条件下能满足且符合我的公费生、就业、面子、英语、梦想要求,所以很快的选择了这所中专。98年毕业,学校政策解释从我们这一届起只能包推荐不包就业,因为所学专业就业太狭窄,所以我们百分之八十的同学待业了。

  “花十块钱,每个人都能进去,在里面的公司摊位面前参加几百个招聘职位的面试,但进去需要勇气,要跟陌生人说话,推销自己,还得面对四周每个人都听到自己被拒绝时的尴尬

  我们到处打听人才市场找工作,门票价格10-30元不等。经过分析,首次还是选择了最便宜的一家,只用花十块钱的、人气旺的江汉区人才市场。江滩气候宜人,进入到绿树环绕的这一栋看起来古老而宁静的古红色建筑里,才发现真实的世界是这么的嘈杂与不安。工作人员在门口把关,除了检票外,必须维持人数平衡——出来几人才能进去几人,人才市场里空气躁热且拥挤不堪,进门处的桌门口有很多人趴在那里写简历或是记录公司信息,大厅里拐七拐八的摊位被很多人里三层外三层的围起来。招聘栏上的列表像股票价格一样,不停的向上滚动,一大群人目不转睛,看得入迷。我们随着拥挤的人流,踮着脚看着每个摊位的招聘职位,犹豫再三后,鼓足勇气在同学的帮助下挤进其中一个摊位,递上自己的手写简历应聘,对方一看到我是“英语护理”专业,当下就摇头递还给我,我心跳加速的说“我会很努力的学习,希望能给我一次机会”,对方微笑摇摇头后示意下一位,不等我反应过来,旁边和后面等待的人就不耐烦的把我给挤了出去。人才市场的面试难道能有超过5分钟的,面试环境简短而诚实的不留一丁点情面。1个小时后,我们逃离了这一片热气腾腾让人呼吸困难的人才市场。

  第二次,我们选择来到更大的人才交流会展,门票要30!揣在口袋里发热的手,紧紧的捏着里面不多的几张票子,在犹豫是否买票的功夫,迎来了一个衣着得体的中年男人——他希望我们去他那里看看。我们跟着他去了附近一所写字楼的阶梯型会议室参加了一场保险培训会,会议中不断的有人进入。培训师扯着嗓子在台上吼着,掌声一浪高过一浪,我和同学面面相觑,好不容易等到会开完,就赶紧溜走了。

  坐着公汽,在城市中穿行,每次路过一个超大十字路口,我都会紧紧的盯着十字路口处一座刚刚修起来的漂亮 “xx银行”高楼,记得有一次我和同学开玩笑说“我好想在里面上班啊,不过以我们的专业估计只能应聘里面的保洁员吧”

  “英语护理”专业学了四年的我们能做什么呢?“文员”是当时无一技之长的我们唯一的目标,为了成为“文员”,我们找工作的全部策略可以浓缩为四个字“放低要求”,绝对不能找好公司。我们硬着头皮参加一场又一场的面试,沿着报纸所指的地方,出入各种居民楼、写字楼、商场,有让我们交面试材料费的,有承诺交钱能包我们就业的,有十几个应聘人员同时围坐一个大桌面对一个面试官逐一介绍自己进行面试的,有坐了2个多小时公汽到了公司只交了简历即被告知回去等通知的,还有让我们在公司拿货,承诺在1天内兜售出这些产品就能得到这份工作……每次面试前一天晚上我们都如履薄冰胆战心惊的去准备去想象第二天的面试场景,鼓足气去了后又像泄了气的皮球无力的滚回到家。

  爸爸说,我从来都不担心你,如果这个世界上10个人中只有2人能有工作,你就是其中一个。怀揣着这样的期待鼓励,我找到第一份工作,酒店前台。在那里,每天从下午开始都能看着统一衣着蓝色丝绒的低胸短裙的女生频繁进出酒店的洗浴中心,在那里,我的同事会给我介绍谁是老板,谁是妈咪,谁是熟客,谁是小三,谁是正房,终于在一次夜班,我亲眼目睹酒店在深夜被从天而降的警车包围,上百名警察快速冲入带走上百名顾客与小姐的扫黄行动后,我离开了。

  一个同学很快找了一份文员工作,她很直白的告诉我,她找马路天桥的小贩子花150块钱做了张本科毕业证,然后在培训学校报了个办公软件学习班简单的学了几天打字,就应聘上了这份工作。我问被查了怎么办,她耸耸肩表示她买的这种证很真是查不出来的。模仿着她的步调,向家里开口要了培训班的学费,上起了电脑课,学起了打字,但那150元的假文凭我始终开不了口。最后,我选择参加了费用低廉却异常艰苦的自修考试,花了近五年时间,更换了三次专业,通过了大专、本科30余门课程,拿到了自己梦想中的学位证书,以为从此后不再低人一等,以为从此以后可以有一技之长。

  老天待我不错,终于得到一份比当初自我嘲讽做保洁员的“XX银行”更好的银行的工作。如书里的敏一样,好不容易摆脱了流水线、人才市场,当上了文员却高兴不起来,因为意识到自己是这栋高层银行大楼里地位最低的一类人时,加入办公室的兴奋感很快就过去。

  我又开始学英语,和《打工女孩》一样,我们认为如果学会英语,我就能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找到更好的工作,拿到更多的工资,得到一种新的幸福。我买了各类英语书籍、试题库,每天痴迷于背诵各种刁钻的英语单词,做各类语法考题中,想要在短短2个月时间要通过四级考试以我目前的水平必须有所取舍,于是我放弃了听力,早早就打算在听力考试环节中全部选C,用考听力的15分钟时间做其它的题目,放弃了作文,熟背几篇范文准备用替换单词的方法蒙混过关,当时的我以这种奇怪的方法勤奋的学习英语,上班以外的所有时间,公汽,回到家,周末,我都用来学英语。那段日子里,我牢牢抓住学会英语这个梦想和自己的身体过不去,结果身体病了,得了带状疱疹,疼得走不动路,挤不了公汽,趴在床上动弹不得。最终,我的英语梦想伴随四级59分——这个极具讽刺的分数而落下维幕。

