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神谕之夜》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神谕之夜》读后感10篇

2018-01-06 20:4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神谕之夜》读后感10篇

  《神谕之夜》是一本由[美] 保罗·奥斯特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50元,页数:21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神谕之夜》读后感(一):奥斯特的小说教科书

  看完《神谕之夜》,我内心略带怀疑、甚至有些尴尬地悄悄说:没有天赋似乎不要紧,师从奥斯特,也能写小说吧。

  奥斯特也许并不是那种有天赋的小说家,通篇都有被建筑出来的意味,行文中没有所谓的内心的涌动在漫溢,也并不是有特殊体察而对生活的精细描摹,没有精巧智性的语言在闪动,故事虽然发生在80年代的纽约也并不是对一个时代的怀旧、一座城市的的刻画。你看到其他的小说家总觉得他们是天才,就像时装周的设计师,你只有感叹他们灵光乍现的份儿,而奥斯特是成衣店的老裁缝,你觉得跟着他拜师学艺学做西装,总会勤能补拙、精益求精的。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名叫希德尼的作家,小说中嵌套了大病初愈的希德尼在一本神秘的蓝色笔记本上写的小说,这本书中书讲的是一名叫尼克的出版商,夜里躲过石兽从建筑物掉落而砸死他的可能性,突然顿悟生命中的偶然性而希冀从头来过,遂去另一座城市而找到一份工作,却又由于各种偶然性被困在密室里。希德尼无法续接这个故事让尼克出逃,书中书就戛然而止了。而希德尼也发现了自己妻子格蕾丝和老友特劳斯之间的情愫。

  是这样的,一般跟着师傅学艺,师傅要口授心传,你也要看看师傅是怎样操作的,此书本身就是师傅在告诉你一个作家的写作经验,你自己也要从师傅的小说文本里偷师呀。

  1、希德尼写的小说脱胎于他和特劳斯讨论的《马耳他的鹰》,也就是说你想写小说么,自己总是编不好故事么,何不借用其他作家的作品还魂呢,反正小说家们也总是大喊故事被写光了,关键是你如何讲述这个故事,你改改样子就成为了自己的小说嘛。

  2、希德尼写的小说没有继续下去,尼克被困在密室里和希德尼的文本里最后就出不来了。唉,这不就是小说家写作前不打好腹稿不写好提纲不事先准备好的写作反面教程嘛。

  3、希德尼写小说时将自己的妻子形象、自己形象的对立面和特劳斯的家中环境都植入进小说中,如果无法凭空搭建一个舞台,作家其实可以借助现实的经验,说不定还可以为书迷八卦作家找到一点点的联想依据。

  4、作家穷困潦倒不要紧,降低身段去写点儿电影剧本来钱还蛮快,反正好莱坞嘛,恶俗点新奇点主旋律点,就算电影失败了也不是你一个人的错。《神谕之夜》可以当一本作家生活指南了。

  5、奥斯特也在书里打了许多的哑谜,譬如为什么用蓝色笔记本写作时会消失于现实生活中,格蕾丝为什么做了和希德尼的小说类似的梦诸如此类的。有点神秘主义有点后现代,只要书迷广当然会有人帮忙解读,深挖本书灵魂深处。

  6、书讲的是作家的故事,很好,你想当作家吗?你懒得观察生活吗?你不知道医生是怎样工作的、妓女是怎样想的、数学家是如何用公式拆解世界的吗?整点儿关于作家的故事吧,怎么写都不会过于虚假的。

  这里需要暂停一下,这本书中书还有一本书中书,尼克是位出版商,手握著名作家的遗稿《神谕之夜》,这本书中书中书讲的是一个战士在炮火中成为了盲人,从此剧本预言世界的能力,为他带来财富同时也为他带来痛苦,比如他不愿意知道母亲的死期。而最后他得知新娘会在未来背叛他,于是他自杀了。

