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1-12 20:0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经典读后感10篇

  《谁拿走了孩子幸福》是一本由李跃儿著作,广西科技出版的302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008-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一):好的为我所用

  这本书名气很大,说是看李跃儿,这一本足矣。可能期待太高,看完感觉没有传说中的好。特别整体结构混乱,小标题莫名其妙,再次看的时候,翻看目录就不知道看到哪了,看过的内容在哪一章节。

  李跃儿在教育实践中的很多实例看了很有感悟,特别是第一个杨一帆的例子,看得我眼泪哗哗的,站在家长的立场上,觉得这样有耐心了解孩子、能解决家长问题老师太难得了。

  最后很大一部分在讲绘画,很多观点比较认同。最近朋友也开了绘画班,讲究教孩子技法,先示范然后孩子跟着画,隐隐觉得这样教有点不妥,但现在家长急功近利,要看到孩子在这段时间学到的成果,画不出像样的画就很难说服家长。

  说到底,不管作者名气有多大,书的名气有多大,不能盲目照搬,都是一个原则,好的为我所用。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二):书中觉得写的好的知识

  人最大的特点是生来就爱探索爱学习,不爱学习是因为学习方法没有。与孩子精神愉悦需求相对应,放手学会更好。

  教育首先是让人成为人的,是提升人拯救人的,其次是增长智慧,传达知识。知识不是教会而是自己发明自己找到,知识转化为经验和智慧。

  道德判断能力决定道德实施能力,6岁前的儿童教育是给他们发展自由。培养关爱,诚信,大胆,探索,参与,自主自立,创造。

  认字:用字代替圈的需求,认字的需求,字的由来和象形字。

  课本:先让学生讨论,写作,把学生写的作文宣读,然后展示课本,与自己写的文章进行比较,知道课本好在哪,就会如饥似渴。课堂作用不在传授,而在激发产生兴趣有了动力,将所学变成经验完成实体化的过程。好老师是顺着孩子的思路,课堂是学生推动的。成长中的烦恼痛苦会被人们自己所吸纳,变成反思中的幸福,是有意义的。人的成长过程也是试验错误的过程,错误是有价值的,从失败成功,心智用错误作养料促进成长,从错误中走向正确。帮助孩子自己做事才是真正的帮助,示弱是一种很好的赏识方法,使用正确的赏识,注意每个细节找到帮助的点,合格的教师要掌握具体的操作方式,把知识化为智慧,把品格渗进心灵才行。真正对孩子起作用的是营造氛围的能力,氛围的力量大于教育者的力量,老师是种植孩子内心美好感觉的土壤,老师要关爱孩子,让纪律进入内心。

  教育的出路在于教育者素养的提升,永远处在自我提升的状态修养灵魂的建构,懂得孩子才能帮助孩子。敏感力产生内心无法遏止的动力,驱使他们对事物产生尝试或学习的狂热,直到满足内在的需求或敏感力减弱,动力才消逝即敏感期。孩子刚出生第一敏感期是嘴,经过一年嘴的工作后,注意力转向手,接着是腿,为大脑收集事物的信息,使心理走向成熟,儿童的行为是发展和创造自己,给予尊重和观察了解,刚会说话是语言发展的关键,孩子需要被倾听。创造是孩子身体里的种子,创造能力只能培养,好的老师教和说很少,主要让孩子自己去悟。

  思维侵犯:先教跟着画与口述的画会一样,思维被教的东西控制了。要引导孩子感受思考,寻找机会使他们产生知识与技术的需求,提供平台放飞想象思维等。只有创造和探索才能极大地愉悦人的精神,创造是我们需要怎样才能活得幸福,培养孩子的灵魂需要长时间,创造能力每个人天生俱有,我们做的只不过让这种能力展露出来。教育是用前人的知识和技能的结晶作为刺激,提供给孩子,使他们接受刺激后产生认知的时间过程,最后由孩子产生自己的结晶,再将结晶进行比较,提升孩子的审美能力。

  从故事入手把孩子引进孩子的殿堂,引起兴趣,在积极接纳中走下去,感受提升到心灵的高度,观察从吃玩入手,引导进行归纳,说错让孩子认识特征的重要,如果直接灌输就没有孩子的参与和探索,从心灵上感悟事物,找到认识事物的规律,仍从事物开始,氛围只能心灵才能捕捉,孩子更喜欢氛围的营造。孩子天生就有创造力只是被隐藏着,成人的义务在于激发出这种能力,提供刺激与可能创造的平台,使思路变成现实,让孩子发现她天生有创造能力,精神得到愉悦不断去创造。