  《打工女孩》里面最重要的一条主线就是“消失”,朋友间经常会失散,因为生活变得太快,世界上最容易的事就是和别人失去联系。我们却没有,因为再怎么不济,在这个城市中始终有一个家。这也许是做为城市打工族的我们最优于她们的地方,也是我看完书后对于“家”稍有所释怀的地方。家里是好,但只能待几天,但终究有家,有我栖息的地方,回到家有热饭热菜吃,有人唠叨但起码有嘘寒问暖,晚上睡觉不至于担心家进小偷而睡不着,不至于一年内拖着行李频繁搬好几次家,虽然家里又乱又冷但不至于无家可归,受到委屈至少有个熟悉的被窝能让我哭泣……家虽然理解不了我,但是她在努力的爱我,在我无法为“家”做出更好的定义时,这是我对“家”最好的理解。

  在毕业若干年后,同学发生了很大变化,学校的纯真与开心已随着生存的压力烟消云散。朋友越来越少,差距越来越大,话题越来越纠结,氛围越来越沉重,发生的事情也渐渐超出我们的理解范围,在被负能量淹没的几次沉默的相聚后,我们选择消失。虽然有人期间不断的更换联系方式,但也会给互相留个言。从电话到短信,从短信到QQ,从QQ到微信,联系的工具越来越多,但我们却越来越陌生。十几年后的一次相聚,我也没有去,也许我还没准备好,我不知道如何再一次面对当年的自己和当年的她们,更无法当成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一样和她们酒肉欢颜。

  朋友啊朋友,你可曾想起了我

  如果你正享受幸福,请你忘记我

  朋友啊朋友,你可曾记起了我

  如果你正承受不幸,请你告诉我

  ……

  至今,我都不能理解这首《朋友》,因为幸福能让我们相聚,可不幸会让我们分离。

  《打工女孩》读后感(三):《打工女孩》中国版读书笔记

  1、对春明来说,销售集团会是学习演说对训练场,中国传统认为口才不是什么重要的技能——以练一手好字写一篇美文才要紧——在中国演讲经常叫人不敢恭维。演说者通常只会念稿子,而内容往往又乏味不堪。

  不看现在2016年前后十年的商业社会,我所在的上海90年代-00年代的教育,已经工作中认识的农村来沪的高校毕业生大都没有经过演讲教学,口才,口语表达在我们这辈(80后)的生活里是没有的,直到进入某些企业,商业圈子后进行在职培训,或看着自学,而这种的重要性在于表达,以及懂得沟通的技巧。 正因为没有这类体城市的传统根深的文化看来作者说的没错,口才的确不被重视,至少2000年之前,从小学至大学的传统教育不重视口头演说表达能力。

  2、在他们描述的世界里,人们互相欺骗,对于寂寞或迷失的人,他们袖手旁观。他们从来不提哪些法律需要修改,哪些行为需要改进,他们也从来不提政府。他们所写

  《打工女孩》读后感(四):打工女孩

  总体来说是一本很好的书 作者讲述了东莞这个中国著名工厂城市中打工妹的生活经历 尽管讲的是民工和东莞 但我们可以很容易的将这本书中的故事与自己身边的故事对应起来 城市之中 频繁跳槽为跳槽放弃朋友圈和频繁跑路的短视思维 为了利益虚情假意勾心斗角 进zf做gw员只是为了变相经商 乡村之中 走不完的人情 父母将儿女视为养老用的提款机 这些都不难在自己的身边找到影子

  当然 书中作者详细描述了女工无知者无畏式的敢闯敢拼的冲劲 我想这也正是推动整个中国快速进步的关键因素 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奇迹与这种积极寻找商业机会的行为是密不可分的

  总的来说 不管是好的方面还是不好的方面 作者都为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社会提供了视角或观点

  不过仍然很想提到的一点就是作者的ABC而且来自台湾的身份 曾听同学提到这类人价值观十分冲突 即无法否定自己的亚裔血统 但又极想表明自己的美国身份

  我个人认为 在这本书中 尽管作者试图客观描述 但很多时候还是难免以“中国人民族劣根性”来泛泛解释一些她自己所不能接受的事情 比如敏的叔叔结婚 新娘村村民让清敏和桂敏唱歌的段落 在我看来应该是一件很常见的事情 喜事面前大家一般都是起哄心态不会有什么真的咒骂 但作者直接与民族劣根性、文化大革命的必然性联系起来 这种解释个人觉得有些牵强 包括其他多少次对中国人的负面评价都是类似

  可能是作者潜意识中还是比较希望证明自己美国人身份 因此才会对亚裔元素比较贬低

  当然这只是我的一种猜测而已 现实怎样还是作者更有发言权 毕竟作者是做过田野调查的

  不管怎么说 这都是一部好书 给了我们故事 给了我们观点 还给了我们思考的空间

  《打工女孩》读后感(五):东莞打工的女孩知道,出来就回不去了

  #出去

  上世纪90年代,全国范围内的人口流动开始加速,一批又一批来自农村、乡镇的打工者涌入沿海城市。他们给城市带来快速经济增长的同时,乡村则逐渐荒芜,田地无人耕种,孩童无人照管,时代的漩涡正在疯狂扩大,谁也看不到水波平静的那一天。

