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10篇

2017-11-25 22:59:4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10篇

  《我们内心的冲突》是一本由卡伦·霍尼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17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一):干货梳理

第一部分 神经症的冲突和解决的尝试

第一章 强烈的神经症冲突 要认识到矛盾的存在并在此基础上做出决策,是有前提条件的。这样的前提有四重性:我们必须明白自己的愿望是什么,或者更重要的是,明白我们的感情内容是什么。我们是真的喜欢某人,还是因为我们应该喜欢他于是就自以为喜欢他了?假如我们的父母去世了,我们是真正悲伤,还是只照惯例表示一番感情?我们是真正渴望当律师或医生,还是因为那种职业在我们眼中显得体面和有利可图?我们是真正想要使自己的子女幸福和有独立能力,还是只是口是心非地表示这种意愿?我们大多数人都会发现这类问题看起来简单却不好回答,就是说,我们不知道自己真正的感受和需要是什么。 任何神经症冲突都显示出矛盾的驱力之间存在这种类似的冲突性质,都表明这种驱力是无意识的、强迫性的。

第二章 基本的冲突 每一种神经症症状都表明有冲突存在。另外一个冲突的标志是自相矛盾。冲突的根源在于患者丧失了一心一意争取某物的能力。原因在于他的愿望本身就是四分五裂的,就是说,相互抵触的。(想象未被秦朝统一的中国,当且仅当我们整合好内心的冲突,我们才能迎来内心世界的完整) 荣格也强调人的相互冲突的趋势。他认为,任何一种因素的存在,都必然表明它的对立面也同时存在,这是一条普遍规律:外表的阴柔暗示着内心的阳刚:表面的外倾,掩藏着内倾;外表上偏重于思维、理性,内心则偏重于情感,等。 基本焦虑: 对潜在危险的反应。儿童对父母的一种既依赖又敌视的矛盾情感被压抑在无意识中而不能化解,使人陷入焦虑,霍妮称之为基本焦虑。心理学家霍妮,十分重视焦虑对于神经症的作用,把焦虑看作是神经症的动力根源。

第三章 亲近人 基本冲突具有分裂的力量,神经症患者就在它周围设了一道防线。这样不仅把它挡在了视线之外,也把它深深埋藏在了那里,因此反而无法将它以单纯的形态提取出来。这样造成的结果是,冒出表面的主要是各种解决冲突的试图,而不是冲突本身。 每一个类型的人都有某种因素占主导地位,而该因素也代表患者更愿意接受的那个自己。我们把这些类型划分为 屈从型人格、攻击型人格、孤立型人格三种。 屈从型人格的特点:(恐惧主导) 1 迫切需要安全感 2 回避别人的不满,逃避争吵,躲避竞争 3 压抑自己:不敢坚持己见,不敢批评指责或有所要求,不敢突出自己 4严重的低估自己的品质、天资、才能,以及他的物质财富 5依附性,他无意识的倾向于以别人对他的看法来评价自己。

第四章 对抗人 攻击型人格(焦虑主导): 1 奉行弱肉强食的生存哲学 2 希望享有名望。这不仅可能实现他所追求的自我肯定,还给了他一个诱惑-------获得别人的好感,从而自己能够反过来对他们产生好感。 3 给人以毫无压抑之累。他能公然说出愿望、发号施令大发雷霆、自我防卫。 4 窒息感情,这损害了他的创造性

第五章 回避人 孤立型人格:(焦虑,自我疏远): 1 普遍的疏远他人。 2 自我疏远。对感情麻木迟钝,他们对自己也持“旁观态度”,这与他们对生活的总的态度一样。 3 他们的需要和品质都服务于这一主要目的:不介入。表现出强烈的自立自强的需要 4 不能容易别人的干涉。别人给他的参谋或者劝告,他会觉得受到了支配,于是竭力抗拒,即使这种劝告正和他的心意。他的抗拒也与一种有意无意的愿望相关,那就是:挫败他人。 5 自我孤立型的追求带有否定性:他不要别人介入,不许别人干预或施加影响。他表现出压抑一切感情额总倾向,甚至否认感情的存在 6 自我孤立是用来保护自己对付基本冲突的更为积极主动的类型。

第六章 理想化意象 神经症患者解决冲突的两种主要方法:一种是压制人格中的某些方面而突出他们的对立面。另一种是在自己与他人之间保持距离以便使冲突不能发生作用。 理想化意象:佛洛依德称其为:自我理想、自恋、超我。阿德勒称其为:争取优越感。它是一种解决基本冲突的试图。 理想化意象有一种静止的性质,它不是他必须不断努力才能接近的目标,而是一个他顶礼膜拜的观念。真正的理想有能动性,会刺激人去接近它,是促进成长和发展的。理想化意象是对成长的障碍,因为它不是否认缺点便是只谴责缺点。

第七章 外化作用 它是这样一种倾向:患者将内在的过程感受成好像是发生在自身之外,于是便认为是这些外在因素导致了自己的麻烦。 当一个人感到他的生活无论好坏皆取决于他人时,他自然一些想改变他人、改造他人、惩罚他人、影响他人,或保护自己不受他人的干涉。外化作用导致对他人的依赖。 对自我的恼怒是以三种主要方式外化的: 1 将怒意发泄到自身之外。 2 在意识与无意识中不断感到恐惧,或随时担心连自己也不能容忍的过失会激怒他人。 3 把注意力专注于身体的不适。当患者不知道这是在对自己发怒时,便只感到相当严重的机体紧张状态,这可表现为肠胃失调、头痛、倦怠等, 有一个重要的外化形式,表现为患者对外部世界中任何稍稍类似于束缚的东西都极度敏感。即患者在别人身上看到自己的那种对支配地位的偏好,因而忌恨不已。

第八章 假和谐的辅助手段 对事物视而不见,这显而易见的矛盾,我们怎么能够如此熟视无睹?其中的一个条件就是对我们自己的感情经历完全麻木迟钝。另一个条件是斯特勒克早指出过的,即是所谓只顾局部不管整体的那种隔离性生活方式。

第九章 恐惧 如果我们队神经症发展过程中自尊发生的变化作一鸟瞰,我们就能看到两对交互运动的过程。一对的情况是:真实的自尊大大降低,非真实的自傲大大上升。自傲是因为觉得自己优秀,敢于进取,独一无二,无所不会,无所不知。另一对情况是:患者把真实的自我极度贬低i,相反,却把他人看成巨人。通过压抑,通过外化或理想化,患者失去了自我之间。及时他未实际地变成,也会感到自己是一团空虚的影子,而不是一个实体。同时,对他人既需要又恐惧的结果不仅使他人变得更可怕,也更不可缺少了。由此,他的重心不再落在自身上而是落在他人身上,而且把本该属于自己的特权拱手让给了他人。这样的后果是,他人对他的评价变的至关重要,而自我评价倒反而无足轻重了,这更助长了他人的看法在他眼中的权威性。

第十章 人格衰竭 精力的浪费或误耗可以发端于三种大的紊乱失调,这三种失调都是表明有冲突存在的症状。其一是遇事都犹豫不决。第二是普遍性的办事无效率,第三是普遍性的怠惰。 一般而言,破坏了道德的完整,便减少了真诚,从而增强了自我中心趋势。真诚是等于专心致志的,那就是,内心有分裂的人不可能完全真诚。 神经症无论有怎样的发展进程,总有这样一个因素:无意识的假象。其中较明显的如下所示:爱的假象;善的假象;兴趣与知识的假象;诚实公正的假象;痛苦的假象。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二):脉络整理与摘抄