  第一步让孩子发现自己具有创造的潜能 第二步提供创造的平台 第三步挖掘与滋养创造精神。先进入提出孩子感兴趣的主题营造迷的氛围,再表达出想法发现创造的愉悦,进而提升,老师激发孩子的刺激,正话反说的方式解释。

  艺术:艺为心灵术为技术,没有心灵技术成不了艺术,让孩子具有创造表达心灵的能力。用童话故事作为逻辑思维的原料,寻找故事发展的因素,故事要没听过的,先自己编,在和原著比较发现自己的不足与原著的好。

  培养:捕捉心灵感受的能力,从五感-视听味触嗅觉,体味生活的细微处,品调味料画,触摸各物品画,教育应该是全方位的,手触摸的感觉是直达心灵的。先讲了塑造人性人格的教育,接着讲绘画技术的输入:制造需求与对技术的渴望,如装了马力强大的内驱力,在渴望下想方设法获取创造所需的技术,能力被闲置就会消失,教育的艺术不在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好的教育是引导孩子探索真理。认知的过程是一次又一次的尝试,放手自由探索才能面对问题,并想方设法解决问题,产生强烈的知识技术的需求,等待靠自己从无到有的路,通过认知得来的形成智慧的结晶,制造技术的需求。用吸收性心智先让摸索,从思考到观察再思考,艺术的目的让人感动快乐享受启迪的。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三):茶余饭后,翻翻即可

  书我看的是电子版本,自认为收藏的意义不大。 开卷之前,最好先对此书有个适当的定位。万不可当作理论经典深读,最多能够当作教育案例浏览。完全不能与尹建莉老师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比肩,但不容否认的是李老师的教育热情和对孩子的爱。

  看得出作者在定位全书时还是希望它能够跻身理论著作的,只是她的理论看似浅显,水分含量较大,有繁冗拖沓之嫌。书的最后几篇关于引导孩子进行艺术欣赏,逐层深入的方式值得一看,不论对老师和家长都可借鉴。之前的内容看过、略过即好,给我最深印象的就是当前有很多儿童过得都不幸福原因父母、老师的压制和不尊重,看着有些心痛。希望自己在成为家长后不会急功近利,强迫孩子。

  总之,茶余饭后,可以翻翻。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四):有用,却也仅是感悟而已~~

  关于李跃儿的教育,好像不管专家是非专家,都谈得相当多了。

  她在教育中关注的许多问题,以及进行的一些针对性的变革,无疑是为僵直的教育进程带来的一道春风。整个阅读过程不由得每每感受到心灵的震憾。

  整本书的叙述方式的确娓娓道来,涉及的都是教育里一些很细的环节,回答的亦是很具体的问题。

  丰富的例子让我们看到李跃儿扎扎实实地实践着的每一个脚印。

  但是,也确实仅是一本谈感悟的书而已。

  整本书并没有形成特别鲜明的理论框架,更简单一点说,我并没能从中提炼出其派别所属。

  所以,如果要称之为"李跃儿教育",未免有些牵强,我想我更愿意称之为"李跃儿感悟".也许她在整个实行操作的过程中已经是已经将之凝炼成一种新理论指导的实践,但如果光从本书来看的话,细节的汇聚还是主要的组成。

  :看到后面读了李跃儿老公徐小平写的跋。我觉得就写作能力来讲徐比李更强大。^_^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五):一些问题值得思考

  人是必须受教育的动物,教育的目的是怎样把孩子培养成易于生存的人。只要人是易于生存的就必须是利他的,人通过服务于别人而获得生存的机会。一个人是否被别人所需要,决定因素并不在于他有多少的知识,而在于他的人格状态是否能够使他因为生存的需要去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他是否能够被大部分的人所接纳,他对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的使用是否对人类社会建设性的。由此看来,教育就不只是一件通过灌输来解决问题的事情

  美国科学家通过对一些成功人士调查发现,一个人能否成功,情商的比重占80%,智商仅占20%。我们不禁要问:知识的位置在哪里?如果说知识的掌握,是高智商的产物,那么知识的使用却不能没有情商。而高的情商来自于哪里呢?肯定来自于健康的心理和能够为自己带来自信的人格。所谓出类拔萃的学生一般都是情商和智商兼备的。

  家长如果不懂教育又没有时间学习,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干涉孩子,给孩子发展的自由。

  根据经验,我把家长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既懂教育,又有责任心,这种家长的孩子特别容易培养成功;第二种是既不懂教育又没有责任心,这种家庭里的孩子也有成功的可能;最可怕的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第三类家长,不懂教育却有责任心的,大量失败的孩子差不多都由这类家长制造出来的。