  直到现在,持续了十几年的打工浪潮仍然不歇,水涡还在旋转。

  我从小便生活在这一环境中,我的父亲母亲从90年代初出外打工,在广州番禺某电子工厂流水线上工作了近十年,直到2010年才回到老家。我的舅舅、小姨、叔叔、婶婶相继出去城市,在不同的地方,做不同的营生。我童年所生活的那个村落,所有的年轻人都已外出,对于他们来说,出去,是唯一的出路。

  流水线工人、保安、服务员、洗碗工、司机、建筑工人。这是他们大多数人的工作。当第一批打工者已经无法满足城市的劳动力需求时,他们的子女接替了他们的工作,在中国南方的许多工厂里,一家几口人同在一个厂里的状况十分常见,漂泊,已经是常态。

  在新闻联播里,在报纸上,我们总是能看见关于他们的新闻,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关于农民工的生存状况问题,关于在工厂里年轻人自杀的问题。关于他们,全部都是问题。尽管新闻中少不了他们的身影,但很大程度上他们是沉默的,我们只能看到“农民工”三个字,看不到具体的一个个人,他们的生活状况,他们的快乐与哀愁。

  事实上,所有从家乡出来的人,都被卷入了漩涡中,你我都一样。而在漩涡的底部,水流更急,视野更混浊,生存更艰难。

  #打工女孩

  张彤禾的《打工女孩》将视角对准了东莞,对准的女性。在中国制造业的中心,她记录了许多个女孩的故事,她们的青春和奋斗、孤独和彷徨。

  她独自一人,走入了水涡的深处。

  张彤禾是美籍华裔女孩,曾任《华尔街日报》驻华记者,在中国生活了十年。2004年,她第一次来到东莞,并决定就此走入时代的漩涡,记录并书写打工女孩的故事。2004-2009年,她每月在东莞住一到两周时间,与打工女孩交朋友,见证她们的生活。

  她放弃了新闻常规的写作风格和规范,采访时不一二三四问问题,而是选择和女孩们待在一起,和她们一起见朋友,听他们吐槽,和她们一起回家过年,她以陪伴者的身份待在女孩们的周围。她也进入拥有7万工人的工厂采访,和朋友打入东莞色情场所一探究竟。

  在《打工女孩》里,她讲述了许多故事,最主要的是吕清敏和伍春明的故事,五年的时间,我们通过一章一章的文字,看见了吕清敏和伍春明的变化,她们又换了工作,又换了男朋友,又涨了工资,张彤禾的文字就像纪录片一般,抓取了实实在在的生活现场,结结实实的生活细节。

  你是否知道,在“流水线上的工作从早上八点持续到半夜,工作十三个小时”,并且没有周末?你是否知道,在流水线上工作,上班不许说话,否则罚款五元?你是否知道,在流水线上工作,上一趟厕所限制在十分钟之内,还得填表签字?

  没有细节的故事是不足信的,也是不好看的,而张彤禾的《打工女孩》充满了细节,并且由于她的外国人身份,感受更加敏锐,许多也许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事情,她能看出不寻常。

  她自己说,“我和她们一样,背井离乡。从美国的大学毕业后,我在国外住了十五年”,也许因为同为漂泊者,她更有耐心,更能理解她们。

  #孤独、自由、奋斗

  “生存,对打工女孩来说,是时时刻刻的眼前之事……在城里讨生活,意味着切断她们所熟悉的一切。”

  孤独,是打工者的心理常态。当一个人进入一个庞大的工厂,并与过去完全切断联系时,孤独是不可避免的。更可怕的是,好不容易在宿舍里结交了好朋友,但几个月后,便有人离开,或者回家结婚,或者另去了别的地方,要在工厂里保持关系,是比登天还难的事情。

  “世界上最容易的事情就是和别人失去联系”,这句话在书里至少重复了三次。在智能手机还未普及的前十年,女孩们一次次的失去联系,一次次的重回孤独。慢慢地,她们不再轻易的向人打开心扉。

  但还是要出来,并且,“无论他们多么留恋地回忆起乡村的童年时光,事实上,他们再也回不去了。”张彤禾和吕清敏一起回家过年的时候,吕清敏非常兴奋,但很快,她自己意识到,家里是可以待的,只是不能待久。

  当她们已经了解过城市中的自由,不必受人束缚,不必被人指点,人生掌握在自己的手上时,她们就回不去了。自由,这是城市许诺给她们的礼物,而要获取更多,则需要更艰难的拼搏和奋斗。

  吕清敏和伍春明都是不服输的人,在本书的结尾,吕清敏已经从流水线工人做到了文员,伍春明八年没有回家,仍在不断的换工作。

  在东莞,充斥着大量的教育培训机构,教礼仪,教英语,教计算机,教你如何说谎骗过面试你的人,教你如何走向成功。

  通过大胆的自我表达和说谎,很多女孩走到了更高处,她们不抱怨,满意自己的生活,并且勤奋,为目标奋斗。这就是漩涡的中心,她们相信“只有靠自己”,她们努力过上想要的生活。这几乎就是目下中国的缩影,所有好的坏的,都在这里。而我们都是被时代裹挟的漂泊者。

  这本书不提供答案,只有真实。

  《打工女孩》读后感(六):《打工女孩》——励志女孩

  很久都没这么快读完一本非小说类书籍,这书花了我一礼拜时间,如此之快,原因有二,一内容选材视角特别,二我也接触过这样的打工女孩,于我来说非常亲切。不管其他人从怎样的专业视角批判这本书,比如说作者主观意识太强,整本书叙述得颠三倒四,但是我还是想给这本书四颗星。

  早在09年的时候去过深圳某个与东莞很近的地方,对于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小城市里的我来说,工厂的气息极其震撼的扑面而来。那里所有的一切都是与工厂直接息息相关。清晨的太阳下,一张张麻木的脸、身着统一工作服的年轻人从我身边飞快走过,整个城镇就像一个巨大的机器人工厂,没有生机和活力。工厂周围被各种肮脏的饭店所包围,唔,这就是让我差点崩溃的生活环境。好在那里我认识了一些朋友,陪我度过了那漫长的一个月。