  好的、我们继续

  7、书叫《神谕之夜》,书中书中书也叫《神谕之夜》,在一个一个嵌套里似乎又想把本书嵌套进去,所以可以让读者帮你思考的再深入点。

  8、书中书中书一定要写的够抽象够让人摸不着头脑,而且写的简洁缺少细节,从而像一个多棱镜提供多面性,与书中其他可以被解读的地方形成一种互文对照。

  ……

  ……

  ……

  看完奥斯特的书,不禁大呼,就是一个嵌套的故事,也没有多巧妙多开天辟地,这不就是一本标准的走技术流派的小说创作教科书嘛,让你避开卡夫卡、乔伊斯、贝克特、马尔克斯等大神(虽然学起他们来也并不是不能惟妙惟肖,似乎学他们学起来可以表面上看来更轻松,也就是说你可以将黑色塑料袋穿孔套在身上说这是时装,而无法通过看看西装就能缝合细腻、裁剪合体、熨烫平整),而通过勤奋努力写出一本书来,大不了就是把结构变一下,一本书大概就出来了。

  不过我的师傅会不会看我洋洋自得偷笑着开始衣服时,躲在我的背后偷笑。

  《神谕之夜》读后感(二):神谕何在

  前段时间发过一条状态,是说还小的时候,有次在楼底正转身准备向前迈步,“哗啦”一堆砖头擦着眉毛落在脚下,只要向前一步,必定鲜血横流,幸亏躲过楼上装修工人的毒手,不禁感慨上天的偏爱。一个友邻便在后面推荐了《神谕之夜》这本书,好奇读之。

  书中确实有和我遭遇相似的情节,只不过它被安排到故事主人公所写的故事中。这本书有趣在于,它至少包含三个故事,像是俄罗斯那种陶瓷娃娃,一层层剥开:故事主人公尝试创作一篇小说,小说里又介绍了另一本书的故事情节。三个故事互有隐喻,单独拎出一篇都能作为很精彩的创作题材,作者保罗•奥斯特却毫不吝啬这些奇妙的点子,毫不杂乱地分兵布将般彼此穿插,读来不禁叫绝。

  其实故事的主线和藏在深处的第三个故事彼此呼应:一个是用作家的头脑大致勾勒出妻子的出轨,一个是拥有预言能力的人看到深爱之人未来将背叛自己。不同的是,前一个故事男人能够释怀,后一个故事却在纠结中自杀。这两种结果的驱动力都是源于爱,怎样对待爱情态度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

  好了,要说到那个与我相关的故事了。故事里,男人许多事情都不顺利,偏偏在路上又险些被石块击中。他豁然省悟,认为自己得到了重生,应该去过一段新的生活,一鼓作气乘着飞机来到陌生城市,想要与过往全部抛弃。看到这里的时候,我不禁为自己不高的觉悟感到羞愧。在有惊无险发生那件事后,我内心一直觉得上天是庇护我的,不禁心怀感恩赞美世界,毫无接收到重新做人的神谕,也没有勇气抛却红尘,在气魄上输了好大一截。不过抛家舍业这么伟大事业真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好,男人慢慢陷入困境,随即迎来更大危机。作者笔下的作者把他关进一防空洞内,却无法想办法放他出来!

  许多行为可能都是在冲动下做出,有的被人评价勇敢,有的被人评价愚蠢,其实和最后的结果有很大关系,来判断究竟是冲动的惩罚还是冲动的奖励。越往下看这本书,心中的感受越难言明,似乎和笔下作者陷入僵局一样,既希望故事能拨云见日,又在主人公内心的纠结情绪中不可自拔,就像在众多线索中手边捏着一条看不清颜色的绳子,往外抻又抻不出来的难受

  但保罗既然将本书冠以神谕的名字,不妨思考这神谕究竟指什么。联想多个故事里每个主人公不同的遭遇,或许更多是告诫不要盲目倾听内心声音,一时冲动的决定未必就是神灵显圣,宽恕意义远比自杀与离家的举动要深远。神谕大概是真正存在的,只不过需要自我鉴别,哪些才是真正上天暗示,哪些只是自我的麻醉?

  《神谕之夜》读后感(三):2010-02-27 23:47 读神谕之夜

  很久以前写的书评...

