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潮骚》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潮骚》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1-08 21:2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潮骚》读后感精选10篇

  《潮骚》是一本由(日)三岛由纪夫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5.00,页数:14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潮骚》读后感(一):暂时的乌托邦

  深圳今天14度,淅沥小雨,早上坐车出门,看着雨痕斑驳的窗外,回忆起书里的情节与描写,竟也不觉得这初冬的冷了。

  前不久刚看完三岛的《金阁寺》,还在小心翼翼的回避内心对缺憾的细细品味所带来的丝丝不安与阴郁。带着这先入为主观念,才触不及防的被《潮骚》的温暖与纯美感动吧。

  情节简单的可以说有点粗陋,结局也不无例外的落入俗套,以圆满姿态结束。既没有波谲云诡跌宕起伏的曲折,也没有纠结而无法决断的暧昧;就连所处的歌岛景色也都带着不现实温柔细腻,明净的清澈的让人不忍释卷意犹未尽

  后来得知由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出演过《潮骚》这部电影。心中更是感叹不已。引用书中一段话:“除了月光恰巧照亮她的脸的时候,她的脸几乎都笼罩在阴影之中。但是,年轻人凭着极佳的视力,连她那双湿眼睛清楚地看见了。新治只从后院一小块地的石墙后面,不声不响地仰望着少女的脸。不过,这种短暂幽会的痛苦,在翌日龙二送来的信中一定会有详细的记述,新治读罢,才觉得她的影子声音重叠了起来,昨夜所见无言的初江的身影,也就获得了声音与动作栩栩如生了。”

  他们二人也是完全与我心中的新治与初江的身影完全重叠了呀。

  《潮骚》读后感(二):《潮骚》、《边城》、《千江有水千江月》

  读《潮骚》这本书,让我联想到两本书,一本沈从文的《边城》,一本萧丽红的《千江有水千江月》,三本同样单纯美好的书,却反映了三位作者不同心境,《潮骚》是美满的,《边城》是幻灭的,而《千江有水千江月》则是淡然。

  三岛此时是传统和古典的,他正拥有着,并用《潮骚》来对故乡以及人性这种拥有来进行赞美,还没有经历一种没落的痛苦,这是一种赞叹的美好。而沈从文是正失去着,他是在用《边城》来对故乡以及人性进行感慨感伤,所以一种悲剧性的色彩便显得分明。萧丽红则是已失去,她的《千江有水千江月》便带有了一种经历过后回忆的淡然,这是一种在回忆中的美好。

  三本书,三个阶段,一种过程

  《潮骚》读后感(三):海带来的礼物

  之前在很多地方出现的潮骚一词。没想到是三岛由纪夫的一部作品

  故事发生在一个叫歌岛的海边小岛上。岛上最出名的地方是八代神社。——日本的神社有点多啊,哪里都有,一个小岛上也有。然后是小岛东边山上的灯塔,毕竟是住在海边的人嘛,出海照明的灯塔当然必不可少啦。然后故事里的人们就在这神社与灯塔间穿梭,上演他们的故事。

  男主新治是一个帮人捕鱼的少年。有个善良的渔女妈妈,还有一个可爱的在读书的弟弟爸爸死于一次出海的事故。

  女主是岛上富商的小女儿,因为各种原因,回到岛上。

  初遇在海边的沙滩,新治看美丽的少女看的出神,初江却是不瞧一眼这莫名的少年。

  后来在神社灯塔间的遇见等等等两情相悦。

  被私通被隔开被想办法,最后因为新治的勇气坚毅获得爱情祝福

  旁观者不想说太多。

  不过对阿宏的那次东京之旅我很记忆深刻。小岛上长大的孩子没有进过城市,在看到惊叹到享受过,回到家,也只是轻描淡写的说了一些旅途中的趣事,小小的,毫不夸张。因为他知道,不管外面的世界有多么精彩,海岛才是他永远的家。而妈妈哥哥,还有屋子里的锅碗瓢盆什么都守护着他,而且也需要他。

