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10篇

2017-12-29 21:4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10篇

  《我们内心的冲突》是一本由卡伦・霍妮著作,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5.00,页数:16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一):我们内心的冲突

  全书分为三部分,前两部分着重介绍冲突以及冲突造成的后果,最后一部分旨在寻找冲突的解决之道(当然是站在心理医生的立场,站在个人的立场,一切的冲突还是需要自身去认识。)

  这次笔记以书本的目录框架来记录,顺理才能成章。

  第一部分 神经症的冲突和解决的尝试

  第一章 强烈的神经症冲突

  作者开篇即是简洁的声明:我们内心的冲突也是生命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就算直说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是有心理疾病的又如何,谁能保证自己漫长岁月中没有过心理上的起伏呢,只要是存在的个体,我认为都难以用“完全健康”来标榜自己,不管是生理的还是心理的,正因为肯承认这一点,我们才希望通过经历、通过学习、通过阅读更进一步地了解自己,相信阅读本书的人都不是讳疾忌医之辈。

  下面我要收起议论了,只做知识的搬运工:

  “由于冲突常与信念道德观等有牵连,所以,只有我们已经具备了一套价值观念,才谈得上认识那些冲突”。

  “能够在体验冲突时又意识到冲突,尽管这可能叫人痛苦,却可以说正是一种宝贵的才能。我们愈是正视自己的冲突并寻求自己的解决方法,我们就愈能获得更多的内心的自由和更大的力量。只有当我们愿意承受打击时,我们才能有希望成为自己的主人。虚假的冷静植根于内心的愚钝,绝不是值得羡慕的,它只会使我们变得虚弱而不堪一击

  第二章 基本的冲突

  “自相矛盾是冲突存在的确切标志,正如体温升高是有机体有病的确切标志一样。”

  “深度的抑郁只暴露一个事实:病人正陷于进退两难的困境”

  “原始的、利己的驱力与威严的良心之间的对立,正是我们千奇百怪的冲突的根源。”

  “在我看来,冲突的根源在于神经症患者丧失了一心一意争取某物的能力原因在于他的愿望本身就是四分五裂的,就是说,相互抵触的。”

  “荣格认为,任何一种因素的存在,都必然表面它的对立面也同时存在。这些对立物并不相互冲突,而是相互补充——其目的是对两者都兼收并蓄,从而向作为理想完美靠近。”

  “首先是无助状态,其次是敌对情绪,再次是鼓励脱群,从正常观点看,三种态度不应该相互排斥。一个人应该是既能屈从于人,也能够气势凌人,还能够规避他人。三者可以相互补充,和谐统一。

  “冲突开始于我们与他人的关系,而最终影响到我们整个的人格,这并非鲜见。人际关系有巨大决定性,注定会规定我们的品质、为自己所设的目标以及我们崇高的价值。所有这一切又反过来作用于我们与他人的关系,因而它们又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

  第三章 亲近人

  作者将个体类型分为屈从型人格、攻击型人格、孤立型人格三种。

  屈从型人格的三个特性:1-对亲近的渴求,对归属的渴求

  2-它表现为回避别人的不满,逃避争吵,躲避竞争

  3-他无意识地倾向于以别人对他的看法来评价自己

  “我们可以说每个人都需要别人喜欢,需要归属感,需要有人帮助,等等。病人的错误在于,他认定他不顾一切的对温情和赞同的渴望是真诚的,但实际上他的这些需求笼罩着对安全感贪得无厌的渴求。”

  “这种情况发展到最后,会使他甚至觉得任何没有别人参与的体验都是毫无意义的,即使那只是一顿饭、一场电影、一段音乐、一处大自然的风光。无需赘言,这样严格地限制自我取悦,不仅使他的生活极度贫乏,也更增加了他对人的依赖性。”

  “我们内心对人格统一的渴求并不是一种神秘的欲望,有两个因素促成这一欲望:其一是我们的实际需要,即我们的生活之轮必须照常运转,而当我们被方向相反的驱力持续地逼迫时,则做不到这一点;其二是我们产生的一种巨大的恐惧,怕被分裂。突出一种倾向而把其余倾向窒息掉,正是一种无意识的尝试,企图对人格进行组织。它是患者的一种主要的解决冲突的办法。于是,我们发现患者严厉压制自己的所有攻击性冲动,有两个目的:他的整个生活方式不能受到威胁,他的人为的统一不能被破坏。”

  “如果我们懂得屈从型的结构,就能够明白为什么患者把爱看得如此重要,为什么他会有那些‘疯狂的办法’。考虑到他的矛盾的、强迫性倾向,我们必须说,实际上那是唯一能使他所有病态需求得到满足的方式。它既能满足被人喜爱这一需要,也能达到(通过爱情)支配他人这一要求;它既居于次要地位,又能够突出自我(通过对方向自己献出全部的爱)。这种方式既能使他发泄全部的攻击性倾向,又显得正当无邪甚至高尚,还给他机会去表现友善与仁爱。不仅如此,由于他意识不到他的挫折苦恼发端于内心的冲突,爱情便成为治疗这些毛病灵丹妙药,他相信,只要能找到一个爱他的人,一切都会好了。”

