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顾城的诗 顾城的画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顾城的诗 顾城的画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1-08 20:2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顾城的诗 顾城的画经典读后感10篇

  《顾城的诗 顾城的画》是一本由顾城著作,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22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顾城的诗 顾城的画》读后感(一):令人怦然心动年代

  第一次是在大一的时候,从图书馆借来书。这是第二次看了。正如别人讲的,顾城的诗隔段时间看就会有不同感觉,这次看完想起了很多从前的片段。想起姐姐,想起姐姐当年送给我会下雪的水晶球,想起捧着水晶球傻傻发呆的我,那个还读一年级的我。想起姐姐当年手抄的诗集,想起当年牛皮纸包的书籍透着淡淡的书香,想起姐姐的英文歌磁带第一首我记住的歌名是”sealed with a kiss",还记得当年的最爱的是“ tonight I celebrate my love". 记得小学时候的我最爱躺在床上看月亮,记得当年还能看到星星,满天的星星,而如今全不见了。正如顾城诗中写的:

  一直走,就有家了

  那个人没走

  铁狮子巷没了

  二十岁的地方没了

  --《然若》1992.8

  看《顾城的诗 顾城的画》,随着年月的增长,看着顾城越发吃力地拼凑已摔碎的纯真,淌血的手指捧着支离的碎片,困惑曾经的诗为顾城保有不受玷污的纯真。

  黑夜给了我黑色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一代人》

  云,灰灰的,

  再也洗不干净

  我们打开布伞,

  索性涂黑了天空

  在缓缓飘动的夜里,

  有两对双星,

  似乎没有定轨

  只是时远时近……

  --《雨行》

  鸟儿在疾风中

  迅速转向

  少年去捡拾

  一枚分币

  葡萄藤因幻想

  而延伸的触丝

  海浪因退缩

  而耸起的背脊

  --《弧线》

  《顾城的诗 顾城的画》读后感(二):顾城的诗与顾城的画

  一代人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与顾城的相识,大约是从这首诗开始的。

  当然顾城不认得我,但我很熟悉他。

  记得大约六年前,课堂老师偶然间说起了一首诗。我记不得老师怎样描述顾城,只记得那简单的两句话“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我无法形容一个孩子懵懵懂懂的震撼,只觉得这首诗与众不同。“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类似的工整诗句是那个时期我接触的全部。回了家,我照起自己的眼睛,不是黑色的,是深棕色的,可我相信我也在寻找光明。

  仿若是在初中毕业那年的某天,我在《读者》文摘上看到了一篇文章,《天真的创伤》,我蓦然间看到了那首诗,《一代人》。我始终没有忘了它,这一次,它又跃入眼帘的时候。我有了不一样感受。我仿佛看到了一群黑夜中的行者,执着的走向那虚幻的并不见得真实的光明。时代环境的黑色给了人审视生命命运能力,却要用这样的赋予完成对荒谬的战胜。诗中有种力量,推动着我,我说不清是重还是轻。于是我来了兴趣,渐渐的入了文章。没有让我想到的是,文章提到了顾城的死亡。它提到了顾城用斧头先砍死了妻子,然后上吊自杀。文章接着分析了顾城的性格以及诗中透露的性格缺憾,可我再没看下去。虽然我们现在知道顾城的死亡一团重重,可是当时的我至为相信。那时正是我对于死亡的理解正要加深而未能深刻的时候,到现在我也不能确认是否当初了解顾城的死的震撼影响了我的人生世界观。我也了解海子的坠落。那时我始终认为两个人自我牺牲式的毁灭难以理喻,是不能容忍的,是对于生命的亵渎。读《一代人》的时候,我不知道诗人是谁,我怀着神秘的崇敬;再读《一代人》的时候,我认识了顾城,可我怀了偏颇的鄙夷。

  后来上学,我问同桌,“你知道谁是顾城吗?就是那个诗人,写‘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的那个人。”“你知道他是怎么死的吗?”顾城的死亡成了我炫耀“博学广知”的手段……

