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1-05 21:5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经典读后感10篇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是一本由[美] 塞缪尔·亨廷顿著作,新华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43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读后感(一):推动思想转右边缘患者的最后一根稻草

  比起书评,更像笔记。

  我看的是新华出版社1998年出的那版。

  这本贯穿始终的主题其实跟亨廷顿他老人家后来2004年的那本《我们是谁》是一致的,就是没有“敌人”,就没有“我们”。这对于最近思想转右、执念于identity这件事的我来说,再合拍不过了。

  敌人是必不可少的。冲突是必然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斗争。啊这个世界怎么会好(。

  他关于“未来的冲突是文明之间的冲突”这点我也是很赞同。不同文明之间能真正相互理解吗?不能,一点也不能。(一个越来越悲观的我)其中他把文明界定为几大方面哲学假定,基本价值社会关系,习俗以及全面生活观。觉得总结得可以。不过说到底,文明的冲突就能取代阶级之间的冲突了吗,我对此还有点存疑。阶级地位高的人其实可以跨文明找到共同语言和共同利益,然而对于低社会-经济地位的人来说,文明的鸿沟更难跨越一些。精英的舞台在全球,而普通民众的利益在身边在眼前。

  亨廷顿多次提到西方世界与其他世界的分别,而且多次指出,甚至是大开嘲讽西方中心论的愚昧。比如这句“非西方国家除了他们都是非西方以外还有什么共同点吗?”“西方赢得世界不是通过其思想、价值或宗教的优越——其他文明中几乎没有多少人皈依它们,而是通过有组织的暴力方面的优势。西方人常忘记这一事实,而非西方人却从未忘记”“只有幼稚妄自尊大才会导致西方人假设非西方人通过获得西方商品而变得‘西方化’。”好喜欢哈哈哈哈……书里多次指出非西方世界对于惯常的西方中心论已经开始反弹,西方的扩张终结了,而对西方的反抗开始了。这反抗中的中流砥柱,当然就是“亚洲的自我肯定”。他说“财富也是道德文化优越性的证明”,实在是大实话。中国的崛起不是让写世界通史的那位出新版的时候修改了对汉字的偏见吗?不过“亚洲普世主义”,我就觉得有点操之过急了哈哈哈。他还提出亚洲人的西方学,是“用西方的东方学曾用来描绘东方时所持的同样的否定态度来描绘西方”,哈哈哈这反弹,再熟悉不过了,比如国内官方宣传中“普世价值”之变味什么的……西方普世价值这个东西,无论从实践上还是道理上都已经遭到越来越多的质疑。亨廷顿总结其遇到的三个问题:它是错误的,不道德的,以及危险的。而且更一针见血地指出,普世主义的必然逻辑结果是帝国主义。不过我其实觉得,现今人类的觉悟下,强者的文化=普世文化,进而蜕变为帝国主义,是无法避免的,不只是西方人自大而已。他说亚洲的时候不是顺理成章就想象了“亚洲普世主义”吗?中国现在不是被称作新帝国主义了吗?不过,新的东方帝国崛起来对抗一下旧的西方帝国,达成某种平衡,总好过一头独大就是了。

  至于西方与现代化,这个矛盾也是很有意思。首先就是西方文明除去“现代文明”还有什么?毕竟在现代以前,西方就已经是西方了。亨廷顿总结有:古典遗产(希腊哲学和理性主义、罗马法、拉丁语和基督教),天主教和新教(“西方唯一最重要的特征”),欧洲语言,政教分离,法制,社会多元主义,代议机构,个人主义。然而我……越看越觉得这还是陷入了西方=现代的思想陷阱啊。或者说,在西方确确实实引导了现代化的这条世界时间线上,已经很难区分法制、代议、个人主义等等,到底是现代化的关键原因还是顺便带来的赠品了。

  另外就是关于非西方国家的现代化问题。对于这些地方来说,要现代化是不是必须首先西方化,真是一个切肤之痛的议题。看看中国近代史就十足明了,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中体西用”再到“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每一种主张都是本着救国救民的热忱提出来的。以为我们很想西方化啊。就连日本的全盘西化,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啊。唉,每到这种议题,就觉得西方学者再怎么站在非西方国家的立场上思考,终究是象牙塔里的马后炮指手画脚

  他作文明划分,提出当代主要文明包括中华(Sinic)文明,日本文明,印度(Hindu)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拉丁美洲文明,和非洲文明。然后非洲文明后面还加个括号“可能存在的”……替非洲兄弟鞠一把热泪。中国文明也是中国发展了之后才得到西方学者的正视啊,而破落非洲就依然被随便分一分了事,没人愿意多看一眼……

  对中国文明的各种描述我觉得很多都说得挺好。比如引用卢西恩·派伊的说法,“中国是装扮成一个国家的文明”,现在中国的政权“用蓬勃发展的经济提供的行为合法性和中国文化独特性提供的民族主义合法性,来取代马列主义革命的合法性”。不过屡次提到“儒教”一次,就让我觉得,西方学者呀,到底还是受宗教荼毒太深,总觉得每个文明都要有些宗教背景,非要把儒家归于宗教不可。还据此说中国古代并非政教分离……我们可是一千五百年前就写出了《神灭论》的国家好吗。亨廷顿写这书的时候,悉尼刚刚获得2000年奥运举办权,而中国败北,他便说了很多“反对北京的投票很明显是以文明划分的”“真正的原因是政治”之类的基于冷战遗毒的判断。然而……八年之后北京就申奥成功了。实打实的崛起战胜了意识形态偏见,耶。