  第四章 对抗人

  基本冲突的第二个方面,对抗人的表现为,强烈地想要利用他人,靠小聪明压倒他人,使他人给自己带来好处,这些需要都是攻击型的组成部分。

  第五章 回避人

  “屈从型追求温情,亲近、爱,攻击型追求生存、支配、成功——而自我孤立型的追求带有否定性:他不要别人介入,不要别人,不许别人干预或施加影响。”

  第六章 理想化意象

  “神经症患者试图解决冲突的两种办法:一种是压制人格中的某些方面而突出它们的对立面,另一种是在自己与他人之间保持距离以便使冲突不能发生作用。”

  理想化意象的功能

  1- 最根本的功能:理想化意象取代了基于现实自信自豪

  2- 神经症患者在真空中并不感到软弱,但惧怕这个处处有敌人世界,所以这样一种需求主要包含了想要胜过别人的因素,因为无论哪一种结构的神经症,都有一种脆弱性,都总是感到被人蔑视,受到了侮辱。为了抵消屈辱感,就需要一种报复性的胜利,这种需要可能只存在于并作用于患者自己的思维中。

  3- 理想化意象是对真实理想的取代。

  4- 理想化意象的防御功能就是去否认冲突的存在。

  5- 它体现了患者的一种艺术性创造,使对立物显得协调了,或至少在患者本人眼中不再像是冲突了。

  第七章 外化作用

  外化作用,是这样一种倾向:患者将内在的过程感受成好像是发生在自身之外,于是便认为是这些外在因素导致了自己的麻烦。与理想化行为相同的是,外化倾向的目的也是回避真实的自我,但不同的是,理想化行为对真实人格的再加工总还停留在自我的疆域内,而外化倾向意味着完全抛弃自我。

  “荣格把外倾看作气质倾向的片面发展,而我却认为这是患者企图用外化作用消除冲突。”

  “外化作用另一个不可避免的产物是,患者痛苦地意识到一种空虚和浅薄”

  对自我的恼怒是以三种主要方式实现外化的:

  1- 当患者毫无节制地发泄不满时,就将怒意发泄到自身之外。

  2- 患者在意识与无意识中不断感到恐惧,或随时担心连自己也不能容忍的过失会激怒他人。(“以己度人产生一种报复性畏惧”)

  3- 把注意力专注于身体的不适。

  “外化作用本质上是一种自我消灭的积极过程。它之所以能够实现,是因为病人疏离了自我,而这样疏离正是神经症所固有的现象。由于自我被消灭了,自然的结果便是内心冲突也被逐出意识。外化作用使患者更多地责难他人,报复他人,畏惧他人,结果以外在冲突取代了内心冲突。这尤其是因为外化作用大大地加剧了最早引起神经症的冲突,即人与外部世界的冲突。”

  第八章 假和谐的辅助手段

  拒绝承认冲突的防御手段:

  盲点作用:视而不见的盲点作用的功能是将潜藏的冲突排斥在知觉之外。

  合理化:合理化作用可界定为通过推理过程而达到的自我欺骗。

  过度自我控制倾向:它的功能好比是为了防范矛盾感情的泛滥而修筑的堤坝;他的恐惧可表现为怕神经失常,这就清楚表明控制的功用就是抵挡被分裂的危险

  武断的自以为是:既能消灭内心的疑虑,又可以消灭外在的影响。攻击倾向与孤独倾向相结合,便形成最有利于自以为是倾向滋生的土壤。

  犬儒主义:即对道德价值的否认和嘲弄。

  “我们把这整套防御体系称作保护性结构,在每一种神经症中,都可见到多套防御体系的结合,只是其作用程度各有不同。”

  第二部分 未解决的冲突的结果

  第九章 恐惧

  产生病人保护性结构的恐惧有:害怕平衡被打破;怕暴露(对被揭露的畏惧)。

  “这些恐惧的根源都在于冲突还未解决。但如果我们想最终取得人格的整合,我们必须不怕面对这些恐惧。所以,这样一来,它们还是我们正视自己的障碍,它们似乎是一个炼狱,我们只有经过这一关后才能得救。”

  第十章 人格衰竭

  “带着冲突生活主要还意味着生命力的巨大浪费,这不仅由冲突本身造成,还由试图解决冲突的各种错误办法造成。”

  “表面的一心一意只是不顾一切的孤注一掷,并不真是人格整合的标志。”

  精力的浪费或误耗可以发端于三种大的紊乱失调:

  其一,遇事犹豫不决

  其二,普遍性的办事无效率

  其三,普遍性怠惰

  “神经症性质的怠惰是主动性和行动能力的瘫痪。如果患者长期感受到自己的努力是扭曲的、无效的,他便处处显得无精打采。”

  在日本的佛教经典中,真诚是等于专心致志的。

  “真诚即不欺,即所谓‘显现出一个人的全部内在’,也有称之为‘体现在行动中的整个身心’……其中毫无保留,毫无掩饰,毫无虚损。能如此生活,则可谓成一金毛雄狮了。这是雄壮、真诚、专心致志之象征,如此,则是圣人。”

