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楚亡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楚亡的读后感10篇

2017-12-30 21:55: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楚亡的读后感10篇

  《楚亡》是一本由李开元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33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楚亡》读后感(一):一个聪明

  如何公正的论功行赏、裂土封侯,让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天大的功劳"得到了公平的对待真是一件难事。在汉朝建国后尤其如此:功勋卓著的将领们都是自微末起兵,脖子系在裤腰带上,硬把刘邦这个农家子捧上位的。因为他自己也不可能被列入七国的序列之中。

  反观西方中世纪等级制分明,虽然史书未曾着墨我国割据时代等级之壁垒,但一定也存在平民、贵族之差。拿破仑曾经和波旁王朝后裔说:你失败了一千次还是国王,我只要失败了一次就成了科西嘉来的杂种。燕赵之地烽火不断,仍是一家掌权;齐国内乱频频,但更像是田氏家族的内部轮替。而且刘邦军队之构成,也多是平民阶层的豪绅、任侠之人,和世家大族也没什么联系

  但封赏的本质和陈平分祭祀的肉本质上是一样的。在乡里的祭祀活动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在众人之间分配祭祀的肉。看似简单行为,但其中的内在逻辑却很复杂:如何在不失公正的前提下让所有人都满意,同时还要照顾到长者的尊严?信史并未详细记录陈平是如何做到的,但是从父老的反应("善,陈孺子之为宰!")可以看出,这真是一个聪明人。

  陈平最早出场,是在《史记·项羽本纪》中。正值鸿门宴后刘邦匆匆回营,仍属于项羽阵营的他和张良在帐外嘀嘀咕咕些什么。他参与并主导了安抚雍王司马欣叛乱的行动,获得了项羽的赏识;但司马欣的复叛又使其陷入危难,最终下定决心归汉。

  陈平在匆匆几撇后观察到"士之顽钝嗜利无耻者亦多归汉",真是眼光独到。之前他对刘项双方性格特点的把握、赏罚之分的看法与韩信相似,没有什么出彩。后来这一点真是石破天惊,也是陈平、韩信二人真心归汉的原因

  项王好虚名,像韩信这样胯下之辱、陈平有盗嫂之名的平民阶层很难得到真正出头之日。但吊诡的是,恰恰这样的人多有奇计,尤其是在战争年代,这种灵活性最是难得。昔日章邯死盯着子午谷栈道,完全对从陈仓暗渡过来的汉军没有防备,如何据乱世。

  加入刘邦阵营后,陈平充当了情报机关的指挥。他的政策和李斯相像,用金帛收买对方阵营的摇摆派,以煽风点火之态瓦解君主对仅剩忠良之人的信任。陈平观察到了项羽内部亲族集团和功臣集团的矛盾,于是他的分裂计划就从项伯入手了。项伯一直不太坚定,从鸿门宴之前基本就返水了;再加上他和范增之间一直存在的不和,终于把范增排挤走了。都是负责情报的,陈平为人真是机警,这点又和贾诩相像,不露锋芒反而最受器重。

  后期他部分充当了内臣的角色,有点像宦官(效忠于主公而非国家),虽然资历不行不受文武待见,但就是这样才能让君主真的放心,真正奇人。私德也不好,要真是道德完人,君主也是会有所顾虑的。他没有政治能力去单独组织政治资源,却是一杆极好用的枪,日后托孤重臣必有其名。

  又能干还放心,这就是陈平这种后来入伙的新手的核心竞争力,他和元老们的根本已经不是一个物种了,干的也都是脏活上不了台面。鸿门宴中出场还是个新兵蛋子呢,最后太史公给他单独立传,归入《陈丞相世家》。

  看来,比个人道德选择更切实的,是一种流畅的风格。即每一个动作都有他内在的逻辑,只不过是一瞬间完成的决策;并且有充分理论在后面做支持,但不需要拘泥于字眼。这样本来污秽的事情也有了非做不可的动机。一套完整思想体系甚至比强大的逻辑更为高级。简单说来就是"不拧巴、不纠结",真是难啊。