  时间的马,累倒了。

  后来大约就上了高三,就是不远之前。我生日的时候,朋友送我一本书,《顾城的诗与顾城的画》。她在封面上写道:希望你能享受活在书中的片片刻刻。又是这个人,我心想。我打开书,读诗,品画,然后彻底沉沦。手不离这本书,就算去剪头发,吃饭的时候,我依然捧着。捧着看的时候,什么都忘了。现在很多时候我想到那时景象都是感到幸福与恬静。“我拿把旧钥匙/敲着厚厚的墙”“我和无数/不能孵化的卵石/叠在一起”“我的心爱着世界”“梦太深了/你没有羽毛/生命量不出死亡的深度”等等的诗句萦绕在脑际。也许是高三忙碌生活让人喘不过气,在顾城那些诗与画毫无关系又深有关联的艺术中,我的呼吸舒畅极了。久违的自然味道,久违的真实呈现。再想到他的死时,我已不想从前的那样妄下推断,我尊重他的选择。我渐渐明白有些东西比生命要重要的多,当这些东西失去的时候,死又足兮呢?我也明白,一个8岁开始写诗,十几岁就读完个中国名著的天才而言,他自有他的理由。他的诗,虽然童真,梦幻,意识印象,也许我看不明白,但确实是发自灵魂作品。顾城,给了我在生活中停下来,慢下来的机会

  我不是一个多么深刻的人,或者说,我是一个庸人,无知,浅白,没什么文艺的内涵,所以当我想写写关于现当代文学的一点感悟的时候,都不知道从何处着笔。我只能写写顾城,写写这个与我似乎颇有缘分的诗人。当如今的我再读顾城的时候,我唏嘘不已。不仅仅是关于所有顾城的诗和画,所有他的经历他的生活,也是关于我逝去的时光。那么久了,我渐渐的了解了顾城,走进了顾城生命经历,我的人生观价值观慢慢的变化,我已不像当年一样天真。我每天为了前程和外来奔波,为了学分和绩点奋斗,我记得从前我还会静静地看看月亮看看天,还会走上高楼望望远,可好久好久都只有低着头,匆匆的赶路,踏着绰约的大地,向地平线看去。是否有一天,当我读起“所有早起的小女孩/都会到田野上去/去采春天留下的/红樱桃/并且微笑”的时候,所有都看不到了呢?

  最后的最后,我想的是,与顾城的相识是一场旅程,既是走向顾城,也是折返回自我。我难以评判他的诗作,还是用他自己的话作结,正如开篇一样:

  《我的诗》

  我的诗

  不曾写在羊皮纸上

  不曾侵蚀

  碑石和青铜

  更不曾

  在沉郁的金页中

  划下一丝指痕

  我的诗

  只是风

  一阵清澈的风

  它从归雁的翅羽下

  升起

  悄悄掠过患者

  梦的帐顶

  掠过高烧者的焰心

  使之变幻

  使之澄清

  在西郊的绿野上

  不断沉降

  像春雪一样洁净

  消溶

  《顾城的诗 顾城的画》读后感(三):在淡漠的烟里继续讲绿色故事

  “没有声音/后来 我是一个人。”

  他的确是一个人,一个人活在孩子般的世界里,天真又充满了没有拘束的想象,在黄色麦田里,在树枝的疏忽了,活得轰轰烈烈寂寞空虚。他是喜欢做梦的,在他的生命里,呼吸变成云朵,水底生出大树,在沉默和孩子般的幻想里,保存着童心和干净,死死守护着精神世界,那个完全理想主义个人主义的世界。

  他也许太天真了,把黑夜给予他黑色的眼睛仍然无所倦怠地寻找光明,他是任性的孩子,他说,并这样写道“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色的眼睛/都习惯光明”他有信念,是对理想的信念,追寻着光和美,他这样写到信念“土地上生长着信念/有多少秋天就有多少春天/是象就要长牙/是蝉就要振弦/我将重临这个世界/我是一道光线/也是一缕青烟。”他怎会不知道这个尘世,这些巷道塞满了齿轮和变速器,城市的上空里是热电厂恐怖的烟云,他都是明白的,但他不服气,生命里强烈的理想感唱成自己的歌,让他固执的从土里里生长,在阳光下洗涤,在赤热的国土上行走,用一颗心投影露水的清澈,在篱笆外的耕地里养着一群鸡,把梦想都告诉春天,让青草和微笑永远不消失,从头到尾啊,都用绿色讲故事。可就是由于他是彻头彻尾的理想主义者,更是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个人主义者,他对爱保持着幻想和挣扎,在幻想破裂之时,他狂了,残忍而恐怖的断裂不可抑制的让他的手举起了屠刀,砍下去。我们猜不到他那一刻心是怎样颤抖,是如何明白了世间之残忍让他无法安生,是如何终究走向了淡漠的死亡,离开了他所眷恋的美的生命和阳光与呼吸。他极端的可爱天真,又极端的残忍。