  无意识的假象:

  爱的假象 (可以指一个人所持的寄生性期待,可表现为一种欲望,可以是一种证实自己理想化意象的需要)

  善的假象

  兴趣与知识的假象(这种假象最显著地表现于那些与自己的感情相疏离,认为只用理智便可引导生活之船的人)

  诚实公正的假象(常见于攻击型的人)

  痛苦的假象

  第十一章 绝望

  “绝望是冲突造成的最终产物,其根源在于患者放弃了保持身心统一不被分裂的希望。”

  第十二章 虐待狂趋势

  虐待性心态

  1- 一心想“奴役”他人,尤其是奴役其伙伴

  2- 他们的满足来自于玩弄对方的感情,就像玩弄一个器具

  3- 自私地利用伙伴

  “对施虐者来说,利用行为的本身就是一种嗜好和渴求。重要的是那种体验——感觉自己占了他人上风的那种胜利的快感。”

  “不信任别人,其实是自己蔑视别人造成的后果。”

  “只有感到自己的生活无用又无意义的人,才会发生明显的虐待狂倾向。”

  “施虐者强加在受虐者身上的,是一种不能实现的目的,即实现施虐者自己的理想化意象。他为了排除自卑而发展起来的自以为是的态度,使他有一种自鸣得意信心,去达到他的目的。他所有的追求也同样是为了满足自己对激情兴奋的饥渴。一个健康的、心理平衡的正常人并不需要这样的兴奋。越是成熟的人,越不在乎那种兴奋。但虐待狂患者的感情生活是空虚的。除了愤怒和胜利之外,几乎所有其他感觉都已经被窒息了。他是一个虽生犹死的人,需要那些猛烈尖锐的刺激才感到自己是个活人。”

  “自我退守,避免利用他人,结果导致自我抹杀。”

  “生活击败了他,而他寻求着代偿。”

  结论 神经症冲突的解决

  “治疗的目标只能是改变这些状态本身。必须帮助患者自己去改造自己,去意识到他真正的感情和需求,去发现他自己的价值观,以及在他的真实感情和信念的基础上与他人相处。如果我们真能奇迹般做到这一点,那些冲突便不攻自破了。”

  治疗工作划分为两大部分

  一是详细检查某个患者为解决冲突所做的无意识的努力,以及这些努力对他整个人格的影响;二是对冲突本身进行处理,这不仅指使病人意识到他的冲突的大略概况,还包括帮助他看清这些冲突是怎样在具体发生作用的。

  “感情的自发性,即一种感情的觉醒与生机,无论是爱与恨,还是喜、怒、哀、乐。这包括既有能力表现,又能主动控制。由于爱与友谊的能力极为重要,这里应特别指出,爱既不是寄生般的依附,也不是虐待式的支配,而像是马克莫雷所说的‘一种这样的关系,它本身就是目的。我们在这种关系中相互联系,因为对人来说与他人分享体验是再自然不过的;我们相互理解,在共同生活中发现快乐与满足,向对方表现和敞开我们自己的心扉。’”

  “关于治疗目标的最全面界定是:争取人格的整体性。即是说,没有虚饰的假象,感情真诚,把自己整个的心溶进自己的感情、工作。信念之中。只有冲突被消除,才可能接近这一目标。”

  全书,完。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二):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超越自己

  非常好的一本书,如果读书的时间不是很多也要找时间去读一下,喜欢卡伦·霍尼,我觉得简直每句都是我该读的和想读的。

  基本上一直以来我都是觉得自己是一个活得很累的人,但是我从来都没觉得有什么,因为自己对自己要求高罢了,人生苦短要做的事情很多,要努力之类的,却不知道其实大部分的精力却是被自己内心的各种冲突消耗掉了。从前在公司觉得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已经在公司内耗掉了,真正用来做事情的时间和精力其实很少,三分之一有没有?而就连这三分之一的些时间和精力还要经历协调内心的各种冲突,其实能发出来的能量真的很少,所以我常常觉得累。解决内心的各种冲突只不过是为了让自己少点内耗。

  从前一直觉得完美主义是个褒义词,现在并不这么觉得,反倒凡事苛求完美是很多痛苦之源。书中有个词叫做“理想化意境”,根本有很多自认为的自我只不过是经过自己理想化之后的,跟实际的自我相差十万八千里,这个当然有好处,可以让自己看到自己的各种潜能,理想和努力,但是如果认为自己就是这个样子却是大错特错,反倒是自添烦恼。

  不管发生什么不符合预期的结果的,第一的反应就是谴责自己,自己不够努力,自己不够好,自己准备得不够周到,自己的方案不够完美。前面爱上了一个根本不值得爱的人,感觉甚至不是痛苦,而是很深的自责,我怎么会犯这种错误?我给自己找理由是因为当时我在最痛苦最孤独的时候也是最迷茫的时候,然后因为我希望自己是坚强的,我又对自己的软弱非常的愤怒,我希望自己是客观理性的,但是怎么会对看人和看事情出现了如此大的偏差,所以很愤怒,这种愤怒持续了很久,像颗毒瘤一样尖刺一样的折磨着我,甚至这种愤怒最后转化成对自己的否定和轻视。

