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蝴蝶梦》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蝴蝶梦》的读后感10篇

2018-01-12 21:17: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蝴蝶梦》的读后感10篇

  《蝴蝶梦》是一本由[英] 达夫妮·杜穆里埃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7.00元,页数:41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蝴蝶梦》读后感(一):蝴蝶梦

  《蝴蝶梦》的原名是《吕蓓卡》。相对而言,我还更喜欢《蝴蝶梦》这个名字,女主角经历的一切何尝不像是个梦呢,如蝴蝶般美丽,而这美丽也如同蝴蝶的生命短暂。当然《吕蓓卡》更符合文章中心。毕竟她虽死犹生。一直一直如幽灵般潜伏在曼陀丽的每一个角落,栖息在那儿每个人的心里。

  看开头的时候,我以为只是俗套的灰姑娘把戏,一个经历丧妻之痛的中年男子,富有,英俊,他的年龄更让他增添了有别于小伙子沉稳魅力,一个被美国老太婆雇佣来当伴侣年轻姑娘,虽然长相平凡,但是却充满活力,有想法,心地善良。多么标准的一个灰姑娘啊。但是如果紧紧只是麻雀变凤凰的故事或者王子公主从此幸福快乐生活在一起的骗人把戏的话,这本书终究只能算是三流言情小说,与它的评价不够相符。

  之后看到迈克西姆对于前妻的讳莫如深,由其是从“我”这个角度去描写,更像是篇替身文,当“我”得知了吕蓓卡的完美时,当“我”误以为迈克西姆深爱着她时,由其是当剧情发展到化妆舞会的时候,因为“我”的失误而导致迈克西姆发了脾气之后,我就更加认定了是篇替身文,并且为女主深深的不值。但是接下来便迎来了本书的高潮部分,一个真实的吕蓓卡,放浪形骸,心肠恶毒的吕蓓卡出现在了我的眼前。以及她死亡的真相

  这本书最让我震撼的是当我看到贝克医生说吕蓓卡是得了癌症而不是怀孕的那一刻,书中的人被震住了,我也被震住了。就像丹弗斯太太所说,吕蓓卡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人,她不会让自己被病痛折磨,甚至还准备将迈克西姆一起拉向死亡。可见这个女人的心计和恶毒。

  最后一场大火烧毁了曼陀丽,曼陀丽因为吕蓓卡而美丽,也因为吕蓓卡而毁灭。迈克西姆想尽办法想要保住的曼陀丽从此消失了。我觉得很可惜,在笔者的描绘中,那么美丽幽静的曼陀丽让我心生向往,可就这么消失了。但是这才是最好的结局,是点睛之笔。随着曼陀丽的毁灭,过往的一切都烟消云散了。

  于是,他们去了国外,在一家旅馆里过着单调平静的生活,可谁说这样的生活不美好。他们输给吕蓓卡了吗?我想不是的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对于这对患难与共夫妻最好的馈赠。

  不过,对于迈克西姆,我还是想说,事情发展到这种局面,他自己还是有责任的,虽说他是被骗的,也是为了曼陀丽才妥协的。还有吕蓓卡,她身上其实也是有闪光点的,至少那种天不怕地不怕的气势,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本领也确实不错,不过在背后嘲笑他人,拿他人作乐就太卑劣了。至于女主角,更得我青眯,当然绝对不是因为她长相平凡心地善良这种被写烂的性格,光从她在受了那么大的打击后还是坚持着出席了化妆舞会那一刻,我就知道她的勇敢,以及从作者为数不多的描写他们之后生活的画面,我可以想象出她一直都是迈克西姆的依靠,她已经独当一面,从一个小姑娘变成了一个真正富有魅力的女人。