  对于我来说,这本书的意义正如卡伦霍妮在第一章中所说:“能够在体验冲突时又意识到冲突,尽管这可能叫人痛苦,却可以说正是一种宝贵的才能。” 解决冲突的前提是全然的意识到冲突所在,神经症冲突就其主要因素而言总是无意识的。所以,本书主体纵然并未提出什么根本有效的实际解决方法,却像一个镜子,对照和外显出冲突的原型。
第一部分 可总结为神经症冲突的三种基本类型及其防御手段
1.从正常的的观点看,亲近人、对抗人、回避人,三种态度不应该相互排斥。一个人应该是既能屈从于人,也能够气势凌人,还能够规避他人。三者可以相互补充,和谐统一。如果某一种倾向压倒其余,则只表明在一个方向上走过了头。
2.屈从型人格的典型特色
(1)他认定他不顾一切的对温情和赞同的渴望是真诚的,但实际上他的这些需求笼罩着对安全感的贪得无厌的渴求。在他的这种努力中,他便产生出某种品质和态度。他变得‘无私’、‘富于自我牺牲’、‘无所索求’,只有一点是他不断要求的,那就是别人对他的温情。
(2)他深感自己软弱无助,有一种‘我多渺小可怜’的感觉
(3)他无意识地倾向于以别人对他的看法来评价自己。
3.屈从型患者不仅意识不到攻击意识的被压抑,还强烈地希望永远也不意识到它们。他甚至忧心忡忡地提防着,怕的是这些压抑的迹象会在自己或他人面前暴露出来。这些压抑还产生另一种作用,那便是制造一种统一、和谐与完整的感觉。
4.在屈从型患者眼中,爱情似乎是唯一值得奋斗的东西,是生活的目的。实际上,这种痴迷与性别无关,而是一种神经症表现,因为它是一种有悖常理的强迫性内驱力。在这种情形下,性价除了具有生物性功能外,还有一种价值:证明自己的被需要。
5.与屈从型害怕取胜的心理相反,攻击型患者是输不起的,他只能赢不能输。前者遇事责怪自己,后者事事推诿他人。但两者的相同处在于他们都没有过失感。
6.攻击性患者感到自己有力、诚实和现实。根据他自己的出发点,他的自我估计完全是合乎逻辑的。因为在他看来残忍无情就是力量,不关心他人就是诚实,不惜手段地追求自己的目标就是现实观念。他自认为诚实,还有一个缘故:他能一针见血地戳穿周围人们的伪善。他认为对对事业热情、慈善的心肠等等都是伪装。
7.实际上,攻击型对他人的”温和“有着矛盾的感受。诚然,他因此而瞧不起别人,但同时他又喜欢别人那样,因为这样一来他便更能够毫无顾忌地追求自己的目的。可是,为什么他还是经常感到屈从型对自己的吸引,正像屈从型常被他所吸引呢?他之所以有如此强烈的反应,是因为受内心的一种需要的驱使所致,即他需要战胜自身的温和感情。最后的结果往往是:对温和倾向的压抑必然增强攻击性倾向并使它变得更具强迫性。
8.自我孤立型患者的特征是普遍的疏远他人以及,对自我的疏远。但所有的离群者都共有另一个特性,那就是:他们都能够带着一种客观的兴趣来观察自己,就像人们观看一件艺术品。也许对他们最好的描述应该是这样的:他们对自己都持”旁观态度“,这与他们对生活的总的态度一样。因此,他们常常是自己内心冲突的优秀观察者。这方面突出的例证是他们常显示出对梦中的象征有神秘的理解力。
他们的需要和品质都服务于这一主要目的:不介入。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对自立自强的需要。
一种更不可靠的维持自力更生的方式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限制自己的需要。
9.对一个富于激情的人来说,要压制一部分感情-----况且还是最重要的感情-----除非迫使他把全部感情压抑下去。这虽是一种推测,但下述事实却是确实的。属于孤立型的艺术家,在其有创造能力的期间,不仅能感受也能表现出感受,但他们常常都曾在青少年时代经历过感情全然麻木或坚决拒诉感情的阶段。一般来说,在这些艺术家建立对人的亲密关系的意图惨遭失败后,他们不是有意地就是无意地顺应了自我孤立趋势。而正是在这样的时候,他们进入了创造的时期。与他人隔着一个安全的距离,他们能宣泄与人际关系无直接联系的大量感情。这一事实便说明,早期对感情的否定对后来实现孤立是必要的。
10.感情愈是被克制,自我孤立型患者就愈有可能强调理性的重要。他的希望便是一切事情都能够只凭理智思维的力量便得到解决,好像只要知道了自己的问题就足以治疗自己的毛病了。
11.自我孤立者的价值观也与那两种类型的人形成对照:那两种类型的价值观是清楚的、界定分明的,而他的价值观却充满矛盾。对他奉为自由独立的东西,他是一直估价甚高的。但除此之外,他也许会在分析过程的某个时候对善良同情、慷慨、自我牺牲等品质表示出极端的赞赏。而在另一个时候则又马上推崇丛林哲学,信仰弱肉强食、自私自利的生活准则。他自己也有可能对这当中的矛盾感到奇怪,但他总是尽量用某种合理化作用来否认自己那些倾向的冲突性质。
12.与真正的理想不同,理想化意象有一种静止的性质。它不是他必须不断努力才能接近的目标,而是一个他顶礼膜拜的观念。真正的理想有能动性,而理想化意象对成长却肯定会构成障碍,因为它不是否认缺点便是只谴责缺点。越是复杂而刻板的理想化意象,越是暗示着严重的冲突。
13.外化作用是这样一种倾向:患者将内在的过程感受成好像是发生在自身之外,于是便认为是这些外在的因素导致了自己的麻烦。与理想化行为相同的是,外化倾向的目的也是回避真实的自我。但不同的是,理想化行为对真实行为的再加工总停留在自我的疆域以内,而外化倾向意味着完全抛弃 自我。
14.自我鄙夷的外化倾向的表现形式可以是蔑视他人,也可以是感到被他人蔑视,通常两者并存。
15.对自我的愤怒是以三种主要方式实现外化的。
(1)当患者毫无节制地发泄不满时,就将怒意发泄到自身之外。
(2)患者在意识与无意识中不断感到恐惧,或随时担心连自己也不能容忍的过失会激怒他人。
(3)第三种方式是把注意力专注于身体的不适。当患者不知道这是在对自己发怒时,便只感到相当严重的机体紧张状态,这可表现为肠胃失调、头痛、倦怠等。
16.外化作用本质上是一种自我消灭的积极过程。它之所以能够实现,是因为病人疏离了自我,而这样疏离正是神经症所固有的现象。由于自我被消灭了,自然的结果便是内心冲突也被逐出意识。外化作用使患者更多地责难他人,报复他人,畏惧他人。结果以外在冲突取代了内心冲突。这尤其是因为外化作用大大地加剧了最早引起神经症的冲突,即人与外部世界的冲突。
第二部分 未解决的冲突的结果
恐惧、人格衰竭、绝望、虐待狂趋势
17.带着冲突生活主要还意味着生命力的巨大浪费,这不仅由冲突本身造成,还由试图解决冲突的各种错误办法造成。
18.由于对基本冲突某一部分进行压抑,人格的很大部分被遮蔽了。被遮蔽的部分仍然很活跃,足以对患者进行干扰,却不可能有任何建设性用途。这样,压抑的结果只造成精力的损耗,而本来这种精力是可用之于自信、与人合作、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与自我的疏离剥夺了患者的前进动力。
19.精力的误耗或浪费可以发端于三种大的紊乱失调。其一是遇事都犹豫不决,其二是一种普遍性的办事无效率,第三个典型的紊乱症状是普遍性怠惰。
20.在日本的佛教经文中,真诚是等于专心致志的,这恰好佐证了我们在临床观察基础上做出的结论,那就是,内心有分裂的人不可能完全真诚。
21.实际上一个人承担责任才是获得真正的内心自由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22.相不相信病人真能改变,即相不相信从根本上来讲他是能够自己解决冲突的,决定了治疗者敢不敢对付这一问题,也决定了他能不能取得成功的机会。正是在这一点上清楚的显示出我与弗洛依德的分歧。弗氏的心理学及其哲学本质上是悲观的。
23.最后,失去了希望的患者会变得有破坏性,同时又试图通过代偿性生活求得补偿。在我看来,这就是虐待狂趋势。
24.事实上,施虐者强加在受虐者身上的,是一种不能实现的目的,即实现施虐者自己的理想化意象。他为了排除自卑而发展起来的自以为是的态度,使他有一种自鸣得意的信心,去达到它的目的。
25.然而,虐待冲动还可以更深的被压抑,于是代之而起的便是一种所谓倒错的虐待狂。这种情况是:患者由于过分惧怕自己的冲动,便退守自己,尽量不让自己的冲动暴露出来,让自己或他人察觉。于是,对任何类似自我肯定、攻击、敌意的东西他都退避三舍,从而陷入广泛而深沉的抑制之中。
26.在表面非人性的行为后面,有一个受着痛苦的人。有了这一认识,我们发现的是一个在绝望中挣扎的人。生活击败了他,而他寻求着代偿。
结论 神经症冲突的解决
关于治疗目标的最全面的界定是:争取人格的整体性。即是说,没有虚饰的假象,感情真诚,把自己整个的心溶进自己的感情、工作、信念之中。只有冲突被消除,才可能接近这一目标。之所以敢于提出这些很高的目标,是因为坚信人格能够改变。不仅只是儿童才是可塑性的,我们一切人都有能力改变自己,甚至是根本的改变。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三):一月份第一本书

 作者卡伦霍妮karen horney 德国人,活了57年,女生,与阿德勒、荣格、兰克、弗洛姆齐名新精神分析学派主要代表。
代表作《精神分析新法》、《自我分析》、《我们的内心冲突》、《神经症与人的成长》、《女性受虐狂》
冲突出现于相互矛盾的神经症倾向之间。他们最早只涉及到患者对他人的矛盾态度,最终还是会包含患者对自己的矛盾太多,包含他的矛盾的品质和矛盾的价值观。
亲近人,屈从型人格。对亲近渴求,盲目性,爱强调与他人相同,对他人误解不是由于愚昧、呆笨或不会观察,而是由于他的强迫性需求决定的。病人可能认为需要别人喜欢、爱他、接受他、赞赏他都是十分自然的。他变得“无私”,他事事赞不绝口,屈从人意,但他本人对这一事实视而不见,在他内心深处他并不怎么关心他人,而认为他们虚伪自私,但是,他无意识的想法是:他确信他是爱所有人的,他们都“很不错”,值得信任。他认为别人比他优秀。他无意识倾向于以别人对他的看法来评价自己。患者试图消灭冲突,制造一种统一。在患者眼中,爱情似乎是唯一值得奋斗的东西,是生活的目的。性交除了生物性,还有一种价值:证明自己的被需要。
对抗人,攻击型,认为人都是恶的。他们的态度有时一望便知,但更多时候这种态度外表有一层掩饰,那是礼貌周全、公正不阿、友好待人。
与荣格的看法相反,两种相互冲突的东西不可能构成和谐的整体。
回避人,自我孤立型。感情麻木,对自己所爱所恨均无所知。
理想化意象,虚幻的自我,患者不能区别虚幻真实。
外化作用,把自己的感受当成是别人的。好处是,只要他相信压力来自外部,他就能奋起反抗,即使只是作一种思想上的保留。
假和谐的辅助手段。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四):友善与敌意