  顾城是绝不能认为生命和生活同一的。他在诗中写道“祝愿我们永远幸运/生命的力量不要太强/生活的惯性不要太弱。”可他的生命感又如此强烈,生生碰撞在生活的压抑与规矩束缚之下,终于是到了结局,走进了梦。他说他心爱这世界,“她溶化了,像一朵霜花/溶进了我的血液,她/亲切的流着,从海洋流向/高山,流着,使眼睛变得蔚蓝/使早晨变得红”他的爱和渴望如同罂粟一般控制着他,所以他出于本能追求完美的世界,最终却被世界玩笑变得残忍,眼睛从蔚蓝色变成了血红。

  他来到这个世界上,冲着诗意来,他在往世里说“来到这个世界上/我什么也不知道/我只知道/我忘了一件事/我用诗想这件事/来到这个世界上/我知道了一件事/都不说/那件事/诗让我说那件事”

  他是为诗而生的,也明白消失与永恒的故事。他逃走了,路,也消失了。

  “我知道我的道路/是最美的。”

  《顾城的诗 顾城的画》读后感(四):《顾城的诗顾城的画》评论-28分

  顾城的诗,一直有着后人良好认可,我这是第一次买顾城的诗集,先前我从没有看过他的诗,就是想在其中找到这种认可的缘由。

  大概两个小时就可以及其认真的读完,这个认真的程度包含反复斟酌,而不仅仅是一看而过。除了那耳熟能详的几个段落之外,其他的诗我是实在没有找到让人崇拜之处,我觉得这是我自身的对于文学高度的缺失,然而又真正的有几人能够完全的吸收其中的含义呢?我在思考,如何读诗?如何理解其中的深意?我也去查找了些关于读诗的方式和技巧,然而还是无疾而终。

  关于顾城的故事,大家可能远比了解他的诗要多得多,大概这也是提升认知度的一个环节,就如同林徽因,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之外,我们更愿意把目光放在某人的方方面面上,以此来增加关于某人的谈资。

  顾城的画,让我惊讶,这也是之所以“力荐”这本书的原因,文学和绘画艺术是相辅相成的,期间有着必然的联系,我在他的画中感受到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力图用画面去说明思想的向往之情,画中分为大体上的几种风格,及其简笔的不论,有些线条很繁复,并且不会出现具象的实体,脱离现实的画面氛围营造出高于现实的感觉,这不仅仅是在看画,是在边看边带着你去思考关于生活中的诸多问题。所以,我对顾城的画很喜欢,我把其中的二十几幅翻拍下来,按着我的想法,以备后用。

  《顾城的诗 顾城的画》读后感(五):顾城的诗

  《一代人》

  黑夜给我了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很多人因为这句诗认识了顾城,我也不例外。

  这首高大上的作品,张力大气;

  读了他更多的作品,发现他更纯真而富有想象力的一面,孩子一样,于是只能更爱他了。

  《奇遇》

  红过的果子

  落在地上

  花开在近旁

  这是它爱过的果子

  :这是它爱过的果子,多么哀伤温柔的表达。

  《星月的来由》

  树枝想去撕裂天空,

  但却只戳了几个微小的窟窿,

  它透出了天外的光亮,

  人们把它叫作月亮和星星。

  :树枝把天空戳出了小洞,如此星月的来由,有木有很可爱呢?