  然后联想到日本人对渔夫这项工作态度很让我觉得觉得,突然找不到词,反正我是很欣赏的。因为在很多日剧里面有小孩子被问到有什么理想的时候,他们回答是以后要当一个环游世界的渔夫,在听到人脸上露出的都是赞美的肯定表情。虽然渔夫又苦又累,还赚不到很多钱,还会有很多风险,但是在海边成长的人,对海的依恋那是最幸福的事啦,最让人骄傲的。

  海是你的故乡,你在她怀里成长,并且获得幸福。海潮是你的笑声,回荡在海风之间。

  《潮骚》读后感(四):一股“浓浓的宫崎骏漫画风气”

  读完这本小说之后,确实有点“naive”的感觉

  整个情节就比较老套了,结尾“有点意外”地完美结局!

  不过,我还是比较喜欢这本小说

  我喜欢书中描述的那个世界

  这个透彻着中一股“浓浓的宫崎骏漫画风气”的世界

  细思起来,三岛由纪夫和宫崎骏两人作品的主题十分相似(表达方式一样):

  少女的天然之美(初江)、对传统习俗和传统文化的歌颂(八代神社及渔民对海洋

  的崇敬等)、民风的淳朴(海女们上岸后“互相坦诚”地烤火以及联合起来

  为初江和新治的结合而努力等)等等

  而作者在这本小书中还安插了一个批判的对象,“城市化”的安夫,借其表达

  对城市(侵蚀村落)的不满,总之,是有一点仇视城里人的感觉吧。

  不管怎么样,这本书确实写得有点理想化,而这种理想又何尝不是作者和

  宫崎骏等人努力的方向

  其实,在许多日漫或者一些其他的日本小说和影视作品中也可以看到,日本的这种

  尊重传统文化的氛围还是比较浓郁的。

  虽然我们处在一个现实而残酷的世界里,但愿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属于自己的歌岛。

  《潮骚》读后感(五):这个世界上有光明,他也相信

  我们从未曾想过,一个剖腹自杀的日本军国主义分子,脑袋里除了武士道精神,还会有一片纯洁干净土地

  若先看作品,不看作者是谁,我想大概很少人会想到这本充满浪漫主义田园风格的纯爱小说《潮骚》会是三岛由纪夫的作品。

  但细看你就会发现,三岛由纪夫的纯爱,也是布置在特定的情况下才发生的。

  首先是环境,一个名叫歌岛的小岛,这是整个小说最重要的一个要素。主人公新治在这个岛上长大,其正直、率真、勇敢性格皆是由这样一个开阔、淳朴的环境塑造的;不同性格不同角色的岛民,窸窸窣窣地散布在小说的各个部分丰富了小说的内容;小岛内简单的劳动分工给予了新治出海捕鱼的机会,几次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乃至高潮的产生。

  若随意换一个内陆村庄,恐怕故事的发展就不是这样的。

  大海的丰富物资,潮起潮落之间带来许多契机,让歌岛这个远离工业文明的小岛有了赖以谋生的生存方式:歌岛上的男人们坐轮船出海捕鱼,女人平日里在家做劳务,夏日出海采海藻——采海藻的女人们还有了"海女"这样一个"职业称呼"。女主角初江和新治的母亲久保都是海女,她们就是在一次下海比赛中真正解除了误会。

  无垠大海,给人以辽阔无边的美感,人们时常会被大海的包容所感动。住在海边的人,因而心境也更随了大海——率真,爽朗,心境单纯。新治是一个典型的海边长大的例子,生平几乎不撒谎,做人正直善良,劳动卖力,出海时勇敢面对风浪。这样的性格,多少是赖着大海的影响的。

  而大海的喜怒无常,潮起潮落,使人们对大海产生了深深的敬畏。无意中使依赖大海生存的这帮岛民都开始相信神的存在——与其说相信神的存在,不如说是希望得到神的庇护,希望每一次出海下海,都能平安归来。无论是新治还是初江,他们在遇到重大事情发生时,总是要祈求一下神的庇护。