一、双赢永远优先考虑!!我的需求很重要,别人的需求也很重要。这是平等的。一定要有这种双赢观念和长远来看!!双赢的人更幸福
自我中心的人要别人屈服于她的需要,不把别人看成是有同等权利的同等人,而是一种实现自己目的的工具。讨好或喜欢别人,是为了抬高自己的自尊;责怪别人,是因为无法为自己负责;挫败别人,是因为需要成功。
二、试错
1.勇于试错,不会逃避自己不是特别拿手的,没有绝对把握的事也是可以做的,即便做得不到赞美的事也是可以的。
一个观点或者什么发表出啦必定会有反对,这里面包括嘲讽讥讽,这是很正常的。任何东西都是从不拿手到拿手的。
任何事都可以找到心流。任何事都要慢慢来从不会到会,从底层周边开始。
2.人生就是试错的过程,可以先成为再作为。
不求一鸣惊人,我看重进步,进步往往是缓慢的;
三、出现问题时
1.追溯“为什么会产生”要适量,就算追溯(童年经历),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为现在的自己负责(觉察了解原因是解决问题很重要的一步)。一定要谨记目的不要走偏了!
2.重点放在是如何表现的以及更好的应对方式是什么。
3.所有分析工作都必然会带来暂时的不安,会暂时打破平衡,却有助于帮助建立根基稳固的平衡。分析高风险高回报,可以使用,就是要谨慎一点。
4. 尽管问题每次都要重新对待,但它对人的钳制作用会减弱,以为她认识到自己实际上能够改变,而且动力随之也会增强
5. 让幸福经历马赛克掉痛苦,是最稳妥(低风险)的办法。
6. 重点是放在是如何表现的以及更好的应对方式是什么上。重要的事再说一遍!
四、自我负责与控制外面
1.更关注与建设自己内心的想法和解释、态度和要求,
不会指责或者认为别人毁了自己的生活,因此内心的同情和慈悲也能自然流露。
2.会尽力过好自己的生活,不会认为对受害者的控制和支配远比自己的生活更重要,。不追求通过控制别人的生活模式产生的权力感来代替自己的感情生活。
3.不会想要奴役他人的人,不会下意识会认为那个人应该要没有愿望、感情、主动性,而且对自己要没有任何要求。
4.把精力和重心放在自己身上以及为自己承担责任、真正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不会追求通过击败别人产生的报复性胜利的兴奋感(动力)、不会渴求感觉自己占了他人上风的胜利的快感(比如不追求从虐待(报复)行为中取得的力量感和自豪感这种虚假的力量感替代品)。
必须在心中感到在某方面比人强,总想要胜过别人,是内心脆弱的一种表现。是因为总是感到被人蔑视,受到了屈辱,为了抵销屈辱需要一种报复性胜利。
5.对权力和名气的追求点到为止,不会贪得无厌或过度追求,不会把生活看成是所有人躲在互相争斗的战场的生存竞争。
6.深深的觉得:“这是我的选择,这是我自己的事。”这样是有内在力量和独立性、强大安全观和幸福感的表现。
如果一个人想要改变他人、指责他人、报复他人、畏惧他人、惩罚他人、孤立自己(保护自己不受他人干涉)说明潜在假设是把自己自己无论生活好坏取决于他人。这是不对的,我们要为自己的生活负责。
如果我想要报复,说明我假设我生活的好坏取决于她们,是对她们病态依赖的一种表现。我要对自己生活负责!我生活好坏不取决于她们,所以没必要把精力放在报复她们上!
7.一个冲突:一方面希望攻击让她们痛苦受伤,一方面渴求他们的赞许和友爱。这样的结果是倦怠无力,行为能力陷入瘫痪。
所以还是干脆把注意力从她们身上拿走,当我找到自己的愉悦幸福,我就自然而然不会想要攻击她们,当我得到了自己的认可:靠自己做自己爱自己时,我对别人的认同的需求就不会那么强烈了。
8.接纳自己的人能够以慈悲的心看待和解释人性的缺点。而不是在外面找缺点
五、独立的走偏:孤立
1.独立不是目的,独立(靠自己)的价值最终赖于能够让我做自己、爱自己。爱自己才是目的,而幸福感是需要人际关系的。
2.自我孤立的人在遇到外在刺激时更容易愤怒
自我孤立的人会无意识的想要和他人保持一个安全的距离一遍自我孤立?
3.我的快乐主要是靠自己,部分也要靠别人(这个我得承认!)。当然记住这个别人可以不是特定的。总之把握好这之间的平衡,不要都靠别人,也不要像截图说的完全只靠自己。
六、平等、谦卑
1.真正的谦卑感是认识到(不仅仅口头上,心理也真的这么想!):所有人都有局限,都不完美,包括自己。
反之,自大、藐视、自卑、无望、愤怒往往是共存的。
自责(以及随之而来的道歉认错)与内心的愤怒(不满别人的批评和冷落)之间的矛盾是自大情绪最确定的标志。
2.真正内心强大的人会觉得有能力以平等的地位与人相处,不会时而自卑时而藐视时而无望。不会通过贬低自己以求一团和气,而是宁可暂时打破平衡追求并建立一种真诚平等相互尊重的关系。
3.内心强大的人能够树立一整套价值观并用之于她的实际生活,既不藐视他人的观点和信念,也不盲从。
七、友善与敌意
友善的对人对事,对人对生活不会充满敌意和攻击性(因为不自卑所以不需要通过攻击保护自己),不会感到受人威胁。
有能力去爱,不怕抗争,不会焦虑的回避他人。
八、对自己正确的觉察
1.我们对事物视而不见的程度,取决于我们有多大的欲望去这样做。
2.生活在相互无关的单位中而忽视整体,可能会导致理想化意象的产生。
3.脆弱的做法是就忽视自己的缺点,或者会把自己的缺点当成艺术品一样的优点,或者脆弱的排斥自己的缺点。同时又会表现出认为自己的优点只是徒有虚名,同时对此又矢口否认
正确的态度是对自己的优点了解并坦然欣喜,正视觉察并接纳自己的缺点,坦然的接受自己不是完美的。
4.对一点点恩情都感恩戴德的人,是自我鄙夷(可能是因为理想化意象的高标准产生的)的表现。所以要了解世界的运作规则,别人如果对自己好坦然的接纳,告诉自己自己是值得的被好好对待的。
5.对温情与赞同的过分渴求≠爱的能力
渴望出人头地≠天生高人一等
自我孤立≠独立不羁
不要把自己的需要误以为是温情。比如我需要别人的爱,需要就是需要,需要不是温情,也不是爱的能力。需要是我选择负责在保持其微妙的平衡的前提下努力满足的东西,爱的能力是我要努力培养的东西。
6.当我感到无助和无望,或者焦虑、压抑、犹豫、迟钝、孤立等状态时候,考虑一下自己是不是没有意识到某些难以认识的冲突。
7.把自己的不幸小题大做,是对痛苦的嗜好的表现。还有可能会到处说,一方面是炫耀自己的痛苦,一方面是被压抑的报复欲望的表现。给人的印象可能就是无缘无故沉迷于痛苦。
8.事情如果没有顺自己的心意发展可能会产生恼怒,这很正常,不要无意识的选择痛苦,而是要觉察恼怒。痛苦只是假象
10.内心压迫感的强度取决于理想化意象(内心控制者)的权威对人格的钳制程度。
11.冲突的根源之一是利己和威严的良心之间的冲突。
12.冲突原因之一是因为自己不知道更想要哪一个,愿望四分五裂。所以还是要明要清楚想要什么,有一心一意争取某物的能力可以解决冲突。
九、绝望(无望)产生的可能的原因:
1.生活的空虚,无意义,不自由
2.放弃了保持身心统一不被分裂的希望,自我疏离
3.不做自己
为人处事时重心落在外在因素上而不是自身会导致绝望,
4.内心的冲突,不知道更看重哪一个
5.因为自己没有所想的那么完美时产生的极端自我鄙夷和自卑
6.长期觉得自己的努力是无效的,奋斗方向不明确,导致的行动力瘫痪
十、表现一样,心态不一样
1.保持中立,
一种是真的不需要通过某一个立场获得支持感归属感,也能够平静的面对别人希望我站在她的一边的期待。
一种是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需要
一种是因为回避逃避,所以既不想归属也不想反抗。
虽然从表面上看表现形式都是一样的,但动机不同整个人的状态幸福感也完全不同。
2.离开一个环境
一种是承认后平静从容的离开。
一种是无助——敌对情绪恨他们--—孤立情绪
虽然从表现形式上来看都是离开,但是动机心态不同,幸福感和状态也是很不同的
3. 比如我走路怕出声音,影响到别人睡觉。
一种是真心真诚的关心别人,把别人放心上
一种是出于恐惧,怕被评判或出于建立自我形象的目的
虽然表现形式一样,但不同的动机对人的幸福感影响不一样。
4.给予和关心
一种是让自己的感情和判断介入自己的所作所为,不盲目的给予,如
果要给予,心态是即使没有回报(无论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还是名
声上的)也真心觉得无所谓的心态。
一种是出于无意识或者讨好,会下意识渴求回报,一旦没有就会怨恨或者不安
十一、对恋爱极为渴求有着怎样的动机:
1.“这个世界充满敌意,我软弱无助,让他负责来保护我、肯定我、理解我、自发不用我说就给我我想要的。我就不用为自己负责了。”
这个世界是美好的,看尽世间的险恶,依然相信世界的美好是内心强大的体现。
2.“我是弱者会让他爱怜我,而我可以依附在他的力量上”
我可以靠自己,做自己,爱自己。而不是依附在别人的力量上,我需要的是平等自立互相尊重的关系。
3.“我无法主动为自己做事,但是为了他我就可以迫不及待的做事”
我为自己的事情负责,对于别人的事我也可以在满足自己的基础上付出不求回报的真诚的关心
4. “孤身一人是一种折磨,孤独是可耻的,说明没有人要你。独自一个人做的事都显得毫无意义和欢乐。所以需要情人来帮我解脱这种折磨。”
孤独是享受与人在一起时没法做的事情(心流)的好机会。我有一套自己整顿注意力的程序,我可以随心所欲进入心流,不管一个人还是有别人,我可以应对好这个挑战。
孤独是不选择无意义的消耗(看电视性等)或者出于消除不安全感的朋友而是靠自己进入心流的人生考验。
5.“我是没有自信的,我总觉得别人比我更有才干、天资和吸引力。”
我相信我自己的才干、天资和吸引力,我为自己尽力完成的工作引以为傲,我相信越努力越幸运。我会越做越好的。
 6.“如果能找到一个爱我之所是,很看重我的人,别人也就对我刮目相看了。”
我爱自己之所是,坦诚做自己,不以追求别人对我的看法为目标,别人的看法不是重点。
(以上为读书笔记的重点)
最后谈一下这本书对我的影响
1.总的感觉就是这本书虽然相对较短,但需要慢慢看,有可能是干货多,也有可能是不那么通俗。看的时候挺累的,整理读书笔记的时候也蛮累的,但也学到很多东西。了解了一些人性。
2.大概了解了心理医生这个职业的辛苦,很耗费精神吧,每天接触那么多负能量,自己怎么调节呢,而且既然自己是心理医生的话,对自己的心理要求会比一般人高一点吧,那岂不是更难以接纳更痛苦了。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五):“想了解双鱼男的内心世界?”《虐待狂趋势》(卡伦·霍妮Karen horney)