  一、关于女孩

  不管是从书上看到的还是生活中接触到的这些打工女孩,给我的统一认识就是年龄小,农村来的,家里有多个姊妹,负担重,比同龄的男孩要早熟得多。她们这些人或为家里减轻负担或因学习成绩不好,往往初中毕业就出来打工,想法也挺单纯,就是改变穷苦命运过上好日子。我所认识的那些女孩,基本上都挺上进,下班之后会去听公司举行的讲座,会去上一些商业培训班以期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二、关于工作

  流水线上的工作确实熬人,人像机器人一样做重复的动作一天十几个小时,整天、整月、整年下来很摧残人。我在深圳那会,虽然干的是文员的工作,但是整个厂区灰暗的颜色、天空灰暗的颜色都使我煎熬至极,觉得一点都不开心,希望能早早结束实习生涯,好在只有一个月时间。那更别说那些长年累月在那里工作的女孩们,生活的单调,工作的重复和高强度,就不难理解富士康的屡次跳楼惨剧了。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工作生活环境,使得她们想改变命运,通过更努力学习知识的方式走向文员的工作岗位。

  三、关于爱情

  书中的敏、伍春明等等很多女孩都在东莞找爱情,有找到的,找不到的,有被骗的,有骗人的等等,不过归结起来都是各取所需。或许不再东莞,在我们生活的小城市里相亲认识的人,也都是各取所需罢了。我认识的那些女孩中,很多都是在同事中找男女朋友,在陌生的城市,逼仄的生活环境中能够相互安慰,这就够了,谁说这就不是爱情呢?

  许久不写文章,突然写起来真词穷,唠唠叨叨却又词不达意。总之,愿世上所有的女孩都能找到好归宿,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

  《打工女孩》读后感(七):欲望无处可藏

  说实话,这本书挺火的,我没想到能在图书馆偶然邂逅它。

  这本书带我走进了一个城市和农村交叉的边缘地带,这是千千万万打工者内心相互纠结,矛盾,挣扎的空白地带。

  这本书其实读起来是让人心痛的,作者直白,简练的纪实风语言直接揭开了打工者的生活幕布,就这么赤裸,直接地映入读者的眼和心,带一点残酷。

  敏,春明这两位打工女孩是这本书的主要人物。中国有超过两亿的打工者,这两位女孩只是其中非常细微的一份子,不过却能大致展示出大多数中国打女孩远离家乡,在陌生隔绝的城市中的生活姿态——她们平凡,普通,没见过世面,文化水平低,她们一无所有;但她们有欲望,想穿好看的衣服,想找到更好的工厂升职加薪,想交帅气的男友。在巨大的欲望驱使下,她们的选择也不尽相同,有的坚实地奋斗努力,努力靠近这个世界的上层;有的人自甘堕落,深不见底。我们要理解,这是人性,怎样的选择都无可厚非。因我们是人,我们在生活之中。

  我自小也在农村长大,父母在我很小的时候外出务工,聚少离多,我甚至一度对他们的长相没有任何印象。直到我稍大一些他们才停止奔波。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我深深地明白一位打工者内心所承受的重量和压力,生活的痛独自品尝,有家归不得,只凭一条天然的血缘纽带与远方的亲人相互联结和挂牵,虽然这样的关系空洞,苍白,但这不可改变,这是责任。

  现在,只有过春节才会回老家了,乡里的人越来越少,特别是年轻人,基本没有了,农村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没有任何吸引力了,特们需要看见更加丰富的世界。只剩下一些老人结伴或独自守着这最后一寸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他们不愿去到城市。他们已经老了,生活圈子已经定型,不愿生活再有过多的改变了。

  有人说,年轻劳动力大量流出农村是一种悲哀,在我看来,这或许一件好事。如果年轻人留在农村,意味着更多的孩子将出生在农村。农村的资源匮乏,孩子根本受不到良好的教育,父母的文化程度不高,给不了孩子良好的引导,这或许建立不了孩子良好的三观,或许就这样一辈子生活在农村,沿着再规矩不过的道路前进——在农村生长,生活,老去。这是一种不公。但是反过来看,城市里的资源已经被抢占得很严重了,如果所有人都涌入城市那也根本不是办法,所以就这种情况来看,只有加快推进农村的城市化进程才是良好的解决办法,让农村有更多的机会,大家自然会留下来。但是如果农村加快城市化那意味着我们将失去很多美好古老的记忆和传统,村庄只能存在于我们的记忆深处。这些问题都是两难,需要领导者拿出更加完善周全的改革办法。

  最后我想说,千万不要看不起打工者,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精彩十足的故事,他们和我们每个人一样,在这座城市里挣扎,感知。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打工女孩》读后感(八):她们在不断地折腾

  花了一个星期读完。老实说,最初买它,是因为写它的作者是何伟的老婆。何伟就是那个写了《江城》和《寻路中国》的家伙。在我有限的阅读经验中,像他那么认真,花大力气不停跟踪一个地方、采访的人不多。也是读他的书的时候,我想起了之前看过的《八月炮火》、《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冷血》,《巨塔杀机》。总觉得美国人做这些还是有传统的。这不,看过的这些都是有扎实的细节支撑么。

