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们内心的冲突》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我们内心的冲突》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1-11 21:3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们内心的冲突》经典读后感10篇

  《我们内心的冲突》是一本由卡伦·霍尼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17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一):对人性信心研究心理学基础

  一叶障目未见泰山,分析过于注重特定类型而没有上升到一般性的理论层次。书中所描述的三种倾向其实也是人类的三种工具关键只在于是否善于使用它们,达到一种内在的平衡,相异而共在,并行而不悖。

  1. 而我的信念是,人既有能力,也有发展他潜在可能性的要求,使自己变得更为优秀。但是,如果一个人与他人和与自己的关系一再受到干扰,他的潜在能力就会减弱或变质。我深信,人只要活在这个世界上,就能够改变而且不断改变自己。(序言)

  2. 即使我们认识到了这样的冲突,我们必须愿意而且能够摒弃矛盾的两方面中的一面。但极少有人能做到断然取舍,因为我们的感情和信念是混淆不清的。也许,说到底还因为我们多数人并没有强大安全感幸福感,所以不能有所舍弃。P5

  3. 我们愈是正视自己的冲突并寻求自己的解决方法,我们就愈能获得更多的内心的自由和更大的力量。只有当我们愿意承受打击时,我们才能有希望成为自己的主人。虚假的冷静植根于内心的愚钝,绝不是值得羡慕的,它只会使我们变得虚弱而不堪一击。P6

  4. 当他回避人时,他既不想归属,也不想反抗,而是保持距离。他觉得他与别人的共同点太少,别人不理解他。他树起一个自己的世界—一个以大自然、玩具、书和梦想组成的世界。P18

  5. 同样,攻击性患者也并非确信别人不对,他只是武断地认为自己正确,因为他需要这种主观的自我肯定,正如一支军队需要一个安全的阵地才能发动进攻一样。P37

  6. 这里,他的错误在于他把独立本身看成了目的,而忘记了这一事实:独立的价值最终有赖于它能帮助他做些什么。他的独立只是他整个离群表现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离群的目的是消极的,那就是我行我素,不要强迫、束缚和义务。P45

  7. 自我孤立者对优越地位的要求,有某些特定的性质。由于他畏惧竞争,所以他实际上并不想通过不懈的努力来超群出众。相反的他感到自己高贵品质别人应该一看便知,而无需自己费尽心机;他潜在的优点别人应该感受到,而不必有意表现。P47

  8. 正如我们已看到的,在这几种对他人的基本态度中,每一种都自有其积极的价值。在亲近人的类型里,患者试图为自己创造出一种与外部世界友好的关系;在对抗人的类型里,他在竞争性世界中为了生存而自我武装;在回避人类型里,他企图获得某种清高和明澈的心境事实上,对人的发展来说,这三种态度不仅可取而且必要。P55

  9. 他所忽视并老是拒绝认识的,是他不可能在真空里成长和发展。P60

  10. 还有,每一种类型都情不自禁地否认这样一个事实:他的优点只是徒有虚名。比如,屈从型并非真的充满仁爱和大度,但屈从型患者对此必然加以否认;孤独型患者并非自己自由地选择了孤独,而是因为他无法应付他人,但患者对此也矢口否认。P67

  11. 患者只有限自己的生活才能避免遭此危险:他尽量回避得不到别人赞美和嘉奖的事情,他必须逃避没有绝对把握任务,他甚至会形成一种对所有实际努力的反感。P72

  12. 也许,把自我理想化而产生的最糟糕问题,是由此而出现的对自我的疏远。我们压抑或窒息自己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会变得与自己疏远起来,这种变化是由神经症的发展过程逐渐产生的,而神经症虽然自有其基本的特性,却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P73

  13. 内心压迫感的强度取决于理想化意象的权威对患者人格的钳制程度,对这种压力作用做再高的估计也不过分。它比来自外部的压力更可怕,因为外部压力至少允许患者保留内心的自由。病人大多不知道这种压迫感,但每当这种压迫感一消除,病人便如释重负,好像重获自由,可见这种压制的力量之大。P82

  14. 我这里指出的,不是那种医生与病人同心协力认真考虑病人幼时所受的各种影响,而是指那种过分专注对幼时影响的分析。这种专注的结果一事无成,只作原地踏步的循环,对目前作用于病人的各种因素却缺乏探索的兴趣。P86

  15. 病人对孩童时代的片面强调,确切地表明了他的外化倾向。所以,每当我遇到这种态度,我便知道:患者已完全与自我相疏离,而且还继续被驱迫着离自我而去。我这种断定还没有出现过错误。P87

  16. 在复杂的社会系统中,人在很大程度上已变成了一个小小的螺钉,对自我的疏离几乎比比皆是,人的价值也一落千丈。由于在我们的文明中有着数不清的严重矛盾,便形成了一种对道德普遍迟钝和麻木无知现象。P91

  17. 所有这些恐惧的根源都在于冲突还未解决。但如果我们想最终取得人格的整合,我们必须不怕面对这些恐惧。所以,这样一来,它们还是我们正视自己的障碍,它们似乎是一个炼狱,我们只有经过这一关后才能得救。P107

  18. 自大情绪的最确定的标志是在自责(以及随之而来的道歉认错)与内心的恼怒不满别人的批评或冷落)之间出现明显的矛盾。P119

  19. 事实上,整个责任问题根本引不起患者任何兴趣。他只看到或朦胧感觉到这个问题的消极方面。他没有看见,并且只是在以后才逐渐懂得的是:由于自己拒不理睬这一问题,他挫败了自己渴求独立的热烈愿望。他以为拒不承担任何义务就可以确保独立,而实际上一个人承担责任才是获得真正的内心自由的不可或缺条件。P124

  20. 在临床分析中,最有力的治疗就是让病人知道后果道理是:它使病人从心里感到,只有改变内心里的某些东西,才能够获得自由。P126

  21. 神经症患者指望外在的改变能产生一个更好的世界,但不可避免地使自己和自己的神经症原封不动地随着外在因素而进入每一个新的场合。P129

  22. 或许,索伦克尔凯郭尔已作了最深刻回答。在《疾患致死》一书中,他说所有的失望根本上都是未能成为我们自己而感到的失望。各个时代的哲学家都强调了成为我们自己的核心意义,强调指出了由于人感到有障碍阻止他接近成为他自己这一目标而产生的颓丧。P131

  23. 这种生活方式的最根本的特征,可以用如下的话语来总结:与自我和与他人的疏离,可怜无助感觉,广泛的畏惧,以及在人际关系中的敌对性紧张,包括普遍的堤防和特定的仇恨。P161

  24. 力量的增加有诸种原因。他过去把重心落在他人身上,现在放到了自己内心。他感到自己更活跃,并开始树立自己的一套价值观,他会逐渐发掘出更大的力量。原来用于压抑自身的那部分能量得到了释放,病人不再那么处于压抑之中,不再被恐惧、自我鄙视和无望感弄得身心交瘁。他不再盲目的服从、对抗或发泄虐待狂的冲动。他现在的让步也是合乎情理的了,所以他变得更坚强有力。P175

  25. 关于治疗目标的最全面的界定是:争取人格的整体性。既是说,没有虚饰的假象,感情真诚,把自己整个的心溶入自己的感情工作、信念之中。只有冲突被消除,才可能接近这一目标。P178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二):脉络整理与摘抄

  对于我来说,这本书的意义正如卡伦霍妮在第一章中所说:“能够在体验冲突时又意识到冲突,尽管这可能叫人痛苦,却可以说正是一种宝贵的才能。” 解决冲突的前提是全然的意识到冲突所在,神经症冲突就其主要因素而言总是无意识的。所以,本书主体纵然并未提出什么根本有效的实际解决方法,却像一个镜子,对照和外显出冲突的原型。