虐待狂趋势
  被神经症的无望感所钳制的人总是设法以这种办法或那种办法“撑持”下去。如果他们的创造性能力还没有遭到太大的破坏,他们也许能够有意识地退后一步忍受个人生活的现状,把心思放在自己能够有所作为的东西上。他们可能沉醉在社会或宗教活动中,或热心于某个团体的事务。他们的工作可能是有用的,尽管他们没有热情,但由于也没有个人追求的干扰,所以也就无伤大体了。
  另外有些人在使自己适应特定的生活模式时,便不再对这种模式提出质疑了,但也不认为这种模式有多大意义,于是只想完成自己的义务。约翰·马康德在其小说《时间太少》中描绘过这种生活。我相信,这种状态也正是埃利希·弗洛姆【弗洛姆:《个人与神经症的社会根源》,见《美国社会学评论》第九卷,第四期,1944年】描述为“缺陷”的状态,用之与神经症作对比,不过,我认为此状态正是神经症的产物。
  另一方面,患者可能放弃一切认真的或有前途的追求,只站在生活圈子的外缘而不进入圈内,想从中取得一鳞半爪的乐趣,或者在某一嗜好中或附带的乐趣中表现自己的渴求,如讲究吃、穿、酗酒,或偷偷摸摸地干一些风流事。要不,患者会随波逐流,每况愈下,最后彻底崩溃。他们由于不能从事恒定的工作,便转而追求吃喝嫖赌。由查尔斯·杰克逊在其名著《失去的周末》中所描绘的那种酗酒成癖的状态,就是以上状态最末一个阶段的写照。谈到这一点,不妨检查一下这种可能性:患者在无意识中采取了使人格分裂的方法,是否会在精神上极大地促进象结核病和癌症之类的慢性疾病的发生?
  最后,失去了希望的患者会变得有破坏性,同时又试图通过代偿性生活求得补偿。在我看来,这就是虐待狂趋势。
  由于弗洛伊德把虐待狂趋势看成人的本能,所以,精神分析的重点被集中在所谓虐待狂错乱上(sadistic perversions)。分析家们虽然没有对日常关系中的虐待模式视而不见,却也没有对之进行严格的界定。他们把任何自我肯定或咄咄逼人的行为都看成本能的虐待倾向的变种或升华。诚然,对权力的追求有可能使人带有虐待性,但如果一个人把生活看成是所有人都在互相争斗的战场,他对权力的追求就只是一种生存竞争。事实上,这完全用不着非变成神经症患者不可。由于分析上缺少这种区分,我们既不知道虐待性态度可能采取的形式,也不知道究竟什么精确标准才算是虐待性的。要决定什么是虐待表现,什么不是,完全靠个人的直觉,而这种情况无助于准确的观察。
  仅仅只是伤害他人,这种行为本身并不表明虐待倾向。一个人一旦陷入个人的或一般性的斗争,不仅不得不伤害对手,还不得不伤害盟友。对他人的敌意也可能只作为一种反应而出现。一个人可能自觉受了伤害或惊吓,所以想加倍还击;尽管客观上这种还击超出了挑衅的限度,但在还击者主观上,他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然而,我们在这个问题上很容易受骗,常常看起来完全是合情合理的反应,实际上掩盖着一种虐待倾向。尽管区分二者有困难,但并不意味着就不存在作为一种反应而出现的敌意表现。最后,攻击型患者一直都处于攻势之中,因为他认为自己是在为生存而斗争。我不打算把这些攻击行为都称作虐待倾向。虽然受攻击者受到了伤害,但这种伤害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副产物,而不是目的本身。简言之,我们可以说,这儿提到的那些行为尽管是攻击性或敌对性的,但行为者并没有卑劣的念头。他从对别人的伤害中并未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感到一种满足。
  相反,让我们考虑一下某些典型的虐待性心态。我们从那些肆无忌惮地表现出对他人的虐待倾向的人身上,最能观察到这种态度,无论这种人自己对其倾向有无意识。在如下的论述中,我所说的有虐待倾向者,是那种对他人主要表现出虐待性态度的人。
  这样的人可能一心想“奴役”他人,尤其是奴役其伙伴。他的受害者与他的关系是奴隶与超人的关系,这个奴隶不仅没有愿望、感情、主动性,而且对主人没有任何要求。患者的这种虐待倾向可以表现为对受害者整个人格进行任意的塑造或改造,正象希金斯教授铸造着伊丽莎那样【见肖伯纳《皮格马利翁》一剧】。在最好的情况下,这种行为也可以有建设性的作用,比如父母教子,教师对学生等等。偶尔,这种作用可见于性关系中,特别是有虐待倾向的一方是更成熟的性伙伴时。有时,这种积极的作用也见于年龄一大一小的两个男性的同性恋关系中。但即使这样,如果“奴隶”表示出些微自行其是的打算,想自己交友或自己有所追求,那么主人就会原形毕露,现出凶相。常常,主人摆不脱一种占有性的嫉妒,并将它用作一种折磨手段。这种虐待狂的一个特殊表现就是,对他而言,对受害者的控制与支配,远比自己的生活更为重要。他可能玩忽职守,放弃结交朋友的乐趣或好处,但绝不让受控制的伙伴得到丝毫放松。
  他对受控伙伴的奴役方式也很有特性。这些方式都大同小异,而且取决于两人的人格结构。施虐者会向受虐者施与一点恩惠,至少使受虐者感到这种关系可以维持下去。施虐者甚至会满足受虐者的某些要求。当然,从精神生活意义上来讲,这种给予少得可怜,只能勉强维持受虐一方的最低要求。但施虐者却会尽力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给予中具有独一无二的优越性。他会向对方指出,没有别的人能够这样理解他、支持他,给予他这样大的性的满足,给他提供如此多的兴趣;确实可以说,除我以外,谁也不能忍受你!可是,与此同时,施虐者又用将会有的好处来诱惑受虐者。他或暗示、或明说要给对方以爱,答应将与其结婚,给对方在金钱、待遇上更多的好处等等。有时,施虐者又向受虐者发誓说离不开他,从而更加强了自己对受虐者的吸引力。由于施虐者的这种占有性控制以及经常贬低他人,他把受虐者与他人分隔开并孤立起来,所以,他的上述策略变得更加行之有效。发果受虐者变得完全依赖于施虐者,施虐者又可能威胁要离开受虐者。当然,施虐者还可能采用进一步的恫吓手段,不过那些手段自有其规律,我们将另文详述。自然,不考虑受虐者的性格特征,我们无法理解这一关系的发展。受虐者常常属于屈从型,所以害怕被抛弃;或者,他是那种把自己的虐待倾向深深压抑下去而变得可怜无助的人。关于这一点,下文将加以讨论。
  这种关系必然滋生出的相互依赖性,不仅引起受虐者的忌恨,也同样使施虐者感到不满。如果施虐者有较强的孤独离群的倾向,那么,受虐者对他事事言听计从,处处模仿吸收,也只会引起他的恼怒。他认识不到是他自己一手造成了这种拆不开、拉不断的结,却责怪对方把自己死死抓住不放。在这种时候,他要抽身离去的要求,既表现了自己的恐惧和不满,也作为威吓对方的一种手段。
  并非所遥虐待狂都渴求奴役他人。另有一类,他们的满足来自于玩弄对方的感情,就象玩弄一个器具。索伦·克尔凯郭尔在其小说《诱奸者日记》中讲述了一个这样的人,他并不对自己的生活抱多大的期望,却把生活作为一种游戏并深感兴趣。他知道应该什么时候显示出兴趣,什么时候显示出冷漠。他能极其敏感地预感和观察姑娘对他的反应。他知道怎样可以激起她的情欲,怎样又可以遏制这种情欲。但是,他的敏感只局限于虐待性游戏的需要,他根本不关心这样作对姑娘的生活意味着什么。在克尔凯郭尔故事中有意识的老谋生算,其实常常是无意识的。这仍然与上边讨论的游戏属于同一性质:吸引与拒斥,诱惑与失望,抬举与贬抑,既带来快活也造成痛苦。
  第三类虐待狂的特点是自私地利用伙伴。利用行为的本身不一定是虐待表现,有可能只是想捞取好处而对他人加以利用。在虐待性利用中,获得好处诚然也是目的之一,但“好处”常常是虚而不实的,而且也根本犯不上花那么大的心思来谋取那么一点靠不住的好处。对施虐者来说,利用行为的本身就是一种嗜好和渴求。重要的是那种体验──感觉到自己占了他人上风的那种胜利的快感。这种特定的虐待性色彩表现在患者对他人进行利用时所采取的手段上。受虐者被直接或间接地置于受支配的无权地位,施虐者对受虐者的要求不断升级,并使受虐者在不能满足对方要求时自感有罪或可耻。施虐者总能找到理由认为自己受到了不公正待遇,认为自己的不满是理所当然的,因而也认为有理由进一步向受虐者提出要求。易卜生的《赫达·盖布娜》一剧向我们展现了,这种要求即使得到了满足,施虐一方也永远不会表示感谢。而些这些要求的出现,正是因为施虐一方意欲伤害对方,使别人俯道就范。这些要求可能涉及到物质方面的东西,或性的要求,或帮助谋生;可能是施虐者需要对受虐者对自己格外关注,把心整个地交出来贡献给自己,要受虐者无论何时何地都依顺自己。施虐者的这类要求本身倒不是虐待性所专有,其虐待本质在于;施虐者要求受虐者以所能采用的任何方法填充一种感情上只是一片空虚的生活内容。这也清楚地表现在赫达·盖布娜身上,她老是抱怨生活枯燥乏味,缺乏少刺激和激励。象吸血虫似的需要从对方吸取感情力量以滋养自己,这种渴求一般是完全无意识的。但这很可能就是损人利己的根子,正是由此才产生了对他人的非分之求。
  如果我们认识到,与此同时还存在一种想挫败他人的倾向,这种利己行为便显得清楚了。当然,如果说施虐者从不想给予,那也错了。在某种条件下他甚至非常慷慨大方。虐待虐待的一个典型特征,不是小气吝啬,而是一种虽然无意识但却非常生动活跃的冲动──挫败他人,粉碎别人的快乐,使别人失望和扫兴。受虐一方的任何满足或兴奋都会激起施虐者的恼怒不快,他会以某种办法挫败或瓦解受虐者的快乐。比如,如果对方想见他,他便露出不快。如果对方想性交,他便显出冷淡或出现阳萎。任何积极肯定的事,他或者不做,或者不想做。他处处流露出一种忧郁,一言一行都叫人感到压抑和不快。这儿摘引一段阿尔多斯·赫胥黎的话:“他不用做什么,仅仅活着,这在他已足矣!它是凋萎干缩的,因化脓而变黑了。”他还说:“这是一种何等精心修饰过的权力意志呵!这是怎样一种穿着淑雅外衣的残忍啊!这又是怎样的一种稀世奇才呵──它的阴霾居然有如此巨大的传染性,甚至最好的兴致和快乐也会被它击溃和窒息!”
  还有一种倾向与上述虐待表现具有同样的意义,那便是患者处处想轻视和侮辱他人。他特别热衷于找别人的毛病,发现别人的弱点并津津乐道于指出这些弱点。他从直觉上就知道别人的敏感处和薄弱点。他倾向于运用直觉无情贬斥或苛刻别人。他可能把自己的这种行径合理化为坦率诚恳、意在助人;他可能会自认为自己是因为怀疑他人的才能或正直才真正感到不安的;但假如别人反过来质问他的这种怀疑是真心还是假意,他便会惊恐不安。患者的这种毛病也可以表现为一种对他人的不信任态度。他会说,“要是我能够信任那个人就好了!”在他的梦中,那个人不是变成臭虫就是变成老鼠,他又怎么能喜欢和信任那个人呢?换言之,不信任别人,其实是自己蔑视别人造成的后果。如果说施虐者意识不到自己对别人的轻侮,那么,他却能够意识到自己对他人的不信任。恰当地说,这不仅是一种倾向,而是一种吹毛求疵、处处找岔的欲望或怪癖。他不仅专心注意别人实际有的过失,还极善于把自己的过失外化,从而认为别人有罪。比如,假如他因为自己的言行使别人不安,他马上会留意到别人的反应,甚至鄙视别人的这种情绪变动。假如受威胁的一方对他不太坦率,他又会严厉斥责别人在保守秘密或撒谎。他责怪对方事事依赖他,却无视正是自己尽了全力把对方变成附庸。这种受虐一方的无形的损害不仅表现在施虐者的言语上,还伴有蔑视性行为。带侮辱的、卑劣的性行为也是表现之一。
  当施虐者的这些趋势受阻受挫,或局面倒转过来时,他又会觉得自己是在受压,受利用,被蔑视,从而怒不可遏地发作出来。在他的想象中,无论怎样报复得罪了他的人,都不解恨。他恨不得又踢又打,将对方碎尸万段。这些发疯般的虐待狂表现也可能被他压抑下去。代之而起的是一种极度的惊惶或某些机体功能障碍,这说明内心的紧张已大大增强。
  那么,这些虐待倾向意味着什么?患者内心究竟有什么迫切需要,才驱使他表现出这一类残酷行为呢?事实上,那种关于虐待狂只表现了性欲错乱的假设,是毫无道理的。诚然,虐待倾向是可以表现在性行为中的。在这一点上,所有的病态倾向毫无例外地遵守一条普遍规律,即我们的一切态度都必然在性领域内有所表现,正象它们也必然表现在我们的工作方式、举止、书写的字体等上面。另外有一点也是真实的,即许多虐待狂表现都伴有某种激动或兴奋,或如我多次说过的,伴有一种销魂荡魄的狂热。然而,就此得出结论,说这类兴奋或激动在性质上是性欲的,那就与另一种糊涂认识同出一辙了。另一种糊涂认识是:一切激动都是性的激动。但是,根本找不到证据能说明那种泛欲主义观点是言之有理的。从现象学上说,虐待狂的兴奋与性的放纵这两种感受在本质上是绝然不同的。
  认为虐待冲动是婴儿的虐待倾向的持续,这一断言有一定的吸引力,因为小孩对动物或更幼小的孩子常表现出残忍并显然从中感到乐趣。只看到这种表面的相似,有人也任会认为,成人的虐待狂只是孩童的本性残忍的发展。但事实上那不是发展,那是一种不同类的虐待倾向。我们已看到,比起儿童的直率的残酷,成人的虐待狂表现自有儿童所不具有特性。儿童的残忍行为似乎只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反应──对受压与受屈的反应,他通过对更弱的对象进行报复而肯定自己。而成人的虐待狂性质更为复杂,有着更为复杂的根源。此外,上述那种似乎有理的断言,象所有其他动辄便以儿时的经历来解释成人的反常表现的理论一样,避而不答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导致早期残忍行为持续和发展的因素到底是什么呢?
  上述那些断言只专注于虐待狂的某一个方面。一种只看到性欲,另一种只注意残忍。但它们甚至连这两种特点也不能解释。同样的缺陷也见诸埃利希·弗洛姆所提出的解释中,虽然他的解释比其他人更接近本质。弗洛姆指出,有虐特狂的人并不想要毁掉那个他依附于其上的人。但由于他不能自个儿生活,他必须利用受虐者来完成一种共生性的生存。这当然很正确,但还是不足以解释一个人为什么非要强迫性地把自己与别人的生活纠缠在一起,或者说明这种干预何以采取那种具体的形式。
  如果我们把虐待狂看作神经症症状,我们照例不能先试图解释症状,而应该尽力去理解产生这种症状的那种人格结构。当我们从这一角度来看待问题时,我们可以认识到,只有感到自己的生活无用又无意义的人,才会发生明显的虐待狂倾向。远在我们用临床检查手段把这种病状发现出来之前,待人们早就从直觉上意识到这种潜藏的状况了。在赫达·盖布娜与她的诱奸者身上,使自己有所作用,使生活带有意义的任何可能性几乎都谈不上了。在这种状态下,如果一个人找不到妥协的退路,必然会变得忌恨一切。他感到自己永远受排斥,永远打败仗。
  由此,他开始憎恨生活,憎恨生活中一切积极的、正面的东西。但他对生活的恨又带有一种燃烧般的忌妒,象一个人渴求某物而又可望而不可即时所感到的忌妒。这是一个恼怒、失意的沮丧者发出的忌妒,他感到生活就从自己身边溜过去。尼采将这种状态称为“Lebensneid”,德文中也是忌恨之意。这种人感觉不到别人也有别人的不幸,他只觉得“他们”盘中有肉而自己腹中空空。“他们”在恋爱、创造、欢悦,在享受康乐舒适,有所归宿。“他们”的幸福和对快乐的追求只会激怒他。如果他感受不到幸福和自由,为什么他们应该感受到?用陀斯妥耶夫斯基笔下的那位白痴的话来说,他不能原谅他们那种幸福。他必须把他人的快乐踩到脚下。他的心态从那位害肺病的教员身上形象地表现出来,那个教员向学生的点心吐口沫,并因为自己能把那些面包捏得粉碎而狂喜。当然,那只是一种报复性忌妒的有意识的行为。在虐待狂身上表现出的挫败和破坏他人情致的这种倾向,通常是深藏于无意识之中的,但其目的与那位教员的目的一样卑劣,那就是,让别人来分担自己的不幸。如果别人象他一样给击败并从而堕落下去,他便觉得好受多了,因为他不再觉得是自己一个人在受罪。
  另一个他用来缓解自己刻骨铭心的忌妒的手段,是“酸葡萄”策略,而且他运用此法是如此的高明,甚至训练有素的观察者也会受骗。事实上,他把妒忌深深埋藏,甚至如果别人提说或暗示了这种忌妒的存在,他也会大加讽刺。他对生活的痛苦、沉重、丑恶一面的专注,不仅表现了他的忌恨和失意,更表现了他有心向自己证明他不会漏放过任何事物。他时时挑他人毛病,贬低他人,也在一定程度上发端于这种心态。比如,他会注意到一个美丽的女人身体的某一部分的缺陷;进了一间屋子,他会注意到房间的某个颜色或某种家俱与其余的不相协调;他会发现一个出色的报告中的不足之处。同理,别人生活中的差错,性格中的毛病和可能的动机,都会使他耿耿于怀。如果他善于强词夺理,他会把这种倾向看成是自己对不完美事物极为敏感。但事实上他只专注于这些东西,却视而不见其余的一切。
