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10篇

2017-12-28 20:2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10篇

  《走到人生边上》是一本由杨绛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6.00元,页数:19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一):读的不早

  看了那么多达人的书评,本不应该用自己粗陋的这支笔再说些什么,但是对于这样一本书实在是忍不住,自个写给自个吧。

  杨绛先生近百岁的年纪写出这样的一本书,我拿来读的时候,有人对我说,你读这个太早了吧。我说不早,老,病,死;是任谁都不能例外,无论你什么态度都迟早要去面对的。更不能按年龄来谈论,看一看早夭的多了去了呢。

  窃以为正面的去面对死亡,去思考生命,能让我们珍惜现在的时光,不要过多的挥霍,当我意识到生命是脆弱短暂,我想到的更多的是珍惜眼下的时光,珍惜眼前人。让自己的每一天都活的更精彩

  所以这样的一本书,不同的读法带来不同的收获,收获了感伤,收获了凄凉,更获得了活着的价值勇气动力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二):一生

  这本书是一个走到人生边缘老人絮絮叨叨的说一些自己的想法,对于死的想法,对于人生的想法。杨先生相信有鬼神还是出乎我意料的,但是人有信仰,就应当尊重,信与不信,说到底是个人的事。而且看的出来,杨先生很喜欢《论语》,喜欢孔子的观点与主张。《论语》经她那么一说,好像特别有意思。各个弟子有他的特色,都很鲜活。

  其中也探讨了对于人生的看法,杨先生是相信人性本善的,认为人生是必然加偶然的结果。必然,是历史的大趋势,偶然,就是惊喜了,是可以自己努力部分人生在世,也需要修炼,修炼自己的灵魂,人生实苦,只有苦,才能锻炼灵魂,一帆风顺,总是少了味道

  其中,最让我感触反而是最后流水账一样秀秀的故事,读完甚是惆怅,因为是真事,就更让人难过,活着为了什么呢,就是为了活着,像是活着里的福贵,一点点失了所有,最后,就只是带着回忆存在着。秀秀呢,前半生努力挣钱努力活着,后半生挣了钱却不知道怎么花,快乐日子,不过四五年,为了活着,不得不忍受丈夫背叛,毕竟,母亲需要照顾,好在丈夫不是很糟糕的丈夫。看这些真实的故事,有人性的恶意,也总有人性的光芒,不可磨灭的光芒,有来自亲人的恶,也有像丈夫这样无血缘关系的善。可是再善的人居然都避免不了诱惑,对于男人来说,真的有那么难?我不是,所以我不了解。那个时候的人,就是为了活下去才决定在一起生活,产生感情,没了感情,也要扎堆生活,到最后,活着,就只是活着。普通人的一生啊。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三):走到人生边上的自问自答

  杨绛的《走到人生边上》是她在2005年住院时,思索人生时所想到的一些问题。出院,回三里河寓所后,便一步一步落笔试图解答。顺着她的思路,我也跟着一路思考。对于她的观点,我有的同意,有的不怎么同意。有时我想试着反驳,却又不知如何说起。杨先生说她写的时候快有打结子的倾向,我觉得我的思路也在不停地打结。人生,这个问题实在太大!

  自问自答是从人死后往哪儿去,人死后有无灵魂开始的。杨先生认为人死了,灵魂是否存在是一个问题。而活人有没有灵魂,则不是问题,因为灵魂就是生命,有生命就有灵魂。提到灵魂,就难免不谈到鬼神。杨先生从经典里读到过、从身边人听说过、也亲身经历过一些灵异事件。我同意她引用莎士比亚的话:“这个世界上,莫名其妙的事多着呢。”鬼神之事,是既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的。我只能持保留意见,不过我觉得相信不相信其实都不重要,鬼神如果存在,那么神自有神道,鬼自有鬼道,我们人要做的也只有尽自己的本分,凭良心做事而已,鬼神存不存在其实与我们无关。神若存在,那不管我们信不信,跪不跪,拜不拜,他自会公平公正,惩恶扬善,求也无用;鬼若存在,那不管我们信不信,躲不躲,逃不逃,他若要找你,怕亦无济。对于鬼神与身后事这些不可控的事,实不必过于纠缠。一切问题,最终都是落脚到人的。