  《门 前》

  我多么希望,有一个门口

  早晨,阳光照在草上

  我们站着

  扶着自己的门扇

  门很低,但太阳明亮

  草在结它的种子

  风在摇它的叶子

  我们站着,不说话

  就十分美好

  有门,不用开开

  是我们的,就十分美好

  :很安静的画面感,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和三毛的梦里花落知多少有异曲同工之妙。

  只是三毛的是纯真年代,顾城的这个更有恋人甜蜜安静的感觉。

  《生命幻想曲》

  把我的幻影和梦,

  房子狭长的贝克里。

  太阳是我的纤夫。

  用金黄的麦秸,

  织成摇篮,

  把我的灵感和心,

  放在里边。

  装好纽扣的车轮,

  让时间拖着,

  去问候世界。

  我把希望融进花香

  合上双眼,

  世界就与我无关。

  时间的马,

  累倒了。

  我仍然要徒步走遍世界——

  沙漠、森林和偏僻的角落

  《种子的梦想》

  种子在冻土里梦想春天。

  它梦见——

  彩色的地平线上走来的少年。

  :光是这个题目,就让我眼前一亮,激励满满。

  《雨行》

  云灰灰的,

  再也洗不干净,

  我们打开伞,

  索性涂黑了天空。

  《给我的导师安徒生》

  但全世界的国王,

  也不会比你富有。

  你运载着一个天国,

  运载着花和梦的气球,

  所有纯美的童心,

  都是你的港口。

  :安徒生和顾城都曾当过笨拙的木匠,都有孩子一样的纯真。

  《雪人》

  在你的门前,

  我堆起一个雪人,

  代表笨拙的我,

  把你久等。

  《远和近》

  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远和近,有点哲学的味道。有些诗,你说不出它哪里好,就是读后就忘也忘不掉。

  《我总觉得》

  我总觉得

  星星曾生长在一起

  像一串葡萄

  我总觉得

  人类曾聚集在一起

  像一碟小彩豆

  我总觉得

  心灵曾依恋在一起

  像一窝野蜜蜂

  因为生活的风暴

  飞散在远方

  :我总觉得,我总觉得碎碎念,神经质般,可爱又又心灵飞散的无奈。

  《田埂》

  路是这样窄吗?

  只是一脉田埂。

  拥攘而沉默的苜蓿,

  禁止并肩而行。

  如果你跟我走,

  就会数我的脚印。

  如果我随你去,

  只能看你的背影。

  《信念》

  土地上生长着信念

  有多少春天就有多少秋天

  《安慰》

  青青的野葡萄

  淡黄的小月亮

  妈妈发愁了

  怎么做果酱

  我说:

  别加糖

  在早晨的篱笆上

  有一枚甜甜的

  红太阳

  《我们去寻找一盏灯》

  走了那么远

  我们去寻找一盏灯

  《思想之树》

  我只有一颗心

  常常想起露水的清晨

  我走过许多地方

  许多风蚀的废墟

  为了寻找那些

  值得相信的东西

  我常看见波斯菊

  化为尘沫,在热风中飞散

  美和生命

  并不意味着永恒

  也许有这样一种植物

  ......

  习惯了在死神的金字塔上

  探索星空

  重新用绿色的声音

  来呼唤时间

  于是,在梦的山谷中

  我看见了它们

  一千枚思想的果实

  在夕阳中垂落

  《我唱自己的歌》

  我唱自己的歌

  在布满车前草的道路上

  在灌木和藤蔓的集市上

  我唱自己的歌

  既不生疏也不熟练

  我唱呵,唱自己的歌

  直到世界恢复了史前的寂寞

  细长的月亮

  从海边赶来问我:

  为什么?为什么?

  你唱自己的歌

  《土地是弯曲的》

  土地是弯曲的

  我看不见你

  我只能远远看见

  心上的蓝天

  还是给我一朵云吧

  擦去晴朗的时间

  我的眼睛需要泪水

  我的太阳需要安眠

  :云擦去晴朗的时间,我的太阳需要安眠,如此浪漫可爱的想象力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也许