  第一部分 可总结为神经症冲突的三种基本类型及其防御手段

  1.从正常的的观点看,亲近人、对抗人、回避人,三种态度不应该相互排斥。一个人应该是既能屈从于人,也能够气势凌人,还能够规避他人。三者可以相互补充,和谐统一。如果某一种倾向压倒其余,则只表明在一个方向上走过了头。

  2.屈从型人格的典型特色

  (1)他认定他不顾一切的对温情和赞同的渴望是真诚的,但实际上他的这些需求笼罩着对安全感的贪得无厌的渴求。在他的这种努力中,他便产生出某种品质和态度。他变得‘无私’、‘富于自我牺牲’、‘无所索求’,只有一点是他不断要求的,那就是别人对他的温情。

  (2)他深感自己软弱无助,有一种‘我多渺小可怜’的感觉。

  (3)他无意识地倾向于以别人对他的看法来评价自己。

  3.屈从型患者不仅意识不到攻击意识的被压抑,还强烈地希望永远也不意识到它们。他甚至忧心忡忡地提防着,怕的是这些压抑的迹象会在自己或他人面前暴露出来。这些压抑还产生另一种作用,那便是制造一种统一、和谐与完整的感觉。

  4.在屈从型患者眼中,爱情似乎是唯一值得奋斗的东西,是生活的目的。实际上,这种痴迷与性别无关,而是一种神经症表现,因为它是一种有悖常理的强迫性内驱力。在这种情形下,性价除了具有生物性功能外,还有一种价值:证明自己的被需要。

  5.与屈从型害怕取胜的心理相反,攻击型患者是输不起的,他只能赢不能输。前者遇事责怪自己,后者事事推诿他人。但两者的相同处在于他们都没有过失感。

  6.攻击性患者感到自己有力、诚实现实。根据他自己的出发点,他的自我估计完全是合乎逻辑的。因为在他看来残忍无情就是力量,不关心他人就是诚实,不惜手段地追求自己的目标就是现实观念。他自认为诚实,还有一个缘故:他能一针见血地戳穿周围人们的伪善。他认为对对事业热情、慈善的心肠等等都是伪装。

  7.实际上,攻击型对他人的”温和“有着矛盾的感受。诚然,他因此而瞧不起别人,但同时他又喜欢别人那样,因为这样一来他便更能够毫无顾忌地追求自己的目的。可是,为什么他还是经常感到屈从型对自己的吸引,正像屈从型常被他所吸引呢?他之所以有如此强烈的反应,是因为受内心的一种需要的驱使所致,即他需要战胜自身的温和感情。最后的结果往往是:对温和倾向的压抑必然增强攻击性倾向并使它变得更具强迫性。

  8.自我孤立型患者的特征是普遍的疏远他人以及,对自我的疏远。但所有的离群者都共有另一个特性,那就是:他们都能够带着一种客观的兴趣来观察自己,就像人们观看一件艺术品。也许对他们最好的描述应该是这样的:他们对自己都持”旁观态度“,这与他们对生活的总的态度一样。因此,他们常常是自己内心冲突的优秀观察者。这方面突出的例证是他们常显示出对梦中的象征有神秘的理解力。

  他们的需要和品质都服务于这一主要目的:不介入。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对自立自强的需要。

  一种更不可靠的维持自力更生的方式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限制自己的需要。

  9.对一个富于激情的人来说,要压制一部分感情-----况且还是最重要的感情-----除非迫使他把全部感情压抑下去。这虽是一种推测,但下述事实却是确实的。属于孤立型的艺术家,在其有创造能力的期间,不仅能感受也能表现出感受,但他们常常都曾在青少年时代经历过感情全然麻木或坚决拒诉感情的阶段一般来说,在这些艺术家建立对人的亲密关系的意图惨遭失败后,他们不是有意地就是无意地顺应了自我孤立趋势。而正是在这样的时候,他们进入了创造的时期。与他人隔着一个安全的距离,他们能宣泄与人际关系无直接联系的大量感情。这一事实便说明,早期对感情的否定对后来实现孤立是必要的。

  10.感情愈是被克制,自我孤立型患者就愈有可能强调理性的重要。他的希望便是一切事情都能够只凭理智思维的力量便得到解决,好像只要知道了自己的问题就足以治疗自己的毛病了。

  11.自我孤立者的价值观也与那两种类型的人形成对照:那两种类型的价值观是清楚的、界定分明的,而他的价值观却充满矛盾。对他奉为自由独立的东西,他是一直估价甚高的。但除此之外,他也许会在分析过程的某个时候对善良同情、慷慨、自我牺牲等品质表示出极端的赞赏。而在另一个时候则又马上推崇丛林哲学,信仰弱肉强食自私自利的生活准则。他自己也有可能对这当中的矛盾感到奇怪,但他总是尽量用某种合理化作用来否认自己那些倾向的冲突性质。

  12.与真正的理想不同,理想化意象有一种静止的性质。它不是他必须不断努力才能接近的目标,而是一个他顶礼膜拜的观念。真正的理想有能动性,而理想化意象对成长却肯定会构成障碍,因为它不是否认缺点便是只谴责缺点。越是复杂而刻板的理想化意象,越是暗示着严重的冲突。

  13.外化作用是这样一种倾向:患者将内在的过程感受成好像是发生在自身之外,于是便认为是这些外在的因素导致了自己的麻烦。与理想化行为相同的是,外化倾向的目的也是回避真实的自我。但不同的是,理想化行为对真实行为的再加工总停留在自我的疆域以内,而外化倾向意味着完全抛弃 自我。

  14.自我鄙夷的外化倾向的表现形式可以是蔑视他人,也可以是感到被他人蔑视,通常两者并存。

  15.对自我的愤怒是以三种主要方式实现外化的。

  (1)当患者毫无节制地发泄不满时,就将怒意发泄到自身之外。

  (2)患者在意识与无意识中不断感到恐惧,或随时担心连自己也不能容忍的过失会激怒他人。

  (3)第三种方式是把注意力专注于身体的不适。当患者不知道这是在对自己发怒时,便只感到相当严重的机体紧张状态,这可表现为肠胃失调、头痛、倦怠等。

  16.外化作用本质上是一种自我消灭的积极过程。它之所以能够实现,是因为病人疏离了自我,而这样疏离正是神经症所固有的现象。由于自我被消灭了,自然的结果便是内心冲突也被逐出意识。外化作用使患者更多地责难他人,报复他人,畏惧他人。结果以外在冲突取代了内心冲突。这尤其是因为外化作用大大地加剧了最早引起神经症的冲突,即人与外部世界的冲突。

  第二部分 未解决的冲突的结果

  恐惧、人格衰竭、绝望、虐待狂趋势

  17.带着冲突生活主要还意味着生命力的巨大浪费,这不仅由冲突本身造成,还由试图解决冲突的各种错误办法造成。

  18.由于对基本冲突某一部分进行压抑,人格的很大部分被遮蔽了。被遮蔽的部分仍然很活跃,足以对患者进行干扰,却不可能有任何建设性用途。这样,压抑的结果只造成精力的损耗,而本来这种精力是可用之于自信、与人合作、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与自我的疏离剥夺了患者的前进动力。