  虽然他得以缓和自己的忌妒,释放出自己的忌恨,他的这种无处不贬斥他人的态度反过来产生出一种持续的失望与不满。比如,如果他有孩子,他主要想的是沉重的负担和责任;如果他没有孩子,又觉得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没有得到;如果他没有性关系,他觉得自己被剥夺了什么,对节欲的可怕前景又感到忧心忡忡;如果他有性关系,又感到耻辱,认为那使自己显得动物般低下。如果他有机会外出游玩,他会对各种不方便而唠叨不停;如果闭门不出,他又认为不得不呆在家里是失面子的事。由于他不知道自己长期不满情绪的根源恰恰在内心深处,他便觉得有理由使他人明白,是他们负我,而且还认为自己理所当然地应该向他人不断提出要求,但即使达到了这种要求,他也永远感不到满足。
  那种带恨的忌妒,贬低他人的倾向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不满,在某种程度上解释了虐待狂趋势。我们现在明白了,虐待者何以非要去挫败他人不可,何以要给人伤害,找人岔子,而且不断要求这、要求那了。但只有在我们认识了他的无望状态给自我造成的结果以后,我们才可能了解他的破坏性的程度,认识他的盛气凌人的自以为是的态度。
  尽管他违背了人性美德的最基本的要求,在他心目中同时却供奉着一个又高大又绝对的理想化道德标准。他是我们前面讨论过的那一类人,这些人由于达不到那种高而全的标准便灰心丧气,于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决定“以烂为烂”,破罐子破摔,并在这种劣行中体味到一种绝望的快意。但这样一来只加大了理想标准与实际自我之间的裂痕。他觉得自己已经不可救药,不能原谅了。他的希望的丧失感深化了,于是象一个再无所失的人那样在劣行中滑下去。只要这种状态继续下去,他事实上就不可能对自己持一种新的、建设性的态度。想使他变得积极的任何直接的企图必然都毫无结果,反而暴露出治疗者对他的状况还是一无所知。
  他的自我厌恶会发展到他不能正视自己的地步。为了使自己振作坚强起来,他必须把已有的自以为是的甲胄再层层加厚。他人的一点批评、忽视或未对他给予特别注意,都可能引发他的自卑感,所以他必须把这些作为不公正而拒斥不纳。因此,他被迫把自己自卑外化,转而责怪、排斥、侮辱他人。然而这又把自己掀进了恶性循环的痛苦之中。他越是蔑视他人,便越是意识不到自己的自卑感;而这种自卑感越是强烈,他就越是无望。对他人的攻击于是成为自我保存的需要。这种过程在前面的例子中已有说明,那位女患者指责自己的丈夫犹豫不决;而当她认识到她实际上是在对自己的犹豫态度感到恼怒时,就恨不得把自己撕成碎片。
  以这种观点来看问题,我们开始理解,为什么有虐待狂的人不能不低毁他人。我们现在也能够明白了,患者的逻辑正是一种强迫性的、常常还是盲目的倾向,即要改造别人或至少改造他的伙伴。由于他自己达不到他的理想,他的伙伴必须达到才行。他将对自己的无情的恼怒发泄到伙伴头上,尤其是对方显然有违于那种理想化意象时。施虐者有时会自问:“我为什么不停止于对他的干预,让别人自行其是?”但是,显然这种合乎理性的思想不能左右他的行动,因为内心的冲突还在进行并被外化。他通常把施与伙伴身上的压力合理化为“爱”或“关心伙伴的成长”。勿需赘言,这并不是爱。这也不是旨在使伙伴依照自己的天性,遵循自己的规律得以发展。事实上,施虐者强加在受虐者身上的,是一种不能实现的目的,即实现施虐者自己的理想化意象。他为了排除自卑而发展起来的自以为是的态度,使他有一种自鸣得意的信心,去达到他的目的。
  理解了这种内心的斗争,我们就更能透视虐待狂症状所固有的另一个更普遍性的因素了:这因素就是报复性。这种报复的倾向象毒汁一样浸透了他人格中的每一块细胞。他必须是报复性的,因为这样才能把强烈的自卑赶出内心世界。由于他的自以为是使他觉得麻烦苦恼不应该与他沾边,所以他便认为那是别人亏待了他,害苦了他;由于他不明白自己沮丧失望的根源在自己内心,他自然把责任归咎于他人。在他看来,是别人毁坏了他的生活,他们必须作补偿,必须自食其果。正是这种因素,窒息了他内心所有的同情和怜恤。为什么我要同情那些毁了我生活的人?何况他们过得比我快活!在针对具体不同的个人时,他的报复欲望是有意识的;他没有意识到的是,这是一种浸透了他整个人格的病态倾向。
  我们对虐待狂倾向的人进行了这样的观察以后,看到了他是这样一种人:因为他感到自己被别人排斥在外,注定倒霉,于是便倒行逆施,盲目地将报复性恼怒发泄到别人身上。我们现在也懂得了,他通过使别人不幸,试图缓解自己的痛苦。但这还不是全部解释。单是破坏性趋势还不能解释这么多虐待狂表现所特有的那种忘乎一切的追求。必定还有某些更肯定的好处,某些对施虐者来说意义更大的好处,才驱使他有那一切表现。我们这样说,似乎与我们先前的断言有矛盾,即先前认为虐待行为是丧失了希望后的产物。一个不再怀有希望的人怎么还能够有所希望,有所追求,而且是以这样的执著与狂热进行追求呢?然而事实是,患者主观上认为,他不仅平息了难以忍受的自我鄙视,同时还给自己造成了一种优越的感觉。当他铸造别人的生活模式时,他不仅获得一种令他鼓舞的权力感,还找到了一种自己生活的潜代意义。当他在情感上利用别人时,他为自己提供了一种代偿性感情生活。这大大减弱了对自己的贫乏空虚的感受。当他击败别人时,他得到了一种胜利的兴奋,这自然使他忘掉了自己可怜的失败。这种对复仇性胜利的渴求,也许是他最强大的动力。
  他所有的追求也同样是为了满足自己对激情与兴奋的饥渴。一个健康的、心理平衡的正常人并不需要这样的兴奋。越是成熟的人,越不在乎那种兴奋。但虐待狂患者的感情生活是空虚的,除了愤怒和胜利之我外,几乎所有其他感觉都已被窒息了。他是一个虽生犹死的人,需要那些猛烈尖锐的刺激才感到自己是个活人。
  最后还有一点很重要。他对别人的虐待能给他一种力量感和自豪感,这便更加巩固了他无意识的自我万能感。在分析治疗进程中,患者对自己表现的虐待倾向所持的态度,经历着深刻的变化。当他第一次意识到那种倾向时,他似乎会以一种批判的态度来看待自己的倾向。但他暗示的这种摒弃错误的打算,并非真心诚意。他只是在口头上承认大众通行的标准。他可能不时有自我厌恶的感觉。不过,到后来,正当他打算放弃虐待狂生活方式时,他又可能突然感到自己要失去一个宝贵的东西了。那时,他会初次有意识地体验到一种因为能对别人为所欲为而感到的兴奋。他可能开始担心,分析只会证实自己是可卑的弱者。我们在分析中常可见到这种凭主观产生的顾虑;分析治疗后,一旦把患者驱使别人为自己服务的那种力量剥夺掉,他便看到了自己的一副有怜相,到一定时候,他会认识到,自己从虐待行为中取得的力量感和自豪感只是可怜的替代品。但他觉得这种替代物很宝贵,因为真实的力量与自豪对他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我们明白了这些收获取具有的性质,便可知道,我所说的丧失了希望的人也可能狂热地追求某些目标,这并不与前面的断言相矛盾。但他指望的不是更大的自由或更好的自我完成,造成他的无望状态的因素依然没有变动,他也不要求改变。他所追求的只是替代物。
  他的感情上的收获也是通过替代方式而得到的。做一个虐待狂,这意味着在生活中富于攻击性和破坏性,而且是通过他人得到实现的。但对生活中的彻底失败者说来,这是他能够采取的唯一的方式。他追求目标时表现得不顾一切,正是因为感到绝望。由于他再没有什么可以失去,他只会有所获取。从这一点意义上说,虐待狂努力是有肯定的目标的,所以应该被看作是一种旨在补偿的努力。他之所以如此狂热地追逐目标,是因为在占了他人上风的时候,虐待狂患者就可以忘掉自己受挫的沮丧和失望。
  这些追求中的破坏性因素不能不给患者本人带来反作用。我们已经指出了那种越来越严重的自卑感。另一个同样有意义的反作用是使患者产生焦虑。这部分是由于惧怕受虐者反戈一击进行报复,他害怕别人会以其道还治其身。在他的意识中,这种忧虑只表现为他理所当然地认为别人总想整他,即是说,如果他不经常保持攻势以防他人侵犯,自己就会吃亏。他必须高度提防,随时预见,察觉出可能向自己发起的进攻,不论自己的实际目的是什么,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他这种无意识中确认的自我神圣性是很有作用的。这使他有一种不可侵犯的安全感。他决不会受到伤害,决不会暴露弱点,决不会发生意外,决不会感染疾病。的确,他是决不会死的。如果他仍然受到伤害,无论是因他人还是因为客观而引起,他的这种伪安全感便一下被击碎了,他便可能惶惶不可终日。
  在某种程度上,他的焦虑是对自己内心的爆炸性和破坏性因素的恐惧。他觉得自己象是随身携带着一个烈性炸弹,因此不得不发挥极度的自我控制和一刻也不能松懈的警惕性,才能把危险因素严加控制,不让它们造成危害。可以假如他自忖酒量大而好酒贪杯,那些因素便会挣脱控制出现在表面,那时,他可能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在特殊情况下(比如对他来说是一种诱惑的东西),他的危险冲突也可能被自己意识到。这样,左拉的《人兽》一书中的虐待狂在受到一个姑娘的吸引时反而感到恐惧,因为这激起了他想杀掉她的谋杀冲动。患者在目睹意外事件或残忍行为时,也会受到恐惧的袭击,因为那些景象反而唤起了他的破坏冲动。
  自卑和焦虑,这两种因素是虐待冲动被压抑的主要原因。压抑的深度和广度则各有不同,破坏性冲动常常只是意识触及不到罢了。笼统地说,非常令人吃惊的是,患者本人一直对自己表现出的虐待狂倾向毫无所知。他只偶尔意识到自己有时产生想虐待一个弱者的欲望,意识到自己在读到他人的暴虐行为时感到一种激动,或意识到自己有有显然属于虐待狂性质的疯狂念头。但这些散在的意识相互没有联系起来。他在日常生活中对别人的所作所为主要是无意识的。他对自我、对他人的麻木感,正是遮蔽问题的因素。只要他的感情麻木状态不被解除,他便不能从感情上体验到自己的作为。同时,由于他自圆其说以掩盖事实,他的诡辩不仅达到自欺的目的,还常常能够欺骗他人。我们不能忘记,虐待狂是严重神经症的最末阶段。所以,诡辩的具体表现取决于特定的神经症的构成。比如,屈从型奴役伙伴,他无意识中还以为是在爱。他有什么需求,就有什么要求。因为他是这么可怜无助,充满恐惧又体弱多病,他的伙伴就应该为他服务。因为他忍受不了孤独,伙伴就应该一直不离开他。他的责怪也是间接表现出来的,他总是无意识地向人说明,别人给了他多少苦头。
  攻击型患者毫无伪装地表现自己的虐待倾向,但这并未意味着他就是有意识的。他毫无迟疑地表现出不满、蔑视、要求,但他不仅觉得自己完全有理,还觉得自己很坦率。他还把对他人的忽视外化,把对他人的利用这一行为外化,威胁他人说,是他们亏待损害了他。
  孤独型在表现虐待倾向时,唯独显得温和客气。他以无声无形的方式挫败别人,以他随时打算抽身退出的姿态使别人感到不可依靠,暗示自己正受他们的纠缠或打扰,看到别人出丑便心中暗暗痛快。
  然而,虐待冲动还可以更深地被压抑,于是代之而起的便是一种所谓倒错的虐待狂(inverted sadism)。这种情况是:患者由于过分惧怕自己的冲动,便退守自我,尽量不让自己的冲动暴露出来,让自己或他人察觉。于是,对任何类似于自我肯定、攻击、敌意的东西他都退避三舍,从而陷入广泛而深沉的抑制之中。
  用一个概括性叙述也许能说明这一进程。自我退守,避免奴役他人,结果是失去了要求的能力,更谈不上负责或自居领导职位了。这种退守自我使人处处谨言慎行,甚至连最合乎情理的妒忌心也给压抑下去了。仔细观察后便会发现,这种患者在事情不如意时不是头痛胃痛,便有其他病状。
  自我退守,避免利用他人,结果导致自我抹煞。其表现是不敢表达任何意愿,甚至不敢有愿望;不敢抗拒虐待,甚至不敢觉得受了虐待;处处总以为别人的期待或要求比自己的更合理或更重要;事事宁肯被人利用,而不愿维护自己的权益。他处于恶魔与天使之间的两难境地。他因为自己想利用他人而感到畏惧,又因为不敢利用他人而觉得可鄙,认为那是怯懦的表现。当他被利用时──自然有这种情形──他便陷于无法解决的困境,他作出的反应便可能是抑郁或某种功能紊乱。
  同理,他不但不去挫败他人,还生怕他人失望,表现出过分的周到和宽厚。他会小题大作地避免任何可能伤害他人感情或使他人受辱的事。他会直觉地找到一些“好”话来说,比如一句赞美,只要能鼓舞别人的自信心就行。他趋向于自动承担全部罪责,不断叨念着道歉的话语。如果非要他进行批评不可,他也会以最委婉的方式来完成。甚至在受别人虐待时,他也毫无二言,只表示“谅解”。但与此同时他实际上对所受的委屈非常敏感,因而内心万分痛楚。
  情感上虐待冲动在深深受压抑的状态下,便产生一种认为自己不能够吸引任何人的感觉。这样,一个人会真心实意地相信他不能吸引异性,自认只得满足别人留下的残汤剩羹,尽管有证据说明实际情形恰好相反。这儿谈到的低人一等的自卑感,正是患者所意识到的东西,也正是他的自我鄙夷的表现。这儿有一件事实应该指出,即患者认为自己无吸引力,这可能是他对一种令他激动的诱惑──对人的征服或拒斥──所产生的无意识退缩。经过医生的分析,如下情形会逐渐明朗化,即患者已在无意识中虚构了他的爱的整个图画。于是一种有趣的变化随即发生了:“丑小鸭”意识到自己吸引人的欲望和能力。但一当别人认真对待他的主动要求时,他便又带着义愤与藐视掉头而去。
  由此产生的人格表现是一种假象,也难于作出评价。它与屈从型有令人吃惊的相似。事实上,公然的虐待狂通常属于攻击型,而倒错虐待狂则一般首先表现出屈从的趋势。它与前者的相似之点在于:在孩童时代,他遭受到暴虐,并且被迫屈服。他可能为他的感情披上伪装,于是,他不是起而反抗压迫者,而是转而爱他。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许青春期左右──这种冲突变得不可忍受,于是他退缩到孤独中去寻求安慰。但当他面临失败挫折时,他再不能忍受自己的象牙塔的孤独状态。他似乎回复到先前的依附状态,只是有一点不同;他对温情的渴求变得如此强烈,甚至愿意不惜一切代价来逃避孤独一人的处境。同时,他得到温情的机会越来越少,因为仍然存在的孤独要求不断干扰与人亲近的欲望。他被这场斗争弄得精疲力竭,于是丧失了希望,产生了虐待他人的倾向。但他仍然需要他人的温情,所以他不仅不得不压抑自己的虐待冲动,还不得不把这种冲动完全藏匿起来。
  在这种状态下,他与人相处是非常艰难吃力的,虽然他自己可能意识不到。他显得矫揉造作,腼腆而胆怯。他必须随时扮演与自己的虐待冲动相反的角色。自然,他自己认为他是在爱别人,所以在分析治疗时,当他一下醒悟并意识到他对别人并没有感情或至少不清楚自己的感情是什么以后,便会大吃一惊。此时,他可能将这种显然的缺乏感情看作一种不可变更的事实。但实际上他仅仅是在放弃那种对人有良好感情的假象,无意识地宁可不去感受,也不正视自己的虐待冲动。对他人的良好感情只有在他看到了这些冲动并开始克服它们时才能够开始形成。
  然而,训练有素的观察者不难看出,这种状况中某些因素标志出虐待倾向的存在。首先,他总是以不易察觉的方式在威胁、利用、挫败他人。他总是有一种虽无意识但却显然可见的对他人的蔑视,他很肤浅地把这种蔑视归结为别人比他低劣。另外,他还有一系列自相矛盾、前后不一的表现,也说明虐待倾向的存在。比如,患者有时以惊人的耐心忍受别人对他的虐待,而在另一些时候又对所受的最轻微的支配、利用、屈辱显出过分敏感。最后,他给人以“受虐狂”的印象,就是说,沉迷在被伤害之中并且甘愿受虐待。但由于这一术语及其所含的概念容易使人造成误解,我们最好不用它,而只描述涉及到的诸种因素。由于患者整个身心都处于压抑之中而不能自我肯定,他在各种场合下都欣然受害。但是,由于他对自己的软弱深感不安,他事实上常常被公开的虐待狂所吸引,即钦佩又憎恶他们,正象后者注意到他是一个自甘受虐的人、从而也被他所吸引一样。这样,他把自己置于被利用、遭挫折、受屈辱的境地。然而,他并不欣赏这种受虐待的处境,只感到苦不堪言。这种生活所给予他的,只是一种通过别人来实现自己的虐待狂冲动的机会,这样并不需要面对自己的虐待倾向。他这样便能自我感到纯洁无邪,并对他人的暴虐义愤填膺;但他同时又暗暗希望有朝一日他能战胜现在虐待他的人,他将把那个人踩在脚下。
  弗洛伊德注意到我们说到的这种情形,但他用毫无根据的概括把自己的发现推而广之,反而弄巧成拙。为了把这些现象纳入他的整个哲学框架。他认为这些现象证明了,无论一个人的表面有多优秀,他固有的本性也是破坏性的。但实际上,这些状况正是特定的神经症的特定产物。
  回顾本章开头讨论过的某些观点,可知我们已走了很长一段路。那些观点中,有的把虐待狂患者看作性欲倒错者,有的用研究的术语称他为卑鄙邪恶者。性错乱是较为鲜见的,他们出现的时候,也只是患者对他人的总体态度中的一种表现而已。破坏性趋势不可否认,但理解了它们之后,我们看到的是,在表面非人性的行为后边,有一个受痛苦的人。有了这一认识,我们发现的是一个在绝望中挣扎的人。生活击败了他,而他寻求着代偿。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六):看到了希望