  另外越看其他文明,越觉得日本真是个特例。亨廷顿说,日本是一个最重要的孤独国家。没有其他任何国家跟日本有相同的文化,日本文化亦不包含任何可输出的宗教或意识形态。小小一个地方,小小一条中华文明分出去的日本文明,竟然能发展到如此又孤独又强大的地位,在世界舞台上占重要的一席之地,真是不得不赞叹的世界大bug。

  ……就觉得日本人根深蒂固的“外国人是不可能理解我们的”是对的。

  至于俄国,亨廷顿说“俄国几个世纪以来就是一个无所适从的国家”,这句也太精辟了哈哈哈。还说共产主义使苏联把自己同西方区分开来的同时,也加深了与西方的联系。毕竟,共产主义也是从西方来的嘛。这矛盾真是有意思。无所适从着无所适从着,“西方-斯拉夫主义的两重性”就成了俄罗斯民族特征中一个不可分割的特点了。

  至于伊斯兰文明的那些章节,其实没怎么仔细看。但关于伊斯兰与西方的冲突,亨廷顿说得倒像预言一样对。“西方面临的根本问题不是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而是一个不同的文明,伊斯兰。”“伊斯兰面临的问题不是美国中央情报局和国防部,而是一个不同的文明,西方。”哎呀,这两家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西方街头的拥抱难民主题游行除了告诉世界自己有多么幼稚以外没有半点用。

  说到这就得对天真的“文化多元主义”开一下群嘲。亨廷顿那句话说的太精辟又太好笑了,“一个多文明的美国将不再是美利坚合众国,而是联合国”……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联合国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好了我对全球化的悲观立场进一步加深。

  说到文明冲突,语言怎么能不占一席讨论之地。这书里关于语言的论断有一点我是觉得蛮有意思的,就是本土语言和世界语言(英语)的对立统一。他说,前殖民地走向独立时,宣扬本土语言是民族主义精英区别于西方殖民者、取得自我认同的一种方式;然而独立后这些精英又需要区别于本国普通民众,于是又需要掌握熟练的西方语言了。引用的1948年印度教委的一句话很精辟,“使用英语把人民分裂成两个民族:少数统治者和多数被统治者。”嘛……双语的国度,又是阶级分化严重的国度,这种现象应该会很明显。

  不过他说,使用某种语言并不使人本身文明属性改变,我是不大同意的。一个日本人使用英语的时候难道没有变得比说日语时更盎格鲁化吗?肯定会把。日语的弯弯绕,英语的直接,实在大不一样了。为什么外企要让人都用英文名啊,不就是防止中文里X总X处长的称呼导致官僚主义嘛。语言是会影响人的心理想法的。尽管英语作为世界语言已经“去民族化”,然而使用英语的时候,或多或少,人确实,由内至外,“欧美化”了那么一点点。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读后感(二):文明承重几何? ——萨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二刷小感

  1、作者其人与写作背景

  萨缪尔-亨廷顿(Samuel P Huntington,1927-2008),美国政治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卡特政府时期曾为国家安全委员会工作,智囊是也。

  1996年,《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一书问世。其时恰逢苏联解体5年,后冷战时代,世界多极化趋势愈发明晰,新的秩序和权力格局正在重塑当中。因此,可以说该书体现了亨氏对世界形势在当时以及未来走向的看法

  2、文明冲突论是怎么回事?

  简单而言,亨氏在书中要表达的是:文明的冲突和互动将成为新的国际格局下的主要生态。他将全球各国划分为7大文明阵营,分别是西方文明、儒家文明(中日韩新等东亚新兴工业国)、伊斯兰文明、东正教文明(前苏联集团)、拉美文明和非洲文明。在这些文明交往中,各家的核心领导国将起决定作用

  他认为,文明冲突的一个特点是出现“断层线战争”,即在各大文明的交界处是冲突的主要爆发点。

  3、当亨氏预言遇上历史实践

  那么亨氏当真成了预言帝吗?从历史发展来看,不得不说他的分析有一定道理。尤其是在911之后,美国及其身后的北约集团大步介入中东局势,一时炮火纷飞枪林弹雨十余年不绝,至今依然满目疮痍烂局难收;还有西方国家与伊朗马拉松般久而未决的核谈判。此外,伊斯兰极端势力如IS的崛起更是将局势越搅越乱,西方多国至今对其打击还是缺乏效果

  但另一面,他的理论的缺陷也不容忽视。文明冲突论的前提是“文明”取代了自文艺复兴以来的“民族国家”,成为国际社会的行动主体。那么这个前提成立吗?怕是未必。虽然同样或者类似的文化能够跨越国境线,在不同国籍的人们之间产生一些共同的认同,但至少当前以及可预期的未来里,这都难以盖过之前的民族国家认同,即便是在相似的文明国家之间也不行

  一方面,历史遗留问题至今仍是许多国家矛盾和冲突的根源(如中日);另一方面,处于现实的考虑,各国的民族国家利益依然是驱动国家行动的最大动力,即便是存在巨大的文化冲突,也可以因为共同的利益走到一起来,哪怕隔着太平洋(如美国和台湾地区)。故,亨氏理论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

  4、应该如何看待其人其著?