  《蝴蝶梦》读后感(二):论译本序是个不靠谱的东西

  看完《蝴蝶梦》再回过头来看序,真是长吁了一口气——幸亏没有在看之前先读序言,否则肯定连一点兴趣都没有了。序中写道:“作者通过刻画吕蓓卡(这名也译得别扭)那种放浪形骸之外的腐化生活,以及她与德温特的畸形婚姻,对英国上层社会中的享乐至上、尔虞我诈、穷奢极侈、势力伪善等现象作了生动的揭露。作者还通过情景交融的手法比较成功地渲染了两种气氛:一方面缠绵悱恻的怀乡依旧,另一方面是阴森压抑绝望恐怖……但在这部作品中也反映了作者某些不足之处,如作品反映的生活面比较窄,若干描写景色的段落有点拖沓,且有时重复等。”

  若是单看序,我这种头脑简单的女纸肯定会作如下结论:1. 这是一部闹鬼的恐怖小说;2. 小说中风景描写中规中矩落入俗套;3. 这是资产阶级的内部矛盾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的缺陷。

  还好还好,好奇心被情节牵引着读完了此书,发现情节其实绝没有恐惧感,因为大概也能猜到八九,但书中的细节描写却始终让我觉得这序肯定是在写另一本书。当年三十岁的女作家达芙妮•杜穆里埃既能勾勒出二十出头的女孩青涩单纯紧张滑稽,又能揣摩这个女孩经历无数动荡变迁到达三四十岁时的一言一行

  事实上, 作家很有可能没有像后人评述的那样,考虑了那么深刻的时代背景,一定要揭示些什么,批判些什么。作为女人的达芙妮•杜穆里埃,或许只是想娓娓讲述一个爱情故事——毕竟整个故事只是关于一个女孩如何经历内心挣扎和对真相的了解逐渐赢得男人的心,其间的小误会、小冲突,甚至房屋最后被烧毁,都不是什么值得扼腕叹息苦难。所以读者去揣摩作者的用意,委实有点霸道之嫌。这或许也是中国的读者或作者的思维所致吧,一部书或电影怎么的多多少少都得有点教育意义历史背景、现实揭露、未来启示。也是这个原因特别喜欢《V字仇杀队》。要让中国导演来拍这片,肯定到最后都是壮烈地不行,风,风,大风,然后赞美着一个英雄或一个天下。然而《V》除了追求极权主义相对应的对自由,则更多地把笔墨用在了女主人公对V的爱上面,最后一句台词也落脚在个人的情感上。不管他是不是英雄,我确定我爱他,他拯救我的灵魂,仅此而已;我只是人,到头来我无力接受那么多的是非评判,政治经济宇宙万物都将寂灭,唯爱真实而永恒。作为西方价值的精髓,自由主义的一个重要侧面就是个人主义——当然不是我自私自利不顾他人,毋宁是一种我朋友说所的品味生活和艺术时的“私己性”——如果不理解这一点,可能就会对西方文学电影作品有所误读。

  一些话看似尽是一个人胡思乱想,却也颇为有趣

  “不论哪一对夫妻,只要经历苦难磨练,就会变得更高尚、更坚强,因此在今世或来世做人,理当忍受火刑的考验。”

  “我们都深感简朴的可贵,倘若有时觉得无聊,那又何妨?无聊对恐惧来说,岂非一贴对症的解药!”

  “有一次我曾望着时钟思忖:‘此时此刻,十一点二十分,一定要让它成为永久的记忆。’接着我就闭上眼睛,以使当时一刹那的经历更深地印进脑子。等我睁开眼,汽车正在公路上拐弯。一个披黑色围巾的农家姑娘向我招手。现在我还记得她的模样:蒙着尘土的裙子,脸上带着开朗友好微笑。一秒钟之间,我们拐过弯去,再也看不见她了。农家顾念已成过去,只留下一个记忆。”

  “我想,人们在承受巨大突然打击之际,譬如说死亡,或是失去一条胳膊一条腿什么的,起初可能并没有感觉。假如别人砍去你的手,几分钟内你并不意识到手已没了,而是照样感觉手指健在;你把手指一个又一个伸开,在空中挥舞,其实啥也没有,没有手,没有手指。

