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历史的拐点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历史的拐点经典读后感10篇

2017-12-29 21:1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历史的拐点经典读后感10篇

  《历史的拐点》是一本由马立诚著作,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26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历史的拐点》读后感(一):古今中外自个策

  《历史的拐点》前几页已经为这本书定了调。个人将其评价为“古今中外自个策”。

  第一,它采用一些杂文式的“自定义”。比如,扉页说“改革就是拐点,成功失败都是拐点”,此句前半部分属于自定义,后半部诉诸常识。

  第二,它广泛联系古今中外作“策论”。它属策论而非史论。比如,目录中说“就刘晏在当时所发挥的作用来看,其重要性远远超过了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在任期间对美国经济所发挥的作用”。它以自己标准选择“13个精彩故”,扇面般展开了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13次改革进程,并且把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和西方同一时期的改革对照起来加以比较。

  第三,它善于吸引但按自己独特的思路展开。比如,封面说“而十几次大的改革却大都失败了,以至于有人说,国人可以向暴力屈服,却拙于制度创新,真的是这样吗”,很好一问,但是,书中却似乎是以告诉你存在这些历史事实即以论据来算作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对此,不免觉得敏锐而不厚重

  当然,该书的序言(代序),还是颇为精彩的,尤其是谈到改革的阻力(利益文化弊端)、妥协和暴力、时机把握等议题,值得深思。

  如作者所宣称,"当代中国改革大业,与历史中国的诸多改革息息相关,不论是发动时机、战略选择、机会把握还是难点所在,乃至改革哲学等各方面,都能从历史的观照中找出相应的影子。先行者的成功经验,更值得深思"。比对以往的改革,举一反三,实为不可或缺明智之举

  因而,在鉴古知今这一角度,如果你不是特讲究,此书尚可一读。

  (PS不知咋回事,刚才的书评竟然不见了,费功夫重写了一次)

  《历史的拐点》读后感(二):古今中外自个策

  《历史的拐点》,最为典型的特点,从封面到前三页就已经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第一,杂文式的“自定义”,比如:“改革就是拐点,成功和失败都是拐点”--前半句是自定义,后半句是诉诸common sense的扩展。第二,古今中外广泛对比。比如,“就(唐)刘晏在当时所发挥的作用来看,其重要性远远超过了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在任期间对美国经济所发挥的作用”。第三,长于吸引。比如封面说:“而十几次大的改革却大都失败了。以至于有人说,国人可以向暴力屈服,却拙于制度创新,真的是这样吗?”对此问,作者是用“13个精彩故事,悬念迭起,惊心动魄,内涵深远,影响至今。这13个故事,扇面般展开了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13次改革进程,并且把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和西方同一时期的改革对照起来加以比较”这一中独树一帜的“史实”作为间接回答的。如果您以为他将按您的思路去直接回答,那可能会令人失望的。

  作者宣称“13个精彩故事连缀在一起,形象地描画出中国改革史的轮廓”。然则其韵味,个人觉得不外乎“策论”。况,所选13故事,既有公认之商鞅、王安石、张居正,又有近代之洋务、维新与立宪,乃至子产、赵武灵王、王莽、范仲淹、刘晏、“二王八司马”,就见仁见智了----这更足证是策论而非史论路数。

  当然,从“鉴古知今”角度看,"比对以往的改革,举一反三,实为不可或缺的明智之举",或可一读。

  《历史的拐点》读后感(三):漩涡深处

  这本书不同于一般的历史,而是从历史中拣选了中华民族跌宕起伏的2000多年进程中,那些面临重大转折时期所发生的事情,着重探讨了对这些变革发生最重要影响的人物,来尽可能的还原历史,让我们看清历史的本来面目,也给那些曾经或者依然被我们误读的“伟人”与“罪人”一些尽量客观的展示和评价。

  从80年代开始,我们就进入了所谓的“改革开放”时期。众所周知,经济和国力迅速崛起,人民将注意力有政治、斗争转入经济和发展,虽然因为打开窗户而迎进了一些苍蝇蚊子,但是改革所带来的实惠是大家所有目共睹的。

  中国历史上究竟有没有发生过类似的改革呢?结果如何呢?本书的13个故事为我们一一道来

  13次变革基本上以失败告终,基本上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人屈从于暴力,但拙于制度创新”。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为什么不能出现英国宪章运动或者日本明治维新那样成功的改革和变法呢?这是本书要讨论的问题。