  放马后炮总是容易的。作为后来者加上有足够的历史事实依据,怎么评价都不是很困难事情。不过,回到其人其书本身来看,还是不由心生敬意。虽然文明眼下还难以取代民族国家,但文明冲突的特点确实已经成为了当前国际关系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亨氏在书中还提到各文明核心国家该如何避免文明冲突的种种办法,篇幅所限不一一列举了。

  无论他的分析被后来的事实怎样“打脸”,都不能抹杀这本著作的重要性。它重要不是因为它有多正确,而是因为它抛出了一个框架,在这个框架下引出了更多的关注和讨论,不管是支持还是反驳,都极大上丰富了后冷战时期国际关系的研究成果。

  所有的理论和分析都在出台的那一刻开始折旧,和拆封一部新入手的6plus是一样的,因为这些东西的分析基础和依据都是历史,差别只是折旧速度的快慢而已。从来就没有永远正确的理论,正确性或真理性不一定、也不应该是评价其价值的首要标准

  再说一说亨氏其人。作为前政府智囊,以及一个保守主义者(不是放空炮,下文会拿证据),亨氏的著作绝不是纯粹的学术讨论那么简单。该书的最后部分讨论了西方文明该怎么办的问题,其实就是在说,总统先生,你应该XXXXX。对儒家文明和伊斯兰文明的分析或许还有这样一层意思:这俩都是劲敌,不能让之走到一起。当然了,从现在来看,亨氏显然是多虑了。我朝指不定那天就参与到打击IS当中了,至少是间接的,张春贤书记今天上午还说了,有人跨境参加IS。

  5、一点相关

  以一个延伸来结尾吧。1988年,有一个日裔美国学者写了一篇文章,谈“历史的终结”。之后的三年,东欧剧变,社会主义集团分崩离析,引世人惊呼,作者弗兰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恰为亨廷顿的弟子。

  2004年(还是05年?忘了),亨廷顿又写了一本书,叫《我们是谁?:美国国家认同的挑战》(Who Are We? : The Challenges to America's National Identity),谈美国的移民与认同问题。简而言之,他建议要把这些人都“盎格鲁撒克逊化”,以塑造统一的美国认同。该一带有文化霸权的观点让他不得不和福山分道扬镳,有没有再复合就不知道了。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读后感(三):建立在理想条件下的“文明冲突论”

  差不多十年前,作为一个外交学专业的新生,我第一次知道了这本书。接下来的十年时间里,断断续续地翻看着。自己其实对文化相关的观点都非常感兴趣,然而遗憾的是,直到今年,我才终于认真地把这样一本关于认同的著名大书看完。

  在“历史的终结”、国家主义以及“混乱的范式”之后,亨廷顿提出了“文明冲突论”,同时一再强调这种冲突是由文化认同上的分歧造成的。

  如果我们回顾早些年前的科索沃战争和新近的克里米亚公投,文明冲突的影子无处不在。不仅如此,正如亨廷顿所言,“西方赢得世界不是通过其思想、价值或宗教的优越(其他文明中没有多少人皈依它们),而是通过它运用有组织的暴力方面的优势。”于是,宿命般地,我们可以发现即便是模仿西方的现代化而兴起的国家,也在经济军事等“硬”实力崛起后迅速回归对各自文化内核所发生意义的强调。

  然而,个人认为这种文明冲突依然是建立在国家利益的基础上的。比如,波黑战争和科索沃战争中,虽然俄罗斯从政治上支持与其同信仰东正教的塞尔维亚人,但西方支持的却是穆斯林。虽然作者也有解释,认为美国是个例外,而波斯尼亚政府又成功打造了多文化国家和孤立无助的受害者的形象,但这解释依然很难说通。而伊拉克战争更无法用文明的冲突来解释:同属西方文明的法、德等国与英美发生了严重分歧,而同为伊斯兰国家的科威特、沙特却站在了美国一边。尽管伊斯兰势力在法国等欧陆国家的影响越来越大,但至少直到2014年,它们仍然无法产生对单个欧陆国家的绝对的政治影响。所以,我认为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这一新范式在现阶段依然无法取代国家主义。毕竟,其本身仍需要在很多限定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

  不过,“认同”这一视角还是非常有趣的,尤其是从人的角度思考身份问题的时候。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读后感(四):文明为基础的世界图景

  当初看这本书,颇有些惴惴不安,因为同学中有不以为然者,而我自己也缺乏自信力。虽然对本书的一些观点不认同,但整体的文明冲突的想法还是觉得很认可的,这个想法后来在看甘阳的时候得到一点增强,不过这个时候的我自信力比之前强了不少。

  世界从来不是个温情的世界,这个我是认同的,这和人间的感受差不多。试着把不同的人放在一起,就知道某种冲突是必然的,因为差异是必然的。虽然这令人有些不快,但真实这回事向来就没有什么好坏可言。在人们的生存状况和道德状况得到有效地整体改善之前,抱着善良、温情的眼光看世界难免会悲伤的,所以在看待世界的时候,我还是个自然主义者,或者说是道家的那种无情。