  我跪在麦克西姆身边,紧紧依偎着他,双手抚摸着他的肩头,一时像是完全麻木了,既不觉得痛楚,也不受恐惧折磨,心头一点没有岌岌可危的感觉。我想我得把杰斯珀(狗)里的刺挑出来,过后又想,罗伯特是不是就要进屋来收拾茶具。此时此地我居然会喜爱能搞到这些——杰斯珀的脚掌、麦克西姆的手表、罗伯特、茶具,真是怪事儿。我竟如此不动感情,保持着如此反常的镇静,丝毫不觉得什么烦恼,对此,我也莫名其妙。”

  后面两段最是有共鸣,常常刻意要去铭记一个动人场景,它就会更加转瞬即逝——就像上课瞌睡时硬要打起精神记住教授说的那句话,可是反而立马就忘了他说的是什么。也常常在很多需要大喜大悲大矫情的时候,脑中却出现不该出现的场景,还去自责一番。喜欢作者,把这样小的心绪写得如此细致入微

  至于译本序说的“作品反映的生活面比较窄,若干描写景色的段落有点拖沓,且有时重复”,也完全批评得不在重点。豪门的生活必然枯燥,请问什么是宽?这么多的内心情感纠结还不是宽?景色拖沓重复也是萝卜青菜而已。

  总而言之,以这本书为例,强烈推荐看书先看序。当然,作者自序是另当别论的,序甚至比正文更有趣的也有许多,如博尔赫斯的《阿莱夫》,或卡尔维诺的《帕诺马尔》;也不排除一些译者序是很美的,如胡因梦的克里斯纳穆提译序。

  最后的最后,再声讨一下,有的译后记也不靠谱!譬如《莫瑞斯》的译后记——译完本人觉得最有深度和情感的同性恋小说之后,竟然开始谴责起同性恋的道德问题

  你还译个神马啊!

  《蝴蝶梦》读后感(三):悲剧源自于委曲求全

  书的开头,是女主人公“我”梦回曼陀罗大庄园--这座曾经美丽,但如今荒芜的大宅。读者我跟着她的脚步,从门口走到车道,看到周围怪木丛生,阴阴森森的;而围绕屋子而生的石楠已经“服从丛林法则跟无名的胡木乱交配”;月光映照了屋里的一切,但随即被乌云掩盖,屋子变成冷冰冰的死物。曼陀罗已经不复存在,“我们”的过去也好像一场梦一样

  在这之后,读者我被作者精心安排的情节吸引着,欲罢不能。在法国旅馆里,地位低微的“我”结识了曼陀罗庄园的主人德温特先生,很快度完蜜月回到曼陀罗生活。之后的悬疑越来越精彩,化妆舞会和之后的船搁浅事件是故事的高潮。我觉得整个小说很有一种“慢镜头”的感觉。通过我的描述,一分乃至一秒,像被凝固了一样,一下子拉得很长。在这一分一秒内,人物出神、胡思乱想、回忆,将当下的时间空间延伸到更远,以形成一种包含过去未来的立体感,引起读者对此情此景的驻足和思考。无疑作品具有明显的哥特色彩,但是吸引人啊,渗透到读者的情绪,我觉得这点非常出色。

  可能受勃朗特姐妹影响,这部作品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简爱》。但是我觉得这部作品跟《简爱》没什么太大共同点,除了两点:男女主人公不是门当户对,有阶级差异类似于灰姑娘的故事;还有就是同样经历剧变,但这个悲剧反而缩小了他们之间的差异,爱情平等了。夏洛特的《简爱》调子比较压抑,女主人公性格更为内敛,宗教气息比较浓郁。但是《蝴蝶梦》则有艾米莉那种野性和疯狂,有种让人想尖叫的感觉。即使这样,我觉得跟勃朗特姐妹对比起来,达夫妮还是很有自己的风格,除了以上说到的“慢镜头”,她塑造的角色也很有性格,在勃朗特姐妹的作品中找不到类似的角色。