  如果说我对生活的终极目的是为了追求内心的自由,幸福和成长,那我就必须放弃围绕着理想化意境建立起来的各种防御和自我保护系统这种像城堡一样把自己层层包围的东西。这两年我好像非常刻意的在追求“内心的平和”,最后反倒又像一个业绩目标一样了。就算现在平和了很多,那也只不过是我协调了各种冲突得到的一个表象,就像在火山表面糊了一层报纸一样,看着和谐有个外因却随时可能爆发。

  不止一个人对我说过我对自己不厚道,我也早就决定跟自己和解。只是和解也需要能力和知识,我也并不认为这是个容易的事情,克里希那穆提写了那么多书,其主题也只不过是“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和超越自己。”有人说人是不可能真的自己了解自己的,我却认为人唯一能过真正了解的大概只有自己了。看着卡伦的书,我成了自己的心理病人,我知道其实这样很危险,但是我却忍不住也停不下来。

  世界从来都不是我们以为的那个样子,如果碰到自己不理解的,面对它,接受它,放下它。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三):认识你自己——我们都不完美,但我们可以学着和它更好的相处

  认识你自己

  ——“不仅仅只是儿童才具有可塑性,所有的人都具有改变自己的能力,甚至是脱胎换骨的改变。”

  当我选择翻阅卡伦霍妮的《我们的内心冲突》时,其实自己内心也正在经历冲突的折磨。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我是选择去自习室复习,还是呆在宿舍看“闲书”《我们的内心冲突》。两种选择似乎都有合理的解释作支撑。选择前者,因为我希望取得一个好的考试成绩;选择后者,因为我的生活正如书上所说的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书中描述的每一种神经症的症状在我身上都有或强或弱的体现。我发现不仅是在去复习还是去看书之间犹豫不决,我发现我在生活其他各个方面也摇摆不定。而对摆在自己面前的每一个选择,背后似乎都有一个看似合理的“解释”。即使我好不容易终于选择了一个选项,我还是不能全力投入,或者说“害怕”投入,害怕付出努力。

  而这种选择综合症只是由于自己人格障碍所导致的生活恶性循环链上的一环而已。我好像看到了除了选择综合征之外自己平时隐约感觉到但并不没有正式的其他问题。我发现我会对别人的优柔寡断很恼火,特别是不能容忍自己亲人的优柔寡断;我会常常想象我与他重逢时我自己想表现出的各种状态的自己;我总是把事情拖到最后才去完成,以为自己非常强大,只需要更少的工作更出色的完成和别人同等量的工作;我总是会有意地将事情拖到最后才去做,维持一种能够控制时间的错觉;宁愿承认是自己粗心、懒惰也不愿承认自己不可能永远保持良好的状态;有意地避免各种形式的努力,并对此做出合理化的解释,认为自己拿定主意指明方向就可以了,具体的操作交给别人去做就好了;总是在想象中幻想自己大显身手;过早地为生计担心;我总是担心失去自己的独特性;一方面我渴望得到另一方面我又害怕失去;我会花好几个小时想集中精力去写一个东西,最后下笔的时候却发现自己什么也写不了。我发现自己越来越疏远自己,害怕面对自己,逃避自己,并且是通过想象创造一个理想化的自己来逃避现实中那个不那么完美的自己。总而言之,我在想尽一切办法来逃避自己内心的冲突。

  1、 理想化的形象——你没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好

  ——“一个肥胖的中年女人在镜子里看到的是个苗条的妙龄女郎”

  在我的理想化意象中,我自己幽默、机智、懂得察言观色、有决断力、有见识、有领导力、并能在压力下出色地完成任务。因此,在做第一次例会的主持准备时,我总幻想自己在活动当场能够机制灵活、妙语连珠,而不屑于前期的一点一滴准备。但是实际上这种“自恋”取代了基于真实状况的自信和自豪,并一点一滴地消蚀自己鲜活的情感,让自己越来越麻木、越来越逃避。我会一直暗示自己只有平庸的人才会辛勤努力而实现目标,我会限制自己的生活,而避免他人的评价,因为我害怕损害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化意象。

  除了盲目陶醉于自己的强大之外,自己似乎过多地被自己虚构的偶像禁锢了,在这一尊自己盲目尊奉的固定观念中,自己会对自己的缺陷和不足视而不见。为什么自己不敢承认其实自己并没有自己认为地那么有能力、那么聪明?在我自我建立起来的理想化意象中,它僵化不动,如果承认了自己的某一个缺点,会让自己直面冲突,从而威胁到自己一手建立起来的人际和谐。

  而这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与真实自己的疏远,我好像不会去倾听自己的声音,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知道自己相信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根据自己理想的意象生活,我其实是个从来就没有自我的人。

  我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我其实是个从来没有自我的人!

  陶子说过,人生中有的问题,越早面对,越少麻烦,也越能少走弯路。承认自己没有想象中的漂亮、承认自己某个方面的能力确实欠缺、承认自己存在程度不同的人际交往障碍、承认自己害怕孤单、承认自己没想象中的有思想、有逻辑、有见地……可是再理想化的形象也无法填补生活的空白与空虚。

  现在想想有什么行得通的解决办法吗?