  不同的人在一起,尤其是有人强有人弱的时候,相处格外艰难。虽然近代大讲平等,可从来没有强者能够给弱者多少平等,国家之间是竞争共存的关系,往往得不到干脆就用武力方式来取得,因此近代是生产大发展,也是战争最多和最激烈的时代。人们为什么会战争?有时候是自己的武力明显比人强,所以去欺负人,好像欧洲殖民者发动的战争就是这样。有时候是逼得急了,又不愿忍受恶劣的状况,就用武力来改变命运,好像德国、日本就有这种因素。这和一些黑社会的想法也差不多,其实也有自己的合理性。战争这回事在古代并没有像现在这样受到指责、限制,只是近代的战争太厉害,打到后来,大家都发现代价太大,都超出原本的设想的限度,所以就兴起了人类整体至今的最大的和平主义的思潮。

  不过二战过后,欧洲人受害最深,厌战、反战、和平主义的思潮最厉害,而美国因为本土并没有受害,实力强大之后就做了欧美世界的盟主,开始一定程度地主宰世界。因为受害不深,还是胜利者,所以美国人对战争的反省不深,常常举起自己的文化大旗,为自身利益而发动战争。苏联还没完蛋的时候,美国和苏联冷战;苏联完蛋了,美国开始争取更多的世界利益,成了世界霸主。美国人在不断胜利之后,自信地试图将自身的成功带来的合法性推广到全世界,于是那些不同文明的异教徒就成了这个欧美文明代表的美国的对手。和欧洲接近的阿拉伯文明首当其冲,而后是中华文明。

  虽然生存利益的问题是战争主要来源,但也不可否认文明差异导致认同的问题会给战争提供很多借口,有时也会成为战争的源头。西方文明对于其他文明的宽容度本来就不很高,加上利益的冲突,西方发动战争几乎是很自然的事情。二战之后,反思战争的人,好像伽达默尔都提到交流、理解的重要性,但事实上,强者往往不会有心思了解弱者,强弱的对比决定了解决利益问题可以简单地用武力解决,交流这种事情往往起不到作用。

  对西方来说,阿拉伯是现实的威胁,因为顽固而且占据大量重要资源的阿拉伯世界已经被西方侵犯了很久,积累了很多仇恨,这个导致了现实中的不断发生的战争。但西方并不害怕阿拉伯世界,因为他们的生存环境比较恶劣,内部纷争不断,持续发展力不足,明显就是虚弱的刺头,而且还可以安抚、拉拢、分化、控制。

  西方最害怕的可能就是中国,因为中国很大,有发展强大的潜力,同时近乎难以理解。中国是一直以来的例外,看上去很多问题,但好像又会很有力量。双方一直无法形成良好的交流。即便是在现在,中美的官方交流也往往缺乏共识,双方好像各自采用自己的方式说话,没有找到一个双方认同的好的交流,就好像不在一个频段。交流的问题实际是两种漫长且顽固的文明的差异很大的原因,文明的交流障碍导致意义的传达问题,进一步导致疑虑,导致戒备,导致战争,这是一个链式反应。当然战争更多在现代首先就受到一定的制约,更何况中美两国的交战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不可想象,所以强的一方做战争威慑,弱的一方也不断展示肌肉,大家其实都不会翻脸。文明的差异可能导致的是增加战争爆发的可能性,是个几率的问题,但不是决定性的问题。

  所以这本书展示的一个文明为基础的世界,但事实上文明只是现代国家之后的认同选择,而且并不是十分有效的认同选择。这本书的世界图景只是增加一个观看国际问题的视角,并不能完全适用,但在实际中也确实作为一个现实因素存在,也往往在国际政治中发挥着一定作用。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读后感(五):冲突中的文明还都幸存吗?

  本书成书于上世纪90年代,从民族国家的形成到大国威严掩盖下的短暂平静,在亨廷顿看来,柏林墙的倒塌让世界向着向着不同文明的磁极重新聚拢,伊斯兰文明、儒教文明、基督教文明、东正教文明。。。甚至那么与众不同的日本文明。

  可惜的是,一代政治学大师已经离世,否则我很想在《冲突》成书十多年后问一个幼齿的问题:这么多文明“磁极”是不是太多了?他们在十多年后还幸存吗?

  本书看来,不同文明之间存在着各种联系和冲突的方式,但各种文明本身是否会维持原状,显然值得思索。一个号称有着数千年文明、代表着某种哲学体系正统、世界上人口最为众多的国家在这十多年的变化超出了大多数人的想象。他正由一片混沌变成一块巨大的海绵。在吸收所能找到的各种资源的同时,也在吞没着种种新生的思想和意念,把这个国家越来越多的人绑上一辆由金钱和数字构成的战车。

  这个国家曾经是全球文明的一极,但今天在它身上已难以觅得这种文明的痕迹。它与其他文明的联系已经变成了简单的贸易或政治游戏,文明的认同的已经显得微不足道,因为这场游戏早已不是文明间的游戏。

  如果文明的一极变成了贪婪的吸水海绵,文明的冲突会如何发展,世界的秩序又将如何构建?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读后感(六):[脑洞向]文明的冲突,理论很美好,现实呢?