  19.精力的误耗或浪费可以发端于三种大的紊乱失调。其一是遇事都犹豫不决,其二是一种普遍性的办事无效率,第三个典型的紊乱症状是普遍性怠惰。

  20.在日本的佛教经文中,真诚是等于专心致志的,这恰好佐证了我们在临床观察基础上做出的结论,那就是,内心有分裂的人不可能完全真诚。

  21.实际上一个人承担责任才是获得真正的内心自由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22.相不相信病人真能改变,即相不相信从根本上来讲他是能够自己解决冲突的,决定了治疗者敢不敢对付这一问题,也决定了他能不能取得成功的机会。正是在这一点上清楚的显示出我与弗洛依德的分歧。弗氏的心理学及其哲学本质上是悲观的。

  23.最后,失去了希望的患者会变得有破坏性,同时又试图通过代偿性生活求得补偿。在我看来,这就是虐待狂趋势。

  24.事实上,施虐者强加在受虐者身上的,是一种不能实现的目的,即实现施虐者自己的理想化意象。他为了排除自卑而发展起来的自以为是的态度,使他有一种自鸣得意的信心,去达到它的目的。

  25.然而,虐待冲动还可以更深的被压抑,于是代之而起的便是一种所谓倒错的虐待狂。这种情况是:患者由于过分惧怕自己的冲动,便退守自己,尽量不让自己的冲动暴露出来,让自己或他人察觉。于是,对任何类似自我肯定、攻击、敌意的东西他都退避三舍,从而陷入广泛而深沉的抑制之中。

  26.在表面非人性的行为后面,有一个受着痛苦的人。有了这一认识,我们发现的是一个在绝望中挣扎的人。生活击败了他,而他寻求着代偿。

  结论 神经症冲突的解决

  关于治疗目标的最全面的界定是:争取人格的整体性。即是说,没有虚饰的假象,感情真诚,把自己整个的心溶进自己的感情、工作、信念之中。只有冲突被消除,才可能接近这一目标。之所以敢于提出这些很高的目标,是因为坚信人格能够改变。不仅只是儿童才是可塑性的,我们一切人都有能力改变自己,甚至是根本的改变。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三):每个人都是神经病

  看這本書,一個是沖著網上的高評,一個是沖著作者的名頭,再一個,想了解一下所謂的新弗洛伊德學派到底在講些什麼。相當失望。這本書存在兩個主要的問題:1、神經症的描述太過籠統;2、未涉及到神經症產生的根源。

  書中提到了三種人:親近人,對抗人,回避人。這個並沒有什麼新鮮的。已經有一個普遍的觀點,把人分成四類:活潑型,力量型,完美型,和平型。這四類不同的性格都有積極與消極的一面,書中所提到的三種人實際上正對應著這四類不同性格的消極面,如:親近人對應著活潑型,對抗人對應著力量型,回避人對應著和平型。由此可以看出,作者的歸類並不完整。實際上完全可以再加一類人,那就是偏執型,而這一類型對應的則是完美型。

  理想化意象也一點都不新鮮,實際上就是妄想出來的形象,就夢而言,也即弗洛伊德所說的願望的滿足。至於說外化作用,弗洛伊德也已經談到,也就是投射,移情,無非是換個名稱而已。

  書中有兩句話挺有用,一句是:“神經症一直是個程度問題。”(P6)一個是:“關於治療目標的最全面的界定是:爭取人格的整體性。”(P178)至於第二句,我並非完全贊同。海濤法師曾說:“修佛即是人格的完滿。”“爭取人格的整體性”與海濤法師的這句話似乎並沒有本質的區別。這句話當然沒錯,但這句話還是從外在而言的,還是沒論及到本質的問題,一切眾生皆具佛性,佛並非專屬於人類而言,因此也不能局限於“人格完滿”上。所以,從本質上講,當是“和合”,類似於和諧,但比和諧的意義更深。無論怎樣,就因為這兩句話,勉強地給兩顆星。

  我想撇開作者所談,想談談自己對神經症的看法,所以有下面的文字。這是個大話題,作者寫了一本書,所以,不要期望我用幾千字就全部講得明白。另一個,我也沒打算寫這麼多文字,到最後還是做了簡略了。

  ————————————————————————————————————————————————————————————

  每个人都是神经病

  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而不得道。——释迦牟尼

  这是释迦牟尼于菩提树下悟道后发出的感慨。这句话,包含着“即心即佛”的思想,亦包含有“佛即众生,众生即佛”的意思。同样的,也有“悟即是佛,迷即众生”的含义。这句话也同样道出了众生之苦的根源——亦即妄想执着。众生之所以弃佛性而不顾,轮回于六道之中,皆因妄想执着而已。这是佛家的话,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句话也同样道出了一切心理疾病的由来,亦同样是妄想执着。但凡是人,皆在众生之列,皆有妄想执着,不同者,唯轻重而已,故而说,每个人都是神经病,并非妄言。

  说“每个人都是神经病”,这句话有三个含义:其一是站在佛教的角度来看,这在上面已经谈到;其二是,神经病只有程度的问题,而并非指某一特定的病症。这就如同说人的高矮胖瘦一般,都是相对而言。另外,就“病”这个概念来说,亦很值得探讨。这个也是相对的。同样的就如同谈到人的高矮胖瘦,何谓高,何谓胖,恐怕是没有一定的标准的。关于这一点下面还会谈到。其三是,心理学上所定义的精神病症状几乎每个人都会遇到或经历过。随便举几个例子,比如妄想,精神分裂症者有妄想的表现,妄想症者亦有妄想的表现,同样的,一般人亦有妄想的表现,比如抑郁症患者有抑郁的表现,而一般人也同样地会在某些时候表现得抑郁。如果有区别的话,那也只是程度上的差异。单就某一单个的个体来说,我们很难说他是高或是低,因为没有比较的缘故,同样的个体,在此处为高,在彼处就可能是低。就神经病来说,同样是这样,单就某一个体而言,他永远都是正常的,但当把他放置于另外一些被标定了“正常”的标准中时,他就有可能有病了。所以,就非常有意思,一般人看出家人都有病,而出家人则说,正是因为他们看到了众生的病所以才出家,所以才普渡众生。

  这里还需要谈一下神经病与精神病。现在的心理学界是把这二者定为不同性质的病症的,神经病,主要是神经方面的疾病,属于生理方面的;精神病,主要是精神方面的疾病,属于心理方面的。但是,在中国传统的医学里,是没有严格的区分的。至少以前的中医是不会分为心理科或生理科的,是划在一起的。应该说,这二者是不应该作区分的,生理是体,心理是用,二者是一不是二,乃一体二相。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某物的体与味,某物体如果好,味道也大概会好,如果味道变了,那这个物体也就变质了。体用是同时发生的,而没有先后之分。神经与精神也大致如此。神经出问题,精神也不会好哪里去,精神出了问题,神经也会出毛病。露易丝•海在《生命的重建》一书中探讨了这个问题。也就是说,由身体的问题就可以知道精神的问题,由精神的问题也可以知道身体的问题。我对此已经有了一段时间的观察,结果证明的确是这样。所以,一个人如果告诉我背痛,我就知道他心中有气,如果告诉我胃不舒服,我就知道,他不太容易接纳外在的一些东西。所以说,尽管不绝对,但大致可以说,神经病就是精神病。这在中国并不难理解,因为,我们说某人有精神病的时候,我们就说这人是神经病,当说某人是神经病的时候,我们也知道,他得的是精神病。之所以如此应该与中国传统的文化有关系。但是西方却把此二者做了明确的划分,我想,西方人迟早会发现这是一个错误。