  先说说女主角“我”。读者我一开始对这个角色没太大好感,她唠唠叨叨的回忆和幻想,让我觉得她太过敏感和多愁善感了。而她的自卑也让人觉得她好不争气。但是读着读着,却觉得她的害羞,对社交的恐惧,也挺可爱的。她自己也承认自己自卑、低微、失败、恐惧,她一紧张就啃手指甲,或者胸口发热,不也表现平常不为人知一面么?普通人如我,也有对陌生人的恐惧,对频繁社交的厌恶,和对爱情的恐惧和猜疑。我们努力掩盖的这些弱点,都通过“我”变现出来,所以感到不自在但又很亲切。之所以塑造这样一个“弱势”性格,我想也是为了突出危机之后的坚强和成熟。通过生活中磨难“我”学会承担责任,增长了勇气,也消除了怯懦。危机使到秘密暴露,却能够将爱情中的两人拉近,消除了隔阂,一下子“我”就不再自我贬低,也不会认为对方爱的不是自己。爱情的确让这个弱女子成长起来。看完小说再回头看第一章,则会觉得经历危机后,“我”的口吻淡定了很多。

  那么吕蓓卡这个角色呢?以当时的道德评判,吕蓓卡简直就是魔鬼的化身。一个女人不但不爱自己丈夫,还不加遮掩地寻欢作乐,又如同男人一样进行各种运动事业。但以现代的道德来衡量,吕蓓卡这些行为也不是不正常,反而是率性独特的表现。经过不足一个世界女性的地位大大提高,这也许是以前年代的人无法想象的。但吕蓓卡这个形象绝对不是静止和单一的,有人可能认为她邪恶,有人认为她很出色,有人认为她虚伪冷血,有人认为她实在是天才,有人认为她是生活的勇者。这个高大美丽的女人,虽然死了,但是在整个故事里,仿佛是活生生一样, 充满魔力。

  我个人觉得,害得人人不快乐,不是里面具体的人物,而是发自于人性的、一种流传于社会各个阶层的怯懦和虚伪。如果德温特不是为了顾全声誉、保存曼陀罗祖屋,他大可以离婚,不必要压抑直到爆发,走到杀人这一步;如果“我”不是害怕失去爱情,大可以对爱人说出自己的感受,而不是胡思乱想……小说里面,即使不喜欢社交的“我”,也要装出彬彬有礼样子去应付她不想应付的人,德温特也不喜欢社交,但是也照样做样子,任由别人摆布去举办舞会。如果说吕蓓卡有罪,倒不如说德温特的性格弱点被吕蓓卡利用了,由始至终吕蓓卡都在摆布这个男人,而这个男人连自己谋杀也不肯承认,靠一个个谎言来逃避罪孽。

  阅读这本小说,让我很自然地联想到一部电影《消失的爱人》(Gone Girl)。电影里面的艾米也是一位装得非常纯良的聪明女人,她很果断勇敢,为了达到目的连自残也能毫不迟疑。她对人心理捉摸得很透彻,懂得利用中产阶级对弱者的同情,一次又一次地达到自己的目的,杀了人却装得像努力重生的可怜受害者,根本无法对她施加报复。艾米简直就是现代的吕蓓卡!细致推敲起来,艾米和吕蓓卡能够操纵别人,除了本身的天才之外,还因为男人并不是完全无辜,有弱点可以捉,再就是大众的眼光大多不雪亮,关注的仅仅是事情的表面,容易被表象迷惑。

  想不到这本哥特小说带给我那么刺激的阅读感受!吕蓓卡的形象深刻印在我脑海里,她死亡前的带点嘲弄的微笑,简直就如复仇女神。或许她有意使到德温特杀死自己,在死神毁掉她容貌和青春之前,她享受了生活、享用了男人,最后还制造了“虽死还生”的幻影。但死了还是死了,人类对死亡的抗争也只能如此罢。

  《蝴蝶梦》读后感(四):还是觉得翻作吕蓓卡更好

  开篇时,一段对于现在生活的描述就可以看出,纵然他们也可能有能力重置一处庄园,他们也无心这样做,仅仅是想象着曼陀丽已经让麦克西姆五味杂陈,若重现往日的生活,对他何尝不是无情的敲打。

