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微暗的火》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微暗的火》的读后感10篇

2018-01-08 21:40: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微暗的火》的读后感10篇

  《微暗的火》是一本由[美]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36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微暗的火》读后感(一):《微暗的火》:人生是深奥而未完成的诗歌注释

  从去年11月到今年2月,整整拖了三个多月,终于把这本迷宫一样的书读完了。不知为何,读此书的过程总被各种事情打断,而一旦被打断我便没有毅力一口气读下去,于是搁置在那里,看别的书去了。也许,读此书正如潜水,必先深深吸好一口气,鼓起勇气猛扎入水底,入水越深,才越能体验到那份酣畅淋漓。我的搁置好比太多次的换气,孱弱而散漫,搞得自己反而没力气了。 这本书最令人拍案叫绝地方莫过于独一无二的结构设计,全书以“前言”、“诗篇”、“评注”和“索引”组成,呈现给读者的是一名叫“金波特”的教授对于诗人谢德的999行长诗《微暗的火》的评注文集。而从金波特的描述看,整个评注贯穿下来也包含了情节,即:金波特是赞巴拉(虚构国度)逃逸到美国的国王,他对谢德施加影响希望他的生平能被写进诗作。而赞巴拉的弑君组织影子派”成员格拉杜斯,被指派暗杀流放的国王(金波特)。格拉杜斯找到了金波特后,却误杀了旁边的谢德。故事就在格拉杜斯寻找国王以及金波特与谢德的交往、对其描述赞巴拉两条线索中展开,阅读时总让我想起诺兰的《记忆碎片》那种叙事手法:仿佛是两条复杂的平行线齐头并进,最终却发生了诡异的相交。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简单吗?纳博科夫曾说:“给我具有创造性的读者,这个故事是给他写的。”读者被要求具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并甘愿劳神参加小说错综复杂游戏,通过反复对照阅读,自行在头脑中构成故事情节。读书是种高度再创造的活动需要作品充分与读者互动,以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以我有限的读书阅历,这本书与读者的互动并不像一般作品那样仅仅给予我们相似情感体验,它带来的还有“参与构建”的成就感。打个比方,好书如美食,一般的美食会带给我们味蕾的快感,然而味道容易被复制,多了也就杂了,腻了;而《微暗的火》却只是一道半成品,其中还夹杂着大量看似多余、繁杂琐碎的段落做“食材”,需要你亲自挑拣并掌握火候去烹饪,这种自己动手的乐趣是无法被取代、被复制的。亲自参与完成并细细咀嚼的美食,远远胜过那些送到嘴边的、大量雷同的快餐式美味。 正是这种参与的可能性让我当了一回“福尔摩斯”,发现了表面故事背后其他有意思的构建方法。线索来自长诗的最后:诗的结尾描绘的情境与注释中谢德被误杀的情境吻合,然而,从时间来看,谢德显然是先完成诗作,然后才被误杀的。这里我想到两种解释:第一,金波特是根据谢德的诗而虚构的被杀的情境;第二,谢德写诗的时候就预见了自己的死亡。 显然,第一种解释更有说服力。假若金波特真的在虚构,那么书中金波特的真实身份只是个学府教授,赞巴拉、格拉杜斯以及自己的国王身份完全来自他自己的想象,格拉杜斯最后“佯装从精神病院逃出来的杰克格雷,错把谢德当成那个把他送到那里去的人,以此来欺骗警方和这个国家”就不是在“佯装”,而是事实。即:谢德被一个精神病人杀死后,金波特虚构出一整套国家、杀手与国王的故事来解释他的诗作。 那么第二种解释呢?倘若谢德能“预见”这种吻合,那还有可能是整部作品都为谢德虚构,也就是在某一程度上,纳博科夫与谢德统一起来,使“谢德”又借虚构的金波特的口吻为自己的长诗作了注释。这种叠加的虚构让人摸不清真实,倒也不失为一种情节的构建方法。 我想,纳博科夫这样良苦用心的运用大量文学典故、引喻、多语义性、多种语文的双关语以及镜像等,不仅为了给以读者阅读上的新鲜体验,同时也运用诗作本身表达了丰富内涵。比如关于死亡及转世,在第二、三章中有很多表述。谢德诗中写女儿海丝儿的死,运用了“黑色春天”、“星光”、“湖泊”、“雾霭”、“沼泽”等意象,营造出阴郁潮湿氛围,这里(结合前文谢德对死后世界的想象)我并没有读出太多丧女之痛,反而有种哥特式的美丽,充满了对死亡的诗意呼愁。在第493行注释中,金波特描述了一种“理想的自杀方式”——从飞机上往下跳,“预感到宇宙神秘不可知的力量在吞没渺小的不可知的灵魂”,同样让人直面死亡,直面生命的虚无、衰朽、庸碌与灵魂的超脱。 读此书的时候我想起曾经我跟高中语文老师讨论伍尔夫,她给我讲《墙上的斑点》时,随手在黑板上用粉笔画,每一笔都从原点出发,绕一小圈再回到原点。她说伍尔芙的思路就是这样的,从一个点散出去再收回来,然后又散出去收回来……往复多次,很多笔迹连起来看,仿佛一朵重重花瓣散射出去的花朵。《微暗的火》同样给我这种感觉,这朵瑰丽的花花瓣何其繁复,画画的手法又是何其多样,无论读者怎样根据自己的想法组织解读,它总会不同答案。借用书里的句子,“人生是深奥而未完成的诗歌注释”,谢德的长诗被注释完成了,人生的长诗却不能完全求解。人生之深奥未解仿佛一朵花瓣无限增多的花,绽放的同时,也带来重重的美丽谜团。