  杨先生认为,人有双重本性,分为灵和肉,两者是矛盾不相容的。肉,就是“食色性也”的那个“性”,是人与动物共有的动物本性;灵,分为灵性与良心,是人超越动物的地方。“灵性”,是识别是非、善恶、美丑等道德标准的本能。“良心”是鼓动并督促为人行事都遵守上述道德标准的道德心。“灵性良心”是并存的,结合“知”与“行”两者。我认为,灵性与良心并不是并存的。灵性是人智慧的源头,是与生俱来的,而良心是后天环境教育影响的结果。人的先天灵性使人知道讲道德才更有利于人类共同的未来发展,于是才讲道德,并教育下一代讲道德。同样地,知与行,也都是后天的,是先天灵性让人知,让人行。

  既然人的灵与肉是矛盾不相容的,那么就必有矛盾必有斗争,有斗争必有胜负。而决定灵肉的胜负的,是灵魂,或者说是“我”。杨先生举了不同的例子,有灵占上风职业修士,有肉占上风的军阀议员,而灵与肉妥协的情况就是普通人的自欺欺人。圣人与大奸大恶之徒都是少数,大多数人都是以为自己克服了私心,就不再为难自己,心安理得的普通人。“自欺不是故意,只是自知之明不足,没看透自己。”杨先生认为“灵性良心是压不灭的”。可是奇怪的是,她在举例的时候仿佛自相矛盾。她通过两个年轻时欺压乡里,晚年信佛忏悔的例子得出感叹:“灵性良心是压不灭的”,可紧接着又举了希特勒与曹操至死未曾悔悟的例子,自己给自己挖了个坑。我认为问题的症结就在于灵性与良心(道德心)并不是并存的。那两个临老悔悟的人,是知道自己在作恶,确有良心(道德心);而希特勒与曹操则未必认为自己是作恶,他们本无良心(道德心)。世间那些大奸大恶之徒,例如恐怖分子,往往对自己的行为并无悔悟之心,只因他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是作恶,他们是没有良心(道德心)的,或者说,他们在这方面的良心(道德心),与常人的标准不同。良心(道德心)是后天环境与教育影响形成的。

  人固然是决定灵与肉胜负的主宰,然而有时候回顾自己一生的经历,还是不能避免一些错误的发生。杨先生认为原因是帕格森在《时间自由意志》 里说的话:“人在当时处境中,像站在涡中的一片落叶或枯草,身不由己。”人各有命。杨先生举了很多算命应验的例子,那些试图趋吉避凶者,最终都徒劳无功。所以,“既是命中注定,算不算都一样,很不必事先去算。”人生的境遇、出身确实是不由自主,杨先生要我们“带着敬畏之心,承认命由天定。”不过杨先生认为在命运关键时刻,做主的还是自己。“烈士杀身成仁,忠臣为国捐躯,能说不是他们的选择而是命中注定的吗?”

  命由天定,知道这一点真相以后,难免教人产生颓废之感,杨先生于是安慰道:“不论人世怎么不合理,人类毕竟是世间万物之灵。”不过人的可贵之处并不体现在人类文明上,因为人类文明只是人类成绩的一部分。杨先生认为人的可贵之处并不体现在人类文明上,还有四个原因:人类文明既不永恒不灭,也不有益人类发展,同时人还无知无能,且人类文明所称道的人造奇观在建造时无比残酷。我有些疑惑,人类文明不有益于人类发展吗?要发展就难免会有阵痛,甚至出现大错误,但我们恐怕不能因为阵痛与错误就认为人类文明不利于人类的发展吧?人类的发展难道不在前进吗?还有,天地生人为什么一定要有目的呢?难道就不能是自然产生的吗?不过这个问题怎么问都不会有答案。我同意杨先生说的:人的可贵之处不在于那些外在的客观成绩,在于不断完善的人自身,在于人有高于物质追求真善美等美德的要求