  曼陀丽在麦克西姆心中的地位是不可比拟的,当年和吕蓓卡的婚姻也是围绕着曼陀丽的一桩交易。如今,纵然是拥有了一位称心如意的新夫人,也躲过了牢狱甚至死亡之灾,但却失去了生命力分量最重的东西。若是让他选择,我猜他恐怕宁愿以死来保住这座祖传的庄园吧。

  quot;我"纵然无处不在,并且是叙事的第一人称,但读完之后却连她的名字等等信息都并不了解,似乎是作者再告诉我们,“我”没有存在的意义,只有叙事者的必要,只是一个来衬吕蓓卡的底子罢了,又何必名字呢。

  看到最后的时候,开始觉得有点可惜,但之后又觉得曼陀丽该同吕蓓卡一起去。被大火吞覆的曼陀丽不是麦克西姆的曼陀丽,不是他家祖传的庄园,是被吕蓓卡重新点亮、赋予生命的曼陀丽,是处处装载着她的影子的忠实仆人。最后,只是给她陪葬罢了。(说到这里,我觉得丹弗斯太太并没有搬走,而是将自己同曼陀丽一起带向吕蓓卡会更好)

  看完之后,会觉得吕蓓卡和莎莫(《和莎莫的500天》),有一点相似,尽管不是我偏爱的类型,她的做法我一时间也没法接受,但不觉得她们讨厌,过后甚至觉得她们很对,事情就应该是那样子发展下去的。甚至会觉得在一些方面非常的可爱,包括最后的死也是那么从容不迫,真是个聪明的人。

  吕蓓卡,似乎一直受着上天的偏爱。

  《蝴蝶梦》读后感(五):我和吕蓓卡的二重唱

  这是一本让人爱不释手的小说,从一开始的晦涩到后来的一发不可收的着迷,都是因为它。

  喜欢达夫妮·杜穆里埃这种哥特式的小说写法,有些阴凉、恐怖再带着点神秘色彩,以“我”的实衬托吕蓓卡的虚,在现实中穿插回忆,回忆里加入想象,环环相扣,精彩无比。

  说说具有争议的吕蓓卡吧,有些人热衷于称呼她为女权主义者的象征,有些人拒绝冠之以此称呼,各种争辩自有其理,在此不想就女权主义的定义来商讨,只就吕蓓卡说说吕蓓卡。

  吕蓓卡,是一个个性鲜明的女性角色,在诸多小说里,这种个性的女性角色其实不多,所以更令人愿意去讨论她。如果是良家妇女,只值得闲聊;如果是女英雄,值得歌颂。而恰恰,她是少数,是特例。吕蓓卡是一个聪明、美丽、能干、懂艺术、擅长交际的极具魅力的女人,几乎见过她的男人都会为之迷惑,还有丹弗妮太太对她变态的崇拜,甚至连挑剔的奶奶在老年痴呆后都念念不忘她的吕蓓卡,可见她的魅力非同一般。在所有的光鲜耀眼的光环之下,她也不是完美女神的化身,她实则是一个放荡不羁,喜欢玩弄男人的女性,喜欢操控一切的她,最后连自己的死都要在自己的预计之内进行着。如果吕蓓卡是一个男性角色,可能会变得让大家更能接受,因为在男权社会,男性的多情和放荡则是属于可以理解和更容易接受的。而同一个性质的内容,性别换成了女性,则会受到更多的抨击和不能容忍,这在某一个角度来说,作者塑造这个角色也是在向社会挑战这种可能性。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说,作者是想释放出来一个女权主义色彩的角色,但她毕竟不是真正的女权主义者,所以又将这个极有力反抗男权主义的角色推向一个不协调的极端来消弱这种现实意义。