  完全可以讲,我还没看,就想入非非了。总觉得不会失望。看了,也真没失望。它有力量的地方在于,张彤禾真是老老实实地观察,她只写她看到的,就是偶尔发两句议论,还是很快拐回了正题。可是怎么说呢,读完了,又觉得她的书比起何伟的《寻路中国》差了一些。何伟的《寻路中国》,写了北方的一个村庄,写了南方的一个工厂,厉害的不是他写出了什么,事实上他看到的诸多现象,我平时也约略有所涉及,而是他表露的非常有意思。很有趣。不管是读书,还是和人相处,我总武断地认为,有趣是显露一个人才华的地方。现实如此惨淡,能够在无聊中把无趣的东西摆布得好玩,也是一种大智慧。这样一比较,张彤禾的《打工女孩》显得就单薄了些。

  不过,我还是从张彤禾意犹未尽的描述中看到了几段有意思的人生。那些人生,既是她所谓的奋斗者经历过的,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巨大象征。比如三十大几还没结婚,从上网聊情人,到一心渴望安定天天吃素想过健康生活的伍春明。这个人真是有戏,她的经历完全可以写个有劲的小说。她呆在东莞那个工厂云集的地方,一心想的是发达,想的是见世面,但又不安分,渴望暴富。不可思议的是,因为她求胜的欲望如此之强,居然做成了一些事,比如冒充英语很好的人去外企,好像当地的外企也并不真的需要你过什么六级,重要的是你会沟通。而伍春明呢,她敢。她胆子大得很。她不会说,但她能比划。在2003年,她的工资就上了八千。但她还是嫌挣钱的速度太慢。她掉进了完美直销的陷阱。她90年代就做传销,后来被打击,她才改行,但她现在又进去了,进去是因为现在的这个直销对她的心思,为了健康嘛。她销售的就是一种健康的养生理念。

  这就说到养生了。中国自古以来就在疯狂地养生,从秦皇嬴政让徐福率八千童男童女东渡扶桑找长生不老的药开始,这个民族对养生就有种病态的爱好。直到现在,那个后来改做网游的史玉柱之前兜售的不全是和养生有关的东西吗,红桃K口服液,脑白金……在许多人看来扯淡的事情,他却因为他的疯狂成功了。这就是我们生活的时代。我们的医疗毫无保障,又活在各种不确定的因素当中,吃的不放心,住的不放心,环境糟糕得都没人愿意讲了,甚至连呼吸的空气,连空气都成了奢侈品。伍春明也生活在这样的焦虑当中,她渴望更健康地生活。而完美直销给她的灰败的生活投进了几丝亮光。她生怕自己晚行一步,成功的机遇就被他人抢走了。

  自然,完美传销红火了两个月就倒闭了。伍春明仍在折腾。开店,用半生不熟的英语和客户沟通。

  《打工女孩》中的许多细节,尤其是关于乡村的部分,是我特别熟悉的。很多我习以为常的事,都在张彤禾的笔下展现了。比如其中写段吕清敏的姐姐桂敏带着湖南男友回湖北老家时,遭到父母反对那一段,本来父母担心女儿嫁得太远,但女大不由人啊,何况女儿能找上钱了,成了家里的经济支柱了,底气大得很,根本不怕父母不同意,但父母也不能不表达自己的意见啊,于是在女儿们又要出门的时候,有了这么一幕:

  “敏和姐姐要离开的前一天晚上,全家人坐在一起看电视。桂敏的男朋友出去上厕所,房间里的气氛突然就变了。桂敏和妈妈开始压低声音吵架,语速很快……男友回来了,又将沉默带了回来。突然之间那些愤怒的话语都消失了,没有人再开口。桂敏使劲盯着电视屏幕。母亲起身离开了房间。‘去帮帮你妈,’父亲对敏说。她站起来出去,眼睛睁得老大,激动地闪着光。桂敏开始收拾东西。父亲继续看电视,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那天晚上,桂敏跟妈妈没有再讲话,但她们仍然睡在同一张床上,头脚相对,跟她在家时完全一样。第二天早上,妈妈帮她准备出发。她们俩像往常那样交谈,就像前一夜的事情从未发生过。”

  我在其中读到了隐忍的力量。各种委屈到现在我都说不清是因为什么,但就是被打动了。我在很多所谓的底层小说中没读到过类似的经验。当然,我已经很多年不读那些所谓的底层小说了。也是读到这里,我不知怎么就想起了东西的一篇小说题目,《没有语言的生活》。确实,那些呆在乡野的人,也有能说会道的,但很多人成天只和土地打交道,已经不怎么会和人沟通了。正是因为很多时候的突然不说,那种交流的中断,让人难受。

  还有吕清敏对待感情的方式。她会选择和几个人交往,就是和男友同住了,有朋友给她介绍,她也想着去看一看。一句话,因了农民骨子里的狡黠,也因为不懂得拒绝,往往把自己搞得很被动。而她处理的方式,就是一走了之。就是看到她那么做的时候,也很难判断她是对或者错。毕竟,她要改变自己的处境只有两种,要么完善自身,不断跳槽,要么就是寻找素质更好的男人。而感情,感情在实用主义者的她们身上,被压在了最不为人知的地方。

  读到这些细节,我会猛然一惊。

  我觉得自己和她们在为人处事的上面,没有什么不同。看起来好像环境不一样,但具体到各种事,我并没有显得比她们更聪明。张彤禾不是写的什么道德忏悔书,我这里也没必须继续反省我自己。我是说,我好像能理解她们。仅仅是找到了同类,我就轻易地原谅了自己的懦弱和自私么?