  今天天色一直阴沉,除了上午陪儿子去上数学课之外,就没再出过门。下午趁他们爷俩做伴睡午觉,我捧着【神谕之夜】靠在自己的床头,继续看。

  这书是07年买的,在【纽约三部曲】看完、【幻影书】看了一半之后。同那两部书一样,这也不是我最常读的本格推理,不是神幻魔法,更没登上什么畅销榜,而是通常所谓的严肃文学作品。

  这类书买的不多,买了之后会认真看完的就更少。通常究其原因,不外乎是故事过于深刻,难以作为业余调剂而被阅读到底。然而能不能看完并不是我会买下他们的必要条件,能吸引我为此掏腰包的原因,最常见的,就是某一篇读起来有点意思的荐书文章

  那次也不例外。一周上,前后两次介绍了保罗奥斯特及其作品,并大致勾画了他的小说特色:神秘乃至诡异的事件沉静淡然的叙事风格,压抑而无法逃脱的宿命主题

  看完了推荐,很快决定买书。当时能买到的只有【三部曲】和【幻影书】。但急切的情绪却没能在阅读过程中延续下来。

  【三部曲】写得很晦涩,虽然套用的侦探故事外核是我所喜欢的,但在看完整本书之后,我却依然迷失在其间不得要领相比之下,【幻影书】要好很多,容易看懂。故事结构完整,情节推进合理。但很可惜,这个结论却是在我看到中途放弃、在一年多后重新开始并坚持看完,才得出的。当初放弃的原因,现在已经记不太清。也许就是通常的那些。毕竟,比起这些叙事平淡、故事迷惑、结局绝望的严肃小说,紧凑精巧的推理、脱离现实的魔幻,更符合闲来消遣的标准。

  也就是在那种情况下,虽然我很快买到了【神谕之夜】并开始阅读,但当读到四十页左右时,我又把它重新放回书架,以至于两天前才重新取了下来。

  这次,我没有再对保罗奥斯特半途而废,因为【神谕之夜】是这些年里我所看过的最为精巧而思辨的故事。

  故事套故事的叙述方法是奥斯特所常用的,我已在【幻影书】里领略过其神秘。但这次尤甚以往。

  主人公希德尼,希德尼笔下的小说主人公尼克,尼克阅读的小说中的主人公弗拉格,这是三个同样陷于困境、急于逃离的男人。奥斯特用这三个连环套串联起框架与线索,并将这个主人公周围的人物,放进另一个主人公的故事里充当不同的角色,最终形成了交错而丰满的故事全篇。

  这听起来有点让人费解,也许行文时稍不留意,就会对整个故事的流畅性、不同时空的完整性造成影响。但奥斯特没有。

  【神谕之夜】在叙事时,针对三个看似平行的故事,采用了不同的方法,有简略的背景描述,也有详尽的局部特写。这样的手法,使得全篇故事更有纵深感,以至于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会自然产生这样的结论,这三个故事其实是互为镜像,并映衬呼应的。

  等到故事叙述到高潮部分,希德尼撕毁了他的蓝色笔记本。这被毁掉的笔记本里有找不到出路的尼克,有已经自杀的弗拉格,但希德尼已经放弃再给他们逃避的可能。这就像故事的隐喻,无论你如何逃避,如何保持精神上的拒绝姿态,你的每一步不过是在走向另一个僵局乃是绝境。

  当然,希德尼的生活还是迎来了转机。一连串看似无关却环环相扣的事件发生并导致了结局。一个因背叛欺骗而内疚的朋友,在死前寄出了一张支票;一场因果混乱的暴力行为,导致一个生父不明的胎儿流产。这并不是什么好事,更不是可以预料并防范的,却恰恰解决了希德尼的困境。他和妻子存活了下来,解决了财务危机,解决了婚姻问题,怀着一种可以【超越慰藉,超越痛苦,超越世上一切美和丑】的幸福感,迎接此后的二十年。