读这本书期间,正好处于一种精神危机之中。所以,虽然阅读带来有很强的现实动机,但由于内心正被巨大的担忧、恐惧所包围,阅读状态很不好。经常是眼睛盯着书在看,脑子里却徘徊着各种奇思观想。这似乎正说明了作者在本书最后一章提到的一个观点的正确性,即神经症本身是解决神经症的一种阻碍,至少它占用了大量有限的精力。
由于上述原因的存在,第一、二部分的内容在脑子里并没有留下多少印象(可能与译文的段落过长以致结构不够明晰也有部分关系),但作者最后指出的患者的前景,还是令人为之一振。尤其是作者提到,生活本身即可能对神经症起到某种治疗作用(虽然具有很强的偶然性)时,真是令人心情大畅。因为我这一年的经历真是这样,一个偶然事件让我开始重新思考生活,思考自己。而最近这几天的经历,恰恰是这个过程中最艰难的部分。
总之,本书读后,一个基本的结论是,我有神经症,我应该努力克服神经症,我可以克服神经症。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正如神经症的形成非一日之功一样。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七):迄今读过的最好的一本心理分析学书籍

非常好的精神分析心理学书籍,读过武志红的《爱为什么会伤人》,武那本书针对特定的主题——爱(主要是爱情)——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心理动力学上的分析,书中举了不少实例,不过真正能让人深有体会的地方没有很多(毕竟作为单身狗的我被排除在外了,没经历过肯定不会有感触)。受限于特定主题,因此容易片面,《爱》这本只谈特定主题已经注定不对让所有读者有共鸣了。而且那本书我记得经常将原因归因于童年的影响,个人觉得老拿童年说事就容易浮于表面,因而不能够更深入的挖掘根本原因。霍妮这本讲的更有一般性,也更加深入吧,共鸣之处很多。现代人多多少少都会有些神经症的倾向,不过问题没到严重影响生活的程度。相信大多数人读了这本书都会找到一些地方感觉就是在说你自己,娓娓道来,分析的很到位,让你能从自己的境况中脱离出来,看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在平时这些问题自己是没办法察觉到的。书中可以做笔记的地方很多,看电子书划这么多线的还是头一遭。下一本《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八):霍尼看到了我们内心最隐秘的角落