  读《打工女孩》的时候,我还在敲打一些关于文%革的资料,看到文%革中的各种暴乱,各种匪夷所思的地方,也是无法想象。而在这个间隙,每天临起,或临睡的时候,读几页《打工女孩》,又觉得,这些都是我们这个国家发生的事情。就那么几十年的时间,中国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也是放下书,我还在走神,我对东莞没什么概念,两回路过那里,晚上的时候,只看到灯火通明的工厂。后来知道,也是因为“东莞模式”。再后来,我有同学毕业去了那里,偶尔知道他们每天飞来飞去,到处给人培训。我也没细问他们的具体工作,反正发来的照片都是西装革履的,我对他们的生活有种本能的羡慕。从小我就木讷,看到他们在讲台上自如地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煽情,我就觉得他们太厉害了。再到后来,因为看的资料多了,对东莞才有些印象。但从来没有像张彤禾的《打工女孩》这样,带我从城市到农村绕一圈,切身感受到一个时代的巨大变化。那些在流水线上作业的女工,并不是像我想象的那样安于现状。

  她们在不断地折腾。

  张彤禾描述出了这种骚动,她用她冷静的观察让我看到了。这应该是我读后激动不安的一个原因。

  《打工女孩》读后感(九):开始打开的是一本书,其实打开的是自己

  原本以为《打工女孩》讲的是农村子女在东莞的打工经历,却在里面看到了自己,或者说所有千千万万的打工族,不分城市大与小、不分职级高下、不分薪资多少,开始打开的是一本书,其实打开的是自己。任何一个非体制机构下工作的人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曾经的自己。

  人才市场、文凭、英语、朋友、家,这些字眼不断的在我眼前跳跃,让我慢慢的进入回忆。

  从改革开放到现在,从学校包就业到不包分配只推荐,我们做为第一批自由择业的年轻人,从毕业到现在跌跌撞撞走过了十几年,我所有未能分配留院的同学中有的做到企业高层,有的自由创业,有的全职太太,有的付出婚姻的代价得到工作,更多的人还是在徘徊生存线跳槽于各个公司。大部分有正式饭碗在体制下工作的朋友悔不当初,觉得一生耗在体制里吃不饱饿不死,但却伴随磨灭了的斗志终日生活在稳定的抱怨中,很多没有正式饭碗在体制外工作的朋友则是不停的换行业、换职业、换公司、换老板……终日为所谓的稳定奔波。

  因为小学时曾经写过一篇“长大当医师为妈妈治病”的作文被老师当成范文传阅全班,妈妈开心了好多天,至从那次起,我就被插上了“从医”的梦想翅膀,连我自己也以为我想从医。94年初中毕业,一所省重点中专有公费生名额,并单独开设了英语护士专业,且对口市里最好的医院,在家里经济有限条件下能满足且符合我的公费生、就业、面子、英语、梦想要求,所以很快的选择了这所中专。98年毕业,学校政策解释从我们这一届起只能包推荐不包就业,因为所学专业就业太狭窄,所以我们百分之八十的同学待业了。

  “花十块钱,每个人都能进去,在里面的公司摊位面前参加几百个招聘职位的面试,但进去需要勇气,要跟陌生人说话,推销自己,还得面对四周每个人都听到自己被拒绝时的尴尬”

  我们到处打听人才市场找工作,门票价格10-30元不等。经过分析,首次还是选择了最便宜的一家,只用花十块钱的、人气旺的江汉区人才市场。江滩气候宜人,进入到绿树环绕的这一栋看起来古老而宁静的古红色建筑里,才发现真实的世界是这么的嘈杂与不安。工作人员在门口把关,除了检票外,必须维持人数平衡——出来几人才能进去几人,人才市场里空气躁热且拥挤不堪,进门处的桌门口有很多人趴在那里写简历或是记录公司信息,大厅里拐七拐八的摊位被很多人里三层外三层的围起来。招聘栏上的列表像股票价格一样,不停的向上滚动,一大群人目不转睛,看得入迷。我们随着拥挤的人流,踮着脚看着每个摊位的招聘职位,犹豫再三后,鼓足勇气在同学的帮助下挤进其中一个摊位,递上自己的手写简历应聘,对方一看到我是“英语护理”专业,当下就摇头递还给我,我心跳加速的说“我会很努力的学习,希望能给我一次机会”,对方微笑摇摇头后示意下一位,不等我反应过来,旁边和后面等待的人就不耐烦的把我给挤了出去。人才市场的面试难道能有超过5分钟的,面试环境简短而诚实的不留一丁点情面。1个小时后,我们逃离了这一片热气腾腾让人呼吸困难的人才市场。

  第二次,我们选择来到更大的人才交流会展,门票要30!揣在口袋里发热的手,紧紧的捏着里面不多的几张票子,在犹豫是否买票的功夫,迎来了一个衣着得体的中年男人——他希望我们去他那里看看。我们跟着他去了附近一所写字楼的阶梯型会议室参加了一场保险培训会,会议中不断的有人进入。培训师扯着嗓子在台上吼着,掌声一浪高过一浪,我和同学面面相觑,好不容易等到会开完,就赶紧溜走了。

  坐着公汽,在城市中穿行,每次路过一个超大十字路口,我都会紧紧的盯着十字路口处一座刚刚修起来的漂亮 “xx银行”高楼,记得有一次我和同学开玩笑说“我好想在里面上班啊,不过以我们的专业估计只能应聘里面的保洁员吧”

  “英语护理”专业学了四年的我们能做什么呢?“文员”是当时无一技之长的我们唯一的目标,为了成为“文员”,我们找工作的全部策略可以浓缩为四个字“放低要求”,绝对不能找好公司。我们硬着头皮参加一场又一场的面试,沿着报纸所指的地方,出入各种居民楼、写字楼、商场,有让我们交面试材料费的,有承诺交钱能包我们就业的,有十几个应聘人员同时围坐一个大桌面对一个面试官逐一介绍自己进行面试的,有坐了2个多小时公汽到了公司只交了简历即被告知回去等通知的,还有让我们在公司拿货,承诺在1天内兜售出这些产品就能得到这份工作……每次面试前一天晚上我们都如履薄冰、胆战心惊的去准备去想象第二天的面试场景,鼓足气去了后又像泄了气的皮球无力的滚回到家。