  99%的真理,1%的私货。法英或欧陆与海盗之间的文明差异类似中日:同源而异路,作者竟然放在一起,呵呵。考虑到其美国政治家的立场问题,本书更值得细读。本书实际是:99%的事实+1%亨廷顿或部分美国政治家的解决方案。

  -----------------

  国内最早版本存在一篇介绍和一篇扒皮文,以亨廷顿从国内WASP比例降低而担忧,受刺激而将这种担忧应用到形成的国际关系中。实际反应了亨廷顿对国内黑人、拉丁人比例上升,新教徒无法掌控政府的恐惧。我只能说暗地里坏还是朝廷的学者坏,口里说着不明不白的和平发展,前几年谁公开做节目时说崛起谁挨骂。暗地里心理对政治不能说的部分特门清,还在国际交流时想法设法让外国友人说出来自己的想法。零几年又在全国吹本书,音吹斯挺。

  所以,本书有几个视角可以赏玩:

  一:传统视角,国际间八个文明不留情面的竞争,其中一些间文明血海深仇,一些文明矛盾较小;

  二:长期政策,或称大棋党,亨廷顿在写书时也为美国未来国内人种构成和国外不同国家的合作或竞争做出了考虑,需要借鉴吸收。比如我们到底如何对待日本,是真正当成从头到尾都不同的异类还是考虑再东亚恢复影响后回归传统的塞外大患。

  三:脑洞视角,美国国内国外一盘棋,亨廷顿认为作为一个美国精英,未来需要:第一认清现实,准备和国内国外不认同美国基本价值观的族群长期斗争;第二准备以最激烈的方式进行,未来文明间的战争裂隙可能不止国家间,也会在美国国内各社区街区间(补一点,我经常看美国丧尸片,但我发现人类一方一般有新教盎撒白人(传统猪脚),德裔或译裔白人(或好帮手或猪脚孽缘),非裔(人性的闪光点),南美天主教西裔或葡裔拉丁人(末日走私贩/毒贩),女主是美国白人(傻白甜,很圣母,想抽她),搞笑/温情大爷白人(一般经常遇险,便当),龙套亚洲小哥或小妹(功夫或亚洲文化加成)。然而美国国内一批人不在人类阵营。。。呵呵);第三为了美国的国家地位和繁荣发展,可以考虑不区分种族,进行广泛,大规模的种族融合,从沙拉拼盘真正熬成一锅浆糊。但解药条条违反政治正确,会被美国左派天天喷+挂路灯,只好隐晦表达。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读后感(七):世界真的会走向冲突吗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作为一本关于国际关系的重要论述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强烈反响,引起了激烈的争论。作者塞缪尔•亨廷顿主要认为,冷战后世界范围内冲突的来源不再是意识形态的对立,而是文明的差异,其所带来的文明的冲突势必将也要到来。

  文明成为人类的终极部落,今后世界将就如同原始部落一般爆发冲突。但是不禁要问,为何文明的差异就会必然导致文明的冲突呢?亨廷顿给出的解释是什么?他又是因何而提出的呢?

  冷战后全球政治呈现多元文明的发展趋势是他提出后继观点的前提。他将世界划分为七或八个文明,分别为西方文明、中华文明、印度文明、日本文明、伊斯兰文明、东正教文明、拉丁文明和可能的非洲文明。因此成立的文明国家(不再是民族国家)会成为国际关系进程中的主体。并且他还否定了普世文明的实现,人类有普世的价值认同,但是却有别于普世文明,如今所说的普世文明就是人类发展中的文明,并且,文明的学习也只是学习其他文明所变化的东西,所以也就是学习“新奇”,因此世界不会导致非西方社会的西方化。

  亨廷顿认为在这些文明之间存在着力量的不均衡。如今,西方文明正在衰落,影响力渐弱,亚洲文明却在军事、经济、人口的增长中不断增强,伊斯兰文明人口激增,正在打破与其他国家的平衡关系。同时,非西方文明也在削减自己曾经的西方化,以复兴自己的文明。西方文明因工业革命带来的财富而兴起,而如今诸如亚洲文明,它的经济已经突飞猛进,并且也并不把这些归功于学习西方,恰恰还从自身更快的发展中发现了西方文明的弊端。同时,复兴的非西方文明也都有着辉煌的过去,自信使他们藐视西方文明曾暴露出的弊端,“第二代本土化现象”出现。这样的现象也不难理解,各文明本身就是相互平等的,曾经西方文明值得学习也就是因为其经济、工业文明优于其他文明,如今许多文明的经济、军事实力激增,不甘人后,也就带来了所谓的“反叛”。

  冷战后,意识形态对立的淡化,让人们在90年代爆发了认同危机,而文明成为认同的目的地,由意识形态和超级大国领导的联盟将被由文明框定的联盟取代,具有相似文化的人民和国家将会聚合,因此文明成为国际关系的主要元素,一个以文明为基础的世界秩序正在重建。

  由以上种种原因带来的文明的冲突必将到来,这也是亨廷顿的这本著作的核心。文明的联合犹如原始部落,文明的冲突就像原始部落的冲突一般不可避免。这种冲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一国内不同文明集团间的断层线冲突,这个预判让中国、美国这种由诸多不同文明构成的多民族国家感到不寒而栗;另一种是不同文明的主要国家之间的核心冲突,让人担心全球战争的到来。但是断层线上的战争是断断续续的、意识形态混乱的,但却是可调解的,因此这就需要“世界主要文明核心国家”的行动,让他们来阻止。