本书主要讨论了人内心主要的冲突类型和它们的各种表现形式,分析并归纳了各种相互矛盾的态度和倾向,指出了被这些冲突所扰之人旨在解决冲突的努力怎样导致失败并陷入恶性循环。
自己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尝试读完每个章节后回顾并提炼要点,这样的进度虽然慢,却让我更好的吸收理解了这本书的内容。
霍尼总结了人在处理内心冲突时三种基本的模式--亲近人,对抗人,回避人。并提出了人们利用理想化意向、外化作用和假和谐的辅助手段试图解决内心的冲突。
然而,如果不能正视自己,直面自己,只试图在无意识中去解决冲突只会承受更多冲突带来的冲击。最终冲突不能实际解决,未解决的冲突带来这样的结果--恐惧,人格衰竭,绝望,还有虐待狂趋势。
霍尼对人的内心和冲突剖析的好细致,她不仅看穿了我们的伪装、拧巴,更挖掘了我们内心自己都不知道的隐秘角落。(因为很多我们试图解决冲突的方式都是“无意识”的。)
 
读后半本时时汗颜、觉得“中枪”,但又时时被霍尼的温情和积极态度安慰到。
 
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的事情,而这本书让我们看到“多数人为了避免直面真正的自己或者不知道如何面对自己而愿意去做任何的事情。”
 
不过还好,还有得治,作者给了我们这样积极的信念--人既有能力,也有要求去发展他的潜在可能性,使自己变得更优秀;人只要活着,就能改变自己,并不断改变自己......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九):对人性的信心是研究心理学的基础