  爸爸说,我从来都不担心你,如果这个世界上10个人中只有2人能有工作,你就是其中一个。怀揣着这样的期待与鼓励,我找到第一份工作,酒店前台。在那里,每天从下午开始都能看着统一衣着蓝色丝绒的低胸短裙的女生频繁进出酒店的洗浴中心,在那里,我的同事会给我介绍谁是老板,谁是妈咪,谁是熟客,谁是小三,谁是正房,终于在一次夜班,我亲眼目睹酒店在深夜被从天而降的警车包围,上百名警察快速冲入带走上百名顾客与小姐的扫黄行动后,我离开了。

  一个同学很快找了一份文员工作,她很直白的告诉我,她找马路天桥的小贩子花150块钱做了张本科毕业证,然后在培训学校报了个办公软件学习班简单的学了几天打字,就应聘上了这份工作。我问被查了怎么办,她耸耸肩表示她买的这种证很真是查不出来的。模仿着她的步调,向家里开口要了培训班的学费,上起了电脑课,学起了打字,但那150元的假文凭我始终开不了口。最后,我选择参加了费用低廉却异常艰苦的自修考试,花了近五年时间,更换了三次专业,通过了大专、本科30余门课程,拿到了自己梦想中的学位证书,以为从此后不再低人一等,以为从此以后可以有一技之长。

  老天待我不错,终于得到一份比当初自我嘲讽做保洁员的“XX银行”更好的银行的工作。如书里的敏一样,好不容易摆脱了流水线、人才市场,当上了文员却高兴不起来,因为意识到自己是这栋高层银行大楼里地位最低的一类人时,加入办公室的兴奋感很快就过去。

  我又开始学英语,和《打工女孩》一样,我们认为如果学会英语,我就能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找到更好的工作,拿到更多的工资,得到一种新的幸福。我买了各类英语书籍、试题库,每天痴迷于背诵各种刁钻的英语单词,做各类语法考题中,想要在短短2个月时间要通过四级考试以我目前的水平必须有所取舍,于是我放弃了听力,早早就打算在听力考试环节中全部选C,用考听力的15分钟时间做其它的题目,放弃了作文,熟背几篇范文准备用替换单词的方法蒙混过关,当时的我以这种奇怪的方法勤奋的学习英语,上班以外的所有时间,公汽,回到家,周末,我都用来学英语。那段日子里,我牢牢抓住学会英语这个梦想和自己的身体过不去,结果身体病了,得了带状疱疹,疼得走不动路,挤不了公汽,趴在床上动弹不得。最终,我的英语梦想伴随四级59分——这个极具讽刺的分数而落下维幕。

  《打工女孩》里面最重要的一条主线就是“消失”,朋友间经常会失散,因为生活变得太快,世界上最容易的事就是和别人失去联系。我们却没有,因为再怎么不济,在这个城市中始终有一个家。这也许是做为城市打工族的我们最优于她们的地方,也是我看完书后对于“家”稍有所释怀的地方。家里是好,但只能待几天,但终究有家,有我栖息的地方,回到家有热饭热菜吃,有人唠叨但起码有嘘寒问暖,晚上睡觉不至于担心家进小偷而睡不着,不至于一年内拖着行李频繁搬好几次家,虽然家里又乱又冷但不至于无家可归,受到委屈至少有个熟悉的被窝能让我哭泣……家虽然理解不了我,但是她在努力的爱我,在我无法为“家”做出更好的定义时,这是我对“家”最好的理解。

  在毕业若干年后,同学发生了很大变化,学校的纯真与开心已随着生存的压力烟消云散。朋友越来越少,差距越来越大,话题越来越纠结,氛围越来越沉重,发生的事情也渐渐超出我们的理解范围,在被负能量淹没的几次沉默的相聚后,我们选择消失。虽然有人期间不断的更换联系方式,但也会给互相留个言。从电话到短信,从短信到QQ,从QQ到微信,联系的工具越来越多,但我们却越来越陌生。十几年后的一次相聚,我也没有去,也许我还没准备好,我不知道如何再一次面对当年的自己和当年的她们,更无法当成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一样和她们酒肉欢颜。

  朋友啊朋友,你可曾想起了我

  如果你正享受幸福,请你忘记我

  朋友啊朋友,你可曾记起了我

  如果你正承受不幸,请你告诉我

  ……

  至今,我都不能理解这首《朋友》,因为幸福能让我们相聚,可不幸会让我们分离。

  《打工女孩》读后感(十):进城务工群像的时代断面

  作为关注转型时期中国打工者的作品,张彤禾的《打工女孩——从乡村到城市的变动中国》正在成为今年的畅销书而引起关注。身为前《华尔街日报》驻北京记者,张彤禾这本描述中国打工女孩的故事为我们打开了一个从打工者自身出发的全新视角。

  这本书的成书时间是2008年,也正是在经济危机之下,中国作为世界工厂,以其令人惊叹的人口红利为世界带来经济奇迹的时刻,所以在美国一经出版就引起热销。2013年,中文版的问世或许已经让这本书中所描述的世界和现在有所差别,这也让这本书中所传达出的观念有了现实的注脚——没有哪个国家拥有如此复杂而迅速的变化。

  【模糊的记忆】

  “世界上最容易的事就是和别人失去联系。”

  “世界上最容易的事就是和别人失去联系。”这句话在这本书中屡次出现,也描绘了打工女孩在人际关系中最平常的状态。作为女性,她们选择了一条离开家乡,走向城市的道路。“家里没事做,所以我出去了。”是她们的心声。中国的打工者代表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相当于一百年间欧洲向美国移民总数的三倍。