  对于文明的冲突,亨廷顿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措施。首先,他不可避免地先给自己所属的西方文明开出一剂解药,那就是要让西方人将他们的文明的看作是独特的而非普世的,团结更多力量对付来自非西方文明的挑战,这样的观点有进步意识,但是本质上还是出于对西方文明的固守。之后他又提出了维持世界多元文明的三个原则:第一是避免原则,避免文明核心国家的冲突;第二,共同调节原则,核心国家要负责调解;第三,求同原则,所有文明要探求他们在价值观、习俗上的共性。

  纵观全书,亨廷顿提出的否定普世文明肯定多元文明的观点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正如这本书后注中李慎之先生所说,亨廷顿是出于看到西方文明的衰落而提出这些观点的,他依据美国当时出现的各种分裂、多元危机而写下的这部书。因此他是在恐惧多元性的基础上写下要承认多元性,在担心西方文明会被危及的基础上写下的文明会引发冲突,因此他不免有失客观性,甚至还有夸张之嫌。

  并且他把世界大笔一挥划分为几个文明也有失偏颇。亨廷顿把文明合成看作是大家对文明的认同,但是当今的世界发展极不平衡,对于发达国家来说,经济的制约因素正在或已经变小,所以发达国家的民众更愿意探讨文化与文明,去探索文明的根源。但是对于占世界多数人口的贫困那些人来说,经济是当前唯一的诉求,文明的认同只能放在次要位置。因此可以说,如果要形成亨廷顿所说的几个大的文明的联合,必然就会让世界经济平衡发展,让那些贫困的发展中国家富起来。但是如今的现实却是,富有的发达国家把持着核心技术,在一点点吮吸着发展中国家的血液,如果让他们终止,会让他们自身经济衰退,让曾经的威胁者成为新的主宰。世界的资源具有排他性,经济平衡在全球范围内只能是此消彼长的。出于这样的考虑,富有的西方国家怎么会让那些贫困的发展中国家富起来,因此文明的大区域只是设想,理论上能够实现,但是现实中却几乎是不可能的。

  此外,国家利益的冲突不会因为文明的认同而消除,例如亨廷顿自己也说过一战二战只是西方的内战,如何让这些曾经剑拔弩张的人铸剑为犁,难道只是因为文化文明的共同认同?难道不是国家利益吗?他的观点显然有些无力。

  我们还要看到,亨廷顿所透露出的对于西方文明地位被危及的恐惧也代表着相当一批西方人的思维,甚至有的西方人将此发展得更加极端。挪威枪杀77人的杀人狂魔布雷维克就是一个欧洲极右势力的坚定追随者,他宣扬自己是十字军的后裔。像他一样的如美国的白人民兵、德国新纳粹等都是西方右翼的典型代表,并且他们如今也越来越得到民众的支持,更一步步地影响着政治决策。对于西方文明不再那么具有号召力的其中一个重要的现实原因就是西方人口的骤降,而当下西方各国紧缩的移民政策,也反应了他们的恐惧。

  这样的思想无疑对世界多元文明的尊重与共存产生消极影响。亨廷顿的理论让西方文明恐惧多元文明。也许甚至等不到文明的分化建立,西方的右倾错误就会先“解决掉”他们所认为的“敌人”,而这些“敌人”又怎么会善罢甘休。诸如当下鼓吹大伊斯兰的ISIS的反击与恐怖主义,这些都是“敌人们”的反击,一来一往之间便将世界拉向冲突的悬崖。

  因此,对于多元文明只有本着尊重平和的态度才能共建和平,如果一味鼓吹冲突,那么只能真正陷入冲突。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读后感(八):人类交响乐

  人类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就逐渐形成着自己的群体、部落乃至国家,而这些都可以归类为文明。书中对文明有着合乎常识而又逻辑严格的定义,这不是我想探讨的,我只是出于人性的自觉,对于文明有着天然的好奇,而文明间的冲突那就更令人兴奋了,不见得喜欢。

  史地政不分家,很高兴,我似乎对这三方面的知识都略懂皮毛。研究文明的传统非常悠久,名家和著作也很多,譬如汤恩比在《历史研究》讲述了世界21个主要民族文明的兴起与衰落,被誉为“现代学者最伟大的成就”。他认为21种文明中16种已经衰亡,只有5种还在发展,中国文明是唯一劫后重生的。从这个角度看本书是个后起之秀,但亨廷顿在书中干脆的将现代世界的文明分为主要的八个(算上非洲文明),而且用一系列数据事实,和他自己提出的诸如文明核心、断层线等概念,半定性半定量的构建了一个全球政治文明模型,而且成书至今20年的国际政治发展证明了这个模型的预测力,又让本书成为解读冷战后国际政治的重要开山作。

  通过这本书你可以空间上鸟瞰各个文明的地域和特征,时间上贯穿各个文明的前世今生,感受一曲最为壮观而宏大的交响乐。

  各个文明都有着自己的特质,就像不同乐器有着自己的音色和音域,这是相符相成的,细细琢磨书中的数据和文明的地理文化与历史特征,我们可以发现历史有着偶然性,但在一定阶段上确实又有着其必然性,这正是历史和政治最吸引人的地方,一切变量都是联系和互动的一个令人感叹的模型。

  当然,作者作为一个保守派政治家,自然很多时候还是站在西方文明的角度去解读这个世界,他特别关注伊斯兰文明和中华文明,而从911开始到最近的阿拉伯之春,很有力的支持了他对伊斯兰文明的解读,虽然称不上善意,但的确真实有效。

  喜欢《魔戒》和《冰与火之歌》的人,拿起这本经典,会发现这个星球真实上演的人类交响乐之精彩,甚至胜过奇幻!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读后感(九):历史学家还是小说家?