  看完了故事,一丝怅然若失又心存安慰感觉萦绕在心间,以至于不得不在这写下以上文字来疏通清理。

  《神谕之夜》读后感(四):神谕

  如您所见,最近刚看完一本书——《神谕之夜》,作者保罗·奥斯特,据说是一个很帅的作家。

  …………………………关于看书…………………………………

  这次的国庆和以往过得有些不同,没有车马喧,没有觥筹没有觞饮,小妮回了家,我则每天静静地在家看书、看片,我们各自冥想。

  冥想的时候,那些长满尘垢的琐事会抖落它们身上的尘土,重新露出光洁的主心骨,我喜欢就这么静静地看着它们,慢慢理出一些似明非明的头绪来。

  谓之调整也好,谓之装B也好,我挺享受这个过程的。至于这种调整有用与否,我想效果是寥寥的,当然不同的哲人对此有不同的认识

  冥想的时候,需要提防的一件事就是走火入魔

  古人说的“慎独”应该就是这个意思,一个人的时候很容易走入猥琐或者走火入魔。大概很多从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院校毕业的男生都会感同身受这样一个事实:一个人在寝室想着想着无所事事了就会想下载毛片看看,而后就是一种狂躁,发自内心想喊“谁能让我操会儿?”的狂躁,随后就是空虚,这种空虚在去食堂吃完晚饭后发现一天已经快要结束时变成了迷茫……

  我上面所说就是走火入魔的表征,为了不让自己在冥想时误入歧途,我选择在吃完晚饭后去书店转转。

  家里旁边有个光合作用,骑个自行车、斜挎一包、包里装两三本书,叫一杯10块钱的咖啡,在轻柔的音乐声中,我把前半夜交给书。大郎一定会从牙缝里崩出这么一句话“这么有个装B的弟弟?”,不过看书确实让人觉得很舒服,偶尔还会涌上一阵高尚感。

  ……………………看《神谕之夜》………………………………………

  在书店看书的一个好处就是身处人群中,正如我前面所言,这样可以避开“独”,没有修炼到一个境界,还是别把自己关在小屋里看书的好,除非你看些描写“唐僧大官人”淫乱生活的书。

  看书的时候我也不是专心地看着。偶尔会瞄一眼在书店里徘徊着,犹豫着要不要买生涩难懂的哲学书的小姑娘,在选书时犹豫的表情看上去如同便秘一样,但却有一种别样的美感,让人觉得精致。

  同样精致的还有摆在咖啡区柜台顶上的一副油画,画着一盏油灯,店主巧妙地设置了一盏射灯,对着“油灯”照,于是那一片变得很亮,我去了几次也没搞清楚是画本身的光影处理让那片油灯区变亮的还是那盏射灯……

  昨天看《神谕之夜》看得很快,原因有两个:其一是这本书的故事设置地特别有意思,让人难以释手。其二是当时憋着一泡尿。后者应该是起了主要作用的,膀胱里蠢蠢欲动的那些液体让我急着把书翻完了。

  花了8块钱(会员卡打折,10块钱的咖啡8块钱就够了),看完了定价15块钱的小说,顺便看了两眼进进出出的美女,从理性角度,我是赚了的。

  让我觉得更赚的是,我看完的那本书确实是一本不错的书。至少我走出光合作用时,我曾恍惚以为我得到了“神谕”。

  ………………………故事………………………………………

  美国人写书最让我佩服的一点就是故事的结构总是很复杂。在好莱坞浸淫久了的作家大抵都是在用写剧本的方式在写小说,这样的好处是故事很好看,坏处是故事会让人觉得有点远。

  《神谕之夜》是一个故事的故事的故事,一本小说中套着3个主要故事,而这3个故事中又穿插着几个小故事。尹天仇同学要是看到这篇博客,推荐你看一下这本小说。故事套着故事再套着故事已经很不容易了,难得的是所有的故事都讲述着相似的主题。

  主体故事是大病初愈的作家希德尼偶尔路过中国人“张生”开的小店,对其中一本蓝色笔记本爱不释手,这本亲切而魔幻的笔记本把希德尼重新带回写作,故事在纸上快意地流淌,写作是他唯一能够投入的生活方式。但随着写作的深入,他发现智慧的光芒也像撒旦一样调皮,他无法救赎他小说中的人物,而同时他也发现他的生活中存在着跟小说主人公一样类似的困境……