  前面已经提到,神经病只是有关某一症状的程度的问题,而不应指向某一具体的病症。神经病是很难定义的,这从美国的《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的不断变更就可以看得出来。《DSM》的每一次更新,里面提到的病症的症状就会做一些变化,现在已经是第4版了,但绝对不是最后一版。之所以有这种状况,根本原因在于,目前的心理界对大多数的精神病的病因一无所知。除此之外,精神病还存在有不同的评价标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道德,习俗;

  社会道德,习俗,这主要是以人的外在(环境)作为评价的标准,也就是个体意识相对于群体意识,个体精神相对于文化而言。比如说,中国流行女人缠小脚的年代,如果有个女人不缠脚,那就是不美,就是有病,比如在集体主义的社会氛围里,个人主义就有问题,自私自利就是病,又比如,中国唐代(包括远古时期)以胖为美,而现代则以瘦为美,以前的人会认为瘦是有病,而现代的人却认为胖是病。再比如同性恋,在西方开始时被认为是有病,现在同性恋已经得到认可,而在东方则仍然把同性恋看作是病。这就是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标准。所以,当以这样的标准来确定有病没病时,就不免显得有点狭隘。

  2、个体的欲求;

  这是从内在的、个体的角度来讲的,更多地指向人的本能。毋庸置疑,个体的欲求是不一样的,有人本能地对性有强烈的欲求,有人则热衷于权利与财富,而有的人生来似乎就注定了要走宗教这条路。每个人的欲求是如此的不同,以致很难确切说谁是对的,谁的错的,谁是正常的,谁是病态的。这就犹如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你怎么能因为他喜欢吃生肉就说他有病呢?所以,一个人如果不喜欢说话,喜欢独处,怎么能因此就说他有病,他是抑郁症或孤独症患者呢?

  3、超出习俗与欲求;

  这主要是指特殊的信仰者,更多的指向宗教。这应该是属于文化层面的问题。实际上,单就文化层面这一点,也可以作为一种标准列出来。中年人看小孩子觉得幼稚,老年人看中年人觉得冲动,中年人看老年人觉得古板。当然,这还容易理解,而在文化群体方面,就不会这么明显。林黛玉看刘姥姥,就会觉得刘姥姥有病,而刘姥姥这个阶层的人看林黛玉,又会觉得林黛玉有病。这就是文化层面的问题。这在宗教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些。以世间的标准看宗教信仰者,会觉得这些人有病,而宗教信仰者正是看到世间的病态才去信教。这就是层面的问题与角度的问题,正所谓“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4、群体平均化标准。

  这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标准。这种标准很类似于中国的高考制度。高考制度留下的都是庸才,当然会把蠢才筛选掉,当然,这些蠢才当中有一半会是天才。那些被高考制度屏蔽掉的人才会说“天生我才必有用”,因材施教在中国似乎只是个传说。问题是,在心理学界也有这种传说,一些心理疾病的定性也是以某一折中的标准做参照。大家都穿着衣服,如果有一个没穿衣服,那这个人就有病。大家都抬头朝天上看,如果有一个人径直地走去,那这个人就有病。《皇帝的新装》正好描述了这种状况。

  之所以心理学界对某一病症的诊断标准不断地修订,上面提到的病症的评价标准的不确定性是一个重要的原因。那这里也有一个问题,到底如何来确定“病”呢?我想,就精神病方面来说,“和谐”将是最终的评价标准:一个人自我内在是否和谐,个人与外在的环境是否和谐。和谐即是正常,不和谐即是有病。就比如同性恋者,如果他们自己内心很平和,对社会又没什么干扰,又为什么非要以自己的标准来断定他们有病呢?又比如妄想症者,同样的,如果他自己内心调和,又与周围的人和谐相处,何必要断定他有病呢?关于这一点,电影《曾是超人的男子》正探讨了这个问题。以群体平均化的标准来衡量那些天才、宗教信仰者,应该就都是有病的人了。

  如果说健康的精神状态就是内外的和谐,那有病就是指内外的冲突与矛盾了。

  那这些冲突与矛盾是从何而来的呢?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本能动力;

  2、社会压力;

  3、系统动力。

  所谓的本能动力,这正是弗洛伊德所提到的力比多(libido),而社会压力正是后弗洛伊德学派所关注的,当然,社会压力里面又有荣格所提出来的集体潜意识。再一个是系统动力,这个在宗教里叫“业力”,亦或说是因果,德国的海灵格则把此看作是家庭内在的系统动力。这是目前还不被正统的心理学所认可的方面,然而,这却极大地影响着每一个人,就如后来的人开始认可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的概念,很快,人们就会接受系统动力的说法。实际上,现在的人就在关注系统动力的问题,只是,现在的人只是把这个问题局限在了“基因遗传”上面而已。

  必须要说的是,上面提到的这三者之间都是互为交叉并同时发生的,而矛盾与冲突也正是在这之中产生。最主要的冲突是本能动力与社会压力之间的冲突,关于这个,弗洛伊德已经讲得非常的多了。个体的本能需要在很多时候是被社会道德所压制的。社会道德有它非常积极的一面,但是,社会道德在一些时候一些方面又扮演着摧残个体的角色。在社会动荡时期这种负面的效果就表现得更为明显,比如法西斯统治时期,或者文化大革命时期。而对于眼下的社会来说,繁重的生活负担,各种诱惑,都在人们心中造成冲突与矛盾,所以,神经病就更象是一个时代病了。

  系统动力对每个人的影响都非常大。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前代的影响,一个是当代家庭的影响。前代的影响的一个典型的表现是精神分裂症。在一个家族中,在过去的某一世如果发生谋杀,杀人者与被杀者之间如果没有调和,那么,在后代中就会出现精神分裂。当代家庭的影响主要是父母对孩子的影响。父母不和,管教方式不一致,对孩子溺爱或排斥,单亲家庭,孩子长大后都会形成矛盾型性格,而这种性格对孩子的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会带来负面的影响,严重时就形成各种精神疾病。抑郁症,妄想症,分裂人格,虐待狂等等。我做过一个小调查,调查了114位学生,其中矛盾型性格33人,占29%,占到近三分之一。就在今天,我分析了两个学生,都是矛盾性格,一个是父母不和,要求严,另一个是单亲家庭,母亲也是要求严,这两个学生在生活中都表现有分裂人格的倾向。我对他们了解并不多,但当我描述他们的过去,他们的习惯,他们的生活状况,以及未来可能发生的状况,准确性都让他们震惊。我并没有什么预测能力,我对此已经观察了很长时间,已经有了较多的了解。

  神经病只是个体选择性地适应外在环境的结果。个体生活在一个充满矛盾地环境中,为了适应这个环境,最终不得不扭曲自己的内心,并形成一个矛盾的精神世界。达尔文提出了生物适者生存的理论,而这个理论对于人的精神世界也同样适用。不要惊叹万物的奇异,只是因为环境的多样,不要奇怪精神的畸变,只是因为这个世界有太多的冲突与矛盾。

  人有妄想执着,于是有七情六欲,七情六欲在社会中得不到满足,于是人性就被扭曲,神经病也就由此而产生。七情六欲不能满足,内心就会空虚,因此而产生了信仰,信仰的作用就是填补内心的缺失。就如失恋的人对于感情的盲目,内心空虚的人,在信仰上也是盲目的,一些极权的政治(如法西斯)或者一些邪教也正好就利用了人们空虚的内心。

  所有进监狱的人都不认为自己有罪,所有神经病者都不承认自己有病。不是他不愿承认自己的病,这里必须要明白,他为什么有病,是因为他想逃避一些东西,现在要让他承认自己有病,那就是要他面对他不想面对的问题,这正是神经病者之所以有抗拒心理的原因。这在梦中反映出来就是梦的伪装。在解梦时,当你告诉梦者梦的真实意义时,往往会得到梦者的矢口否认。不是你解得有问题,只是梦者还没有准备好去面对梦所反映的那个真实。