  ”我“,在文中是一个主线,是真实的存在,同时也在不断地烘托吕蓓卡的存在。”我“,在文中,甚至都没有一次正式的介绍名字,这种反差是刻意在减弱”我“的地位,籍此强调吕蓓卡的地位。从”我“的出身来说,一个简单的家庭,毫无背景可言,刚开始的地位只是一名侍女,至于长相,文中的描述也是少之又少,不过从后面化妆舞会上可以看出,”我“的几分姿色还是存在的。文中,提到过几次她的法兰绒裙子和平直的头发,这些显然是不够能衬托她的美丽的事物,相反,对吕蓓卡的美丽描述则是多条线索来进行的。在与奶奶的会面中,奶奶对”我“和吕蓓卡的表现是最为明显,虽然奶奶是无意的,但这种无意更能真实地表现出”我“和吕蓓卡的差距。奶奶说,一个妻子得有三种美德:教养、头脑和姿色。吕蓓卡三样俱备。不过“我”,却拥有吕蓓卡不曾拥有的美好品质:谦虚、真诚、善良。这些品质最终给“我”和麦克西姆带来了幸福,也打破了吕蓓卡的魔咒。

  再说说麦克西姆,显然年轻的他不懂得何为爱情何为婚姻,为了家族的名望,他和吕蓓卡结婚了,开始一段契约婚姻。在享有荣耀和名望的同时,麦克西姆牺牲的是自己的尊严和幸福。这种不愉快,最后也迎来了悲剧的诞生。后来的麦克西姆,明白了婚姻是需要真爱的,是需要信任和沟通的,而不是那些花哨的外表。所以在文中,有一段在”我“问及麦克西姆,是否对”我“的发型有任何意见时,他表示没有什么不妥,其实可以看出麦克西姆在经历过一段畸形的婚姻之后,看待女性的眼光显然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不在乎女性的衣着和发饰,只在乎那一种无邪和懵懂无知的表情,恰好不谙世事的”我“就在那种局促不安的会面中表现出了那一切。而显然我们可以看见,麦克西姆喜欢这样的”我“,也表现麦克西姆是喜欢享受控制的,这么一个单纯的小妞多么的可爱。在”我“打碎了爱神瓷器的那段表现得更明显,”我“的表现像是一个做了坏事的小孩,而不是一个”太太“的表现,这个表现让麦克西姆心情愉快。

  小说中,还有大段大段对景物的描述,有些冗长之嫌,但也体现了作者的细腻的观察力。

  《蝴蝶梦》读后感(六):在爱情中,最怕失去你本来的样子~

  终于看完了!

  可能我看的不是那么仔细,不知道为什么要改成“蝴蝶梦”,是因为女主之前想变成男主亡妻吕蓓卡,认为吕蓓卡是美丽的蝴蝶嘛?但是成为像吕蓓卡那样的蝴蝶那是一个梦。

  说真的,小说的开始是硬着头皮看的,因为看介绍说有悬疑,才看的,开始时越看越不喜欢女主,没自信,爱瞎想,总觉得自己那种女学生气质不被人尊重,爱怀疑。小说里描写风景的地方太多了,略显的啰嗦,女主进入曼陀丽的种种表现一度让我想放弃阅读。

  还好,我坚持下来了。

  看到最后几章才让我有了欲罢不能读下去的感觉,女主终于找回来自我,不再像吕蓓卡的影子,终于不用再那么胡思乱想,像个被吕蓓卡附身的躯体。她与男主迈克西姆的种种心结也解开了,在起初,我一直自信的认为,女主最后会变成第二个吕蓓卡,最后被男主迈克西姆遗弃。可看着看着,我发现自己已经陷入自己猜想的局限性,竟然忽略了迈克西姆种种反应的不平常。要是个侦探小说,我一定会发现这个问题的。

  小说对女主的描写很细致,心理刻画的栩栩如生,从一个社会卑微的类似佣人的照顾老妇人伴侣到曼陀丽庄园的女主人,没接受过任何指导就进入庄园,就连这场婚姻都不是她决定的,整天承受着下人们的鬼鬼祟祟和窃窃私语后,她的心里起伏不定,反复无常,害怕与紧张的情绪一直笼罩着她。因为怕别人更不喜欢她,她小心翼翼,不与人冲突,放下了女主人的架子,成为一名不伦不类的女主人。

  她打听吕蓓卡的消息,想象着自己像吕蓓卡一样自信招人喜爱,也能获得迈克西姆更多的疼爱。这种成为别人影子,迷失自己的人,注定不幸福,整日笼罩在吕蓓卡的阴影下,在庄园的角角落落她都能想象出吕蓓卡的样子。