  其次,我认为,三岛由纪夫内心黑暗想法,是从未消失过的,即使在这本结局圆满的小说。

  在这本书中,试图强暴初江的安夫和散布谣言的千代子,就是三岛内心挥之不去的象征。

  三岛在这本书里,有意弱化了人性黑暗的这一部分——千代子最后还是做出了澄清,试图告诉大家是她散步的谣言;初江的父亲拒绝了有钱却心术不正的安夫,同意初江和新治在一起。从表面上,三岛由纪夫用人性的善良去掩盖黑暗。但其实掩藏在圆满结局之下,人性中的扭曲、暴力其实并没有真正解决——安夫本人并未亲自出来道歉、千代子的母亲并没有把千代子的话告诉大家。

  人性中的黑暗面一直都在,只是这一次,三岛用光明的那一面,将其掩盖住,通畅也难得地,去歌颂人类最干净最纯洁,灵肉结合的爱情。所以我说,三岛由纪夫的纯爱,也是在一定条件下才会发生的。

  这个世界上有光明,三岛由纪夫也写光明。他的内心,从来都没有坚定地朝光明走去。

  《潮骚》读后感(六):无言

  对三岛由纪夫的关注,是我最近的兴趣。他对美的极致追求与暴力

  的自杀行为,弹拨着我的神经

  《潮骚》是我读三岛由纪夫的第一部作品,大概是之前对他的期望极高

  的缘故,读后让我略显失望

  歌岛有如世外桃源一般,生活在上面的人近于纯朴的原始。人性的描

  写不是放置在人与人之间,而是以自然为传声筒,有呼没应。而书中诡异

  的蜜蜂更使我郁闷。也许这就是三岛所要表现的,近于原始的纯美。我不

  能够接受因为自己太俗了吧。

  读完《潮骚》后,我便急不可耐寻找《金阁寺》,期望得到一点心理

  补偿。

  《潮骚》读后感(七):蝴蝶王子

  《金阁寺》之后认识的三岛由纪夫,之前停留地印象只是日本作家中又一个以自杀来证明自己来过的人。

  《潮骚》的名字没有翻开书之前确实不是很了解

  整本书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地不是稍显的有些俗套的爱情,而是其中很多细节描写。虽然说是俗套的剧情,但是不同的笔绘肯定渲染出来的意境是不一样的。

  quot;多奇怪的蝴蝶啊,它在模仿海鸥呢。"

  quot;蝴蝶真傻啊。要是想飞到别的地方,落在联运船上不就可以轻轻松松地离开这个海岛了吗?"

  像是新治母亲准备前往初江家说媒时,在海边看见的那一抹蝴蝶的剪影,遭到海风吹拂的蝴蝶不得不停留在地面上和粗绳的影子化为一体,宛如突然长出的结节。

  而新治母亲由此及彼地想到自己儿子看来似乎渺茫的希望,让人有些心情沉重

  本来怡然自若的蝴蝶,也只因为多心人的一瞥,无意间成为悲剧的化身。让人不得不体会到有种徒劳无力地挣扎的挫败感,无所欲无所求的蝴蝶也不可避免的被人性所沾染变的不那么纯粹。

  以及歌岛上没有故事流传下来的德基王子。

  据传,古时候某遥远国家的王子,乘上金船漂流到了这个岛上。王子娶了岛上的姑娘为妻,死后就埋在这陵墓里。王子的一生,没有留下任何传说,无论是牵强附会还是假托杜撰,任何悲剧性的故事都没有安在这位王子的身上。这暗示着即使传说是事实,也恐怕由于葬身歌岛上的王子的一生是幸福的,所以没有产生故事的余地。

  恰恰是这些零星地片段把我从整篇故事剧情中拯救出来,有时候莫名其妙伤感常常因为不起眼的事物所引起。

  一天到晚不断运行的脑袋,当停下来歇息时,却也不知道在这当中沉思默念的究竟是些什么。沉浸在其中的时候,时间恍然而过,回过神来想要把握住什么,却什么也捕捉不到。

  唯一残留着类似温热感的东西,是一些支零破碎,似是而非的形状,抽象却又很实在,像是浮雕一样横亘在现实和脑海当中,明明具体到可以深切体会,但是一旦真的考虑到此,却转瞬回到现实,不敢相信之前的片段究竟是否也有人曾和你一样体会过。