  带着这样的观点去看,也许就更能理解陈平的行为。

  《楚亡》读后感(二):一切历史都是推想

  如果以一晚手不释卷畅快读完为标准,《楚亡》可以算是一部好书。但我读完之后,却发现有营养的、可以反复咀嚼的、给人启发的东西并不是很多。总结一下,主要有四点思考

  一是历史观的方面。历史著作最重要的是给人历史观的启迪。本书在序言中提出的“一切历史都是推想”发人深省。这与“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种庸俗历史观看似差不多,但在本质上是不同的。前者以坚实的逻辑真实基础,而后者是为了达到不可告人目的,对历史进行任意裁剪、编造、掩盖、遮蔽。这种历史观与诉讼上以法律真实为基础的“一切正义都是推断”有异曲同工之妙,两者都是回溯历史,都是靠证据逻辑推断有限真相。

  二是楚亡的原因。作者在尾声中对楚亡原因作出的“失人心者失天下”的解释止于表面,有些浅薄流俗,不能令人信服。失人心是原因,但必须追问为什么失人心,我们会发现那是因为项羽有勇无谋、气量狭窄、残暴多疑,最后落得众叛亲离、乌江自刎,因此可以说是项羽的性格决定了其失败的命运。但还不够,我们还要进一步探讨项羽这种性格是怎么养成的,才能解释其种种行为的心理动机。在这里有一点是很重要的,即人的优点有时候正是其缺点,项羽在这一点上体现的尤为明显。项羽是不世出的勇将,破釜沉舟、彭城大战等等都是以少胜多经典战例,其在垓下决战之前可谓是百战百胜。这是项羽的优势,但也形成了其难以跳出的窠臼。用现在的话说,那就是形成了路径依赖。这就造成项羽迷信战争和暴力,对合纵、连横等等政治手段和政治谋略不以为意,只会来硬的,不会来软的。岂不知,战争只是政治的延续,迷信战争忽略政治,项羽失败的命运不可避免

  三是如何评价项羽。历史上都把项羽作为一个悲情英雄来颂扬,而看不起务实投机、鲜廉寡耻的刘邦。加上“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这首诗有南宋偏安江南的特殊历史背景)这首诗,更是起了推波助澜作用。但在我看来,传统中国这种只会道德评价而不作理性分析的思维方式真的是害人不浅,而且还延续至今、贻害无穷。理性分析,项羽好战、残暴,是破坏性力量;而刘邦务实、重利,是建设性力量。历史选择刘邦抛弃项羽,是历史必然,也是社会之福。

  四是历史总是有着惊人的轮回巧合。先是秦灭楚,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一语成谶。项羽坑秦军、烧秦宫、杀秦王,灭掉秦王朝。但项羽在乌江面对的却是旧秦军的围攻,自刎后尸首被五位旧秦军斩分。这真让人慨叹“冤冤相报何时了,得饶人处且饶人”。