  西德尼笔下的主人公尼克是一个编辑,某天他收到了一本名为《神谕之夜》的小说。尼克的生活很平静美好,但那种平淡总让他莫名感伤。某日,他在去邮局的途中,一头悬挂在屋檐的年久的石兽突然坠落,在离他毫厘的身后化成粉末,他逃过一劫,但他难以释怀,他认为过去的他已经被石兽砸死了,新的他应该遵循上帝的旨意放弃过去的一切,“既然生活可以借助一根坠落的横梁随意将他了结,他也可以一走了之,随意改变自己的生活”,于是他去了一个陌生的城市——堪萨斯城,身边唯一的东西就是一本小说手稿——《神谕之夜》……

  《神谕之夜》的故事是一个二战中的士兵,在残酷的战争中遭受重伤,眼睛失明,被两个小孩拯救后,过了一段童话般的日子,而后他具有了奇妙的预测未来的能力,股市涨跌、球赛输赢、他人的生死,他都能看到。每一次预测到未来都很准确,也让他承受身体上的痛楚,而更让丫痛苦的是,他从预测中看到他心爱的女子在和他结婚后将会给他带绿帽子,但是这事现在没有发生,但将来一定会发生,他无力改变,为了保持心爱女子的纯洁,他把刺刀刺入自己的胸膛……

  小说中还有穿插着很多故事:一个无意中发现了死去的亲人留下的三维照片镜的青年,他用三维镜看着曾经和自己生活在一起的亲人,沉浸在过去中无法自拔……一个关于时光穿梭机的电影剧本等等。

  同时处理这么多个文本而不乱,让我看得直憋尿,也颇佩服。

  《神谕之夜》读后感(五):戛然而止的惊愕

  很少看外国人写的小说,作者擅长的又是书中书的错综纠结。第一遍又是断了几次才看完的,所以每次都得经历不带感,仅仅为了将故事看完,希望知道人物的命运和结局,才继续。然后是被作者更准确的说该是译者在语言运用上的拿捏和一种在看书背的推荐时留下的期待所揪扯,不知不觉的看下去。可总有些事情将我只走。

  断了几次,终于读完了。

  要说有个什么感觉,大概就像科恩兄弟的老无所依,打断的铺陈,精心的布局,觉得呼之欲出,却一下子戛然而止,留下你无所适从。细细想来不这样要那样。

  张开嘴,想说,却说不出。好像这样也好,在想想发现,其实本该这样。哎。

  套用译者一段话,你可以逃去堪萨斯,你可以逃去中国,但逃不过自己;即使不在冰天雪地,每一次呼吸也是向死亡跨近一步。

  《神谕之夜》读后感(六):译者潘帕说 保罗·奥斯特老了

  和村上春树齐名的美国作家保罗·奥斯特又在中国出书了,这次的《神谕之夜》仍旧讲离奇故事。译者潘帕也是一位神秘人物,资料上写着:“生化学博士后,弃研从实业,闲时读书,偶涉艺文。”这个来路不明的家伙随手译了一部《芒果街上的小屋》,创下去年国内翻译小说的票房奇迹,甚至有人开始自称“潘饭”。

  《神谕之夜》是潘帕的第二部译作。

  那么,奇迹会继续吗?

  隐世才子是个裁缝

  如今隐世的才子很多。写《鬼吹灯》的天下霸唱,写《流血的仕途》的曹三公子,还有以南美大草原做笔名的潘帕。普通人,不在传统作家行列,让人好奇之余也有些担心,就有人怀疑本名张牧野的天下霸唱是否《鬼吹灯》的真实作者。他们都很低调,或者说不习惯出名,出书更像是玩票。

  采访潘帕同样颇费周章。他刚巧在临近的上海出差,却不怎么愿意接受访问。好歹到了约定的时间、地点,一个带广东口音、身形瘦长的男人出现在面前。交流中得知,潘帕现在的身份是“裁缝”,下午还很忙,这会儿先容他坐下来谈一谈“文学”。