  《潮骚》读后感(八):《潮骚》初读后感

  初翻《潮骚》,只觉它平平淡淡,乏味无力,可是越往后读,却越吸引注意。新治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少年,家境一般,与母亲弟弟相依相伴。而初江呢,虽从小被外养,可父亲是当地大财主,家境优渥,追求者自然不少。本初江父亲因为一些流言蜚语而厌恶新治,但新治却也不放弃,坚定地做自己,用自己的努力去向一个父亲证明他有能力照顾好他女儿。初江只是一个弱女子,受着父亲的管束,不能够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可也没有放弃过这段爱情,她想尽办法和新治通讯,见面。虽中途有他人非分之想,饱受舆论之苦,两人的信任也没有因此垮掉,两人反而越爱越深。这份爱情,单纯的不掺任何杂质,以信任为基石,演绎了童话般的美好。故事发生的地点,也是那样简单不加城市尘埃,有山有水,宁静人心生向往。故事发生地里的那些人,民风淳朴,人心向善,相亲相爱,美好而又简单。在这样的环境里,爱情不美好到是让人觉得奇怪呢。《潮骚》和《边城》很像,同样的善良淳朴,同样的风景迷人,可不同的是,《边城》里的秀秀一直在等,也不知等回来没有,而《潮骚》,他们不仅在一起了,还会有了面对现实的生活。“她自豪是她的照片保护了他,他知道是靠他自己的力量”。 在这浮躁社会里,我却也想拥有这样一份宁静的爱情。❤

  《潮骚》读后感(九):海浪拍打海岸 潮但不骚

  刚开始看书名的时候 觉得是充满爱欲的故事

  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

  翻完整本以后 手指间都是海风和海浪的味道

  干净的岛上发生了美好爱情的味道

  年轻有气力的小伙子和清秀又聪明的姑娘

  在早春的海岛上 纯粹的互相爱慕着

  我还记得翻开第一页的时候我搜索过 知多半岛

  词条内容说

  这个离我有一定距离的小岛 是名古屋市以南南北突出的一个半岛

  与渥美半岛相望

  故事发生的歌岛 词条搜不到

  但岛上景致最美的两处

  是神社和灯塔

  岛上人民对海神的信仰 让我觉得充满安全感与敬畏

  每当思考问题的时候 人们总是愿意去同大海商量的

  新治第一次向神灵祈求

  关于初江的愿望后

  反而觉得 提出这种任性的祈求 神灵不会处罚吧

  天真可爱又年轻的气息

  心底全是岛上环境所影响的 对海神的虔诚

  少年通过一次出海证明了自己 也提升了自信

  不再因为贫穷而羞愧惧怕

  少女善良懂事用自己的行为收获了少年母亲的好感与认可

  他们彼此爱着 成长着 也努力着 有神庇佑着

  美好的渔歌式的爱情故事 纯粹的浪漫的感觉只会在伊甸园里发生的爱情

  《潮骚》读后感(十):过分纯美之罪

  纵观三岛的作品,很容易怀疑三岛就是个精分!

  就比如这本薄薄的潮骚,唯美清澈到让人心声向往。

  潮骚,太美好,太无邪,水至清则无鱼,早期的三岛能写出这样清美的情爱,其实就已注定为后期的的自己埋下伏笔了。

  我猜测这时候的三岛对爱情还是心声向往的,这时候或者爱人未定或者那个亲爱的人儿还没有成为皇室新嫁娘。

  三岛对爱情单纯原始的向往,如一汪清泉,欢快明亮。

  歌岛让人心生向往,但却和海市蜃楼一样,在歌岛的人不自知,在岛外的人更无法深入,本能上人是向往堕落的,就像歌岛的妇女们向往卖货郎带来的花哨东西一样。能把一切看得淡然的不是内心强大,就要有精神洁癖,或者足够苍老。

  想获得,想获得那样的爱情,想成为那里活泼善良的青年,我相信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很多人都在心里这样呐喊过。

  但无论如何是不可能的。三岛在写这些的时候自己或许也有这样的预感吧,所以这唯美带着些许小心翼翼的呵护,波折都写得短促无力。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