  《楚亡》读后感(三):英雄辈出的岁月

  前段时间读了李开元所著的《秦谜》,叹为观止,能将我们事实上知之甚少的历史发掘出我们所不知道的新维度。非常有感触,所以看了这本《楚亡》。 楚汉相争,大约是我们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段历史了。拜司马迁《史记》的生花妙笔,留给我们了无数典故和成语。胯下之辱、国士无双、鸿门宴、项庄舞剑、萧何月下追韩信、多多益善、解衣推食、借箸代筹、独当一面背水一战、分一杯羹、约法三章、暗度陈仓、四面楚歌霸王别姬、拔帜易帜、破釜沉舟、十面埋伏、捷足先登、一饭千金、作壁上观、秋毫无犯、以一当十、取而代之、判若鸿沟、孺子可教、妇人之仁、兔死狗烹、功高震主、逐鹿中原等等数不胜数。简直撑起了半本成语词典。所以只要受过最基础的教育,就大致知道那段历史。鸿门宴上项羽如何放跑了刘邦,又如何自刎于乌江。而这段历史想要发掘出新的维度来,第一缺乏史料,现有的史记被挖掘了千年了,早就被榨干了。第二无法被认可,你要说司马迁写的不对,谁也不信你。 但这本书还是给我们了一些惊喜。首先是考究地理位置。垓下之战究竟在哪里?起码我是不知道的。以及“明出子午,暗度陈仓”到底是怎样的路线,实际的军事意义又是如何,在这本书里有详细的解释。作者作为一位重视实地考察的历史学家,他的很多这种考察都让我们更深刻理解史实。 其次,对重要人物的性格分析,让我们更好的理解历史。项羽临死还大叫“天要亡我”,就像崇祯皇帝临死还说“诸臣误朕”,认为“文臣个个可杀”。他们致死都没有反省到自身性格特点和结局关系。貌似他们是对的,其实谬误千里,只有有远见的人站在历史的高度上才能带我们拨开迷雾,看清事实。包括韩信,曾经有机会三分天下,造成鼎足之势的。也是因为对恩情的顾虑,丧失了机会,使得最后落得被诛三族的下场。他不知道把命运交给别人掌握永远不及自己把控来的稳妥。(当然,如果韩信当时真的自立为王,以他的性格,三分天下之后又将如何,也很难说。刘邦项羽韩信都没有必赢的把握,也都有明显的缺陷。时事又会造就出怎样的英雄,真是让我们神往啊!) 最重要的是,对历史走向的分析,是很重要的。我们时常把秦始皇统一六国和楚汉相争看做是不相干的两段历史,却忘记了刘邦比秦始皇只小三岁,事实上整段故事在历史的大趋势上看几乎是完整不间断的。秦兵的骁勇善战在当时是经历了检验的。谁得秦兵,谁就有很大的优势。项羽丧失了这种优势还不自知。而刘邦拥有的这一优势在以前是我们没有考虑到的。 历史永远是那么迷人,历史是个羞涩的姑娘,需要我们掀开她的薄纱。李开元先生带我们一起看了这样一段历史。这历史深深的迷住了我。

  《楚亡》读后感(四):筑起汉帝国的小人物们

  楚汉相争,最精彩的当然还是看大人物们的演出。本纪、世家、列传,史记就是一部为大人物写就的传记。然而现在看来,如果不是众多小人物的登场,历史的走向还真是不好说。

  甘公,观天象而说张耳,使张耳在弃国逃亡后选择投奔了刘邦。

  张负,户牖富人,看中陈平相貌把孙女许配给了他,陈平由此崭露头角

  缯贺,汉军连敖,彭城之战中拦截楚军骑兵,刘邦得以逃命。

  随何,汉谒者,彭城之战后出使九江国,策反英布叛楚归汉,楚国多面受敌。

  袁生,汉谋士,荥阳拉锯期间说刘邦出武关,解荥阳之围。

  郑忠,汉郎中,说刘邦开展持久战游击战,楚军后方不稳。

  侯公,说项羽,还刘公吕后,休战议和。

  吕马童、王翳、杨喜、杨武、吕胜,旧秦军骑将,乌江边杀项羽,杨喜封侯,五代孙杨敞为司马迁女婿,口述垓下、乌江之战。

  陈铎,阴陵农夫。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

  小人物们生平不可考,星散于大人物们的本纪世家列传之间,有的甚至只匆匆登场一次就又杳无踪迹,无立德立功立言之烦忧,潇洒磊落当如是。

  《楚亡》读后感(五):楚亡——实在是不太高明

  豆瓣第一篇书评,实在是因为有点闲。《楚亡》看完了,另外两本还没看。单单从书中文字看,赞同@王韧勉所说,实在是“不太高明”。

  说这话,心里还是有点虚的。毕竟自己也没接受过学术训练,随意臧否一本书、一个历史学者,就很有眼拙的可能,或是逾界的危险

  我对李开元的印象主要停留在2000年的那本书,《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军功受益阶层研究》。平心而论水平还是可以的——至少对于2000年而言,绝对不差。十五年过去了,再没怎么听闻过,仿佛惊鸿一瞥,就销声匿迹了。十五年后看,实在未见有什么进步。可取之处还是一样,善于运用理论,创建思路,抽象理论与史论的结合不显滞涩。但从这一点看,很有“历史解释”的能力。只不过这样的范式,在今天已经不能算作高明。问题也是一样,空有提出论断的能力,没有阐释论断的水平。和他的“有限皇权”、“军功阶层”一样,乍一听倒是蛮合直观,但也仅此而已。至于把“失人心者失天下”作为结尾,已经下降到了和千百年来的说书人一样的水平。