  客观。客观认识自己,承认自己并不那么优秀,也承认通过一步一步地尝试,一步一步地修改,先挑战小的任务、积累足够的经验和能力,再挑战与自己能力匹配更大的任务。如此,才能获得实实在在的成长。

  不回避对因果关系的认识。每件事情的结果都与自己有关,与自己的付出、判断有关。

  2、 恐惧

  我害怕考试失败、害怕面试失败、害怕与比自己能力更强的人交往、害怕过多的暴露自己……生活中似乎总有各种各样的恐惧阻碍自己去追寻真正想要的东西。

  进一步追问,如果我考试失败、面试失败、比自己能力更强的人鄙视了自己,那又会怎样?考试失败,几个月的准备付诸东流?面试失败,找不到其他工作,只能拿较少的工资、没有脸面见辛辛苦苦培养自己的父母?

  所有恐惧的背后都是对失去的恐惧,并且越是恐惧,越是害怕失去,害怕自己珍惜的东西不翼而飞,害怕知道失去后自己并没有能力改变。如果失去的是我真正想要的,又何必在乎一次的失去,考不过一次再考一次,只是多花费一些时间而已。如果这些不是你真正想要的,失去了又有什么好可惜的。

  写到这里突然想到了自己的两次经历,一次是小时候在回家的小巷里身上几百块钱被偷了,另一次是前两天自己自己很贵重的一个东西不见了。小学的时候,我失去了好几百块,这么一大笔钱;前两天我失去了非常珍视的一项生活品。但是我发现自己好像并不觉得有失去的感觉,现在回想这些经历,至少学习到一个经验,但你对一件失去的东西无感的时候,可能它对你并没有那么重要,至少可以排除一类自己并不想真正追求的东西(另一个是,我发现我自己能承担失去的后果,去尝试未知就没有那么可怕了,所以当你害怕尝试一件东西的时候,事先了解它的全部后果,评估自己能承受的后果,可能会增加你去尝试的信心)

  3、 为什么你无法专心致志、为什么你总是一会儿雄心壮志,一会儿又灰心丧气?

  徒弟:我听说狮子在扑向猎物的时候,不管是大象还是兔子,它都 全力以赴,请您告诉我这是一种什么力量?

  师傅:这是真诚之力,即不欺之力。真诚即不欺,意味着“全心付出”,也成为“全力以赴”……在行动中毫无保留、绝不掩饰、毫无损耗。能如此生活,就是真诚的金毛狮子了。这是雄壮、真诚、专心致志的象征。做人如此便是圣人。

  “当一个人在根本上处于分裂状态时,他不能将全部精力集中于任何一件事情上,他总是同时追求两个、甚至多个自相矛盾的目标。这一过程要么分散了他的精力,要么挫伤了努力的积极性。”

  因此,当自己与真实自己疏远的时候,一定会有一定程度的分裂,一定程度的心理扭曲。自我的分裂,在外在表现,又体现在凡事犹豫难以决断;面对问题总是一拖再拖,老是说“没时间”避免做决定,总是坐等时机或是让他人做决定。

  而这种扭曲分裂,即使对单一目标的追求,因为相互矛盾的动机也会阻碍他的追求。一旦你的理想化意象出现,当你要写东西的时候,一方面你是语言大师,应该文思泉涌、妙笔生花,但事实上自己并不是预想的那样,这时候可能会很埋怨自己,害怕别人对自己作品的评价。所以结果是这两种情绪阻碍了专注认真思考的能力,即使想到了点什么,也派不上真正的用场。而最终的结果是,自己生命的精力,用来建立自信、与他人合作,发展出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精力就这样被浪费了。

  发散:

  1、我们该如何做到专心致志?

  打破理想化意象,承认真实的自己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完美、强大,学会与不完美的自己相处,才能真正克服人格的分裂,做到专心致志。

  2、你为什么找不到自己的兴趣和理想所在?

  理想化意象似乎也可以自己找不到自己兴趣和理想所在的一个根源。因为理想化的意象,我们选择疏远自己,选择逃避去认识最真实的自我。无法与最真实的自己亲近,又怎么会知道这个“自我”喜欢什么、讨厌什么、信任什么、它想要追求的是什么。

  现在回过头来想想这本书,它给自己最大的启发可能就在于:重新认识自我。(“自我,是世人最不会刨根问底的东西了。对于一个人来说,在他拥有的所有东西中,如果被他人知道他拥有自我,是相当危险的一件事。)学会与自己相处,学会认识并接纳最真实的自己,哪怕这个真实的自己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完美,也肯定没有自己想象中的完美,建立自己的一套价值观,慢慢去发掘蕴藏在自己身上的巨大的力量;学会冒险,放弃曾经给予自己的安全感的态度,进入一种未知的、全新的态度,去经受成熟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痛苦。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四):人原来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动物