  导言:

  文明能否精确定义,人与人之间之所以产生冲突是否是因为文明本身?文明真的是如同基因一样植入了每个人的身体?

  亨廷顿这本书指出了一些规律,不能说面面俱到但对于政治冲突分析得仔细而贴切。但对于文明或者文化本身,亨廷顿的分类与对它们的态度值得商榷。亨廷顿认为,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决定因素表现为七大或八大文明,即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还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亨廷顿这本书的前提,就是这所谓的分类后的七个或者八个文明。

  文明之你我他,可以被分类吗

  本书描绘了冷战之后世界格局分布。在冷战时,东方世界,西方阵营,或者第三极简单清晰,我们能知道谁是我们的敌人,好比漫威大片一样,谁是坏人谁是好人都明明白白写在脸上。而冷战之后的世界,混沌无比,剧情瞬间换成了无间道,谁是敌谁是友谁是卧底真真假假分不清。而我们的作者,好比当代政治界的福尔摩斯,对冷战之后世界的格局做了他的划分。有些文明复苏了,有些灭绝了,作者按照文明的来源来划分世界格局:包含中华文明、日本文明等七八个文明。而这些分类似乎又觉得有点简单粗暴,作者成书的年代距今也有近二十年,那个时候的世界局势可不可以如此分类还待后世。但是对于现今世界,所谓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具体的表现或者定义又在哪里?因为说着汉语吗?学了古文?也别忘了,我们是看着柯南、多啦A梦之类长大的。大街上,随便找一个人,问他你从属于什么文明就有点让人觉得奇怪了。文明是存在无疑的,每个人受到文明的影响都是不同不一样的。而做事方式,思维方式,这是意识形态那方面了。每个人都是新生的,每个人都不该背负自己出生地所有的全部好的坏的文明。如果人们都以群分,产生对外界另一群体的疏离和对立感,争取着要消灭对方,或者假象着克服压迫,这到底是生活的常态吗?作者的分类无异于划人三六九等。一个人可能被一个地方的风俗人情所影响,但是人类是一个整体,吃,喝,工作,睡眠,欢喜,悲伤,这些体验都是一样的。作者笔下的文明是作者的想象的共同体,他们并不扎实的存在,更别说产生冲突。

  “其实我能写一部《魔戒》”

  作者对自己提出的文明分类很有自信。一方面这些文明是扎扎实实有的史料存在,文明即使是有过中断至今也有另一种形式的延续,而这些文明未来的发展又没有那么变幻莫测。作者写作本书的时候正是冷战结束两年左右的时间,柏林墙倒塌,东方阵营溃败,世界的未来方向看来很不明朗,可以朝着任意一个方向走。亨廷顿对未来的发展做了一个实验性的规律总结,儒家归儒家,伊斯兰归伊斯兰。然后预测了这纷纷扰扰文明之间的战争,日本文明被消灭,拉美被西方偷袭,中国的崛起等等。可以说作者是想做一个历史的终结,对文明融合碰撞交汇之后结果的遐想。其精彩程度丝毫不亚于《魔戒》里面各种种族角力,各种利益团体碰撞。要我说,亨廷顿也是一个很好的小说作家,而他似乎更加高端一点,毕竟这些文明都是已存在而非虚构的。

  事实打了作者的脸吗?