  “从终极的意义而言,一切历史都是推想”,论断中透着危险的气息,和“中华帝国二千年之王朝循环...经济社会和市民社会之迟迟难以确立,都不能不追及于马上得天下”一样,宏大的命题不能论证,四处透风。“王朝创制的方式与其创新变革有多大关系?”“光荣革命式的和平更迭就一定优于此吗?”“马上得天下(如唐)的正面作用又该如何衡量?”学术与科普的区别,至少在于接受这样的论断之前,要对这些问题有个初步的回答。

  话说回来,在撰写本书时,作者也许本意便不在学术著作。以这样的标准加以期待,又有何意义呢?

  如果是这样,那还真让人遗憾呀。

  《楚亡》读后感(六):Notes

  对本书无特殊评价。但对这段历史一点个人看法,读后笔记一二。

  一直觉得春秋战国乃中华历史中最绚烂之一笔。在这个时代里,个体的谋略英勇被最完整的体现。一人一谋即可挽狂澜于即倒,决胜败于未战。

  一、韩信

  总觉历史中的韩信,是个矛盾的人物。

  忍胯下之辱,可见其断事以利害。

  提出出汉中、开辟北方战场两大决定性战略,可见其应颇具谋略。

  善用间,可见其应颇明庙堂之幽深,情报工作之重要。

  可断事以利害之人,如何能以恩情回绝项羽自立之建议;

  长于谋略之人,如何会因眼前之利而无长远之算计,要挟战败之刘邦以获齐王,垓下战前先待封赏而后参战?

  善于情报用间之人,治军必然严谨,怎能两次轻易容刘邦解除其兵权?

  不解,叹息。

  二、项羽

  最近很同意一个说法“不能以战术上的勤奋掩饰战略上的懒惰”。不展开了,可为反例时时自省。

  三、项伯

  项伯未必是一个见财眼看图眼前小利之人物。

  项氏家族之利益和项羽之利益本就可能未必完全是一体。项羽败亡后项氏家族亦被厚待,可见两头下注的好处。

  这可能就是古代世家的生存之道:家族实利和长久生存是行事准则,国家和家族个体的命运可以舍弃。

  《楚亡》读后感(七):人杰,鬼雄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轲刺秦,凛然凄婉! 士为知己者死。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垓下之围,豪情悲壮! 大势已去,霸业不就。 失民心者失天下,得民心者的天下。 民心到底是什么,孔子说民心就好比那水,能载舟亦可覆舟,形象而又贴切。昨日上班,戴在手上的手串突然绳段,一颗颗珠子蹦哒蹦哒地洒落一地,我不由得一愣,原来绳子被珠子磨损掉了。民心犹如手串之绳,手串好比君国,有绳子的存在成就了手串,如此而已。项羽,抱得美人成就不了霸业。

  我不由得想。

  刘邦抓了虞姬,就像项羽抓了刘邦一家老小一样,以此来要挟项羽。项羽顿时火冒三丈,怒发冲冠,不失一切代价亲自带领楚军骁勇之精锐骑兵,出其不意直捣刘邦中军大帐,顿时汉军大营火光冲天,惊吼四起,刀光剑影,刘邦只得落荒而逃……

  项羽寻得虞姬时,只见虞姬躺在暗红的血泊当中,尸身已经逐渐冰冷。原来虞姬听说项王要来强攻刘邦大营,为了不拖项王,免去其后顾之忧,已自刎而亡。唯有留下其一缕青丝,当做剑穗常伴身旁……如此凄婉而悲壮又会流传怎样一段佳话呢?

  女为悦己者亡。

  然而,历史永远没有假设。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楚亡》读后感(八):从旧人吕马童说起

  读完《楚亡:从项羽到韩信》,对于李开元先生通过重走历史故地,根据有限史料重新构建历史的能力充满了佩服。对于项羽不可思议的失败,尽在一句“旧人吕马童”中道尽,吕马童何许人也?除了在垓下之战留名和前秦军的身份,他在历史中无其他记录可寻,但是从一句旧人中,可以依稀窥见秦楚两国交好的情形,依稀窥见项家和秦国的亲密关系。