  几乎我们所有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内心冲突,无论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它都是确凿无疑地存在着。有时,我们感到很不自由,可能和这种内心冲突有关。比如,我们想成为道德高尚的人,却难以抵制本能欲望的贪婪;又比如,我们明明很爱一个人,却非要假装很不在意他,或者使劲和他作对。世间一切装逼行为无不如此。过去人们爱说:“当婊子还要立牌坊。”我觉得这句话用来形容神经症冲突最严重的人不为过。因为这种冲突有着分裂其人格的力量,我想我这辈子所见过的“婊子”无不是人格分裂的神经症患者。

  读完整本书,倒很符合我对人性的认识——人性本恶。恶,代表着他很脆弱,连本能都无法克服。却要装作文明人,装出一番宽容大量、高压人品来。其实这样的人是活在自己的理想化意象的钳制中,是不自由的。一个虚构的、幻想的自我不是他的本真,但他对外的表现,对别人的关系,都是从这个虚构的幻想中而来。所以他抑制了自己真实的自我,虚伪地对待别人,或者屈从、或者强势、或者自命不凡。这些内心冲突在神经症患者与他人的关系中强化,最终影响了他们整个人格。

  他们有些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冲突,有些无法意识到。意识到的人感到了痛苦,却无力改变自己。因为冲突的两段使他失去选择能力,冲突的两方都是他所不愿意去的,因此无从选择。这种僵化逐渐被压制下来,或被自己所创造的理想化意象掩盖。他们最会使用的方法之一就是将冲突外化。冲突很容易被外化,外化的目的是回避真实的自我。理想化行为对真实人格的再加工还停留在自我的疆域,那么外化就意味着完全抛弃自我。

  另一种办法是给自己的冲突寻找合理性。霍妮的话相当精彩:“合理化作用可界定为通过推理过程而达到的自我欺骗。一般认为,合理化作用主要用于自我辩护或把自己的动机或行为说成符合大家接受的那种观点。合理化作用实际上正是一种创造人为和谐的试图。在患者围绕着基本冲突建立起的防御工事的每一角落,都可以看到这种合理化作用的进行。”我抬头一眼望去,无人能够幸免于这条的归纳,包括我自己。所以我从开篇就说,人是自我欺骗的动物。自我欺骗也是拒绝承认自己的内心冲突。拒绝承认冲突的另一种防御手段是犬儒主义,即对道德价值的否认和嘲弄。每一种神经症都必然有对道德价值的怀疑,无论患者如何固守他可以接受的特定的标准。

  当我们要真诚面对自己时,我们要直面那个内心的冲突,这是一种痛苦的面对,许多人没有勇气和耐性去做。或多或少地,我们那个真实的自我是很丑陋的,这点我想大家都心知肚明。只要稍微对照一番自己的历史,便可见那劣迹斑斑。这些斑点我们一直遮掩着,从不让人知道,只有自己知道。可见,坦诚自己是多么艰难,然而我们必须要这么做。我们此生所要战胜的并非他人,而是自己。我们愈是正视自己的冲突并寻求自己的解决方法,我们就愈能获得更多的内心的自由。只有当我们愿意承受打击时,我们才能有希望成为自己的主人。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五):将自身痛苦转化为广泛价值的女人

  卡伦霍妮,一位在生活中曾遭受创伤的女人,决心全身心对自我的分析。几十年的分析、思考、积累、感悟,在让她自己重拾自我的同时,也通过写作与咨询的方式帮助了她所在时代以及她之后每一位遭受神经症人格折磨的人。

  霍尼在本书中的核心观点是,精神症人格的产生来源于人内心无意识的价值观冲突,而造成冲突的原因是个人与其所处社会以及与他人人际交往中的矛盾冲突。

  书中关于精神症人格的产生、表现、分类阐述得清晰具体,但对于个人面对自身精神症人格倾向所能采取的方法却没有加以详细叙述。

  或许,有意识的改变自身人格,以向塑造他的社会宣战,本身就是一件需要勇气,需要付出代价的事情。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六):哗众取宠并不能解决问题

  忘记是哪一篇鸡汤文章向我推荐了这本书,而我也确实为此书名所吸引。没看几章就觉得很沮丧,自己可不就有书中所提到的病症嘛,因为工作压力关系而深陷心情低谷的我被此书搅得的心绪不宁,难道我真的有病吗?虽然有些艰难但我还是坚持将此书看完,越看越郁闷,仿佛自己已经到了马上就应该被召集去看心理医生的程度。

  可是,书看到结尾,我的心反而安定了下来,人的心情总是有高低变化,总是处在不停的自我否定和肯定的交替中,大概到了谷底就会反弹吧。按照作者的观点,心里有冲突就是神经官能症,那么请问这世界上有几个是正常人呢?作为一个人类,内心怎么能没有一点甚至更为激烈的冲突?不就是这点冲突才导致了人性的复杂,以及将我们和动物更加严格地区分开来了。所有的小说电视电影甚至生活不都是在内心和外在的冲突下才能展开吗?如果没有冲突,那么和傻子又何异?即便是圣人也有言行冲突心态转变矛盾变化的时候呢。如果把内心的冲突和矛盾的表现当作是判断依据,我只能说作者治学治病都太不严谨了。相比较而言,我更认同《你有几个灵魂》这本书里的观点,我们心里住着多个角色,彼此轮流或者结合上场,从而对外界显示出不同甚至截然矛盾的行为,关键是认识和让这些角色进行沟通,而不是一味地将其否定和抹杀。每一种情绪无论是积极或者消极对我们本身可能都是有益的,矛盾并不意味着病症。我们需要的是接受和肯定自己,而不是否定和怀疑自己,这样只是将问题变得更糟而已。