  “外国文学始终是小众,一方面读者渴望好书,一方面有好书并非总能投其所好。比如同样是写少女的成长,我更看好另一本书《我在伊朗长大》,但它偏偏没有《芒果街上的小屋》卖得好。”40岁的潘帕有着和年龄相称的现实感(或者说悲观),文学只是他的一个爱好,他有这个水准,却不能拿来混世吃饭。他喜欢语言,喜欢埋伏在语言下面的小东西,但不觉得自己对文学有特别的理解,“我不读莎士比亚、托尔斯泰,‘文学’在英语中有‘文献’的意思。我只是喜欢看小说。翻译是一件很难的事,但我从来没有考虑过自己写,或者我写得有多好,没有认真想过。写东西其实是需要训练的,要练习才能写得好又快。”

  对个人经历,潘帕不愿多提,“我是一个没有故乡的人”。在之前唯一一次媒体访谈中,他说:“我的生活就是这样一段一段的,我读过几次书,做过几种职业,住过几座城市。不过我没有不同时期相互重叠的朋友,这样很安全,让我每开始一种新的生活,都有机会重新做人。”潘帕停了一年多的私人博客,名字正是:虚构即真实。

  文学电焊工保罗·奥斯特

  如此一个潘帕,至少和《神谕之夜》一书极为相衬。

  保罗·奥斯特的故事从一本蓝色笔记本开始。大病初愈的作家希德尼在这个本子上重获写作能力,开始写一个故事:衣食无忧的编辑尼克一次差点被落石击中,事后他决定离家出走,重新活过。尼克随身带了一部小说稿名为《神谕之夜》,讲的是一位受过伤的军人有了未卜先知的能力,但也知道了一些不好的事情,比如母亲的死期。结婚前,他又预见爱人一年后将背叛自己,于是他在她认识预言中的情人之前痛苦地死去,惟有如此才能保住心上人的纯洁……

  初看《神谕之夜》,足以把人看晕了。故事里套故事的做法,在这里发展到登峰造极,里面大大小小一共有七八个故事,像枝蔓一样互相纠缠。如此粘滞的小说,好像钻入身体的一条精虫,一枚定时炸弹。技巧固然繁复,但真的,我们更喜欢故事中的故事。看完了,不免牵挂于最后禁锢在地下掩体中无路可逃的尼克。保罗·奥斯特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是一名技艺高超的文学“电焊工”,或者擅在悬崖边打太极拳,总之他给人一种边缘写作的极限感。《纽约客》为此评价:“作为一个寓言家、讲故事的人,奥斯特可谓技炫当世!”

  潘帕这样解密保罗·奥斯特的创作:“他的小说核很坚硬,观点、看法在他心里面。先收集一些素材、新闻,足够多的时候,搭建成一个小说。找一些细节,用一个文学的方法把这些素材组合起来。就像童话里的豌豆,他铺了18层毯子,可是你总是能感觉到底下那颗坚硬的核。”

  保罗·奥斯特老了

  《神谕之夜》是2003年保罗·奥斯特56岁时写的,潘帕的评价是:非常interesting(有趣)。“文学是一种手段,让你能变换自己的身份,这是写作的特权,但它不能解决问题。书中希德尼最后发现,自己写的东西具有某种狰狞的魔力,正在毁灭他的生活,所以,他最后撕毁了那本让他写作的蓝色笔记本。这是很恐怖的事情,你虚构的东西变成真实,有时候真实也能杀人。《神谕之夜》中还有一个故事是真实的,一位法国诗人写了一首女孩溺水身亡的长诗,结果去海边度假,他女儿真的就淹死在海里。他从此不再写作。周围的人因此都尊敬他。”

  像奥斯特的每部小说一样,《神谕之夜》也由一件小小的诱惑开始。围困尼克的地下室寓意着和现实僵持、对立的状态,而贯穿全书的蓝色笔记本则是一种象征性的诱惑。“奥斯特所有的故事都始于不经意的偶然事件,让你觉得一切貌似合理、一成不变的生活实际上都经不起推敲,一旦被不怀好意的偶遇抓住便永劫不复。一本蓝色笔记本、一次闪电、一个出租车司机、一次遗忘钥匙,这些难以分辨的寻常小节其实都是悬崖边缘,一失足便堕入无法逃遁的深渊。同理,我从来不相信你可以选择工作,选择爱人。我不觉得人能有多少主动性,也不觉得我会和别人不一样。”

  魔术师一样的保罗·奥斯特,究竟是怎样一个作家?“他是很文学青年式的,在自己的文学主题上永远很执着,也很偏执,那个主题就是身份认知。一个人怎样确定自己的身份?他年轻时的小说都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这个小说回答了。等我年纪再大一点,再去体会他的妥协,会更好。保罗·奥斯特真的老了,对他,我不迷恋,但钦佩。”

  对话

  记者:你满意这次的译作吗?