  作者选择东莞作为观察的对象,如她所言,“东莞是一个没有记忆的地方。”这个城市没有任何人的指令,也不是什么“特区”,但就这么野蛮地发展起来,并吸引了来自全国各种地区的劳动力。

  对女性的关怀让作者更关注那些年轻的姑娘们,她们很容易就变得坚定又冷漠。刚刚从乡村中的熟人社会出来,立刻就被生硬地抛入城市工厂。城市不仅改变了她们的生活,还撕裂了她们的思想。“联系”这种在传统农业社会最为突出的特点,在她们进入城市这种“生人社会”之后,最先学会摆脱的东西。

  在这个“商业为王”“人人都是赢家”“穷死是罪过”的珠三角城市,这些新一代的工人受过较好的教育,是村里的精英,挣钱也不是唯一的目的,他们将“见世面”“自我发展”“学习新技能”与增收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进厂打工是他们尝试的一种探险,是他们关于“好生活”的判断。

  【资本的城市】

  “是自尊,而不是恐惧,让他们留在城市。走出家乡并留在外面——出去,就是改变你的命运。”

  正如同爱德华·格莱泽在《城市的胜利》中说的那样:“并非是城市让人们变得贫困,而是城市利用将会提高他们生活水平的前景吸引来了贫困人口。事实上,我们应该更多地为那些贫困人口太少的城市感到担心:它们为什么不能吸引比较贫困的人口呢?”

  东莞就是这样一座能够吸引“贫困人口”的城市。其林立的工厂,需要密集劳动力的产业,正吸引着来自整个中国的打工者,以至于它的官员搞不清楚这个城市的流动人口应当是八百万还是一千万。

  2009年的夏天,我在广东的一家媒体实习,并被派驻到东莞新闻站。就像所有的新兴城市一样,城里街道整洁、建筑堂皇。从任何角度看,它都不像一个人口超过一千万的“超级城市”。所有支撑着城市经济的工厂都在“镇”里,来到镇上,则完全是另一番景象。我见过一次工人放工的场面,工厂大门打开,工人如潮水般涌出,上万人拥挤在狭小的厂房中,穿着相同颜色和款式的制服——每个人脸上都是同样的神情。这自然会让热爱抒情的人感慨个人价值在这种工作环境下的微茫,但工厂对个人的吸引力也足以令人惊叹市场和效率的力量。

  【流动的可能】

  “打工女孩的命运转折点永远是她向老板发难的时候,那一刻她冒着失去一切的风险,从人群中脱颖而出,迫使这个世界将她视为一个个体。”

  这是资本之城,也是梦想之城。我在东莞见过许多工厂中的中层管理人员,莫不是从流水线上做起。一个从乡村来的毫无技能的女孩子,可以只上两个月的电脑班,就改变流水线的命运,成为办公室文员,这里的财富流动速度和阶级流动速度一样快,对于大部分女孩而言,在城市生活中拥有的自由远远大于从乡村获取的一切。

  在这样的城市中,你能看到资本的残忍,也能看到资本的伟大。在这本书中也对个人命运有类似的描述,巨大的生产需求带来了向上流动的可能性,想要改变命运,来到这种城市是最迅速的渠道。

  大部分时候,城市并不是罪恶或者可怕的,它只是一个坚硬的事实。打工女孩们也并不像许多文学作品或新闻报道中写的那样困苦和不堪,在榨人精血的城市中,她们既是被压榨者,也是胜利者。市场为她们呈现出各种人生的可能性。

  【视角和局限】

  “在中国,外出务工已经有二十多个年头,绝大多数外国媒体都报道过工厂内部的恶劣环境,许多写中国农民工的书也并不真实,我希望能写点别的,写写工人自己怎么看待外出务工。”

  作者被许多人质疑这种浮光掠影式的描写是否能真正触及“中国工人”的内核,因为这更像是充满了美国式自我奋斗情怀的砥砺,尽管字里行间并不乏人文关怀,但似乎和国内媒体的视角充满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在出版之初,国内许多公共知识分子对这本书饱怀盼望,期待其中所揭示的打工者的处境问题能够足够尖锐地刺痛社会,然而,并不掺杂过多议论的平实描写恐怕会令他们失望:大时代之下,自然会有悲剧命运的个例,但那些显然不是作者想要描述的对象。

  许多的批评意见呈现出我们最常使用的一种价值观,那就是:替别人的选择做判断。用自己觉得什么是好或者不好的标准来衡量他人的人生,而并非站在他人的角度来赞赏自由选择的合理性。

  在中国,外出务工群体为社会做出的贡献和他们带来的议题一样多。许多政策出于善意,期待干涉和改善工人们的工作环境,却往往适得其反,例如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之后,反而让失业者增多,或者劳动者工作强度加大。政府如何来干预资本市场,永远是精巧而复杂的博弈。

  【消失的红利】

  “我在巴士上从没见过老人。”

  时至今日,尽管“人口红利”仍然被处江湖之远的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们津津乐道,但在主流话语中却已然越来越被谨慎提起,在要进行经济转型的的中国,劳动者的个人命运永远值得持续关注。

  用工成本的持续提升正在让许多城市慢慢转型。事实上,在我2009年在东莞工作的一段日子里,许多工厂就正在不断出现“用工荒”,劳动密集型的工厂,正在想方设法迁到劳动力更低廉的东南亚城市。“做一双运动鞋需要两百双手,世界上三分之一的鞋在广东制造。”“我在巴士上从没见过老人。”这些话语在如今看来已经有些过时。连东莞政府都在用“新莞人”来称呼打工者,以期待消除本地人和外地人的隔阂。

  尽管正在消失的红利让这本书看起来不那么精确,但作为时代曾经走过的历史,正如作者在采访中说的那样:“当你回头检视这个时代,很可能那些大事件都已让位于表层下个人的生活变幻,变得不那么重要。”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