一叶障目未见泰山,分析过于注重特定类型而没有上升到一般性的理论层次。书中所描述的三种倾向其实也是人类的三种工具,关键只在于是否善于使用它们,达到一种内在的平衡,相异而共在,并行而不悖。
1. 而我的信念是,人既有能力,也有发展他潜在可能性的要求,使自己变得更为优秀。但是,如果一个人与他人和与自己的关系一再受到干扰,他的潜在能力就会减弱或变质。我深信,人只要活在这个世界上,就能够改变而且不断改变自己。(序言)
2. 即使我们认识到了这样的冲突,我们必须愿意而且能够摒弃矛盾的两方面中的一面。但极少有人能做到断然取舍,因为我们的感情和信念是混淆不清的。也许,说到底还因为我们多数人并没有强大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所以不能有所舍弃。P5
3. 我们愈是正视自己的冲突并寻求自己的解决方法,我们就愈能获得更多的内心的自由和更大的力量。只有当我们愿意承受打击时,我们才能有希望成为自己的主人。虚假的冷静植根于内心的愚钝,绝不是值得羡慕的,它只会使我们变得虚弱而不堪一击。P6
4. 当他回避人时,他既不想归属,也不想反抗,而是保持距离。他觉得他与别人的共同点太少,别人不理解他。他树起一个自己的世界—一个以大自然、玩具、书和梦想组成的世界。P18
5. 同样,攻击性患者也并非确信别人不对,他只是武断地认为自己正确,因为他需要这种主观的自我肯定,正如一支军队需要一个安全的阵地才能发动进攻一样。P37
6. 这里,他的错误在于他把独立本身看成了目的,而忘记了这一事实:独立的价值最终有赖于它能帮助他做些什么。他的独立只是他整个离群表现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离群的目的是消极的,那就是我行我素,不要强迫、束缚和义务。P45
7. 自我孤立者对优越地位的要求,有某些特定的性质。由于他畏惧竞争,所以他实际上并不想通过不懈的努力来超群出众。相反的他感到自己高贵的品质别人应该一看便知,而无需自己费尽心机;他潜在的优点别人应该感受到,而不必有意表现。P47
8. 正如我们已看到的,在这几种对他人的基本态度中,每一种都自有其积极的价值。在亲近人的类型里,患者试图为自己创造出一种与外部世界友好的关系;在对抗人的类型里,他在竞争性世界中为了生存而自我武装;在回避人类型里,他企图获得某种清高和明澈的心境。事实上,对人的发展来说,这三种态度不仅可取而且必要。P55
9. 他所忽视并老是拒绝认识的,是他不可能在真空里成长和发展。P60
10. 还有,每一种类型都情不自禁地否认这样一个事实:他的优点只是徒有虚名。比如,屈从型并非真的充满仁爱和大度,但屈从型患者对此必然加以否认;孤独型患者并非自己自由地选择了孤独,而是因为他无法应付他人,但患者对此也矢口否认。P67
11. 患者只有限制自己的生活才能避免遭此危险:他尽量回避得不到别人赞美和嘉奖的事情,他必须逃避没有绝对把握的任务,他甚至会形成一种对所有实际努力的反感。P72
12. 也许,把自我理想化而产生的最糟糕的问题,是由此而出现的对自我的疏远。我们压抑或窒息自己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会变得与自己疏远起来,这种变化是由神经症的发展过程逐渐产生的,而神经症虽然自有其基本的特性,却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P73
13. 内心压迫感的强度取决于理想化意象的权威对患者人格的钳制程度,对这种压力作用做再高的估计也不过分。它比来自外部的压力更可怕,因为外部压力至少允许患者保留内心的自由。病人大多不知道这种压迫感,但每当这种压迫感一消除,病人便如释重负,好像重获自由,可见这种压制的力量之大。P82
14. 我这里指出的,不是那种医生与病人同心协力,认真考虑病人幼时所受的各种影响,而是指那种过分专注对幼时影响的分析。这种专注的结果是一事无成,只作原地踏步的循环,对目前作用于病人的各种因素却缺乏探索的兴趣。P86
15. 病人对孩童时代的片面强调,确切地表明了他的外化倾向。所以,每当我遇到这种态度,我便知道:患者已完全与自我相疏离,而且还继续被驱迫着离自我而去。我这种断定还没有出现过错误。P87
16. 在复杂的社会系统中,人在很大程度上已变成了一个小小的螺钉,对自我的疏离几乎比比皆是,人的价值也一落千丈。由于在我们的文明中有着数不清的严重矛盾,便形成了一种对道德的普遍迟钝和麻木无知的现象。P91
17. 所有这些恐惧的根源都在于冲突还未解决。但如果我们想最终取得人格的整合,我们必须不怕面对这些恐惧。所以,这样一来,它们还是我们正视自己的障碍,它们似乎是一个炼狱,我们只有经过这一关后才能得救。P107
18. 自大情绪的最确定的标志是在自责(以及随之而来的道歉认错)与内心的恼怒(不满别人的批评或冷落)之间出现明显的矛盾。P119
19. 事实上,整个责任问题根本引不起患者任何兴趣。他只看到或朦胧感觉到这个问题的消极方面。他没有看见,并且只是在以后才逐渐懂得的是:由于自己拒不理睬这一问题,他挫败了自己渴求独立的热烈愿望。他以为拒不承担任何义务就可以确保独立,而实际上一个人承担责任才是获得真正的内心自由的不可或缺的条件。P124
20. 在临床分析中,最有力的治疗就是让病人知道后果,道理是:它使病人从心里感到,只有改变内心里的某些东西,才能够获得自由。P126
21. 神经症患者指望外在的改变能产生一个更好的世界,但不可避免地使自己和自己的神经症原封不动地随着外在因素而进入每一个新的场合。P129
22. 或许,索伦克尔凯郭尔已作了最深刻的回答。在《疾患致死》一书中,他说所有的失望根本上都是未能成为我们自己而感到的失望。各个时代的哲学家都强调了成为我们自己的核心意义,强调指出了由于人感到有障碍阻止他接近成为他自己这一目标而产生的颓丧。P131
23. 这种生活方式的最根本的特征,可以用如下的话语来总结:与自我和与他人的疏离,可怜无助的感觉,广泛的畏惧,以及在人际关系中的敌对性紧张,包括普遍的堤防和特定的仇恨。P161
24. 力量的增加有诸种原因。他过去把重心落在他人身上,现在放到了自己内心。他感到自己更活跃,并开始树立自己的一套价值观,他会逐渐发掘出更大的力量。原来用于压抑自身的那部分能量得到了释放,病人不再那么处于压抑之中,不再被恐惧、自我鄙视和无望感弄得身心交瘁。他不再盲目的服从、对抗或发泄虐待狂的冲动。他现在的让步也是合乎情理的了,所以他变得更坚强有力。P175
25. 关于治疗目标的最全面的界定是:争取人格的整体性。既是说,没有虚饰的假象,感情真诚,把自己整个的心溶入自己的感情、工作、信念之中。只有冲突被消除,才可能接近这一目标。P178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十):从“自我”的角度来看为何有那么多网络骂战

容易引起骂战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很多人无法划清“我”的界限。
“我”和“我的”这两个词汇的意义显然是不同的。然而很多人却把两者混淆,认为“我的”等于“我”,具体来讲,就是误认为“我的思想,我的言行,我的财产,我的交际圈,都是我的一部分,我的延伸。”所以,捍卫我的言论,也就是捍卫我自身。对我的言论的攻击与否定,就是对我的攻击。
把两者混淆的人往往不知自己的问题,同时陷入另外一个陷阱里无法自拔,即“理性”。这个陷阱更加隐蔽难以发现。他们强大而无知的自信建立在这样一种基础上,即自己收集的论据是真实的,论证的推导过程是符合逻辑的,所以结论就是无可非议的。然而论据真实,论证合理是结论正确合理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这涉及到对论据与论证的选择。
比如同时存在对立的证据,有意的忽略一方而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一方作为自己的论据最后得出结论;用很小的样本来论证宏观的问题;用相关性代替因果关系等等。一个真正理性的分析,应该谨慎的对待所有的材料,批判的分析。Google的存在使得提出任何一个荒谬的观点几乎都能找到支持的证据。一个合理的结论应该是建立在对所有可能收集的材料的分析之上。理性的人应该明白认识是不断发展的,现今的一切知识结论在未来都有可能被推翻。
相对的,得出不合理的结论的常见思路是,在没有任何分析之前就得出结论或者有某种倾向,接着找尽可能多的相匹配的材料来支持它,同时把一切对自身观点不利的论据都贴上各种标签,“个案”“过时”“非主流意见”等等。更有甚者,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其核心的逻辑也是混淆个人界限—— 这个人若是有问题,他的观点也是有问题的。
根本原因分析清楚了,那么引起网络论证最大的动力是什么?——获得他人承认。获得他人承认有两层意思,第一,自己的观点获得他人的赞同。第二,他人承认我本身。这里主要讨论第二层意思。混淆“我”与“我的”,造成了人的分裂与混乱。人不惜对任何挑战自己观点的人进行对战,通过对他人的胜利,证明并满足了自己的最根本的愿望,我的观点是好的,因此我是一个好人。
这种争取承认的斗争很微妙,大家可以轻易的准确分辨出哪些讨论是真正基于观点的讨论,而哪些讨论是那种“一定要赢”的讨论。所以很不幸的很多讨论最后变成了一种观念上的生死之战,每一步的退让,都是某种人生的失败。输者必须臣服于对方,承认自己的软弱,自己幻想出的完美自我被轰击的粉碎。
论战胜利的一方通过对他人想获得他人承认的欲望的征服,把他人变成了满足自己获得他人承认的手段,如此循环往复。每一个混淆与分裂的人,都能轻易的“嗅到”他人散发出来的斗争的味道。如果自己本身就是一个混乱的人,那么自然会吸引到同类,斗争在所难免。不要奇怪自己为何老是遇到喜欢和自己争论的人,因为你自己就是这样的人,你也在时刻准备着。
如何避免这样的争吵呢?解决的关键在于自身,和对方无关。
无限渴望得到他人承认的根本原因在于自我的脆弱,自己无法确定自身的价值。一个人越成熟越自信,就越谦虚越随和,比如耶稣,佛陀和甘地。一个随时准备战斗,总是给他人带来紧张氛围的人,时刻在担心自己的形象,害怕面对真实的自己,对任何看穿自己虚弱的人都给予最强的打击。他们认同外界的事物而不是思考自身,他们认同衣着,观点,别人的评价,把这些东西当作自己,觉得它们是好的,我就是好的。
在斗争中没有人是赢家,因为从一开始就错了。放过对手,就是给自己一条出路。学会放弃他人的承认,更放弃对他人的承认,自己确立自身的价值。承认自己的虚弱,是面对真实的自我的第一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