  纵观本书,我们可以发现,这些改革、变法,以暴力为前提的,大多获得通过、推行,并短期产生效果;而那些以制度改革、利益重新分配为目的的变革大多困难重重并最终以失败告终,根本原因还是利益集团不愿意放弃既得利益,千方百计阻挠改革,结果是改革没有成功,而那些利益集团的利益也随着王朝的垮塌而一无所得。

  本书还有一些非常珍贵东西,那就是为我们还原了一些历史事件,展现了一些历史人物真实的一面,甚至有很多曾经以为的可能与事实有很大的差距,这些差距往往是由于狭隘的民族主义或者统治者歌功颂德或者洗脑的需要而造成的。

  比如王莽。大多数人提到王莽的时候就是篡位的印象。通过《乌托邦改革家王莽》我们可以了解到王莽的改革其实有很多措施是非常有益的,使我国的人权又有了很大的进步。而且王莽的上台也有很多官员、百姓是发自内心的拥护的,这与我们原先的很多观念是不同的。

  专制的皇权,源源不断地大批制造着小人,连皇帝本人也概莫能外

  北宋王安石变法是很受争议的。个人觉得,历史将他推上了潮头,他也充分的把握了机会,试图力挽狂澜。略去细节,纵观王安石变法的整体效果,感觉与今天我们国家所采取的很多策略类似,或者说今天我们采用了很多王安石似的变法内容:“通过加强集权和政府包办的方法解决财政困境,不可抑制地走上了剥夺民间财富的路径,大大加重了民众的负担”。其结果是必然达不到“富民”的目的,哪怕是“富国”的愿望也未能实现。“从历史上看,政府高度垄断所得越多,对整体经济的长期发展越不利,越容易形成政府对经济集权的依赖。”这一点上,秉持“入大火如入清凉界”的张居正与王安石类似,都是“思想文化上的专职主义者”,也为这位首席宰相蒙上一层阴影。

  加强集权所带来的必定是严重压力的民间和社会的活力,大大损害人民的创造力,滋生更多的腐败,这已经是历朝历代血的教训,当权者需警惕!

  历史上中国首次的宪政革命波澜壮阔,让人读来心潮澎湃,其中众多的人物为今天的我们依然传颂。而关于立宪派与革命派的一场大辩论到今天为止也是有参考借鉴意义的,其实,我们今天依然面临这100多年前的环境。在双方辩论中,梁启超在1905年发表的《开明专制论》中指出,中国不应再实行暴力革命,因为暴力革命“决非能得共和,而反以得专制”,今天读来依然心有戚戚焉。相信,那一天我们的政权或者改革、变革不是通过留学得来的,那么我们才可能真正的进入宪政的天地

  眼看着大势所趋山雨欲来风满楼,可是当事者迷,满清政府在最后的时刻依然心存侥幸,希望能够尽可能多地攫取权利,占有利益,最后的下场只能是国破山河在了。

  中国历史上可见的都是鲜血和权谋,一直到今天我们的文学作品和银屏还都是在歌颂着这些耳语我诈、勾心斗角心狠手辣的官场。相反对于那些真正推动历史进步的制度改革却从来无人问津,这不能不说是我们的寒冷的政治气候造成的。

  终究希望这慢慢的寒夜早日过去,能够迎来百姓的温暖春天,在花红柳绿中从容享受着自己的中国梦。

  《历史的拐点》读后感(四):十三分之三本好书

  子产、商鞅、赵雍、王莽、元宏、刘晏、二王八司马、范仲淹、王安石、张居正等10次著名改革,用了175页;而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首次宪政改革,则从176页记录到261页。篇幅方面,可以一窥作者的术业专攻。而读下来的感觉,前10次的改革介绍得形同鸡肋,味如嚼蜡。清末的3次改革,则酣畅淋漓意犹未尽:有史料的原文披露,有作者的个人分析,观点明确,论据翔实。比较欣喜是,可以跟随作者的分析,对光绪和慈禧作一番联想,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收获。另外发现,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不亏是伟人,即使他们对于政治斗争的认知方面几乎是白痴。而能够相中良驹却无法尽情驾驭的光绪,实在值得所有人同情。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肯定他是一个好皇帝。

  “以中国国家之大,国情之复杂,民众之贫穷,风俗之保守,如果搞起暴力来,一定是多少年大动乱。收拾动乱之人,一定有极大的本领和权术谋略,这样的人,为了掌控动乱政局,驾驭各方力量,也不得不实行专制......”这是100多年前,康有为和梁启超在立宪改革时所说的。仅此数语,足以令人震撼不已。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