  但是,为何良好的高层联姻未能让项羽争取到秦国上下的支持,反而是刘邦把关中变成了稳固的大本营?为何分到项羽尸首的五名骑兵全部是前秦军战士?其实,只是因为项羽在最声望和实力鼎盛的时刻,巨鹿之战后,选择可坑杀二十万秦军,打开了潘多拉魔盒,自此以后,项羽便被这奇怪的宿命慢慢推向失败的深渊。

  项羽二十四岁随同叔父项梁起兵会稽,成为楚军副将。二十七岁在巨鹿全歼秦军主力,主宰天下自封西楚霸王。二十八岁以三万精兵击溃五十六万刘邦联军,达到军事生涯的顶峰。三十一岁垓下战败,亡走乌江自杀身亡。他那短暂的一生,宛如流星划过长空,辉煌炫目,转瞬即逝。

  司马迁总结项羽的一生说,秦末群雄并起,争夺天下的豪杰不可胜数。项羽没有尺寸的封土领地,乘势崛起于里巷民间,不过三年时间,统领六国联军灭亡秦朝,号令天下分封王侯,被称为“霸王”。地位虽然不长久,也是近代以来未曾有过的事情。不过,项羽背弃关中回到楚国,放逐义帝自立为王,当各国纷纷仿效而背叛他时,他却怨恨不解,不也是自困自恼吗?以功高自傲,行事逞一己的私见而不师法古人,一意以武力经营天下,自称霸王之业。不过五年时间,国破家亡,身死东城,至死不觉悟、不反省、不自责,大错啊!他宣称“这是天要亡我,而不是用兵的罪过”,岂不荒谬!

  在司马迁的总结中,明确地指出了项羽之所以失败的四个原因。一、背弃关中回到楚国,是说项羽不继承秦国西都关中,而是自王梁楚东都彭城,犯了战略地理的错误。二、放逐义帝自立为王,是说项羽不能妥善对待旧主楚怀王,引发以下克上的政治风潮,犯了政治伦理错乱的错误。三、以功高劳厚自傲,行事逞一己的私见而不师法古人,是说项羽犯了固执己见、不向历史学习的错误。四、一意以武力经营天下,自称霸王之业,是说项羽犯了迷信武力而忽视政治的错误。

  司马迁的总结,写于项羽败亡百年以后,是历史学家整理文献、回顾往事的结论。在项羽败亡五年以前,伟大的军事家韩信曾经精辟地分析过项羽的为人行事,预测项羽将会由强转弱,最终败亡。韩信的分析和预测,见于他出任汉军大将前向刘邦呈述的灭楚战略方策——“汉中对”。在“汉中对”中,韩信陈述项羽必败的原因说:“项羽虽然称霸天下臣服诸侯,却不据有关中而定都彭城,这是他的第一个失误(战略地理);项羽背弃怀王之约,以自己的好恶裂土封王,诸侯心中不服,这是他的第二个失误(分配不公);项王将旧主怀王驱逐到江南,新封诸侯纷纷效仿,也都驱逐旧主,抢占肥美的土地,这是他的第三个失误(政治伦理错乱);项王所到之处,没有不摧残破灭的,百姓都怨恨,人民不亲附,只不过迫于威势,勉强服从而已,这是他的第四个失误(迷信武力)。

  对照韩信和司马迁对项羽败亡原因的分析,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两人的看法是完全一致的。

  司马迁是历史学家,他从前后贯通的历史视野,补充了项羽固执己见和不向历史学习的错误,在《史记》的其他篇章中,他曾经多次批评项羽不采纳范增的意见和不学习周秦成功的经验,进一步做了具体的说明[3]。韩信是历史的当事人,“汉中对”是韩信当面呈述给刘邦的灭楚方略,其中强调项羽背弃怀王之约分配不公的过失,是直接针对刘邦被分封到巴蜀汉中而言的,是站在刘邦的立场强调反楚的法理依据,未必是项羽的败因。如果从总结历史教训的角度上看,鸿门宴没有诛杀刘邦,大分封没有对刘邦采取更为严厉的防范措施,比如将刘邦分封到巴蜀而不追加汉中,才是项羽败于刘邦的原因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司马迁在总结了导致项羽败亡的四大原因后说:在不过五年时间内,项羽国破家亡,身死东城,至死不觉悟、不反省、不自责,还宣称“这是天要亡我,而不是用兵的罪过”,岂不荒谬!他通过批评项羽的谬误,引出了天意的话题,委婉指出并非是天要亡你,而是另有原因。韩信则简洁明确,他在指出导致项羽败亡的四大原因后说:“从整体上来看,项王名义上是天下的霸主,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天下的人心,所以,他的优势容易转化为劣势。”他睿智地阐述了自己的见解:失人心者失天下,人心的向背是命运转化的决定性条件。