  命由天定,人生实苦。那苦难的价值在哪里呢?杨先生引用了牛顿在《原理》一书里的话:大自然不做徒劳无功的事。苦难的价值在于锤炼人的品质。“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苦难确能磨炼人的品质,但对于大自然的目的,我再次生疑,上网试图查找这句话的深意。有科学松鼠会的网友指出,牛顿的原话是:

  “Rule I. We are to admit no more causes of natural things than such as are both true and sufficient to explain their appearances.

  To this purpose the philosophers say that Nature does nothing in vain, and more is in vain when less will serve; for Nature is pleased with simplicity, and affects not the pomp of superfluous causes.”

  对此这位网友的解释是:

  这里“more is in vain when less will serve”的意思是说,如果很少的理由就能解释自然,那么再列举更多的理由就是多余的了。整段话的意思实际是,解释自然界的一切,应该追求使用最少的原理。比如牛顿力学很简单,就足以解释自然界的各种现象——所以就没必要认为每个物体的每个运动背后都有它自己的特殊理由!

  而我的想法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有必然也会有偶然,人实不必也无法事事都讲求目的。更何况无论大自然生人有否有目的,人不都要好好过这一生么?苦难确能磨炼人,但我们不能因为苦难能磨练人这个结果,就推论出这是上天的旨意,上天要磨炼我们。“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地生人未必有目的。

  遇到苦难,是人被动地接受磨炼,人还有需要主动修身。按照孔孟之道,修身不是为了自己一身,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杨先生认为:“孔孟之道无论能不能实现,总归是一个美好理想”、“理想应该是崇高的,难于实现而令人企慕的,才值得称为理想。”信夫。孔子的理想从未实现,可他依旧是先秦哲人,万世师表;孙中山的革命不曾成功,无碍于他革命先行者、国父的地位;林则徐虽禁烟失败,充军伊犁,他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却教人感佩终生。至于修身的方法,杨先生总结孔子的观点得出“肉体的基本要求不能压抑,要给以适度的满足。”、“人必需修身,而修身需用又合适又和悦的方法。”的结论。

  人需要锻炼,那受锻炼的究竟是什么呢?肉体,还是灵魂?杨先生结合奥运精神作出解释:“受锻炼的是肉体,由肉体的媒介,锻炼出来的是精神。”锻炼必定留下些许成绩,杨先生认为:“每个人经过顺人情又合理性的锻炼,就能超脱原先的‘小我’而随着灵性良心的指导,成为有道德修养的人。但人的劣根性是顽强的。少年贪玩,青年迷恋爱情,壮年汲汲于成名成家,暮年自安于自欺欺人。人寿几何,顽铁能炼成的精金,能有多少?但不同程度的锻炼,必有不同程度的成绩;不同程度的纵欲放肆,必积下不同程度的顽劣。”

  人的价值就体现在锻炼的成绩上。而正因为锻炼的是灵魂,所以杨先生认为:“只有相信灵魂不灭,才能对人生有合理的价值观,相信灵魂不灭,得是有信仰的人。有了信仰,人生才有价值。”我觉得人的灵魂灭不灭,就如同人死后的声名存不存一样,都是身后事,人今生不会知道,也没有纠结探寻的必要。更何况“未知生,焉知死?”,无论身后事会如何,人不都要过好一辈子么?人生在世,重在当下,活一刻便努力一分,不求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至于信仰,是对某种主张、某种主义、某种宗教的信奉和尊敬,并不局限于宗教,它是支撑一个人活下去信念人人都有信仰,只不过有的比较崇高,有的比较卑微,有的比较低劣而已。“没经锻炼,信心是不会坚定的。”但凡有崇高信仰的人,不管是宗教信仰亦或是其他,都值得尊敬。