  潘帕:前80页是在美国译的,后来回国,搁了很长时间才动笔。我已经很久没有碰这本书了,都忘光了。刚刚来之前我买了一本,自己在翻看。有几处我做了记号,应该可以翻译得更好。

  记者:说说你对《神谕之夜》的阅读。

  潘帕:保罗·奥斯特写的时候是非常用力的。你看第二遍、第三遍时,会发现一些细节不是可有可无,会找到关联。他的开头写得很有技巧,非常引人入胜。特别是第二段,色彩感很强,他花了很大力气才写出来。保罗·奥斯特不是很有灵感的作家,但很富有用心,他要表达的主题很坚实。

  记者:《神谕之夜》里有许多个故事,你最喜欢哪一个?

  潘帕:喜欢最核心的故事,就是作家和蓝色笔记本那个。不是那么有意思,但是最核心的。《神谕之夜》有一种很简单的读法:主人公想挽救自己的爱情和孩子,但他不知道怎么做,真相还没有揭示出来,主人公用写作的方式去寻找答案。结果他笔下的人物被扔到了地下室,坐以待毙,这说明他没有找到自救的方法。

  记者:你预测一下保罗·奥斯特会在中国畅销吗?

  潘帕:不觉得他的小说在中国会很流行。因为他更关心内心的自我拷问,把你逼到角落里,甚至阅读不会很享受。我对外国文学始终不乐观。因为中国没有很多好东西,所以它们才好卖。

  2007年

  《神谕之夜》读后感(七):Oracle Life

  我在梦中看到梦中的我在梦中醒来。

  这是看完Oracle Night之后在我脑海里反复出现的一句话,是不是也是保罗写这本书时的一种状态?这个世界究竟是几维的?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平面之外又有多少个平面?到底什么才是真实?真实是不是一定就是美好的?

  《Oracle Night》让我又有了倾诉的欲望。

  最近保罗奥斯特在我的生活中颇为热火,如水闸被打开一样,到处都涌来他的消息他的采访还有他的书。薄薄的一本小说,却能让我感觉到保罗奥斯特想传递很多讯息给读者,或者是他想的太多。

  小说的结构用了很典型的俄罗斯套娃结构,关于这个结构有三层,已有太多的人阐述,并且在小说里十分清晰,读者都很容易抓到。我所被震撼到的是故事本身,是故事里的故事本身,是故事里的故事里的故事本身。

  第一层的Oracle Night,男主角的失明赋予了他预知未来的能力,在他得知未来的妻子会在这一年内背叛他以后,他便选择了自杀,也就是选择了逃离。作者赋予男主角的个人意志便是看似本能的逃离与逃避,而不是去抗争,所以是不是真的有fate这回事?正如物理中的粒子一样我们看不到它,但它却实实在在存在?可是这就又带来了一种悖论:我们无法触摸到它,所有人体的感官都没有这种功能,也无法借助仪器像研究粒子中子那样去研究它,那么我们如何去证明这种存在?

  第二层是尼克得到了这本Oracle Night并在第一眼看到罗莎时便爱上了她,有一天外出被高处掉落的兽头砸中险些丧命,突然之间悲哀地意识到,生命不过是一些偶然的叠加而已,就像这块掉落的石头一样。于是象征性的为自己过去的岁月与生命划上了句号,没有与妻子告别,连夜去往陌生的堪萨斯城经历了一段偶然又必然的旅程,最后被这本小说的男主角西德尼--一个作家,在他的小说里永远的关在了黑暗的地下窑洞里。这个故事的灵感来源于哈默特的《马耳他之鹰》,保罗奥斯特最终并未赋予尼克与福利特同样的结局,因为他的男主角西德尼一直强调说,不能像福利特一样结束一段人生然后开始一段人生,结果还是陷入了同样的人生。其实不管是关进黑屋还是不停的重复类似的人生,陷入循环,似乎都在告诉我们生命的局限性,生活跟人类的本质就是重复和局限, 这本书的译者潘帕在最后的序中写道:“你从地上拾起一片树叶,抬头发现树的轮廓居然和树叶的形状一模一样。任何一种声音都在诉说局限,局限是唯一的存在。而他所说的局限性似乎就是我们生活的所有真相,这种局限性又实实在在的是一种整体性。