  我是被妈妈宠坏的孩子

  我任性

  我希望

  每一个时刻

  都象彩色蜡笔那样美丽

  我希望

  能在心爱的白纸上画画

  画出笨拙的自由

  画下一只永远不会

  流泪的眼睛

  一片天空

  一片属于天空的羽毛和树叶

  一个淡绿的夜晚和苹果

  我想画下早晨

  画下露水

  所能看见的微笑

  画下所有最年轻的

  没有痛苦的爱情

  她没有见过阴云

  她的眼睛是晴空的颜色

  她永远看着我

  永远,看着

  绝不会忽然掉过头去

  我想画下遥远的风景

  画下清晰的地平线和水波

  画下许许多多快乐的小河

  画下丘陵——

  长满淡淡的茸毛

  我让他们挨的很近

  让它们相爱

  让每一个默许

  每一阵静静的春天的激动

  都成为一朵小花的生日

  我还想画下未来

  我没见过她,也不可能

  但知道她很美

  我画下她秋天的风衣

  画下那些燃烧的烛火和枫叶

  画下许多因为爱她

  而熄灭的心

  画下婚礼

  画下一个个早上醒来的节日——

  上面贴着玻璃糖纸

  和北方童话的插图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我想涂去一切不幸

  我想在大地上

  画满窗子

  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

  都习惯光明

  我想画下风

  画下一架比一架更高大的山岭

  画下东方民族的渴望

  画下大海——

  无边无际愉快的声音

  最后,在纸角上

  我还想画下自己

  画下一只树熊

  他坐在维多利亚深色的从林里

  坐在安安静静的树枝上

  发愣

  他没有家

  没有一颗留在远处的心

  他只有,许许多多

  浆果一样的梦

  和很大很大的眼睛

  我在希望

  在想

  但不知为什么

  我没有领到蜡笔

  没有得到一个彩色的时刻

  我只有我

  我的手指和创痛

  只有撕碎那一张张

  心爱的白纸

  让它们去寻找蝴蝶

  让它们从今天消失

  我是一个孩子

  一个被幻想妈妈宠坏的孩子

  我任性

  1981年3月

  :我也想做一个任性的孩子

  《最后》

  蒲公英

  在年轻的风中

  飘舞,落满我的书架

  我用诗的卵

  精心铺成的小路

  :年轻的风

  《顾城的诗 顾城的画》读后感(六):赤子之心

  我以为中国有现代诗以来,真正用生命写诗的人,唯有二位,海子、顾城,有赤子之心的则有三位,还有余秀华。

  顾城是个孩子,童话诗人,他的理想就是不受世俗,所以去了激流岛,过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式的生活。他自己是个孩子,还没准备好做父亲,也无法像正常家庭那样对待妻子,他无法与世俗和解。

  画我不太懂,顾城的画也多是线条构成,内容则奇特或写实。

  本书的诗按时间编的,可以明显看出变化,70到80初,都还是孩童般的语言,纯净简洁,到80末渐渐复杂一些,内容也出现死亡、墓之类消极的词汇,90初写的是一些在激流岛造房子生活的事。他和谢烨83年结婚,88年移居激流岛,93年自杀。谢烨说婚后顾城跟他说过一起自杀吧。顾城是一直有自杀倾向的。

  顾城最好的诗当然是那些孩子一般言语、行为内容的用词简单明净的,不是一代人,不是那些有悲哀死亡情绪的。他父亲是诗人,所以虽然他只上了三年小学,文化水平一定还是可以的,不过写诗真的是靠天赋,那些著名诗人最好的诗往往是早期作品,后期的反而不那么好,技巧虽然有用,但不是必需。从顾城后期作品来看,假如他没有自杀,作品估计也很难超越以前。

  《顾城的诗 顾城的画》读后感(七):爱 城的诗

  不过你的诗,我还是大部分没能读懂。 我也不太想读懂,也不能读懂。因为那些全是你的,是你的孩子,它们记录着你生命的点滴。 看你的诗,短小的一篇,有时却像看完一部很深奥的电影。你表达的东西很多,完全是随着自己的性子,肆意表达。不过这正好也是你的优点,让我觉得你是如此的内敛,天真,固执,随性…

  有时确实觉得你的诗不单是你的孩子,更像是你的生命,就像你自己说的那样“写诗是你的呼吸方式”,没有它你的生命也将停止

  《顾城的诗 顾城的画》读后感(八):《顾城的诗 顾城的画》——任性的孩子

  作  者:顾城

  出 版 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年1月

  推  荐:★★★★

  顾城1979年之后的诗作。

  不读诗,因为诗中的太多隐语,那是属于诗人自己的呢喃。只言片语,给特定的某个人,或某些人。

  ——那些与之有过交集,或正在交汇的人。

  旁人是难以从其中窥出太多端倪的。

  诗人,如今已成了某种讽刺的暗语。

  因为那是“毫不堪用”的文字,也许也包括情感。

  原来那句关于黑夜与黑眼睛的经典句章是来自顾城。

  好吧,我又一次显出了我的没有文化。

  我不通绘画,于是这本集子里的画作,于我也好似在教科书上的涂鸦。也许在某个特定的时候,带着某种特定的意味,只是涂鸦者自己未必能一一讲述清楚,而观者,恐怕更是不知所谓了。