  人终是要死的,一切好似又回到原点。杨先生总结道:“人活一辈子,锻炼了一辈子,总会有或多或少的成绩。能有成绩,就不是虚生此世了。”

  至此,杨先生的自问自答也结束了,后面附了她在思考中想到的十四篇散文。她曾在自序里说:“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Marcus Aurelius-121-180)的《自省录》是他和邻邦交战中写成的。我的《自问自答》是我和自己的老、病、忙斗争中写成的。在斗争中挣扎着写,也不容易。拉一位古代的大皇帝作陪,聊以自豪吧!”96岁高龄而作的自问自答,环环相扣娓娓道来启迪智慧,发人深思,确值自豪,令人感佩。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四):老人的自问自答

  读这本书时才第一次知道了杨绛先生,知道了她是钱钟书的夫人,本身也是极有才华的翻译家,文学家,戏剧家。但我对本书的兴趣却与这些身份都无关,而是因为她的另一个身份,一个多数人都会经历的身份,老人。杨先生生于1911年,到今年已逾百岁高龄,而本书成书于2007年,也就是杨先生96岁时。一位96岁的老人对人生的思考,尤其这位老人又有能力清晰地表述出她的所思所想,这是一件很珍贵的事情。

  杨先生的文字应该是极好的,说不出哪好,平实简单,但读来毫不吃力。

  书分两部分,前一多半是老人的自问自答,神与鬼,灵与肉,人的本性等一系列问题的思考。

  有关鬼神,杨先生语‘我认为,身后的事,无由得知,我的自问自答,只限于今生今世’,但书中却提及了她遇‘鬼打墙’的经历。

  有关灵魂,书中以一对智障儿为例来证明灵魂的存在。

  有关人性,杨先生相信人性本善,认为荀子的性恶论忽略了婴儿初生阶段的‘一团和气’。

  关于命,杨先生似乎也是信的,书中也写到了她的一些亲身经历及所见所闻,如果杨先生所忆无误,一切属实,那只怕我也要信了。

  也许杨先生也期待着,人死后并非一片虚无。

  杨先生试图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来回答这些无从证实的问题,也许到了一定的年纪,这些问题总是避不开的吧。

  书的后半部分名为注释,实则是人生一些片段的回忆,关于人,关于事。有些与前文呼应,有些我看不出有何关联,倒是其中一篇‘她的自述’,短短篇幅,却道尽了一个底层百姓的坎坷半生。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五):致敬杨绛:走到人生边上的迷蒙

  你信命么?

  在二十一世纪问这种问题,大抵可笑。

  可,这是这位先生活过百年,苦苦追寻的问题。

  学生信命。

  作为一个新时代的人儿,自然受到过马克思的唯物论历史观的熏陶,我却依然,信命。

  天命可畏。

  当然,我虽是个信命的人,但要是拿着算命书来寻亲问事,就可悲可笑了。

  天地生人。

  我作为一个独立而微弱的渺小个体,对待周围未解的一切,怎能不怀揣敬畏之心?作为大千世界的不起眼物儿,怎么能不自卑地仰望世界,怀疑自己?

  先生提到,这些新一辈的科学人,自信不迷,可是他们的见解,究竟迷不迷?