  韩信上“汉中对”时,楚汉战争尚未爆发,项羽携分封天下的威势,手握重兵,坐镇彭城,君临天下,正处在西楚霸王的极盛峰巅。在这个时候,韩信为什么会说项羽已经失去了天下的人心呢?这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实有所指,指的是项羽新安坑杀二十万秦军降卒,首先失去了秦国人心的事情。他在“汉中对”的后半段中明确指出:“二十万将士,在新安被项王使诈坑杀,唯有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人脱逃,秦人怨恨这三个人,痛入骨髓。如今,项王以威势封三人为王,得不到秦人的拥护和爱戴”,换来的是秦人的背离和仇恨。

  《秦崩》中写道:

  新安坑杀降卒,使项羽失去了秦国,断绝了项羽入关以后在关中立足的可能。新安坑杀降卒,埋下秦国人民仇恨项羽的种子,使秦国军民从此敌对项羽。二十万秦军被坑杂于新安地下,数百万敌对军民被人为地制造出来。在尔后的楚汉战争中,秦国军民死心塌地跟随刘邦与项羽血战死斗,关中成为刘邦稳固的根据地,秦人秦军成为汉军的主力部队,归附刘邦的秦军将士们最后追击项羽至乌江岸边,将项羽分尸斩首,种种曲折历史的根源,都可以追溯到这里。可以说,新安坑杀秦军降卒,是项羽一生中最大的政治失误,是项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失败的起点。

  决定性的错误往往是后续一系列错误的开端。新安坑杀秦军降卒,使项羽无法在关中生根立足,不得不放弃秦国,回到彭城建立西楚。回到彭城的项羽,不得不驱逐已经定都彭城的楚怀王,由此而失去了拥戴怀王的楚国旧臣的人心,促成陈婴和吕青等人后来纷纷离去,也埋下了与范增决裂的种子。项羽在彭城,远离三秦蜀汉,为了弥补地理上的不利,他吞并魏国,将魏豹分封到河东,又将韩王韩成杀害,有意吞并韩国,由此失去韩魏两国的人心,不但促成魏豹背楚,彭越生乱,也促使张良与韩王信死心塌地跟随刘邦,又为自己制造了新的敌人……

  项羽国破身亡的命运,决定于垓下之战。垓下之战,楚国众叛亲离,几乎丧失了所有的盟国,不得不孤军与诸国联军奋战。垓下之战,指挥联军击败项羽,决定项羽败亡命运的人,正是预言项羽必败的韩信。伟大的韩信,他自己就是从项羽身边离开的人,而且是造成项羽命运转变的关键性人物,他认为项羽必败,“失人心者失天下”,不但来自于他的睿智,也来自他亲身的体验,可谓是历史的至理名言。