  不过至少,这些笔触存在过。这些情感的笔触,依稀讲述着隐约的情感脉络。

  我并不知道哪些是他所谓的代表作,独独喜欢那首《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也许,因为我总是任性?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

  也许

  我是被妈妈宠坏的孩子

  我任性

  我希望

  每一个时刻

  都想彩色蜡笔那样美丽

  我希望

  能在心爱的白纸上画画

  画出笨拙的自由

  画下一只永远不会

  流泪的眼睛

  一片天空

  一片属于天空的羽毛和树叶

  一个淡绿的夜晚和苹果

  我想画下早晨

  画下露水所能看见的微笑

  画下所有最年轻的

  没有痛苦的爱情

  画下想象中

  我的爱人

  她没有见过阴云

  她的眼睛是晴空的颜色

  她永远看着我

  永远,看着

  绝不会忽然掉过头去

  我想画下遥远的风景

  画下清晰的地平线和水波

  画下许许多多快乐的小河

  画下丘陵——

  长满淡淡的茸毛

  我让它们挨得很近

  让它们相爱

  让每一个默许

  每一阵静静的春天的激动

  都成为

  一朵小花的生日

  我还想画下未来

  我没见过她,也不可能

  但知道她很美

  我画下她秋天的风衣

  画下那些燃烧的烛火和枫叶

  画下许多因为爱她

  而熄灭的心

  画下婚礼

  画下一个个早早醒来的节日——

  上面贴着玻璃糖纸

  和北方童话的插图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我想涂去一切不幸

  我想在大地上

  画满窗子

  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

  都习惯光明

  我想画下风

  画下一架比一架更高大的山岭

  画下东方民族的渴望

  画下大海——

  无边无际愉快的声音

  最后,在纸角上

  我还想画下自己

  画下一只树熊

  他坐在维多利亚深色的丛林里

  坐在安安静静的树枝上

  发愣

  他没有家

  没有一颗留在远处的心

  他只有,很多很多

  浆果一样的梦

  和很大很大的眼睛

  我在希望

  我想

  但不知为什么

  我没有领到蜡笔

  没有得到一个彩色的时刻

  我只有我

  我的手指和创痛

  只有撕碎那一张张

  心爱的白纸

  让它们去寻找蝴蝶

  让它们从今天消失

  我是一个孩子

  一个被幻想妈妈宠坏的孩子

  我任性

  顾城的诗有一种力量,一份柔情,淡淡的幽默和几许忧伤。这首诗写于一九八一年三月,却同一个魔咒。这是看完诗集后的第二天查阅诗人的相关资料时候知悉的。十二年后的十月,隐居激流岛的诗人在杀死自己的妻子——误杀或谋杀成了一个迷——而后自杀。留下了四封遗书、一个迷和化不开的爱恨。

  2012.03.05

  王择成

  《顾城的诗 顾城的画》读后感(九):那一汪清澈的漩涡

  灵魂永远童真,带着小孩子的真挚与稚拙,柔弱与暴力;眼中的世界永远缤纷,灰黑色是世界众多色彩中的一种,和别的颜色一样好看;说出的话语永远纯粹,对矫揉造作、无病呻吟提不起兴趣。以上我在描述一种人,他们有着超社会的能力,心灵永远抓住自然的大手,死也不放,任谁也不能将他们拉进世俗的成人世界。

  天呀,该怎样面对这样的一个人?令人头痛的问题。多么美好又讨厌的人,跟他们说话都想蹲下去,即使他们的身高远超过你。是不是强烈地想保护他们,而抛弃他们的想法同样强烈?