  一个活人被一个素不相识的死人折磨着,多么可笑,可却那么真实。因为这是别人的故事,我们可以尽情地笑话女主的无知,甚至鄙视她不自信,不能坚持本色。可细想想,我们不是也是女主的翻版,为了种种原因,变成了别人。

  《蝴蝶梦》读后感(七):Rebecca

  好久前的书评了,翻箱倒柜出来

  暑假,对我来说,是个可以随心所欲读书的时节,但也是个孤寂时节。图书馆的文学书厅里面,形单影只的我犹如孤魂野鬼一般游走于那些文学经典之中。

  《蝴蝶梦》——一个多么熟悉却又陌生的名字,收刮了所有记忆,终于从脑海中尘封已久的那块地方找到了答案——初恋女友的网名。从书架上抽取出这本书,破旧的封面暗示了它曾被许多人拜读过,而今我也加入了那些拜读者的行列当中。事实上,与其说我选读这本书是因为它是一本经典,到不如说我是为了寻找一些初恋女友留给我的记忆碎片,以打消暑假中的那难耐的寂寞。

  细细读完这部英国著名作家达夫妮•杜穆里埃的小说名作《蝴蝶梦》后,觉得自己就像雪落后的大山,被彻骨的冰凉浸泡和挟裹,充满不安和悸动,继然变得淡然、黯然。我很惊讶初恋女友为什么会用蝴蝶梦乃至Rebecca这个网名,因为她总归不是那种放浪形骸且阴魂不散的交际花,也不是那种标新立异且哗众取宠的“新新人类”。

  惊讶之余,不自觉地又把自己当作了马克西姆。想来也挺可笑的,人就是喜欢对号入座,自寻烦恼。正如《蝴蝶梦》中所说:“一个人要是太敏感,太不世故,听着一些其实很平常的言词,就会从中辨出许多影射和挖苦的意思来”。好端端的,把对书中Rebecca的厌恶迁怒到初恋女友身上,把对马克西姆的同情和感叹又强加到自己的身上,真是荒唐之致!

  还是言归正传,白话了半天也得说说小说本身了。

  《蝴蝶梦》以一种神秘而诡异的笔触,通过情影交融的手法,成功地渲染了一种缠绵悱侧的怀旧情结,描绘了一种阴森压抑的绝望,充满了神秘的恐怖气息。这是最能打动我的地方,因为我本身就是个怀旧的人,要不然也不会读这本小说。

  但小说也是有硬伤的。那就是马克西姆最后没有收到惩罚,虽然他杀的是一个该被人人唾弃的女人,但是他毕竟没有执法权,尤其在西方的法制社会里面,这是有悖于法理的。而他杀人之后,最终的结果是让曼陀丽庄园代替了他在火中涅磐,把原罪都推脱给曼陀丽,这无疑给人的邪恶面找到了开脱的途径,这也是有悖于西方基督教义的。

  读玩整本书,一直有劝莹换昵称的冲动,但是一直又都没去做。为什么呢?因为我明白了,对于莹的感情正如书中描述“幸福”一样:“幸福并不是一件值得珍藏的占有物,而是一种思想状态,一种心境。”,而我,有什么样的心境,就会有什么样的感情。

  《蝴蝶梦》读后感(八):终于读完了, 圆了儿时的梦

  小时候看过 蝴蝶梦的电影,黑白片,那种老式的有韵味的配音。

  印象中的女主演十分的漂亮,只是后来一直都没有再去重温。

  因为看图片觉得女主没有印象中的那么好看了。

  为了不破坏儿时的感觉,没有在网上找过电影看。

  07年的时候,在网上买了这本书,然后就放在书架上。

  怎么也没有去读。

  一直这么多年下去了。

  这次回家,干脆把它拿上,回北京的路上看。

  从十月7日到今天,终于把这本书都完了。

  翻译的非常不错, 也许是现在上岁数了,想象力比以前很多弱了,但仍有一种看电影的即视感。

  小时候对蝴蝶梦的情节都忘得差不多了。

  美丽的曼陀丽庄园、神秘的吕蓓卡……

  这次阅读也算是重温了一遍儿时的时光O(∩_∩)O哈!