  这样的家长是孩子生活上的奴仆,为的是得到孩子给他们挣来荣誉的补偿。他们的爱是要偿还的,不是无价的,这样他们就会像一个守财奴紧紧盯着自己的钱包一样,紧紧盯着孩子的一言一行,孩子做的每一件不符合他们愿望的事情,都会成为他们无法承受的损失。从孩子身上掠夺成就感,成为他们的一种病态的需求,以至于无论他们懂得了什么道理都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给孩子的身心造成严重伤害,这是很让人痛心的一件事。

  成人误区在于,总想把孩子教育成什么什么样,而不考虑他的孩子能够成为什么样。

  父母有个心理承受的问题,比如孩子在学校出了事,老师把家长叫去训了一顿,回到家,他能不能心平气和地对孩子微笑平等地、在不剥夺孩子尊严情况下与孩子讨论问题?

  当一位妈妈跟一个不爱学习的孩子做题时故意把题做错,从而调动起孩子学习的兴趣,这也算赏识。

  如果父母不想象就会完全满意孩子在每一阶段样子;如果想象,父母就会因为孩子与自己的想象有误差或差得太远,有时甚至是相反而失去心理平衡,耐心就会很快用尽,剩下的只能是唉声叹气甚至暴跳如雷。尽管失去耐心的家长在表现形式千差万别,但结果只有一个:阻碍孩子的正常发展!

  我们说为人父母苦,苦在哪里?并不只在于为他们谋取衣食住行时所要付出的大量劳动,更在于孩子不尽如人意时所要付出的超常的耐心。身为父母能不能付出这样的耐心,关键在于你有没有对孩子的无边的爱。

  这个阶段的孩子是处于感性认知阶段,还没有发展起逻辑思维的能力,如果逼着他们算算术,无疑是赶着鸭子上架,结果只能徒劳无功

  任何试图跨越某一阶段提前进入下一阶段的努力只会导致孩子潜能的严重破坏,用这种方式教育出的孩子只能暂时优秀,一旦遇到挑战性问题便会自行崩溃。

  儿童是一个有思想有感受并且需要表达自己的动物,需要我们成人无私地关怀他们,并帮助他们成长。这个关怀的一部分就是要学会倾听儿童。

  但儿童的诉说却是多种多样的,他们用纠缠成人来诉说失去了安全感;用发脾气诉说自己被干预的烦恼;用不停地索要物质诉说自己精神的空虚;用尿床和夜惊来诉说自己承受了过多的压力。如果我们成人不懂得这些孩子的诉说形式,就无法倾听孩子。成人是需要被倾听的,孩子则更需要被倾听。

  有很多孩子内心的不幸福感来自于长久而艰苦的学习,为了使孩子有一个好的前途,认准了只有学习才有出路的家长,就会在学习问题上感到非常紧张。这种紧张感,也会影响到孩子,使孩子不再把学习当成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如果孩子在上学的早期就形成了这种印象,孩子就会在学习过程中寻找不愉快事件和感觉,积累下来,不喜欢学习的印象就深刻在孩子的心灵中。即便他们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获得了快乐或并不感觉到痛苦,但是他的意识还是认为自己不喜欢学习。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六):更适合每个老师看的一本书

  kindle里放了很久的一本书,似乎2003年就已经出版的一本书,所以书中有些地方对教育的担忧被应验;有一些则已经慢慢消退,所以看书时,要自己甄别。

  为什么觉得每个老师都应该看看,书中以案例的形式告诉大家,其实,当你多一份细心观察,多一份对成长的了解,很多问题都是小问题,都只是成长中的小可爱。但如果你错过了,或者往相反方向推,那可能,你将得到一个“意想不到”的孩子,再去纠正,已经太晚。

  还有一点要知道,我不仅是母亲,也是她的第一位老师,是一位她在不断模仿和超越的人,所以身为母亲,也要看看这书,李老师说,愤怒源于蒙昧,是我们不知道孩子的发展,所以在所谓的我们不能接受的问题到来时,除了一味的发泄自己的情绪,别无他法,所以才有一部分妈妈对孩子交替使用春风与雷电,虽然花了心力,但仍没给够安全感,根源是自己。比如我也是这样一位母亲,要检讨。

  惯性来自心中的蒙昧

  他们用纠缠成人来诉说失去了安全感;用发脾气诉说自己被干预的烦恼;用不停地索要物质诉说自己精神的空虚;用尿床和夜惊来诉说自己承受了过多的压力。如果我们成人不懂得这些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