  同是朦胧派诗人的舒婷,曾经给顾城写过一首诗——《童话诗人》,她说:“你相信了你编写的童话,自己就成了童话中幽蓝的花。你的眼睛省略过,病树、颓墙,锈崩的铁栅,只凭一个简单的信号,集合起星星、紫云英和蝈蝈的队伍,向没有被污染的远方,出发。”

  写的很美很真挚,但是我却不太赞同第一句:“你相信了你编写的童话,自己就成了童话中幽蓝的花”,顾城不是相信了自己写的童话,而是他认为世界就是这样,他只不过是写了他看到的东西,可当我们阅读他看到的,却认为我们在阅读童话。是的,是这样的,世界其实是这样的,而我们却认为那不过是回不去、到不了的乌托邦。

  总不想看他的朋友们关于他的文字,因为那会影响我对他的感觉,却总是在不经意间读到它们,就像舒婷的这首诗,那是高中时代,课间某男同学拿来一页漂亮的信纸,指着纸上的【给G.C】问这是谁。还有一次,打车去会同学,上车后听到《追梦人》的尾声,尔后那个男主播就读起了谢烨的《我和顾城》。

  “他变成了浮雕,变成纷纭的故事,今天像恶魔,明天又是天使”一语成谶,他的命运。诗篇和人生,被定格,被阅读,被评论,有人说他是天使,有人说他是恶魔,他们操持着这不同的看法,想念着他。

  每日阅读,读到情动处喜欢大声朗读出来,希望我身边的人和物品都能听到并为此感动。在宿舍读过很多文字,睡我对床的女孩出了名的记性不好,感动时内心温柔一下之后,听到的文字就随着呼吸消散了。我在写这篇东西的时候,她就在我左边,侧头读着我写的头两段,抬头问我:“是写顾城呢么?”我顿感诧异,“你怎么知道?”“你读过呀,不过你读的内容我忘了,但是那种感觉是真正存在的。”此言一出,我觉得我刚才写的都是矫揉造作了,全废了。可不是么?文字是载体,承载着心灵的声音,阅读其实就是作者与读者的灵魂纯粹的缠绕,也许我们忘记了载体的样子,但是曾经共舞过的灵魂舞伴的体温、呼吸、心跳却永远记得。

  “说了半天你到底要说什么?”隔壁宿舍刚过完21岁生日的姑娘问我,“你写半天都没个思路。”嗯,是的,我不知道该如何评论和描述他,就像我在一开始说的那样,我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样一个人,他是那样的透明而又不可捉摸,宛若一汪清澈的漩涡。

  《顾城的诗 顾城的画》读后感(十):请打开窗子,抚摸飘舞的秋风

  顾城是我接触到的第二位现代诗人,第一位是海子。而顾城给我印象最深,对我影响也最大。

  初读顾城的诗是在高中图书馆。一间小小的阅览室,我穿梭其中,一眼便看到了这本书《顾城的诗 顾城的画》,记得当时看到一句话,是写太阳的,大意是 再添一枚甜甜的太阳。我很受触动,回家之后一晚上没有写作业看完了它。当时觉得语言的灵动,童真的感染,内心的宁静让我既震惊又有归属。我认为诗歌应该如此。

  后来三年里我一年借这本书一次,朝夕相伴,它培养了我的性格,淡蓝色的性格。我也开始写诗 ,学着顾城写诗,追着他那种感觉,后来渐渐就习惯了。笔尖至处,情感迸发,奇思异想,一气呵成。

  诗这种东西,音律很重要。顾城应是有过研究的,可惜天妒英才。不过也不必太过惋惜,江郎才尽有时更令人扼腕。随着我一点点长大,继续写诗,却很难再见顾城的影子。那种童真,童趣很难维护。所以,趁着年少,多读诗也是很好的体验。

  再说说其中的画,怎么算呢,画的不是很好但却有情感,有诗意。可以模仿,画些自己心里的故事,不必太好,跟着心随意画一画就会感到幸福

  再说一点关于诗的理解。诗,个人认为多数小众文化,不适合大众,唯有极好的作品才能为大众所接受。唯有动人心弦才是好作品,频率相同的人才好去理解。《顾城的诗 顾城的画》就是这样一部很了不起的书。只要你仍存童趣,只要你仍存宁静,在这本书里就能找到一片天地。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