  作者貌似提出了问题,但是并没有给出任何有效的解决方案。作者在书中多次提出自己比佛洛依德和荣格高明,只怕会被日渐淹没在时间和河流中,销声匿迹罢了。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七):弥合内心的裂缝

  承认冲突是第一步,面对内心的冲突,弥补那冲突之间的矛盾,而不是抹杀其中一种。

  外部世界的矛盾和不和谐更多是我们内心斗争的投射,不压抑,不逃避,不欺骗自己,面对信仰崩溃的恐惧,接受真是的自我。这痛苦的过程也是走向人格统一的必经之路,尤其是对那些理想化意象和真实自我差异甚大的个体。这类个体几乎耗尽所有力量来遮掩冲突之间的裂痕,合理化解释,投射,外化,但深层的矛盾注定把看上去的统一撕裂,被掩藏的差异越大,就越危险。

  不得不批判一下风靡大陆的成功学,这类书就是在意识层面构建我们的理想化意向,而且通过不断重复来加强对这种意向的肯定,甚至要我们代入到这类意向中以理想化的姿态生活,这种抹杀真实自我的行动注定造成巨大的裂痕,个体的不满情绪、愤怒以及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实现理想的无力感最终会撕裂个体本身。任何结果不是那么轻易就能达成的,只通过想象构建而不是痛苦的修复怎么能得到真正的统一,但这急功近利的思维方式却在大陆大行其道,不过迎合了这浮躁取巧的时代。

  我诅咒这时代快过去,个体重新学会聆听内心的声音,给那些折磨着我们的冲突画上一个句号。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八):别让身-心总在割裂中错位

  近两年,听到身边越来越多的朋友提到“原生家庭”的概念,总是一副玄乎又生动的表情在回溯儿时和家人的种种,然后仿佛恍然大悟、后知后觉的断言现在的人格缺陷和生活矛盾是那时埋下的“祸根”,由此,人生仿佛找到了救命稻草般“豁然开朗”了。我不是学习心理学的,但对此却天然的抗拒,不自觉的也会用同理对比我人生的过往和经历:90年代父母忙于工作和对孩子情感上的疏忽,当着孩子的面吵骂摔碗甚至推推搡搡,我吓得哇哇大哭 死命拉着妈妈 生怕放手就失散了这个家庭、断了命一般的维系,还有青春期被严厉的压制和我心底里的反叛…谁的青少年时期不是一部血泪史啊 如今自己的小日子也琐碎困难频出,包括和变得老小老小的父母相处,也还在耐心的转换自己的思想和脾气。也有想破罐破摔或看破红尘的各种情绪,但我从来没有要把心灵穿越回过去,找原因揪根本的想法。过去是我们的经历,影响和塑造了我们,但那已经是虚化的影像;现在、此刻、正在发生的你,才是真正的现实,亟待我们正视和思考的生命体。

  直到看见霍妮在“外化作用”一章中说到“对童年的反复叨念正是一种勤于自审的幻觉”,终于觉得清晰准确的表达了我上述的感受,很多人习惯把问题外化,努力表现自己活得“用心”,一直在寻找原因和途径,但实际却正是忽略当下自己内心问题因素的一种逃避,用替代和外偿性事件,仿佛把自己撇清,让自己暂时的轻松好受,仿佛溺水的人,远远看见救生艇,就已经开始幻想得救后要庆生的场景,殊不知现实是那救生艇一寸未动,自救的行动完全没有展开,人依然处于危险和挣扎的境地。

  这本书整篇都在用分析法向我们展现神经症的类型和特征,后面几页提供出可供治疗的方向 ,普通人的我们虽然不是典型患者,但每个人或多或少存在不同比例屈从、对抗、回避的人格特点,虽然不能专业的去自我分析矫正,但可以由此先开始让身心始终合二为一--不回首埋怨过往;不虚幻寄托于自己的理想型;不掺杂目的、全身心投入在关系和情感本身,获得最真实的感受。借用文中最后的段落--我们不是要变成一个毫无瑕疵的人,我们只愿变得自由和快乐!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九):独一无二为了什么?

  高中是抑郁,

  大学时特立独行,

  毕业后是对感情的渴望与排斥......