  林智玲,程德翻译很美,感觉是那种很资深的老翻译家才有的功力。生僻字眼用的i稍微多点,但是语言很生活。绝对的精品。

  只可惜百度上没有搜到林智玲和程德翻译的其他作品。林智玲的名字明显没有林志玲火。

  《蝴蝶梦》读后感(九):一个脱离当时社会背景的角色评论

  因为喜欢同名音乐剧而看的。

  对四个主要人物的看法是,丽贝卡:欣赏;丹弗斯太太:同情;男主:不喜,懦弱守旧;女主:作者对她的心理描写比较细腻,但代入感弱,跟勃朗特姐妹的小说完全不是一回事(后记里说作者受到她们的影响)。

  丽贝卡生性果敢,从小就知道自己要什么,她赛马、狩猎、驾船,甚至一手把曼陀丽庄园打造成远近闻名的美丽宅院。如果条件允许她做个职业女性,想必会如鱼得水。但她的自知没有受到良心的限制,对事情是很有办法,但对人套路满满毫无诚心,简直是注定得不到男主的爱。丽贝卡在爱情方面是渣女无疑,不过一般人眼中她的这种缺失,在她本人看来大概毫无意义,至少她所追求的都得到了。如果男主是个势均力敌的霸道总裁,大概他们还能谈谈......续篇就叫《重生之霸道总裁爱上丽贝卡》......(不

  同情丹弗斯太太是因为她作为丽贝卡的傀儡,不是最恶之人却承担了书里书外大部分的恶意,而且没有自我。男主是很可怜,他循规蹈矩却被人玩成这样,生气可以理解,最后失去理智杀妻就不对了吧。周围的人(弗兰克、朱利安上校等)明知道他杀妻却最终选择站在他这一边,当时也真是封建哦。

  说到女主,真是类似作品中难得没有代入感的一位。如果说丽贝卡拥有一切品质却独缺善良和对男主的爱,那她就是只有善良和爱却,其余一无所有——不是物质,是精神。勃朗特笔下的简爱,爱情确实让她更完整,但没有爱情她却仍然是个独立的人。这位却是个因爱而生的可怜人,没有爱情时自卑得不得了,得到了爱情就仿佛得到了全部力量。德温特先生向她坦白杀妻的事情时,她的关注点居然在“对方没有爱过丽贝卡我好开心啊”,丝毫没有觉得杀妻不妥。

  看音乐剧的时候一直在思考番位的问题,当时就觉得女主妥妥的不是一番了,而且男主的番位只能更靠后。小说证实了我的推断。除去丽贝卡这个没有戏份也不会找演员来扮演的隐形女主,音乐剧真正的一番应该是丹弗斯太太,小说中的叙述者女主(Ich)是二番,男主......我觉得他不能算三番,根本就是配角......

  感觉在音乐剧中看到了好多糟糕的爱情故事啊......无论悲剧喜剧......大概是追求生活化和真实感的缘故吧。

  《蝴蝶梦》读后感(十):惊悚中的少女梦

  2016年1月:

  新年的第一本书 看的实在是有些困难 断断续续

  一个平凡的少女遇上富有多金的丧妻中年男子

  一见钟情?或者是情投意合?

  反正最后少女飞上枝头 成为梦想中豪宅的女主人

  (当然这一切并不是少女心机做作 只是顺利的一塌糊涂)

  初入豪门 少女胆战心惊 充满自卑

  更何况是和众人口中优雅得体的前女主人相比

  随着时间流逝 经历了奇妙时间

  少女逐渐成熟 也揭开前女主放荡不羁的事实

  最后已发现真爱 彼此相拥结束全文

  最精彩的就是前女主像第一主角般活在整篇文章中

  最惊悚的就是前女仆的心机 前女主的他杀转自杀

  最可怕的就是爱的莫名其妙 傻白甜啊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