  最后再提一下神经病的治疗,那就是内外的和谐。这对于治疗师而言,对问题的洞察与时机的把握很重要。当然,每个人,每个神经病者,都可以自己来疗愈自己。最好的途径就是认知,让自己看到得更多,更深,“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让自己跳出那个固有圈子,看到更多,就会少了许多的妄想与执着,自然就可以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一切了。

  對心理學感興趣可加“心世界”小組一起討論:

  http://www.douban.com/group/89937/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四):内心的冲突

  内心在冲突,所以在寻求安慰与指引。刚好接触到这一本书。书的前半篇篇幅在解答what——“你是怎样的人”,顺从型在遇到同伴时会默默地想“他会喜欢我吗?”攻击型则想知道“这个对手有多强大?”或者“他会对我有用吗?”而自我疏离型最为关心的则是“他会干扰我吗?他想要影响我,还是会让我一个人待着?”每个人都多多少少是三种类型的结合体,而我大概是顺从:攻击:自我疏离=6:1:3。顺从型人格有一种与这些品质相似的品质,它表现为回避对他人的不满,回避争吵和竞争。他总是将自己放在从属于别人的位置上,位居次席。是呀,这样的人格在我看来并没有对自己保持充分的信心,简言之自卑。不过任何类型人格的神经症的表现都可能发自自卑,这种人格的紊乱和失调。而我意识到我的自卑,以往总归咎于童年的生长环境因素。但作者却无情地告诉我——“患者的谬误之处在于,他对在其童年时期就形成的原因缺乏兴趣,但是现在,这些原因仍然对他起作用,并且导致了他现在的困境。所以,他无法将自己当作自己生活的构建者。患者对童年的片面强调明确地表明了他的外化倾向。”醍醐灌顶。这便是外化的一种表现。外化和理想化意象都是神经症患者的逃避方式。理想化意象会对成长构成障碍,要么否定缺点,要么只是谴责它们。真正的理想让人谦虚,而理想化意象则会让人高傲。外化的目的也是回避真实的自我。如果说理想化意象是对真实人格的修饰和再创作,还算得上是保留在自我的范围内,那么外化则意味着完全抛弃自我。简而言之,患者可以在他的理想化意象中逃避他的基本冲突,但是当真实自我和理想化意象之间的差距让他无法忍受时,他就再也无法从自己那里找到解决办法,于是他唯一能做的就是逃离自我,将一切视为发生在自身之外。以上即是我对这本书最为印象深刻的部分。之后陈诉的未解决冲突的后果以及从专业分析师角度撰写的解决方式并没有对我自身的冲突表明可行的方法论。不过,还是有几句营养充分的鸡汤:“他曾把注意力放在了他人身上,而现在却留给了自己。他变得积极、主动,并且开始建立自己的价值观。他会逐渐发掘出更大的力量:之前用来压抑自己的那部分能量也被释放了出来;他不再那么压抑,不再被恐惧、自卑和绝望弄得心力交瘁。他不再盲目地顺从、对抗和发泄施虐冲动,而是可以在合理的基础上做出让步,所有这些举动都会让他变得更加坚强。”“任何人,只要有足够多的生活体验就可以帮助自己改变人格。只要还活着,我们所有人都有能力改变自己,甚至从根本上改变自己。”“内在的独立,既不藐视他人的观点和信念,也不盲从。这意味着要让患者建立自己的价值观,并且运用在实际生活中。这意味着,在与他人相处时,要鼓励患者尊重患他人的个性和权利,从而实现相互之间的平等。这也与真正的民主精神相一致。”“一段关系,本身就是一种目的。在这段关系中,我们能够相互联络,因为对人类来说,与他人分享经历再自然不过;我们能够相互理解,在共同生活中找到快乐和满足,并向对方敞开自己的心扉。”读罢,多少有收获,只是更多的行动方向还得问清自己的内心。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五):冲突与一致

  作者的观点不敢全部赞同。

  什么是冲突?

  还是比较认可弗洛伊德的观点,冲突是本我,自我,超我三者之间的冲突。

  为什么会有冲突?

  每个人的自我,超我不同,一个是某人的自我与超我的不协调而引起的矛盾,一个是某人与他人的两个“我”相遇,四个“不同的我”之间的差异而引起的矛盾。

  如何解决冲突?

  一是统一自己的人格,协调好自己本身“三我”的矛盾,处理好压抑与欲望,二是认清自己和别人的不同,求同存异。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六):友善与敌意

  一、双赢永远优先考虑!!我的需求很重要,别人的需求也很重要。这是平等的。一定要有这种双赢观念和长远来看!!双赢的人更幸福

  自我中心的人要别人屈服于她的需要,不把别人看成是有同等权利的同等人,而是一种实现自己目的的工具。讨好或喜欢别人,是为了抬高自己的自尊;责怪别人,是因为无法为自己负责;挫败别人,是因为需要成功。

  二、试错

  1.勇于试错,不会逃避自己不是特别拿手的,没有绝对把握的事也是可以做的,即便做得不到赞美的事也是可以的。

  一个观点或者什么发表出啦必定会有反对,这里面包括嘲讽讥讽,这是很正常的。任何东西都是从不拿手到拿手的。

  任何事都可以找到心流。任何事都要慢慢来从不会到会,从底层周边开始。

  2.人生就是试错的过程,可以先成为再作为。

  不求一鸣惊人,我看重进步,进步往往是缓慢的;

  三、出现问题时

  1.追溯“为什么会产生”要适量,就算追溯(童年经历),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为现在的自己负责(觉察了解原因是解决问题很重要的一步)。一定要谨记目的不要走偏了!

  2.重点放在是如何表现的以及更好的应对方式是什么。

  3.所有分析工作都必然会带来暂时的不安,会暂时打破平衡,却有助于帮助建立根基稳固的平衡。分析高风险高回报,可以使用,就是要谨慎一点。

  4. 尽管问题每次都要重新对待,但它对人的钳制作用会减弱,以为她认识到自己实际上能够改变,而且动力随之也会增强

  5. 让幸福经历马赛克掉痛苦,是最稳妥(低风险)的办法。

  6. 重点是放在是如何表现的以及更好的应对方式是什么上。重要的事再说一遍!

  四、自我负责与控制外面

  1.更关注与建设自己内心的想法和解释、态度和要求,

  不会指责或者认为别人毁了自己的生活,因此内心的同情和慈悲也能自然流露。

  2.会尽力过好自己的生活,不会认为对受害者的控制和支配远比自己的生活更重要,。不追求通过控制别人的生活模式产生的权力感来代替自己的感情生活。

  3.不会想要奴役他人的人,不会下意识会认为那个人应该要没有愿望、感情、主动性,而且对自己要没有任何要求。

  4.把精力和重心放在自己身上以及为自己承担责任、真正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不会追求通过击败别人产生的报复性胜利的兴奋感(动力)、不会渴求感觉自己占了他人上风的胜利的快感(比如不追求从虐待(报复)行为中取得的力量感和自豪感这种虚假的力量感替代品)。

  必须在心中感到在某方面比人强,总想要胜过别人,是内心脆弱的一种表现。是因为总是感到被人蔑视,受到了屈辱,为了抵销屈辱需要一种报复性胜利。

  5.对权力和名气的追求点到为止,不会贪得无厌或过度追求,不会把生活看成是所有人躲在互相争斗的战场的生存竞争。

  6.深深的觉得:“这是我的选择,这是我自己的事。”这样是有内在力量和独立性、强大安全观和幸福感的表现。

  如果一个人想要改变他人、指责他人、报复他人、畏惧他人、惩罚他人、孤立自己(保护自己不受他人干涉)说明潜在假设是把自己自己无论生活好坏取决于他人。这是不对的,我们要为自己的生活负责。

  如果我想要报复,说明我假设我生活的好坏取决于她们,是对她们病态依赖的一种表现。我要对自己生活负责!我生活好坏不取决于她们,所以没必要把精力放在报复她们上!