  第三层西德尼与妻子之间的情感经历,以及与老友约翰之间的友情,最后道明妻子与约翰之间的不伦之恋。在我看来,西德尼心里有对这一结果的感知,也就是潜意识里的预知,在他创作尼克的故事时,尼克便是他,而他的妻子便被创造成了尼克的妻子,那么让尼克在第一眼内爱上的罗莎便象征着约翰,这也许是西德尼最后会撕掉自己创造的小说的原因之一,尽管在现实生活中约翰已经过世,他想让这一切随风而逝,因为他创造的这部小说恰恰是他自己真实生活的一部分写照。约翰曾经给西德尼讲过一个故事,说一个诗人在他自己创造的一首诗歌中让自己的女儿最终溺死于大海中。结果在现实生活中,他真的这样失去了女儿,于是悲痛不已并从此封笔,因为他认为是自己的创作导致了女儿最终的死亡。约翰问西德尼,你相信小说有预示我们现实生活的能力吗?我觉得有,因为艺术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任何形式的艺术作品无法逃脱作者本真的人格与思想,而这一切源于他的生活,只是他比一般人多学会了几样表达生活的方式。这是个悲伤的故事,而且在我模糊的记忆中,这应该是个真实的事件,实有发生。

  想到这儿,便很自然的想到了奥威尔的《1984》,他笔下的1984恰恰像极了我们当下的时代,预知近30年以后的超能力奥威尔真的具有吗?

  偶然与必然的哲学问题跟to be or not to be一样,所有牵扯到生活本身的,没有界限却处处有界限,没有悖论却又处处充满悖论,是非黑白的二元价值观创造之初就是被用来解释问题的,现如今早已不够用。我们把这个宇宙看的很复杂,日夜不停的研究与立论,却始终找不出生命的真谛。也许是爱?但这个被过度消费的词原初的美好我们快要感知不到了,大家都像矩阵理论中被设定的程序一样,一切建立在虚无与幻想之中。也许一切极端背后是一片海阔天空,悖论与悖论之间有一个中点允许它们180度转弯拥抱彼此。也许我们会有触碰到生命真谛的那天……

  《神谕之夜》读后感(八):痊愈之夜

  幽微的情调和奥数式的叙述方式让奥斯特成了小资们的掌中宝。这本装帧一流的书被人一再推荐,终于到我眼前。

  真是糟糕,我读的太早,要不然这书能把我催眠至第三层梦境。

  主人翁无以伦比的恍惚去探案,就人物来说,奥斯特不够好。布罗克劳伦斯雷蒙德钱德勒都要比他更立体化!虽然开头是迷人的病后初愈必有故事发生。

  病人在病后总是很多可能性。而他的可能性更像是提前出院的并发症,各种神经质和各种疑心病,却被奥斯特用文字扩大镜夸张成生活的悬疑细节。这种叙述方式,好的效果是让我读的读的变成了另一个神经质,坏的效果是作者写着写着成了神经质。

  我带着神经质的隐患读到了一百多页,发现还没刺激感,我不知道是谁的问题。但就算是看完结尾,我也愣了愣:就这样?

  是的,就这样,故事就是这样,环绕式的情节,但毫无突兀处。看的我惊讶:居然真的没有波澜!

  之后看过奥斯特其他的书,发现奥斯特还有种半自传的癖好。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英雄,能让自己穿上英雄的衣服再好不过了,但很多衣服都太紧了。我几乎看见奥斯特过大的胸肌就要把小码的外穿内裤撑爆了!

  读完这本书,我想起三四十年前的小说家之梦,梦碎了之后我伤心了好一阵子,但现在奥斯特出现了,他告诉我,碎得好。一听到那个声音,我就痊愈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