  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

  无论生还是死,都是无法解释清楚吧。肉体、意识、记忆,总是不同步地交叉存在着。即使在当下,仍不能肯定我没有对当下理解的盲点、误解、错漏。

  世界由看得到的东西展现,但更多的怕应是看不到的形而上的东西。

  “看不见的,未必子虚乌有。”

  你道无证自明的公理如何得来?人生之命理也是如何得来的罢,只是更玄之又玄些。

  私以为,神就是,你我。

  神是整体,是全部的思想,你我组成了这个整体。

  天道循环,我们的精神气儿互换,集中而又分离。

  人死了,不过是化作另一种形态,过另一样活着。

  至于那些生生死死间的征兆,心中总有猜测,或许是人的精神魂魄一点点地和肉身的分离。

  人有几层魂,一点点剥离开,成了那些先兆,全剥离了肉体,那么,曾在这世间的一段故事也就成了。

  分离开,是原来的人,也不再是原来的人了,不过又一段故事。

  做过一个梦。

  那个世界是草人的世界。

  草人,从土里生长,成年便可移动。社会变迁,有的草人成了奴隶,供其他草人食用、交易。当秋天过后,大部分的草人都会枯死,然后在春天,他们枯死的地方,又会草人出来。不过,这些草人究竟是不是原来的草人?

  这问题就像,前一分钟的你,究竟是不是这一分钟的你?

  在书中,先生讲,天命就像个小儿,胡作非为,造成了一个不合理的人世。

  人生的意义何在?

  这个世界的意义何在?

  “上帝已不在其位,财神爷当道了,人世间只是争权夺利、争名夺位的‘名利场’。”

  先生这句叹,倒是可惜。古往今来,不大多如此?人心总是在几多计较中。

  若论人生之意义,韦伯的这句话我觉得很是合心,“人类不过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总在自己构造的意义世界里活着,无论是金钱名利还是忠孝礼义。

  “少年贪玩,青年迷恋爱情,壮年汲汲于名利,暮年自安于自欺欺人。”大约挣破了这些,也便有了什么意义吧。克制,本身是一种极大的美德呢。

  而世间之意义?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私以为,不过是上天在无聊的漫长时光中聊以慰藉的一段段故事罢。求什么意义呢?人生苦乐,往往“处在这世间,像漩涡中的一片落叶或枯草,身不由己”。

  世上苦人多。

  “人在世上炼,刀在石上磨。”

  人做了坏事,就会良心谴责;人一身清明,却又遭人排挤。总会有些糟心事儿。总有要争的,总会有苦头吃。

  不过,还是要活着。

  生死由命,富贵在天。灾妄是怎么躲,也躲不开的,只好迎头而上,或能破了这个机锋。

  孔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倒是爱极这种平和淡然的心境。

  其实,争什么呢?

  是当世的存在感吧。

  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是否是一种对人生要求极高的态度?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都要求甚高。

  先生论命,论理,论灵,论“我”。大体,是想问心,是否对得住她心中的那一切吧。

  学生愚钝,这是我的一些浅薄见识,分享出来,望大家交流指正。

  愿杨绛先生走好。

  个人公众号:T思维,欢迎大家关注点评~谢谢!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六):别偷懒了,不要试图让别人解你的混沌