  《微暗的火》读后感(二):空——致谢德

  空——致謝德

  我是慘遭殺害的連雀的陰影,

  兇手是玻璃窗上那片虛假的碧空。

  ——謝德

  ——金波特

  ——納博科夫

  一心想尋找真實,卻始終跳不出的自己的小世界。

  最真實的東西,其實就是整個世界的虛無。

  虛無和真實本就是兩個極端,被頭尾相連,接到了一起。

  正當你自認為現實在磨礪自己的時候,磨礪你的只是你自己,不是這個世界。從這個意義上講,一個人可以用一切可想像的手段來折磨自己。個體可以脫離載體而存在

  整個世界就是一片無窮無盡的白色強光。一首上帝的諷刺詩。

  而我,只因在强光下睁开了双眼,便受到了无尽的折磨。

  纳博科夫先生,寫一首千回百轉的長詩吧,用盡華麗雍容、絢爛奪目的詞藻。在結尾處,用最冷的現實告訴大家,一切都是這白光產生出來的虛無。

  或者,昆德拉先生,寫一個故事來埋葬自己,埋葬那個執迷在現實世界的自己。

  從今天起,我便只是虛無,世界與我也合為一體了。

  我们,都只是虚无的白光。

  .S.上帝先生,您怎麼不將我整個兒的刺瞎?省得我在這角落用殘餘的微弱視力胡亂叫囂。

  《微暗的火》读后感(三):用脊椎而不是用脑壳来阅读

  (参见172行注释)

  这样的括号内容让自己忍不住笑了一下,只是引用一下谢德的一句话(p171)。

  为什么我能读进去?经常怀疑自己对晦涩的的作品的阅读欣赏,到底是否“读懂”了。什么叫做“读懂”?这个词也许本身也没什么意义。在这样的懵懂中,我却愿意说,很好看,也值得看。我的老师说过,读一本书往往需要读懂很多其他的书。而我现在的水平,也许就还停留在感性的那一层,用脊椎颤抖着撑着那些作品,瞻望风景一般。就是像初见世界的婴儿那般欣赏这风景,不知到这是什么书,什么蝴蝶,只是觉得,很美。

  看《微暗的火》的心理过程,可以这样说罢,原很严肃地对待金波特博士(博士),然后觉得不对劲,接着觉得这人好搞笑,怀疑整个书创造的故事,从头到尾是不是都是一个患者幻想出来的。这当然缺少一个参照物来评判故事哪部份真实或虚假,所以自己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而思索不同结论的过程,是在引导自己进行不同的思考,不同的联想。所以有时候我自己会想,在某种意义上,书就是引导我自己思考,这种思考也许并不代表我自己的观点,而,可以说,就像是路上的风景,一种过程。

  于是就捡几句话吧。

  不记得在哪里,金波特所言:掠夺的人是看不见生长的奥秘的。

  (嗯,我不多说,敬畏自然。)