  7.一个冲突:一方面希望攻击让她们痛苦受伤,一方面渴求他们的赞许和友爱。这样的结果是倦怠无力,行为能力陷入瘫痪。

  所以还是干脆把注意力从她们身上拿走,当我找到自己的愉悦幸福,我就自然而然不会想要攻击她们,当我得到了自己的认可:靠自己做自己爱自己时,我对别人的认同的需求就不会那么强烈了。

  8.接纳自己的人能够以慈悲的心看待和解释人性的缺点。而不是在外面找缺点

  五、独立的走偏:孤立

  1.独立不是目的,独立(靠自己)的价值最终赖于能够让我做自己、爱自己。爱自己才是目的,而幸福感是需要人际关系的。

  2.自我孤立的人在遇到外在刺激时更容易愤怒

  自我孤立的人会无意识的想要和他人保持一个安全的距离一遍自我孤立?

  3.我的快乐主要是靠自己,部分也要靠别人(这个我得承认!)。当然记住这个别人可以不是特定的。总之把握好这之间的平衡,不要都靠别人,也不要像截图说的完全只靠自己。

  六、平等、谦卑

  1.真正的谦卑感是认识到(不仅仅口头上,心理也真的这么想!):所有人都有局限,都不完美,包括自己。

  反之,自大、藐视、自卑、无望、愤怒往往是共存的。

  自责(以及随之而来的道歉认错)与内心的愤怒(不满别人的批评和冷落)之间的矛盾是自大情绪最确定的标志。

  2.真正内心强大的人会觉得有能力以平等的地位与人相处,不会时而自卑时而藐视时而无望。不会通过贬低自己以求一团和气,而是宁可暂时打破平衡追求并建立一种真诚平等相互尊重的关系。

  3.内心强大的人能够树立一整套价值观并用之于她的实际生活,既不藐视他人的观点和信念,也不盲从。

  七、友善与敌意

  友善的对人对事,对人对生活不会充满敌意和攻击性(因为不自卑所以不需要通过攻击保护自己),不会感到受人威胁。

  有能力去爱,不怕抗争,不会焦虑的回避他人。

  八、对自己正确的觉察

  1.我们对事物视而不见的程度,取决于我们有多大的欲望去这样做。

  2.生活在相互无关的单位中而忽视整体,可能会导致理想化意象的产生。

  3.脆弱的做法是就忽视自己的缺点,或者会把自己的缺点当成艺术品一样的优点,或者脆弱的排斥自己的缺点。同时又会表现出认为自己的优点只是徒有虚名,同时对此又矢口否认

  正确的态度是对自己的优点了解并坦然欣喜,正视觉察并接纳自己的缺点,坦然的接受自己不是完美的。

  4.对一点点恩情都感恩戴德的人,是自我鄙夷(可能是因为理想化意象的高标准产生的)的表现。所以要了解世界的运作规则,别人如果对自己好坦然的接纳,告诉自己自己是值得的被好好对待的。

  5.对温情与赞同的过分渴求≠爱的能力

  渴望出人头地≠天生高人一等

  自我孤立≠独立不羁

  不要把自己的需要误以为是温情。比如我需要别人的爱,需要就是需要,需要不是温情,也不是爱的能力。需要是我选择负责在保持其微妙的平衡的前提下努力满足的东西,爱的能力是我要努力培养的东西。

  6.当我感到无助和无望,或者焦虑、压抑、犹豫、迟钝、孤立等状态时候,考虑一下自己是不是没有意识到某些难以认识的冲突。

  7.把自己的不幸小题大做,是对痛苦的嗜好的表现。还有可能会到处说,一方面是炫耀自己的痛苦,一方面是被压抑的报复欲望的表现。给人的印象可能就是无缘无故沉迷于痛苦。

  8.事情如果没有顺自己的心意发展可能会产生恼怒,这很正常,不要无意识的选择痛苦,而是要觉察恼怒。痛苦只是假象

  10.内心压迫感的强度取决于理想化意象(内心控制者)的权威对人格的钳制程度。

  11.冲突的根源之一是利己和威严的良心之间的冲突。

  12.冲突原因之一是因为自己不知道更想要哪一个,愿望四分五裂。所以还是要明要清楚想要什么,有一心一意争取某物的能力可以解决冲突。

  九、绝望(无望)产生的可能的原因:

  1.生活的空虚,无意义,不自由

  2.放弃了保持身心统一不被分裂的希望,自我疏离

  3.不做自己

  为人处事时重心落在外在因素上而不是自身会导致绝望,

  4.内心的冲突,不知道更看重哪一个

  5.因为自己没有所想的那么完美时产生的极端自我鄙夷和自卑

  6.长期觉得自己的努力是无效的,奋斗方向不明确,导致的行动力瘫痪

  十、表现一样,心态不一样

  1.保持中立,

  一种是真的不需要通过某一个立场获得支持感归属感,也能够平静的面对别人希望我站在她的一边的期待。

  一种是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需要

  一种是因为回避逃避,所以既不想归属也不想反抗。

  虽然从表面上看表现形式都是一样的,但动机不同整个人的状态幸福感也完全不同。

  2.离开一个环境

  一种是承认后平静从容的离开。

  一种是无助——敌对情绪恨他们--—孤立情绪

  虽然从表现形式上来看都是离开,但是动机心态不同,幸福感和状态也是很不同的

  3. 比如我走路怕出声音,影响到别人睡觉。

  一种是真心真诚的关心别人,把别人放心上

  一种是出于恐惧,怕被评判或出于建立自我形象的目的

  虽然表现形式一样,但不同的动机对人的幸福感影响不一样。

  4.给予和关心

  一种是让自己的感情和判断介入自己的所作所为,不盲目的给予,如

  果要给予,心态是即使没有回报(无论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还是名

  声上的)也真心觉得无所谓的心态。

  一种是出于无意识或者讨好,会下意识渴求回报,一旦没有就会怨恨或者不安

  十一、对恋爱极为渴求有着怎样的动机:

  1.“这个世界充满敌意,我软弱无助,让他负责来保护我、肯定我、理解我、自发不用我说就给我我想要的。我就不用为自己负责了。”

  这个世界是美好的,看尽世间的险恶,依然相信世界的美好是内心强大的体现。

  2.“我是弱者会让他爱怜我,而我可以依附在他的力量上”

  我可以靠自己,做自己,爱自己。而不是依附在别人的力量上,我需要的是平等自立互相尊重的关系。

  3.“我无法主动为自己做事,但是为了他我就可以迫不及待的做事”

  我为自己的事情负责,对于别人的事我也可以在满足自己的基础上付出不求回报的真诚的关心

  4. “孤身一人是一种折磨,孤独是可耻的,说明没有人要你。独自一个人做的事都显得毫无意义和欢乐。所以需要情人来帮我解脱这种折磨。”