  这本书读了一半,标准红色的字占了三分之一,它们解答了我上面那些迷惑我也迷惑别人的现象。

  摘录一段最深的感受:

  自我孤立者对优越地位的要求,有某些特定的性质。由于他畏惧竞争所以他实际上并不想通过不懈的努力来超群出众。相反地他感到自己高贵的品质别人应该一看便知,而勿需自己费尽心机;他潜在的优点别人应该感受到,而不必有意表现。

  他的优越感的另一表现方式是他自认为的“独一无二”感,这直接产生于他对“与众不同”的渴求之中。他可能自比为高距山巅的一棵大树,而山脚下丛林中的树木生长却受到相互的阻碍。另外,假如说屈从型会在心中对伙伴产生这种疑问:他会喜欢我吗? 而攻击型想知道:这对手的力量怎样? ——那么孤立型最关心的是:“他会干预我的事吗?他是想对我施加影响,还是想让我独自一人不加干涉?” 他感到自己好象是珍贵的东方地毯,设计独特,图案和色彩也举世无双,永远不改变。他尤其自傲于抵制了环境的磨灭一切的影响,并决心继续抵制下去。对“不变”的宠爱使他把所有神经症固有的僵硬性当作神圣的原则来尊崇。他迫切地要扩充自己的模式,使这种模式更纯洁,更鲜明。他拒不接受任何外在的介入。

  自我孤立者的感情生活不象其他类型的人那样有较为一致的模式。不同患者之间的个体差异很大。原因是:前两种主要趋势是为了肯定性的目的——追求温情、亲近、爱或生存、支配、成功——而自我孤立型的追求带有否定性;他不要别人介入,不许别人干预或施加影响。所以,他的感情状态有赖于在这种否定性框架中得以生存并发展的特殊欲望

  我也有些担心我只是一个喜欢自我剖析而拒绝改变的人,毕竟那意味着你必须经历痛苦,我需要脱离曾经的自己,卸下那层防御过当的壳.....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十):自我分析

  我是高中才开始读书的,之前只是看看漫画之类而已。正是因为头脑没见过什么世面,所以很容易让一些未经审慎的思想在其中生根发芽,根深蒂固。

  高一时,学习成绩年级垫底,那是叛逆时期的思想,觉得一切规范,一切人都是和我对立的。然而,当有人公开对你进行鄙视的时候,这一切都变了。一种根植于内心的对人性的悲观态度、对人的厌恶(也许是因为童年阴影)慢慢漂浮出水面。我的态度是,反击!

  这时,道家哲学出现了,它成了我的“官方哲学”。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退隐的弱者哲学会成为我向世界宣战的宣言书,并且支撑着我两年机器人一般的学习生活。我要分析的就是这个,而我分析的方法是,找出我当时所持有的道家哲学核心观念,再用霍妮的神经症精神分析法分析。

  道家强烈吸引我的观念有:

  (1)自然。就是不矫饰,去人为。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通过齐物论达到一种不动心。

  (3)老死不相往来。这是我将上述不动心发展到不动情。

  (4)独处胜于群居。这是隐士传统,也是上述价值观的逻辑后承。

  (5)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就是贬低别人的境界,抬高自己的境界。

  我通过不动情,达到自己对丑陋人性的胜利,你以为我会难过吗?不,我要把你踩在脚下!我对你,人性啊,根本就没有过什么希望,我坚硬的外壳你是戳不破的!这就是霍妮所说的“逆众”的方法,它表现为一种冷漠无情和行动高效。支撑我“逆众”的,正是道家的不动情。

  我通过独处,达到所谓内心的安宁。独处当然安宁,因为产生纠结的根源——人际关系,被消除了。这就是霍妮所说的“离众”的方法,它通过对冲突的逃避避免冲突。支撑我“离众”的,不正是道家隐士风范吗?

  我通过抬高自己,把自己的形象抬得很高,从而避免正视自己的人格早已被“逆众”和“离众”撕裂了,避免正视自己的“知耻后勇”、“无喜无悲”和离群索居都不过是对人际焦虑的防卫方式,是对自己没有朋友这一现实的阿Q式解释。

  我通过贬低别人,把对事实上自己可怜的状态与理想化形象之间的距离的恼怒投射到别人身上。其实我不但有这种自大与贬低别人的冲动,内心还根植着自卑,即觉得他人在鄙视我。这仍然是在用别人和我的矛盾替代自己和理想化形象的矛盾。

  不仅有道家哲学,一种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或者直白地说,集体主义道德观也深得我心。这除了洗脑教育之外,潜移默化的家教也有很大影响。很难想象一个无情的隐士会同时拥有爱一切人的好似基督教的道德观。这就是”趋众“啊,通过自我欺骗,自我安慰达到排解人际焦虑的作用。

  一切说到底,还是根植于童年的对人性的不信任。所以,孩子还小的时候,一定要让他知道这个世界是美好的,人心是善良的。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也没有关系,我采用的方法是,不再把人性恶视作坏的,而视作自然而然的。别人对我坏是正常的,我没有必要失望,但却必须恼怒和报复;别人对我好是不容易的,我要非常珍惜和感激。这样一来,既不用通过铁石心肠,也不用通过逃避,更不用通过自我欺骗的伪善,就能达到真正的知行合一,摆脱自我拉扯的神经症的困扰。

  但是虽然现在能够通过这些理论和理性的思考分析自己以前的思维和行为,那些哲学观念还是太根深蒂固,难以摆脱。我仍然重视自然和真。但是通过礼仪的中和,自然和真会变得更加中道,不至于极端到不食人间烟火的地步。

  早就想写这篇文章了,今天读道家,又激起这个念头,遂为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