  《楚亡》读后感(九):秦崩未崩,楚亡真亡

  炎日酷暑,偶翻两书,《秦崩》与《楚亡》,作者李开元。 始读《秦崩》一书,无甚刺激,没有什么新意或者包袱,虽是通俗历史读物,但略高于坊间之普通之历史读物,否则也必不入三联书店之法眼。 于我来说,其可取之处,不过以下一两点: 其一,较之我们通常的历史印记,一般认为秦始皇、刘邦彼此似乎是隔了一个朝代的遥远人物,但在《秦崩》序言里,作者说刘邦比秦始皇只小三岁,秦始皇之生卒为公元前259至前210年,刘邦之生卒为公元前256至前195年,他们在同一片历史天空下生活了四十七年,如此明显之史实,却历来被我们所忽略了; 其二,作者创设了一个“后战国时代”名词,大意是秦末之乱,群雄并起,合纵连横,纷争并立再现,诸子游说复起,大有战国末年之景象。 当然,还有赵高并非太监、陈胜或为贵族后裔、秦帝国四路军马的配置、秦末河南陈留县的重要性等。 话说秦始皇死后,在赵高主导下联合李斯、秦二世发动政变。又由于“天下苦秦久矣”,遂有大泽乡陈胜吴广起义,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呼声,于是天下大乱,各地云集响应诛暴秦,尤其以六国后裔最为积极。 结果是,刘邦率先进入关中招来项羽的不满,待惊心动魄的鸿门宴后,项羽分封大小王,将刘邦分在巴蜀、汉中之地予以钳制,并自立为西楚霸王。秦末乱局貌似暂时定下来了,此为“秦崩”之大概经过。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图1) 待又读到《楚亡》一书之第一章大将韩信之“国士无双”、“萧何截贤追韩信”、“汉中对”等节,尤其是在“汉中对”一节中提及到韩信“申军法”,就是刘邦采纳韩信建议按照秦军的规章制度对汉军作大规模的整编和训练,即汉军军制改革,此时作者着重说道: “这个改制的问题,关系到汉王国立国根基的确立。从以后的历史来看,汉王国建立以后,废除了楚制,采用了秦制,确立了全面继承旧秦国的国土、人民和制度的秦本位国策,这个重大的决策,是刘邦能够战胜项羽的根本原因和制度保证。而韩信呢,他是从军制改革的角度,最先提出并推行秦本位政策的人。 可以说,由韩信申军法开始的军制改革,不但将刘邦军整训为一支制度最为先进,战斗力极强的新型军队,而且为秦人秦军的加入提供了制度的保证和文化的归属。刘邦军后来反攻三秦的顺利,楚汉战争中秦人死心塌地追随刘邦与项羽殊死决战的原因,都可以在这里找到依据。可以说韩信申军法,既是汉军走向胜利的开始,也是汉承秦制这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开始。” 严阵以待的秦军方阵(图2) 韩信初见刘邦的“汉中对”(可比诸葛亮之“隆中对”,隆中对造就三国鼎力之局面),其精彩绝伦可见《史记·淮阴侯第三十二》之记载: "信拜礼毕,上坐。王曰:“丞相数言将军,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信谢,因问王曰:“今东乡争权天下,岂非项王邪?”汉王曰:“然。”曰:“大王自料勇悍仁彊孰与项王?”汉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 信再拜贺曰:“惟信亦为大王不如也。然臣尝事之,请言项王之为人也。项王喑恶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而都彭城。有背义帝之约,而以亲爱王,诸侯不平。诸侯之见项王迁逐义帝置江南,亦皆归逐其主而自王善地。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疆耳。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故曰其疆易弱。 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所不散!且三秦王为秦将,将秦子弟数岁矣,所杀亡不可胜计,又欺其众降诸侯,至新安,项王诈坑秦降卒二十馀万,唯独邯、欣、翳得脱,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今楚疆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爱也。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耳,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关中民咸知之。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恨者。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 于是汉王大喜,自以为得信晚。" 萧何称赞韩信为国士无双(图3) 正是从这里我得出了一点启示。一般我们总是习惯按照朝纲兴替的天命观将秦和汉连在一起看,但很少考虑秦末乱局中短暂的“楚时代”。