  在柏拉图的洞穴比喻中,洞穴中的居民自发维持原来的生活方式,直到某人走出洞穴,看到他们真正的所在。洞穴中的居民在光的影响下会看到真正的自己。反观原来的生活一切,他们难道不是增大了视野,告别原来的局限了。文明是不断吸收会成长的,如若文明冲突起来,不是旧文明与新文明也是两个不同类别了。文明并非一个实在,而仅仅是一个限定,它让我们产生认同感,而非变成小团体。文明的变化融合与交流是时时刻刻的。所以固有的中华文明或是日本文明实际上不会冲突亦不会影响世界的格局。事物从未首次被创造于某种文明,并非人工智能,只能执行预先编辑的程序。将某类价值上升到作者所认为神秘的左右人的文明,实在是不负责任的。但是作者的贡献是实验性的,实验是值得尝试的,当时的国际局势很难让人做出对未来的判断,指点江山的也就这些洞察力非凡的历史学家。如果说冲突,文明的成分就更加少了。商业利益,国家利益,个人与个人竞争。有哪一样是从属于文明的造物?文明与现代化是搭不上的两个东西。作者曾经说到,土耳其是无所适从的国家,因为他的国父凯末尔推行全盘西化。可以说土耳其的真正目的是现代化,哪个国家不想现代化?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而所谓无所适从是落后与先进的交替产生的。要土耳其人都穿着西装,这并非文明的较量之后的征服,而是土耳其人向往现代化的标志。有全球化思维的人,并不计较服装的问题。而落后的固守自己的则会为了戴不戴头巾而产生冲突。作者的写作手法确实是有些臆想加上夸大了,整一部历史,写的其实恢弘纷纷扰扰我还真信了,堪称现代《三国演义》,似乎2010年世界真的会有一场恶战:“公元2010年,美国已撤走驻韩美军,同时大幅度削减驻日美军。台湾已和北京和解,承认北京拥有宗主权,北京则依照白俄罗斯模式支持台湾加入联合国。中国因经济迅速发展而军力急剧增长,以至更强硬地宣布自己拥有对整个南中国海的控制权,并为此而与越南发生冲突,先是进行海战,继而出动地面部队占领越南大片领土。美国不能容忍中国对越南的入侵,呼吁国际社会制裁中国,并派遣一支航空母舰特混舰队驶往南中国海。中国方面指责美国舰队侵犯中国领海,随即向美舰发起空袭。联合国和日本居中调解失败,战火升级。中国大陆与台湾联手,重创美国舰队以及美国在东亚军事设施。与此同时,印度利用中国专注东亚而无暇西顾之机,大举进攻巴基斯坦,并取得初战胜利。作为回应,巴基斯坦-伊朗-中国军事同盟正式成立,伊朗派出军队与巴基斯坦游击队联手对抗印度。”不得不说作者还是非常有想象力,也做出了一些有意义的警告,但是作者的背景始终是以西方为中心,对西方可能说是一个有意思的课题,而让其他国家憋屈了。作者总是喜欢用西方文明的组成来塑造其他文明,而西方在并不总是胜利的。本书对于发展中国家犹如天方夜谭,魔幻无比。反观现今,世界格局并没有那么富有小说色彩,依旧是空洞乏味让人捉摸不透。作者的实验也是被打了脸,还好只是实验,风度还在。

  失败的实验带来的普世价值

  读完这本历史意味浓厚的学术著作,再反观当下,我觉得每种文明里面本身都具有冲突。因为人性是相似的,人的所求是相似的,所以世界秩序的重建就是一句空话。因为世界秩序本来就是如此,人要是想要取得进步,是要看个人扎扎实实的作为的,而不是去琢磨图腾一样的神乎其神的文明。作者的这次假设,这次梦幻的臆想,确实也告诉了我们这些东西。

  结语:文明是灯塔,而非基因,人和人或许会有冲突,会有猜忌,那都是到达光明彼岸前的碰撞。一个注定了的文明世界是虚妄的。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读后感(十):90%的人都没能看懂亨廷顿的本意 这本书谈的共同体维持的问题

  亨廷顿这本文明的冲突是从一篇论文扩展而来,最早是发表在《外交》杂志上,发表不久就遭到了学界围攻。亨廷顿将其扩展为一本书,就是为了应对这些批评。如果读过亨廷顿其他著作的人,应该很容易发现,亨廷顿的这本书写得非常杂乱、不成系统,拼凑的痕迹非常明显。里面自我矛盾的地方也不少,尤其是把中华文明当做西方文明的威胁来描写的时候,先是认为强大起来的独裁中国因为不受民主制约会像苏联一样威胁西方,后面又说如果中国民主化了中国的民族主义情绪不受抑制对世界秩序构成威胁。那么中国无论如何都会对世界构成威胁,除非他不发展。

  这本书在中国出版的时候,给他做序的是李慎之,李慎之的序文对于我们理解亨廷顿的用意非常有帮助。李慎之认为亨廷顿最大的担心其实是美国国内,随着拉美裔和其他少数族裔人口大幅度增长,以wasp为核心的白人将来在美国会处于边缘化的境地,这对美国文明构成了威胁。后来亨廷顿出版了《我们是谁》,直截了当的提出了这个问题。不过这本书中由于提到了中国、印度,让李慎之产生了一个误解,以为亨廷顿担忧其他文化文明的现代化会超越西方文明。

  那么现在我们可以很明确的说,亨廷顿写这本书其实是绕了一个大弯,他非常想说的是国内wasp边缘化将导致美国文明的特性受到挑战,但这样政治不正确的说辞必然会遭到激烈的围攻。70年代反战运动高潮的时候,亨廷顿作为反动教授的代表曾经受到过学生的围攻。亨廷顿不愿再受攻击,于是这本书就写得遮遮掩掩,重复啰嗦。但我们现在来看,西欧受到穆斯林的大规模渗透,像英法、比利时的一些地区成为了纯穆斯林人的地盘,警察都不敢入内,没有归化的穆斯林的人口占比越来越高,白人在将来有成为少数民族的危险;同样,在美国,如今讲西班牙语的拉美裔人口大增,再过几年白人就将从多数成为少数,而这些拉美裔同样没有归化,未来美国政府将会由这些没有归化美国文明的人选举出来,那么未来美国文明的那些核心价值和制度还能维持么?

  从社群主义的角度来说,文明文化或者意识形态的延续,有赖于持有这样意识形态的共同体,如果这个共同体在未来边缘化了,那么支撑西方现代文明那套价值观、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还能继续闪耀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