  孤独是享受与人在一起时没法做的事情(心流)的好机会。我有一套自己整顿注意力的程序,我可以随心所欲进入心流,不管一个人还是有别人,我可以应对好这个挑战。

  孤独是不选择无意义的消耗(看电视性等)或者出于消除不安全感的朋友而是靠自己进入心流的人生考验。

  5.“我是没有自信的,我总觉得别人比我更有才干、天资和吸引力。”

  我相信我自己的才干、天资和吸引力,我为自己尽力完成的工作引以为傲,我相信越努力越幸运。我会越做越好的。

  6.“如果能找到一个爱我之所是,很看重我的人,别人也就对我刮目相看了。”

  我爱自己之所是,坦诚做自己,不以追求别人对我的看法为目标,别人的看法不是重点。

  (以上为读书笔记的重点)

  最后谈一下这本书对我的影响

  1.总的感觉就是这本书虽然相对较短,但需要慢慢看,有可能是干货多,也有可能是不那么通俗。看的时候挺累的,整理读书笔记的时候也蛮累的,但也学到很多东西。了解了一些人性。

  2.大概了解了心理医生这个职业的辛苦,很耗费精神吧,每天接触那么多负能量,自己怎么调节呢,而且既然自己是心理医生的话,对自己的心理要求会比一般人高一点吧,那岂不是更难以接纳更痛苦了。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七):从“自我”的角度来看为何有那么多网络骂战

  容易引起骂战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很多人无法划清“我”的界限。

  “我”和“我的”这两个词汇的意义显然是不同的。然而很多人却把两者混淆,认为“我的”等于“我”,具体来讲,就是误认为“我的思想,我的言行,我的财产,我的交际圈,都是我的一部分,我的延伸。”所以,捍卫我的言论,也就是捍卫我自身。对我的言论的攻击与否定,就是对我的攻击。

  把两者混淆的人往往不知自己的问题,同时陷入另外一个陷阱里无法自拔,即“理性”。这个陷阱更加隐蔽难以发现。他们强大而无知的自信建立在这样一种基础上,即自己收集的论据是真实的,论证的推导过程是符合逻辑的,所以结论就是无可非议的。然而论据真实,论证合理是结论正确合理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这涉及到对论据与论证的选择。

  比如同时存在对立的证据,有意的忽略一方而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一方作为自己的论据最后得出结论;用很小的样本来论证宏观的问题;用相关性代替因果关系等等。一个真正理性的分析,应该谨慎的对待所有的材料,批判的分析。Google的存在使得提出任何一个荒谬的观点几乎都能找到支持的证据。一个合理的结论应该是建立在对所有可能收集的材料的分析之上。理性的人应该明白认识是不断发展的,现今的一切知识结论在未来都有可能被推翻。

  相对的,得出不合理的结论的常见思路是,在没有任何分析之前就得出结论或者有某种倾向,接着找尽可能多的相匹配的材料来支持它,同时把一切对自身观点不利的论据都贴上各种标签,“个案”“过时”“非主流意见”等等。更有甚者,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其核心的逻辑也是混淆个人界限—— 这个人若是有问题,他的观点也是有问题的。

  根本原因分析清楚了,那么引起网络论证最大的动力是什么?——获得他人承认。获得他人承认有两层意思,第一,自己的观点获得他人的赞同。第二,他人承认我本身。这里主要讨论第二层意思。混淆“我”与“我的”,造成了人的分裂与混乱。人不惜对任何挑战自己观点的人进行对战,通过对他人的胜利,证明并满足了自己的最根本的愿望,我的观点是好的,因此我是一个好人。

  这种争取承认的斗争很微妙,大家可以轻易的准确分辨出哪些讨论是真正基于观点的讨论,而哪些讨论是那种“一定要赢”的讨论。所以很不幸的很多讨论最后变成了一种观念上的生死之战,每一步的退让,都是某种人生的失败。输者必须臣服于对方,承认自己的软弱,自己幻想出的完美自我被轰击的粉碎。

  论战胜利的一方通过对他人想获得他人承认的欲望的征服,把他人变成了满足自己获得他人承认的手段,如此循环往复。每一个混淆与分裂的人,都能轻易的“嗅到”他人散发出来的斗争的味道。如果自己本身就是一个混乱的人,那么自然会吸引到同类,斗争在所难免。不要奇怪自己为何老是遇到喜欢和自己争论的人,因为你自己就是这样的人,你也在时刻准备着。

  如何避免这样的争吵呢?解决的关键在于自身,和对方无关。

  无限渴望得到他人承认的根本原因在于自我的脆弱,自己无法确定自身的价值。一个人越成熟越自信,就越谦虚越随和,比如耶稣,佛陀和甘地。一个随时准备战斗,总是给他人带来紧张氛围的人,时刻在担心自己的形象,害怕面对真实的自己,对任何看穿自己虚弱的人都给予最强的打击。他们认同外界的事物而不是思考自身,他们认同衣着,观点,别人的评价,把这些东西当作自己,觉得它们是好的,我就是好的。

  在斗争中没有人是赢家,因为从一开始就错了。放过对手,就是给自己一条出路。学会放弃他人的承认,更放弃对他人的承认,自己确立自身的价值。承认自己的虚弱,是面对真实的自我的第一步。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八):状态很不好,需要人来疯。

  随着身体从78重新回归82重量级,我的心都哇凉哇凉的了。今日偶然读完此书,我的心在惊叹之余,忍不住的仍然是无奈和凄凉的喷射,极冷冰川之喷射。

  就像常常我控制不住这张嘴,胡吃海喝,同样我也常常控制不住这一颗心,胡搅蛮缠,不分是非,小肚鸡肠,怄气负心,并且常常不以为意,任意妄为,任其发展。读过我们的内心的冲突,我更加了解了我内心的冲突,让无形之物化为有形,我清楚地看见他们,听见他们,甚至触摸到了他们,这种感觉既奇妙,又让我不禁悚然。如果我还是不能很好地平衡自己的神经症人格,那么我想我的精神世界会重蹈物质世界的覆辙,而堕入不幸之深渊,而不能自拔。

  哦,天地为我倾倒的日子难道也是我的理想型的逃避吗?难道我优美少年的体态再也回不来这一副驱壳了吗?哦,迷路的孩子啊,被欲望之林迷失掉自我的孩子哦,醒醒啊,作为深爱着自己的一个,作为被人偶然或强迫而深爱着的一个哦,我向自己发出呼唤,身体和精神请回归我为人的时候,我发出召唤,作为使命的令箭,请时刻鞭笞我。

  口腹之欲,人格强暴,这是我的,这也不是我的,而我的是什么,什么是我的,我将寻找,同时那我的和不是我的也将找寻我。

  人来疯,不苟活。我盼望这冲突,我盼望每一刻都不同的自我--向善向好的自我。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九):切中时代病的恳切之作。

  因弗洛伊德的冰山理论迷上心理学至今,头一本让冰山浮出来给大家看的醍醐灌顶的著作。

  精神分析的玄学味道比较有诱惑力,而且性本位的出发点也够原始,够直接。时间久了,捕风捉影的判断分析几乎成了心理学的代表标志。通俗心理学也使用游戏性质的选择题来给大家树立出一种心理学就是用尽可能少的资料“算出”你真实想法的算卦形象。

  很不幸的,书中提到的回避、亲近、冲突、孤独,自己和身边的人都有活活的例子。很难想象他们看到此本解剖自己的书,会有怎样的冲击。归类很明白和清晰,判词也很犀利,喜欢这种冷静。特别是那句,把现有障碍归因于童年阴影而踟蹰不前的批判,说道“该承担责任的时候不承担”,把依赖精神分析而不思进取的神经懒惰者的诡计彻底拆穿。