我们看,除了陈胜吴广起义口呼“张楚”,刘邦、项梁、彭越、英布、张耳等众都是高举“楚国”旗帜,而且也曾确为楚国之民,也正是在“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样的名分感召下,天下痛秦之人才聚到一起来诛暴秦的。 同样,在“诛暴秦”的目标上,我们也常常将它知会成新一轮朝纲兴替,看成是由秦向汉的转换。其实不然,“诛暴秦”的目标是为了恢复原来列国并立的秩序,项羽搞大小王分封正是响应这一目标。其实在刘邦进入秦都咸阳之前,也即“秦崩”之前,就已经出现了六国复国运动,魏、齐、赵、楚、韩、燕先后重新成立。当然,这些重新成立的六国没法和秦统一之前的六国相比。 西楚霸王项羽分封诸侯形势图(图4) 至此,通过作者对“汉中对”和韩信“申军法”的粗略介绍,我又接着回想了作者在《秦崩》一书中所提的“后战国时代”,大概忽然弄明白了一件事:秦崩未崩,楚亡真亡。 这话是如何说?其中缘由且试一一道来。正是当刘邦郁郁寡欢憋屈在巴蜀、汉中时,萧何上演了一幕追韩信的剧目,将韩信引荐给刘邦,从而有了“汉中对”,从而有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奇策,还定关中,夺得三秦之地,突破了项羽的封锁。 在彭城之战中,项羽亲率三万精锐之师击溃刘邦六十万汉军——而也是项羽个人武装斗争史的顶峰,遗憾的是沽名霸王没有“宜将剩勇追穷寇”。于是刘邦跑路逃回关汉之地,楚汉进入短暂的相持阶段,一直到垓下之战,项羽自刎乌江,天下尽归于汉。 明出子午,暗度陈仓(图5) 在汉中、关中之地,刘邦集团可没闲着,在萧何的导演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建制的政权建设。这时再来回味刚才作者那一番汉军改行秦军制的话,不难推测的是,刘邦集团正是在秦国故土一步步地模仿、因袭了秦制。 至此,我们可以说:刘邦这群进入汉中、关中的楚人实际上已经被“秦化”了,所谓“汉人”(刘邦集团)大概就是楚人“秦化”后的结果。我们不妨将其概括为“汉人由楚人秦化而成。” 在史学中有个“周秦之变”,也就是一次社会转型。按过去教科书上的说法是“从奴隶社会演变为封建社会”,不过这纯是胡说八道!真正的“周秦之变”是由周之分邦封建制变为秦之君主专制制(或曰中央集权制、皇权专制制、帝制等),即周制一变而为秦制。 这一变之影响着实不小,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故有泱泱刘杨李赵朱蒙满等之家天下之史,故有“两千年政治,秦政也”“百代皆行秦政制”之论定!如此来看,周亡(列国时代结束),即封建亡,即公天下亡;秦兴(秦王扫六合),即专制兴,即家天下兴。 秦末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至前202年),实为“周秦之变”之关键,而关键之关键则是韩信与刘邦“汉中对”决策,以及与此同时进行的刘邦集团的秦化!此外,须注意的是,楚汉之争的参战方可不单单是项羽、刘邦为主导的两个集团,还包括了新六国和其他大小势力。 这里,如果我们将楚、汉分别比拟为周、秦的话,那么楚汉之争,不过是复演了秦并六国的过程,汉吞楚正应了秦并周,即楚汉之争实为周秦之争,汉胜实为秦胜,楚亡实为周亡!这就是我想说的“秦崩未崩,楚亡真亡”,所谓汉承秦制。是以,楚人以反秦始,竟以继秦终! 谭嗣同“两千年政治,秦政也”(图6) 在秦乱汉立这段时间,从陈胜吴广起义算起(公元前209年)一直到刘邦称帝建立汉朝(公元前202年),如果将这八年时间命名为“楚时代”的话,这绝仅不是一次王朝更迭,更是整个制度的大转型! 不过,这一大转型,直到汉武帝时代才基本坐实。汉初还多少保留了一些“周制”,比如郡国并行制,但到了汉武帝时期,不单有削权推恩强化皇权等事,更是从意识形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高度将君主专制制(中央集权配合地方官僚制的家天下统治模式)予以巩固下来,即大一统。后世王朝不过是进一步强化了这套统治模式。 在此,不知道可不可以这么说:民主共和制,约为封建制之演进,而党国极权制,约为君主专制之演进?果如其然,那么中国两千多年的专制历史,真应了区域经经济学上一名词“路径依赖”,也就是说一旦做出某一选择(无论是“好”还是“坏”)就可能对其产生依赖,就好比走上一条不归之路,惯性的力量使这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化,并且轻易走不出去。也难怪中国走向共和的路途如此艰难,总是错过历史的机遇! 如果说周秦之变为华夏第一大变,那么自鸦片战争以迄今,史学界将之称为第二次大变,即社会转型云云。然处此之间,我等芸芸苍生,又当何以适之哉? 行吾,2016年8月

  《楚亡》读后感(十):《楚亡》▏项羽为何会失败?

  《楚亡》▏项羽为何会失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楚亡的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