  我是那死去的连雀的阴影

  凶手是窗玻璃外那片虚假的碧空

  一千年前,五分钟

  等于四十盎司细沙

  只有那怪异领域的长住者方能领会,而我只是个迷路人

  《微暗的火》读后感(四):文字的投影与镜中的映射

  是你在读一部小说,还是在写一部小说?《微暗的火》抛出这样一个问题,作为读者的我们不得不接过这猛地抛来的橄榄球。

  读完之后发现《微暗的火》并非一个不易通读下来的作品,它行文简单,而且在字里行间似乎都给予了读者一定程度的暗示。所以读者很容易就会在一种按照作品的某一解读方法而设定的,与患有幻想症的金波特教授一样的情绪下去理解这部作品,然后将其归类为按照两条线(一条是十四行诗的文学线路,讲述了老诗人对人生经历和生与死的理解;一条是金波特教授所臆想的,或是说基于对这部长诗所拥有的理解而创作出来的“人生经历”)交叉并进的猎奇类故事小说。其实,就如同我们千百次常说的那样,你越是离一个真相无限接近,就越是容易被提供给你的丰富材料迷惑。这部作品也是如此,当你真正看完书中索引的最后一个字,以期待去拥抱这部作品所带给你的无限欢喜的时候,你会漠然地发现迎接你的只是一个单纯的故事,拥有如同呓语一般的情节,也如同一只空洞的瓶子,在呼唤你用自己的想法去填满它的时候提醒你“你并非真的收获了一本鸿篇巨著”。你一无所有,你只收获了一个巨大的骗局,你在字里行间的那些看似对你的提示中走偏,最终站在这个欺骗的漩涡中间不断下沉。

  复杂而惹人仰望的作品容易招来过度的诠释。在作品最开始的“前言”部分,“诠释者”金波特教授就提醒你不妨先将诗作的全部注释通读一遍,再带着这样的情绪去阅读全诗,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世界。想必这样的读法是“完美”阅读的必进之路,但需要注意的是,它并非你的阅读,而是完整地勾勒了一个金波特教授作为阅读者的审美曲线。金波特教授看似一个注释者,其实却是这部诗作出版物中最大的读者。他先是在这部作品诞生之前就许下了“这是为了伟大的赞巴拉而做”的基调,然后先入为主,把主观情绪酝酿到了高潮,之后在意识高潮的同时去有意地阅读这部诗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诗作者主观的人生历程,而将作品完全融入到自己的人生中去,变成了自己的一种“创作”。

  《微暗的火》通篇充满了文字游戏,一如纳博科夫其他作品那样,既对文字游戏抱有一种戏谑的态度,又将巨大的隐喻赋予到这些文字游戏的推敲中去。无论是影子一般的“谢德”诗人,还是反复强调镜子在意识上所产生的篡改判断的神秘作用(比如扑着窗玻璃“虚假的碧空”而死的连雀,亦或是反映在古老的赞巴拉御寝里的镜子上的制镜人的姓名),都在玩味着作者与读者、谢德与金波特那种分离又统一的对立关系。什么是真,你看到的抑或是你相信的就是唯一的真相吗?还是说你可以抛弃掉一切主观的因素,去触摸一个逻辑上判断出的会更加真实的故事(作品)?纳博科夫没有给予答案,他只是提出了问题,或是说连问题都半遮半掩地供那些“有智慧的读者”去发现。他似乎在触及一个文学鉴赏的母题:是谁完成了作品?作者本身,还是由读者的主观认识参入其中的盛大派对?什么是优异的作品,是那种能唤醒人类共鸣或是说共同感官的作品吗?如果每个读者的主观态度都会不同,那还存在这样“共鸣”的作品吗?还是说一部好的作品,本身就是一张有书写能力的白纸,它可以供任何人以任何行为方式去书写,不存在任何一种先入的概念,只是由作者提出一个小小的蛛丝,任凭读者的思想风动而沾染更多有智慧的灰尘。但记住,关键是有“书写能力”,而绝非一张完全光滑的废纸。总之,《微暗的火》就是如此一部作品,它的智慧之处在于让你于读完的一瞬间毫无收获,似乎像是一名情人朝你迎面走来,却在你张开双臂迎接拥抱的时候闪身离开。或者说,你会完全推翻金波特教授的那套评注,这将成为你读完这部作品后唯一可以确定的一个印象。殊不知你意识到了别人那充当“月亮”的角色,却感受不到你也将作为一个反光的物体无时无刻不出现在作者那本来与你无干的文字面前——你的感受无疑不是那文字投影的镜中映射。

  “微暗的火”源自莎翁诗集,所指恰是月亮从散发着炽热火光的太阳身上所反射的光亮。这“微暗的火”本义不佳,是指有一批如同月亮一样的人只会借助反光来充斥自己,但好用反义的纳博科夫似乎是借之提出了一个希望:正是这微暗的火推动了人类艺术创作与鉴赏的历史,它是如此隐晦,以至于从未被人发现。相比那些熊熊的烈火,微暗的火是如此细腻而温柔,她或许并不完美,却是智慧之火在闪动。因为那正是你的思考,一位有“创造力的读者”的映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