  看完这本书,我是很激动的,又从头看了一遍。赶紧来豆瓣马克一下,没想到却看到了这么多类似“没料”“圈钱”的评价,很是意外。

  我为什么激动?近来想了好多问题,想不透。想不透的原因是因为没法用正能量去解释,而我又不相信这个世界是以负能量在主导运作的。

  比如,我在想,人到底是先有钱还是先有善?善良是自发的还是需要锻炼而得的?我曾经以为,善良和慈悲是跟钱无关的,就算家徒四壁、身无分文,对人起个善心也不花钱。但是很快,我自己就打了自己巴掌。我曾经以为自己是个还不错的人,是个善良的人。以前遇到哪儿有个天灾人祸的,毫不分说地会去捐点款,条件不允许也会参与做些志愿者尽些绵力。但是这几年,生活的压榨简直到了极限,外面的人骗你,一个又一个,难以甄别,周围的亲友也会为了自己的利益给你设下一个个圈套。以致于我看谁都像骗子,看谁都不相信,那些为你出主意支招的人的话,我会怀疑了又怀疑,到底是不是他自己在图些什么?以前极少极少爆粗口的我,也会诅咒一个人“断子绝孙、不得好死”。当这些词蹦进我脑海的时候,我自己也吓一跳,我怎么变成了这样的一个人?我以前的善良呢?当我十分唾弃这个不善良的我时,我讨厌自己,无法和自己好好相处。然后我在想,原来以前那个善良的我,不过是因为一切顺风顺水衣食无忧,原来我所谓的善良对我来说太不需要成本了啊。原来我所谓的善良原来是建立在有钱的基础之上的啊。原来我所谓的善良是这样不堪一击的啊。好,那么我们所看到的社会上的善良,是不是也是和我以前所谓的善良是同一类的呢?马云慈个善太容易了,王健林慈个善太容易了,潘石屹慈个善也太容易了。大概只有白芳礼这样的慈善才是真正的善吧?!如果是这样,那么这些个所谓的慈善还有真正的善在里面吗?难道不是因为随便捐个几千万反正也无关痛痒反而还能增强正面形象帮公司做广告的效用么?但是哪怕是这样,普罗大众仍然要好好歌颂马云王健林潘石屹的吧,因为就算是这些无关痛痒的慈善他们也可以不做的,感谢他们也许是基于自身目的的慈善,到底还是帮了社会上好些人的。

  这些兜兜转转理不清的逻辑,让我对世界怀疑又失望。真的就是这样了吗?真的就没办法用正能量来解释了吗?

  杨绛说,“有人生在富裕的家里,又天生性情和顺,生活幸运,做一个好人很现成。若处境贫困,生性顽劣,生活艰苦,堕落比较容易”。

  可不是吗?!大概人生真的不是都能用正能量来解释的罢!

  “天地生人,人为万物之灵。神明的大自然,着重的该是人,不是物;不是人类创造的文明,而是创造人类文明的人。只有人类能懂得修炼自己,要求自身完善。这也该是人生的目的吧!”

  只有经过刻苦锻炼而留存下来的“善”才是真正刻在一个人身上的本性吧!

  然后就突然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说这本书“没料”。我想,说这些话的人一定是“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人。总想着有人把人生的真谛都精炼概括了,给你的一个醍醐灌顶的榔头。要知道,别人概括了再多的醍醐灌顶在实际操作中都无法解你一丁点儿的混沌,因为人生就是靠自己在混沌中摸摸索索,刻苦锻炼,终而将好的不好的品质烙进人性。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七):做人如先生,淡泊明志

  结识这本书,起源于百度搜索中国著名的翻译家。杨先生的书之前曾读过《我们三》,虽然是怀念已经去世的丈夫孩子,先生的笔触却是温暖的而没有太多的忧伤。

  走在人生边上,是先生在九十多岁高龄,对于人性、灵魂、命运等众多命题的思考,对于我们当下浮躁的年轻人又很多的启发。先生已一百零五岁,经历过一个多世纪的沉浮,战乱、留学、颠沛流离、文化革命、至亲的相继离世……先生这一世不沽名钓誉,不贪图享乐,一心做学问,“我与谁都不争,我也不屑于争”。

  这本书的命题其实很大,光一个概念就可以用鸿篇巨著来阐明,然而先生却用自己依然朴实简单的语言,通过自己这百年人生思索的经验来阐述,对于人的本性是善是恶;人的命运是人定还是天定;灵与肉既斗争又统一;修身养性……有趣的是,先生既从传统儒家思想来解释,又从基督徒来印证,因为她既根植于五千年的文化土壤,又曾求学于新时代的基督学堂,作为学惯中西的大家,让我们从多个角度、多种文化背景来阐述人性命运这一深奥主题。

  这本书可以随时拿来读上几篇,也绝对是值得在收藏的目录里,让浮躁的心灵受一受这减脂后的轻盈。像先生学习,淡泊明志!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八):关于生命的意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直以来,就期盼有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能够和我探讨死亡和生存的意义,但是就如先生书中所说,在平日里是很少有人愿意讨论的。我把先生的书读了两遍,每次读都有不同的感受。