  会不断的重读和实践。可以作为无数多人的人生转折点。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十):干货梳理

  第一部分 神经症的冲突和解决的尝试

  第一章 强烈的神经症冲突 要认识到矛盾的存在并在此基础上做出决策,是有前提条件的。这样的前提有四重性:我们必须明白自己的愿望是什么,或者更重要的是,明白我们的感情内容是什么。我们是真的喜欢某人,还是因为我们应该喜欢他于是就自以为喜欢他了?假如我们的父母去世了,我们是真正悲伤,还是只照惯例表示一番感情?我们是真正渴望当律师或医生,还是因为那种职业在我们眼中显得体面和有利可图?我们是真正想要使自己的子女幸福和有独立能力,还是只是口是心非地表示这种意愿?我们大多数人都会发现这类问题看起来简单却不好回答,就是说,我们不知道自己真正的感受和需要是什么。 任何神经症冲突都显示出矛盾的驱力之间存在这种类似的冲突性质,都表明这种驱力是无意识的、强迫性的。

  第二章 基本的冲突 每一种神经症症状都表明有冲突存在。另外一个冲突的标志是自相矛盾。冲突的根源在于患者丧失了一心一意争取某物的能力。原因在于他的愿望本身就是四分五裂的,就是说,相互抵触的。(想象未被秦朝统一的中国,当且仅当我们整合好内心的冲突,我们才能迎来内心世界的完整) 荣格也强调人的相互冲突的趋势。他认为,任何一种因素的存在,都必然表明它的对立面也同时存在,这是一条普遍规律:外表的阴柔暗示着内心的阳刚:表面的外倾,掩藏着内倾;外表上偏重于思维、理性,内心则偏重于情感,等。 基本焦虑: 对潜在危险的反应。儿童对父母的一种既依赖又敌视的矛盾情感被压抑在无意识中而不能化解,使人陷入焦虑,霍妮称之为基本焦虑。心理学家霍妮,十分重视焦虑对于神经症的作用,把焦虑看作是神经症的动力根源。

  第三章 亲近人 基本冲突具有分裂的力量,神经症患者就在它周围设了一道防线。这样不仅把它挡在了视线之外,也把它深深埋藏在了那里,因此反而无法将它以单纯的形态提取出来。这样造成的结果是,冒出表面的主要是各种解决冲突的试图,而不是冲突本身。 每一个类型的人都有某种因素占主导地位,而该因素也代表患者更愿意接受的那个自己。我们把这些类型划分为 屈从型人格、攻击型人格、孤立型人格三种。 屈从型人格的特点:(恐惧主导) 1 迫切需要安全感 2 回避别人的不满,逃避争吵,躲避竞争 3 压抑自己:不敢坚持己见,不敢批评指责或有所要求,不敢突出自己 4严重的低估自己的品质、天资、才能,以及他的物质财富 5依附性,他无意识的倾向于以别人对他的看法来评价自己。

  第四章 对抗人 攻击型人格(焦虑主导): 1 奉行弱肉强食的生存哲学 2 希望享有名望。这不仅可能实现他所追求的自我肯定,还给了他一个诱惑-------获得别人的好感,从而自己能够反过来对他们产生好感。 3 给人以毫无压抑之累。他能公然说出愿望、发号施令、大发雷霆、自我防卫。 4 窒息感情,这损害了他的创造性

  第五章 回避人 孤立型人格:(焦虑,自我疏远): 1 普遍的疏远他人。 2 自我疏远。对感情麻木迟钝,他们对自己也持“旁观态度”,这与他们对生活的总的态度一样。 3 他们的需要和品质都服务于这一主要目的:不介入。表现出强烈的自立自强的需要 4 不能容易别人的干涉。别人给他的参谋或者劝告,他会觉得受到了支配,于是竭力抗拒,即使这种劝告正和他的心意。他的抗拒也与一种有意无意的愿望相关,那就是:挫败他人。 5 自我孤立型的追求带有否定性:他不要别人介入,不许别人干预或施加影响。他表现出压抑一切感情额总倾向,甚至否认感情的存在 6 自我孤立是用来保护自己对付基本冲突的更为积极主动的类型。

  第六章 理想化意象 神经症患者解决冲突的两种主要方法:一种是压制人格中的某些方面而突出他们的对立面。另一种是在自己与他人之间保持距离以便使冲突不能发生作用。 理想化意象:佛洛依德称其为:自我理想、自恋、超我。阿德勒称其为:争取优越感。它是一种解决基本冲突的试图。 理想化意象有一种静止的性质,它不是他必须不断努力才能接近的目标,而是一个他顶礼膜拜的观念。真正的理想有能动性,会刺激人去接近它,是促进成长和发展的。理想化意象是对成长的障碍,因为它不是否认缺点便是只谴责缺点。

  第七章 外化作用 它是这样一种倾向:患者将内在的过程感受成好像是发生在自身之外,于是便认为是这些外在因素导致了自己的麻烦。 当一个人感到他的生活无论好坏皆取决于他人时,他自然一些想改变他人、改造他人、惩罚他人、影响他人,或保护自己不受他人的干涉。外化作用导致对他人的依赖。 对自我的恼怒是以三种主要方式外化的: 1 将怒意发泄到自身之外。 2 在意识与无意识中不断感到恐惧,或随时担心连自己也不能容忍的过失会激怒他人。 3 把注意力专注于身体的不适。当患者不知道这是在对自己发怒时,便只感到相当严重的机体紧张状态,这可表现为肠胃失调、头痛、倦怠等, 有一个重要的外化形式,表现为患者对外部世界中任何稍稍类似于束缚的东西都极度敏感。即患者在别人身上看到自己的那种对支配地位的偏好,因而忌恨不已。

  第八章 假和谐的辅助手段 对事物视而不见,这显而易见的矛盾,我们怎么能够如此熟视无睹?其中的一个条件就是对我们自己的感情经历完全麻木迟钝。另一个条件是斯特勒克早指出过的,即是所谓只顾局部不管整体的那种隔离性生活方式。

  第九章 恐惧 如果我们队神经症发展过程中自尊发生的变化作一鸟瞰,我们就能看到两对交互运动的过程。一对的情况是:真实的自尊大大降低,非真实的自傲大大上升。自傲是因为觉得自己优秀,敢于进取,独一无二,无所不会,无所不知。另一对情况是:患者把真实的自我极度贬低i,相反,却把他人看成巨人。通过压抑,通过外化或理想化,患者失去了自我之间。及时他未实际地变成,也会感到自己是一团空虚的影子,而不是一个实体。同时,对他人既需要又恐惧的结果不仅使他人变得更可怕,也更不可缺少了。由此,他的重心不再落在自身上而是落在他人身上,而且把本该属于自己的特权拱手让给了他人。这样的后果是,他人对他的评价变的至关重要,而自我评价倒反而无足轻重了,这更助长了他人的看法在他眼中的权威性。

  第十章 人格衰竭 精力的浪费或误耗可以发端于三种大的紊乱失调,这三种失调都是表明有冲突存在的症状。其一是遇事都犹豫不决。第二是普遍性的办事无效率,第三是普遍性的怠惰。 一般而言,破坏了道德的完整,便减少了真诚,从而增强了自我中心趋势。真诚是等于专心致志的,那就是,内心有分裂的人不可能完全真诚。 神经症无论有怎样的发展进程,总有这样一个因素:无意识的假象。其中较明显的如下所示:爱的假象;善的假象;兴趣与知识的假象;诚实公正的假象;痛苦的假象。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