  第一次是,爷爷去世的时候,我一度很迷茫。迷茫爷爷走的这么快,迷茫原来死亡离自己的生活那么近。是杨绛先生的书解救了我。先生说,走的时候如果不用经历太多的痛苦,也算是福报。

  这次是先生走了,我又翻出先生的书,相信先生走的时候一定十分安详。先生对鬼神也没有明确的判断,但是她对灵魂的存在是笃定的。对此,不置可否。

  可是我相信,人得给自己找到信念,然后遵从自己的信念。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九):走到人生边上。

  是不是一个人经历过病痛的折磨或岁月的洗礼,内心开始对死亡有种强烈渴望的去认知。我想杨绛便是如此,她已认识到生命并无多少时间去浪费,开始探讨了生命与灵魂。也许人到了老之后都会开始信宿命论。人各有命。到晚年时都只会渴求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名利在眼前不过是过往云烟。

  与她也有相同的疑惑,佛教讲求因果,只是诸多因而结下的果那么因的缘起又是什么,佛教新轮回,那么我们的第一世从何而来,难道都是被贬下凡间的神仙进入六道受苦受折磨吗。杨绛信鬼神,是因为自己曾“死”过一回,并在她的文集里写过《遇“仙”记》。这是一大部分原因,也许还因为自己无法去直视死亡,对死亡是个未知,才会有点带逃避。我想每个人,特别是有知识读过书的人到晚年更易这样。

  死亡和爱情是经久不衰的话题。

  至此对死亡唯一让我感到有直视去面对的惟有庄子。视死如归对于我是目前最满意的解释,而一行禅师所讲的不生不灭以及示现在自我身上有点夸大并没有于我产生强烈的共鸣,也许是我并不信仰佛教还没有参悟出来,直视停留在哲学中二元对立的“我”的境界,也许某一天我能到达佛教中“无我”的境界,生死对于我而言便真的是无常了。

  想到《追忆似水年华》的一句话:那一刻,生命的无常之感突然离我远去,人生的灾难于我无伤,生命的短暂也只不过是幻觉。

  在看这部书的时候也偶尔翻了一下《科学与哲学的对话》,在谈到死亡的时候,谈的最多的便是安乐死、自杀以及从比较侧面的角度讲些和死亡相联的东西,唯一直视的角度便是讲到一个人临终前感到的疲倦,但病情却好转了。我不懂生物,不懂细胞的衰老和分裂,也不知该如何让去从伦理学分析死亡。对我来说那些类似的论文的东西都只是一纸空谈。生命本身就是由自然决定,直白点说就是由上天决定。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十):秀秀的自述让我想起了我的爸爸妈妈与外婆

  前面的鬼神灵魂灵性良心生死这些我不太明白。但是看到最后这段文字的时候我着实震惊了。

  想不到在解放前后的那段时间竟是这样子,和我们看的黑白电影(革命题材,人人为了党和国家可以去死)出入很大。透过秀秀的一生,我想到了身边的亲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他们都是这样过来的。他们都是农村长大的,我偶尔听外婆说起过一些事,但始终不当回事,到今天看完这书后,我体会到了他们的不易。外婆没上过学,因为是女人,他家兄弟姐妹很多,但最后长大的却只有几个,有饿死的,有病死的。冬天光脚,穿着薄衣,从小起早贪黑劳动,大概这样所以现在外婆老了却也总是闲不住,坐着看电视就觉得犯困。外公,他亲自拉着小妹妹把他饿死的爸爸埋了,他才16岁。

  对于身边的亲人我多了一分了解,这样我更珍惜现在,珍惜和他们在一起的日子,他们的过去太艰难。

  那个时候的人太淳朴是吧,哎。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